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用谐音巧记历史时代
记忆历史知识的高效方法

记忆历史知识的高效方法记忆历史的方法1.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
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4)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可记作:"马关的花生——一扒就捂(霉变)"。
(5)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可记作:"戊戌变法,要扒酒巴;路遥遥,酒两舀"。
要扒酒巴,即1989年;路遥遥,即6月11日;酒两舀,即9月21日。
记忆历史的方法2.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
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记忆历史的方法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
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
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
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
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
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记忆历史的方法4.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谐音记忆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谐音记忆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历史知识点在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但是,有些历史知识点内容比较枯燥,看上去似乎没有办法轻松而又快速地掌握。
这时,我们可以用谐音记忆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些谐音对历史知识点进行记忆吧。
一、华夏文明:华表示中国,夏表示夏朝,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王朝。
因此,华夏文明就是中国最早的文明。
二、三皇五帝:三皇包括: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包括: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代表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祖先领袖,为中国文明的开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夏商周:夏朝、商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三个阶段。
夏代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商代是殷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周代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公元前:中国历史的时间很长,到了汉朝以后才有了公元纪年的概念。
公元前往前算,是指中国历史中早期的时间,也是中国历史编年史的重要标志。
五、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人们都生活在帝王的统治下,等级森严,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可以把“封”和“建”谐音记忆。
六、徽钦格局:徽钦格局是指中国清代年间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由徽州人和钦州人联合共同管理的一种清朝地方政治制度。
七、“黔、滇、川、黄”的地理位置:黔指贵州省、滇指云南省、川指四川省、黄指黄河流域地区。
这些地方在中国地图上为一片黄色区域,因此得到了这个很容易记忆的名称。
以上七个历史知识点谐音记忆方法,或许可以让同学们在熟记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减少一些烦躁和枯燥,希望大家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能够更加专注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如何用谐音巧记历史年代?

如何用谐音巧记历史年代?记年代用谐音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相信我们的许多历史老师也都知道这种记忆方法。
学生到初一后,我们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始训练谐音法,而学习它,最好从记历史年代开始!编记时,尽量让学生赋予年代生动的形象,或用幽默、奇异,再加之尽量与多一些的别知识放在一起一同记,以下是我的一些例子:(因为是我编的谐音,对你而言,看了是“拗脑”的,如果你自己编,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它才会变成记忆术!)例:1.幽默五代后梁朱温 907——923年开封编为:后娘猪瘟,舅同吃,舅娘扇他一开封!(“同”字是从“洞”字来,因为“O“就如一个“洞”,以后你就都这样用)明朱元璋(年号洪武) 1368——1644年应天、北京朱元璋弘武,伤(了)老爸还乐滋滋!老爸已叫不“应天”!2.能加则加辽耶律阿保机 916——1125年上京撩耶律阿保机上京求一妞(契丹,金完了!)要娘哭!此“一妞”则叫契丹(契丹族、阿保机916年建立的契丹国,辽最后是1125年被金灭的,故“金完了”!)3.能减就减1206年,蒙古各部落贵族聚会,推举铁木真做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以和林为都的蒙古汗国。
编为:铁木蒸石榴和零食,蒙古族建国。
12某某年,“12”我们可以推出来,只记二十六。
又: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可编为:郑和七次下西洋,圆鼓咚咚沙沙响!(以上也有数字难以“配合的”谐音联想不得以的原因)4.形象我以上编的都有形象,一般文字也会有形象,但我们尽量要奇异而生动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地形象。
1735年为乾隆元年见龙池上舞!是“形象”而生“动”的?5.几个年代“串联”起来记629年,玄奘前往印度求佛经;745年,鉴真和尚到达日本;821年,立唐蕃会盟碑。
编为:唐僧老两口,看到鉴真和尚与妻无事,唐蕃会盟把俩邀!1851.1.11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把南京改为天京,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
(想像一小孩在闹哭!)记:金田(田鸡)无要,要姨姨,哭啥?难惊改天惊,要把老子烦死!我们学生经过这样的谐音训练了后,就可以对琐碎、散乱的一些文字知识进行谐音记忆。
经典:10.用谐音巧记历史时代

