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21礼器碑、史晨碑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21礼器碑、史晨碑我是一人。
启功先生的《启功论书绝句百首》,是我们当代非常优秀的书论。
此书不但有绝句百首,更是有启功先生的自注。
本文是《启功论书绝句百首》第二十一首,启老在自注中点了题。
此首主要说:礼器碑、史晨碑。
【诗文】二一:礼器碑、史晨碑礼器方严体势坚,史晨端劲有余妍。
不祧汉隶宗风在,鸟翼双飞未可偏。
诗文一人注释:此首启老盛赞汉隶,尤其《礼器碑》、《史晨碑》。
【启功自注】礼器碑,史晨碑。
汉隶之传世者多矣。
荒山野冢,断碣残碑,未尝不发怀古者之幽情,想前贤之笔妙。
乃至陶冶者之划墼,葬刑徒者之刻字,朴质自然,亦有古趣。
然如小儿图画,虽具天真,终不能与陆探微、吴道子并论也。
以书艺言,仍宜就碑版求之。
盖树石表功,意在寿世,选工抡材,必择其善者。
碑刻之中,摩崖常为地势及石质所限,纵有佳书,每乏精刻,如褒斜诸石是也。
磐石如砥,厝刃如丝,字亦精能,珍护不替,莫如孔林碑石。
历世毡捶,有渐平而无剧损焉。
【一人简说】这一部分,启老说汉隶传世很多,多为石刻。
保存有好有坏,水平也参差不齐。
《礼器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鲁相韩勅所立(在山东曲阜孔庙),又称《韩勅碑》或《汉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碑高227.2cm,宽102.4cm,四面环刻,隶书,无碑额。
碑阳16行,满行36字,刻序、铭及韩勅等9人的题名;碑阴分为3列,各17行;左侧3列,各4行,右侧4列,各4行,均为题名。
碑的内容记录了韩勅修饰孔庙和制作礼器之事宜。
上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拓东汉礼器碑。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注释下,此碑在唐代不显于世,宋稍显。
被王澍、翁方纲、郭尚先等推为汉碑隶书极则。
这一段注释很有趣,翁方纲就是启老说了很多次,一生固守欧阳询《化度寺碑》的书家。
《史晨碑》:东汉,隶书,无额,两面刻。
前碑刻于灵帝建宁二年(169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年)四月,14行,行36字。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启功 论书绝句 100首

启功论书绝句 100首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 书籍如水滋润心,若无书,必无情。
3. 读书如饮水,冷暖自知心。
4. 纸上千言,唯有一句藏真。
5. 活到老,学到老,书是功夫,必不少。
6. 人生苦短,读书长,书中自有天地广。
7. 书海无涯,读书有益。
8. 每一本书,都是一面镜子。
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 窗外有雨,书里有诗。
1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 读书好,读好书,书中自有世间珍。
13.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万家灯。
14. 读书使人充实,写作使人精确。
15. 读书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命,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16. 书中自有金屋梦,经营一生方能得。
17. 阅读是一件开启大脑的好方法,是人类超越自己的工具。
18. 学到的越多,知道的越少,越想读书,越要经常。
19. 为了拥有一颗不灭的心,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学习。
20. 活到老,学到老,常读书,常受益。
21. 行万里路不居,书中自有知识屋。
22. 愚公移山志气高,读书造就人生才。
23. 读书何求?只愿书中天地宽。
24. 书是人类灵魂的食粮。
25. 度量衡秤,不过书。
26. 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财富就是读书的能力。
27. 书籍是知识的光源,是人类精神的富矿。
28. 读书如行路,路上胜似途中长。
