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主要种类及危害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编辑:王磊*******************畜牧兽医文/ 招远市城区畜牧兽医站 王永连 刘侠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近停止生长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除过旺、过弱的无用枝,改善光照,培养健壮果枝。
土肥水管理为了促进采后重剪树迅速恢复树势,增加新梢的数量,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在修剪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和灌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25公斤左右,配合磷、钾肥。
9月中旬后,进行秋施基肥,以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当混入复合肥和氮肥,以提高肥效。
每亩施用4000~5000公斤有机肥,掺入25~40公斤复合肥。
施用方法:可地面撒施,施后进行翻耕并灌水。
雨季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防止沤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分别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15%达螨酮1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穿孔病可喷施25%的代森锰锌800倍液。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可随着饲料或食品而进入生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其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同时某些种类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
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品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霉菌毒素常见种类及危害(一)霉菌毒素种类。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3个菌属引起的,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B 1(FB 1)、T-2毒素等。
1.黄曲霉毒素B 1: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毒性最大。
一旦编辑:王磊*******************动物摄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饲草,其产品中将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长时间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制品会导致急性肝坏死、肝癌等。
2.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

2018年第4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刘冬梅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动物检疫站,吉林九台 130500东北冬季降雪频繁,农户家中玉米多数被大雪覆盖,无法通风,致使大量玉米发霉。
接到很多饲喂浓缩料或预混料养猪户的咨询电话或投诉,简单归类如下:猪群采食量下降,体温正常,毛焦肷吊,精神沉郁,频发阴道或直肠脱出。
小母猪外阴红肿,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弱仔,产仔无力,产程长,产后奶不足或无奶;有的便血,粪便发黑或呈酱色,用白纸检测到暗红色,个别有呕吐甚者吐血。
育肥猪和母猪突发猝死,死后皮肤发白,剖检胃或肠穿孔。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经发现200多种,对猪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1.2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1.2.1 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衣原体病、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等经常困扰。
1.2.2 生产性能下降:采食量下降甚至不吃食,导致猪群生长缓慢,可能因为饲料质量不好导致的饲料报酬降低,瘦肉率也大大降低。
1.2.3 肌体组织器官受损:肠道损伤,腹泻增加;肾脏病变,出现血尿;肝脏损伤,肝功能下降;肺脏受损,急性肺水肿增多等。
1.2.4 猪群免疫力下降:疫苗的保护力大大降低,猪群混染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死亡率大幅上升。
2 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2.1 采食量普遍降低,生长缓慢。
2.2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空怀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或假孕。
2.3 新生乳猪后肢劈跨,两后肢前伸,其中小母猪阴门红肿。
2.4 生长期小母猪发情早,早熟性乳房发育。
3 病理变化胸腹腔积液,心肌松软色淡,血液凝固慢。
胃肠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有的胃或肠穿孔,胃肠内充满血液;膀胱积有茶色尿液。
4 防治4.1 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最好喂全价料。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1、黄曲霉毒素这是由某些黄曲霉菌株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以黄曲霉毒素B。
为最常见,毒性也最大。
2、小柄曲霉毒素这也是一种致肝癌的毒素,只是毒性较低。
3、棕曲霉毒素这是棕曲霉的毒性代谢物,有A、B、c 三种同系物,以A的毒性最大。
动物试验,能致肝、肾损害和肠炎。
曲霉类在食用菌栽培中是常见的竞争性杂菌,特别在以麸皮、豆粉、玉米粉等为配合成分的基质上更为常见。
因此,选用培养基材料时,应选用新鲜无霉菌的材料。
4、青霉素这是由青霉属的某些种类的霉菌产生的毒素。
该毒素可致癌。
5、镰刀菌毒素镰刀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能污染与土壤接触的有机物,食用菌产品摊晒在地面也可受到镰刀菌的污染。
其毒素可导致人体白血球减少症、皮肤炎症、皮下出血、黄疸、肝损害等。
6、霉变甘薯毒素霉变甘薯毒素是甘薯被甘薯黑斑病菌和茄病镰刀菌寄生后生理反应产生的次生产物,并非霉菌的代谢产物。
主要毒素成分可导致人和畜肺气肿、肝损害。
食用菌产品可通过受污染的粮食、土壤等媒介而被污染。
(责任发布:张永敏)
- 1 -。
霉菌毒素的种类以及对蛋鸡的影响?

