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软件_模拟逐点比较法逆圆弧插补的程序设计

#VB软件_模拟逐点比较法逆圆弧插补的程序设计
#VB软件_模拟逐点比较法逆圆弧插补的程序设计

宿迁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基于VB数字积分法一、二象限逆圆插补计算与仿真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数控技术)

班级:09数控本(2)

姓名:李伟

学号:200907052

指导老师(签名):刘萍

起止时间:20 12年12月3 日至20 12年12月7 日共 1 周

20 12 年12 月6 日

正文:

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连续轨迹控制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

2) 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的基本原

理。

3)握逐点比较法插补的软件实现

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逐点比较法插补是最简单的脉冲增

量式插补算法之一,其过程清晰,速度平稳,但一般只用于一个平面内两个坐标轴的插补运算。其基本原理是在刀具按要求轨迹运动加工零件轮廓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刀具与被加工零件轮廓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使刀具向减小偏差的方向进给,且只有一个方向的进给。也就是说,逐点比较法每一步均要比较加工点瞬时坐标与规定零件轮廓之间的距离,依此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走到轮廓外面去了,则下一步要朝着轮廓内部走;如果加工点处在轮廓的内部,则下一步要向轮廓外面走,以缩小偏差,这样周而复始,直至全部结束,从而获得一个非常接近于数控加工程序规定轮廓的轨迹。逐点比较法插补过程中的每进给一步都要经过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偏差计算和终点判别四个节拍的处理,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三.逐点比较法基本原理

逐点比较法I 象限逆圆插补

在加工圆弧过程中,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使用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该圆弧的名义半径进行比较来反映加工偏差。

假设被加工零件的轮廓为第Ⅰ象限逆走向圆弧SE ,,圆心在O (0,0),半径为R ,起点为S (XS ,YS ),终点为E (Xe ,Ye ),圆弧上任意加工动点为N (Xi ,Yi )。当比较该加工动点到圆心的距离ON 与圆弧半径R 的大小时,可获得刀具与圆弧轮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动点N (Xi ,Yi )正好落在圆弧上时,则有下式成立

22222R Y X Y X e e i i =+=+

当动点N (Xi ,Yi )落在圆弧外侧时,则有下式成立

22222R Y X Y X e e i i =+>+

当动点N (Xi ,Yi )落在圆弧内侧时,则有下式成立

22222R Y X Y X e e i i =+<+

由此可见,取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的偏差函数表达式为

222R Y X F i i -+=

当动点落在圆外时,为了减小加工误差,应向圆内进给,即向(-X)轴方向走一步;当动点落在圆内时,应向圆外进给,即向(+Y)轴方向走一步。当动点正好落在圆弧上且尚未到达终点时,为了使加工继续下去,理论上向(+Y)轴或(-X)轴方向进给均可以,但一般情况下约定向(-X)轴方向进给。

综上所述,现将逐点比较法第Ⅰ象限逆圆插补规则概括如下:

当F >0时,即2

22

R Y X F i i -+=>0,动点落在圆外,则向(-X)轴方向进给

一步;

当F =0时,即222

R Y X F i i -+==0,动点正好落在圆上,约定向(-X)轴方向

进给一步;

当F <0时,即222

R Y X F i i -+=<0,动点落在圆内,则向(+Y)轴方向进给

一步。

由偏差函数表达式可知,计算偏差F 值,就必须进行动点坐标、圆弧半

径的平方运算。显然,在用硬件或汇编语言实现时不太方便。为了简化这些计算,按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的思路,也可以推导出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过程中偏差函数计算的递推公式。

假设第i 次插补后,动点坐标为N (Xi ,Yi ),其对应偏差函数为

222

R Y X F i i i -+=

当Fi ≥0,向(-X)轴方向进给一步,则新的动点坐标值为 Xi +1=Xi -1, Yi +1=Yi 因此,新的偏差函数为

()2

22

2212111R Y X R Y X F i i i i i -+-=-+=+++

∴ Fi +1=Fi -2Xi +1

同理,当Fi <0,则向(+Y)轴方向进给一步,则新的动点坐标值为 Xi +1=Xi , Yi +1=Yi +1 因此,可求得新的偏差函数为

()2

2

22212111R Y X R Y X F i i i i i -++=-+=+++

∴ Fi +1=Fi +2Yi +1

将上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点不同:第一,递推形式的偏差计算公式中仅有加/减法以及乘2运算,而乘2可等效成该二进制数左移一位,这显然比平方运算来得简单。第二,进给后新的偏差函数值与前一点的偏差值以及动点坐标N (Xi ,Yi )均有关系。由于动点坐标值随着插补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因此,每插补一次,动点坐标就必须修正一次,以便为下一步的偏差计算作好准备。至此,将第Ⅰ象限逆圆弧插补的规则和计算公式汇总,见表(表2-1)

第Ⅰ象限逆圆弧插补计算公式

表2-1

和直线插补一样,圆弧插补过程也有终点判别问题。当圆弧轮廓仅在一个象限区域内,其终点判别仍可借用直线终点判别的三种方法进行,只是计算公式略不同。

Σ=|Xe-Xs|+|Ye-Ys|

Σ=max{|Xe-Xs|,|Ye-Ys|}

Σ1=|Xe-Xs| ,Σ2=|Ye-Ys|

式中XS、Ys ——被插补圆弧轮廓的起点坐标;

Xe、Ye ——被插补圆弧轮廓的终点坐标。

b、插补象限和圆弧走向

前面所讨论的逐点比较法直线和圆弧插补,均是针对第一象限直线和逆圆插补这种特定情况进行的。然而,任何数控机床都应具备处理不同象限、不同走向曲线的能力。

四个象限中圆弧插补

圆弧插补情况比直线插补复杂,不仅有象限问题,而且还有圆弧走向问题。现以第Ⅰ象限顺圆SR1插补为例,介绍圆弧插补的特性。

假设圆弧SE起点为S(XS,YS),终点为E(Xe,Ye),圆心在坐标原点上。与逆圆插补相似,当某一时刻动点N(Xi,Yi)在圆弧的外侧时,有F≥0成立,应向-Y)轴方向进给一步,以减小误差;若动点N(Xi,Yi)在圆弧内侧,则应向+X)轴方向进给一步。由此可推导出第Ⅰ象限顺圆插补偏差函数的递推

