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2a <3=( )

A .5a -

B .5a -

C .1a -

D .1a --

2.下列计算正确的为( ).

A 5=-

B =

C .

2

+=+

D 2

=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

B =

C 3=-

D 2=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a 3 ? a 2=a 6

C .(b+2a) (2a -b) =b 2 -4a 2

D .5m + 2m = 7m 2

5.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0x

C .2x

D .2x

6.若化简1682+-x x -1x -的结果为5-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为任意实数 B .1≤x≤4

C .x≥1

D .x≤4

7.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B .

C .D

8.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2的算术平方根

B .34<<

C 不能化简

D 是无理数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

B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C .-3没有立方根.

D .

10.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11.若|x 2

﹣4x+4|x+y 的值为( ) A .3

B .4

C .6

D .9

12.230x -=成立的x 的值为( )

A .-2

B .3

C .-2或3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

⑴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1a =,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

234,,,,n a a a a ,请求出234,,a a a 的值;

⑵根据以上规律写出n a 的表达式.

14.当x 3x 2﹣4x +2017=________.

15.甲容器中装有浓度为a 40kg ,乙容器中装有浓度为b 90kg ,两个容器都倒出m kg ,把甲容器倒出的果汁混入乙容器,把乙容器倒出的果汁混入甲容器,混合后,两容器内的果汁浓度相同,则m 的值为_________. 16.x y 53xy 153,则x+y=_______. 17.已知实数m 、n 、p 满足等式

33352m n m n m n p m n p -+--+----,则p =__________.

18.函数y 4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9.28n n 为________. 20.已知23x =243x x --的值为_______.

三、解答题

21.先阅读材料,再回答问题: 因为

)

21

211=2121

=+;因为(

32

321=,所以

3232

=+(

43

431=4343

=+ (154=+ ,

1n n

=++ ; (2213210099

???++++的值. 【答案】(1541n n +2)9 【分析】

(1)仿照例子,由

(

)(

)

54

541-+=可得

54

+的值;由

(

)(

)

111n n

n n ++-+=可得

1

1n n

++的值;

(2)根据(1)中的规律可将每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可转化为实数的加减法运算,再寻求规律可得答案. 【详解】 解:(1)因为

(

)(

)

54

541-+=,所以

54

+=54-; 因为

(

)(

)

111n n

n n ++-+=,所以

1

1n n

++=1n n +-;

故答案为:54-;1n n +-;

(2)213210099

++???++++ 213243999810099=-+-+-+???+-+- 1001=-

10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这两个数的差进行分母有理化是解题关键.

2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下列问题: 在进行代数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3,31

+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 (一5353

333

?==? (二231)

3131(31)(31)

-=++-(; (三22(3)(31)(33131313131

===++++.

以上这种化简的方法叫分母有理化. (1)5+3

: ①参照(二)5+3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参照(三)式化简

5+3

.

(2)化简:++++

315+37+599+97

+

【答案】见解析.

【分析】

(1)原式各项仿照题目中的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各项分母有理化,计算即可.

【详解】

解:(1)①;

;

(2)原式

故答案为:(1)①;②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有理化,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前面的分析,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23.已知x=23,求代数式(7+3x2+(23)x3

【答案】23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出x2,然后代入代数式,根据乘法公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试题解析:x2=(23)2=7﹣3

则原式=(37﹣3+(3233

=49﹣3

3

24.先化简,再求值:2

-+a=1007.

12a a

如图是小亮和小芳的解答过程.

(1)的解法是错误的;

(2)错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3)先化简,再求值:269

a a

-+a=﹣2018.

【答案】(1)小亮(22a(a<0)(3)2013.

【解析】

试题分析:(12a,判断出小亮的计算是错误的;

(22a的应用错误;

(3)先根据配方法把被开方数配成完全平方,然后根据正确的性质化简,再代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小亮

(22a(a<0)

(3)原式=()23

a-a+2(3-a)=6-a=6-(-2007)=2013.

25.计算:

(1)

1

16

2

??- ?

??

(2)(47)(47)

【答案】(1)-5;(2)9

【分析】

(1)第一项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后一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

1

16

2

??- ?

??

