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白酒的感官评价

浅谈白酒的感官评价 一从白酒香味成分的产生分析入手 1 酿酒原料是决定白酒质量的第一基础物质 1.1 原料是酿造白酒的物质基础,不同原料拥有不同的成分含量。因此,使用不同生产原料,其发酵产物必然不同。如浓香白酒浓郁流派型使用原料大多为高粱、糯米、玉米、大米、小麦等,而淡雅型白酒则主要以单粮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高粱)酿造为主,利用不同的酿酒原料进行生产,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风格。 1.2 酿酒生产用水的水质,也会形成产品风格的差异,不同水质含有不同的离子,而这些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贮存过程中的酒体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与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会形成不同配体数的胶体,从而影响酒体风格特点,加浆用水的水质,也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味。 1.3 制曲原料是制曲的微生物培养基,其成分影响着微生物群体生育酶的代谢,曲子作用一方面提供各种酶糖化淀粉并分解其他物质,供应微生物的营养,同时还带来酒的香味前驱物质。 2 不同的制酒容器和工艺决定白酒质量风格流派 2.1 传统的固态发酵法所采用的发酵容器有泥窖、陶缸、砖、水泥池及石材窖池等,在半固态及液态发酵法中为陶缸及不锈钢罐。采用何种材质及其结构大小形状,对于白酒产品的风味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发酵酒醅(醪)和容器内壁接触材质中所栖息的微生物参与了酿酒发酵。 2.2 由于发酵方式不同,同种微生物其代谢产物不同,加之蒸馏方式不同,产品的香味组分即风味质量必然各具一格,如清香型酿酒工艺:清蒸清烧,低温曲发酵。浓香型酿酒工艺:混蒸混烧,中温曲发酵。酱香型酿酒工艺:高温堆积,高温曲多轮次发酵等。 2.3 白酒中的异杂味 白酒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必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缺陷。如酿酒原料蛋白质含量高,经发酵后仍还过剩,提供了产生杂醇油及含硫化合物的物质基础,使这些物质馏入酒中,使酒产生臭辣味。酿造过程中,卫生条件差、杂菌易污染,使酒糟酸度增大;若酒糟受到腐败菌的污染,就会使酒糟发粘发臭,这是酒中杂臭味形成的重要原因。采用了含油脂肪高的原辅材料进行白酒酿造,没有按操作规程处理原料。特别是玉米、米糠这些含油脂原料,在温度、湿度高的条件下变质,经糖化发酵,脂肪被分解产生的油腥味。辅料没精选,没有经过清蒸消毒;酒中产生糠味。原辅材料保管不善,或漏雨或反潮而发生霉变;加上操作不严,灭菌不彻底,把有害霉菌带入制曲生产和发酵糟内,经蒸馏霉味直接进入酒中。发酵管理不严。 出现发酵封桶泥、窖泥缺水干裂漏气漏水入发酵桶内,发酵糟烧色及发酵盖糟、桶壁四周发酵糟发霉(有害霉菌大量繁殖),造成酒中不仅苦涩味加重,而且霉味加大。用未经处理的水加浆勾调白酒,直接把外界腥臭味带入酒中;酿酒时因底锅水少造成被烧干后,锅中的糠、糟及沉积物被灼糊烧焦所发出的浓糊焦味;使用劣质橡胶管输送白酒时,酒将会带有橡胶味;黄水滴窖不尽,使发酵糟中含有大量黄水,使酒中呈现黄水味;蒸馏时,上甑不均和摘酒不当,酒中带稍子味等。

食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

食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 一、名词解释 1、风味:指食品在嘴里经由化学感官所感觉到的一种复合现象,它不包括外观 和质构;作为食品的一种属性,可定义为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2、气味: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入鼻腔时,能被嗅觉系统所识别的味道。 3、交叉—适应:也称感觉疲劳,感觉疲劳发生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 神经和大脑的中枢神经上,感觉疲劳的结构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灵敏性逐渐下降,随刺激时间的延长甚至达到忽略这种气味存在的程度。 4、协同:由于一种物质的存在而增强了对两种物质混合强度的感知,这样使得 对混合物的感觉要比每种组分的感觉总和更为强烈。 5、组群效应:一个好的样品在一组劣质产品中会降低它的等级,反之亦然。 6、对比效应:在评价劣质样品前,先呈送优质样品会导致劣质产品的等级降低 (与单位评定相比),相反情况也成立,优质样品呈送在劣质样品之后,它的等级将会被划分得更高。 7、极限阈值:指刺激水平远远高于感官所能感受的刺激水平,或是物理刺激强 度增加而反应没有进一步增加所涉及到的区域,通常也称为最大阈值。在这个水平上,感官已感受不到强度的增加,且有痛苦的感觉。 8、质地剖面方法:这是一种感官分析方法,它根据食品的机械、几何、脂肪和 水分特征,每个特征表现的程度以及从咬第一口到咀嚼完成的全过程中感官属性表现的顺序情况,对食品的综合质地进行分析。 9、快感标度:在接受性检验中有一个概念叫快感标度,也就是已知的对样品喜 爱程度的标度。 10、适应性:是由于持续地接受相同或类似物的刺激而对所给刺激物感觉的减少 或改变。(在感官评定中,此因素会导致感官阈值和强度等级的变化,是必须要避免的因素) 11、属性差异试验:是指检验一种样品与另一种样品或其他几种样品间某种属性 之间的差异。(两样品间属性差异试验可根据两样品的特性强度的差异大小来判断)

