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的构图讲义

动画的构图讲义
动画的构图讲义

动画的构图

composition of animation

第一部分动画构图

■动画是“流动的视觉艺术”

?动画艺术以其视觉造型空间的梦幻神奇、视听合一的绘声绘色、故事情节的千回百转、荡气回肠,创造了“临场真实感”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性”的高度融合,很大限度上改变了人类艺术一直相对单一的局面,把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相互完美地结合到一起,为普通大众打开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美学欣赏模式

?在探讨动画的构图时既要研究“画”的一面也要涉及“动”的一面,要解决好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和动态空间、时间节奏与人的情感表达关系,既动画艺术的形式美和故事情节的相辅相成的问题。

第一章动画的构图概念

1、什么叫构图

?构图一也称为布局,中国画论里称之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等,都是指构图;COMPOSITION,意为把很多造型元素组合构成在一起,是属于平面造型艺术的术语。

?构图的含义是:把构成画面各部分的元素组成、结合、配置并形成一个具有视觉均衡美感的画面。“构图”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部分孤立的形象组成艺术的统一整体。

2、动画构图的目的:

?是解决动画设计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的美感、韵律、叙事间相互辉映的关系。

?动画构图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整体形式感的完美和谐统一,画面的形式美感与生动的故事讲述相统一,做到有章有法,有主有次,相互呼应,虚实对比。

?概括起来,就是变化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几何中心

画面的几何中心,即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和画面两条对角线交叉点。这个点的位置居于画面中央,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感觉而定的客观中心点。画面的几何中心点能使视线集中,使画面产生对称、均衡、庄重及形式感。

?趣味中心:也是视觉中心,所谓趣味中心,是从心理上划分的。据科学试验证明人看画中心时间长了会产生视觉疲劳,一幅好的构图要有一个“趣味中心”,而且这个“趣味中心”应该是这幅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趣味中心”在画面上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但关系到整幅画面是否协调、均衡,而且关系到能否让观看者的目光在”短时间“内一下集中到画面的主题上来。

?视觉引导线:会带领观众的目光进入画面,引导他们到有趣的点上,也是你设计画面最需要被注意的”亮点“---趣味中心。

?视觉流程:是指画面的一种运动形式,是视线随着构成画面的各种不同物体,及要素在画面中所形成的一种运动内在的结构线。即运动轨迹,作者根据力运动的方向,重心与重力平衡,利用视觉移动规律,通过意图与主题关系,合理的安排,有序的组织,诱导读者从主到次依次观看画面内容的一条视线,故称视觉流程线。这条视觉流程线也称构图的生命线,能迅速的接受阅读、画面、内容、信息的全过程。通常视觉流程线并不是很清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隐藏在画中的一条虚线。

?趣味中心与几何中心:避免重合,趣味中心可以是透视的心点。

练习1

练习2

3、动画的构图理解

?简单理解动画构图是二维空间的布局、三维透视的空间及二者在时间上的连续性构图.特点是运动中的构图。

?外在表现,是一种画面的连续构成形式;

?内在逻辑,是视觉的连贯和心理情感的传达;

?实践过程,是动画的视觉语言符号组织、安排和展现;

?最终目的,是实现画面的形式美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4、视觉和听觉造型因素:

点、线、面、体、透视、大小、远近、虚实、色彩关系、光影、关系、运动、静止、快慢、速度、时间、长短、镜头、景别、音效、音乐、对白、旁白等,来表达人的情感,如爱、憎、快乐、失望、思考、探索、等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动画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分类:

?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表面质感:色彩、明暗、调子、肌理

?透视关系:、大小、前后、远近、虚实、强弱

?视觉中心:主体、次要、陪衬

?运动关系:动作起始、过程、停顿、快慢、虚实;方向:同向、异向、交差

?情感关系:爱、恨、喜怒、热情冷漠

?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跟等

?剪辑方式:切、叠化、淡入、淡出、等

?蒙太奇:对比、排比、象征、比喻等

5、构图要解决问题:

?围绕主题,主题优先暗示人物关系,表明作者立场,解决形式美

?兴趣中心、视觉流程、形状和比例、元素的位置、面积、元素平衡和谐、色调关系、纹理质感、色彩关系、视觉平衡、光影分布、空间分割、几何构图法、和谐、对比、重复、运动、节奏、线的方向、正负图形、整体感和视觉张力、

?规则的建立都是为了规则的打破--创造力。

第二章动画的构图法则

1、动画构图的平面空间关系

点、线、面、图形在平面上的分布大小、疏密、聚散、前后、叠压。

2、动画构图的立体空间关系

在二维平面空间中表现纵深的三维空间感,因此,追求视觉空间的真实感是一个重要的画面效果要求。动画艺术是绘画艺术在时间上的延伸,同绘画艺术一样是通过运用透视原理、色彩的冷暖关系、画面的明暗层次关系等手段来表现视觉空间形态的。

3、动画的连续构图(时间)关系

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跟、甩等,

蒙太奇语句(镜头的连接):剪辑、镜头时间的长短、快慢、镜头关系

4、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音既有再现、伴随、陪衬、烘托、省略、夸张、强调的作用又有对比、悬念、补充、引申、表现替代画面的优势。

表现功能:节奏、抒情、结构;扩展画面表现空间,刻画人物心理、渲染现场气氛,制造悬念、声音转场。因此,声音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画面语言的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表现艺术手段

二、构图法则

1、普遍原则: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

形式美的规律:和谐、统一,及韵律、节奏感、主从、均衡、韵律、比例、对比等…

2、归纳成四对关系:

a、均衡与稳定:均衡是左右相对轻重关系;稳定是上下的轻重关系

b、对比与协调:整体协调,局部对比;在对比中协调,在协调中对比

c、主体与陪体:陪体是起烘托、陪衬的作用,借以突出主体、辅助主体,来更有效地充分地表达主体形象或主题思想

d、节奏和韵律: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

主体与陪体

3 具体要考虑的因素:

1)合理的视觉引导流程,视觉引导线会带领观众的目光进入画面,引导他们到有趣的点上。2)引人的趣味中心和动作的能量释放(传递)的趣味;

3)主从关系,有些东西本来就是美的,而需要另外一些东西丑的或中庸的来对比衬托;

4)画面必须在空间上是平衡的,或运动中的平衡;

5)画面的中心一般不能有水平线,垂直线或对角线等简单机械的分割;

6)为了避免单调,在画面构图中不能只有两个元素,而是要有三个或五个;如果无法避免两个时,它们必须具有不同的大小、形状、色彩或色调等区别;

7)某些线条和色彩具有欢乐、悲伤、平静、悲剧、和平、激动等固有的性质,也会对画面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1、完整构图与不完整构图:开放式构图画面不完整,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和延伸,和画外空间有联系封闭式构图则讲究画面完整性。画面中心主题在画面之内

2、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

封闭式构图的特点是把框架当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空间,注重框架内部布局的均衡、完整、严谨、统一。画面从内容到形式都由于框架的存在而与外部空间脱离,成为一个和四边有内在联系的封闭空间。

开放式”构图形式。“开放式”构图,不再把画面框架看成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界线。画面构图注重与画外空间的联系。造成一个除了实空间(可视画面)以外,还存在着一个虚空间--不可视的,但由观众想象而存在的画外空间。

3、均衡与非均衡构图

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

4、静止与运动构图

?静止与运动构图:一般常指绘画、照相等造型艺术的构图,用于摄像、电影是指造型因素和结构无变化的构图形式,固定机位拍摄的静态对象,构图组合基本不变,但由光、色的变化常使这种构图又构成了具有多个元素的画面。

?静态构图通常利用光线与影调或色调处理,用象征寓意的手法体现作者意图,它有多种作用。?静态构图是电影独特的语言形式的组成部分,有时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作用。