霉菌毒素现在可谓是无处不在呀,小到料槽,水线,大到原材料玉米豆粕,都有可能出现霉菌毒素,是近几年危害我们养殖业最大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在夏天高温高湿,饲料霉变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说现在说到脱霉剂,几乎没有养殖户不知道了,不管是养猪还是养牛还是我们养蛋鸡,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就是脱霉剂,那怎样判断你用的脱霉剂是真正有效果的脱霉剂呢?那你首先就要了解霉菌毒素的类型以及各个脱霉剂的作用机理。
一、影响蛋鸡养殖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1、黄曲霉毒素:在肝脏上蓄积,引起一系列肝病问题。
破坏鸡的免疫系统,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迟缓,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2、玉米赤霉烯酮:表现类雌激素作用,影响蛋鸡产蛋率,造成鸡蛋破壳率、畸形率增高,并损害卵巢正常组织结构,造成卵巢充血、出血、卵泡萎缩。
3、呕吐毒素:重要靶器官是肠道,是对蛋鸡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毒素之一。
肠道作为机体吸收营养物质和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蛋鸡采食被低剂量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造成采食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等,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肠道被高剂量的呕吐毒素刺激会造成肠道屏障破坏、免疫功能紊乱、并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等症状,严重破坏生产性能,损害机体健康。
4、赭曲霉菌毒素:主要影响肾脏功能,可以引起原发性肾病,造成肝脏、胰脏、肾脏苍白,肾脏肿胀,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导致蛋鸡的体重下降,钙磷无法正常吸收,骨骼逐渐脆弱,容易受到挫伤。
被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适口性差,导致采食量下降,产蛋量和品质下降,还可造成畸形蛋增加。
5、T2毒素:造成口腔溃疡,进而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拒食、羽毛生长不全、生长速度下降、产蛋率下降等。
此外T2毒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器官,如胸腺、骨髓、肝、脾、淋巴结及胃肠黏膜等,抑制这些器官细胞蛋白质和DNA合成,造成免疫抑制。
二、导致霉菌毒素污染的原因1、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麸皮中霉菌毒素超标。
2、饲料加工后存放吸潮发生霉变。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不仅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出血肿胀,严重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引起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还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抗体产生,还可以引起胸腺萎缩,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产生能力下降。
其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烟曲霉毒素、麦角霉素、赭曲霉菌毒素等。
、黄曲霉毒素:
普遍存在,轻度感染,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常呈现慢性中毒,合作中毒;导致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下降、黄疸、被毛粗乱、抑郁、厌食、急性肝病、肝坏死、长时间会导致出现蓝耳病、猪瘟病毒、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病。
、玉米赤霉烯酮:(小母猪容易出现)
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小母猪假发情或者不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生产母猪流产率增加,弱仔、死胎、八字脚比例上升,产下仔猪阴唇红肿,脱肛、断奶到配种的时间延长,出现发情不规则或不发情,公猪精液品质下降,造成繁殖障碍疾病。
、呕吐霉素:(比较常见)
呈现蓄积、合作中毒;主要损害肠道、采食量降低、容易诱发细菌的二次感染,呕吐、拒食、育肥猪上市时间推迟。
、烟曲霉毒素:
通过机制生物膜的脂类合成作用,呈现慢性中毒和蓄积中毒,导致肺水肿(左侧衰竭引起),对猪肝脏损伤较厉害,直接影响猪的代谢功能;对怀孕母猪的胎儿危害严重,有时会出现死胎;保育猪会导致大肠杆菌定植,出现腹泻。
、麦角霉素:
采食量下降,繁殖率下降,缺乳、新生仔猪初生体重下降,暂时性或后驱麻痹、痉挛以及双肢、耳朵和尾部失血,导致坏疽,引起猪的神经系统紊乱,四肢末端坏死。
、赭曲霉菌毒素:
呈现蓄积中毒,容易导致肾病、肠炎、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猪群生长和公猪的精液品质。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霉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虽然大多数霉菌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但一些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就是霉菌毒素,却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蓝曲霉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是主要的暴露途径,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黄曲霉属(Aspergillus)产生。
它主要存在于谷物和豆类等农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肝脏损害、免疫抑制、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因此,控制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储存、加工和检测等手段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赤霉素是另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赤霉菌属(Fusarium)产生。
赤霉素在农作物中也很常见,比如玉米、大麦等。
赤霉素对人体的影响与黄曲霉素类似,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等问题。
为了减少赤霉素的食品污染,可以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措施,以避免霉菌的滋生。
蓝曲霉毒素是由蓝曲霉属(Penicillium)产生的霉菌毒素。
蓝曲霉毒素不仅存在于食品中,也可以通过霉菌污染的室内空气中摄入。
蓝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有毒和致突变性等。
目前,控制蓝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依赖于食品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霉菌毒素,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霉菌毒素,包括麦角菌毒素、黄麴毒素等。
每一种霉菌毒素都有特定的来源和危害程度,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通过食品和饲料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需要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预防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及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霉菌毒素的危害性1、霉菌毒素中毒隐蔽性强有时外观正常的玉米等饲料,其实已经被霉菌所污染,不被我们肉眼所观察出来,如果此时不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引起慢性中毒。
2、霉菌中毒的微量性实验室证明,每公斤饲料中含200微克黄曲霉毒素就会引起肝损伤;T-2毒素1微克/公斤饲料就会引起假发情症状。
3、霉菌毒素种类多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4、发病症状复杂,易与其他病症发生混淆而出现误诊。
临床症状●机型中毒表现为大量猪发病,食欲下降●发病严重,病死率高●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死精、无精●病猪一般表现体温正常●慢性中毒最常见●母猪发情不正常、假发情、返情率高。
●母猪产死胎和弱仔的比例增加●母猪产仔数明显降低,泌乳量减少●有的母猪子宫脱出●新生仔猪外阴红肿●新生仔猪后腿外翻,呈“八字腿”状●生长猪外阴红肿,脱肛●生长猪皮肤黄染,皮毛粗乱●中毒猪臀部皮肤出血斑●中毒猪耳部皮肤发绀、发红。
●公猪性欲减退,包皮红肿,睾丸萎缩不同阶段猪只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1、仔猪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2、生长育成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粪便中夹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乱。
猪的面部、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霉菌毒素能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猪群出现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危害。
最近国外的科研机构还发现,霉菌毒素是引起猪群发生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主要病因。
3、母猪母猪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时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
