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派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1.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听起来就很诗意对吧?这个词其实是指一种特别的诗歌风格,专注于描绘自然的美和田园的宁静。

古代诗人们在这类诗中,常常把自己放在山水之间,感受那种“我在天涯,你在何方”的悠然自得。

可以说,这是一种逃避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宁静的表达。

古人有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2. 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2.1 自然的描绘这类诗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你会发现,诗人们常常用优美的语言,把山、河、花、草描写得栩栩如生。

比如,一首诗可能会写到“青山隐隐,流水潺潺”,让人瞬间就能想象出那幅美丽的画面。

哎呀,光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不是吗?2.2 田园的生活除了自然,田园的生活也是诗人们喜欢的题材。

他们写农田、村庄、老人、孩子,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温暖。

“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意境,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诗人们在这里不仅描绘风景,还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能听见那清脆的鸟鸣和微风的呢喃,真是美不胜收。

3. 代表诗人及作品3.1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派中,王维绝对是个大咖。

他的诗不仅描写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比如《山居秋暝》,简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典范。

他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出秋天山居的宁静,真是让人心驰神往。

想象一下,坐在那青山之下,周围静谧,心里简直像喝了蜜一样甜。

3.2 陶渊明再说陶渊明,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之一,个性洒脱。

那句“桃花源记”可谓家喻户晓。

他追求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试图逃避官场的黑暗和纷争。

他的诗如《饮酒》系列,真是让人看了就想大喊一声“我也想去隐居啊!”这份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他一起去田间地头转转。

4. 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山水田园诗派不仅在古代广受欢迎,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解】: 1、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里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 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 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盛唐山水田园诗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由两 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和两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开创了唐 朝一代诗风,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
一、山水田园诗派
东晋末年陶渊明开创田园诗,刘宋时 期谢灵运开创山水诗。至盛唐,有一 批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长期隐居的 诗人,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互相唱和, 诗风较为接近,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首联—起。远景,概写。总写 了雨后山中秋天傍晚的景致。 颔联—承。近景,细描。具体 描绘山间雨后初秋月夜的美好 景色。 颈联—转。由景及人,奇峰突 起。 尾联—合。总结收尾,点明题 旨。暗寓情愿归隐山林,不愿 入世作官的思想感情。
主题思想:通过对秋日傍晚 山间雨后景色的描绘,表达 了诗人寄情于山水,归隐田 园的思想感情。
《辛夷坞》所描写的是辛夷花初开,尽管很美,但
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
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 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没有 死的悲哀,而诗人也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存在,与 辛夷花合为一体,不伤其凋落,又不喜其开放。
王维的诗歌创作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农夫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劳, 扛着锄头归来,相互间亲热地打 着招呼。 一幅乡村黄昏时分的晚归图, 充满了恬然、自乐,散发着大自 然的芬芳。

15.山水田园诗派

15.山水田园诗派
*田园隐逸诗
*山水行旅诗
田园之乐、 田园之乐、山水之美 出仕之念、失志之痛 出仕之念、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待 把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还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开 青 绿 邀 故 来 到 酒 轩 山 树 我 人 就 重 话 面 郭 村 至 具 菊 阳 桑 场 外 边 田 鸡 花 日 麻 圃 斜 合 家 黍 。 , 。 , 。 , 。 ,
◆ ◆ ◆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寄寓禅理, 寄寓禅理,境界空灵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语言清新明快, 语言清新明快,凝练自然
行到水穷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储光羲: 储光羲: 钓鱼湾》 《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常建: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声。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声。
王维
诗歌创作 后期:山水诗、 后期:山水诗、田园诗 《山居秋冥》: 山居秋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辛夷坞》: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纷纷开且落。

山水田园诗派的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的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的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的创作主题以山水自然和田园景色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田园化的向往。

