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

英语教师应该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谈体验,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英语学习成为和生活实践紧密相

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生活

“教学做合一”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

教学论。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即将“教”与“学”同“做”

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把“读死书,死读书”的教学转到培养

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一门学科若与实际生活相脱离,那便是无意义的。课堂教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

联系,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让学生感到确实是“学有价值的知识”。英语

学科亦是如此。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英语学习改变学生的生活,通过学习英语提高

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

那么英语教师如何才能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与动力呢?

一、与实际生活联系,学习英语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把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

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课堂教学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

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培养

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用英语与人交流,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教师还应

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学案例:学生学习关于shopping,教师便可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文具、衣物等当“货物”,用‘open’/‘ close’的招牌挂在“商

店”门口,同时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

客,用各种学过的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进行购物情景对话: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is it? Can you show me another one? Here is your change. 等等。在这宽松愉悦的听、说、看、演的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

了课堂气氛;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二) 教学内容生活化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化内容来训

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使语言技能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贴近生活,贴

近真实的语言交际,有目的地组织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中

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地以生活中的英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积极

健康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气

氛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比如,每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对话、谈论生活中的话题或与所

学内容相关的话题来导入新课,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用英文歌曲、英文

DVD来进行新课的导入。在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时,可以把机场的英语语音播音

作为学生听力材料。从国外收集的各种真实的语言素材,如:图片,路标,地图,

旅行手册,报刊杂志,说明书,教材,各类宣传小册子等原汁原味的材料分门别

类,变成生活实用英语校本教材,作为“杂食”让学生“品尝”。

(三) 教学语言生活化语言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的生活化言语,例子教学,化解难点。教学语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易于学生理解、吸收。语言课堂教学的价值远远超越于语言之上,它是语言感受,文化感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比如,一大早走进课堂,看到某位学生面带笑容很开心的样子,‘You look so happy. Any good news?’在提问学生时,‘Would you like to answer the question?’在学生答对了题目时,‘Wonderful. I am so proud of you.’在学生回答错误时,‘Come on. Think it over. I’m sure you can do it.’‘I a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这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很严格的要求和考验,“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英语教师应精通英语语言、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技能,熟练流利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平时要经常阅读英文报刊和书籍,关心时事,使自己的语言与社会生活不脱节,真正实现语言的使用价值。

二、将英语融入生活

(一) 将英语用于生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环境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说氛围和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就至关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英语在生活中运用起来,营造出一个开口学英语的良好氛围。从最简单的问候语开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所学英语在生活中真正运用起来,使知识,技能真正地转化成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乐意“开口”学英语。

(二) 把课堂搬进生活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和创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把课堂搬进生活,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比如在晴好的天气,带着学生去公园踏青游玩,孩子们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在一片绿色的大自然中学习“植物”“动物”等英语知识。假如看到有人随地乱扔垃圾,教师更可以借此机会用英语与学生展开讨论:Do you think his behavior is right? Why? 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渗透了环境教育,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一举两得。

(三)开设英语活动课中学英语活动课的开设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暂时忘记母语的。在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周边的气氛感染着每个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驱使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中,部分学生必然由消极地学习英语转变到积极地学习英语。

英语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广泛。课堂内的活动形式有:接龙、猜谜、猜人和物、绕口令、改编课本、话剧表演等,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活动融入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的活动形式有:教学生唱英文歌曲、办英语板报、英语朗读、演讲、辩论赛、社会实践等。从课内活动到课外活动,活动课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培养和教学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创设逼真的语境语言环境是否真实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真实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首要前提。然而课堂条件又不可能允许教师去创设一个绝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所能提供的只可能是一个相对真实的语境。如在学习“自我介绍