41

=--,

5

=-;

(2)(47)(47)

167

=-

9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零指数幂,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6.计算(11)1)?; (2)

【答案】(12+;(2). 【解析】

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详解:(1)

1

1+;

=()31-

2 ;

(2)原式=(22

?,

=3?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化简二次根式后,在加减的过程中,有同类二次根式的要合并;相乘的时候,被开方数简单的直接让被开方数相乘,再化简;较大的也可先化简,再相乘,灵活对待.

27.计算下列各式:

(1;

(2

【答案】(12 ;(2) 【分析】

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

(1)原式2=-

2=

(2)原式=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熟练掌握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0)

(0)

a a

a

a a

?

==?

-<

?

)

0,0

a b

=≥≥

=(a≥0,b>0).

28.

一样的式子,其实我

==

3

==

1

===;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

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

2

2

111

1

===

-

=

(1

2

)化简:

2n

++

+

【答案】(1

-2

.

【解析】

试题分析:(12看出5-3,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进约分即可.

(2)先每一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最后合并即可.

试题解析:(1)

==

===

(2)原式

2n

+++

=.

考点:分母有理化.

29.计算下列各题:

(1

(2)2-.

【答案】(1)2)2-- 【分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

解:(1)原式==;

(2)原式22(5=--+

525=---

2=--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是关键.

30.化简求值:2

12

(1)211

x x x x -÷-+++,其中1x =.

【解析】

分析: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原式211

2,2111x x x x x x -+??=

÷- ?++++??

2112

,211

x x x x x -+-=

÷+++

()

2

1

1

,1

1x x x x -+=?

-+ 1.1

x =

+

当1x =

时,

1

13x ==+ 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a =,然后再根据a 的范围去掉绝对值后即可求解. 【详解】

|2|=-a ,且2a <,

|2|2=-=-+a a ,

原式|2|3231=--=-+-=--a a a , 故选:D . 【点睛】

||a =这个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D

解析:D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加法以及混合运算的法则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 5=,故A 选项错误;

B B 选项错误;

C =

,故C 选项错误;

D 2

=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B 【分析】

本题可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运算法则判断A 、B 、C 选项;利用立方根性质判断D 选项. 【详解】

A ,故该选项错误;

B ==

C 3=,故该选项错误;

D 1

1

2

23334=(2)2==,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以及立方根,二次根式计算时通常需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按照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解题关键是细心.

4.A

解析:A 【分析】

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可判别A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可判断B 、C 、D 的正误. 【详解】

A 、=,= ∵1812>,

∴>,故该选项正确; B 、3a ?25a a =,故该选项错误;

C 、()()2

2

224b a a b a b +-=-,故该选项错误;

D 、527m m m +=,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大小的比较,同底数幂的乘法、平方差公式、合并同类项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D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0),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即:20x -≥ , 解得:2x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即被开方数≥0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把多项式化简为|x-4|-|1-x|,然后根据x的取值范围分别讨论,求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

【详解】

-=|x-4|-|1-x|,

解:原式1x

当x≤1时,

此时1-x≥0,x-4<0,

∴(4-x)-(1-x)=3,不符合题意,

当1≤x≤4时,

此时1-x≤0,x-4≤0,

∴(4-x)-(x-1)=5-2x,符合题意,

当x≥4时,

此时x-4≥0,1-x<0,

∴(x-4)-(x-1)=-3,不符合题意,

∴x的取值范围为:1≤x≤4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及二次根式的化简,要注意正负号的变化,分类讨论.

7.D

解析:D

【解析】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因此不能计算,故不正确.

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可知,故不正确;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故不正确;

==,故正确.

3

故选D.

8.C

解析:C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及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依次判断.

【详解】

A12的算术平方根,故该项正确;

B、34

<<,故该项正确;

C =

D =是无理数,故该项正确;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无理数的定义及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并运用解题是关键.

9.D

解析:D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无理数的概念立方根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5=,故A 选项错误;

0ππ-+=,故B 选项错误;

-3=,故C 选项错误;

D 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区别,无理数、二次根式和立方根的概念,题目较为综合,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本题的关键.