公式如下:

当Fi ≥0时,向

-Y)轴方向进给一步,则新的动点坐标为

Xi +1=Xi , Yi +1=Yi -1 新动点的偏差函数为

()2

2

22212111R Y X R Y X F i i i i i --+=-+=+++

∴ Fi +1=Fi -2Yi +1 当Fi <0时,向

+X)轴方向进给一步,则新的动点坐标为

Xi +1=Xi +1, Yi +1=Yi 新动点的偏差函数为

()222

2212111R Y X R Y X F i i i i i -++=-+=+++

∴ Fi +1=Fi +2Xi +1 现将上式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有两点不同:

1)当Fi ≥0或Fi <0时,对应的进给方向不同;

2)插补计算公式中动点坐标的修正也不同,以至于偏差计算公式也不相同。 进一步还可根据上述方法推导出其他象限不同走向圆弧的插补公式。现将各种相应偏差计算见表(表2-2)

四个象限圆弧插补偏差计算与进给方向

表2-2

从表可以看出,当按第Ⅰ象限逆圆NR1进行插补运算时,现若有意将X轴进给反向,则可以走出第Ⅱ象限顺圆SR2来;或者若将Y轴进给反向,则可以走出SR4来;或者将X轴和Y轴的进给均反向,则可以走出NR3来;并且这四种线型(NR1、SR2、NR3、SR4)使用的偏差计算公式都相同,无须改变。

进一步还可以看出,当按第Ⅰ象限逆圆NR1线型插补时,现若将计算公式坐标X与Y对调,即把X当作Y,把Y当作X,那么就可得到SR1的走向。类似地通过改变进给方向,利用SR1的公式就可获得其余三种线型(NR2、SR3、NR4)的走向。下面,我们对圆弧逐点比较法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四.算法描述(逐点比较法在VB中的具体实现)根据上述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知道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需要设置两个终点计器J∑X=|Xe – Xs|和J∑Y=|Ye - Ys|,分别对X轴和Y轴进行终点监控。每当X轴或Y轴产生一个溢出脉冲,相应的终点计数器就作减1修正,直到为零,

表明该坐标已到终点,并停止其坐标的累加运算。只有当两个坐标轴均到达终点时,圆弧插补才结束。

如下图所示,圆弧起点S (4,-1),终 点(-1,4),且寄存器位数N =3,当插补开始时,被积函数寄存器初值分别为JVX =Ys =-1和JVY =Xs =4,终点判别寄存器J ∑X =|Xe – Xs|=-1和J ∑Y =|Ye - Ys|=5.该圆弧插补运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插补轨迹如下图折线所示。

根据上述基本原理以及对预VB 软件编程的掌握,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

编制了本课程设计的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r As Single, 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d As Integer,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pi As Single,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X = Int(Text1)

Y = Int(Text2)

c = Int(Text3)

d = Int(Text4)

a = Atn(Abs(Y / X))

b = Atn(Abs(d / c))

pi = 3.14159265

m = X * X + Y * Y

n = c * c + d * d

Picture1.ForeColor = vbBlack

Picture1.DrawWidth = 2

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

If X <= 0 Or Y < 0 Or c <= 0 Or d < 0 Or m <> n Then

Print MsgBox("非法数据!", 48, "提示信息")

Else

Picture1.Line (500, 500)-(500, 6500)

Picture1.Line (500, 6500)-(5500, 6500)

Picture1.Line (5400, 6530)-(5500, 6500)

Picture1.Line (5400, 6470)-(5500, 6500)

Picture1.Line (530, 600)-(500, 500)

Picture1.Line (470, 600)-(500, 500)

Picture1.ForeColor = vbRed

Picture1.DrawWidth = 5

r = Sqr(X * X + Y * Y) * 400

Picture1.Circle (500, 6500), r, , a, b

End If

Else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

If X >= 0 Or Y < 0 Or c >= 0 Or d < 0 Or m <> n Then

Print MsgBox("非法数据!", 48, "提示信息")

Else

Picture1.Line (5500, 500)-(5500, 6500)

Picture1.Line (500, 6500)-(5700, 6500)

Picture1.Line (5600, 6530)-(5700, 6500)

Picture1.Line (5600, 6470)-(5700, 6500)

Picture1.Line (5530, 600)-(5500, 500)

Picture1.Line (5470, 600)-(5500, 500)

Picture1.ForeColor = vbRed

Picture1.DrawWidth = 5

r = Sqr(X * X + Y * Y) * 400

Picture1.Circle (5500, 6500), r, , pi - a, pi - b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k, m, j, l, n, F(30), X(30), Y(30) As Integer,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d As Integer

a = Int(Text1)

b = Int(Text2)

c = Int(Text3)

d = Int(Text4)

m = 0

l = 0

k = 0

F(m) = 0

X(m) = a

Y(m) = b

Picture1.ForeColor = vbGreen

Picture1.DrawWidth = 3

j = Abs(Abs(a) - Abs(c)) + Abs(Abs(b) - Abs(d))

Form1.CurrentX = 200

Form1.CurrentY = 200

Print "初始", "进给方向", "F(0)=0", " X(0) =" & Int(Text1), " Y(0)=" & Int(Text2), " Xe = " & Int(Text3), " Ye = " & Int(Text4), " ∑= " & j

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

For n = 1 To j

If F(m) >= 0 And j > 0 Then

m = m + 1

l = l + 1

F(m) = F(m - 1) - 2 * Abs(X(m - 1)) + 1

X(m) = X(m - 1) - 1

Y(m) = Y(m - 1)

Picture1.Line (500 + 400 * (a - l), 6500 - 400 * (b + k))-(500 + 400 * (a - l + 1), 6500 - 400 * (b + k))

Form1.CurrentX = 200

Form1.CurrentY = 200 + m * 300

Print "第" & m & "步", " -△X ", "F(" & m & ")=" & F(m), " X(" & m & ")=" & X(m), " Y(" & m & ")=" & Y(m), " Xe = " & Int(Text3), " Ye = " & Int(Text4), " ∑= " & j - n

