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调查取证讲解

合集下载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方法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方法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方法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以下方法:
1. 询问调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询问相关当事人或目击者来调查了解情况。

他们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信息、解释某些行为或提供证据。

2. 现场勘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对涉案现场进行勘查,收集可能的证据或物证。

他们可能会拍照、录像、测量、取样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3. 查阅资料: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调阅相关的文书、档案资料、会计账簿等线索,以查找证据或形成情况资料。

4. 抽样调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涉案单位或个人进行抽样调查,以获取案情线索和证据。

5. 鉴定鉴证: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将涉案物品或材料送往鉴定机构,通过鉴定来确定物品的真伪或证明某些事实。

6. 取证令: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相关单位或个人发出取证令,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据或材料。

7. 调取监控录像: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调取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以获取发生在该场所的相关证据。

8. 听证调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听证会,听取当事人
的陈述和辩解,以获取证据或了解情况。

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取证的方式应当依法合规,遵循法定程序和操作规范,并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执法证据收集与运用PPT课件

行政执法证据收集与运用PPT课件
1、从案件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综合对比,排除矛盾。 3、将全案证据联系起来,相互印证,综合
分析,得出对案件事实的结论。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审查判断
在对全案证据综合审查判断时,执法人员应该注意将 一些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予以剔除:
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审查判断
1、对书证的审查判断。 2、对物证的审查判断。 3、对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 4、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5、对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6、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7、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审查判断
(三)全案证据的审查判断 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案例:测谎仪的数据是否是证据?心率、血压等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程序中对违法行为现场
、违法物品所在地现场等进行勘验、检查时所制 作的文字记载,并由勘验检查人员和当事人等签 名确认的一种书面文件。
二、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一)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 1、行政执法证据收集概述 行政执法证据的收集,是指行政机关运用法
据其不同的制作方法及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原本 、副本、缮本、影印本、节录本、译本、认证本 。
一、行政执法证据概述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分类 (2)物证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规避与调查取证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规避与调查取证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三)执法人员行政赔偿责任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赔偿范围, 第三条:
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 施的; 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 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二)刑事责任风险
《刑法》规定了与行政执法有密切关联 的几种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等,还有贪污 罪、受贿罪等也常常与上述罪名同时出现 在一个违法案例中。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行政 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 等职务犯罪案件253件,其中贪污贿赂案件99 件,渎职侵权案件154件,立案侦查徇私舞弊 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121 人。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第四条: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 强制措施的;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造 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国家赔偿主要是赔偿义务机关履行, 也就是说行政赔偿风险一般来说是由 行政机关承担。
2.执法主体不适格
如税务代征机构参与税务检查、处罚; 城管事业编制人员和临时工进行执法。一 旦被诉讼,必然败诉。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3.个别执法人员不廉洁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4.个别行政执法人员不作为
云南平航律师事务所 王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市管理执法办法》2017年5月1日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取证指南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取证指南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取证指南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取证指南一、概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取证是指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活动中,依法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的过程。

准确、全面、合法地取证,对于确保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介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取证的主要原则、操作步骤以及相关要点,以指导执法人员进行取证工作。

二、原则1. 法律原则:在取证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客观原则:执法人员在取证过程中应当客观公正,不得武断、偏袒,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全面原则:执法人员应当尽量搜集与案件相关的全部证据,确保取证的完整性和综合性。

4.及时原则:执法人员应当在取证事项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取证工作,确保证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三、操作步骤1.确定取证目标:在开始取证工作前,要明确取证的目标和范围,以确保取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2.收集证据:通过调查调取文件、询问当事人、勘查现场等多种方法,搜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3.登记证据: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登记,包括记录证据的名称、来源、数量、特征等信息,确保证据的来源和真实性。

4.保存证据: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封存和保存,并制作相应的标签和封条,以确保证据的完整和安全。

5.制作证据清单:对所有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清单制作,并确保清单的准确无误,便于后续调取和审查。

6.编写取证笔录:对取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笔录记录,包括取证人员的姓名、时间地点、取证方法等详细信息。

7.形成证据材料:对取得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并编制相应的证据材料,以便于后续的审查和使用。