▪ 南北朝——男背
5
对照
▪ 隋朝——睡 ▪ 唐朝——躺 ▪ 五代十国——无 ▪ 辽国——聊 ▪ 北宋——背诵 ▪ 金国——经 ▪ 南宋——难诵 ▪ 元朝——完 ▪ 明朝——明 ▪ 清——醒 ▪ 中华民国——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肿
6
谐音法
▪ 像朝代这样的信息,表面上,零碎,不成 体系,大量抽象词语
用谐音巧记历史朝代
1
用一分钟时间记忆
▪ 瞎商周春秋,站在琴上,七洞汗衫,七洞 见男背。
▪ 参考联想:一个瞎眼商人叫周春秋,站在 家里的一架钢琴上,周春秋穿着一件有七 个洞的汗衫,而且七个洞都可以看见他的 背(见男背)
2
3
一分钟时间记忆
▪ 睡躺无聊,背诵经文,难诵完,明醒面肿。 ▪ 参考联想:周春秋想睡觉但躺着又觉得无
聊,就开始背诵经文,但是经文很难诵读 完,第二天他醒来后,家人发现他的面肿 了,是因为他在钢琴上睡着了,半夜摔下 来造成的。
4
对照
▪ 夏朝——瞎
▪ 商朝——商
▪ 周朝——周
▪ 春秋时期——春秋
▪ 战国时期——站
▪பைடு நூலகம்秦朝——琴
▪ 西汉、东汉(西东汉)——七洞汉
▪ 三国——衫
▪ 西晋、东晋(西东晋)——七洞见
▪ 善于把各种抽象信息转化为对自己来说便 于记忆的信息
▪ 上面练习中,把朝代转化成两句与之发音 相似又通俗简介,又关联性和整体感的句 子
▪ 记忆更加轻松、更加有趣,在大脑保持更 长时间
▪ 谐音法 7
启示
▪ 学会发现不同的记忆途径 ▪ 无论何种途径,最终目的——快速记下信息 ▪ 学会从各种角度观察 ▪ 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8
历史知识的要点记忆方法—谐音

历史知识的要点记忆方法—谐音
使用谐音法记忆历史知识的关键是找到与所要记忆的内容相关的词语或短语,然后确保它们的谐音与所要记忆的内容相似或关联。
以下是一些使用谐音法记忆历史知识的例子:
2.声音字母代替:使用谐音替代需要记忆的词语或名字。
例如,如果要记住世界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伊丽莎白一世”的名字,可以将其谐音为“一里吱胆爹”,这样会更容易记忆。
3.韵律记忆:将历史信息以韵律的方式进行歌唱或朗诵,以便更容易记忆。
例如,可以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编成一首简单的歌曲,每次唱的时候都会激活记忆。
使用谐音法记忆历史知识的好处之一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而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记忆上。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从而增加对历史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然而,谐音法也有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首先,这种方法可能会造成一些混淆和错误,因为谐音可能与原词的意义和概念相差甚远。
其次,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来说,还是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意义,以避免片面和肤浅的理解。
总之,谐音法是一种记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
然而,应该注意谐音法的限制,确保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是准确和深入的。
使用谐音法记忆历史知识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也可以促进对历史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历史最快背诵方法

历史最快背诵方法
以下是几种可以帮助你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1. 谐音记忆法:通过谐音将历史事件或时间转化为容易记忆的词语或句子。
例如,可以将“辛亥革命”的年份“1911”转化为“要救药要药”的谐音。
2. 故事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串联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故事,将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一生经历串联起来,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明朝的历史。
3. 图像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以图像的形式呈现,通过视觉刺激来记忆。
例如,可以画一张时间线图,将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标注在图上,通过观察和记忆图像来记忆历史知识。
4. 重复记忆法:重复多次背诵历史知识,通过反复刺激来加深记忆。
例如,可以每天背诵一部分历史知识,多次重复背诵,以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5. 分类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将相似的事件或时间归为一类,通过分类来记忆。
例如,可以将历史上的改革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文化改革三类,分别记忆每一类中的重要事件或时间。
6. 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与相关的词语、图像或情景进行联想,通过联想来记忆。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将明朝的灭亡与一场大洪水相联系,通过联想来记忆明朝灭亡的历史。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背诵历史知识,但每个人的记忆方式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记忆效果。
五代十国谐音记忆法