白酒风味评定

白酒的风味与品评 2007年8月

白酒的风味与品评 第一节白酒的风味 一、白酒的色、香、味、格 (一)白酒的色 白酒的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指白酒的色泽、透明度、有无悬浮物、沉淀等所有的外观指标。白酒的色在澄清透明的前提下,呈现轻微的淡黄色也是属于正常。固态发酵周期长、含酯量高的白酒,有时也会有轻微的色泽,贮存期长的白酒由于氧化作用也会出现轻微的颜色。 表一白酒外观不良现象及原因见下表: (二)白酒的香 白酒的香气主要由白酒中的酯类、醇类、酸类、醛类、双乙酰、醋嗡等成分组成,所有这些成分赋予白酒的典型性香味风格。白酒中香气成分组成及含量见下表: 表二白酒的香气成分

对于每一种白酒不论其香气成分种类与量的多少,原则上都应具备以下要求: 1、典型性 在任何一种香型的白酒中,总有突出其风格特点的主体香成分和其他辅助香成分。例如,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含量比其他香型白酒含量高的多,同时,己酸的含量也较高,而高级醇的含量却较少。而在清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其主体香的呈香成分,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约为0.3左右,己酸乙酯含量甚微,琥珀酸乙酯的含量高于其他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的总酯含量远远低于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的呈香成分特点是含酸种类多且含酸量也高,其总酯含量低于浓香型白酒,己酸乙酯含量居中,自低沸点的甲酸乙酯到中沸点的辛酸乙酯等各种酯都有。同时,醛、酮含量也比较高,乙醛、乙缩醛、尤其是糠醛含量比较突出,乙缩醛具有喷香功能,糠醛呈焦香。米香型白酒香味成分与清香型白酒不同,其乳酸乙酯含量高于乙酸乙酯,异戊醇和异丁醇含量较高,β-苯乙醇含量较高。

食品感官评定重点

Friedman 检验 ⅰ先用下式求出统计量F: 则F值为: ⅱ查Friedman检验表找临界值,若计算出的F值大于或等于表中对应的P、J、α的临界值,则有显著差异。 ⅲ而当样品数P大于5或者评 定员数J较大, 超出Friedman检验表的范围时, F值近似服从自 由度为P-1的χ2的值(附表2)。 ⅳ当两种样品排序相 同, F 需矫正为F′: 令n1、n2、… nk为第1,2,…k 个评定员评定结果中出现相同秩次的样品数,若没有相同秩次,nk=1,则: E=(n13-n1)+(n23-n2)+…+(nk3-nk) 本例中出现相同秩次的样品数有: n2 =2,n3=3 所以: 又F=10.25,求得 F′=11.17 查表得出在1%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0.20,可以判定在1%显著水平下,样品之间有显著差异。