29. 读书无疑是开启大门的钥匙,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30. 读书使人清楚人生目标,开拓个人思维。
31. 读好书,心胸开阔,人生更有光彩。
32. 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人生无悔路。
33. 见过才知深浅,思过才知生死。
34. 书籍如同一匹可以带你穿越时空的魔法马。
35. 不读书,不知道,知道了便行动。
36. 读书贵在精神,汲取思想滋养。
37.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8. 读书要有始有终,不要贪多而无用。
39. 阅读是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
40. 如果你想把时间管理得更好,不如花更多时间阅读。
41. 知识的殿堂,书籍的海洋,会给你带来无限收获。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九一至九三)

启功论书绝句百⾸详解全译(九⼀⾄九三)2019-05-07 11:04博野于铁江译释(2019.5.7)九⼀(姚鼐)琳琅诗富容夷韵,洞达书饶婉娈情。
⼀事惜翁真可惜,误将⼋股榜桐城。
【启功⾃注】姚鼐⑴。
惜抱翁⽂名震天下,与其乡先辈⽅望溪⑵齐名,世号⽅姚。
⽆论⽅⽒平⽣不为诗,即以⽂论,⽅⼜何堪媲姚哉⑶?⼤抵姚见世⾯,通⼈情,⽅则⾃卖头⼱⑷,⽽诸头⼱却不相许⑸也。
姚之诗,容夷跌宕⑹,视随园⑺,有时竟有突过者,遑论其并时馀⼦⑻。
⾄于书,⼜有过其诗⽂处。
盖⽆意求⼯,却处处见深造之功,⾃得之趣。
曾见近代赵尧⽣⑼先⽣题其书札⽂稿墨迹之诗,有“纸墨似相恋⑽”之句,真妙于形容。
宋⼈论欧阳永叔⑾书,谓其“以尖笔作⽅阔字”,吾觉惜抱正有同调。
曾见明⼈杨继鹏⑿于皖中刻董⾹光书⽈铜龙馆帖,惜抱笔势绝似之,盖其⼊⼿所⾃也。
望溪以⼋股之法为古⽂,⼜以古⽂之法为⼋股,遂成其所谓桐城⽂派,惜抱亦不免为其所欺⒀。
【译者附注】(1) 姚鼐(nài,1731-1815年):字姬传,⼀字梦⾕,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
清代著名散⽂家,与⽅苞、刘⼤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年(1763年)中进⼠,授庶吉⼠,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
乾隆三⼗⼋年(1773年)⼊《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
旋归⾥,以授徒为⽣,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书院,培养了⼀⼤批学⼈弟⼦。
姚鼐⽂宗⽅苞,师承刘⼤櫆,主张“有所法⽽后能,有所变⽽后⼤”,在⽅苞重义理、刘⼤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论。
为桐城派散⽂之集⼤成者。
姚鼐⼀⽣勤于⽂章,诗⽂双绝,书艺亦佳。
著有《惜抱轩⽂集》16卷、《⽂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辞类纂》75卷。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原图及详解(61)

"枣石"与"硬黄",古代书法的载体画谈艺录2016-04-12 12:20:48这个系列的文章今天已经过了一多半了(共100篇,现在是第61篇),之前的文章里,我们经常会提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枣石,一个是硬黄,恐怕后面的文章还会有提到,索性一边解释启功老先生的诗,一边把这两个概念彻底理清一下这两个概念。
我们今天看启功老先生的《论书绝句》的第六十一首,原诗是:数张,都成阁帖返魂香。
看枣石迷离处,意态分明想硬黄。
我们逐句解释一下:第一句,晋代西陲纸数张,指的是楼兰出土的晋人书。
这里指的应当是《流沙残简》。
1899年至1902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唉,又是一个外国人)在古楼兰遗址首次发现了汉晋时代的木简与文书残纸。
到了1909年中国著名学者罗振玉辗转得到这些资料,王国维(就是那个说人生三境界的王国维)共同研究,子1914年出版了《流沙坠简》一书,书中同时收人了楼兰出土的文书残纸。
书中最早为三国曹魏嘉平四年(252),最晚则为西晋永嘉四年(310),包括书信、公文、簿籍、杂记等。
