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五四运动》学案

合集下载

第13、14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案

第13、14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案

第13、14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学案
课堂导学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于年初在巴黎召开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取
消、废除“”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同时,列强还无理地把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

消息传来,五四运动爆发。

2.经过
(1)开始时间:年5月4日。

(2)口号:“外争,内惩”“废除”“拒绝
在”。

(3)中心:前期是,后期转到。

(4)主力:前期是,后期是。

(5)斗争形式:前期是学生罢课,后期还有工人,商人。

(6)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撤销了等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思想基础:的广泛传播。

(2)阶级基础: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的帮助
2.中共一大
(1)时间:年7月。

(2)地点:
(3)参加者:、、李达等13人。

(4)内容:大会通过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政权,建立专政和实现。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

大会选举担任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了。

2019人教版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版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
A.国际地位的提高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4、学习检测
(见单篇)
5、作业布置:
背诵本课重点知识
6、整理反思:
7、学习评价:
老师:学生完成情况:较好()一般()不好()
完成不好的原因:
教师签字: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学生签字:
3.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学生B.商人C.工人D.市民
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8.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顾维均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部编版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案

部编版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案




二、互学
1.组内互相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帮助订正错误完善相关笔记等。
2.阅读材料,完成五四运动探究:
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二6月5日,(上海)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也……各华商店门前,皆贴有白纸上书“罢市请命、商学一致、挽救学生、罢市救国”等字。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上海纱厂一律停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现代史》·魏宏运
编号: 课题: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生学案
教师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2、注意从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中领会五四精神;
3、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
出示目标2分钟
自主预习与检测
一、独学: 阅读教材,建议在书上规范勾画、标注(准备双色笔)。教师巡查,回答学生在独学中提出的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开始: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②口号:他们要求“,内除国贼”、取消“”、反对在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③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有什么变化。
主力
地点
1919年5月4日
学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师寄语:你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继续努力学习,你会更加优秀。

继续努力奋斗,你的人生一定会十分精彩!!学习目标1、记住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结果,记住两点意义。

一、自主学习:(用五分钟快速浏览课文59-62页五四运动的内容,做出下面填空题,把答案勾画在课本上,再用六分钟时间记忆,然后复述)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a ---b-----、时间--------、地点a ---b-----、口号a ---b-----c----、领导者a ---b-----、结果a ---b-----c----,意义a ---b-----。

二、检查记忆。

(用七分钟总结记忆的方法,检查用这种方法记忆后的成果。

)三基础练习(用7分钟时间师生共同完成基础练习)单项选择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B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结果2.五四运动爆发的条件不包括(A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卖国行径3 、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

这充分说明了(C)A 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 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4、下列对五四运动的表叙,不正确的是(D)A 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推动了运动的爆发B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C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起了领导作用D推动了青年知识分子与劳苦大众的结合5 、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B)A 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B 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C 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D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三个卖国贼的职务6.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B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四、小组合作探究(四分钟时间同座讨论完成下面两题把要点写下来,小组代表发言)比较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点?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五四运动学案

五四运动学案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1、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前预习案: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5)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①召开:“一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_____________等问题。

②实质:英、法、美、日、意五强国操纵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强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二、五四运动概况1.第一阶段:(1)中心:_____________(2)主力:青年学生(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4)口号:“外争国权、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

2.第二阶段:(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_;(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3.初步成果:(1)北京政府罢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三、五四精神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_____________运动;2.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___________革命发展到___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3课 五四运动 导学案

第13课《五四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性质及意义。

2、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在课本上勾划,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1、找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运动的主力和运动的口号。

3、找出五四运动后期运动地点和运动的主力有什么变化?4、找出五四运动的结果。

5、找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材料一: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和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章陆去。

材料三:“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

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中国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新时期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第13课《五四运动》课堂检测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3. 下列口号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5.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6、材料一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

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 ,比照1919年6月前后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高学生比拟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决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稳固根底:明确上述知识点后 ,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根底稳固题。

〔7'〕针对根底提纲提问 ,并适当拓展。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口号?3〕、五四运动前期的中心、主力?4)、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主力?5)、说出五四运动的结果6〕、五四运动的意义?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 ,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以下问题:〔10'〕试比拟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答: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其次是运动涉及全国广阔地区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形成了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3.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爱国运动中 ,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 ,对斗争取得初步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五四运动》导学案

《五四运动》导学案

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这反映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大革命D.南昌起义
5、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6、“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

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预审,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B.五四运动C.一二•九运动D.新文化运动
7、98年(今年2017年)前中国青年学生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发出的生命呐喊和铮铮誓言。

下列历史事件与此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8、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河五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13课五四运动姓名
一、自学提纲班级(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 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前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誓死力争,”“废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扩大。

(1) 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宜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2)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3)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2.影响:6月5日以后,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伟大,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是一场传播的伟大。

2.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知识点归纳
二、堂清检测
1.“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该材料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
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
A.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
C.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
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
4.“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这一口号出现在()
A. 1929年
B.1919年
C.1934年
D.1921年
5.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
A. 和平
B.自由
C.平等
D.爱国
6.“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这历史信息,下列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实业救国”
7.材料展示:
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