四、相关要点1.电子证据:对于电子证据,要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采取合法的方式获取证据,同时保持证据的原始状态,以确保证据的有效性。

2.物证:物证是指与案件事实直接相关的物体或物质。

在收集物证时,要保持现场的完整性和原貌,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书证:书证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书面文件、记录或账目等。

xx市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

xx市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

xx市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保障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的一套科学、规范的取证措施和程序。

该制度规定了执法人员在进行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时应当遵循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一、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的必要性1.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烟草专卖行业属于特定行业,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能够阻断烟草走私、偷逃税款等违法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公平公正执法:通过规范执法行为和程序,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防止执法过程中的不当干预和滥用职权行为。

3.保护合法权益:规范取证程序,有效保护烟草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无理扣押、随意搜查等侵犯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二、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必须依法进行,执法人员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进行调查取证,不得越权、滥权。

2.公正原则: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应当公正、中立、客观,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3.证据原则: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必须依据证据,采取合法、有效的获取证据方法,不得凭空臆断或凭个人意愿进行执法调查。

三、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制度的主要环节和程序1.立案调查程序: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前,必须依法立案,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

立案程序包括接受举报、登记立案、进行初步调查等。

2.举证负担: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时,举证负担应当明确,执法人员有义务向被调查人提供证据,同时被调查人也有协助提供证据的义务。

3.取证程序: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有权采取询问、调取相关记录、查封扣押、检验取样等手段获取证据。

取证程序应当符合法定程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证据规则: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调查中获取的证据应当合法、真实、相对充分,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

5.查封扣押程序:在必要情况下,执法人员可以对烟草专卖活动场所、设备、人员等进行查封扣押,但必须遵循合法程序,并对查封扣押的物品进行清单登记和封存。

行政执法调查取证PPT课件

行政执法调查取证PPT课件

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向执法人员所作的关于案件真实情 况的叙述和承认。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行政
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特点:1、当事人能够完整地说明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2、当事人的陈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存储的信息来证 明案件有关事实的证据。 •电子数据主要指的是电子化技术形成的文字,数字等等。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用以证明某种事实的证据一定是随着案件的发生 、发展留下来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一定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
明案情具有实际作用。 •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在收集和提供的主体上、收集程序上、制作 形式上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和提供方式 的不同,证据可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与言词证据相比,实物证据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强,不易 失真的特点。在办案过程中,应把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结合 起来使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最终达到证明案件事实的 目的。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是某一证据与案件主要 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
• 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叫直接证据。 • 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使用才能证明案件主要
事实的证据,叫间接证据。
(四)违法证据和不违法证据
• 违法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违法事实存在、当事人应受到 行政处罚的证据。
证据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执法调查取证注意事项

行政执法调查取证注意事项

行政执法调查取证注意事项《行政执法调查取证那点事儿》嘿,咱今天就来唠唠行政执法调查取证的那些注意事项。

我给你讲个我亲眼见到的事儿哈。

有一回,我路过一个小市场,就看见几个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在那儿处理一个小商贩的事儿呢。

那个小商贩在卖水果,把摊子摆得有点太靠外了,影响了行人走路。

执法人员来了之后,可没有一上来就咋咋呼呼的,而是很有礼貌地先表明身份。

这就很重要啊,你要是一上来就凶巴巴的,人家肯定不配合你嘛。

然后呢,他们就开始调查取证啦。

先是拍照,从各个角度把摊子的情况拍下来。

那拍照的时候可认真了,就跟咱平时出去旅游拍照想拍得美美的一样,找角度、调焦距,一点都不马虎。

这照片就是证据啊,得拍得清楚明白。

接着,他们还找旁边的路人问问情况,态度可好啦,就像平时拉家常似的。

人家路人也愿意配合,把看到的情况都说了。

在这个过程中啊,我就发现执法人员特别注意细节。

比如说,他们会问小商贩有没有营业执照,进货的渠道是啥。

小商贩一开始还不太愿意说,执法人员就耐心地跟他解释为啥要问这些,不是要为难他,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就跟咱平时跟人讲道理一样,得让人家明白你的目的是啥。

