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项目六典型零件检测与质量控制(下)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对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制定统一的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产品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全面探讨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
二、材料选择材料是机械产品质量的基础,合理的材料选择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
例如,在制造重型机械时,应选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特殊合金材料,并且要求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三、产品制造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制定机械产品制造的规范和流程,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质检体系,包括材料检验、加工检验和装配检验等。
此外,实施全程跟踪和追溯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可控。
四、性能测试机械产品的性能测试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可以制定相应的性能测试标准。
例如,对于起重机械,可以通过荷载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安全防护试验等,来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制度,为产品性能测试提供依据。
五、效果评估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性。
在制定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和市场需求,综合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能表现。
同时,要不断完善标准,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质量控制机械产品质量控制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重视前期预防,加强零部件和成品的检验,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追溯制度。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标准修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也需要及时修订和更新。
2024年机械厂实习报告(六篇)

2024年机械厂实习报告为了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我决定利用暑期的空闲时间到社会中去实习去锻炼我。
作为一名数控专业的学生,我把实习地选在了____工程机械配件厂。
____年____月____日10上午我到达了机械厂,在工厂厂房我找到了厂长室,对他说明来意并经过一番商讨后,他同意我在这里实习一周实习内容包括参观工厂,在师傅的指导下操作小设备,帮工人搬运毛坯、零件、干一些其它活。
出了厂长办公室,我通过询问师傅了解了厂子布局及工件形成的基本流程:1绘图2备料3初步成型4精车5检验6运输。
下午我自行参观了车间,车间内虽然轰鸣声不断,但给人的感觉是杂而不乱。
宽大的弓形棚内分成若干区:机床区、钻床区及锻床区。
机器摆放整齐有序,另外还有一台用于热切割的大型设备以及一些其它小设备。
车间内工作去和非工作区用黄色警示线分开,体现了工厂对安全的重视。
写有“质量是生存的根本”的宣传栏又道出了质量的重要。
工人们都在熟练认真的操作机器。
整车间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气氛。
____日除了打零工外我的实习内容还包括:一。
参观焊接车间,了解一些焊接方面的知识。
例如操作者一定要戴护目镜,焊接要均匀,打掉药皮后要呈鱼鳞状,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动手实习,取得很大进步。
二。
观看师傅操作普通车床并了解像急停按钮、三角卡盘的作用。
师傅给我介绍了车削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三。
亲自操作了一下砂轮切割。
四。
近距离观看了师傅操作数控机床,并在同师傅的交流中知道了一些车削技巧和车削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告诉我们实习的重要性。
为期五天的实习短暂而又充实,让我对机械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同样我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这里我体会了工厂的气氛,嘈杂的环境,体会到了工厂单调枯燥的生活,体会到了工厂对质量和安全的重视,这一切都是我以后要面对的。
几天的实习,热情的工人杂而不乱的车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们的数控机床,那是在沈阳机床厂的普通机车接了一个广州数控的控制中心,我有些吃惊,后来询问厂长才知道那是经济性车床价格低,但不好用,好的机床买不起。
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

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在现代社会中,机械产品已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械产品的质量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各行业都有必要建立和遵守一定的监督检验标准。
本文将从机械产品质量的定义、主要的监督检验标准以及标准制定的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
1. 机械产品质量的定义及重要性机械产品的质量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符合运行要求和使用者期望的程度。
机械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一旦机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或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建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机械产品的主要监督检验标准(1)机械产品性能标准机械产品的性能标准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求。
例如,机械产品的功率、速度、载重等参数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还需制定相应的性能指标,如电机的工作效率、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等。
(2)机械产品安全标准机械产品的安全标准是保障使用者安全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安全标准时,需要考虑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保护。
例如,机械产品的外壳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防止使用中发生折断或破损。
此外,机械产品还需要进行电气安全的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
(3)机械产品环境适应性标准机械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标准是指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例如,机械产品在高温、低温或潮湿环境中应具备一定的耐高温、低温或防潮性能。
此外,机械产品还需要满足防尘、防雨等特殊环境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各种工况下正常运行。
(4)机械产品可维修性标准机械产品的可维修性标准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能够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可维修性,需要对产品的结构设计、部件选材和维修技术等进行相应的要求。
