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一 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讲座一 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讲座一 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讲座一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物间一对多的化学反应常有“平行反应”和“竞争反应”两类,平行反应主要指多个反应相互间没有影响可同时实行;而竞争反应是指因为反应水平不同,多个反应按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次实行。竞争反应主要包括两种基本题型:一是一种氧化剂(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反应,如把Cl2通入含I-、Br-、Fe2+的溶液中,按照还原水平由强到弱的顺序,I-优先反应,其次是Fe2+,最后是Br-;二是一种酸(碱)与多种碱性(酸性)物质反应,如把盐酸逐滴加入到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按照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NaOH优先反应,其次是Na2CO3,最后是NaHCO3,此类竞争反应的先后顺序即是其有效顺序。在实际问题中有部分看似平行的反应,因为物质的性质而出现了“有效”和“无效”两种可能性,准确地确定有效反应就成了解题的关键。1.复分解反应之间的竞争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有几个可能的复分解反应,则生成更难溶解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的反应将优先实行。

【例1】写出在硫酸铝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硫酸铝铵溶液中,存有NH+4、Al3+与SO2-4,当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后,Ba2+和SO2-4结合生成BaSO4,OH-则既可与Al3+结合又能与NH+4结合,它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竞争的反应。因为在含有Al3+的溶液中滴入NH3·H2O,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Al3+结合OH-的水平大于NH+4结合OH-的水平,OH-优先与Al3+结合生成Al(OH)3,则上述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

答案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

向100mL1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2溶液。

(1)直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

(2)随着Ba(OH)2溶液加入,沉淀总的物质的量(y轴)与Ba(OH)2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

下图所示,则A、C两点对应的Ba(OH)2溶液体积为:A mL;C mL

2Al3++3SO42-+6OH-+3Ba2+=2Al(OH)3↓+3BaSO4↓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NH3·H2O+Al(OH)3↓

150 250

即时巩固1 少量NaOH溶液滴入到NH4HCO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CO-3+OH-===H2O+CO2-3

即时巩固2 向NH4Cl、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3++3OH-===Al(OH)3↓、

Mg2++2OH-===Mg(OH)2↓

(2)NH+4+OH-===NH3·H2O

(3)Al(OH)3+OH-===AlO-2+2H2O

2.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竞争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还原剂)时,优先氧化(还原)还原性(氧化性)强的物质。

【例2】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1 mol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

0.01 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

A.铁溶解,析出0.01 mol Ag和0.005 mol Cu

B.铁溶解,析出0.01 mol Ag并放出H2

C.铁溶解,析出0.01 mol Ag,溶液中不再有Fe3+

D.铁溶解,析出0.01 mol Ag,溶液中不再有Cu2+

解析因为氧化性Ag+>Fe3+>Cu2+>H+,所以先发生反应2Ag++Fe===2Ag+Fe2+,其中0.005 mol的铁粉与0.01 mol 的AgNO3反应,析出0.01 mol Ag,再发生:2Fe3++Fe=== 3Fe2+,其中剩余的0.005 mol铁粉与0.01 mol的Fe(NO3)3反应,溶液中不再有Fe3+,故选C。

答案C

即时巩固3 将足量Cl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且不考虑Cl2与水反应)( )

答案A

解析因H2SO3的还原性强于HBr的还原性,故Cl2先氧化H2SO3,H2SO3+Cl2+H2O===H2SO4+2HCl,生成的H2SO4和HCl均是强酸,故溶液的pH下降;当H2SO3完全反应后,再通入Cl2,发生反应Cl2+2HBr===Br2+2HCl,溶液的pH不再改变。

即时巩固4 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NaCl、Na2SO4B.NaBr、Na2SO4

C.NaCl、Na2SO4、I2D.NaCl、NaI、Na2SO4

答案A

解析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可能发生的反应依次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2NaI+Cl2===2NaCl+I2、2NaBr+Cl2===2NaCl+Br2。将溶液蒸干时HCl、Br2和Cl2会挥发,灼烧时I2会升华。若通入的氯气过量,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是NaCl、Na2SO4;若通入的氯气是不足量的,则还有可能留下NaBr。

即时巩固5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和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4