(1)怀孕母猪:表现为死胎、木乃伊、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2)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3)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4)当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过5ppm时,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
霉菌毒素及防控对策

原料 玉米 及食 花生 物 棉花籽 干椰肉 牛奶 小麦 大麦 燕麦 鱼粉 米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啤酒 咖啡
玉米 小麦 大麦 谷类 高粱 鱼粉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米 鱼粉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霉菌可以消除,但毒素困难,世界25%以上谷物含有霉菌毒素。
( 二 ) 饲 料 样 品 中 霉 菌 毒 素 分 布 情 况
饲料的贮存方式截然不同
正规
预防霉菌毒素的长效措施
培育抗真菌感染的谷类作物; 降低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 阻断霉菌毒素的生物合成;
呕吐毒素
《1000
500 20 100 200 体液细胞均
赭曲霉毒素 《20
二、霉菌毒素及其分类
• 目前霉菌种类已经查证的有318种,其中曲 霉属49种,青霉菌属92种,镰刀菌属36种, 其他还有96属141种,而能够产生的毒性代 谢产物即霉菌毒素共21类,340种。 • 其中有病名的霉菌毒素中毒病有23种。
霉菌毒素及其防控对策
秦卓明 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 理事 山东农科院健牧生物药业 董事长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三级研究员 qinzm1997@
一、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 (一)概念 霉菌毒素中毒主要是由真菌有毒代谢产物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1960年发现,黄曲霉毒素可导致鸡、鱼发病,后来致癌; 霉菌毒素能够引起动物不同的生理表现:生长缓慢,中毒, 死亡等,严重危害动物生长; 亚临床的霉菌毒素十分普遍;
(三)霉菌毒素的致病机制
• 1.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产生B1, B2,G1,G2。其毒性很大,以B1最甚,是氰化钾的10倍, 砒霜的68倍,且耐高温和低湿。 • 这类毒素会造成肉鸡食欲减退.口渴.被毛粗乱.黄疸贫血. 腹水腹泻.肝脾肿大.共济失调.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出血 性肠炎或排煤焦油状粪便等。 • 2.赭曲霉毒素——由赭曲霉.色曲霉和纯绿曲霉等霉菌产 生A B C D毒素,侵害肾肝及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 集合小结中的白细胞下降以至免疫抑制。临床有厌食.腹 泻.剧渴和脱水失重;病变为肾皮质变性.间质纤维化.肾 小管萎缩. 肾苍白.肾肿大.橡皮肾.肝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毒素的主要种类及危害
时间:2013-08-08来源:作者:陈亚强
霉菌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霉菌次级代谢产物,通常一种霉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而同种霉菌毒素又可由不同的霉菌产生。
有研究证实,只要
有适宜的环境,霉菌毒素可在农业生产的任何环节产生。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被各种霉菌毒素污染,现已知的霉菌毒素已超过400种,但并不是每种霉菌毒素都有毒。
霉菌毒素所引起的动物临床症状主要决定于4个方面:
1、毒素类型,摄入量和接触时间
2、动物的种类、性别、饲养环境、年龄、健康程度和免疫力高低
3、养殖场的管理(卫生、温度和饲养密度)
4、饲料中霉菌毒素间的互作效应
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霉菌毒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危害都要大。
目前有6种霉菌毒素是最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素、麦角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
常见毒素产毒基质产毒霉菌造成危害
黄曲霉毒素豌豆、大麦、大米、
玉米、高粱、花生、
黄曲霉
寄生曲霉
肝病(肝毒性、肝肿瘤);致
癌和致畸作用;出血(肠道、
肾脏);免疫抑制;生长缓慢;
奶量下降
玉米赤霉烯酮玉米、高粱、大麦、
燕麦、干草禾谷镰刀菌、黄色
镰刀菌
雌性激素综合征;生殖器官病
变(外阴水肿,阴道脱落,子
宫肿大,睾丸萎缩,卵巢萎缩)
乳腺肿大;不孕,流产
赭曲霉素大麦、玉米、燕麦、
小麦、豌豆、大米
赭曲霉、蜂蜜曲
霉、佩特曲酶、菌
核曲霉、硫色曲霉
肾毒性;致癌致畸;免疫抑制;
轻度肝损害;肠炎;生长缓慢
麦角毒素小麦、黑麦、禾本
科牧草麦角菌消化功能紊乱(呕吐、腹泻、
拒食);生长缓慢,抽搐,流
产;运动失调;皮肤坏疽
呕吐毒素玉米、小麦、大麦、
燕麦禾谷镰刀菌、粉红
镰刀菌、雪腐镰刀
菌、表球镰刀菌
厌食,严重者拒食、呕吐;出
血(皮下、肌肉);繁殖率下
降;免疫力下降
T-2毒素玉米、青贮饲料、
干草、小麦、豆类三线镰刀菌、似枝
孢镰刀菌、梨孢镰
刀菌
免疫抑制;厌食,呕吐,胃肠
机能紊乱,生长停滞;皮肤、
粘膜坏死,口腔肠道出血;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