机械产品质量管理流程

机械产品质量管理流程
一、质量策划阶段
1. 制定质量策划方案
2.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指标
二、设计验证阶段
1. 进行产品设计评审
2. 进行产品原型验证测试
3. 确保设计符合质量标准
三、原材料采购管理
1.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3. 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要求
四、生产过程控制
1. 实施生产工艺控制
2. 进行生产过程监测
3. 及时调整生产参数
五、产品检测与测试
1. 进行产品功能性测试
2. 进行产品可靠性测试
3. 进行产品安全性测试
六、质量问题处理
1. 确定质量问题的来源
2. 进行异常品处理和追溯
3. 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七、成品质量检验
1. 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2. 进行抽样检验和特殊检验
3. 确保成品质量符合标准
八、产品包装与出厂
1. 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
2. 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
3. 完成产品出厂手续
九、售后服务与反馈
1. 提供售后技术支持
2. 收集用户反馈和投诉
3. 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高质量的产品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基石,而产品质量的检验则是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检验规范展开讨论,包括检验流程、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二、检验前准备2.1 检验计划在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范围、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检验计划的制定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要求进行,并及时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2.2 检验设备和工具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准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在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前,应进行检查和确认其状态良好。
三、产品质量检验步骤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对产品外观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外观检查应包括产品的色泽、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3.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产品的关键尺寸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判定能够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
尺寸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比如卡尺、游标卡尺、坐标测量机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3 功能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核心内容,通过检测产品的功能性能能够评估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使用要求。
功能性能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比如负载试验台、运行试验台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4 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是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耐久性检验应采用适当的试验装置和方法,比如疲劳试验机、振动试验台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5 环境适应性检验环境适应性检验是对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环境适应性检验应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和设备,比如恒温恒湿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1、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先进制造 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 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 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及其功能
• 1 计算机(微机) • 2 执行元件 • 3 机构 • 4 传感器 • 5 动力源
控制功能 操作功能 构造功能 检测功能 动力功能
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驱动技术、 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
等多种学科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紧密结合在一起。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步骤:
• 1明确任务 • 2调研 • 3方案拟定(设计) • 4机械部件设计 • 5电气控制硬件设计 • 6控制软件设计 • 7组织生产、调试 • 8改进设计 • 9整理资料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特点)要求
• 1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 • 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 • 3最佳传动比,减少系统等效转动惯量,提高加
• 1)单推一单推式 • 2)双推一双推式 • 3)双推一简支式 • 4)双推一自由式
1)单推一单推式
• 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杠的两端并施加预紧 力。其特点是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 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一双推式低。
2)双推一双推式
• 两端分别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并施加 预紧力,其轴向刚度最高。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 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但随温度的升高 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 对称。
2024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机电工程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机电工程实务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对检验批进行验收,必要时进行()。
A.抽样检测B.破坏性试验C.无损探伤D.过载试验【答案】 A2、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中,适合于焊缝内部缺陷检测的方法是()。
A.射线探伤B.涡流探伤C.磁性探伤D.渗透探伤【答案】 A3、在电梯安装单位自检试运行结束并提交记录后,负责对电梯校验和调试的单位是()。