这一派诗歌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被誉为中国文化之美的重要标志。

一、山水山水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象征含义。

山即大自然中的高峰,代表着壮丽、高远和雄浑;水则是大自然中的流动之物,代表着柔美、清澈和宁静。

山水之间的对比和结合,成为了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通过山水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大自然力量的认同感。

二、田园田园是诗人们创作时常借以描写的生活环境。

田园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它包含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们对纯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山水田园诗中,田园被描绘成一个平和、宁静、丰饶的地方,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社会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田园生活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三、审美情趣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表达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对大自然的景色和现象有独特的领悟和把握。

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感悟,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灵感,用文字创作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山水田园诗派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学的愉悦。

四、思想倾向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这种诗歌作品所寓意的田园生活,往往代表了古代文人对农耕社会、安居乐业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山是刚强、高耸的,与诗人的壮志、崇高的人生抱负相呼应;水是柔美、润泽的,与诗人对和平、民生的期盼相契合。

山水田园诗派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宁静和谐社会的憧憬。

五、文化之美山水田园诗派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凝聚着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古代文人的创作成果。

这一派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在山水田园诗歌中,诗人们通过文字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传递出生活的智慧和真善美的底蕴。

盛唐的诗人群体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二章圣唐的诗人群体第一节山水田园诗派一、山水田园诗派概说(一)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其诗作以描写秀丽山水各恬静田园风光,表达自己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舒雅,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

山水田园诗派百科名片唐代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介绍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产生及其特点·时代背景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唐诗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诗人继承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思想风格,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繁荣的原因: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盛唐时代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思想,是形成山水田园诗质朴淡雅、恬静风格的内在审美需求。

从社会思想来看,唐代道、儒、佛三教并存,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情感社会基础。

唐代的隐逸之风,是形成其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特征的内在趋动力。

唐代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们歌咏山川田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主要描写山水田园表现隐逸生活,抒写闲适感情。

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展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

体兼陶谢田园山水题材,融合陶谢所确立的精神旨趣与审美观照方式,多写方外之情,艺术表现上始终以崇尚陶谢为本。

在继承陶谢基础上,形成了融兴寄于观赏、寄情性于鲜明画面之中的表现方式,以及通过虚实关系的处理创造意境,具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趣的共同特色。

传统上,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集中在盛中唐,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

王,孟创造的静逸明秀之美,展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高超的艺术成就,是盛唐诗的典范之一。

其在山水田园的描写中,抒写闲适、退逸的思想感情,较少反映社会现实。

诗歌色彩清淡,意境深幽,风格恬静闲逸,精美含蓄,体裁多为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

在继承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达到山水田园诗的高峰。

其中王维、孟浩然成就尤高。

王诗融诗情、画意、乐感于一体,“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孟诗虽境界稍狭,题材稍窄,然其诗孤清冲淡,自然浑成,亦颇具特色。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

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

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下面是关于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的内容,欢迎阅读!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王维属于山水田园派诗人。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王维山水田园诗终南山1太乙近天都2,连山到海隅3。

白云回望合4,青霭入看无5。

分野中峰变6,阴晴众壑殊7。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1.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今陕西境内,绵延八百里,是渭水、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是终南山的主峰;也有人认为即终南山。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

3.连山:连绵不断的山峰。

海隅:海边,海角。

4.“白云”句:白云缭绕,回首遥望时便又连合成一片了。

5.青霭:青色的雾气。

这句是说青霭迷濛,进入其中之后反而看不见了。

6.分野:古天问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属于星空的某一分野。

7.壑:山谷。

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很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以自然景物为写作对象,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美丽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怀。

以下是对山水田园诗派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一、山水田园诗派(山水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流派,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该诗派在唐代达到巅峰,并在宋代有了继承和发展。

二、田园诗:田园诗是山水诗派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描写农村田园风光、农民生活和田园乐趣,以表达对宁静、安详、质朴生活的向往。

田园诗尤以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高骈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作品为代表。

三、山水诗:山水诗是山水诗派的核心内容,主要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以及四季景色的美丽变化。

