第六章 嵌段共聚物 -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与应用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与应用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与应用嵌段共聚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单体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高分子分子链。

这种高分子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单体所构成的均等分布在分子链内,而且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即斯加夫特—克朗威尔嵌段共聚物。

这种高分子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组装行为,在立方体、棒状、薄膜、纤维等多种形态中表现出惊人的多样性。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化学结构,二是外部条件,例如溶液中的温度、溶剂和浓度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人们发现嵌段共聚物不同的组装行为,诸如薄膜、微球、液晶、胶束以及纳米线等,各种组成的结构的实现依赖于先微观结构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宏观结构的完美组装。

薄膜型嵌段共聚物薄膜型嵌段共聚物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单层薄膜和多层薄膜类型。

单层薄膜的制备可以通过静电自组装、摆线涂布、层层吸附等不同的方法完成制备,例如PS-b-PMMA和PS-b-PVP嵌段共聚物。

多层薄膜的制备是在单层薄膜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重复操作可以得到。

例如,PAA-b-PNA可以制备出二维和三维的结构芯片,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微球型嵌段共聚物微球型嵌段共聚物具有资料分子缩成小球的优良性质,可以制备出不同成分和粒径,且在石墨烯等多种表面上实现可控性组装。

例如,PMMA-b-PS嵌段共聚物可以制备出超精细的单晶球形PMMA载体,其应用于光子晶体、半导体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液晶型嵌段共聚物液晶型嵌段共聚物是通过制备响应性结构,使其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液晶相行为,具有独特的柔性、可调性和响应性。

例如,PEG-b-PCL和PEG-b-PLA等嵌段共聚物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弯曲弹性的液晶胶体粒子,这种粒子可以作为外部刺激的响应载体,在高分子药物传递、光子晶体、生物膜和细胞组织工程等领域上具有潜在的应用。

纳米线型嵌段共聚物纳米线型嵌段共聚物具有狭长而尖锐的形态,独特的自组装方式和几乎无限制的应用优势。

熔融扩链反应制备PLA/PBAT多嵌段共聚物

熔融扩链反应制备PLA/PBAT多嵌段共聚物
器公 司 ;
方 法 引入柔 性 链 段 改 善 P A 的 性 能 可 以 满 足 大 规 L
模 工业 生 产要求 , 为 当前 P A改 性 研 究 领域 内活 成 L 跃 的课 题 。宋 谋 道 等 一 以 六 亚 甲基 二 异 氰 酸 酯
偏 光 显微镜 :X 1一P型 , B5 日本 Oy u 公 司 ; l mp s 自动粘 度测 定仪 : C N Y一1 , 型 上海 思 尔达科 学 仪器有 限公 司 ; 恒 温搅 拌器 : S一2 2型 , 海 申胜 生 物 技 术 有 1 上
电子拉 力机 : X L一5 0 D L 0 0型 , 海 登 杰 机 器 设 上
备有限公司。
13 试 样 制 备 .
分子 质量 的 P A预 聚体 , L 再用 MD 对其 进行 扩链得 I 到 高相对 分子 质量 的可生物 降解 P A。 L
聚 ( 二 酸 丁 二 酯/ 苯 二 甲 酸 丁 二 酯 ) 己 对
PA B T和 P A P A L / B T共聚物进行 了分析表征 。结果表 明 , 通过扩链反应 , L P A的分子链 中引入 了新的嵌段 , 其相 对分
子 质 量 及 柔 韧 性 大幅 度 提 高 。 关 键 词 聚 乳 酸 聚( 己二 酸 丁 二 酯/ 苯 二 甲酸 丁 二 酯 ) 熔 融 扩链 对 六 亚 甲基 二 异 氰 酸 理
将经 过 羟基 封 端 处 理 的 P A B T用 氯 仿 溶 解 , 再
用 大量 甲醇沉 淀 , 抽滤 后 置 于 4 % 真 空 干燥 箱 中烘 0 干 2 , 到 精制 产物 , 4h 得 备用 。
( B T 兼具 了长亚 甲基链 的柔 顺 性 和 芳 环 的 耐 冲 PA ) 击性¨ 坦, 可用 于改 善 P A 的脆 性 和 结 晶度 过 高 L