Else

k = k + 1

m = m + 1

F(m) = F(m - 1) + 2 * Abs(Y(m - 1)) + 1

Y(m) = Y(m - 1) + 1

X(m) = X(m - 1)

Picture1.Line (500 + 400 * (a - l), 6500 - 400 * (b + k))-(500 + 400 * (a - l), 6500 - 400 * (b + k - 1))

Form1.CurrentX = 200

Form1.CurrentY = 200 + m * 300

Print "第" & m & "步", " +△Y ", "F(" & m & ")=" & F(m), " X(" & m & ")=" & X(m), " Y(" & m & ")=" & Y(m), " Xe = " & Int(Text3), " Ye = " & Int(Text4), " ∑= " & j - n; ""

End If

Next n

Else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

For n = 1 To j

If F(m) >= 0 And j > 0 Then

m = m + 1

k = k + 1

F(m) = F(m - 1) - 2 * Abs(Y(m - 1)) + 1

X(m) = X(m - 1)

Y(m) = Y(m - 1) - 1

Picture1.Line (5500 + 400 * (a - l), 6500 - 400 * (b - k + 1))-(5500 + 400 * (a - l), 6500 - 400 * (b - k))

Form1.CurrentX = 200

Form1.CurrentY = 200 + m * 300

Print "第" & m & "步", " -△Y ", "F(" & m & ")=" & F(m), " X(" & m & ")=" & X(m), " Y(" & m & ")=" & Y(m), " Xe = " & Int(Text3), " Ye = " & Int(Text4), " ∑= " & j - n

Else

l = l + 1

m = m + 1

F(m) = F(m - 1) + 2 * Abs(X(m - 1)) + 1

Y(m) = Y(m - 1)

X(m) = X(m - 1) - 1

Picture1.Line (5500 + 400 * (a - l), 6500 - 400 * (b - k))-(5500 + 400 * (a - l + 1), 6500 - 400 * (b - k))

Form1.CurrentX = 200

Form1.CurrentY = 200 + m * 300

Print "第" & m & "步", " -△X ", "F(" & m & ")=" & F(m), " X(" & m & ")=" & X(m), " Y(" & m & ")=" & Y(m), " Xe = " & Int(Text3), " Ye = " & Int(Text4), " ∑= " & j - n

End If

Next n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Text1.Text = ""

Text2.Text = ""

Text3.Text = ""

Text4.Text = ""

Picture1.Cls

Form1.Cls

End Sub

六、各象限选例展示

一. 参考文献

【1】汪木兰主编.数控原理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金泽主编.基于Visual Basic编程软件的数控插补计算与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插补运动(逐点比较法)

1、概述 在机床的实际加工中,被加工工件的轮廓形状千差万别,各式各样。严格说来,为了满足几何尺寸精度的要求,刀具中心轨迹应该准确地依照工件的轮廓形状来生成。然而,对于简单的曲线,数控装置易于实现,但对于较复杂的形状,若直接生成,势必会使算法变得很复杂,计算机的工作量也相应地大大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一小段直线或圆弧去进行逼近,有些场合也可以用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和其他高次曲线去逼近(或称为拟合)。所谓插补是指数据密化的过程。在对数控系统输入有限坐标点(例如起点、终点)的情况下,计算机根据线段的特征(直线、圆弧、椭圆等),运用一定的算法,自动地在有限坐标点之间生成一系列的坐标数据,即所谓数据密化,从而自动地对各坐标轴进行脉冲分配,完成整个线段的轨迹运行,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机床数控系统的轮廓控制主要问题就是怎样控制刀具或工件的运动轨迹。无论是硬件数控(NC)系统,还是计算机数控(CNC)系统或微机数控(MNC)系统,都必须有完成插补功能的部分,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在CNC或MNC中,以软件(程序)完成插补或软、硬件结合实现插补,而在NC中有一个专门完成脉冲分配计算(即插补计算)的计算装置——插补器。无论是软件数控还是硬件数控,其插补的运算原理基本相同,其作用都是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数字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不断向各个坐标发出相互协调的进给脉冲,使被控机械部件按指定的路线移动。 有关插补算法问题,除了要保证插补计算的精度之外,还要求算法简单。这对于硬件数控来说,可以简化控制电路,采用较简单的运算器。而对于计算机数控系统来说,则能提高运算速度,使控制系统较快且均匀地输出进给脉冲。 经过多年的发展,插补原理不断成熟,类型众多。从产生的数学模型来分,有直线插补、二次曲线插补等;从插补计算输出的数值形式来分,有基准脉冲插补(又称脉冲增量插补)和数据采样插补。在基准脉冲插补中,按基本原理又分为以区域判别为特征的逐点比较法插补,以比例乘法为特征的数字脉冲乘法器插补,以数字积分法进行运算的数字积分插补,以矢量运算为基础的矢量判别法插补,兼备逐点比较和数字积分特征的比较积分法插补,等等。在CNC系统中,除了可采用上述基准脉冲插补法中的各种插补原理外,还可采用各种数据采样插补方法。 本文将介绍在数控系统中常用的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等多种插补方法以及刀具半径补偿计算原理。 2、逐点比较法 逐点比较法是我国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插补方法,它能实现直线、圆弧和非圆二次曲线的插补,插补精度较高。

VB程序设计试题与答案-1资料

《VB程序设计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与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相比,Visual Basic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 A. 结构化程序设计 B. 程序开发环境 C. 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D. 程序调试技术 2. Visual Basic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________。 A. 属性、事件、方法 B. 控件、属性、事件 C. 窗体、控件、过程 D. 窗体、控件、模块 3. 窗体模块保存在一个扩展名为__________的文件中。 A. bas B. vbp C. vbg D. frm 4. 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_。 A. x+y=30 B. y=π*r*r C. y=x+30 D. 3y=x 5. 设S=“492”,表达式Right(S,1)+Left(S,1)+Mid(S,2,1)的值为__________。 A.“492” B.“249” C.“294” D.“429” 6. 将数学表达式a≤b≤c写成Visual Basic表达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a<=b<=c B. a<=b Or b<=c C. a<=b And b<=c D. a<=b Not b<=c 7.为了把焦点移到文本框,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SetFocus B.Visible C.Refresh D.GetFocus 8. INT(100*RND)产生的随机整数的闭区间是_____________。 A.[0,100] B.[1,100] C.[1,99] D.[0,99] 9. 一个数组说明为Dim a(0 to 5,1 to 5) As Integer,则该数组共有_________个 元素。 A. 5 B. 36 C. 30 D. 不确定 10. 下面过程定义语句合法的是____________。