解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Fe3+>Cu2+,反应由先到后的顺序为

4HNO3+Fe===Fe(NO3)3+NO↑+2H2O

4mol 1 mol 1 mol

2Fe3++Fe===3Fe2+

2 mol 1 mol

3 mol

故原溶液中n[Fe(NO3)3]=2 mol-1 mol=1 mol

Cu2++Fe===Fe2++Cu

1 mol 1 mol 1 mol

故c[Fe(NO3)3]∶c[Cu(NO3)2]∶c(HNO3)=1∶1∶4。

3.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竞争

一般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优先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例3】写出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漂白粉溶液中含有CaCl2和Ca(ClO)2,其中Ca(ClO)2水溶液能与SO2发生反应,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后,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SO3和HClO还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反应相互竞争。因为次氯酸盐及次氯酸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亚硫酸盐及二氧化硫都具有还原性,所以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Ca(ClO)2+2SO2+2H2O===CaSO4↓+2HCl+H2SO4

即时巩固6 往含Fe3+、H+、NO-3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SO2-3,充分反应后,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准确的是( )

A.2Fe3++SO2-3+H2O===2Fe2++SO2-4+2H+

B.2H++SO2-3===H2O+SO2↑

C.2H++2NO-3+3SO2-3===3SO2-4+2NO↑+H2O

D.2Fe3++3SO2-3+3H2O===2Fe(OH)3↓+3SO2↑

答案C

解析此题看上去似乎4个选项都可能发生,但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优先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B、D不准确。那么SO2-3是先与Fe3+反应还是先与H++NO-3反应呢?能够用“假设法”实行判断。如果先与Fe3+反应,则生成的Fe2+又会与H++NO-3反应,所以应先与H++NO-3反应,故应选C。

即时巩固7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FeCl2溶液与NaClO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与FeCl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钠与CuSO4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Fe2++3ClO-+3H2O===2Fe(OH)3↓+3Cl-+4Fe3+

(2)2Fe3++S2-===2Fe2++S↓

(3)Cu2++S2-===CuS↓

解析(1)氯化亚铁是强酸弱碱盐且有还原性,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且有氧化性,两者相遇既可发生双水解反应又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反应相互竞争,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够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大降低,所以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硫化钠与氯化铁相遇,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双水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若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生成Fe2S3,因为Fe2S3在水溶液中不存有,故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也不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因Fe3+具有氧化性,S2-具有还原性,所以硫化钠与氯化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3)因为Cu2+的氧化性较弱,Cu2+和S2-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化钠与硫酸铜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两反应互相竞争。因为CuS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小于Cu(OH)2的溶解度,则硫化钠与硫酸铜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而不是双水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一、知识要点 考纲定位: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溶解过程及其能量变化,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七对对立统一的概念) 还原剂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反应物?→表现性质?→本质??→特征?→变化过程?→发生反应?→所得产物 氧化剂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2.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的还原剂(能失电子的物质) ①金属单质,如K、Na、Mg、Al、Zn、Fe、Cu等; SO、I-、Br-、Cl-等; ②非金属阴离子,如S2-、-2 3 ③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NH3、CO、H2S、SO2、H2SO3、Na2SO3等; ④低价态阳离子,如Fe2+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Si、C等。 (2)常见的氧化剂(能得电子的物质)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O3、S等; ②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HNO3、KClO3、KMnO4、MnO2、固体硝酸盐等; ③高价态金属阳离子,如Fe3+、Cu2+、Ag+、Pb4+等; ④能电离出H+的物质,如HCl、H2SO4、NaHSO4溶液等。 (3)某些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既能失电子又能得电子)的物质 ①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S、C、N2、Cl2、H2O2、SO2、H2SO3、Fe2+等; ②阴、阳离子可分别被氧化还原的物质,如HCl、H2S、H2SO3、FeCl3等。 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氧化性是指得到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以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无关。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

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湖北安陆一中 苏艳玲 【考纲再读】 1、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3、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微课堂】 微课重难点: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技巧 一、高考试题解读 (2012大纲全国卷理综,7)(4)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 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 2FeO 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MnO 2-Zn 电池类似,K 2FeO 4-Zn 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 2FeO 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三个突破点 突破点一: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解题模型 知识要求: 1、熟记常见的氧化剂和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的原则 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或根据电子转移的数目推导元素的变价或产物 4、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本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倍数,配系数 5、能正确书写微粒符号 知模用模 1.已知将两种溶液混合,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反应的体系中共有KCl 、Cl 2、H 2SO 4、 H 2O 、 反应物 氧化剂 降,得 还原剂升,失 化合价变化 得失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 产物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2.1.3 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