绪论 一、食品感官评定的概念 是指利用人的内外感觉器官(眼、耳、口(包括唇、牙和舌头)、鼻、手)和一定的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食品的感官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与评价。 二、食品感官评定包含两方面内容 (1)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分析型(感官评定):对食品固有质量特性(色、香、味、形、质)的分析称为分析型感官评定。(这些特性是食品本身所固有的,与人的主观变化无关,故不受人的主观影响。)(2)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嗜好型:对食品感官质量特性的分析。它以食品为工具,来测定人的感官特性。 它受人的感知程度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如食品的色泽是否赏心悦目,香气是否诱人,滋味是否可口,形状是否美观,质构是否良好等都依赖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综合感觉。 三、食品感官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关系 (1)食品的感官分析不能单纯地代替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测。 (2)分析型感官评定,理论上有可能被理化分析(仪器)取代,但短时间内取代不了。 (3)嗜好型感官评定是人的主观判断,用理化方法代替感官评定是不可能的。 第一章食品感官质量特性 食品的感官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食品的色泽 2、食品的香气 3、食品的滋味 4、食品的形状和质构 5、食品的风味 食品颜色是评价食品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首要因素。食品的颜色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和购买欲望。(食品呈现的色泽主要来源于食品中固有的天然色素和人工调色) 1、颜色的分类: 无彩色系列:指黑、白色和由两者按不同比例混合而产生的灰色; 彩色系列:指无彩色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 2、颜色的基本特性(三点为颜色的三个属性) 1)色调:指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2) 亮度:颜色的明暗程度。3)色饱和度:指颜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即某种颜色色调的显著程度。4)颜色对人的心理、生理作用非常显著 红色为主的食品使人感到味道浓厚,有愉快感;黄色食品给人清香、酥脆的感觉;绿色给人明媚、鲜活、清凉和自然的感觉;淡绿和葱绿能突出食品(蔬菜)的新鲜感;白色则给人以质洁、嫩、清香之感。 5)食品中的色素 (1)天然色素 植物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动物色素:血红素;微生物色素:红曲素天然色素化学稳定性差。 (2)人工调色 脱色剂:利用还原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进行漂白,还具有防腐功能。 发色剂:将食品的色泽显示出来。如利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使肉制品发色。着色剂:利用天然或合成色素给食品上色。(此外,食品的褐变也是食品带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香气 6、香气是评价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食品的香气是多种呈香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反映。食品中香味物质含量极微,大约含0.001-1g/kg。香味物质的气味与其化学结构有着极复杂的关系。食品香气的强度与食品的成熟度也有关。 食品的滋味 1)甜味:甜味的高低称为甜度,一般以蔗糖为标准,其他糖和甜味剂与蔗糖比较,定出相对甜度。2)酸味:凡在唾液中能解离出H+的化合物都具有酸味。 3)苦味:典型的苦味物质是生物碱;一些电解质,一些氨基酸等也有苦味。 4)咸味:只有氯化钠才产生纯咸味,其他盐带有碱味或苦味。 除此之外,食品还有鲜味、涩味、辣味等。 7、形状和结构 食品的形状:外形、表面纹理或图案。 食品的质构:指食品的质地和组织结构。包括食品的机械特性和流变特性。具体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弹性等。(如饼干要求脆性大,面条要求有弹性,口香糖要求黏性好,东坡肉) 8、声音:声音产生在食品的咀嚼过程。 感官评定时咀嚼产生的声音有助于判断食品的质量(是否受潮、疲软),并促使评定员形成饱满的感官印象。 第二章感觉基础 第一节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个别感官的刺激效应,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 感觉敏感性(sensitivity)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的能力。感觉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感官检验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感官鉴评的定义 2、感觉阈 3、绝对阈 4、范氏实验 5、啜食实验 6、感觉疲劳 7、二、三点实验法 8、三点实验法 9、顺位实验法 10、描述实验法 二、问答题 1、心理对感觉的影响,并详细说明, 2、选择食品感官鉴评候选人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详细说明。 3、在食品感官鉴评人员筛选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详细说明。 4、详细说明感官鉴评的环境条件, 5、掌握几个描述分析的语言及特点,如果汁、火腿肠、牛奶(鲜)、面包、奶粉等。 答案如下: 一、 1、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

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感觉阈:a、是指从刚能引起至刚好不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b、感官(受体) 接受的上下限对最小变化的敏感程度。(ab任选一个作答) 3、绝对阈:是适足以引起感官反应的单一刺激能量的强度。(上下限、觉察阈) 4、范氏实验:通过舌头来感觉气味,使用啜食技术,用于食品的香味识别。 5、 6、感觉疲劳:由于受到连续和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降低。 7、 二、三点实验法 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 同。要求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之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检验法,也称一-二点检验法。 呈送顺序有:RAAB, RABA(其中A为参照样)。 8、三点实验法 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 其它两样品或哪两个样品相似的检查方法称为三点试验法,也称三角试验法。 呈送顺序有:ABA、AAB、ABB、 BAA、 BAB、BBA。 9、顺位实验法:比较多个样品,按照某一品质的大小、强弱进行排序的试验 方法。 10、描述实验法:有一组合格的感官评价人员对产品提供定性、定量描述的感觉检验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所有感官都要参与描述活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二、 1、a、对比增强b、对比减弱c、变调现象d、相乘作用e、阻碍作用 2、(1)兴趣。兴趣是挑选候选人员的前提条件。