纸数张,其实,这样的资料是不少的,因为珍贵,所以,以纸数张称呼。
第二句,都成,都成为。
阁帖,各种传承下来的书法碑帖拓本。
返魂香,一种令人再生的香。
上下文结合起来,意思是说,看到了楼兰出土的晋代西陲墨迹,再看阁帖,就能看到书法的生福口活力了。
第三句,回看,回头再次审看。
(雕版印刷刻版)枣石,这里指碑刻。
因为最早的时候,人们为了保存书法作品,通常是把书法作品刻在木头上,而一般情况下,要选择木质比较细密的木头来做为雕刻材料,比如枣木、梨木。
因为这些木头木质硬实,不容易变形、损毁,因此,在早期就做为保存书法的最好手段。
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后,雕刻枣木、梨木制作印刷母版的工艺越来越成熟。
逐渐从印章、短文,发展到成为大篇内容文章的载体。
再后来,人们发现刻在木头上的字迹到底还是木头,经过岁月磨蚀之后,还是容易损毁,破败,于是又开始把书法作品刻在石头上,就是后来的碑刻。
启功论词绝句

启功论词绝句论词绝句作者:启功瞑色高楼听玉箫,一称太白惹喧嚣。
千年万里登临处,继响缘何苦寂寥。
(李白)词成侧艳无雕饰,絃吹音中律自齐。
谁识伤心温助教,两行征雁一声鸡。
(温庭筠)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距上游。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即千秋。
(李煜)新月平林鹊踏枝,风行水上按歌时。
郢中唱出吾能解,不必谦称白雪词。
(冯延巳)词人身世最堪哀,渐字当头际遇乖。
岁岁清明群弔柳,仁宗怕死妓怜才。
(柳永)柔情似水能销骨,珠玉何殊瓦砾堆。
官大斥人拈绣线,却甘词费燕归来。
(晏殊)潮来万里有情风,浩瀚通明是长公。
无数新声传妙绪,不徒铁板大江东。
(苏轼)斗酒雷颠醉未休,小梅花最见风流。
路人但唱黄梅子,愧煞山阴贺鬼头。
(贺铸)叔世人文品亦殊,行踪尘杂语含糊。
美成一字三吞吐,不是填词是反刍。
(周邦彦)毁誉无端不足论,悲欢漱玉意俱申。
清空如话斯如话,不作藏头露尾人。
(李清照)夕阳红处倚危栏,青兕归朝杀敌难。
意气干云声徹地,群山不许忘长安。
(辛弃疾)词仙吹笛放船行,都是敲金戛玉声。
两宋名家谁道著,春风十里麦青青。
(姜夔)顾影求怜苦弄姿,连篇矫揉尽游辞。
史邦卿似周邦彦,笔下云何我不知。
(史达祖)崎岖路绕翠盘龙,七宝楼台蓦地空。
沙里穷披金屑小,隔江人在雨声中。
(吴文英)万绿西泠一抹烟,情深不碍语清圆。
碧山四水难争长,玉老田荒恐未然。
(张炎)欲把英雄说与君,词豪一代几曾闻。
笔端黄叶中原走,多事横图画紫云。
(陈维崧)纳兰词学女儿腔,数典文人病健忘。
伊徹曼殊家咫尺,梭龙何故号诸羌。
(成德)渔歌响答海天风,南谷齐眉唱和同。
词品欲评听自赞,花枝不作可怜红。
(《东海渔歌》)妄将婉约饰虚夸,句句风情字字花。
可怜老夫今骨立,已无馀肉为君麻。
(伪婉约派)豪放装成意外声,欲教石破复天惊。
闭门自放牛山屁,地下苏辛恐未能。
(伪豪放派)。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注释本(八)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注释本(八)
【转】启功论书绝句百首注释本(八)
启功著赵仁珪注释
六一
晋代西陲纸数张,都成阁帖返魂香。
回看枣石迷离处,意态分明想硬黄。
六二
百刻千摹悬国门,昔人曾此问书源。
赫然一卷房中诀,堪笑黄庭语太村。
六三
失名人写孝娥碑,拟不于伦是誺辞。
谶语毕陈仍进隐,长篇初见晋传奇。
六四
子发书名冠宋初,流传照乘四明珠。
寥寥跋尾谁能及,不是苏髯莫唤奴。
六五
矜持有态苦难舒,颜告题名逐字摹。
可笑东坡饶事故,也随座主誉君谟。
六六
梦泽云边放钓舟,坡仙墨妙世无俦。
天花坠处何人会,但见春风绕树头。
六七
字中有笔意堪传,夜雨鸣廊到晓悬。
要识涪翁无秘密,舞筵长袖柳公权。
六八
从来翰墨号如林,几见临池手应心。
羡煞襄阳一枝笔,玲珑八面写秋深。
六九
薛米相齐比弟兄,薛殊寂寞米孤行。
尚留遗派乡关著,继起河东李士弘。
(题图说明:启功在家中书房。
(摄于1990年))。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启功原著于铁江译释其十三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
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作者自注】米芾⑴。
宋徽宗⑵以当时各书人问米芾,芾历加评骘⑶。
问以“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