?运动构图

?运动构图是电影画面构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别于绘画、照相构图的重要特征。所谓运动,一是指拍摄主体的运动;二是摄影机本身的运动,有时是二者同时形成的综合运动。

?1、运动构图中的人物运动形式:

?一是原地的动态变化,构图时要留出人物的活动空间,不能穿出画面,也就是不能出画幅。?二是在同一环境里,人物运动产生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构图时要区分主要位置和次要位置,并以主要位置为依据。

?三是贯穿不同环境的连续运动变化,往往用分切镜头来表现。开始镜头的构图以运动起点为依据,确定出画面的方向,给运动留有空间。在人物运动过程中有方向、速度变化时,应在一个画面里表现这种变化,方向、速度转折点的位置作为构图的重点。在多人物的群众场面运动构图时,要以主要人物的运动为构图依据。

?2、运动构图的基本规则:

?一是在交代环境(没有人物出现)时,无论起幅落幅,都要找出主要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二是有人物出现的画面,应以人物做为画面构图的依据,摄影机的运动常伴随人物表演作复杂的场面调度。在运动构图中,要始终注意方向、速度和节奏等因素的变化。

?二、画面构图的几个特点:

?一是运动性。

?通过对象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将产生不断改变画面构图的结构和画面的情节重点。

?二是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一系列的镜头构图结构的整体性。一个内容完整的单位任务通常总是由两个以上乃至几十个电影画面来完成的,因此不要求一个电影画面的结构完整而是要求一系列画面组接后构图结构具有完整性。

?三是时限性。

?被摄对象所负载的信息量多寡不同,表现的时间程度也不一样,这对观众来说就成了观赏的局限性,时限性要求电影画面简洁明确。

?四是多视点多角度。

?电影画面构图与绘画不同,不是在一个视点上表现,它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方位、角度和景别。

?五是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一次性。

?画面的构图不能事后剪裁修饰,拍摄对象的安排和组织只能在镜头前即在现场安排组织完成?完整构图

?不完整构图

?封闭式构图

?开放式构图

?1)对称式均衡

是指处在对称轴线两边的力或量、或形、或距离等,都完全相等或相同,成如称重的天平一样。这是最简单最稳定的均衡。

?完全对称

?基本对称

2)非对称式均衡

是指处在中心轴线两边的量、力形、距等要素在形式上不相同、不相等,但心理上和视觉上的感受“相等相同”的

?均衡构图

■非均衡构图

?静态构图

?动态构图

四构图的基本形式

1、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黄金分割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

2、九宫格构图(井字形构图)

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位置

3、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水平或垂直分三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

■六分法(三分法的变体)

4、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中心交叉点是按放主体位置的,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正直、庄重、稳定、静止和及神秘感等,相反也存在着呆板、单一、空洞等不利因素。

?5、线性构图:

线的性格表现为:粗线强劲,细线纤弱;曲线柔情,直线刚直;浓线重,淡线轻;实线静,虚线动。

如:垂直的线条,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横线象征着宁静、宽广、博大;斜线象征着动态和不安定的感觉,由于的缘故,通向远方,斜线在这里就体现处了一种纵深效果。曲线则象征着柔、浪漫、优雅,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

中视平线

(2)垂直线构图(竖线构图)

竖线,它象征的是坚强、庄严、有力;其摄影面对的自然竖线要多于横线

(3)斜线构图

有延伸、冲动的视觉效果。也称对角线构图,如图所示。由于斜线容易使人感到重心不稳,所以动感强,倾斜角度越大,运动感越强。斜线构图的画面要比垂直线构图的画面有动势,而且能形成深度空间,使画面具有活力。

(4)曲线构图

曲线构图所包含的规则形曲线和不规则曲线。规则曲线包括弧线、S线;曲线一般则象征着柔、浪漫、优雅,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

?(5)不规则线的构图

不规则线其本身存在着多样的属性。如杂乱的、抽象的、理性的、神秘的等等,单一不规则线段也存在着视觉指引性,如果运用得当会产生奇特画面效果。如果将杂乱的不规则的线充满整个画面,这时再把简捷的主体形态安排在画面适当的位置上,可出现强烈的对比效果,同时会呈现出抽象的、神秘的画面气氛。

6.几何形构图

1)三角形构图: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的三角形构图则产生不稳定感。可用于体现人物关系,现场气氛的暗示等。可表现高大自然物体及自身所存在的这种形态,如果把表现对象放在三角形顶端汇合处,此时是强制式的视

2)方形构图

即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它框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3)圆形构图

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

2、动画构图的基本方法

1)对比

■A、点对比---点有两种含义:一是具体的实点,二是相对的点,点的关系包括:点的大小、疏密、聚散。点连续延伸的轨迹成为线,点的定义是相对的,图中的汽车,人物都可以是一种点。而面与面的交界形成线。

■B、线的对比:

即可以作为物象的边缘,又可独立的表达一定的形象。例如线的直与曲;长与短、粗与细、虚与实、方向、角度(水平、垂直、斜线)曲直(曲线弧线S形线折线)

■C、形的对比:

形的大小,形的简繁,露与藏疏密对比几何性质等

■D、点线面综合对比

■E、大小对比:

任何一个均匀的构图中,能够打破其均匀性的某一个部分,就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如在一个均匀的由方块组成的画面中,要突出某一方为主体,可以把它放大或缩小,打破原来整齐的行列,使其周围空间发生变化,产生差异

■F、明暗对比:

使主体变暗。由明暗产生差异,如果把大小对比和明暗对比结合起来,则主体更为突出。

■G、色彩对比

■I空白(负形)

■负形

J 广角透视

?虚实关系

?三个基本层面,分别是近实远虚,镜头焦点虚实和主观虚实

第二部分光影构图

?第一章光影构图概述

?黑白影调是指在摄影构图中,影像明度关系所构成的总体倾向,如黑白摄影。可用0度来表示黑,用l0度来表示白,在其影像受到光线照射后,分别有不同的受光面就形成了不同含量的黑与白影调,产生等差的九种不同明度的灰。这样就可以得到从黑到白的十一个明度层次的明度系列色标。将这个明度色标划分为三段,从0度至3度,称之为低明度区;从10度至7度,称之为高明度区;中间从4度至6度明度这一部分,称之为中明度区,对比的差别在3个色阶以内的,我们称之为明度的弱对比(也叫低调对比)。明度对比的差别在3至5个明度阶之间的,是明度的中对比(也叫中间调对比)。明度对比的差别在5个明度阶以上者,是明度的强对比(也叫高调对比)。不同的明度调子给人感觉不同。如:高调明朗、开阔、清晰,低调沉闷、压抑;低长调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中间调则带给人一种梦幻般的印象。在摄影构图中,运用不同的调子组织画面关系,可构成画面的不同效果。

?1、主从关系

这就是说形态的多样性可构成视觉的丰富性,从而提高视觉兴趣。在同一画面中,处理差别较大的不同形态时,可通过方向、距离、角度等调整形态的面积、大小比例关系,来构成画面影像的基本影调关系。一般主体聚焦点的影像起主导作用,其它影像起呼应与补充作用。二者之间有主有从、有对比又相互衬托,从而构成协调。

?2、整体统一

?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但要有个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去表现个性,寻求变化就显得不生硬。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的东西,在相同中找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画面形式体现整体影调要一致,但细节要有不同的变化。在新闻摄影画面形式表现中,通过对“近似”、“渐变”原理的利用,可构成影像之间较紧密的内在联系,造成一种互相呼应的影像群体,形成在整体之间既有丰富变化的特点,又有统一秩序规律的影像调子

第一章色彩构图的概念

一、色彩构图:

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的调和。色彩对比与调和前面已讲了

二、色彩构图是指处理画面时色彩的选择和构成,其重要内容是运用色彩、色调的对比(冷暖、

高低)和色彩的配置来完成对象的造型,通过组织画面重点形成某种气氛、情调。

?1.色彩的性质

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性,是色与色之间的差别。通俗的讲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不同的颜色:明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在色彩中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最低,其它的颜色属于中性:饱和度(又称纯度)是颜色的纯正程度。受色彩的含量和光照两方面的影响。

?2.人类对色彩的感觉

由于人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的生理功能,任何一种色彩都能影响人们的情绪,从而引发人们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效应,给人以某种感受。了解色彩的感受,对于表现色彩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色彩的大小

在同一色彩中,色相的明度高,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大,相反,就小。在消色中,白色显得大,黑色显得小,灰色呈中性。在彩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也就显得最大,而紫色的明度最低,也就显得小。另外色彩浓,显得小:色彩淡,显得大。

?(2)色彩的远近

色彩的色性会引起人们产生距离上的差距。冷色与暖色对远近感受的影响较大,暖色调显得近,而冷色调显得远,明度高的色彩显得近,明度低的色彩显得远。

?色彩透视

物体反射的色光必须通过空气这个介质

?(3)色彩的重量

人们观察消色的视觉重量是黑色最重,白色最轻。因为黑与白均处于光谱的两端,而人们观察颜色的视觉重量的顺序由轻至重为黄、绿、蓝、橙、红,其中橙、绿、蓝给人的重量大体相同,另外,明度高,色性冷的颜色视觉重量较轻,明度低,色性暖的颜色视觉重量较重。表面质感粗糙的颜色视觉重量较重,表面质感光滑的颜色视觉重量较轻。

?(4)色彩的冷暖

色彩中的色性能影响人们的心理。这是由于人们在自然、客观的事物中长期接触和积累了生活经验所产生的感觉。例如红色会与火相联系。因此,红、橙、黄能给人们以温暖之感,蓝、绿、青能给人以清凉之感。

?(5)色彩的动静

在色彩中暖色系列的光波长,其透射作用大,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产生紧张、兴奋的动态感觉,而冷色的光波短,其透射作用小,不太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产生平和、清凉安宁

的静态感觉。

?(6)色彩的软硬

色彩中的阶调层次十分丰富时,其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就细腻,画面的色彩感觉就柔和而软弱。相反,色彩中的阶调层次明快时,其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就简洁,画面的色彩感觉就粗犷而强硬。

?(7)彩色的联想及象征

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如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焰,使人感到温暖,红旗象征着胜利,红色象征着喜庆,表现出热烈欢腾的气氛。同时因红色光波厂,穿透力强,富有刺激性,使人感到兴奋,有时也作危险的信号;黄色使人联想到金灿灿的稻穗,翻滚的麦浪,使丰收的象征,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等。

2、色彩构图的法则

?构图除了对画面中各种形式因素的安排处理外,还有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画面外因素,就是色彩。色彩具有极强的直观性,一幅有魅力的画面,最先吸引人注意的往往是色彩效果,然后才可能是线条及其结构,色彩是画面形式中最令人瞩目的因素。“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在彩色照片中,形态通常只构成画面的结构(也就是摄影构图),而较强的情感效果却来自画面的颜色。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的调和。色彩对比与调和前面已讲了

?1.色彩的选择

画面色彩的选择应该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以及背景色彩的关系。根据这一点,就是要形成主体色与陪体色及背景色的映衬对比关系,主次之间有了对比呼应,画面的色彩构图和造型表现才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主体色和陪体色以及背景色的对比关系可以分为强对比关系和弱对比关系。

?强对比关系

主要指各原色问的对比,或者是互补色之间的对比等。这种对比关系有着强烈的视觉力度和对比效果。互补色是指两种相加后产生白光的色光互为补色,如蓝光加黄光后形成白光,蓝、黄两色即互为补色。蓝和黄的对比,就是一种强对比关系,再如三原色中的红与绿、蓝与绿也是强对比关系。

?弱对比关系

则主要是指色谱上相邻色之间的对比,以及彩色与黑、灰、白的对比等,这种对比关系比较含蓄淡雅,视觉感受不象强对比关系那么强烈。比如说,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连续色谱上,任何两种邻近的颜色的对比都属于弱对比关系。而黑、白、灰均属消色,与各种彩色的对比都是弱对比关系,不同的是,白色与彩色的对比显得活泼轻盈。黑色与彩色的对比显得庄重凝重,灰则界于黑、白之间。

?三.色彩的布局原则

画面色彩的布局是指根据表现的内容、画面层次的主次关系及情绪气氛等需要,把选择入画的色彩分派以适当的面积,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发挥出特征与性能不同的色彩组合起来后在塑造形象、烘托主体、渲染气氛等方面的作用。

色彩布局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般来说,在画面的整体色彩构图中还必须有重点的色彩、基低色彩和过度色彩,作到整体中包蕴局部、局部里容纳细节。重点色彩即是主体形象的色彩、重要情节的色彩等,是画面色彩的“重音”和视觉的中心。基底色彩是指背景色、环境色等,起到“称底”的作用,而过度色彩是指重点色彩和基底色彩之间的连接部分,主要由陪体来体现。

?1.色彩的均衡

?色彩的平衡,其原理与力学上的杠杆原理颇相似。在色彩构图时,各种色块的布局应该以画面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作力量相当的配置。

?2.色彩的呼应

任何色彩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

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

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

呼应。

?3.色彩的主从

?4.色彩层次暖色、纯色、亮色、大面积色一般有前进感;冷色,含灰色、暗色,小面积色一般有后退感。

?5.点缀色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

?6.色彩的衬托衬托有赖于面积对比,没有面积对比就谈不上衬托。衬托的主要形式有:

?(1)明暗衬托:大面积的亮色衬托小面积的暗色,大面积的暗色衬托小面积的亮色,使暗中透亮;

?(2)冷暖衬托:大面积冷色衬托小面积暖色或大面积暖色衬托小面积冷色;

?(3)灰艳衬托:大面积灰色衬托小面积艳色;

?(4)繁简对比:满地碎花杂色衬托大块整体色块,或满地整块简单的色彩衬托一簇碎小花朵。?四、色彩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色彩缤纷艳丽,但并不是画面中的色彩越多,画面越美丽,而应该合理安排和处理。彩色图片要显得和谐与平衡。其颜色必须依据一定的相似对比方式安排。否则,感觉的自然节奏就会被扰乱了,色彩显得华而不实或过分鲜艳夺目。

?眼睛总是寻求秩序与和谐。在一幅彩色构图中和谐感似乎在所有颜色合计达中灰值时发生。这是因为常时间观看某一种颜色时(包括黑和白),都产生其相应补色的后影像。只有中性灰保持原样。就色彩而言,色彩和谐主要指的是相关色和对比色的和谐(或协调)。

?色彩和谐主要原则为:(1)使用尽可能少的不同颜色:(2)当使用几种颜色时,选择色环上临近的相关色,(3)选择具有补色的构图:(4)高色度应同低色度一同时用,使高明度面比低明度面高

出3至4倍来补偿,(5)高饱和度的部分应用低饱和度的部分来补偿,大小比例关系保持1:3或1:4是适宜的。

?构图作业要求:

?1、30幅,4:3或16:9画面

?2、几何构图形式:20—点,线,面,垂直,水平,斜线,曲线构图,S,十字形,正三角,倒三角,黄金分割,三分法,六分法,井字,封闭,开放,对称,均衡,非均衡,运动,静止,主体陪体