1 2.1.3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1.在复习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难点】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问题情境]标出2KBr + Cl2 = Br2 + 2KCl 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教师活动〗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或 [强调提醒] a.“e-”表示电子 b.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2 ???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变化 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电子,该反应是,在反应中还原剂:化合价反应电子,该反应是,在反应中氧化剂: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学生活动〗由学生归纳概括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问题情境]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Fe+3Cl 2 = 2FeCl 3 (2)CaO+H 2O = Ca(OH)2 (3)Cl 2+H 2O = HCl+HClO (4)Fe+CuSO 4 = FeSO 4+Cu (5) (6) (7)NaOH+HCl = NaCl+H 2 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活动〗[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得到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氧化性就趆强;失去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还原性就趆强。例如: 氟、氯、溴、碘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 2>Cl 2>Br 2>I 2 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Br ->Cl ->F -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并由学生总结归纳如下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 元素失电子总数 = 元素得电子总数 〖教师活动〗归纳、概括、小结本课知识要点。 〖巩固练习〗 《化学1(苏教版)》P 45中的[问题解决]: 请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完整版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总结

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分解法分解法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总结! 高中化学涉及的反应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题,又经 常以离子方程式的形式来体现,在高考题中经常涉及的 些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高三学生来 讲往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墙,究竟有没有一种可行有效的 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通过对众多氧化还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书写的体验中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把 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或离子 Si 、N 、O 、S 、Cl 、Br 、I (2)元素形成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 原性的物质或离子的归纳: 强氧化性物质或离子: Na2O2、Fe3+、Fe(OH)3、Fe2O3、Fe3O4、NO 、NO2 、 HN03(浓)、HN03(稀)、02、03、H2O2、H2SO4(浓)、 Cl2、 HClO 、 NaClO 、 Ca(ClO)2、 Br2、 I2、 KMnO4(H+) 、 K2Cr207(H+) 强还原性物质或离子: Fe2+、 Fe0、 Fe304、 Fe(0H)2、 FeS 、 FeS2、 FeBr2、 FeI2、 CuS 、 Cu2S 、 Cu20、 CuH 、 S02、 H2S03、 Na2S03、 NaHS03、 H2S 、 Na2S 、 NaHS 、 Na2S203、 NaI 掌握的转化关系:转化关系图 2.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 这个方法称之为分解法。 1.必须掌握的元素及其形成的 (1)高中新课程教材中所涉及的元素有: Na 、 Al 、 Fe 、 Cu 、 (3)下表是你必须

3.典型例题分析例题:Ca(ClO)2 和S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1)写出Ca(ClO)2 和S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粒子:ClO- 和SO2 第 步:合理地预测产物:ClO-+SO2 ——Cl-+SO42- 第三步:配电子,由于CIO- TCl-是得到2e- ; SO2^SO42 -是失去2e- ,因此,得失电子已经相等了第四步:配电荷,实际 SO2是被氧化为H2SO4,写离子方程式时,H2SO4是要拆 的,因此写成SO42- 形式,因此该反应所产生的溶液是呈酸性的,用H+来配电荷,显然是加在生成物的一边,并且得加2 个H+ ,即ClO- +SO2 ——Cl-+SO42-+2H+ 第五步:配原子,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因此反应前后,相应原子个数要相等的,显然反应物的一边要加1 个H2O, 即ClO-+SO2+H2O ——Cl-+SO42-+2H+ 。这样就将该化 学方程式配平了。最终的结果是:ClO-+SO2+H2O Cl-+SO42-+2H+ 。 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写出碱性条件下 Cl2 和Na2S2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碱性条件下 NaClO 和Fe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酸性条件下 NO2 和Fe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写出HNO3( 稀)和Fe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写出酸性条件下KMnO4 和 Fe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写出酸性条件下K2Cr2O7 和