浓香型白酒检验方法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感官检验方法 在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全过程中,衡量各工序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分析和感官检验的方法来判断,感官检验具有实用性强、经济、快速、准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感官检验是依靠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或判断的检查。一般是通过人的自身器官或借助简便工具,以检查产品的色、味、形、声响、手感、视觉等感觉来定性地判断其质量特性,有人称之为“不是科学的科学”。现结合生产实践,谈谈感官检验在酿酒过程中应用的几个方面。 一、母糟的感官检验方法 1手或脚接触母糟 发酵好的母糟疏松,有弹性,柔熟不腻,有骨力,不刺手。不正常的母糟则反之,酒醅发粘,起疙瘩。颜色鲜黄,说明即将酸败。 2眼观母糟 正常母糟颜色呈红黄色,红润,有光泽,在阳光下照射,有水闪闪,颜色暗,发黑、发粘、无光泽,说明发酵温度高,酸度大,含发酵的阻碍物多。如果干硬松散,说明酒醅较冷,发酵不透彻。 3手捏糟子 正常母糟手握成团,轻拨即散开。若用手握紧,从指缝间鼓出细泡,则含水量多在61%-65%之间。 4口尝母糟 正常母糟酸度适宜,不钉舌,有苦涩酸味。若品尝发甜,说明残糖高,发酵不良。 5鼻闻母糟 正常母糟有窖香、酒香,酒味浓郁而长,冲鼻,酸味较小。若酒精味淡,有青草味,说明酒醅冷,含酒精成分低;如果酒味浓,刺鼻酸,则是酒醅热;若有臭味,是因杂菌污染严重或混入了泥疙瘩。 入池粮醅的感官要求:柔熟不腻,水分宜在56%-59%,绵软,不死板。反之,则要从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食品的感官评定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 (一)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如核桃的核仁变质所产生的酸败而有哈喇味,西瓜变质会带有馊昧等。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鉴别食品的异味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在鉴别前禁止吸烟。 (三)味觉鉴别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分析与感官评定(名词解释)