10.A

解析:A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x -1≥0,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x -1≥0, 解得x ≥1.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11.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得:|x 2–4x ,所以|x 2–4x +4|=0, 即(x –2)2=0,2x –y –3=0,所以x =2,y =1,所以x +y =3.故选A .

12.B

解析:B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乘法进行分析即可得答案.【详解】

x30

-=,

=0

=,

∴x=-2或x=3,

又∵

20

30 x

x

+≥

?

?

-≥

?

∴x=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以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1)a2=,a3=2,a4=2;(2)an=(n为正整数).

【解析】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1,∠B=90°.

∴在Rt△ABC中,AC===.同理:AE=2,EH=2,

解析:(1)a2,a3=2,a4=;(2)a n n为正整数).

【解析】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1,∠B=90°.

∴在Rt△ABC中,AC

AE=2,EH=,…,

即a2a3=2,a4=

(2)a

n n为正整数).

14.2016

【解析】

把所求的式子化成(x﹣2)2+2013然后代入式子计算,即可得到:x2﹣

4x+2017=(x﹣2)2+2013 =()2+2013=3+2013=2016.

故答案是:2016.

解析:2016

【解析】

把所求的式子化成(x﹣2)2+2013然后代入式子计算,即可得到:

x2﹣4x+2017=(x﹣2)2+2013 =2+2013=3+2013=2016.

故答案是:201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把式子配成完全平方,然后整体代入即

可求解,考查了学生对整体思想的认识和应用,学生对整体思想不熟时出错的主要原因. 15.【分析】

分别求出甲,乙容器中原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再求出mkg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最后利用混合后果汁的浓度相等列出关系式,求出m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甲容器中纯果汁含量为akg,乙容器

解析:

5

【分析】

分别求出甲,乙容器中原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再求出mkg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最后利

=,求出m即可.

【详解】

甲容器倒出mkg果汁中含有纯果汁makg,乙容器倒出mkg果汁中含有纯果汁mbkg,

=,

整理得,-6b=5ma-5mb,∴(a-b)=5m(a-b),

∴m

故答案为:

5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题意,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

16.8+2

【解析】

根据配方法,由完全平方公式可知x+y==()2-2,然后把+=+,=-整体代入可得原式=(+)2-2(-)=5+3+2-2+2=8+2.

故答案为:8+2.

解析:

【解析】

根据配方法,由完全平方公式可知

x+y=2222+=+-

)2

整体代入可得原式=

2-2

故答案为:

17.5 【解析】

试题解析:由题可知, ∴, ∴, ∴, ①②得,, 解方程组得, ∴. 故答案为:5.

解析:5 【解析】

试题解析:由题可知30

30m n m n -+≥??

--≥?

, ∴3m n +=,

0=, ∴35200m n p m n p +--=??

--=?①

①-②得2620m n +-=,31m n +=,

解方程组331m n m n +=??+=?得4

1m n =??

=-?

, ∴4(1)5p m n =-=--=.

故答案为:5.

18.x≤4且x≠2 【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不能为零,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y=,得4-x≥0且x-2≠0.

解得x≤4且x≠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被开方

解析:x≤4且x≠2

【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不能为零,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得4-x≥0且x-2≠0.

解得x≤4且x≠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不能为零得出4-x≥0且x-2≠0是解题关键.

19.7

【分析】

把28分解因数,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出n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28=4×7,4是平方数,

∴若是整数,则n的最小正整数值为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

解析:7

【分析】

把28分解因数,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出n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28=4×7,4是平方数,

n的最小正整数值为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把28分解成平方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20.-4

【分析】

把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时,

=-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本题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能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是解题

解析:-4 【分析】

把2x =243x x --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2x =

243x x --

((2

2423=---

4383=--+

=-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本题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能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21.无 22.无 23.无 24.无 25.无 26.无