还有啊,执法人员在记录的时候也特别仔细,一笔一划的,生怕写错了。

我就在旁边看着,心想,这可真是够认真的。

他们还会反复跟小商贩确认记录的内容对不对,这就避免了以后出现误会。

通过这件事儿啊,我就觉得行政执法调查取证真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呢,态度一定要好,不能让人觉得你是在找麻烦。

其次,要注意细节,啥都得问清楚,证据要确凿。

最后,记录要准确,不能马马虎虎的。

咱平时可能觉得行政执法离咱挺远的,其实啊,他们做的这些事儿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

所以啊,咱也得理解他们的工作,配合他们的调查取证。

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不是?嘿嘿。

论海事行政执法中的调查取证问题

论海事行政执法中的调查取证问题

为 行政 执 法 机关 查 处 案 件 中 的有 效证 据 , 有 以下 特 征 : 具
证 据 的 效 力 。任 何 调 查 取 证 工 作 , 应 着 力 于 缩 小 客 观 事 都
使 第一 , 客观性 。即证 据必 须是 客观 存在 的事 实材 料 , 必 实与法律 事实 之 间 的差 异 , 证 据更 接 近 客观 事 实 。单 一 主 须是对案 件事 实的 客观 反 映 和真 实 记 载 , 能有 任 何 主观 的证据 无关 联 性 可 言 、 观 臆想 的证 据 也 无 客 观 性 可 言。 不 客 观 、 面 的 原 则 要 求 海 事 行 政 执 法 人 员 , 具 体 的 取 证 方 全 在 随 意 性 , 能 为 任 何 人 的 主 观 意 志 所 左 右 。例 如 证 人 证 言 , 不 方 细 惟 证 人 只能 就 自 己 本 人 耳 闻 目睹 的 事 实 如 实 陈 述 , 能 带 有 法 、 式 上 要 尽 可 能 地 做 列 深 入 、 致 , 此 取 得 的 证 据 才 不
N o 2, 01 .1 2 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r ui s T aeI ut n n r
21 0 0年 第 1 2期
论海事 行政执法中的调查取证 问题
马延 超 刘 超
( 宁波 海 事 局 , 江 宁 波 3 5 0 ) 浙 10 0 摘 要 : 证 据 的 内涵 入 手 , 合 海 事 调 查 取 证 工作 的 实 际特 点 , 述 了 海 事 行 政 调 查 取 证 的 原 则 和 证 据 的 来 源 , 结 从 结 阐 总 了海 事 行 政调 查取 证 的 注 意 事 项 。
意何 家 弘 教 授 的观 点 即 : 是 用 以证 明案 件 事实 的凭 据 。 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证据灭失造成
案件办理困难。无论是为了保证违法行为能够及时得到惩
处,还是为了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均需要办案机构
及其人员及时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以保证案件的正常办
理。
取证规则
• 1、应当尽可能搜集证明力高的证据。
• 2、符合证据“三性”要求:客观性(真实性)、关联性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 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和提供方
式的不同,证据可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与言词证据相比,实物证据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强,不易
失真的特点。在办案过程中,应把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结合
起来使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最终达到证明案件事实的
目的。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证 据
--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证据的种类 分类及证明力
取证规则
如何保证证据的有效性
证据的审查 常用证据类文书制作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什么是证据? 就是指用已知事实去证明未知事 实的凭证。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证 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 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 和运用进行。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都是证据。
言;
• • • • • • • (三)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四)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五)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六)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七)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八)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九)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行政处罚证据的审查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 三第二款:证据经法庭 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 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审查证据的含义
• 审查证据就是对办案人员收集到的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
一般而言,证据的分类,是指在理 论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证据按两 分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其目的在 于研究不同类别证据的特点及其运 用规律,以指导具体的办案工作。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 这是根据证据来源的不同作出的划分。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不同来源,决定了原始证据较传来证据更为可 靠,有着更强的证明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 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 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 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和规 章对现场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根据这一司
法解释,在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情形下,执法人员应
当注明原因,对于有其他人在现场的情形下,可由其他人签名。
•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是某一证据与案件主要
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
• 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叫直接证据。
• 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使用才能证明案件主要
事实的证据,叫间接证据。
(四)违法证据和不违法证据
• 违法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违法事实存在、当事人应受到
行政处罚的证据。
行为作出是否违法的认定。
(三)公正调查原则
• 办案人员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原则,公正地判断案件中的利害关系,平等对待涉案的