嵌段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

消耗M1 消耗M2
knm
自由基类型 单体类型
假定(2)
链增长反应不可逆
11
链终止(双基终止)
M1 + M1 M1 + M2 M2 + M2 kt k t' k t"
Mx
Mx' Mx "
此外,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还有链转移(向单体,溶 剂,引发剂,大分子链转移等等),比较复杂。
假定(3)共聚物的化学组成主要决定于各种增长反应,
即两种单体进入共聚物的摩尔数比
r1
竟聚率
表示某一种自由基分别与两种单体 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 也是每种单体自聚与共聚反应的速率 常数之比
k11 , k12 r2 k22 k21
18
r2
r1
M1
M1 M2
自聚 共聚
r1 , r1 ,
自聚倾向 共聚倾向
r1
k11 k12
M2
M2
M1 M2 M2
引发反应的速率会影响共聚反应的速率 引发过程:R M1 (M2 )
两种单体的引发难易差别对共聚物组成有一定影响,但很小
引发阶段单体进入共聚物的数目 << 链增长阶段 单体进入共聚物数目 链引发阶段只会影响共聚反应的速率,不影响 共聚物的组成 链终止反应仅仅是终止链自由基的活性,与两种 单体进入大分子链中的数目无关,因此: 链终止反应也不影响共聚物的组成
7
二、 原料组成与共聚物组成的关系
共聚带来的新问题
-- 组成问题
组成对共聚物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例: VAc含量:
10 ~ 20%
50%
塑料(相当于改性PE)

6.嵌段共聚物

6.嵌段共聚物

大量软嵌段 + 少量硬嵌段
两相嵌段共聚物

弹性嵌段共聚物 由一个软嵌段和一个短硬嵌段组成. 分析 (1)形态结构对弹性体嵌段共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① A-B型形态结构 与无规共聚物弹性体比较,在力学性能上无显著改善 A-B型 化学交联或硫化 良好的性能
② A-B-A、 (A-B)n型形态结构
具有独特的性能(如SBS) 一类热塑性弹性体
具有交联橡胶的力学性能; 线性热塑聚合物的加工性能;
(a) 典型的无定形无规共聚物
似.
模量-温度关系
(1) 两相嵌段, 不相容,保持两
种均聚物固有性质,两个Tg.
(2) Tg间有模量平台,平坦程 度取决于相分离.分离程度 越大,越平;相分离越完善,模 量对温度敏感性越低.
(b)两相嵌段共聚物模量-温度关系
(3) 两Tg与两嵌段含量无关
(与无规共聚不一样),模量平 台的位置与两嵌段含量有关.
Pn R R R Pn R R R
(6) 歧化终止
Pn Rs Pm Rt Pn Rs Pm Rt
(7) 与溶剂,自由基接受体,氧等反应终止
基元反应的相对速率 影 响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 反应条件; 举例:
影响产物
组成; 结构; 性能
CR或天然橡胶进行塑炼时,会产生大自由基而产生凝胶,将
两者一起混炼时,则会产生异种高分子凝胶. PE/PVA; PE/PS;LDPE/PS
Pm Pn Pm Pn Rs Rt Rs Rt
(2)再化合
Pm Pn Pm Pn Rs Rt Rs Rt
(3)交换化合
Pm Pn Rs Rs Pm Pn Rs Rs Pm Pn Rt Rt Pm Pn Rt Rt
(4) 大分子自由基诱发的链断裂

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的胶束制备毕业设计论文

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的胶束制备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的胶束制备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生姓名张纪廷导师姓名丁碧妍2014年 5月26日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的胶束制备作者姓名张纪廷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指导教师姓名丁碧妍专业技术职务讲师目录摘要 ........................................................................ 0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ABSTRACT ............................................................... 0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第一章文献综述............................................ 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1.1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材料的发展和应用0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2嵌段共聚物的聚合方法 ........................................... 1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1.2.1 活性聚合................................................................ 1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1.2.2缩聚法..................................................................... 1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1.3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2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1.3.1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 ........................................ 2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1.3.2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化机理 .................... 5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王国建,陶春锋,董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摘要: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具有引发AT RP反应活性的碳纳米管(M WNT-Br),以MWNT-Br作引发剂经过两次AT RP反应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聚甲基丙烯酸特丁酯(PtBMA)先后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制得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接枝的碳纳米管(M WNT-PVP-b-PtBM A),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透射电镜对两亲性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修饰前弱亲油性的纯碳纳米管、酸化后亲水性的碳纳米管和修饰后两亲性碳纳米管这3种碳纳米管在水和氯仿形成的两相体系中的分散情况,观察到所制备的两亲性碳纳米管能够均匀分散在油水两相界面上。