A.建设单位B.使用单位C.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单位D.制造单位【答案】 D4、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组成。
A.子分项B.子项目C.检验批D.检查批【答案】 C5、机电工程工序质量检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
A.试验检验法B.实测检验法C.抽样检验法D.感官检验法【答案】 C6、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各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向()提出报验申请。
A.建设单位B.监理单位C.设计单位D.质监单位【答案】 A冷却塔的进风测距建筑物应大于()。
A.600mmB.700mmC.800D.1000mm【答案】 D8、特种设备安全法确定的起重机械类特种设备,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重物的机电设备。
A.水平移动B.转动C.牵引D.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答案】 D9、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必须()。
A.串电阻接地B.直接与接地装置引出的接地干线进行连接C.串电抗接地D.串消弧线圈接地【答案】 B质量管理协调主要作用于质量检查、检验计划与()要求的一致性。
A.施工进度计划B.工程实体现状C.安装工艺规律D.作业人员配备【答案】 A11、可在被绝热对象处于运行状态下进行施工的是()。
A.缠绕式B.涂抹式C.捆扎式D.浇灌式【答案】 B12、关于保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冷结构与保温结构相同B.保温结构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防潮C.保冷管道和保温管道各层的功能不同D.保温结构与保冷结构的热量流动方向相反【答案】 D13、钛及钛合金所有容器用变形钛及钛合金材料的供货状态应为()。
浅谈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全流程管控方案

48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4.02 1 引 言再制造是指通过各种工艺、技术手段使得旧的机械设备恢复至能正常使用的过程,再制造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是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由于工程机械再制造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全流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导致再制造产品在客户心中仍打有折扣。
工程机械再制造流程管控体系的建立可以规范企业再制造操作流程,指导再制造过程稳定进行,对产品再制造后的质量可靠性大有裨益。
本文结合行业标准及原有的维修管理经验,创新性的提出一种工程机械全流程管控方案,并归纳总结为“一案、两证、三本、四簿、六本、六文件”。
经项目实际执行、验证,再制造后的产品质量及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反馈,对后续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全流程管控、技术文件编制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持。
2 再制造行业现状及核心问题2.1 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现状概述再制造行业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最早被福特公司用于军用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再利用。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该行业在欧美已经趋于成熟,其中美国再制造行业年产值达1300亿美元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50万。
在行业标准及管理规范方面,欧美国家也走在了行业前沿。
在国家层面,设立有各种再制造协会及相关研究机构,例如由美国再制造协会主办的《汽车再制造杂志》每月都会刊登包含汽车再制造产供研销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出台了确保消浅谈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全流程管控方案Discussion on the Full Process Control Plan for Engineering MachineryRemanufacturing赵志洲(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技术装备分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绿色制造是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工程机械再制造作为维修工程的高级阶段,响应了国家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号召,是行业内重要的研究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数 ( f i) 2 5 19 21 31 15 6 1 100
组次 (u i) -4 -3 -2 -1 0 1 2 3 -4
f i ui
-8 -15 -38 -21 0 15 12 3 -52
f i ui
2
32 45 76 21 0 15 24 9 222
一、直方图
第十步:计算平均值 X 和标准偏差S。 由
二、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
指数范围
等 级 Ⅲ
判断
措施
1.33 CP 1
1 CP 0.67
Ⅳ
CP 0.67
Ⅴ
采取措施把工序能力提高到Ⅱ级;或用控 工 序 制图等方法对工序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便 能 力 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对产品按正常规定进 尚可 行检验。 分析分散程度大的原因,制订措施加以改 工 序 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情况下,放宽公差 能 力 范围,加强质量检验,全数检验或增加检 不足 验频次。 工 序 一般应停止继续加工,找出原因,改进工 能 力 艺,提高 Cp 值,否则全数检验,挑出不良 严 重 品。 不足
4、制作控制 搜集孔心距数据绘制 x R 控制图,分析控制图, 图,判断工 判断工序是否稳定。 序是否稳定
一、过程控制的含义
过程控制是指为实现产品过程质量而进行的有组织、有 系统的过程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生产合格产品创造 有利的生产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
的产生。其主要内容包括:
二、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对应的不合格品率表:
CP
1.67 1.5 1.33 1.2
不合格品率 6/1000万 7/100万 6/10万 3/1万
CP
1.1 1 0.67 0.33
不合格品率 1/1000 3/1000 4.55/100 31.75/100
任务22 驱动器座检测与工序质量 动态监控
g. 孤岛型
一、直方图
一、直方图
4、工序质量状况分析 1)理想型 2)无富余型
3)偏心型
4)胖型 5)瘦型
一、直方图
TL TU TL TU
1) 理想型 TL TU TL TU
2) 无富余型 TL TU
3) 偏心型
4) 胖型
5) 瘦型
一、直方图
5、直方图的应用 1) 判别加工误差的性质。 2) 确定各种方法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分析驱动器座零件工序图(如图所示)技术要求, 针对如下检验项目确定检测方案,选择量具,编制 检验计划。
任务22 驱动器座检测与工序质量 动态监控 任务实施
1、制定检验 分析图纸,分组确定检测方案、选择量具,编制 计划 检验计划表。 2、编制质量 编制检验记录表、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表格
3、项目检验
根据检验计划实施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并判断 零件是否合格。
一、直方图