(完整版)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总结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总结! 高中化学涉及的反应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题,又经常以离子方程式的形式来体现,在高考题中经常涉及的一些复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往往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墙,究竟有没有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通过对众多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体验中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把这个方法称之为分解法。 1.必须掌握的元素及其形成的 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或离子(1)高中新课程教材中所涉及的元素有:Na、Al、Fe、Cu、Si、N 、O、S、Cl、Br、I (2)元素形成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或离子的归纳:强氧化性物质或离子:Na2O2、Fe3+、 Fe(OH)3、Fe2O3、Fe3O4、NO、NO2 、HN03(浓)、 HN03(稀)、02、03、H2O2、H2SO4(浓)、Cl2、HClO、NaClO、Ca(ClO)2、Br2、I2、KMnO4(H+) 、K2Cr207(H+) 强还原性物质或离子:Fe2+、Fe0、Fe304、Fe(0H)2、FeS、FeS2、FeBr2、FeI2、CuS、Cu2S、Cu20、CuH、S02、H2S03、Na2S03、NaHS03、H2S、Na2S、NaHS、 Na2S203、NaI (3)下表是你必须掌握的转化关系:转化关系图2.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 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解法分解法 3.典型例题分析例题:Ca(ClO)2 和S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1)写出Ca(ClO)2 和S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一步: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粒子:ClO- 和SO2 第二步:合理地预测产物:ClO-+SO2 ——Cl-+SO42- 第三步:配电子,由于CIO- T Cl-是得到2e- ; SO2^SO42 -是失去2e- ,因此,得失电子已经相等了第四步:配电荷,实际SO2是被氧化为H2SO4,写离子方程式时,H2SO4是要拆的,因此写成SO42- 形式,因此该反应所产生的溶液是呈酸性的,用H+来配电荷,显然是加在生成物的一边,并且得加2 个H+,即CIO-+SO2 ——Cl-+SO42-+2H+ 第五步:配原子,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因此反应前后,相应原子个数要相等的,显然反应物的一边要加1个H2O,即CIO- +SO2+H2O ——CI-+SO42-+2H+ 。这样就将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了。最终的结果是:CIO-+SO2+H2O ——CI-+SO42-+2H+ 。【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写出碱性条件下 CI2 和Na2S2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碱性条件下NaCIO 和Fe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酸性条件下NO2 和 Fe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写出HNO3( 稀)和Fe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写出酸性条件下KMnO4和Fe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7)写出酸性条件下K2Cr2O7和FeS0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写出HN03(稀)和Fe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9)写出HN03(稀)和Cu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0)写出酸性条件下H2O2和FeS0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2)写出碱性条件下Cl2 和Na2S2O3 反应的离子方程

苏教版必修1高一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复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 例题学案 氧化剂 氧化产物 失电子物质 转移电子数 ①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②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 ③Al 2 O 3 +2OH —=2AlO 2—+H 2O ④2Na 2O 2+2H 2O =4NaOH+O 2↑ ⑤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 ⑥2Fe 3++Cu =2Fe 2++Cu 2+ ⑦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⑧CH 3CHO+2Cu(OH)2→CH 3COOH +Cu 2O ↓+2H 2O ⑨2KMnO 4+16HCl(稀)=2KCl+5Cl 2 +2MnCl 2+8H 2O 在以上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中: (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在上表中填写如下对应内容:1.反应中所有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化学式; 2.反应中所有失去电子的反应物的化学式; 3.当前系数下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例1. 氮化铝AlN 在电子、陶瓷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可通过反应Al 2O 3+N 2+3C =2AlN+3CO 在高温下制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AlN 需转移3 mol 电子 C.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 的摩尔质量为41g 例2.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例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B.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C.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 △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范例指导 向白色微溶物CuCl中滴加稀硝酸有NO生成,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过关练习 1、H2S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2、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甲酸钠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向CS2(无色液体)滴入酸性KMnO4溶液,生成单质硫,并放出CO2。 5、H2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6、N a2S2O3常用做脱硫剂。N a2S2O3和氯气反应,氯水颜色变浅 7、向F e(N 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8、向Fe2(SO4)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 9、利用H2SO4、KI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KIO3 10、FeI2溶液与足量的Br2水反应 11、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 12、氢碘酸(HI)与F e(O H)3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3、硝酸铁溶液与足量的HI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4、羟胺(NH2OH)可除去Fe2+中的Fe3+ 能力提升 1、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2Al+2NaOH+2H2O=2NaAlO2+3H2↑ B.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 2、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货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4 LiMn2O4 + 4H+ + O2 = 8MnO2 + 4Li + + 2H2O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工业以CH3OH与NaClO3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制取ClO2,同时产生CO2气体,已知该反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为2ClO- 3 + 2Cl-+ 4H+=2ClO2↑+ Cl2↑+ 2H2O。 (1)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生产时需在反应物中加少量Cl-,其作用是。 (2)上述工业生产中会发生副反应ClO- 3 + Cl- + H+- Cl2↑+ H2O(未配平),若测得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Cl2的体积分数为3/73,则起始投料时CH3OH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CH3OH + 3Cl2 + H2O = 6Cl- + CO2 + 6H+ 催化剂(2)1︰6.1 4、氯化亚铜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常作催化剂.它是一种白色,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易溶于酸.见光易分解,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CuCl的质量分数大于96.5% 。(1)以下是从含Cu2+、Fe3+等的电镀废水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 下图是滤液中Cu2+的含量与pH的关系及CuCl产率与pH的关系图. ①反应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时CuCl产率较高的原因是。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判断依据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 。 (2)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 或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具体物质 活泼非金属单质 O 3、Cl 2、Br 2、O 2 高价的氧化物 NO 2、CO 2、MnO 2 高价的含氧酸 HClO 、浓H 2SO 4、HNO 3 高价的盐 KMnO 4、KClO 3、FeCl 3 过氧化物 Na 2O 2、H 2O 2等 还原剂 具体物质 活泼金属单质 Na 、Al 、Zn 、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H 2、C 、Si 低价的氧化物 CO 、SO 2 低价的酸 HCl 、H 2S 、H 2SO 3 低价的盐 Na 2SO 3、FeCl 2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产物 转移电子 生成 生成 发生 发生 氧化剂 氧化性 还原 反应 得电子 化合价 降低 被还原 还原产物 还原性 反应物 还原剂 性质 还原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还原 氧化产物 氧化性 反应 变价 过程 性质 氧化反应