关键词:碳纳米管;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两亲性;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中图分类号:O632.7;TB3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31(2007)06-1022-051引言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自被发现以来很快就成为了物理、化学、以及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1~5]。

然而由于目前基本找不到一种溶剂可以使碳纳米管很好地溶解或分散,极大的限制了碳纳米管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但是碳纳米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可以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将高聚物接枝到碳纳米管上,从而提高碳纳米管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开拓碳纳米管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不同链段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其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近年来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得到广泛的关注。

这类聚合物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可用作乳化剂、结晶改性剂、悬浮聚合稳定剂、高分子合金增容剂等[6~9]。

如果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制备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体的功能材料将会是很有价值的。

在本文中,首先制备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的引发剂,然后利用这种AT RP反应引发剂反应依次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 A)两种单体聚合[10~12],得到了AB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接枝的碳纳米管,并对该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在两相溶剂界面的分散性能进行了观察。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VP-b-tBMA)的制备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VP-b-tBMA)的制备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VP-b-tBMA)的制备
朱丹;黄韩英;王国建
【期刊名称】《建筑材料学报》
【年(卷),期】2002(005)003
【摘要】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b-甲基丙烯酸特丁酯)嵌段共聚物.较为详细地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ATRP反应的聚合规律.结果表明,该聚合过程具有活性可控的特征.用通过ATRP反应获得的分子链末端含有1个溴原子的PVP引发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进行ATRP反应,制得了P(NVP-b-tBMA)嵌段共聚物.
【总页数】5页(P248-252)
【作者】朱丹;黄韩英;王国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0631.6
【相关文献】
1.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制备两亲性Janus粒子 [J], 包海峰;何瑾馨;张韡;董霞
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改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J], 周雪;欧阳五庆;申方超;魏云鹏;杨秋金
3.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吡咯烷酮自组装制备多孔材料∗ [J], 李营;韩晗;袁金芳
4.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调控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及其载药性能 [J], 吴梓斌;徐德忠;冷欣;苗庆显;肖旺钏
5.PCL-b-PHEA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J], 耿凤洁;刘浩;刘玉坤;刘文涛;何素芹;朱诚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va嵌段共聚物

pva嵌段共聚物

pva嵌段共聚物PVA嵌段共聚物简介PVA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共聚物,其分子链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嵌段组成。

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由于其特殊的分子链排列,使其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应用潜力。

1. PVA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特点PVA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嵌段,这些嵌段在分子链上交替排列,形成均匀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PVA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链排列度和特殊的分子链排列方式,进而影响其性质和应用。

2. PV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PV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原位嵌段聚合法、后期接枝法和交联嵌段共聚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嵌段的比例,实现对PVA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调控。

3. PVA嵌段共聚物的物理性质PVA嵌段共聚物的物理性质受到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由于其特殊的分子链排列方式,PVA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

此外,PVA嵌段共聚物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这些性质使其在光电子器件、医疗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 PVA嵌段共聚物的应用领域PVA嵌段共聚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材料领域,PVA嵌段共聚物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纤维、高温胶粘剂和高性能塑料等。

在能源领域,PVA嵌段共聚物可以作为电池材料、储能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PVA嵌段共聚物可以应用于药物传输、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5. PVA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PVA嵌段共聚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嵌段的种类和比例,探索不同结构的PVA嵌段共聚物,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还有研究致力于改进PV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控制结构。