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实验报告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年月日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实验名称: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班级:姓名:同组人: 指导老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①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的原理及过程; ②掌握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设计及调试“插补运算轨迹”模拟画图的程序设计方法; ③进一步加深对插补运算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①逐点比较法插补运算的原理 首先粗略的简单介绍一下机床是如何按照规定的图形加工出所需的工件的。例如,现在要加工一段圆弧(图2-1),起点为A,终点为B,坐标原点就是圆心,Y轴、X轴代表纵、横拖板的方向,圆弧半径为R。 如从A点出发进行加工,设某一时刻加工点在M1,一般来说M1和圆弧 有所偏离。因此,可根据偏离的情 况确定下一步加工进给的方向,使下 一个加工点尽可能向规定图形(即圆 弧)靠拢。 若用R M1表示加工点M1到圆心O 的距离,显然,当R M1

可以看出,加工的结果是用折线来代替圆弧,为了清楚起见,在图2-1中,每步的步长画的很大,因此加工出来的折线与所需圆弧的误差较大。 若步长缩小,则误差也跟着缩小,实际加工时,进给步长一般为1微米,故实际误差时很小的。 ②计算步骤 由上述可以看出,拖板每进给一步都要完成四个工作节拍。 偏差判别:判别偏差符号,确定加工点是在要求图形外还是在图形内。 工作台进给:根据偏差情况,确定控制X坐标(或Y坐标)进给一步,使加工点向规定的图形靠拢,以缩小偏差。 偏差计算:计算进给一步后加工点与要求图形的新偏差,作为下一步偏差判别的依据。 终点判断:判定是否到达终点,如果未达到终点,继续插补,如果以到达终点,停止插补。 计算步骤的框图如下所示: 图2-2 逐点比较法插补计算步骤 ③插补运算公式 插补运算公式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应用VB设计逐点比较法的插补运算程序,在计算机屏幕上画出轨迹图。 1 程序界面 采用图形显示方式,动态的显示出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过程。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实例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1)偏差函数构造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OA上任一点(X,Y):X/Y = Xe/Ye 若刀具加工点为Pi(Xi,Yi),则该点的偏差函数Fi可表示为: 若Fi= 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 若Fi> 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方; 若Fi< 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下方。 (2)偏差函数字的递推计算 采用偏差函数的递推式(迭代式):既由前一点计算后一点 Fi =Yi Xe -XiYe 若Fi>=0,规定向+X 方向走一步 Xi+1 = Xi +1 Fi+1 = XeYi –Ye(Xi +1)=Fi –Ye 若Fi<0,规定+Y 方向走一步,则有 Yi+1 = Yi +1 Fi+1 = Xe(Yi +1)-YeXi =Fi +Xe (3)终点判别 直线插补的终点判别可采用三种方法。 1)判断插补或进给的总步数:2)分别判断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3)仅判断进给步数较多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 (4)例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OA,终点坐标Xe=6 ,Ye=4,插补从直线起点O开始,故F0=0 。终点判别是判断进给总步数N=6+4=10,将其存入终点判别计数器中,每进给一步减1,若N=0,则停止插补。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1)偏差函数构造 任意加工点Pi(Xi,Yi),偏差函数Fi可表示为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上;

若Fi >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外; 若Fi <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内 (2)偏差函数的递推计算 1) 逆圆插补 若F ≥0,规定向-X 方向走一步 若Fi<0,规定向+Y 方向走一步 2) 顺圆插补 若Fi ≥0,规定向-Y 方向走一步 若Fi<0,规定向+y 方向走一步 (3)终点判别 1)判断插补或进给的总步数: 2)分别判断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 (4)例 对于第一象限圆弧AB ,起点A (4,0),终点B (0,4) ???+-=-+-=-=++12)1(122211i i i i i i i X F R Y X F X X ???++=-++=+=++12)1(122211i i i i i i i Y F R Y X F Y Y ???+-=--+=-=++12)1(122211i i i i i i i Y F R Y X F Y Y ???++=-++=+=++12)1(122211i i i i i i i X F R Y X F X X b a b a Y Y X X N -+-=b a x X X N -= b a y Y Y N -=

VB程序设计期末模拟试卷

《VB程序设计》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 (b )1.被对象所识别的动作与对象可执行的动作分别称为对象的___________。 A.方法、事件 B.事件、方法 C.事件、属性 D.过程、属性 ( c)2.下列________是Single型变量。 A.Time% B.Name$ C.Sheight! D.CXYZ& (a )3.以下四个VB的变量名中,合法的是____________。 A.X23 B.$Re C. Len

D.3xy ( d)4.在程序中使用 Dim str1,str2 As Long 语句对变量str1、str2进行声明后,下面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 str1是整型,str2是长整型 B. str1是长整型,str2变体型 C. str1、str2都是长整型 D. str1是变体型,str2是长整型 (b )5.表达式(&O36>31) and (“A”>”B”) 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 A.True B.False C.”&O3631AB” D.&O3631 (c )6.表达式“100” + 100 和表达式“100” & 100的值分别是 ____________。 A.200、200 B.“100100”、“100100” C.200、“100100”

D.“100100”、200 (b )7.以下语句执行时,从键盘上输入Zhao,并按回车键。执行结果是________。 Dim a As String A=InputBox("Input", "", "Name") Print a A.Input B.Zhao C.Name D.空字符串 (b)8.语句Print 4 + 5 \ 6 * 7 / 8 Mod 9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 A.4 B.5 C.6 D.7 ( d)9.在窗体的通用段声明变量时,不能使用__________ 关键字。 A.Dim

基于FPGA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设计

二○一三届毕业设计 基于FPGA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设计 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二〇一三年五月