感官检验:用人的感觉器官检查分析食品感官特性的一种分析检验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凭借人体自身感觉器官的感觉对食品的感官性状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的一种分析检验方法,并且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使获得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特性储藏试验:指将食品按某种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后,原封不动的放置起来,然后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其品质变化进行的检测味感:也称味道或滋味,指呈味物质在口腔里,给予味觉器官舌头的刺激产生的反应 触感:指食品在口腔里运动,在与口腔皮肤接触时以及在牙齿咀嚼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感觉(sensation):指人体大脑对环境和自身状况及变化的认知 感觉阈限: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优选评价员:只挑选出的具有较高感官分析的评价员,具有描述产品感官品质特性及特性差别的能力,专门从事对产品品质特性的评价 均一性:指除了所要进行比较的特性外,其他特性均完全一致的样品制备方法 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3个编码样品,其中两个是相同的,另外一个样品与其他两个样品不同,要求评价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与其他两个样品的检验方法,又称为三角实验 滞留度:样品已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同一风味称为滞留度 评分法:是指按预先设定的评价基准,对试样的特 性和嗜好程度以数字标度 进行评定,然后换算成得 分的一种评分方法 定量描述实验[或称作定 量描述分(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使用非 线性结构的标度来描述评 估特性的强度,通常称之 为QDA图或蜘蛛网图,并 利用该图的形态变化定量 描述试样的品质变化 浓香型白酒:指以粮谷为 原料,使用大曲或麸曲为 糖化发酵剂,经传统工艺 酿制而成,具有以乙酸乙 酯为主体酯类香味的蒸馏 酒。 范氏实验:一种气体物质 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 觉出的技术。 选择试验法:从三个以上 样品中,选择出一个最喜 欢或者最不喜欢的检验方 法 五中取二试验法:同时提 供给鉴评员5个以随机顺 序排列的样品,其中2个 是同一类型,另3个是另 一类型。要求鉴评员将这 些样品按类型分成两组的 一种检验方法。 成对比较检验法(配对检 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 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 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 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 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 种鉴评方法 味感的影响因素有哪 些?⑴味的对比:成味公 式:主味+子味A+子味B =主味完美及突出。例: 咸味(主)+糖(少量)= 咸味更鲜醇⑵味的相乘: 成味公式:主味×子味A ×子味B=主味积的扩 大。例:汤淡了加盐⑶味 的掩盖:成味公式:主味+ 子味(主)=主味完善。 例:鱼+羊肉片=鱼更鲜美 ⑷味的转化:成味公式: 子味A+子味B+子味C=无 主味。例:吃完甜食后喝 酒,酒味变苦 人口腔对质感分哪几 类?各包括什么? ①硬度:软、硬②湿度: 湿、干、焦③黏度:爽、 滞、黏④含气度:少泡、 多泡⑤韧度:韧、筋、老⑥ 密度:松、酥、脆、实⑦ 表面光滑度:滑、滞、粗、 糙⑧层次:多层、少层 感官的特征是什么? ⑴一种感觉只能接受一种 刺激⑵只有刺激在一定的 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 作用⑶某种刺激连续施加 到感官一段时间后,感官 会产生疲劳的适应现象, 感官敏感度下降⑷心理作 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⑸不同的感官在接受信息 时会相互影响 感觉的基本规律? ⑴适应现象:指感受器在 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敏 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 吃第二块糖总觉得不如第 一块糖甜⑵对比现象:当 两个刺激同时或连续作用 于同一感受器时,把一个 刺激的存在能强化另一个 刺激的现象,称为对比增 强现象,反之,称为对比 减弱现象。例:吃过糖后, 再吃山楂会感觉山楂特别 酸⑶变调现象:指当两个 刺激仙后施加时,一个刺 激造成另一个刺激感觉发 生本质变化的现象。例: 尝过氯化钠后,再引用无 味的清水会感觉有甜味 ⑷相乘作用:感受器在两 种或多种刺激的作用下, 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 每种刺激,各自效应叠加 的现象。例:20g/L的味 精和20g/L的核苷酸共存 时,会使鲜味明显增强, 超过各自单独存在的鲜味 的加和⑸阻碍作用:由于 某种刺激的存在,导致另 一个刺激的减弱或消失。 例:西非神秘果阻碍味感 受体对酸味的感觉 感官评价员的基本要 求?⑴兴趣:在食品感官 检验过程中,精力必须高 度集中,避免各种干扰因 素⑵灵敏度:评价员的感 觉处在正常范围内,并且 通过训练不断提高 ⑶年龄:不论年龄大小, 在一个评价小组里,年龄 分布要均衡,可以使获得 结果均衡⑷性别:男性和 女性资格相同,在对某些 物质上感觉不同,应尽可 能男女均有⑸吸烟:吸不 吸烟均可参加食品检验训 练,检验开始前一小时, 不允许吸烟⑹健康情况: 身体健康,感觉正常,无 过敏症,无服用影响感官 灵敏度药物的人员⑺表达 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 达能力,能够叙述和定义 出产品的各种特性 ⑻数量:关于最佳数量的 选择,在每种检验方法都 做了详细的讨论,一般限 制人数16~18较为理想, 评价员水平越低,需要的 评价员数量越多 食品感官评价前注意的 事项⑴距离开始检验前 30min以内,避免吃浓香 食物和喝后味拖延的饮料 ⑵检验前禁止使用强气味 的化妆品⑶注意自身卫 生,洗手使用无味肥皂 ⑷在强气味实验室工作一 段时间的人员,不能立即 进入感官评价场所 ⑸评价员不能在身体处于 紧张、劳累、激动等状态 下投入试验 ⑹在星期一和周末最好不 进行感官试验,尤其是刚 上班和刚下班时,最好在 饮食前一小时和饮食后一 小时不进行实验 ⑺在感官检验开始前一小 时,不允许吸烟 简述范氏实验? 一种气体物质不送入口中 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 术。首先用手捏住鼻孔通 过张口呼吸,把一个乘有 气味物质的小瓶放在张开 的口旁(瓶颈靠近口但不 能咀嚼),迅速地吸入一 口气并立即拿走小瓶,闭 口,放开鼻孔使气流通过 鼻孔流出(口仍闭着), 从而在舌上感觉该物质气 味。 调查问卷应满足的基本 要求?⑴问卷应提供尽量 多的信息⑵问卷应能满足 组织者的要求⑶问卷应能 初步识别合格与不合格的 人选⑷问卷应通俗易懂, 容易理解⑸问卷应容易回 答 为了使面谈更富有成效, 应注意的问题? ⑴感官评价组织者应具有 专业的感官分析知识和丰 富的感官评价经验。⑵面 谈之前,感官评价组织者 应准备所有要询问问题的 要点。⑶面谈气氛应轻松 柔和,避免严肃紧张。⑷ 感官评价组织者要认真记 录面谈的内容。⑸面谈中 提出的问题应遵循一定的 逻辑性,避免随意发问 样品制备的要求? ⑴保证样品的均一性:除 了所要进行比较的特性 外,其他特性均完全一致 的样品制备方法,称为均 一性 ⑵样品量:根据样品的品 质和实验的要求,实际样 品量取决于①感官检验人