这些研究为PVA嵌段共聚物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总结:PVA嵌段共聚物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共聚物,具有独特的分子链排列方式和优异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一.嵌段共聚物的基本概念
嵌段共聚物是由化学结构和性能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大分子通过头尾连接所形成的共聚物,每一种大分子链的重 复单元至少早几十个以上。通常用A、B、C等来分别表示不 同单元组成的链段。因此嵌段共聚物可表示为: A-B A-B-C A-B-A (A-B)n (A-B)nX 其中,A-B表示两嵌段共聚物;A-B-C表示三嵌段共聚物, 且每一链段由不同的单体单元聚合而成;A-B-A也表示三嵌 段共聚物,但中间段为B嵌段,两端为A嵌段;(A-B)n表示 交替嵌段共聚物;(A-B)nX表示星状接枝共聚物,其臂数为 n,核心为X。 1
一大热点。
9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二.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从目前的情况看,嵌段共聚物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通过活性可控聚合制备的烯烃类嵌段共聚物;另一类是 聚氨酯类嵌段共聚物。这两种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完全不 同,下面分别介绍。
10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2.1 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
在各种嵌段共聚物材料中,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型热塑性
11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目前,聚苯乙烯—聚二烯烃—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相
畴理论已经扩展到所有 ABA型嵌段共聚物,这里A代表在使
用温度下是玻璃态或结晶态、而在高温下又可以流动的聚合 物嵌段,B代表在使用温度下是弹性态的聚合物嵌段。聚苯 乙烯 / 聚二烯烃三嵌段共聚物的研究为高分子科学开辟了一 个 新的领域。
16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在上面的例子中,二烯烃单体的聚合反应是以 1,4 加成 形 式进行的,在惰性、非极性烃溶剂中进行聚合时,至少有 90%的单体单元是 1, 4 结构,其余是 l, 2 结构(对丁二烯而
言)或 3, 4 结构(对异戊二烯而言)。上式的反应产物用
S-B - Li+ 来表示,它也可看作是引发剂,如果再加入苯乙 烯,活性链末端继续聚合,如下式所示: - + + n CH S-B-(CH CH) CH
1965年10月,苯乙烯—二烯烃三嵌段共聚物型热塑性弹性体 商业化。1967年,微区理论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嵌段共聚物。
50~60年代,Du Pont公司和Goodrich公司的科学家开
始研究嵌段聚氨酯弹性体和高模量弹性纤维,并逐步推出了 一批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产品。目前,大家已公认多嵌段聚 氨酯为热塑性弹性体的原因也是由于它产生了相分离,形成 了微区结构之故。
12
第八章 嵌段共Leabharlann 物S-B-S、S-I-S和类似的嵌段共聚物都是用阴离子聚合制备
的。苯乙烯(包括取代苯乙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等单体
的阴离子聚合通常在惰性的烃类溶剂中,如环己烷、甲苯中 进行的,并且须彻底除去氧、水分和其他可以与非常活泼的 增长中心发生反应的杂质。在这些条件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 质量可以得到精确控制。而采用其他方法得到的嵌段共聚物
对聚异戊二烯嵌段加氢可得到乙烯丙烯共聚物(EP)。 S-EB-S、S-EP-S三嵌段共聚物的稳定性极其优异。
23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几乎上述所有的阴离子聚合嵌段共聚物的末端嵌段均为
聚苯乙烯。取代聚苯乙烯也可作为末端嵌段,例如聚α—甲
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叔丁基苯乙 烯,这三种聚合物的优点是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可以使嵌 段共聚物的使用上限温度提高。但是,α—甲基苯乙烯的缺 点是聚合速率慢、聚合上限温度低;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缺
如双官能引发剂Li+ -R- Li+首先引发二烯烃聚合(以丁二烯
为例): n CH2=CHCH=CH2 + Li+ -R- Li+ Li+ -B-R-B- Li+
后两步反应与上面的顺序聚合法中的方法相似,即在 Li+ -B-R-B- Li+中加入苯乙烯,聚合得到Li+ -S-B-R-B-S- Li+,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在高分子科学发展的初期,关于嵌段共聚物的概念就已 提出并发展了一些制备技术,但真正形成研究热潮并成为高 分子工业的新领域,还是在1956年由Szwarc发表了关于活性 阴离子聚合的经典论文以后。 Szwarc于1956年报导说,在严格去除活性杂质的条件 下,以萘钠为引发剂,将苯乙烯在四氢呋喃中聚合时,苯乙
快,因此,引发剂与单体接触后,立即全部引发单体,这样
增长结束时,单体实际上是对引发剂分子平均分配的。因此 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均一的,是可以按预期的数值合
成的。通过改变加料方式,选用不同的偶合剂等等,可以制
得一系列指定大分子构造的、结构完全确定的、预计相对分 子质量和分布的嵌段共聚物。