零件外圆尺寸数据表 (测量单位:0.001mm) 23 19 16 14 14 8 20 19 27 3 19 22 17 21 17 0 16 9 14 12 16 20 14 14 9 6 11 11 17 20 11 7 17 20 13 9 9 13 16 23 20 10 17 16 20 10 16 19 5 25 11 15 24 15 21 14 27 13 17 16 17 14 20 9 8 16 16 8 13 17 16 7 16 8 14 13 22 5 20 23 14 9 27 16 17 19 16 14 8 29 16 18 15 14 9 18 17 13 27 10
任务描述
(1)公法线长度; (2)分度圆弦齿厚; (3)基节偏差;
(4)齿轮齿圈的径向跳动。
任务21 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任务实施
1、制定检验 计划 2、编制质量 表格 3、项目检验 分析图纸,分组确定检测方案、选择量具,编制检验计 划表。 编制检验记录表、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根据检验计划实施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并判断零件是 否合格。 对给定数据绘制直方图,计算工序能力指数,评定工序 能力,并提出工序改进意见。
Ⅱ
工序能力有富余,为提高产品质量,对关 工 序 键或主要项目,再次缩小公差范围;或为 能 力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放宽波动幅度,改 过高 用较低精度等级的设备等。 技术管理能力很好,继续维持;当不是关 工 序 键或主要项目时放宽波动幅度;降低对原 能 力 材料的要求;简化质量检验,采用抽样检 充分 验或减少检验频次。
一是利用控制图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对过程存在的异常 因素进行预警;二是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分析稳定的过 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对过程助理进行评价。
三、统计过程诊断(SPD)
SPD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与诊断, 从而达到缩短诊断异常的时间,以迅速采取纠正措施、 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过程控制的含义
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诊断(SPD) 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控制图的含义 控制图原理 控制图的种类与选用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使用控制图的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一: 控制图的制作 案例分析二:P控制图的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三坐标测量仪等的结构、 工作原理、应用范围;
制频数分布表,结果如下表:
f i ui ,并编
2
一、直方图
外径数据频数分布表 组号 组 界
X i) 组中值(
10.0015 10.0055 10.0095 10.0135 10.0175 10.0215 10.0255 10.0295
1 2 3 4 5 6 7 8
9.9995~10.0035 10.0035~10.0075 10.0075~10.0115 10.0115~10.0155 10.0155~10.0195 10.0195~10.0235 10.0235~10.0275 10.0275~10.0315 合计(Σ )
X a h
fu f
i
2
i i
得
i i 2
X 10.0175 0.004
52 10.0154 100
由S h
fu f
i i
i
(
f u )得 f
i
S 0.004
222 52 2 ( ) 0.0056 100 100
第十一步:绘制直方图,并进行直方图分析。
3) 确定工序能力及其等级,工序能力为工序处于稳定
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可以用该工序的尺 寸分散范围表示。 4) 估算不合格品率。
一、直方图
6、案例分析 某工厂批量加工一零件,其一外圆尺寸 为一重要质量特 性,现需要掌握其实际质量状况,以便加强控制,保证
产品质量。
第一步:从该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取100个工件,测得尺寸 (10+x)的x值如下表:
五、控制图的含义
控制图就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 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图。如:
六、控制图原理
1、质量波动 在生产过程中,无论工艺条件多么一致,生产出来的产 品的质量特性值,也不完全一致,这就是所谓质量波动。
1、对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控制标准 2、对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3、对过程进行维护和改进
二、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是应用统计学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 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北京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 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的一种
技术。它是过程控制的一部分,在内容上包含两个方面:
一、直方图
2、直方图的绘制 极差:R X max X min
样本容量n 组数K <50 5~7 50~100 6~10 100~250 7~12 >250 10~20
K值还可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 K=1+3.322lgn 组距h:
h R K
(一般取测量单位的整数倍)
一、直方图
上下界限: 第一组下界限值= x
4、工序质量 分析
一、直方图
1、直方图的含义 直方图也称质量分析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它是对从一 个母体收集的一组数据用相等的组据分成若干组,画出
以组距为宽度,以分组区内数据出现的频数为高度的一
系列直方柱,按组界(区间)的顺序把这些直方柱排列 在直角坐标系内,再根据矩形的分布形状及其公差界限 的距离来观察、分析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进而判断生 产过程是否正常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4、掌握工序能力的测算与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根据检测要素合理选择量具;
2、会使用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 基节检查仪、偏摆检查仪进行相关检测; 3、会制作和使用直方图分析工序状况及其 产生原因;会测算和评定工序能力指数;
4、能根据分析计算结果,提出质量改进措
施或建议。
任务21 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四、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完成质量控制活动,一般分为:标准、信息(反馈)、 纠正三个环节。 一是确定控制计划和标准(即建立标准系统);二是按
计划和标准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视和验证,即
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是对不符合计划或标准的情况 进行处置,并及时开展有效的纠正、补救活动等,即要 建立一个灵敏、有效、权威的纠正系统,使各项质量活 动及结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机械产品检测与 质量控制
项目六 典型零件检测 与质量控制
任务21 传动齿轮检测与工序质量分析
1
直方图
工序能力与工序能力指数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公法线千分尺、齿厚游标卡尺、基
节检查仪等的工作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 2、掌握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基节偏差、 跳动的检测方法; 3、掌握直方图的作用、绘制与分析方法;
X7=10.0255, X8=10.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