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操作及测量标准化共38页

合集下载

心电图操作规程

心电图操作规程

心电图操作规程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

正确的心电图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图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准备设备:检查前需要确保心电图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极粘贴齐全,电极片表面清洁。

1.3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解开上衣,暴露胸部,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说笑或移动。

二、导联准备2.1 电极粘贴位置:根据医生的要求,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特定位置,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2.2 电极导联: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方式(标准12导联、3导联等),确保导联连接正确,信号传输畅通。

2.3 导联检查:在粘贴完电极后,医生需要检查各个导联的信号是否正常,确保没有杂音或干扰。

三、记录数据3.1 开始记录: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医生可以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 观察波形: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是否有异常或不规则的信号出现。

3.3 确认记录:记录完数据后,医生需要确认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没有漏测或错误的情况发生。

四、保存数据4.1 数据存储:在记录完数据后,医生需要将心电图数据保存在电脑或打印出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使用。

4.2 数据传输:如果需要将数据传输给其他医生或科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医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3 数据保密: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法规,确保心电图数据的保密性,不得随意泄露患者信息。

五、清理工作5.1 电极清理:在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医生需要将电极片从患者身上取下,清洁电极片表面,以备下次使用。

5.2 设备关机:关闭心电图仪器,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浪费电能或损坏设备。

5.3 整理记录:将记录好的心电图数据整理好,存档或归档,以备日后查阅或比对。

心电图操作和测量标准化及共77页文档

心电图操作和测量标准化及共77页文档
心电图操作和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准化及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心电图检查操作手册

心电图检查操作手册

心电图检查
【适应证】
1、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3、心电监护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4、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5、一般健康体检。

【禁忌症】
无禁忌症。

【准备工作】
1、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

2、器械准备:心电图机、心电图记录纸、检查床、、酒精棉球、夹酒精棉球用的止血钳。

【操作方法】
1、体位:嘱患者平静仰卧床上,暴露小腿和前臂。

2、导联连接:
(1)用酒精棉球消毒、湿润安放电极的部位。

(2)正确连接各导联。

3、心电图描记:输入病人性别、年龄等。

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平稳,有无干扰。

待波形稳定后即可记录。

常规导联应包括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
4、V
5、V6共12个导联。

还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做导联。

4、描记完毕后:应马上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注明姓名、科室等。

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出具检查报告结果。

【注意事项】
1、必须用校检合格、性能良好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

2、为避免交流电和外来电的干扰,心电图机附近不宜有大型的带电设备。

3、尊重病人的隐私,保证检查环境的私密性。

4、室内温度适中,以避免肌肉震颤而引起伪差。

为避免基线漂移,描图时,病人不宜说话、移动肢体及过度呼吸。

心电图操作规程

心电图操作规程

心电图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心电图操作流程,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导联线、电极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检查室内环境,确保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和电磁干扰。

3. 准备好一次性使用的电极贴片、导电凝胶等耗材。

4.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目的。

四、操作步骤1. 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放松身体,保持安静。

2.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导联类型(如常规12导联、18导联等)。

3. 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贴片附着部位的皮肤干燥、清洁、无油脂。

4. 按照规定的顺序和位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良好的导电接触。

5. 连接导联线,根据患者体型调整电极位置,确保信号的清晰和准确。

6. 启动心电图机,进行数据采集,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平稳。

7. 完成检查后,关闭心电图机,断开导联线,小心移除电极贴片。

8. 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区域的皮肤护理,如有需要,涂抹适量的护肤品。

9. 保存心电图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 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医疗设备的患者,应事先通知心电图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遇到紧急情况,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保持心电图机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

2. 心电图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并出具书面报告。

3. 将心电图报告及时归入患者的病历档案。

七、附录心电图操作指南图解、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指南。

通过遵循以上规程,可以确保心电图检查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心电图机使用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心电图机使用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心电图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试用版)(2024年6月制订)【目的】1.记录人体正常心电活动。

2.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3.判断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对心脏的影响。

4.观察人工起搏器的功能情况。

【用物准备】处于备用状态的心电图机、心电图纸、治疗车、75%酒精/生理盐水缸、弯盘、棉签、纱布、笔、PDA、速干手消毒剂、必要时准备电源插座和备皮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备注:操作流程中标红的部分为“零容忍”环节【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2.检查前不应剧烈运动、空腹或饱餐、茶饮、喝酒、吃冷饮或吸烟,需平静休息20分钟后检查。

3.检查时要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平静,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4.被检查者应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以避免因受干扰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5.曾做过心电图的被检查者应将检查报告交给医生作参考,或一些药物会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也应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2.室温不得低于18℃,检查室远离大型电器设备,检查床宽度不小于80cm,如果检查床一侧靠墙,附近的墙内不应有电线穿行。

3.操作前检查心电图机各条线缆的连接是否正常,包括导联线、电源线、地线等。

4.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快速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及临床对检测心电图的要求,描记心电图标准12导联和(或)附加导联、特殊体位。