五代十国谐音记忆法
五代十国指的是五代时期的十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南荆、南楚、南汉和北汉。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既有的熟悉的信息进行谐音联系,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
可以通过将五代十国的名称与某些字词进行谐音联想,来帮助记忆。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记忆方式:
1. 后梁:梁山好汉《水浒传》中的一个帮派,可以联想到“泼辣英雄”的形象,因此可以用“后梁”来记忆。
2. 后唐:可以联想到“唐僧”,因为唐僧出使西天的故事非常有名,所以可以用“后唐”来记忆。
3. 后晋:可以联想到晋江,因为晋江是一个有名的服装生产基地,所以可以用“后晋”来记忆。
4. 后汉:可以联想到“汉字”,因为汉字是中国文字的基础,所以可以用“后汉”来记忆。
5. 后周:可以联想到“周杰伦”,因为周杰伦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所以可以用“后周”来记忆。
6. 南唐:可以联想到“南方”和“唐朝”,因为南唐是南方的一个政权,所以可以用“南唐”来记忆。
7. 南荆:可以联想到“刘备”,因为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中,曾经占领过荆州,所以可以用“南荆”来记忆。
8. 南楚:可以联想到“楚国”,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国,所以可以用“南楚”来记忆。
9. 南汉:可以联想到“南海”,因为南海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大海,所以可以用“南汉”来记忆。
10. 北汉:可以联想到“北方”和“汉朝”,因为北汉是北方的一
个政权,所以可以用“北汉”来记忆。
通过以上的谐音联想,可以帮助记忆五代十国的名称。
但需要注意的是,谐音记忆法只是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的记忆技巧和反复复习来加深记忆。
历史时间记忆方法

历史时间记忆方法一、字头谐音法:抽取字头或核心字,利用一下谐音,把一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形象的鲜活的故事片段1.在鸦片战争中,出现了很多位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把人名、地名编成一句话,关天培是在虎门英勇抗敌的,就简称为:关门;葛云飞在定海简称:葛定(疙腚),陈化成在吴淞简称:陈吴(陈胜、吴广)。
连在一起就是“陈吴关门葛定”。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从南向北依次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抽出字头就可以这样记忆:广厦福宁上。
3.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取每个人名的字头,再根据谐音刘(留)贺(荷)叶朱(煮)周(粥),连在一起就是:“刘贺叶朱周”,意思是:留着荷叶煮粥。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三大派系,冯国璋和曹锟一派形成直系军阀,由英美两国扶植;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军阀,靠日本支持;东北的张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军阀。
抽出一些字,可以这样来记忆,冯(逢)曹直(曹植)英美,段(端)皖(碗)日,霖(临)奉(风)日。
意思是:(今天做梦)逢遇曹植了,长得英俊美丽,(今天是)端碗的日子,(也是)临风的日子,(碗里有酒,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满清统治者依次为努尔哈赤、皇太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7.“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9.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二、奇特联想提炼法4.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
可分别编为“37、9林彪吼,38、9拉锯战,40春汪伪成,40下半百团大战,41九千(人)皖南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一分钟时间记忆
瞎商周春秋,站在琴上,七洞汗衫,七洞 见男背。 参考联想:一个瞎眼商人叫周春秋,站在 家里的一架钢琴上,周春秋穿着一件有七 个洞的汗衫,而且七个洞都可以看见他的 背(见男背)
一分钟时间记忆
睡躺无聊,背诵经文,难诵完,明醒面肿。 参考联想:周春秋想睡觉但躺着又觉得无 聊,就开始背诵经文,但是经文很难诵读 完,第二天他醒来后,家人发现他的面肿 了,是因为他在钢琴上睡着了,半夜摔下 来造成的。
谐音法
像朝代这样的信息,表面上,零碎,不成 体系,大量抽象词语 善于把各种抽象信息转化为对自己来说便 于记忆的信息 上面练习中,把朝代转化成两句与之发音 相似又通俗简介,又关联性和整体感的句 子 记忆更加轻松、更加有趣,在大脑保持更 长时间 谐音法
启示
学会发现不同的记忆途径 无论何种途径,最终目的——快速记下信息 学会从各种角度观察 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照
夏朝——瞎 商朝——商 周朝——周 春秋时期——春秋 战国时期——站 秦朝——琴 西汉、东汉(西东洞见 南北朝——男背
对照
隋朝——睡 唐朝——躺 五代十国——无 辽国——聊 北宋——背诵 金国——经 南宋——难诵 元朝——完 明朝——明 清——醒 中华民国——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