观此刷之一字,其笔法意趣,不难领略。
且不仅可以想象其笔尽其力,而墨在毫中,挤于纸上,浓淡轻重,亦依稀若见。
襄阳漫仕⑷不独书艺之精,即此语妙,固不在六朝人下矣。
宝晋斋帖⑸刻米临右军⑹七帖,后有米友仁⑺跋云:“此字有云烟卷舒翔动之气,非善双钩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二也。
”右军原帖,亦刻于宝晋斋帖中,比而观之,知小米之言不虚也。
昔东坡称米氏“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 ,米起而自辩云:“尚有知不尽处⑻” ,遂自夸学道所得。
癫语⑼,戏语,自不待深究,其书之妙,则诚有知不能尽而言不能尽⑽者也。
【译者附注】(1) 米芾:北宋书画家,详见第八首【译者附注】⑹。
(2)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 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 年(1100 年 2 月23 日-1126 年 1 月18 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 岁。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 。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3) 评骘:评定。
(4) 襄阳漫仕:米芾,米为襄阳人,自号漫仕。
(5) 宝晋斋帖:宋丛帖名。
米芾书斋名宝晋斋。
(6) 右军:王羲之曾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7) 米友仁: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 米氏云山" 的特殊表现方式。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廿五至廿七)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廿五至廿七)其廿五军阀相称你是贼,谁为曹刘辨白黑。
八分至此渐浇漓,披阅经年无所得。
【启功自注】曹真残碑⑴。
此碑文中有“蜀贼诸葛亮”之语,初出土时,为人凿去“贼”字,故有贼字者,号蜀贼本;无贼字者,号诸葛亮本。
继而诸葛亮三字又为人凿去。
世虽以蜀贼字全者相矜尚⑵,然实未尝一见也⑶。
有其字者,多出移补,或翻刻者。
桀犬吠尧⑷,尧之犬亦吠桀也。
犬之性,非独吠人⑸,且亦吠犬,惟生而为桀之犬,则犬之不幸耳。
人能无愧其为人,又何惭于犬之一吠哉⑹!明乎此,知凿者近于迂而宝者近于愚矣。
汉隶至魏晋已非日用之体,于是作隶体者,必夸张其特点,以明其不同于当时之体,而矫揉造作之习生焉。
魏晋之隶,故求其方⑺,唐之隶,故求其圆⑻,总归失于自然也。
此类隶体,魏曹真碑外,尚有王基残碑⑼,实则尊号⑽、受禅⑾、孔羡⑿诸石莫不如此。
晋则辟雍碑⒀,煌煌巨制,视魏隶又下之⒁,观之如嚼蔗滓⒂,后世未见一人临学,岂无故哉⒃ !【译者附注】(1) 曹真残碑:魏曹真碑,又称《上军大将军曹真残碑》。
隶书,碑阳二十行,行十七字至十字不等,碑阴二列各三十行。
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陕西长安出土。
旧为端方所藏,后又归周季木,今藏故宫博物院。
此碑书法方整遒丽,其隶书上承东汉遗韵,下启晋代书风,是研究隶书嬗变的珍贵资料。
(2) 矜尚:夸耀。
(3) 然实未尝一见也:然而实际上我一次也没有见过有贼字的真拓本。
(4) 桀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
比喻奴才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而不分贤愚善恶。
(5) 非独吠人:不只是向人狂吠。
(6) 又何惭于犬之一吠哉:又何必惭愧狗向人狂吠呢?这句是说诸葛亮被曹营之人骂为贼并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7) 故求其方:故意追求字体的方正。
(8) 故求其圆:故意追求字体的圆润。
(9) 王基残碑:于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碑主为王基,卒于三国魏景元二年(261)。
书体与行款为隶书。
(10) 尊号:上尊号碑,又名《劝进碑》,与《受禅表》所刻时间、地点均相同,现存河南临颍南繁城镇汉献帝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