5.除有精神症状、婴幼儿等不能配合者需用药物镇静外,被检测者应在醒觉状态下,休息5分钟后仰卧接受检测,检测时要求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6.电极放置部位的皮肤应先做清洁,然后涂以心电图检测专用导电介质或生理盐水并应浸透皮肤,以减少皮肤电阻,保证心电图记录质量。

7.准确放置标准12导联电极,包括3个标准肢体导联(I、Ⅱ、Ⅲ)、3个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和6个心前导联(V1-V6)。

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导联电极置于乳房下缘的胸壁上。

心电图机标准化

心电图机标准化

• 共模抑制比:差模输入时的灵敏度与共模 输入时的灵敏度之比值。反应心电图机的 抗干扰能力。目前心电图机的共模抑制比 一般均为89dB。 • 输入阻抗::不小于2.5兆欧。 • 基线稳定性:衡量心电图机本身稳定性和 对电源电压波动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电源电压稳定时的基线漂移不大于1mm。
心电图机的分类
正常心电图测量
准备工作
• 事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 解开上衣,取仰卧位放松肢体,保持平静 呼吸。
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 放置电极部位皮肤污垢和毛发过多,则应 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 用酒精棉球涂擦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而 不应该把酒精涂在电极板上。
• 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部位安放心电图电极。 (标准部位:胸导联: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于第5肋间的交点;V5:腋前线 平V4水平;V6腋中线平V4水平)。 • 必要时加做其他胸壁导联。(后壁导联:V7:腋后 线平V4水平;V8:肩胛线平V4水平;V9:后正 中线平V4水平。右室导联:V3R,V4R,V5R分 别位于V3,V4,V5右侧对称的部位)
• 按机型分类:便携式、手提式、台式。
• 按记录通道数分类:单通道、双通道、多 通道。 • 国际上提倡应用12通道同步心电图机以提 高心电图的诊断水平,这是今后的发展趋 势。
常规心电图操作标准化
环பைடு நூலகம்要求
• 室内保持温暖,以免寒冷而引起肌电干扰。
• 诊察床的宽度不窄于80cm,以免肌体紧张 引起肌电干扰。
附右位心心电图1例(常规接法)
左右手反接,并加做V3R- V6R后
左右手反接心电图特点1
恢复正确接法后2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
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心电图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
04
心电图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心电图异常的类型
01
02
03
04
窦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致的心 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等。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 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颤
等。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 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
结束测量
测量完成后,关闭心电图机, 取下导联线和电极。
心电图的解读
心电图波形分析
分析心电图波形,识别异 常心电信号。
心率计算
通过心电图波形计算心率, 评估心脏的跳动频率。
诊断与评估
根据心电图分析结果,对 心脏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 评估。
02
心电信号的形成与传导
心电信号的形成
心肌细胞电兴奋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电 兴奋,这是心电信号产生的根源。
电位差与电流
心肌细胞电兴奋导致细胞膜两侧产 生电位差,从而形成电流。
综合电位
多个心肌细胞的电兴奋综合形成心 电综合电位,并沿着心肌传播。
心电信号的传导
心脏传导系统
心电信号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进行传 播,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 维等。
电兴奋传播
心脏起搏与节律
窦房结作为心脏的起搏点,控制心脏 的节律和跳动次数。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P波
QRS波群
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形态是圆钝的 。
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极过程,正常形态是两头高 、中间低的波形。
代表心室肌细胞从开始兴奋到完全恢复静 息状态的时间,正常值范围是0.32-0.44秒 。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PPT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图 PPT
MAX 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 MIN Rv1<1.0mV,Rv1+Sv5<1.2mV,RavR<0.5mV
RI+ SIII < 2.5mv RII+ RIII < 4.0mv
电压增高:心室肥大
❖ 时间延长:心室肥大、 心室内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室性心搏、室内差异性传 导等。
4、间期的测量: ❖ P-R(or P-Q)间期的测量:
选择有明显P or Q波的导联进行(Ⅱ): 自P波的起点量至QRS波群的起点。 ❖ Q-T间期〈V3〉: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 程所需时间。
选择T波比较清晰的导联。 自QRS波群的起点量至T波终点。 ❖ 若心律不规则, 应取3~4个间期的平均值。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 波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电压:
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电压降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 身水肿、心肌炎、 心肌病、心肌梗 死、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 胸等 及肥胖人。
Rv5<2.5mv,RI<1.5mV, RavF<2.0mV,RavL<1.2mV
HR(次/每分钟)=60(s)/R-R (or P-P)间距平均值 (s)
可查表。
不规则节律时测HR:
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 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 乘以10。计头不计尾。
目测:
15~25格为正常。
(三)各波段的测量
1、电压 ❖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
顶点;向下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 底端测量。若为双向P波,应以上 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