摘 要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摘 要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基于VHDL 实现数控系统中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要求圆弧运动过程平滑,在各象限能顺利过渡,并有较小的设计误差,能与运动控制部分很好的集成,实现较高的切割频率。 本课题采用QuartusII 软件来调试程序,并进行波形仿真。主要的工作如下: 1) 理解数控系统中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2)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VHDL 在FPGA 上实现上述算法; 3) 完成圆弧插补的仿真与测试。 关键词:VHDL ,FPGA ,逐点比较法,QuartusII

ABSTRACT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studies based on VHDL realization of point by point comparison circular arc interpolation in nc system, the movement for arc process smooth, in each quadrant can smooth transition, and a relatively small design error, can very good integration with motion control part, realize the high frequency of cutting. This subject adopts software QuartusII to debug program and waveform simulation. 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1. Understand CNC system the principle of point by point comparison in circular arc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and its realization method 2. Through the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VHDL FPGA to realize the above algorithms. 3. Finish arc interpolation of simulation and test KEY WORDS : VHDL, FPGA, point-by-point comparison, QUARTUS II

vb程序设计试题(含答案)

第一套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VB环境中,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 C ) (A).frm (B).bas (C).vbp (D).frx 2.下面4项中不属于面向对象系统三要素的是( A ) (A)变量(B)事件(C)属性(D)方法 3. \、/、Mod、*这4个算述运算符中,优先级别最低的是( C ) (A)\ (B)/ (C)Mod (D)* 4.要使Print方法在Form_Load事件中起作用,要对窗体的( C )属性进行设置(A)BackColor (B)ForeColor (C)AutoRedraw (D)Caption 5.不论何控件,共同具有的属性是( B ) (A)Text (B)Name (C)ForeColor (D)Caption 6.要使Form1窗体的标题栏显示“欢迎使用VB”,以下语句正确的是( D ) (A)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B)Form1.Caption=ˊ欢迎使用VBˊ(C)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 (D)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 7.VB提供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这3种基本结构是( D ) (A)递归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B)选择结构,过程结构,顺序结构 (C)过程结构,输入、输出结构,转向结构(D)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 8.给变量赋值a=123+MID(“123456”,3,2),a变量中的值是( D ) (A)“12334”(B)123 (C)12334 (D)157 9.下面If语句统计满足性别为男、职称为副教授以上、年龄小于40岁条件的人数,不正确的语句是( D ) (A)If sex=“男”And age<40 And InStr(duty,“教授”)>0 Then n=n+1 (B)If sex=“男”And age<40 And (duty=“教授”Or duty=“副教授”) Then n=n+1 (C)If sex=“男”And age<40 And Right(duty,2)= “教授” Then n=n+1 (D)If sex=“男”And age<40 And duty=“教授”And duty=“副教授” Then n=n+1 10.若要清除列表框的所有内容,可用来实现的方法是( C )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实例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1)偏差函数构造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OA上任一点(X,Y):X/Y=Xe/Ye 若刀具加工点为Pi(Xi,Yi),则该点的偏差函数F i 可表示 为 :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方;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下方。 (2)偏差函数字的递推计算 采用偏差函数的递推式(迭代式):既由前一点计算后一点 Fi=YiXe-XiYe 若Fi>=0,规定向+X 方向走一步 Xi+1=Xi+1 Fi+1=XeYi–Ye(Xi+1)=Fi–Ye 若Fi<0,规定+Y方向走一步,则有 Yi+1=Yi+1 Fi+1=Xe(Yi+1)-YeXi=Fi+Xe (3)终点判别 直线插补的终点判别可采用三种方法。 1)判断插补或进给的总步数:2)分别判断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3)仅判断进给步数较多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4)例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OA,终点坐标Xe=6,Ye=4,插补从直线起点O开始,故F0=0。终点判别是判断进给总步数 N=6+4=10,将其存入终点判别计数器中,每进给一步减1,若N=0,则停止插补。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 (1)偏差函数构造 任意加工点Pi(Xi,Yi),偏差函数Fi可表示为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上;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外;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内 (2)偏差函数的递推计算 1)逆圆插补 若F≥0,规定向-X方向走一步 X i1X i1 F i1(X i1)2Y i 2R2F i2X i1 若Fi<0,规定向+Y方向走一步 Y i1Y i1 F i1X i2(Y i1)2R2F i2Y i1

逐点比较法插补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逐点比较法直线和圆弧插补2011年9月25日 院系:物科院班级:085 学号:07080518 姓名:陈实 实验目的: 利用逐点比较法的插补原理,编写直角坐标系下的直线、圆弧插补程序,观察屏幕上仿真的运动轨迹,掌握逐点比较法的插补原理。 实验原理: 逐点比较发是基于动点与理想曲线院函数的比较来实现插补的。逐点比较法的插补过程,每走一步要进行一下四个步骤: 偏差判别:根据偏差值确定刀具相对加工曲线的位置 坐标进给:根据偏差判别的结果,决定控制线沿哪个坐标进给一步以接近曲线 偏差计算:计算新加工店相对曲线的偏差,作为下一步偏差判别的依据 终点判别:判别是否到达终点,未到达终点则返回第一步继续插补,到终点则停止 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原理: 逐点比较法在第一象限的直线插补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他象限情况可依次类推。 现加工OE直线,如果刀具动点在OE直线上方或在线上,则令刀具沿X正方向进给一步;若刀具动点在OE直线下方,则令刀具沿Y轴正方向进给一步,如此循环直到加工到E点。判别刀具动点的位置根据偏差函数判别公式: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到出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地推公式:

对于插补终点的判别,可以采用单向的计数长度法,即:取计数长度M等于Xe、Ye中的大者,并设该坐标方向为计数方向。插补时,仅在该方向上产生进给时,计数长度减一。图1的逐点比较法中,工作循环的结束条件就是M减为0. 2、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原理: 逐点比较法在第一象限的圆弧插补原理如图所示,其他象限可一次类推: 对于第一象限的逆圆弧,如果动点在圆弧的外侧则令刀具动点沿X轴负方向进给一步。如果动点在圆弧的内侧则令刀具沿Y轴正方向进给一步。 圆弧的偏差计算公式为: 根据这个公式同样可推导出圆弧插补的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递推公式: 对于插补终点的判别,同样可以采用单向的计数长度法,不过对于圆弧,计数的方向并不取决于终点坐标中的大者,而是取决于圆弧终点处。 逐点比较法插补中需要编写插入部分流程图:

VB程序设计编程考试~题及答案~

VB程序设计编程考试题及答案 1.输入3个数,输出最大的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ax For i = 1 To 3 n = Val(InputBox("输入第" & i & "个数")) If n > max Then max = n End If Next Print "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max End Sub 2.有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依次输入a,b,c,判断此方程是否有实根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b, c, n a = Text1 b = Text2 c = Text3 n = b * b - 4 * a * c If n >= 0 Then Label4 = "方程有根" Else Label4 = "方程无根" End If End Sub 3.输入一个百分制的成绩,若大于等于60,则用消息框弹出,显示“恭喜!成绩通过!”, 若小于60,则弹出消息框,显示“抱歉!成绩没有通过! 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1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n = Text1 If n > =60 Then Val (MsgBox("恭喜!成绩通过!")) Else Val (MsgBox("抱歉!成绩没有通过!")) End If End Sub 4.输入一年份,判断它是否为闰年,并显示有关信息。(判断闰年的条件是:年份能被4整 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y%

直线及圆弧插补程序--逐点比较法

此程序是根据《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数字控制技术——3.2插补原理中的3.2.1逐点比较法的直线插补,3.2.2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编写的。其中的变量定义,原理依据均来源于此,如有疑问,请参考书中的讲解。尤其是例子,以下两个程序的第一个运行图均与例题中的一致。 一、四象限直线插补程序 分别加工第一、二、三、四象限直线,起点均为(0,0),终点坐标为(NX,NY),进行插补计算。 程序中(NX,NY)为终点坐标;NXY为总步数;XOY=1,2,3,4,分别为第一、二、三、四象限; ZF=1,2,3,4,分别代表+x,-x,+y,-y走步方向;FM为加工点偏差,初值为0。 源程序: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ring.h" # include "math.h" void main() { int NX,NY,NXY,BS,XOY,ZF; int FM=0; char a[10]="+X",b[10]="-X",c[10]="+Y",d[10]="-Y",e[10]; printf("\n\n请输入NX,NY\n"); scanf("%d %d",&NX,&NY); {if(NX>0) if(NY>0)

XOY=1; else XOY=4; else if(NY>0) XOY=2; else XOY=3;} printf("终点在第%d象限\n",XOY); printf("\n 步数坐标进给偏差计算终点判断\n\n"); BS=fabs(NX) + fabs(NY); for(NXY= fabs(NX) + fabs(NY)-1;NXY>=0;NXY--) { if(FM>=0) {if(XOY==1||XOY==4) { ZF=1; strcpy(e,a);} else { ZF=2; strcpy(e,b); } FM=FM-fabs(NY); printf(" %d %s FM=%d NXY=%d\n\n",BS-NXY,e,

[整理]VB程序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VB程序设计与应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 Visual Basic程序中分隔一行中各语句的字符是()。[ ] A)‘ B): C)\ D)_ 2. 下列可作为Visual Basic的变量名的是()。[ ] A: Filename B: A(A+B)C: A%D D : Print 3. 要让菜单项无效,应将()属性值设置为False。 [ ] A. Visible B. Enabled C. Moveable D. Checked 4. 以下过程是()事件。 Prviate Sub Form_Load( ) …… End Sub [ ] A: 命令按钮的单击B: 命令按钮的装载 C; 窗体的装载D: 窗体的单击 5. Vb中描述文件扩展名的是()属性。[ ] A: Drive B: Pattern C: FileName D: Path 6. 关于Visual Basic中事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 A)事件是由Visual Basic预先定义好的,能够被对象识别的动作 B)DblClick(双击)是Visual Basic中的一种事件 C)一个对象可以识别一个或多个事件 D)对于一个系统提供的对象可以识别哪些事件,需要程序员自己定义 7. 下列控件中可设置滚动条是()。 [ ] A. 检查框(复选框) B. 框架 C. 文本框 D. 标签框 8. 在Visual Basic中建立一个空窗体,( )不会是其默认名。 [ ] A. Form1 B. Form2 C. Formx D. Form10 9. Const One&=1,则One为()类型的常数。[ ] A)整型 B)字节型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2—1 逐点比较法 逐点比较法是我国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插补方法,它能实现直线、圆弧和非圆二次曲线的插补,插补精度较高。 逐点比较法,顾名思义,就是每走一步都要将加工点的瞬时坐标同规定的图形轨迹相比较,判断其偏差,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走到图形外面去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图形里面走;如果加工点在图形里面,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图形外面走,以缩小偏差。这样就能得出一个非常接近规定图形的轨迹,最大偏差不超过一个脉冲当量。 在逐点比较法中,每进给一步都须要进行偏差判别、坐标进给、新偏差计算和终点比较四个节拍。下面分别介绍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原理。 一、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如上所述,偏差计算是逐点比较法关键的一步。下面以第Ⅰ象限直线为例导出其偏差计算公式。 图 2-1 直 线 差 补 过 程 e ) O Y 图2-1 直线插补过程 点击进入动画观看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如图2—1所示,假定直线 OA 的起点为坐标原点,终点 A 的坐标为 e e i j A(x ,y ),P(x ,y )为加工点,若P 点正好处在直线 OA 上,那么下式成立: e j i e x y - x y 0= 若任意点 i j P(x ,y )在直线 OA 的上方(严格地说,在直线 OA 与y 轴 所成夹角区域内),那么有下述关系成立: j e i e y y x x > 亦即: e j i e x y - x y 0> 由此可以取偏差判别函数 ij F 为: ij e j i e F x y - x y = 由 ij F 的数值(称为“偏差” )就可以判别出P 点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即: 当 ij F =0时,点 i j P(x ,y )正好落在直线上; 当 ij F >0时,点 i j P(x ,y )落在直线的上方; 当 ij F <0时,点 i j P(x ,y )落在直线的下方。 从图2—1看出,对于起点在原点,终点为A ( e e x ,y )的第Ⅰ象限直线OA 来说,当点P 在直线上方(即 ij F >0)时,应该向+x 方向发一个脉冲,使机床 刀具向+x 方向前进一步,以接近该直线;当点P 在直线下方(即 ij F <0)时, 应该向+y 方向发一个脉冲,使机床刀具向+y 方向前进一步,趋向该直线;当点P 正好在直线上(即 ij F =0)时,既可向+x 方向发一脉冲,也可向+y 方向发一 脉冲。因此通常将 ij F >0和 ij F =0归于一类,即 ij F ≥0。这样从坐标原点开始,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实例