话题时。语言环境的相对真实会使学生在训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心理活动也会随着语境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积极地反应。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学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充满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只有教师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语言,学生才能爱学,乐学,英语才能以它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才能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当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英语教学生活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7361641.html, 浅谈英语教学生活化 作者:曹爱香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09期 摘要:英语教学应该放在实际的生活中,使其变得生活化,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化;英语课堂 英语教学低层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和语言形式,而更高层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英语带进生活,能够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它,所以英语教学应该更加贴近生活。把英语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生活化,也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一、把英语教学带入生活之中 英语教学包括单词、语法、口语、听力等很多方面,如果把英语当作一门纯粹的语言知识来教,学生会感觉不到新鲜感,从而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不妨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教“vinegar”的时候,我会问大家:Who can make braised fish in soy sauce?(红烧鱼这道菜谁会做?)然后再问大家:What seasonings do you put in?(你放进什么调味品)进而引入sugar(糖),salt(盐),vinegar(醋),MSG(味精)等单词的教学。因为有了学生感兴趣的美食,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也更加记忆犹新。之后告诉学生当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的东西时,要想想用英语怎么说,把英语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就会在生活中得到加深。 二、在英语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真正的学习应该在放松、兴奋的氛围中进行。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对学习英语更加感兴趣。因此,在我看来,英语教学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以多样化的形式教学。特别是口语的教学更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照着课本读课文这么简单,我们要寻找有趣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说英语,比如辩论、诗歌等方式。目的就在于用形式多样而且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说英语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而学生想要使自己的“表演”更加出色,必然会在课堂之外钻研更多的英语知识,看更多的英文读物,想象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能得到增强。 三、要有兴趣地学习英语 学习语言的道路充满艰辛,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兴趣是我们学习英语源源不断的动力。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说过:“兴趣能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明天。”由此不禁让我们陷入深思,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呢?教师要学会找出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具有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 王君玲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王君玲 发表时间:2013-01-22T13:51:26.403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6月供稿作者:王君玲[导读]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初中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的特点。王君玲河南省安阳市第八中学摘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初中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的特点。这种教学法是模仿计算机交互式的 工作原理,结合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多种传统教学方法,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所谓“互动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是语言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互动式教学模式它强调语言的多种用途和学习外语的多种目的,强调教学应以人为本,课堂组织应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意念和思想。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反馈和双向互动的特点,学生甚至可能直接获取教师没有讲授的外部信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初中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的特点。这种教学法是模仿计算机交互式的工作原理,结合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多种传统教学方法,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有助于发挥教师创造性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英语教学走过的漫长路程中,人们逐渐悟出了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地位与关系的真谛,教师与学生这两个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既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课堂,也不是一方以强势压倒另一方,而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与相互构成统一的师生关系。外语教师已不能按照传统的理念与方式按部就班地上课,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与研究新的教学理论,对教学计划、策略与评估等问题做出决策,并寻求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无法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持续发展。因此,教师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互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询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认识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最终实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活动,既巩固了新的知识点,又给他们对掌握不够的地方及时进行自纠提供了机会。例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让同学们利用班级中的文具、桌椅、地图、门窗等,一人一句,尽快表达。这样不仅学习、巩固了新词汇和句型,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有趣。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在活动中,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织者、记录者、发言人等角色,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学生更喜欢的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另外,在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整体进步。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的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1、教师启动是前提。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体现在"动"字上,要做到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导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指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兴趣,创设出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2、学生自主学习是基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互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师要指导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比如说:在初一年级着重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方法,通过拼读法过单词关,运用“速记法”提高记忆能力等;在初二年级着重指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学习生词,阅读英语短文,概括段落大意等;在初三年级则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英语读物,注意文章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通过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注入活水。 3、小组讨论,交流是关键。 互动教学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在提高学生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在学习对话时,老师为达到学生学会交际的目的,一般会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和自己做示范操练。然后,应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去自主练习,也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训练。没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是很难完成彼此之间的对话操练的。 总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它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继承传统教学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在“主体参与”思想的指导下,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以上构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尚有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并完善。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反思1

七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大师双…17部英文版…世界名人演…The Sleepi…经典中英文…上帝不会问…婚礼英文:… 在这两个月的教学中,我认识到几方面: 1、刚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这门课充满好奇,喜欢学习、模仿,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产生了消极情感,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2、学过的单词,老师要求背出,学生总是借口作业太多,没时间背。 3、上过的新课,相应的配套练习,不自觉去独立完成,总希望老师和他们一起做。 4、教师面对一些整体学生进教学的态度误区,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体会到,学生学习语言是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是正常的,不能以相同的模式来要求学生,另外,我认为关键还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英语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靠平时的积累。 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

中要做到: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2、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学语言离不开反思研究。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所创新。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如“填鸭灌输、题海训练”等。通过英语教学反思,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新型教师。