白酒品评考试答题要领

白酒品评答题要领 白酒是一种食品,它的质量优劣除根据其理化分析,特别是卫生指标的判定外,感官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还可以增加酒体和个性等内容。由于感官检验到目前为止还要依靠人们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感觉器官必须没有缺陷(含色盲、嗅盲、味盲),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明察秋毫。 白酒评酒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归纳为5条:①健康的身体,很少感冒,心态平静;②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实现“四力”,即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和表现力;③熟练的评酒技巧,含按序品评、重点突出,牢记第一感…;④良好的职业道德,如实事求是,事业心强,坚持原则等;⑤较高的检评水平,含准确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为此,评酒员要经过集中培训,自我练习,不断提高,再经过考核委员会的考试,合格者上报,审核批准,发证聘用。所以,当一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考核等程序。 我国的国家级白酒评委考核工作是从1979年8月,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正式开始的,经考核聘请评委17人,加上5名特聘评委共22人。1984年第四届全国评酒会前,经过考核、择优聘请评委34人(含免试4人)。1988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前,择优录取44名正式评委(含6名免试的专家业务组成员),并特聘35名特邀评委共79人。近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都组织过全国性白酒评委的考核和聘任工作。2006年5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以中酒协[2006]22号文,聘请200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107人。2006年11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中食协[2006]101号文,聘任第七届白酒国家评委175人。两会共聘请白酒国家级评委共282人,减去两会兼聘的35人(不含同名而单位不同的评委),当前国家级白酒评委实有247人。 本文就如何参加评酒员考试,力争顺利通过考核,提出一些管见,抛砖引玉,供有志于白酒评酒工作的同志参考。 1考题分类 评酒员的考核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的,考试就离不开试题。所以,试题是考核的核心,也是评酒员考核活动的中心工作。一般认为,考题的难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才能较好地区分考生的实际水平,但对学员来说,要有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思想准备。 题型的分类有几种,试举例如下: 一、分为两类:①文字题;②实物品评题,含视、嗅和味觉感官的考核,不同酒度或香型的识别,质量差的区分,重复或再现性的测试等。实验为酒样或不同基质配制的试样。 二、分为三类:①理论知识试题;②敏感力测试题,含嗅、味觉的识别,浓度差辨别…;③品评能力测试题,含质量差、重复性等。 三、分为“四评”类型:①评分――属通常的实际品评能力的测定;②评型――属感官敏感力的测试,含单体香味、酒样香型的辨认,寻找质量缺陷,以及理论知识题;③评序――属对所给定的试样,按考试要求进行浓度差、质量差排序,质量等级及真伪辨别等;④评重――属同一轮或不同轮次中酒样重复出现的识别。 四、分为六类:①识别题,含香型、单体等的识别;②排序题,对不同的酒度或单体浓度等;③重现题,含重复性和再现性;④差别题,含质量差的区分,同香型白酒之间不同风格的辨认;⑤综合题,属综合上述内容的试题; ⑥文字题,是对有关基础理论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2嗅觉测试题 一般通过对每杯试样进行闻嗅,指出存在的香气特征。常见的有:酯香、馊香、酸气、玫瑰香、桂花香、薄荷香等香精试样。 答题要点:①对某香气的突出特点进行反思和对比,再确认其存在;②可能有1杯试样是空白的,如纯净水,属于无香气,应先择出;③嗅觉很容易疲劳,所以速战速决为好。 有时利用酯类等单体物质作为试样,要求辨别其香气,写出单体的化学名称。 3味觉测试题 主要通过品尝对不同的味觉或呈味物质加以识别。常用的基质有:砂糖、食盐、柠檬酸、味精、奎宁、单宁、丙烯醛等。在白酒中常见的味感有:涩味、苦味、过甜味、酸味、糟味、油味、糠腥味、霉味、泥臭味、黄水味、酒梢子味等。 答题要点:①对每杯试样的品尝感受中找出1个最突出的呈味物质或味感,不可罗列几种味觉;②可能有空白的试样,如蒸馏水,属无味的,或者是淡淡的味精溶液;③排除各试样中普遍存在的干扰物质;④注意试样中有无重复的味觉;⑤将试样均匀地分布到舌面的各个部位;⑥先确认有把握的味觉试样;⑦味觉也容易疲劳,所以要控制进口的酒量,并按照先淡后浓的顺序品尝,识别。 4单体成分识别题

食品感官分析

食品感官分析 第一章概述 1.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 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 1. 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 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 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 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 JND)。 6. 影响感觉的因素: 1)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 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C 的范围内。 3) 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 化。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 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 第三章食品感官分析的环境条件 1.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应达到的要求: I 一般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外来气味或噪声。 II 功能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III 试验区内的环境要求:这里专指试验区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①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眩右。②换气 速度: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③空气的纯净度:检验区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 (2) 光线和照明: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 ,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 (3) 颜色:检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声:检验期间应控制噪声,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2.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中隔挡的数目一般为5?10个,但不得少于3个。 3. 样品制备的要求: (1) 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所制备的样品的各项特性均应完全一致,包括每份样品的量、颜色、外观、形态、