注意事项: a.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b.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 。 c.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 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注意事项: a.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b.箭头方向表示 。 c.在“桥”上标明转移的 。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O H Cl MnCl KCl HCl KMnO 22248522162+↑++=+(常温) O H Cl MnCl HCl MnO 22222)(4+↑+?+浓(加热)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24MnO KMnO >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232Cl Fe + 32F e C l ,S Fe + F e S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23+ + Fe Fe ,可判断氧化性:S Cl >2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ne -

新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临海六中黄春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3、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3、通过网上查询,调动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重点难点: 知识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方法重难点:实验观察、比较分析 三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四分组实验准备:白色滤纸玻璃皿滴管淀粉溶液氯水饱和NaI溶液饱和NaBr溶液五教学思路 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对氯、溴、碘元素间置换反应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宏观判断特征,能根据特征判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宽,重新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教学过程

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而带负电,

七、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失2Xe- 2NaBr + Cl2 == 2NaCl+Br2 得2Xe- 还原剂氧化剂 失电子物质得电子物质 失e 得e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八反馈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高温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4NO2↑+O2↑+2H2O 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4.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Cl→AgCl B.H2O→O2 C.KClO3→KCl D.MnO2→MnCl2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剂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指明氧化剂还原剂。(选做)

2020届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专题卷(全国通用)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1.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C.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白磷转化为红磷等,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C错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等,D正确。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S2-结构示意图 B.N2电子式N??N C.CO2的结构式O—C—O D.纤维素的结构简式(C6H10O5)n 答案A 解析S2-核外电子数为18,核内质子数为16,结构示意图为,A正确;N2电子式为··N??N··,B错误;CO2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是双键,结构式为O===C===O,C错误;(C6H10O5)n是纤维素的分子式,不是结构简式,D 错误。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 =7的溶液中:K +、Na +、Fe 3+、SO 2 -4 B .饱和NaHCO 3溶液中:Al 3+、NO - 3、I -、Cl - C .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3 mol ·L -1的溶液中:Na +、I -、NO - 3、HCO -3 D .0.1 mol ·L -1 FeSO 4溶液中:K +、Zn 2+、Br -、I - 答案 D 解析 pH =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而Fe 3+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才能大量存 在,故Fe 3+不能大量存在,A 错误;饱和NaHCO 3溶液中HCO -3和Al 3+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3HCO -3+Al 3+===Al(OH)3↓+3CO 2↑,故HCO - 3和Al 3+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该溶液既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HCO - 3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且I -、NO - 3在酸性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FeSO 4溶液中,提供的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D 正确。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 2溶液:Mg 2++2Cl -+2H 2O=====通电 Mg(OH)2↓+Cl 2↑+H 2↑ B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 3++3CO 2 -3===Al 2(CO 3)3↓ C .向Ca(HCO 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Ca 2++2HCO - 3+2OH -===CaCO 3↓+CO 2 -3+2H 2O D .向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2NO - 3+8H ++6I -===3I 2+2NO ↑ +4H 2O 答案 A 解析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2Al 3++3CO 2 -3+ 3H 2O===2Al(OH)3↓+3CO 2↑,B 错误;向Ca(HCO 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 液,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HCO - 3+OH -===CaCO 3↓+H 2O ,C 错误;向 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NO - 3+12H +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课堂笔记