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题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 m ,3 cm ,4 cm B .3 cm ,4 cm ,8 cm C .4 cm ,6 cm ,2 cm D .7 cm ,11 cm ,2 cm 2.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a 3b -- D.2a<2b -- 3.在函数y=1 1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1 D .x=1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1m +)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下列句子属于命题的是( ) A .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吗 B . 将16开平方 C . 钝角大于直角 D . 作线段AB 的中点 6.如是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示意图,通过证明△DOP ≌△EOP 可以说明OC 是 ∠AOB 的角平分线,那么△DOP ≌△EOP 的依据是( ) 7.若正比例函数()14y m x =-的图象经过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当12x x <时, 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m < B 、0m > C 、14m < D 、1 4 m > 8.若方程组的解x ,y 满足0<x+y <1,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0 B .﹣4<k <0 C . 0<k <8 D . k >﹣4 9.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为( ) A .(-1,-1) B .(-2,-2) C .(-22,-22 ) D .(0,0)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全卷三大题,25小题,试卷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以直接使用2B 铅笔作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 1. 计算2-1的结果是 A .-2 B .-12 C .12 D .1 2. x =1是方程2x +a =-2的解,则a 的值是 A .-4 B .-3 C .0 D .4 3.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A .90° B .180° C .360° D .540°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ABC 在第一象限,则△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所在的位置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 若AD 是△ABC 的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D =CD B .AD ⊥BC C .∠BA D =∠CAD D .BD =CD 且AD ⊥BC 6.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a +b ) 2=a 2+2ab +b 2计算(x +12)2,则公式中的2ab 是 A .12x B . x C .2x D .4x 7. 甲完成一项工作需要n 天,乙完成该项工作需要的时间比甲多3天,则乙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是该项工作的 A .3n B .13n C .1n +13 D . 1n +3 8. 如图1,点F ,C 在BE 上,△ABC ≌△DEF ,AB 和DE , AC 和DF 是对应边,AC ,DF 交于点M ,则∠AMF 等于 A . 2∠B B . 2∠ACB C . ∠A +∠ D D . ∠B +∠ACB 9. 在半径为R 的圆形钢板上,挖去四个半径都为r 的小圆.若R =16.8,剩余部分的面积为272π,则r 的值是 A . 3.2 B . 2.4 C . 1.6 D . 0.8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a ),B (b ,12-b ),C (2a -3,0),0<a <b <12, 图1 M F E C D B A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 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 ∠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 ∠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测试卷 一、选择题 1.5﹣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为任意实数B.0≤x≤5C.x≥5D.x≤5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0 = =D.1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 4.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C.D A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3 C=﹣2 D= 6.() A.1 B.﹣1 C.D- 7.已知x1x2,则x?2+x?2等于( ) A.8 B.9 C.10 D.11 8.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9.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6 = C.3+=D2 =- 10.已知实数x,y满足(x y)=2008,则3x2-2y2+3x-3y-2007的值为() A.-2008 B.2008 C.-1 D.1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 B.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C.-3没有立方根. D.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 C3 = D3 =- 二、填空题