N=6+4=10,将其存入终点判别计数器中,每进给一步减 1,若N=0,则停止插补。 (1)偏差函数构造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 0A 上任一点(X,Y): X/Y = Xe/Ye Pi (Xi , Yi ),则该点的偏差函数 Fi 可表示为: (2 )偏差函数字的递推计算 采用偏差函数的递推式(迭代式):既由前一点计算后一点 Fi =Yi Xe -XiYe 若Fi>=0,规定向 +X 方向走 Xi+1 = Xi +1 Fi+1 = XeYi 讦e(Xi +1)=Fi 讦e 若Fi<0,规定+Y 方向走一步,则有 Yi+1 = Yi +1 Fi+1 = Xe(Yi +1)-YeXi =Fi +Xe (3 )终点判别 直线插补的终点判别可采用三种方法。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若刀具加工点为 若 Fi= 0, 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 若 Fi> 0, 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方; 若 Fi< 0, 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下方。

1)判断插补或进给的总步数:2)分别判断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3)仅判断进给步数较多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 (4)例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0A终点坐标Xe=6 ,Ye=4,插补从直线起点0开始,故F0=0。终点判别是判断进给总步数

10 4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1)偏差函数构造 任意加工点Pi (Xi , Yi),偏差函数Fi可表示为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上; 若Fi >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外; 2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内 (2)偏差函数的递推计 算 1)逆圆插补 若F> 0,规定向-X方向走一步X i 1 X i 若Fi<0,规定向+Y方向走一步 2)顺圆插补 若Fi > 0,规定向-Y方向走一步若Fi<0,规定向+y方向走一步 (3 )终点判 别 1 )判断插补或进给的总步数: 2)分别判断各坐标轴的进给步数: (4)例F i Y i F i Y i F i X i 1 F i 1 N x 对于第一象限圆弧AB,起点A(4,0), (X i Y i X i2 Y i X i2 X i (X i X a X a 终点 1 1)2 (Y i (Y i 1 1)2 X b X b B (0, Y i2 1)2 1)2 Y i2 Y a R2 R2 R2 R2 Y b N y F i F i F i F i Y a 2X i 2Y i 2Y i 2X i Y b

VB软件_模拟逐点比较法逆圆弧插补的程序设计

宿迁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基于VB数字积分法一、二象限逆圆插补计算与仿真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数控技术) 班级: 09数控本(2) 姓名:李伟 学号: 200907052 指导老师(签名):刘萍 起止时间:20 12年12月3日至2012年12月7 日共1周 20 12年12 月6 日

正文: 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连续轨迹控制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 2) 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的基本原理。 3)握逐点比较法插补的软件实现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逐点比较法插补是最简单的脉冲增量式插补算法之一,其过程清晰,速度平稳,但一般只用于一个平面内两个坐标轴的插补运算。其基本原理是在刀具按要求轨迹运动加工零件轮廓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刀具与被加工零件轮廓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进 给方向,使刀具向减小偏差的方向进给, 且只有一个方向的进给。也就是说,逐点 比较法每一步均要比较加工点瞬时坐标 与规定零件轮廓之间的距离,依此决定 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走到轮廓外 面去了,则下一步要朝着轮廓内部走;如 果加工点处在轮廓的内部,则下一步要 向轮廓外面走,以缩小偏差,这样周而复 始,直至全部结束,从而获得一个非常接 近于数控加工程序规定轮廓的轨迹。逐 点比较法插补过程中的每进给一步都要 经过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偏差计算和终点判别四个节拍的处理,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 三.逐点比较法基本原理 逐点比较法I象限逆圆插补

在加工圆弧过程中,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使用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该圆弧的名义半径进行比较来反映加工偏差。 假设被加工零件的轮廓为第Ⅰ象限逆走向圆弧SE,,圆心在O(0,0),半径为R,起点为S(XS,YS ),终点为E(Xe,Ye),圆弧上任意加工动点为N (X i,Yi)。当比较该加工动点到圆心的距离ON 与圆弧半径R的大小时,可获得刀具与圆弧轮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动点N(Xi,Yi )正好落在圆弧上时,则有下式成立 22222R Y X Y X e e i i =+=+ 当动点N(Xi ,Y i)落在圆弧外侧时,则有下式成立 22222R Y X Y X e e i i =+>+ 当动点N (X i,Y i)落在圆弧内侧时,则有下式成立 22222R Y X Y X e e i i =+<+ 由此可见,取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的偏差函数表达式为 222R Y X F i i -+= 当动点落在圆外时,为了减小加工误差,应向圆内进给,即向(-X )轴方向走一步;当动点落在圆内时,应向圆外进给,即向(+Y )轴方向走一步。当动点正好落在圆弧上且尚未到达终点时,为了使加工继续下去,理论上向(+Y)轴或(-X)轴方向进给均可以,但一般情况下约定向(-X )轴方向进给。 综上所述,现将逐点比较法第Ⅰ象限逆圆插补规则概括如下: 当F>0时,即2 22 R Y X F i i -+=>0,动点落在圆外,则向(-X )轴方向进给一 步; 当F=0时,即2 22 R Y X F i i -+==0,动点正好落在圆上,约定向(-X)轴方向