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形式

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形式 上海市罗山中学王夷 作为一门语言课,英语的教学往往过于知识化、正规化、标准化,导致教学过程因内容太实而显得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低下。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把杜威的话倒过来说,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他们俩人都认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走进课堂,学成后把知识用于生活,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而变得枯燥无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它强调从学习者个人自身经验背景出发,来建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教学应该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而最理想的情境就是生活化情境。这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使图片、音像资料、报刊文摘中有关个人生活经历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能说感兴趣的话题,描述喜欢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交流传递真实的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等,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交际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优质的。那么,教师如何教学才算得上是教学生活化呢?本文将以英语教学生活化形式作为重点,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教学生活化形式的五大方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背景知识,将学科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的一种体验,体现学习“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科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学习同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学习、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1.学生的家庭生活内容 家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环境、家具摆设都是学生想要知道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在学习牛津教材6A第一课Family and Relatives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家谱树进行介绍。在学习家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英文姓名的表达(先名后姓)以及一些英美文化(妇女结婚后随丈夫姓)等。再比如6A第四课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你长大后想当什么?)首先可以问问学生们父母亲的职业,平时几点上下班?工作的内容是什么?从而让学生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赚钱的不易。然后可以问问学生们以后想成为什么?为什么?并激发起学生们为着理想而努力学习的斗志。 2.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这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大家庭中,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认识新的朋友等等。如学习牛津7BUnit8 A more enjoyable school life前,先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学校生活。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have? What are they?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How man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How many building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 every day? …然后再和英美国家的学校生活进行对照。教师从学生的

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0-12-21T11:11:35.59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下全文供稿作者:李先艳[导读]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李先艳(江苏省盐城射阳外国语学校,江苏盐城224300)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85-01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英语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性语言,英语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中学,在学中用。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笔者对此作以粗浅的研究 一、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学生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学内容是生活之本,如果教师从生活中选取学习内容,就能使学生感到自然、熟悉、亲切,能使学生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学生容易接受。如在动物园教学生应用各种有关动物的单词和对话:“I liked monkeys.”(我很喜欢猴子)、 “I like the bear.”(我很喜欢狗熊)等;在超市教学生各种商品的名称,用英语进行购物对话:“Amber: How do I look? Does this make me look fat? ”(看起来怎幺样?我穿这个是不是显得有点胖呀?), “ Ethabella : No way. It really fits you well.”(不会的。非常合身。)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英语,如餐巾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等。还用电脑上常用到的“windows”、“Myfiles”、“E-mail”等。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觉到了英语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 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生活化,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活动 教学应该是一种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尝试和创造,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真正走进英语课堂。 (一)依托生活创设语言环境,形成生动真实的语言氛围如在教学《Unit4 Halloween》这一课时,我布置了万圣节联谊活动,让学生们精心准备了面具、南瓜、蜡烛等用具,和学生们一起交流万圣节的文化和历史,教学生学唱有关的英语歌曲《my happiness》《the moon and st.christopher》等,在歌声中,互相赠送礼物、互相用英语问候和祝福,还让学生模拟表演了英语小话剧。这种方式,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大有裨益,效果也非常好。 (二)组织学生开展生活气息浓厚的游戏和活动 课堂上,我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意图渗透在快乐、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如在教学《Unit6 Ata Pelesson》这一课时,先运用Body language,让学生学会left,right,然后边播放Rabbit Disco音乐,边问学生:“I can dance.Can you dance?”学生自然会回答“Yes”或“No”。这时教学句子“Followme”,并让学生跟着老师跳Rabbit Disco,学生们跳得津津有味,要求掌握的句子已能脱口而出。 (三)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多媒体技术设备,巧设生活情景中学英语课本中的大部分词汇是表示具体事务的,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巧设生活情景,可以大大提高英语词汇的识别速度。如在教“big,small,long,short”这几个单词及其用法时,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来谈谈“What is long”,“Woat is short”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设备也走进了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更加逼真的教学情境,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方法。 (四)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成功的英语教学课堂应该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学到的语言材料,做到学以致用,学中用,用中学。如在教学有关职业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如学习Teacher一词时模仿教师板书的动作;学farmer一词时模仿农民除草时的动作;学nurse一词时模仿护士打针时的动作……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Is he/she a driver/farmer/doctor/……?”再如学习“Do you like peaches/oranges/……?”等句型时,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扮演老师和果农,通过表演使枯燥的英语语言课成为学生乐于参与和接受的活动课,做到了寓教于乐,英语学习效果很理想。 实践证明,“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可以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生活的英语,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生,中学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李文兰,中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成功教育,2009,(10)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9-08-17T17:32:54.90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作者:张丽桃[导读]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有着众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用,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在效果上可能都不如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 广东省大埔县高陂镇平原学校514245 摘要: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有着众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用,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在效果上可能都不如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类的科目,所以在实践应用上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理论知识的掌握。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本文就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改变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并让学生将英语知识实践应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科目,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一门不同的语言,从而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虽然说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英语学习,但是到了初中阶段才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会开始打下自身的英语基础,从而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加充分的英语学习质量的提升。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开展中,不同的教师会使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就导致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效果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区别。而如果教师能够让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有效开展,就可以尽量弥补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让学生明显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构建更加高质量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一、开展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英语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或者是直接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阶段感受生活,并产生英语生活化意识。在生活当中发现英语知识,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英语教学和其它科目之间存在的区别,将英语这门语言类的科目生活化,而不是单纯地传授文化类知识,这样才能够让英语教学在初中阶段拥有更高的教学价值。作为语言类的科目,其本身的大部分知识就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将生活化教学有效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转变课堂教学策略。这样一来就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热情带来更加明显的提升,在获得英语基础水平提升的同时,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也可以有效提高,构建更加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二、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仍然有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得到转变,依然被传统教学观念所支配,所以使用的教学方式也十分传统。这就导致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学习中迟迟无法获得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帮助下,这种情况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针对各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开展的改革,也给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转变,通过现代化教学方针的有效应用,给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十分明显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时代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新时代英语教学理念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转变,给学生们带来英语学习水平的充分提高,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效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创设一个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处于一个预设好的教学情境,在今后面对这些情境的时候能够迅速回忆起自己所学习过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水平。 3.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从创新教学方法出发,让全新的教学内容不断进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从而维持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新鲜感。而且在开展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使用英语沟通交流,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尽量使用英语,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够处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之下。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what’s the matter?》这个章节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互动,以题目作为教学主题进行讨论,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自己编一段流畅的对话,然后小组之间互相投票,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鼓励学生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内容的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获得英语综合能力的成长和锻炼。利用相关的投票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在激励机制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创设一个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接触课外的英语知识,这些课外英语知识也是开展英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课外英语知识添加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英语教学体系。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让初中英语教学达到更加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目标,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给予生活化教学更加充分的重视,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探讨对英语学习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茂钦论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J].中外交流,2018,(41):190。 [2]施慧娜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中学,2018,(8):117。 [3]茅海英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9):68。 [4]陈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J].学周刊,2017,(27):114-115。