各方当事人,不带个人偏见和喜好,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压
力。
(四)及时调查原则
• 立案后办案人员应当及时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要求办案人员及时调查,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办案机构及其
• 证明力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功能,即证据的可靠性 、可信性和可采性。
行政处罚证据的基本特征(证据“三性”)
• 客观性(真实性)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用以证明某种事实的证据一定是随着案件的发生 、发展留下来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 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一定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 明案情具有实际作用。
、合法性。
• 3、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的适用规则(证明效力)
• 4、证据合法性和证据力判断
证明效力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三条: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 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认定: • • (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二)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
遵循“重物证,轻口供”的原则
• 七种证据中物证的证明作用最大,现在行政执法中却把这 个证明作用最大的证据忽略收集和运用,因此必须改变这 种调查思路,其次书证证明的作用较大,所以在执法中应 尽量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书证。
• “零口供”不仅指当事人拒绝接受调查询问,而且包括接受调查询问 时避重就轻,作虚假的供述,当事人的陈述与行政部门掌握的书证、 物证、证人证言有明显出入的,可以认定为调查笔录无效,视为“重 口供”。行政部门应按照“重物证、轻口供”的原则,在书证、物证 齐全、事实本身已经清楚、能够证明案件来龙去脉、证据已经形成锁 链的,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口供,也应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特点:1、直观、形象。 2、能够全面地反映案件事实。 3、容易被篡改。
鉴定意见
• 鉴定意见,是鉴定人运用自己具有的专门知识对违法中 专门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鉴别和判断。
特点:1、专业性强。 2、要式性强。
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 勘验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了解案件事实的具体情况,或 者为了发现、收集、核实相关的证据,在对与案件相关的 场所、物品、文件等进行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记录。 • 现场笔录,是书证的一种,是指办案人员在检查、制止违 法行为时当场所作的记录。
收集证据
• 一、收集的证据应当合法
• 二、收集证据应当及时、主动
• 三、收集证据应当客观、全面
• 四、收集证据应当深入、细致 • 五、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 六、收集证据应当保密
怎样保证行政执法证据的有效性
保障调查笔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向人民
物 证
•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
特点:1、物证以其存在形式、外部特征或者内在属性起证明作用。 2、物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3、物证只能间接地证明案件事实。 4、物证具有依赖性。
证人证言
• 证人证言 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
况,向行政执法人员作的陈述。
证人证言有两个基本法律属性:一是所有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自然人都
证据包括
书证 物证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当事人陈述
证据
鉴定意见 勘验笔录和 现场笔录
电子数据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书 证
• 件事
实的证据。
特点:1、书证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 2、书证的内容容易被理解 3、书证的客观性较强
把握进行调查、询问取证的技巧性
• 在对一个案件展开调查询问之前,应当首先熟悉当事人所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内容,并围绕法律法规规定的处
罚内容展开调查。调查前最好先确定调查方向和拟定调查
提纲,设想到在调查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便组织语
言,使调查笔录具有连续性、逻辑性以及和其他证据的关
联性。
借助外部条件,加强自身素质培养
有关证据的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与行政处罚证据相关的概念
• 证据材料
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均可称之为证 据材料。
• 证据力(证据能力)
证据力是指证据在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这种资格和条件,包 括证人证言的资格和条件,各种证据来源的程序和运用主体是否合法等。
(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形成的未办 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材料;

(六)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 制品;
• • •
(七)被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八)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九)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 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在收集和提供的主体上、收集程序上、制作 形式上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证据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决定》修正,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 第三十三条
•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行
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特点:1、当事人能够完整地说明整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2、当事人的陈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存储的信息来证 明案件有关事实的证据。 • 电子数据主要指的是电子化技术形成的文字,数字等等。
现场勘验、检查以及鉴定等,这些行为均要符合法律的
要求,不得违法进行。
(二)多方调查原则
•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办案人员应当调查、收集与案件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