山水诗注重对自然景色的准确和细腻描绘,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四、山水画:山水画是山水诗派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是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山水风景的艺术形式。

山水画着重捕捉山水的山川河流构造和四季景色的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巧,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博大精深。

五、世雅思想:世雅思想是山水诗派的一种思想倾向,强调诗人要关注人间世事,关心社会风气和人民生活,抒发对人间疾苦和社会困境的关切。

这种思想在山水田园诗派中较为明显,表现出诗人追求田园生活的理想和关心社会的思考。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通过描绘山水和田园的美丽景色,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它充分展现了中国文人对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向往,并通过丰富的诗歌形式,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诗派
导读:本文是关于山水田园诗派,希望能帮助到您!
山水田园诗派(三)
还想谈谈摩诘诗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摩诘诗体现了一种东方式的遐思冥想,在对人与自然的观照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比起初唐四杰的昂扬励志、李白的千丈豪情、杜甫的哀国哀民、边塞诗人的英雄气概,王孟更多是在追求心灵的内在平静,他们在山水中寻求着大自然的恩赐,在质朴的农村风光中领略着人生的意义和真谛。

有人批评王孟诗派是过分美化了农村的田园风光,以为这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所以杜甫成为了诗圣,而王孟则只能算是唐朝的二流诗人。

或许可以这么说,终究他们的身份和真正的农民是不同的,他们未必能看清楚大好风光背后有多么不公平和残酷。

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难道诗中一定要表现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才算是不失诗人的良知吗?杜甫的确在反映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不幸,但他又何尝是完全站在农民的立场,《新婚别》里还不是一样牵强地写出一个新妇勉励自己的丈夫去前线打仗,不要牵挂家里。

如果说美化,窃以为这才是美化。

当然从今天的观点评价杜甫的诗,诗圣之称已经更多的是从诗歌艺术上的评价,而不是原来那带着浓浓的儒家正统色彩的称号,一旦发生了这种变化,诗圣的殊荣能否仍为杜甫所有,现在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山水田园诗派(四)
王维诗中对于山水的表现不只是一种静态的展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雍容气度!水穷之处,对于追根溯源去探究水
流来处的人,自是一种怅然若失的迷惘,一种没有悬念的失落,水穷之处,也自然是一个尴尬的所在,这时如果你顾自后悔或者牢骚满腹都,只有徒伤雅兴,何如转换视线去欣赏云?当然,你知道,这不过是一个隐喻而已。

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本身就具有着这样一种悠闲恬淡的气质,它不但是文人们毕生追求的人生方式,也是他们改造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一种玄想,却轻轻松松的融会在对自然界的感受和体悟之中,不经意的就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而纯美的交融,诗人正是通过与自然界的疏离表达了传统文化中一种普遍的情感体现特征。

可以说,这种情感特征是中国文人最单纯朴素的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深受儒释道等不同思想体系和文化底蕴熏陶的中国文人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超越任何其中一种的独特品格,既有儒家的入世的积极态度,又有道家出世的洒脱不羁,功成身退,归隐山林始终是文人最完美的人生理想。

王维四十岁后带官归隐,前后期的诗中自然都少有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是虔诚的佛教徒,淡淡的禅机常常不经意的出现在诗句中,虽然少了年少时的凌云斗志和轻狂,却增添了无限的韵味。

喜欢王维的诗,也正是因为他的诗更多的是对自身的一种关照,这种关照是超越时代的,不会因为李唐王朝的覆灭而变得失去意义,个人是渺小的,但又是最深邃的,以诗的美感来体验个体存在的状态,是一种超人的睿智。

王孟诗在后代受到文人的普遍关注,也是由于他们的诗能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产生共鸣,让人在欣赏诗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哲思,然而这种哲思又与宋代那些浅薄的哲理诗有着明显的不同,那种所谓的哲理冲淡了诗的意境和韵味,甚至没有了美感,而摩诘诗却是在形式的美感后面潜藏着悠悠哲思,这种哲思是要靠感悟来获得的,而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别人。