?3、光影构图:5种-黑白灰层次,光源方向,高调,低调,中调

?4、色彩构图:5种-冷暖,灰纯,同类色,呼应,互补色

?交作业时间:下周4下午下课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构图是电视摄像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专业用语,也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视画面有哪些特点?怎样取得优美而又适宜的电视画面构图? 一、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构图在绘画、图片摄影等造型艺术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电视构图的学习中还应意识到电视构图与绘画构图、图片摄影构图的不同之处。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动态性 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画面的构图结构和情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形象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换。电视画面构图的动态性对摄像人员在运动中进行随机构图和画面取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时限性 电视画面的时间长度不同,所附载和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少也不同,观众只能一次过地收看和接受画面信息,这种表现上的时间长度成为观众收看时的限制性。因此,画面构图和表现的时限性要求电视画面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它不能像美术作品和照片那样可供观赏者长期停看。 (3)多视点 与绘画和照片不同,电视画面构图不是只在某一个视点上进行表现,而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视点、角度和景别,对同一被摄主体进行连续的、多视点、多角度的拍摄。随着视点的不断变化,被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也在不断变换,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及组合关系也要相应改变,这主使得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 电视画面的画幅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在事后进行剪裁和修饰;拍摄只能在现场的镜头前一次完成,虽然拍摄前可以进行安排和组织(如电视剧、音乐电视等),但拍摄完成后的电视画面的构图关系及画面结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后期加工。因此一些重要活动的电视直播节目,必须在事先作好各种充分准备,条件许可则多次彩排,以尽可能减少失误,减少遗憾。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电视节目的完整内容通常都是由几个乃至几十个、上百个画面来共同完成的,某一电视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因此,单个电视画面的构图可能并不完整,但在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会形成构图结构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规律性。对电视画面而言,一系列镜头的整体结构和关系会对单个镜头的构图产生特定的要求,单个镜头构图的不规则、不完整会在整体构图结构中得到解释和说明。这一点也为摄像人员构图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绘画和照片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构图作为一个创作环节,是即兴的、个人化的工作,很难界定出具体化的、一成不变的原则和模式。但一些基本的构图要求是我们必须了解和理解的。电视画面构图有下面的一些基本要求:(1)画面要简洁 当我们找起摄像机面对大千世界时,会发现被摄对象并不自然成画,它必须要求我们用取景框进行选择、提炼以至抽象、概括,才能从自然的、凌乱的物象中“提取”出一个优美动人的画面来。可以说,电视画面的构图,既需要摄像人员一方面牢牢地盯住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开妨碍主体的多余形象。如果画面中景物庞杂、零乱无序,就无法做到构图的简洁明快。这方面照片摄影的“减法规则”是很好的借鉴。与照片一样,电视画面也必须通过构图作出一定的艺术选择,用取景框“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莱辛《汉堡剧评》第70篇)。删繁就简,是获取优

动画场景概述

91-场景中的景别 一、设计理念 在学习了动画场景基础知识后,学习场景中的景别。这是场景创作的基础知识,对于之后学习的场景构图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场景景别知识。 (2)了解动画场景景别对于故事叙述的作用。 (3)了解场景景别对场景变化的决定因素。 2.能力目标 (1)掌握画幅规格。 (2)掌握划分景别的方法。 (3)掌握区分景别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遵守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规章制度。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审美能力、高度的学习钻研态度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与较强的生活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画幅规格 2.教学难点:场景的景别 四、教学方法及策略 1.教法方面: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媒体运用,强化考核

2.学法方面:自主探究,团队协作,注重实践,反复训练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技能微视频、动画纸、素描铅笔、橡皮、数位板、规格框等。 六、课时安排 1.理论教学:2课时 2.实践教学:1课时 七、数字化资源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师教学。 教学设备:用于教学中教师场景绘制、场景绘制教具的识别和学生实践操作训练。 八、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中应设置场景绘制实训区。 2.为了保证场景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建议指导教师将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开开展学习,每组控制在6—10人左右。 3.课程教学组织推荐采用“情境导入—列举数据—景别示范—理论讲解—小组考核—总结提高”等形式。

九、教学实施过程 (一)工作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结合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下达工作任务。学生活动:观看影片,小组讨论,参与学习任务分析。 1.观看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构图基本知识

构图基本知识

【4-1】构图基本概念 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一副优秀的摄影作品,人们往往以“独具匠心”来评价其的构图精湛。可见,摄影艺术离不开构图,学习如何构图,也是学习摄影艺术的重要一环。 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取景器里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传统绘画中的“章法”“布局”是一样的,是一种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

*上图二张是澳门拍的照片,我用各种颜色的框框表示其它可能的构图, 样的构图要在几秒钟决定,所以摄影是很考验人瞬间对美感的判断,这不外乎透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取得进步!!!! 如何培养美好构图的基础,除了不断的练习之外,看画展可以学习构图,浏览专业的摄影网站可以学习构图,看电视、看电影也可以学习构图,许多精致的影集影像构图技巧相当超水准,值得参考,譬如张艺谋或者是冯小刚的电影,请的都是大师级的美术指导,看电影学习摄影构图,真是一举数得! 我说一下我对好的摄影作品的认知标准 1.影像品质--曝光、对焦、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是否合理..... 2.构图严谨--大多数的照片,构图都太松散,减法做的不好,良好的构图不会使主体比例、容积、重量显得太大或太小,并注意整体元素间的压迫张力和呼吸空间感...... 3.合理采光--摄影是用光线绘画,不同的采光表现不同情境,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4.主题明确--主体,虚实的表现,要有让人兴奋的视觉焦点..... 5.好的照片有故事--好的照片能引人共鸣,有故事,耐看.....

电影画面构图

电影画面构图 7.近景 人物在画面中取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的一半以上(见图1-7)。 此时,人物的眼睛、头部就会成为人物注意的重点。 近景画面的环境空间一是淡化,二是整体推向后景,居于绝对陪体的地位。这时画面中的后景,背景环境中的各种造型元素,大约只有模糊的轮廓,并无具体的细节和清晰的形状。 近景拍摄中,人物面部神态、头部的形态居于画幅的主导位置,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状态,脸部的细微动作成为主要的表现内容。 除人物的面部及上半身的形体外,画面中的前景、后景、背景都会由于景别以及镜头焦距的关系、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因素而处于一种光斑和色斑的虎像状态。 拍摄近景画面人物大多数是一个人的画面构成,也可以有两人以上的画面构成,这就是完全依靠摄影师结构画面、处理画面的能力,方法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关键是要做到视觉鲜明,角度大胆。 摄影注意的问题: (1)“近景取其质”,近景拍摄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通过画面表现人物表情、动作、神态、手势等。 a..构图中对手势动作的范围要给予适当的预留空间,以防止人物手势动作因景别限制而挥舞到画外。 b.人物上身形体,特别是肩部动作、手势动作不能破坏人物的面部表情。选择拍摄角度时一定要照顾到这一点。 c.画面中由于景别范围的限制,人物动作的幅度要适当放小,动作范围也不易太大,以免分散人们的视觉兴趣,必要时可以在画面上做适当的调整。 (2)近景画面重要的是具有传神达意的功能。人物的外在表情、动作细节都是为了叙事,提示人物内心活动。因此,重要的对话、表情、反应、动作细节等大都要用近景画面记录下来。 (3)近景画面是肖像画面,又称之为肖像景别,造型上特别要考虑人物最佳角度的选择。 (4)构图中对俯拍、仰拍、平拍三种拍摄角度的运用要特别谨慎,既要考虑人物形象的完美又要考虑视觉效果鲜明,不可有所偏废,同时还要考虑画面之间的联接。 (5)近景画面构成多是由圆形(人的头部)和长方形(人的身体)的结构组合,构图上受被摄体本身限制较大。所以,拍摄中需要讲究一些构图形式、空间利用以及水平关系的错位等,以造成变化多样的构图效果。拍摄中,由于没有地平线的概念,则可以根据人物形象、动作、动势、姿势等,随便调整画面的水平,以达到特殊的画面效果。 如图1-8所示,略为调整画面构图,近景画面大致有这样几种构图关系。 (6)用光要注意光效的准确生动再现,人物光线中主光、轮廓光、副光的位置、分寸感都要十分准确。 (7)近景人物拍摄可以考虑有带人物背身的前景,交替镜头分切跳拍时,要特别注意各个镜头的动作连贯与匹配。 电影画面创作-第3节:画面景别的划分:特写 8.特写 通常是指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是某些被摄主体。 人物肖像一般泛指画幅下方取景到第一纽扣与第二纽扣之间,画面构图是头肩关系(见