论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论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发表时间:2016-03-29T10:21:30.0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作者:郭宗文[导读] 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期应用,不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更体现出生本理念,在融合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适用于现代教学。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本文主要阐述初中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合作、情境、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入措施,最终优化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互动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完成知识的学习,其主体是实践性、参与性。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期应用,不但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更体现出生本理念,在融合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适用于现代教学。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偏重于传统 目前很多中学音乐教学模式更趋向于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讲解学生在听讲,所以教学效果很普通,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感也不高。另外,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背诵内容偏多,所以对英语中的单词和词组、句式等的记忆,给学生带来恐惧感,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是很合适。由于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坐下来听,多数知识是“左耳听右耳冒”,因而教学实效性一直不好。 2.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设置 语言作为国家文化的象征,所以历史背景深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灌输相关的英美文学知识,这将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在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现代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但是目前教学内容的设置多以教材为主,课外知识涉及的比较少,所以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完善。 3.忽视口语训练 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展示能力,所以学生掌握熟练的英语口语将会变得至关重要。口语训练的关键是从基础开始,现在很多初中英语教学更多的把教学重点集中于词汇、知识点,忽略口语的练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所以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机会也随之减少,这将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也将制约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上升。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 1.课堂内容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改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引入互动教学模式进入英语教学中,从教学导入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导入之前,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先和学生开展有机互动,让学生自己处于轻松的学习状态,运用简单的英语语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放松学习心态,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并且从中获得乐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例如,在学习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时,教师上课之前先用英语和学生互动,“Good morning,everyone!Do you like yellow?“同学们感觉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该颜色代表的水果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积极和教师互动,然后再导入主题,“I like yellow,and I like bananas!” 2.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同学之间的互动 素质教学,转变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让师生之间更好地融合,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的关键。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可以带动整体教学过程,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能够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且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更能方便沟通,部分学生也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能够共同进步。另外,在分组过程中,考虑到小组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期实现教学的学习效果。比如,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对话,教师也要和学生充分的互动。该课本对话的主题是:詹妮和约翰去史密斯老师家去做客,当讨论到个人爱好的时候,需要对句型“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开展联系。练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生词,让学生自己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小组互相讨论、查阅资源,现实教学的进步,加大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3.创设情境,加大口语训练 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创设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第一可以为互动平台提供更多的空间,第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大情境学习进程中,最终活跃课堂气氛,带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加大学生的应用口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预设一个学生过生日的场景,该学生为了庆祝生日想举行一个小的party,这时候教师需要给学生设定一个环节就是打电话邀请好友参加生日宴会,当生日宴会结束后,学生可以自己设定分组,教师扮演被邀请人,但是要让学生用英语和教师沟通,真实情景的再现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可以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的学以致用。比如对话教学中的常用接听用语包括“This is Jenny speaking!Wait a moment!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些常用语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加大互动频率,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三、结语 初中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环节,知识的掌握理解,词汇量、固定搭配、口语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英语教学水平,需要教学中加入互动教学环节,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创设活跃、开放的课堂学习气氛,把互动导学式、小组合作、情境式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 [1]郭海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模式探讨[J].学周刊,2015(35). [2]邓觉晓.初中英语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6).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中学 342300)