化学笔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强酸:HCl、H2SO4、HNO3等; 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注: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例: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HSO4- 是强酸的酸式酸根,要拆开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明显减小的过程。 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条件之一:有沉淀生成(难溶物质)条件之二:有挥发性物质生成(放出气体)条件之三: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弱酸、弱碱、H2O)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盐酸反应: 2.物质可否拆写成离子形式? 3.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理。如铝和盐酸反应: 4.阴、阳离子配比。如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5.定性中有定量,如“足量”、“少量”等。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HCO3-+OH-==CaCO3↓+H2O。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6.是否漏写离子等。 小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关键(三看)1看反应的可能性:是否符合事实2看反应环境:是否在溶液中进行3看物质的溶解性(四查)1化学符号书写正误,拆的问题2 “=”、“↑、↓”是否运用恰当3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4电子得失总数是否相等 (1)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四、离子共存问题: 1、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一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大量共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Ca2+与SO42-等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 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难点)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 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问题情境]标出2KBr+Cl2=Br2+2KCl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师活动〗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 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 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 价发生改变。 [强调提醒] 当前位置:首页>高中>高一>高一化学>高一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 2021-08-1015:42:06字体放大:大中小 a.“e-”表示电子 b.用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学生活动〗由学生归纳概括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问题情境]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和还 原剂。 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 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 56 7NaOH+HCl=NaCl+H2 上述反应各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 何关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教师活动〗 [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一般情况下,得到 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氧化性就趆强;失去电子的能力趆强,物质的还原性就趆强。例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1.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 A .SO 2+2H 2O+Cl 2 H 2SO 4+2HCl B .SO 2+H 2S 2H 2O+3S C .SO 2+2NaOH Na 2SO 3+H 2O D .SO 2+Na 2CO 3 Na 2SO 3+CO 2↑ 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 2SO 3??→? SO 2 B .HCl ??→? Cl 2 C .H 2SO 4(浓) ??→? SO 2 D .H 2S ??→? S 3.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 A.H 2S B.Fe 2+ C.Fe 3+ D.SO 2 4.下列微粒 ①Al 3+ ②Cl - ③N 2 ④MnO 4- ⑤CO 2 ⑥H 2O 2 ⑦Fe 2+ ⑧MnO 42-。既具有氧 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 A .①④⑤⑦ B .③⑥⑦⑧ C .④⑤⑥⑧ D .①②③ ⑥ 5.根据反应:2H 2S+O 2=2S ↓+2H 2O 、4NaI+O 2+2H 2SO 4=2I 2+2Na 2SO 4+2H 2O 、 Na 2S+I 2=2NaI+S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 A .O 2>I 2>S B .H 2S >NaI >H 2O C .S >I 2>O 2 D .H 2O > H 2S > NaI 6.在5KCl+KClO 3+3H 2SO 4 3Cl 2↑+3K 2SO 4+3H 2O 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 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1:1 B .5:1 C .1:5 D .3:1 7.已知M 2O 7x -+3S 2-+14H + 2M 3++3S ↓+7H 2O,则M 2O 7x - 中的M 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6 8.用0.1摩/升的Na 2SO 3溶液30毫升,恰好将2×10-3摩的XO 4-离子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 物中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9.(2000年全国卷)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 -1 Na 2S 2O 3溶液 恰好把224mL (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 -离子,则S 2O 32-将转化成( ) A .S 2- B .S C .SO 32- D .SO 42 - 10.(2003年广东卷)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n--+F 2+2OH -=RO 4--+2F -+H 2O 。从而可知在RO 3n--中,元素R 的化合价是( ) A +4 B +5 C +6 D +7 11.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 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 )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人 体內的 活性氧,由此推断Na 2SeO 3的作用是( ) A 作还原剂 B 作氧化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12.R 、X 、Y 和Z 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 2+与单质R 不反