电视画面构图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作业 1、什么是电视画面构图?有何特点?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电视画面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像对象及其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电视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拍摄内容的重要形式。 特点---(1)动态随机性;电视画面构图最显著的特点,由于被摄主体的运动和摄像机自身的运动,画面中主体的位置以及画面形象间的透视关系都会改变,因此摄像者要对运动过程有一种预见性和总体把握能力,要准确地构图。以确保主体突出、布局合理。(2)整体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一般都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画面组成,每一幅画面表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要么是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要么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摄像者在构图时,不仅要从所拍摄的单个画面考虑,还要从上一个画面和下一个画面的整体关系和连贯性上加以考虑,形成构图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连续性。(3)视点多样性;电视画面可以对一个被摄主体从多个视点、多个角度、多个景别进行拍摄,使主体形象和拍摄范围在变化中展现,使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4)画幅和时间的限定性;电视画面大都遵循4:3或16:9的画幅比例,受电视播放限制,电视画面不能无休止的固定在屏幕上,这就要求在构图时充分考虑画面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整准确的传达给电视观众。(5)现场一次性;电视画面的拍摄大都是现场一次性完成,拍摄完的画面构图就确定了。对于那些电视直播节目,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尽量减少失误。 电视画面是一种空间艺术,还是一种时间艺术,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电视画面构图的自身特点来选择、组织画面,形成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构图。 2、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有哪些? 电视画面构图中,光线、色彩、影调、线条、质感和立体感等元素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的形式元素。 光线---构图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离开了光线,万物就失去了色彩,构图就无从谈起。在电视构图中,可以利用光线来表示时间,突出主体,创造气氛,增强立体感和质感等。 色彩---世界万物是彩色的,由于人的视觉对色彩有特殊的敏感性,所以在电视画面构图中,一方面要将被摄对象的真实色彩准确还原,另一方面还要创造出和谐均衡的色彩构图。做到以上两点,客观上依靠性能良好的摄像设备和娴熟的拍摄技术,主观上要求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一般来讲,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 影调---指画面影响所呈现的明暗层次。构图中,还是画面构图、烘托气氛、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影调以亮度划分,可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 线条---画面构图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活跃多变的要素。电视画面中的线条是从真实的三维空间中抽象出现的,具有塑造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节奏感的作用。可分为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和曲线构图。善于提炼、选择和运用不同物体的线条特征,是电视摄像构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有限的电视画框中恰当地安排线条走位置和长短,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质感---指人们对物体材料和表面结构的视觉感受,使人们对于周围不同物体的某种直观的感觉。大自然中万物有不同的之地,光滑的、粗糙的、闪光的、凹凸不平的等。质感得以准确表现的关键是用光。构图中,摄像人员要充分利用光线明暗变化来呈现物体的视觉质感,从而使质感表现的更加细腻。 立体感---人类在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时,能获得高度、宽度和深度的三维信息,而电视画面是二维的,只有高度和宽度,没有纵深,因此,在拍摄时,需要了解如何用二维的形式表现三维空间中的事物。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空间 静止画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画面由边框限定出有限范围,具有长度和宽度,其面积可以度量。这一特点引出了客观景物广阔性与画面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画面是平的,只具有二维空间的物理属性。但是客观事物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这一现实形成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思维方式,于是出现了三维客观世界视觉习惯和二维画面表现之间的矛盾; 用单幅画面只能表现静止的图形,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运动、变化的事物,因而存在如何在静止画面上表现运动形体的矛盾。 这些内容都属于平面构成研究的范畴,因此本节准备讨论这样三个内容: 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四维空间 1.画面上呈现二维空间的一些特点 (1)可以通过联想生成画面上的背景空间 按照一般艺术规则,在处理主体与背景空间的关系时,一般要求背景对主体起陪衬和烘托的作用,这是当主体与背景都以独立实体存在的情况下,对背景的定位。但是在画面上,有时会出现由主体演释出背景的情形,即背景并非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观看者通过自己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联想出来的。 例如下图中,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一架飞机,会使人联想到其背景必定是天空如下图;如果在该纸上改画一条船,则会联想到水面的背景。在这里“天空”和“水面”并非客观存在,而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联想出来的。

(2) 可以通过调整背景与边框的位置关系来拓宽画面的视野 视觉中心一般落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因此当画面需要用一些背景图案进行美化或陪衬时,为了给视觉中心留出比较宽裕的空间,通常将这些背景图案安排在靠近边框的位置,即往上、下靠边,或左右靠边,或靠边框角上,这样就能在阅读主体内容时保持比较广域的视角。例如在下图中,图(a )的背景图案放置的位置居中,显得画面空间狭小,主题内容难以展开呈现;图(b )的背景图案靠近边框角,给主体留出了宽阔的展示空间。 (a)背景图案位置过于居中 (b)背景图案靠边给主体留出展示空间 (3) 可以通过形体与边框大小的关系来显示画面空间的辽阔与拥挤 如前所述,画面上的空间内涵可以借助形体表现出来,同样,这个空间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形体大小与边框面积的关系表现出来。 例如在下图中,边框面积远比飞鸟的形体大得多(图a ),联想到的天空背景就显得十分辽阔;反之如果在同样大的边框内画一个大的形体(图b ),则背景空间就变得狭窄的多!

电视广告片拍摄画面的构图

电视广告片拍摄画面的构图 电视广告片画面的构图 我们都知道,平面设计有平面构成,立体有立体构成,摄影有摄影构成,那么什么是电视广告片画面的构图呢?我们一般将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称为“画面构图” 一般的构图过程包括思维过程与组织过程,这样才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线条、色调、影调、形状和质感等,将它们组织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向大家传达创作者的感情,这样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最有趣的部分,每个镜头、每个画面的拍摄意图都必须明确重点知识: 一、拍摄位置 选择拍摄位置是取得电视广告片画面形象的必经之路,是完成构图任务的先决条件。摄像人员在对素材进行取舍,安排画面,布局人特主体、陪体和背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选择伏线条件等一系列创作要素时,都与选择拍摄位置有关。 拍摄位置与被拍摄对象所形成的空间关系的变化,不外乎物体在空间的3 个要素的变化,即方向、高度、距离的变化。任何拍摄位置都是对这3种变化进行综合的结果。 方向、高度、距离 1、拍摄方向 2、在被拍摄对象高度、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以被摄体为中心,围绕其四周选择拍摄角度就是选择拍摄方向。 3、拍摄方向的改变,主体的轮廓形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全部都在画面中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不同的画面结构也因此产生。 4、正面、侧面、斜侧面和背面是常用的拍摄方向完全正面对着被摄体进行拍摄就是下面拍摄 正面拍摄对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很有利,这样可将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充分展示在画面上正面拍摄的这种构图中,一般画面中央为主体,且十分突出。正面拍摄的这种构图中,一般画面中央为主体,且十分突出。下面构图常以对称的形式出现,画面显得庄严雄伟,肃穆凝重,适于表现庄重、威严的气氛!!! 正面拍摄的缺点:透视感差,画面呆板,不利于立体和空间感的表达侧面拍摄:与被摄对象正面成90度角的方向拍摄是侧面拍摄。正侧面方向拍摄,对于表现被摄对象的侧面特征很有好处,可以使被摄体的轮廓线条十分清晰地展示出来。