(完整版)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八年级下Unit5(SecitonA1a—2c) 学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以Decision making为话题,从学生熟悉的party 出发到对于未来职业选择的探讨,鼓励学生做出自 己的决定,并对这一决定所带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Talk about consequences” 来学习if 引导的条件 状语从句,掌握用be going to 来表示将来的时态,正确使用情态动词should。 SectionA部分以一副在实际生活中的图画为开篇。该图引出了学生在练习新语言时需要用到的重点词 汇,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物头上的气泡中,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练习新语言。用”If you do, you will…You should…”句型及对话来谈论学生熟悉的party,接下来是几个循序渐进的练习活动,学生独 立,结对或组成小组完成多种练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语言,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SectionA中,涉及到了三个话题:话题一:以不同的方式去参加聚会会出现的各种结果。话题二:在 各种可能的时间举行一次班级聚会会出现的各种结果。话题三:在参加End of Year Party 时如果不遵守 聚会规则会出现的各种结果。本课时是一般将来时态的延续,为正确运用这个时态提供场景,也为条件 状语复合句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就整个单元来说它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语言内容,又 为本单元的知识扩展和语言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般将来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已了解了这两种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 句等形式。首次接触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在接受上会有一些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的时候要多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在口语运用中判断if条件句的主句、从句也许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运用一般将来 时和一般现在时态也许会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Teaching aims(教学目标) 1.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 2.Target language : 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 ? Yes , I am . I’m going to wear my jeans . If you do ,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 You should wear your cool pants . 3.掌握现在进行时态表示将来(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 4.学习条件状语从句: if + will . Language points(语言点) 语言技能目标 (1)能用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作出假设,用will 来谈论结果,如:If you do, you’ll be late. (2)能用“I think I’m going to…”来表达作出的决定,如:I think I‘m going to the party with Karen and Ann.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 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注重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通过英语生活化教学,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把狭窄的 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 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高效的英语学习呢? 一、营造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 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 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 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只有让 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所以,我们尽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 英语交际的快乐。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园 生活、学习场所的语言标识。如:学校教室(Class X Grade X)、实验室(Laboratory),教 师办公室(Teachers’ office)等牌子用英文书写;教学楼的楼梯上按“first, second, third…”的顺序标上英语,楼梯转弯处标上Be Careful. Keep right. Be polite等;走廊上挂起标英语的宣传画,教室内实物也都用英文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在于形成校园生活中自觉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布置 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可以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 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 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 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以促进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二、创设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情景 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就要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 原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 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中去。在如何购物时,我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 …,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 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如教食物及如何点菜时,教师可事先把

英语教学生活化

英语教学生活化 一、提出背景 2005年9月,农村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学生在对英语充满了好奇的同时,又感觉英语远离生活,有畏难情绪。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提出“让英语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觉得英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昭示了教育的生活意义,意味着生活会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在认识、学习和利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感悟“回归生活”的乐趣。《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 三、方法、过程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得到发展。现在我们使用的这套教材是一套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材,话题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使我们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样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 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及他们的职业、家用电器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庭成员的照片,介绍他们是谁,他们的职业、兴趣爱好等,学生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

人教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前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初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