13.设42-的整数部分为 a,小数部分为 b.则1 a b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1 m m - 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_____________. 15.下面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1 1第行 3 2 5 6 2第行 7 22 3 10 11 23 3第行 13 15 4 17 32 19 25 4第行 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 5 行从左向右数第 3 个数是 ,第 n (n 3≥ 且 n 是整数)行从左向右数第 n 2- 个数是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16.将1、2、3、6按右侧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5,4)与(9,4)表示的两数之积是______. 17.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a(a -b)+b(a +b),如:3◇2=3×(3-2)+2×(3+2)=1332=_____. 18.函数y 4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9.2m 1-1343m --mn =________. 20.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都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记 2 a b c p ++=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 p p a p b p c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若4a =,5b =,7c =,则ABC 面积是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框中,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选择题答题框) 1、四个实数-2,0,-2,-1中,最大的实数是( ) A .-2 B .0 C .- 2 D .1 2、某校八(1)班6名女同学的体重(单位:kg )分别为35,36,38,40,42,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42 B .40 C .39 D .38 3、如图,在直径为AB 的半圆O 上有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半圆匀速运动到点B ,然后再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直径回到点A 停止,线段OP 的长度d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 4、以下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8,15,7 B .8,10,6 C .5,8,10 D .8,3,40 5、点(2,3),(1,0),(0,-2),(0,0),(-3,2)中,不属于任何象限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将△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的关系是( ) A .关于x 轴轴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将原图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7、已知?????x =-1,y =2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x +2y =m , nx -y =1的解,则m -n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8、一次函数y 1=x +4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y 1=x +4的图象的交点不可能在( )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9、毕威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后,从毕节到威宁全长约为126 km.一辆小汽车、一辆货车同时从毕节、威宁两地相向开出,经过45分钟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货车多行6 km ,设小汽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为x km/h ,y km/h ,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45(x +y )=12645(x -y )=6 B.?????34(x +y )=126x -y =6 C.?????34(x +y )=12645(x -y )=6 D.? ????3 4(x +y )=12634 (x -y )=6 10、在△ABC 中,∠C =90°,c 2=2b 2 ,则两直角边a ,b 的关系是( ) A .a b C .a =b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2 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 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 ) A .20 cm B .10 cm C .14 cm D .无法确定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4)=-3×-4 B.42 -32 =42 -32 C. 62= 3 D.6 2 = 3 13、已知M (1,-2),N (-3,-2),则直线MN 与x 轴,y 轴的位置关系分别为( ) A .相交,相交 B .平行,平行 C .平行,垂直相交 D .垂直相交,平行 14、对于一次函数y =-2x +4,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B .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0,4) C .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y =-2x 的图象 D .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15、如图,AB ∥CD ∥EF ,BC ∥AD ,AC 平分∠BAD ,则图中与 ∠AGE 相等的角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浙教版) 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 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 5.同位角是∠BFD 和 ∠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 ∠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 ∠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 ∠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 ∠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 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 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八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如图,在?ABCD中,AB=3,BC=5,∠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DE的长为() A.5 B.4 C.3 D.2 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2,则BC的长是()A.2 B.4 C.2 D.4 3.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且AB=10,BC=15,MN=3,则AC的长是() A.12 B.14 C.16 D.18 4.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5.两个一次函数y=ax+b和y=bx+a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

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3),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m﹣2,3),(m,3),且点A 在点B的左侧,若线段AB与直线y=﹣2x+1相交,则m的取值范围是()A.﹣1≤m≤B.﹣1≤m≤1 C.﹣≤m≤1 D.0≤m≤1 8.如图,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则不等式﹣2x+b >0的解集为() A.x>B.x>3 C.x<D.x<3 9.如图,把Rt△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0°,得到Rt△AB′C′,点C′恰好落在斜边AB上,连接BB′,则∠C′B′B的度数为() A.40°B.50°C.70°D.20° 10.一个自然数a的算术平方根为x,则a+1的立方根是()A.B.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1.实数6的算术平方根是. 12.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13.一元一次不等式﹣x≥2x+3的最大整数解是.

八年级数学课堂检测

八年级数学课堂检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封 …………………………… 线 ………………………………… 八年级数学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点A (2,-1)在 ……………………………………………………………… ( ) A 、x 轴上 B 、y 轴上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函数y =1-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 >1 B .x <1 C .x ≥1 D .x ≤1 3.下列四个点,在正比例函数x y 5 2 -=的图像上的点是…………………… ( ) A .(2,5) B .(5,2) C .(2,-5) D .(5,-2) 4.若点(m ,n )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2m ﹣n 的值是…………………… ( ) A . 2 B . ﹣2 C . 1 D . ﹣1 5.如图,一次函数y=(m ﹣1)x ﹣3的图象,则m 的值是… ………………… ( ) A . m >1 B . m <1 C . m <0 D . m >0 6.函数y =-x 与函数y =x +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 ( ) A .??? ??-21,21 B .?? ? ??-21,21 C .??? ??--21,21 D .??? ??21,21 7.定义:平面内的直线1l 与2l 相交于点O ,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1l ,2l 的距离分别为a 、b ,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b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 的点的个数是 ………………………… ……………………( ) A .4 B .3 C .2 D .1 8.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⑤甲在时的行程为12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 ( ) A. 5 个 B. 4 个 个 D. 2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点(1,-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0.已知点P 的坐标是(2,3),则这个点到x 轴的距离是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22-=x y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其直线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正比例函数3 2 )1(--=m x m y ,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_________。 第5题 第8题