电影画面构图

电影画面构图 一、水平线构图 由于水平线自身带来的平稳感,使得画面看起来也更为宽广。能够表现出平静与稳定感的构图通常是水平线构图,这种构图方式根据线条的摆放位置而影响画面的总体感觉. 二、S形构图 “S”型构图是指物体以“S“的形状从前景向中景和后景延伸, 画面构成纵深方向的空间关系的视觉感, 一般以河流、道路、铁轨等物体为常见。 这种构图特点是画面比较生动,富有空间感。 三、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四、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又称为“井”字形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得到的 一种构图方式。该构图方式将被摄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 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通常情况下,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 交叉点,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该构图方式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 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当画面中的主体放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在采用九宫格构图时,不应太过受限于规则,还应该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力争使画面呈现动感与变化,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一般说来,画面中的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面强。

五、垂直构图 说到垂直构图,大家可能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参天大树,还有摩天大楼。竖直的线条可以体现高度,有庄严和严肃的感觉。拍摄直立的物体,也会给人一种秩序感和稳定感。拍摄素材通常有万丈高山,欣欣向荣的参天大树,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以及飞流直下的瀑布等等。使用垂直式构图时大致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拍摄主体的摆放 如果是比较平均的图案,则要掌握好平衡感。如果是孤零零的一个主体,比如水塔或是一棵大树,则要结合其他构图法则来摆放,最常借用的有三分法或是九宫格法,避免每一个细节导致的错误。 二、可以增强被摄体的气势 垂直构图可以表现出被摄物体的气势,比如高耸入云的大山,比如参天大楼的向天空延展。 三、增加画面的秩序感和稳定感 构图时若涉及到垂直元素的整齐排列,还可以增加画面的稳定感。 四、注意画面不要过于歪斜

动画场景的透视及构图技巧

第六章 动画场景的透视及构图技巧 学习重点:1、透视的画法及运用 2、构图的运用 透视学是绘画透视技法理论的统称,用来表现一幅场景的立体空间,是动画场景的基础技法之一。 第一节 场景透视基本概念 一、什么叫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是指通过透明的平面观察研究所看到的物体状态,绘出景物形象的轮廓。 观察景物时,由于距离和位置的不同,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产生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隔,物体在远近、明暗、色彩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二、透视的基本概念 (一)视点与视距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视距就是画者的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二)视平线 当观者注视前方,中视线与画面垂直相交的一点叫主点(心点),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叫视平线。画面上只能有一根视平线,视平线随着画者所占的位置高低的不同而呈现出以下现象(图6-1)。 图6-1透视示意图

(三)地平线 站在宽阔的地平线上向前看,远方的天地交界线,叫地平线(图6-2)。 图6-2《千与千寻》/日本/吉卜力 (四)灭点(消失点) 物体的纵向延伸线与视平线相交的点,叫灭点(图6-3)。 图6-3灭点示意图 第二节 透视的表现方法 一、线性透视 (一)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图6-4)。

图6-4一点透视示意图 用一点透视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远近关系。常用来表现笔直的街道,或用来 表现原野、大海等空旷的场景(图6-5)。 图6-5《千与千寻》/日本/吉卜力 (二)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叫成角透视。一个物体平行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按不同方向分 别汇集于两个灭点,物体最前面的两个面形成的夹角离观察点最近,这样的透视 关系叫两点透视也叫成角透视(图6-6)。

动画场景设计图的制作[1]

第七章动画场景设计图的制作 动画场景设计图是场景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学习的重点。设计图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效果图、平面图、立体图、鸟瞰图等等,都需要我们学习、训练。 第一节场景方位结构图制作 方位结构图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平面图、立体图、鸟瞰图等。绘制这些图的目的就是要准确、清晰地将场景结构、方位表述出来。场景设计者应该用准确细致的图样,使剧组的其他创作者了解场景的具体空间形态、结构特点,为未来影片的场面调度提供可靠的环境、支点的依据,为镜头设计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思考空间。所以在进行场景设计之前,就必须对这一场景进行整体的、详细的规划。 一、平面图、立体图的基本画法 1、制图中线的种类和用法 制图中各种图形都是用粗细、形状不同的线段来表示的,见图7-1。2、制图中的通用符号 制图中有些特定的物体,需要特定的符号表示,见图7-2,7-3。 3、绘制平面图、立体图 运用这些制图的符号,我们就可以按照比例,完成一个场景的平面的、立体图了,见图7-4,图7-5。 二、鸟瞰图的基本画法 鸟瞰图是一种立体示意的辅助图,在一个图画上展现三个以上的结构。 可以帮助了解结构复杂的场景空间。 鸟瞰图有两种: 1、透视鸟瞰图 可以任意确定结构线的消失点,即灭点,画出有一定透视效果的鸟瞰图。这并不是严格的透视。图7-6为不同风格与效果的鸟瞰图。 2、无透视效果的鸟瞰图 根据平面图画出鸟瞰图。方法很简单,就是以45度水平斜轴做出鸟瞰效果,见图7-7。 三、方位结构图在影片创作中的应用 图7-8为《怪物公司》的平面示意。这场戏中,方位结构图在影片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场面调度的准确描述。 第二节场景效果图的制作 一、画幅规格 由于人眼的生理特殊性,从正常的平视角度讲,以视觉为中心,水平40度内,垂直30度以内,形成左右大于上下的椭圆范围是人眼的有效范围。所以我们在绘制动画场景效果图之前,应了解国际上通用的屏幕画幅的规格比例。 1)电视屏幕高宽比:普通电视屏幕是4:3,高清电视屏幕是16:9。 2)电影屏幕高宽比:普通银幕1:1.38,遮幅银幕(假宽银幕)1:1.66或1:1.85,宽银幕是1:2.35. 二、景别 景别就是影片主体对象在我们镜头画面中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景别”。 景别与场景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景别决定最终镜头画面中景物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表现对象的比例大小,即决定了要“看清”还是要“看细”,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镜头语言: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2、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是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以及光影、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合关系,构成视觉影像。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纵深感。即在二维平面的银幕上,创造出使观众深信不疑的三维的空间感。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准确地引导到影片创作者希望观众注意的地方。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特点 整体连贯的节奏性——内容完整的一个电影镜头画面通常总是由两个以上乃至几十个电影画面完成的。一个镜头画面所交代的部分内容,往往从上一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画面发展,因此不是要求一个电影画面的构图完整,而要求一系列镜头画面组接后,构图结构具有整体性。 构图画幅的固定性——标准银幕比例1:1.37;遮幅银幕比例1:1.66/1:1.85;宽银幕比例1:2.35。电影镜头画面构图形式 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用来形容在处理画面时,要容纳观者除去观者参与的一种构图技巧和策略。开放式构图中,有些人局部的身体可能会被画面的边缘切掉,或部分被前景的实物遮掉。封闭式构图中,人物位置被精心的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清晰度和画面平衡。开放式构图个人以很强的记录感,封闭式构图更偏重于戏剧化效果。