食品感官评定

绪论 1.食品感官评定是食品分析的一种。食品分析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以下几方面的需要:安全、高质量、有营养、有益健康、美味可口 2. 对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一般成分的分析) 食品中污染物的分析 食品分析 食品辅助材料及添加剂的分析 感官评定 3.感官评定的定义 传统的感官分析(感觉测试):利用一些敏感的感觉器官和长年经验积累的某一方面专家担任评价和判别工作(香肠颜色和味道评价、烟丝质量优劣的划分、茶和香味比较) 弊端:导致可信度低--- 主观的、无统计意义 现代感官评定(感官测试):是测量、分析和解释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物料特性所引起反映的一门科学 包括: (1) 以人的感官测定物的特性 (2) 从物料来获知人的特性 4.食品感官评定的定义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食品的色泽、气味、风味、组织状态、硬度等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与评价。 克服以前缺点,在评价员的选择、实验环境的布置、实验方法的评定、结果处理等方面不在依赖经验和权威,而是依靠科学,是心理学、生理学、食品科学和统计学的统一,最终的结论是评价小组中评价员结果的综合,并不看重个人的结论如何。--- 客观的、有统计意义、结果可重复

注: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官鉴定、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评价 5.食品感官评定的发展简史 引入统计学、心理学、生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历史 6.科学的膳食标准+精美的食谱≠可接受的食物 7.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 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 8.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新产品开发:对新产品的感官特性、可接受性进行评估。 质量控制:分析比较操作人员、设备、原辅料、工艺、环境及时间对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感官质量标准及其相应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提供依据。 市场调查:调查实际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食品感官质量的要求。 产品评优领域 9.食品感官评定与理化分析 感官评定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进行的实验,而人的感官状态又常受环境、自体、感情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尽量避免各种因素对感官评价结果的影响。 人们也一直在寻求用理化分析—仪器测试的方法来代替人的感觉器官(如电子鼻、电子舌、食品感官机器人),以其将主观的定性化语言描述转化为客观的定量化表达,可使评价结果更趋科学、合理、公正。 理化分析方法无法代替感官评定的主要原因: (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及感官分析方法简便、实用

感官评定教案

第一章食品感官属性及其识别 教学目得要求: 了解常用得一些食品感官属性以及识别这些属性得途径 重点: 感官属性得识别途径 难点: 嗅觉与味觉得识别 主要内容: 第一节食品感官评定得概论 一食品感官评定得定义得概念与意义 1 定义 食品感官评定就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与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与听觉对食品感官品质所引起反应得一门科学(1975年美国食品科学技术专家学会) 1)唤起:它提出了感官评定应该在一定得控制条件下,制备与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这一原则。它指明样品应就是随机得,感官评定应在专门得检验室完成,所有评价程序尽可能不影响鉴评人员感觉器官得正常发挥 2)测量:感官评定就是一门定量得科学,通过采集数据在产品性质与人得感知之间建立起合理得、特定得联系,应考虑精度、准确度、敏感性,而避免错误得结论。 3)分析:适当得数据分析就是感官检验得重要部分。通过人得感官而产生得数据有时不完全一致,同时检验人员之间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数据统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4)解释:这一过程就是对结果得解释。它就是基于数据、分析,所作出得合理判断。 感官评定就是一门不精确得学科,实验后得到得结果也可能有多种解释。 2 食品感官评定得意义 1.在食品得质量标准与卫生标准中,第一项内容一般都就是感官指标。通过感官指标不仅能够直接对食品得感官性状做出判断,而且还能够据此提出必要得理化与微生物检验项目,以便进一步证实感官评价得准确性。

2.通过对食品感官性状得综合性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地评价出食品品质有无异常,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可避免对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损害。 3.方法直观、手段简便,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与专用、固定得检验场所以及专业人员。 4.感官评价方法能够察觉其她检验方法所无法评价得食品品质某些特殊性污染得微量变化。 二食品感官评定得起源与发展 自人类开始评价食品、水以及其她使用与消费物品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感官评价。贸易得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较正式感官评价得发展。希望通过抽样检验代表整个物品质量得买主,其仅检验整船货物得部分样品。卖主开始根据对物品质量得评价确定其价格。随着社会经济得发展,人们发展了酒、茶、咖啡、奶油、鱼类与肉类等项目。任何一门学科得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其她学科,食品感官评价得发展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要获得令人信服得感官评价结果,就必须以统计学原理作为保证,而人得感官生理学与心理学得原理就是进行感官评价得基础,这三门学科构成了现代感官评价得三大支柱。另外,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发展也必将影响与推动感官评价得发展。 三食品感官评定得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四条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得营养要求,具有相应得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第七条规定了禁止生产经营得食品,其中第一项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她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得食品”。 四食品感官评定得应用与方法 1 食品感官评定得应用 (1)应用于市场调查 (2)用于新食品开发 (3)用于食品生产中得质量控制 2 食品感官评定得方法