数学作业本八年级上参考答案2020

数学作业本八年级上参考答案2020第1页—第3页 1. 选择题 1A 2D 3A 4C 2. 填空 (1)T=20-6h 20,6 T h h (2)Q=6x105-pt 6x105 p Q t 0≤t≤6x105/p (3)S=1.5b (4) 0≤x≤7 0≤y≤5 5 0 3.解答题 (1)y= Q/a-x –Q/a (0≤x≤a) (2)y=80-2x 20 (3) ①-2≤x≤3 ②当x=3,y有最小值为1/2 ③当-2≤x≤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0≤x≤3,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①`v=800-50t ②0≤t≤16 ③当t=8时, v=800-50x8=400 ④当v=100时,100=800-50t T=14

第5页—第7页 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A 7B 8D 填空 (1)1 (2)y=2x+1 -1 (3)my1 (5)y=-2x+100 25 (6)9 3.解答题 (1) ① Q=200+20t② (0≤t≤30) (2) ①y=80 (0≤x≤50) y=1.9x-15 (50≤x≤100) ②y=1.6x ③选择方式一 (3)①在同一直线上 y=25/72x ②当x=72时,y=25 当x=144时,y=50 当x=216时,y=75 y=25/72 x (0≤x≤345.6) ③当x=158.4时,y=25/72x158.4=55 (4) ①y甲=2x+180 y乙=2.5x+140 ②当x=100时,y甲=200+180=380

Y乙=140+250=390 380〈390 租甲车更活算 第13页—第15页 1.选择题 (1)D (2)C (3)C 2.填空 (1)x=2 y=3 (2)x=2 x>2 (3)-3 -2 x= -5/8 y= -1/8 (4)1/2 0 x=2 y=3 (5)y=5/4 x 2. 解答题 3. (1)略 (2)①依题意 -k+b= -5 2k+b=1 解得 k=2 b= -3

八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 -3x 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下列一次函数中,随着增大而减小而的是 ( ) (A )x y 3= (B )23-=x y (C )x y 23+= (D )23--=x y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3-+,m m P 在第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A 、-3<m <1 B 、m >1 C 、m <-3 D 、m >-3 (4,3)来表示,请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 点C ,连结AB ,AC ,BC ,使△ABC 的面积为2平方单位.则点C 的位置可能为( ) A.(4,4) B.(4,2) C.(2,4) D.(3,2) 5.如图,在凯里一中学生耐力测试比赛中,甲、乙两学生测试的路程s (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分别为折线OABC 和线段O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比甲先到终点 B 、乙测试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C 、比赛进行到29.4秒时,两人出发后第一次相遇 D 、比赛全程甲的测试速度始终比乙的测试速度快 6.P 1(x 1,y 1),P 2(x 2,y 2)是正比例函数y = -x 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y 1>y 2 B .y 1y 2 D .当x 1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共90分) 15,如图10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0),B (3,6),C (14,8),D (16,0),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8分) 16.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和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1,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B(3,0) 图1 图10 (3,6)(16,0) (14,8)(0,0) C D B A x y t h O t h O t h O h t O 深 水 区 浅水区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 ∠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 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 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 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 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 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1.D2.∠1=70°,∠2=70°,∠ 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八年级数学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不等于 ...x6的是() A.B.C. D. .下面的图形都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D. .使分式 2 1 - + x x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1 D.x≠2 .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A.B. C. D. .计算(a﹣2)(﹣a﹣2)的结果正确的是() A.a2﹣4 B.a2﹣4a+4 C.4﹣a2D.2﹣a2 .△ABC中,∠A=∠B+∠C,则对△ABC的形状判断正确的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下列分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A.B.C.D.