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最有趣的层面,是他们如何被用来提供观众不同程度的参与度,和画面中人物之间的亲密性的方法,电影创作者如何使用这种关系,引出了美学距离的心理学问题。 焦点透视和景深镜头—— 焦点透视:利用影像焦点的虚实表现空间深度的一种方法。光学镜头成像越靠近焦点越清晰、越远离焦点越模糊的特性,使处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清晰或模糊,以显示影像所表现的景物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借以在平面上造成空间深度的幻觉。焦点透视与景深有关,如焦点放在近景上,处在中、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焦点放在中景上,处在近、远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模糊;焦点放在远景上,处在中、近距离上的景物影像逐渐模糊。 景深:与摄影机的光学镜头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银幕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在景深范围之内的景物影像清晰,超出景深范围之外的景物影像模糊。通常是指在最终的银幕影像中体现出来其焦平面前后的清晰范围。 与景深有关的每一样东西——在焦点中的元素与不在焦点中的元素的关系,从纵深方面来运用这些元素,决定前景或后景处于焦点——都影响到影像对观众的感染力。在这种状况中,评估整个事件的那一部分是他所要表现的,以及从那个观点来看这个动作,基本上是电影人的职责。在大部分的情况里,一个场景的外部动作,都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戏剧重点。透过对这些重要动作的选择,以及如何将它们呈现在摄影机前的决定,电影人等于是控制了任何场景的观点、观众认同的基准和他的情感方向。 作为一种组织场景空间的办法,人为地将摄影机前的动作空间(表演空间)分成三部分:前景——据摄影机最近的部分;中景——中间范畴;背景——离摄影机最远的部分。 全景焦点:又称深焦距、全景深。纵深空间中的人物运动以及由远及近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中表现为全部清晰的影像。常用小光孔(光孔越小,景深越大);超焦点(物距越远,景深越大;测距点的距离等于超焦点距离时,可得最大景深)和短焦距镜头(光孔与物距相同时,短焦距镜头的景深大于长焦距镜头)配合产生。将特写镜头与全景场面容纳在同一画面之中,使整个表演区的景物形象都有较清晰的表现,强化银幕空间实感和场景规模。以单一的画面表现复杂的情节内容,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丰富了分切时空的单一镜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是较早运用这一效果作为整部影片影像特点的影片。奥逊·威尔斯倾向于将它的演员分割在前景与背景的空间里,借以将凯恩在感情上和围绕在它周围的人隔离开来。影片的尾端,凯恩和苏珊被安排在一间巨大的房间内的两端,他们都被摄影机的空间所拘禁。

动画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设计 Design of Animation Scene 适用范围:2016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0705608110 学分:4学分 学时:64(理论11学时,实践53学时) 先修课程:角色及造型设计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建议教材:《动画场景设计》,韩栩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 开课单位: 艺术设计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该课程属于专业平台必修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进行动画场景的策划、设计工作。了解动画场景的类型、动画场景设计流程,以及如何进行造型基本功的训练,了解动画时空、色彩基调、场景风格等几个方面的关系,理解动画场景设计的构思方法及构图原理,掌握动画场景的设计规范及二维动画、偶动画、三维动画的不同制作特点。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创作前的认知 1.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动画场景设计及其地位; (2)动画场景设计的创作任务; (3)进行场景创意设计。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交待时空关系,营造情绪氛围、表达意境、刻画角色性格、心理。 难点:时间性和运动性、理解剧本,明确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地域民族特点。 3. 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动画场景的基础概念与任务,以及其在影片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动画场景的创意构思 1.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动画场景设计的基础; (2)动画场景设计的构思; (3)场景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创作原则; (4)进行场景设计速写并进行风格创意。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动画场景设计的创作原则。 难点:是动画场景设计的构思与创作。 3. 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如何利用素材与题材进行动画场景的构思与创作。 (三)创建设计、绘制动画场景 1.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动画场景的整体造型形态设计; (2)动画场景的色彩及光影设计; (3)动画场景的道具设计; (4)主题场景设计。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动画的构成设计。 难点:为如何运用点线面、光影、道具进行动画场景设计。 3. 课程教学要求 掌握设计及绘制动画场景。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每周一次4个课时校内速写,搜集资料。 2、本课程使用教材是《动画场景设计》,韩栩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本书以动画场景设计的思路为切入点,对从最初的创意认知到场景设计的空间实现,直至完成整个动画场景的空间造型、视觉形象系统的过程逐一进行讲解,这一过程就是每一位动画场景设计者的思路顺序。 3、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角色设计,为后续课程原画设计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课题作业考核时间为本门课最后一周。 考核基本要求:考核按百分制记分,课题作业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由考勤加平时练习作业及课堂讨论组成。 六、参考书目 1.《影视动画场景设计》,韩笑编著,海洋出版社,2005年7月。

摄影的画面构图

摄影的画面构图(上)——摄影画面构图的特点(转载) 2006-10-06 12:50:50 大中小摄影的画面构图,就是把要拍摄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照片画幅里,使它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把摄影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这里包括:照片给观者的总的视觉印象,被摄主体在画幅中再现,被摄主体在画幅中所处的位置,照片画幅的长宽比例,被摄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视与空间深度的处理,影像清晰与模糊程度的控制,影调与线条的运用,色彩的配置,气氛的渲染……总之,它涉及到构成摄影画面总印象的一切造型因素。 研究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照片的效果,使画面更有艺术感染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表达摄影作品的主题内容。 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是使照片上的形象鲜明、易懂、有表现力。这意味着在考虑摄影画面的构成时,要尽可能使主要的被摄对象鲜明突出,使它从周围环境中突出出来,被摄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要协调、统一,不可互相争夺视线。被摄体的形状要处理好,要使观众易于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意图能够尽快地为观众所领会,而不致使他们费解。照片上表现出的形象要有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喜闻乐见,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要通过构图的安排,使一幅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更好,更完美。 摄影画面的构图是从生活中来的。客观现实生活——拍摄现场,是构图的基础。摄影者在拍摄一幅照片的时候,怎样取舍画面,怎样安排被摄主体和环境背景的关系,怎样把欲表现的主题表达得更加鲜明、更有艺术感染力,都离不开现场的原有条件。在这一方面,摄影和绘画有很大的不同。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画幅中任意安排作品的构图,需要的成份安排到画面里去,不需要的成份摈弃于画幅之外,并且根据画家自己的主观意愿安排构图的形式,使它产生一定的形式感。摄影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在一幅照片的拍摄过程中,摄影者无论在选择形象、安排构图、处理环境背景、考虑色彩配置等方面,无不受到拍摄现场原有条件的限制。拍摄现场中假若没有弯曲延伸的线条,你决然拍不出“S”形的构图;如果现场中没有巨大的空间,你也很难拍出具有

第三章 摄影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线条

第三章摄影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线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让学生了解摄影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中的线条这一构成来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创作元素变化规律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用感情经营画面的自觉心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线条构成元素对摄影构图的作用,掌握线条元素与拍摄内容的关系及其存在形式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从自然界的基本视觉元素:点、线、面说起,把话题引生 自然界的基本形:三角、方形、圆形以及基本几何形体等话题, 从而引导出本次课程的讲述内容——摄影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

中的线条。让学生首先谈谈自己对这个基本视觉元素的理解并进 行点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3-1 摄影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分类 摄影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可以分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状。圆形是自然界和宇宙间最具象征意味的形状,它通过提供一个中心力,产生一种使构图统一的整体感。它从宇宙日月中概括抽取出来,象征着完整、包容、圆融、完满、安全、温暖和亲和力等许多积极性含义。方形是人力的象征因为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方形都来自人造,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方形看作是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一种规划与规范,方形因而具有了稳定坚固的意义。 当然,与此同时民就有了局限封闭的另一层含义。三角形又分为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两种。正三角形由于在心理上给人以稳定、稳重和坚固的感觉,所以它就成了房屋与统治的象征,由正三角形构成的画面在习惯上又称为“金字塔”构图。倒三角形则完全相反,由于在心理上给人形成极不稳定的感觉,所以我们经常以此种形式表示运动,不稳定和倾覆的感觉。不规则的形状虽然不像规则形状那样具有倾向性较为明确的象征意味但并不是说它们就没有所对就的形式上的象征意味,圆线条所构成的不规则形状明显地要比直线条所构成的开关来得温和与含蓄,锐角突起的部分明显地给人以紧张不安的感觉。 3-2 摄影构图的训练