《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测定指南》

《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测定指南》 编制说明 《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测定指南》国家标准 起草工作组 二O一二年十二月

《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测定指南》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白酒风味物质阈值品评指南》国家标准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提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项目计划号20101030-T-607。 2、目的意义 阈值是风味化学中连接化学含量与感官特性的桥梁,是风味化学中研究关键香气成分重要性的参考指标,也是人员感官灵敏度培训和筛选的重要方法。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已采用多种方法测定葡萄酒、啤酒、威士忌、清酒等酒精饮料中风味化合物的阈值,作为研究分析酒中关键风味成分的参考指标。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测定方法的确立,对白酒感官品评技术、风味化学研究、产品质量提升有巨大推动作用:根据异常风味物质的感官阈值质确立限量控制标准;结合风味物质化学含量与感官阈值筛选键风味物质;以阈值为参考指标风味物质相互作用规律;以阈值为指标筛选培训感官品评人员。因此,白酒风味物质阈值的研究对白酒感官特征形成机理和产品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白酒成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专家如刘洪晃(在当时湖南湘泉酒厂进行试验)、张国强(原安徽淮北市口子酒厂)和对白酒香气成分的阈值进行探索性测定工作。2009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展的中国白酒“169计划”开始实施中国白酒风味物质阈值的测定工作计划。为提升白酒行业的科技实力,提高产品质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令狐采学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 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二、填空题: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T )

酒类的感官评价

酒类的感官评价 09级市场营销专科一班 商品学第二组 小组成员:王刚3509017055 王彩彩3509017029 赵晓飞3509017045 陈雅暖3509017003

实验目的: 1、了解鉴别酒类的分类方法; 2、了解各种就的感官特点; 3、了解中国酒文化; 二、实验日期: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三、实验地点: 物理楼E1102 四、实验仪器用具及材料: 酒杯、白酒(五岳独尊、干白、金奖白兰地、汾酒、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苹果酒、老白干、花雕、郎酒、老窖) 五、实验步骤: 1、备酒具:用热水清洗酒具,放好,以备使用。 2、取酒品:将准备好的各类酒品倒入酒杯在写好名称的纸片上。 3、看色泽:白酒的正常色泽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的 液体。将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现环状不溶物。将酒瓶倒置,在光线中观察酒体,不得有悬浮物、浑浊和沉淀。 4、闻香气:将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摇晃,即刻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 细嗅闻其香气。或倒几滴酒在手掌上,稍搓几下,再嗅手掌,即可鉴别香气的浓淡程度与香型是否正常。白酒不应该有异味,诸如焦糊味、腐臭味、泥土味、糖味、酒糟味等不良气味均不应存。 果酒一般应具有原果实特有的香气,陈酒还应具有浓郁的酒香,

而且一般都是果香与酒香混为一体。酒香越丰富,酒的品质越好。 5、品滋味:白酒的滋味应有浓厚、淡薄、绵软、辛辣、纯净和邪 味之别,酒咽下后,又有回甜、苦辣之分。白酒的滋味评价以醇厚无异味,无强烈刺激性为上品。饮入口中的白酒,应于舌头及喉部细细品尝,以识别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优劣。果酒应酸甜适口,醇厚纯净而无异味,甜型酒要甜而不腻,干型酒要干而不涩,不得有突出的酒精气味。 6、评酒体:对酒的色、味、香进行综合评价。 7、清酒具:清洗酒具,整理放好,将实验台整理好。 六、实验结论: 酒的品种分类 ①蒸馏酒:原料经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酒叫蒸馏酒,这类酒其他固形物含量极少,含酒精高、刺激性强,如白酒,白兰地酒等。 ②发酵原酒(或称压榨酒):原料经发醇后,直接提取后用压榨法而取得的酒。这类酒的度数较低,而固形物的含量较多,刺激性小,如黄酒、啤酒、果酒等。 ③配制酒:用白酒或食用酒精与一定比例的糖料、香料、药材等配制而成的。这类酒因品种不同,所含糖分、色素、固形物和酒精含量等各有不同,如橘子酒、竹叶青,五茄皮及各种露酒和药酒。 1、五岳独尊:①色:无色清亮透明②香:芝麻香突出,幽雅舒适,诸味谐调③味:醇和净爽,余味悠长,是芝麻香白酒的典型代表④体:醇厚丰满,绵甜柔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