VB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一

V B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 VB6.0是一种面向B 的编程环境。 (A) 机器(B) 对象 (C) 过程(D) 应用 2. 要使FormI窗体的标题栏显示"欢迎使用VB",以下D 语句是正确的。 (A) Forml.Caption=“欢迎使用VB” (B) Forml.Caption='欢迎使用VB' (C) Forml.Caption=欢迎使用VB (D) Forml.Caption="欢迎使用VB" 3. 若要使命令按钮不可操作,要对A 属性进行设置。 (A) EnabIed (B)Visible (C) Backcolor (D)Caption 4. 如果在窗体上已经创建了一个文本框对象TextI,可以通过C 事件获得输入键值的ASCII码。 (A) Change (B) LostFocus (C) KeyPress (D) GotFocus 5. 下面A 是合法的变量名。 (A) X_yz (B) 123ab。(C) integer (D) X-Y 6. 以下关系表达式中,其值为False的是A 。 (A) "ABC">"AbC" (B) "女">"男" (C) "BASIC"=UCase("basic) (D) "123"<"23" 7. 为了给x、y、z三个变量赋初值1,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A 。 (A) x=1:y=1:z=1 (B) x=1,y=1,z=1 (C) x=y=z=1 (D) xyz=1 8. VB提供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三种基本结构是D 。 (A)递归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选择结构、过程结构、顺序结构 (C)过程结构、输入输出结构、转向结构 (D)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 9. 下面If语句统计满足性别为男、职称为副教授以上、年龄小于40岁条件的人数,不正确的语句是 D 。 (A) If sex="男" And age=4O And InStr(duty,"教授")>O Then n=n+l (B) If sex="男" And age=4O And (duty="教授" Or duty="副教授") Then n=n+l (C) If sex="男" And age=4O And Right(duty,2)="教授" Then n=n+l (D) If sex="男" And age=4O And duty="教授" And duty="副教授" Then n=n+l 10.下列关于Do…Loop循环结构执行循环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 Do While…Loop循环和Do…Loop Until循环至少都执行一次 (B) Do While…Loop循环和Do…Loop Until循环可能都不执行 (C) Do While…Loop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和Do…Loop Until循环可能不执行 (D) Do While…Loop循环可能不执行和Do…Loop Until循环至少执行一次 11.以下B 是正确的For…Next结构。 (A) For x=1 To Step 10 (B) For x=3 To -3 Step -3 ……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电 子 教 案 §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一、概述 二 、直线插补 偏差判别: (1)动点m 在直线上: (2)动点m 在直线上方: (3)动点m 在直线下方: 偏差判别函数 坐标进给 动点m 在直线上: ,可沿+⊿x 轴方向,也可沿+⊿y 方向; 动点m 在直线上方: ,沿+⊿x 方向; 动点m 在直线下方: ,沿+⊿y 方向。 m e m e 0 y x x y -=m e m e 0 y x x y ->m e m e 0 y x x y -

新偏差计算 +⊿x 轴方向进给 +⊿y 轴方向进给 终点比较:用Xe +Ye 作为计数器,每走一步对计数器进行减 1计算,直到计数器为零为止。 m 1m 1e m 1e m e F y x x y F y +++=-=-m 1m e F F x +=+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双边活动与 教学方法 导入 新课讲授 探究总结 在刀具按要求轨迹运动加工零件轮廓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刀具 与被加工零件轮廓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下一步的 进给方向,使刀具向减小误差的方向进给。其算法最大偏差不会超 过一个脉冲当量δ。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一、概述 初称区域判别法,又称代数运算法或醉步式近似法。这种方法 应用广泛,能实现平面直线、圆弧、二次曲线插补,精度高。 每进给一步需要四个节拍: (1)偏差判别:判别加工点对规定图形的偏离位置,决定拖 板进给的走向。 (2)坐标进给:控制某个坐标工作台进给一步,向规定的图 形靠拢,缩小偏差。 (3)偏差计算:计算新的加工点对规定图形的偏差,作为下 一步判别的依据。 (4)终点判断:判断是否到达终点。若到达则停止插补,若 介绍 讲授 图示 分析 讲授法 理解 记忆

vb程序设计试题(含标准答案)

第一套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VB环境中,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 C ) (A).frm (B).bas(C).vbp (D).frx 2.下面4项中不属于面向对象系统三要素的是( A ) (A)变量(B)事件(C)属性(D)方法 3. \、/、Mod、*这4个算述运算符中,优先级别最低的是( C ) (A)\ (B)/ (C)Mod (D)* 4.要使Print方法在Form_Load事件中起作用,要对窗体的( C )属性进行设置 (A)BackColor (B)ForeColor (C)AutoRedraw(D)Caption 5.不论何控件,共同具有的属性是( B ) (A)Text (B)Name (C)ForeColor(D)Caption 6.要使Form1窗体的标题栏显示“欢迎使用VB”,以下语句正确的是( D ) (A)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B)Form1.Caption=ˊ欢迎使用VBˊ (C)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 (D)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 7.VB提供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这3种基本结构是( D ) (A)递归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选择结构,过程结构,顺序结构 (C)过程结构,输入、输出结构,转向结构(D)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 8.给变量赋值a=123+MID(“123456”,3,2),a变量中的值是( D ) (A)“12334”(B)123 (C)12334 (D)157 9.下面If语句统计满足性别为男、职称为副教授以上、年龄小于40岁条件的人数,不正确的语句是( D ) (A)If sex=“男”And age<40 And InStr(duty,“教授”)>0 Then n=n+1 (B)If sex=“男”And age<40 And (duty=“教授”Or duty=“副教授”) Thenn=n+1

大学计算机VB程序设计考试题目

实验三 第1题四则运算题 设计如下窗体,为五个命令按钮编写5段代码完成四则运算及退出程序,其中在计算除法时,如果第二个数就是零,在消息框中显示信息“除数为零”。 Public Class Form1 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1、Click Dim a, b As Single a = TextBox1、Text b = TextBox2、Text TextBox3、Text = a + b End Sub Private Sub Button2_Click(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2、Click Dim a, b As Single a = TextBox1、Text b = TextBox2、Text TextBox3、Text = a - b End Sub Private Sub Button3_Click(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3、Click Dim a, b As Single a = TextBox1、Text b = TextBox2、Text TextBox3、Text = a * b End Sub Private Sub Button4_Click(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4、Click Dim a, b As Single a = TextBox1、Text b = TextBox2、Tex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