(第8题) 8.如图,AB =BD,BC=BE,要使△ABE≌△DBC,需添加条件() A.∠C=∠E B.∠ABE=∠DBC C. ∠D=∠E D.∠A=∠D 9.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交BE于点F,若BF=AC, 则∠ABC等于()A.48°B.50°C.45°D.60° 10.无论x、y取任何值,多项式x2+y2﹣2x﹣4y+6的值总是() A.正数B.负数 C.非负数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是7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边形 13.若分式0 1 1 2 = - - x x ,则x= 14.已知,且,则 15.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B=6,AD=3,BC=10,则△A BC的面积是. 16.已知完全平方式,则常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满分86分) 17. 计算:(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第9题) E A D C B F 第15题 A D C B

厦门市2018—2019-学年(下)八年级期末数学教学质量检测及其评分标准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考室 考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 ①考生要写清姓名、班级及座号 ②答题时,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 ③考生不准作弊,否则作零分处理 注意 事 项 厦门市2018—2019 学年(下)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数 学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在四边形 ABCD 中,边 AB 的对边是-------------------------------------------------------( ) A. BC B. AC C. BD D. CD 2. 要使二次根式 2+x 有意义,x 的值可以是-----------------------------------------------( ) A. -2 B. -3 C. -4 D. -5 3. 已知 y 是 x 的函数,且当自变量的值为 2 时函数值为 1,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y=x 2 B. y=x -1 C. y=2x D. y=-2/x 4. 有一组数据:1、1、1、1、m.若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0,则 m 为-----------------------( ) A.-4 B.-1 C. 0 5. 某电影放映厅周六放映一部电影,当天的场次、售票量、售票收入的变化情况如表一所示.在该变化过程中,常量是( ) A. 场次 B. 售票量 C. 票价 D. 售票收入 6. 如图,是某校 50 名学生素养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式子中,能较合理表示这 50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的是( ) A. 101525901080157025++?+?+? B. 1015251001090158025++?+?+? C. 101525951085157525++?+?+? D. 10 1525901083157625++?+?+? 7. 在△ABC 中,∠A=x°,∠B=y°,∠C≠60°.若 y=180°-2x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C=AB B. AB=B C. AC=BC D. AB 、BC 、AC 中任意两边都不相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18.2.1 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

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 知识点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B=180° B.∠B+∠C=180° C.∠A=∠B D.∠B=∠D 2.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两条橡皮筋.若改变框架的形状,则∠α也随之变化,两条橡皮筋的长度也在发生改变.当∠α是度时,两条橡皮筋的长度相等. 3.如图所示,E是?ABCD的边AB的中点,且EC=ED.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知识点 2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BC=90°,如何找一点D使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呢?小明的作法如下:过点C作BC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线交于点D,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 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是正确的.”那么小明这样做的依据是. 5.如图,在?ABCD中,∠DAB,∠CBA的平分线交于点M,N是AB边上一点,NE⊥MA,NF⊥MB,垂足分别为E,F.求证:四

边形MENF是矩形. 知识点 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在?ABCD中,AC,BD是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A.AB=BC B.AC=BD C.AC⊥BD D.AB⊥BD 7.用一把刻度尺来判定一个零件是矩形的方法是先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然后测量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这样做的依据是. 8.已知两根长度相同的木棒的中点被捆在一起,如图所示拉开一个角度,判断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什么图形,并证明.

9.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10.以下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 A.AB=CD,AD=BC,∠A=90° B.OA=OB=OC=OD C.AB=CD,AB∥CD,∠B=∠C D.AB=CD,AB∥CD,OA=OC,OB=OD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 cm,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D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矩形ABCD的边运动,点P和点Q的速度分别为3 cm/s和2 cm/s,则最快s后,四边形ABPQ成为矩形.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BC上两点,且BE=CF,AF=DE. 求证:(1)△ABF≌△DCE; (2)四边形ABCD是矩形. 13.如图,在△ABC中,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BC的外角∠

2015上厦门市八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厦门市八年级质量检测 数学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1.全卷三大题,27小题,试卷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以直接 使用2B 铅笔作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 A.720° B.540° C.360° D.180° 2.下列式子中,表示“n 的3次方”的是( ) A . 3n B. n 3 C. n 3 D.3n 3.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4.计算:42313a a ÷ =( ) A .69a B. 6a C. 29-a D. 29a 5.2)643(-+y x 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 . -12 B.-6 C.9 D. 36 6.如图1,已知OE 是∠AOD 的平分线,可以作为假命题“相等的角是 对顶角”的反例的是( ) A . ∠AOB=∠DOC B.∠AOE=∠DOE C. ∠EOC<∠DOC D.∠EOC>∠DOC