3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22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S-I-S、S-B-S加氢后可得到中间为饱和弹性嵌段的嵌段
共聚物。
在S-B-S的聚合过程中,若加入微观结构调节剂,使聚 丁二烯嵌段中含有相当数量的 l, 2 结构,这样加氢后便可得
到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
CH2 CH CH CH2 CH CH CH2 CH2 H2 CH2 CH2 CH2 CH2 CH CH2 CH3 CH2
所采用的偶联剂包括酯、有机卤化物和卤化硅等。上式 中的偶联剂是双官能偶联剂,如二氯二甲基硅烷。也可使用
多官能偶联剂(如四氯化硅,SiCl4),这样就可得到支化或
星形聚合物(S-B)nX。如果S-B-Li+与二乙烯基苯反应,则可 得到高度支化的聚合物。
20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制备三嵌段共聚物的第三种方法是多官能引发剂法,例
类化合物使活性中心失活。失活反应如下:
S-B-S-Li+ + ROH S-B-SH + ROLi
此外.还可采用偶联法来制备三嵌段共聚物,即前两步
反应式不变,但S-B-Li+不再引发苯乙烯聚合,而是与偶联剂 反应: 2S-B-Li+ + X-R-X S-B-R-B-S + 2 LiX
19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S-B-S试样的拉伸强度非常高、断裂伸长率非常大,并且回弹
性也很好,性能与常规硫化橡胶类似。但是它们并未经硫化处 理,试样也可溶于甲苯,这说明并未形成化学交联。
5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进一步的研究很快便判明这些三嵌段共聚物是一种非常 有发展潜力的热塑性弹性体,并用微区理论对这种性能进行
了解释:在固态时,聚苯乙烯末端嵌段聚集成分离相(即微
S-B Li
2 2 - + n-1CH2CH Li
17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由于 S-B - Li + 引发苯乙烯的反应速率低于苯乙烯增长速
率,因此后生成的聚苯乙烯嵌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所加
宽。极端情况下,甚至当苯乙烯都消耗完毕后,仍有部分 S-B-Li+还未反应。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在加入苯乙烯之前首先
添加溶剂化能力较强的溶剂如醚来得到解决。加入溶剂化能
力较强的溶剂后,引发速率提高,使后生成的聚苯乙烯嵌段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但是,不能提前加入溶剂化能力 较强的溶剂,因为这会改变聚二烯烃的微观结构,降低 l, 4 结构的含量。
18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完成上述最后一步反应后,可以加入质子性化合物如醇
RCH2CH-Li+ +
n CH2
CH
R(CH2CH)nCH2CH-Li+
15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链增长得到的产物称为聚苯乙烯基锂,用S-Li+来表示。
如果进一步加入二烯烃单体,则S-Li+可以引发进一步聚合:
S –Li+ + n CH2=CHCH=CH2 S(CH2CH=CHCH2)n-1CH2CH=CHCH2- Li+
点是它与聚二烯烃有一定的相容性,必须在相当高的相对分
子质量时才能形成相分离结构。
7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热塑性聚氨酯由两种嵌段构成,一种为硬嵌段,它是由
扩链剂如丁二醇加成到二异氰酸酯如MDI上形成的;另一种
为软嵌段,由镶嵌在两个硬段之间的柔软的长链聚醚或聚酯 构成的。室温下,低熔点的软段与极性、高熔点的硬段是不
相容的,从而导致微相分离。相分离的另外一部分推动力是
硬段的结晶。当加热至硬段的熔点以上时,热塑性聚氨酯形 成了均一的熔体,可以用热塑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如注射成 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等。冷却后,硬、软段可重新相分 离,从而恢复弹性。
弹性体是最早研究的热塑性弹性体之一,目前产量居第一 位。早期关于嵌段共聚物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聚苯乙烯 /
聚二烯烃三嵌段共聚物上,近年来,以聚异丁烯为弹性链段
的三嵌段共聚物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感兴趣的进展。由于聚苯 乙烯 / 聚二烯烃三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清晰、制备时重复 性好,因此人们将其作为模型聚合物来预测其他嵌段共聚物 的性质。
8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一般来说,软段形成连续相,并赋予热塑性聚氨酯以弹
性,而硬段则起着物理交联点和增强填料的作用。受热时或
在溶剂中,这种物理交联点消失、冷却或溶剂挥发后,重新 形成交联网络。 近二十年来,活性聚合的研究十分活跃,为嵌段共聚物 的合成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结构
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研究已经成为高分子科学领域的
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阴离子聚合所采用的最好的引
发剂是有机锂化合物。
13
第八章 嵌段共聚物
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通常可分以下三种:
(1)顺序聚合法
即用单活性引发剂引发第一单体聚合,然后加入其他单 体依次进行聚合。
(2)偶联法
即用单活性引发剂进行聚合,然后用偶联剂将活性链连 接起来。
(3)多官能引发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