画面构图的要求

画面构图的要求 画面构图一定要符合以下要求: 3.简洁完整 画面构图要使媒体受众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幅画面只能反映一个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要给媒体受众一个完整的印象。 2.均衡统一 均衡就是画面布局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上下、左右搭配合理,有稳定感;统一就是所有画面要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围绕一个主题,局部画面是整体构图的组成部分。 突出主题 画面的各个要素要合理搭配,包括色彩的明度、线条的形状与走向等都必须以突出主题为中心。 (四)、色彩的处理 尽管在拍摄过程中,每一个镜头都可能具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但还是应该有一种色彩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成为画面色彩的基调,这种色彩就叫画面的色调。 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保持节目色彩的和谐、统一,是色彩处理的基本要求。虽然色彩本身没有情感,但它对人的心理感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红、橙、黄等暖色调,往往会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等,给人以炽热、向上的感觉。青、蓝、蓝绿、蓝紫等冷色调,会使人联想到水、冰、夜色等,给人以凉爽、宁静、平和等感觉。 画面的色调,主要取决于不同颜色在一定空间的配置,即画面中那一个颜色占主导地位。此处取决于不同的光源色、环境色等对表现物体固有色的影响。色彩基调从属于节目总的情绪基调,是总的视觉氛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节目情绪基调的主要视觉手段。色彩基调的确定,还应当考虑形像色这一因素。所谓的“形像色”就是某一行业或某一表现内容经常使用的代表色,如海军的形像色是蓝色,那么表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时,确定蓝色为色彩基调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用色处理上,要注意:用色要简洁,不要使用太多的色彩;不同色彩所占的面积,应避免平均或相等。 (五)、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分为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 1、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 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镜头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方位拍摄所构成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背面、侧面、斜面等几种角度。 (1)正面 正面拍摄,即镜头对着被摄主体的正前方拍摄。正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主体的正面特征,能把被

动画场景设计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8选10,20分) 1,普通电视屏幕是4:3,高清电视屏募是16:9。 2,普通银幕1:,遮幅屏幕(假宽银幕)1:或1:,宽银幕:1:. 3,不同景别镜头组接法有:常规且经典的镜头组接法,反常规的镜头组接法. 4,场景在影片中的功能:交代时空关系,营造情绪氛围,刻画角色,动作的支点,隐喻象征。5,树立整体造型意识有:艺术空间的整体性,影片时空的连续性,景人一体的融合性,创作意识的大众性。 6,迪斯尼场景的造型风格“圆弧”线条的造型形式,异域文化的场景造型风格。 7,镜头通常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三种 8,线的构造方法很多主要有:或连接或不连接,或重叠或交叉。 9,形就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的形态:它不仅指物体的外形,轮廓,形体,相貌,还包括结构形式。 10,宇宙有形的事物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他们解构成点,线,面,体四种基本的造型要素。11,造型方法有:相近法,对比法,重复法,平衡法,比例法。 12,动画场景的要素有:物质要素,效果要素,文字符号 13,场景的分类有:内景,外景,内外景 14,动画场景的空间结构:单一空间结构,纵向多层次空间结构,横向排列空间结构,垂直组合空间结构,综合式组合空间结构。 15,动画场景空间形态的心理感受:高而直,高而宽,圆形,三角形,四方形 16,色彩的属性有:色相,明度,和纯度。 17,在动画影片中,应准确地应用色彩的心理特征,表达影片的情感,情绪,和创作者的意念,意图。 18,动画片中色彩构成要素:建筑色彩特征,道具色彩特征,角色色彩特征,环境效果色彩特征,主观色彩特征 二,名词解释:(23选5题) 1.大特写基本概念:指仅表现影片主体对象的某一局部。 基本特征:如角色的一只手、一双眼睛、一张嘴 2.特写(1)基本概念:指角色的头顶到肩部以上,此时镜头几乎看不到场景。 (2)基本特征:是对表现对象的细节的强调,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表现出来的不仅使物体的表面,且还具有情感性意义,甚至可以具有比喻、象征的功能。 3.近景(1)基本概念:指从角色的头顶到胸部以上。 (2)基本特征:近景镜头往往表现的是静态效果,角色的动作也是多语言、表情和手势,镜头也不会做过多的运动。 4.中近景(1)基本概念:指角色的腰部以上。 (2)基本特征:既可以表现角色的静态,也可以表现角色的动态,镜头也往往是在运动中的。 5.中景(1)基本概念:指角色的膝部以上。 (2)基本特征:主要用来表现角色的动作,场景将作为角色的支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全景(1)基本概念:指角色的全身以上。 (2)基本特征:表现角色的行为,角色和场景的关系是表现的重点。全景是最重要的表现场景的手段,它能够准确地、细致地、多方免地、全面地展现场景的内容。 7.大全景(1)基本概念:指角色在画面中占有很小的比例,表现环境空间成为重点。

构图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构图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井字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是假设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井”字形。被摄主体不是位于画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醒目。 (2)正三角形构图 构图中三角形一向是比较稳重的形式,而采用正三角形构图,除了画面上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外,在表现力上也具有很好的烘托效果。对于需要表现一定气氛的画面,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 (3)倒三角形构图 和正三角形构图的稳重相反,倒三角这种构图方式具有一种动态的活力。给人一种明快、动态的感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图时, 一定要注意它的左右两边最好要有些不同的变化或者比较,这样才能打破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更活泼。

(4)斜三角形构图 斜三角形是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之间的一种构图方式,其表现力也介于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构图之间,可以使主体和辅助背景对比更加鲜明,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方式。 (5)垂直式构图 垂直式构图主要是用在高山、建筑物、瀑布等景物的拍摄上。它的整个画面主要由垂直线条组成,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巍峨高大和富有气势。 (6)斜线式构图 斜线式构图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动态感,能使画面产生动感。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于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 (7)水平式构图 采用这种构图,常能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则更能使景色显得辽阔、浩瀚。水平构图照片中的景物显得安静而稳重,突出一种平静的感觉。 (8)曲线式构图

构图基本要素之点

版面构图初学者必读(2)--构图基本要素之线 1. 什么是点 点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例如下图中所示的印刷网版,就是以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所组成的图像。 图01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一个事物是否具有点的性质呢?通过下面这个例子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 如下图中,花朵与大片绿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花朵相对于绿丛便有了点的性质。

图02 但在下面这一张图中,花朵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减少,点的性质消失,形成了面的性质。 图03 同样是一朵花,由于各自的位置不同,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关系不同,分别呈现出了点和面的不同性质。可见,点是根据它所处的具体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 由此看来,点的位置关系重于面积关系,甚至有时候我们可以忽略点的面积关系。 2. 点的作用 2.1 点的张力作用

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使点具有紧张性,从而也加强了对点的关注度。因此,点在画面的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 图04 点的张力作用运用到设计中,可以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在下面广告作品中,采用了极小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具有了点的性质。利用点的张力作用,不仅提高了观者对人物形象的关注度,同时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显得更加充实。

图05 2.2 点与点之间的吸引作用 当空间中出现等大的点时,由于点与点之间的吸引作用,使点与点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了连接的效果。 图06

例如在下面例子中,手机相对于背景具有了点的性质。由于点的吸引作用,从而形成了一条心理上的弧线。 图07 当空间中出现大小不同的点时,由于点的不同吸引作用。我们的注意力会首先注意到优势的一方,然后再向劣势的一方转移。例如下图中,我们会首先注意到大的点,然后才会注意到小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