常考陌生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放出活性氧,起到消毒作用,同时生成+4价的氢氧化锰和氢氧化钾。若活性氧用[O]来表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取铁酸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OH-+Cl2→FeO42-+Cl-+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A.4 B.6 C.10 D.8 3.某些非金属单质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例如,硫在碱液中加热,零价的硫 被歧化为负二价态和正四价态;碘在碱液中能歧化为负一价态和正五价态。试分别写出硫和碘在碱 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完成并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1)在MnBr2的硝酸溶液中,加入PbO2,反应后溶液呈紫红色,并有溴单质生成。(要求:化学方程式,用双桥式表示电子得失关系) (2)在一支试管中,盛少量As2O3和K2S粉末(物质的量之比为1︰2),往其中加入足量硝酸并微热。(提示:As和S氧化为最高价态,HNO3还原为NO。要求:用一个化学方程式反映出还原 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3)在SnCl2的硫酸溶液中滴入KMnO4至刚好反应完全。(要求:写离子方程式) 5.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国家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或碘化钾的形 式存在。 (1)有人烹调时,分别含有碘化钾和碘酸钾的加碘食盐混合,当滴食醋时,产生紫色蒸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这两种加碘食盐可以在潮湿的空气中曝露而加以鉴别,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分析化学上常用硫代硫酸钠与单质碘反应来进行元素分析。硫代硫酸根(S2O32)离子与I2之间的反应进行得迅速、完全,但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为在碱性溶液中,I2会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而且I2与S2O32-发生副发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若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会发生分解,其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I离子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用碘量法进行测定时,为防 止碘的挥发,在实验中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7.铁酸钠(Na2FeO4)是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 应中被还原成Fe3+离子。 (1)配平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NaCl+□H2O 反应中元素被氧化,转移电子总数为。 (2)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杀菌外,另一个原因是。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大总结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为了帮助大家在一轮复习中更好的掌握该部分的知识,今天归纳总结了该部分的知识点和思维方法。 技法归纳 1判断溶液中离子共存的规律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便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2-、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 (2)有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 ①SO42ˉ与Ba2+、Ca2+、Ag+等不能共存。 ②CO32ˉ与Ba2+、Ca2+、Mg2+、Ag+、Cu2+、Zn2+等不能共存。 ③S2ˉ与Cu2+、Pb2+、Fe2+、Hg2+、Ag+等不能共存。 ④OHˉ与Mg2+、Al3+、Fe2+、Fe3+、Cu2+、Ag+、Zn2+等不能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 等。 (4)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在一定的酸碱性条件下)。 ①酸性条件下,NO3ˉ与Iˉ、Brˉ、Fe2+、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 ②S2ˉ与SO32ˉ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③MnO4ˉ与Iˉ、Brˉ、Clˉ、S2ˉ、HSˉ、SO32ˉ、HSO3ˉ、Fe2+等不能共存。 ④ClOˉ与Fe2+、Iˉ、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 ⑤Fe3+与S2ˉ、HSˉ、SO32ˉ、HSO3ˉ、Iˉ等不能共存。 (5)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Fe3+和SCN-、C6H5O-不能共存。 ②Ag+与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1.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H 2 SO4+2HCl B.SO2+H2S 2H 2 O+3S C.SO2+2NaOH Na 2 SO3+H2O D.SO2+Na2CO3 Na 2 SO3+CO2↑ 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2SO3? ?→ ? SO2 B.HCl? ?→ ? Cl2 C.H2SO4(浓)? ?→ ? SO2 D.H2S? ?→ ? S 3.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 A.H2S B.Fe2+ C.Fe3+ D.SO2 4.下列微粒①Al3+②Cl-③N2④MnO4-⑤CO2⑥H2O2⑦Fe2+⑧MnO4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①④⑤⑦B.③⑥⑦⑧C.④⑤⑥⑧D.①②③⑥ 5.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Na2S+I2=2NaI+S↓,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D.H2O> H2S > NaI 6.在5KCl+KClO3+3H2SO4 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 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5:1 C.1:5 D.3:1 7.已知M2O7x-+3S2-+14H+ 2M3++3S↓+7H 2 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8.用0.1摩/升的Na2SO3溶液30毫升,恰好将2×10-3摩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9.(2000年全国卷)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B.S C.SO32-D.SO42- 10.(2003年广东卷)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11.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 A 作还原剂 B 作氧化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12.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 =X + Z2+ ;Y + Z2+ =Y2+ + 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