7.如图2,在△ABC 中,AB=AC ,∠B=50°,P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顶点A 重合),则∠BPC 的值可能是( ) A . 135° B. 85° C.50° D. 40° 8.某部队第一天行军5h ,第二天行军6h ,两天共行军120km ,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走2km.设第一天和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分别是xkm/h 和y km/h ,则符合题意的二元一次方程是( ) A .5x+6y=118 B.5x=6y+2 C.5x=6y-2 D. 5(x+2)=6y 9.622 --x x 的一个因式是( ) A . x-2 B.2x+1 C. x+3 D. 2x-3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a ,5)在第二象限,则点P 关于直线m (直线m 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2)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 (-a ,5) B. (a ,-5) C. (-a+2,5) D. (-a+4,5)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在△ABC 中,∠C=100°,∠A=30°,∠B= 度. 12.计算:(a-1)(a+1)= . 13.已知∠A=70°,则∠A 的补角是 度. 14.某商店原有7袋大米,每袋大米为a 千克.上午卖出4袋,下午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 3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 千克. 15.如图3,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若∠BAD=∠CAD ,AB=6, AC=3,3=?ABD S ,则ACD S ?= . 16.计算:21274252212621262++-= .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7分) 计算:)3)(12(++x x 18.(本题满分7分) 如图4,点E ,F 在线段BC 上,AB=DC ,BF=CE ,∠B=∠C. 求证:AF=DE.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题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题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略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若二次根式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3 B. x ≠3 C. x ≤3 D. x ≥3 2. 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2 9-=-9 B. () 2 2-=2 C. 26÷=3 D.525±= 3. 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要使它成为矩形,需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 A. AO=CO B. AC=BD C. AC ⊥BD D. BD 平分∠ABC 4. 如图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繁荣顶点A ,分别过顶点B,D 作DE ⊥a 于点E ,BF ⊥a 于点F ,若DE=4,BF=3,则 EF 的长为 【 】 A. 1 B. 5 C. 7 D. 12 5. △ABC 的三边分别为a,b,c ,其对角分别为∠A,∠B ,∠C.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B=∠A-∠C B. a:b:c=5:12:13 B. 2 2 2 c a b =- D. ∠A:∠B:∠C=3:4:5 6.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中它的图像大致是 【 】 7.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4,BC=6,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CDE 的周长是【 】 A.6 B. 8 C. 10 D. 12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 ∠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 ∠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 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 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 ∠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 ∠ABD+∠BDC=180° 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 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 ∵ AB∥CD,∴ α=β6.(1)∠B=∠D (2) 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堂检测分式的运算

16.2分式的运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是分式的是( ). (A)b a m n ÷ (B)n m m n 23. (C)x x 53÷ (D)32 23473y x y x ÷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1)0=-1 (B)(-1)-1=1 (C)3 321 2a a = - (D)4731)()(a a a = -÷-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m ÷n ·m =m (B)m n n m =? ÷1 (C) 11 =?÷m m m (D)n ÷m ·m =n 4.计算5 4)()(a b a a b a -?-的结果是( ). (A)-1 (B)1 (C)a 1 (D)b a a -- 5.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2 1521y xy (B)y x y x +-2 2 (C)y x y xy x -+-.222 (D)y x y x -+22 6.下列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21 2121b a b a += + (B)ac b c b a b 2=+ (C) a a c a c 11=+- (D) 01 1=-+-a b b α

7.a b a b a -++2 的结果是( ). (A)a 2- (B)a 4 (C)b a b --2 (D) a b - 8.化简2 2)11(y x xy y x -?-的结果是( ). (A) y x +1 (B)y x +- 1 (C)x -y (D)y -x 二、填空题 9.2 232)()(y x y x -÷=______. 10.2 32])[(x y -=______. 11.a 、b 为实数,且ab =1,设1 1 11,11++ +=+++= b a Q b b a a P ,则P ______Q (填“>”、“<”或“=”). 12. a a a -+-21 422 =______. 13.若x <0,则 | 3|1 ||31---x x =______. 14.若ab =2,a +b =3,则 b a 1 1+=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三、解答题 15.计算:)()()(432b a b a b a -÷-?-. 16.计算:?-+-++2 22244242x y y x y x y y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