山水田园诗派(五)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孟浩然的确有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歌创作没有王维那么变化多端,主要以五言为主,比起王维的注重色彩变化和词语之间的动静交替,孟浩然的诗多了一份悠悠古意,淡然中透着一份宁静,词语也不很追求动静光色等的协调,这可能与酷爱绘画的王维不同,但无论是山水诗还是田园诗,都充满了真挚的情趣,尤其是田园诗,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个人认为,在田园诗上,孟浩然的诗要好过王维。

毕竟王维是佛教徒,心境在红尘之外,很多事情是以出世的心情来关照的,恬淡则恬淡矣,只是少了很多入世之人对生活的细微感触。

李白有《孟浩然》一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从此揖清芬。

这个以布衣终老的诗人,在当时受到了很多景仰,也许这是他自己没有料到的,对于一个始终怀着用世之心的文人,孟浩然的心情其实未必就如李白说得这么豁达,果真如此,也只能说是情非得已,这个从他的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最后四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生逢盛世,而不能有所作为,他感到惭愧和羞耻。

对于那些仕途顺利的人,他是羡慕的,所以他希望通过张丞相的援引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视。

最后不得不以布衣终老,这可以说是孟浩然终生的遗憾,细心体会,这种情绪在他的诗中有着明显的痕迹,这是苦闷的心情所致。

但那毕竟是一个昂扬奋发的时代,即使普通人也会表现得意气风发,作为一个风流文人,孟浩然的诗作大部分还是充满了对生活世事的深刻体会,其中不乏名篇。

有名的《春晓》是很典型有时代烙印和诗人
特征的诗。

这首诗与王维的很多五言小诗相比,同样有着简洁明快的特点,唯一的不同在于,没有了王维的那种超脱红尘之外的视野关照,这是一副充满了普通人的生活情趣的晨起图,画面凌乱中透着生机,表现了感情丰富的诗人敏锐的观察力。

另外一个名篇《过故人庄》也是,可以体会到诗人与老朋友之间那种不拘格套的友谊,而对于这个庄园的描绘,也显示着诗人对人生和生活充满了热情。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也是唐代少有的布衣诗人,在后代有无数的敬仰者,他的诗的确也不失名家风范,列为唐代一流诗人,毫不为过。

山水田园诗派(六)
王孟诗派的其他成员,通常认为是綦毋潜、祖咏、储光曦、裴迪、常建等等,他们在诗风上表现出相似的格调,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

其中裴迪和王维关系最近,相互之间经常作诗唱和,裴迪有《辋川集》二十首,王维也有很多裴迪的诗歌。

大概由于二人过往甚密之故,个人认为裴迪诗大有王维诗的味道,有时还隐隐透出一种超脱红尘的隐士之风。

祖咏的诗看得不多,印象最深的是《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本来属于应制诗,是祖咏科举时的一个应题做诗,但要求是律体,不过祖咏写了四句便交卷,主考官质问他为什么不按要求做诗,祖咏回答:意尽!当然结果可想而知了。

但却成就了这样一个诗歌史上的一段佳话。

祖咏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很有新意,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看到终南山的积雪,就觉得城中更加寒冷,联想入情入理,四句无一句赘语,句句扣题,是难得的好诗。

储光曦的诗也很清丽可人,《钓鱼湾》小的时候就背过: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
绿杨岸。

浓浓的春日风情,淡淡的喜悦情怀交融在一起,闲适而明快。

但同时也有一丝出世的意味,也是因此,后来的垂钓者越来越被抽象化为隐者的代称。

常建的代表作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有着王维诗的禅意,却少了灵动,多了晦暗色彩,显示出一种心灵内化的迹象,当然比起晚唐诗,毕竟又大气得多。

山水田园诗人在唐代诗坛上以独特的清新风格和卓越的才情创造出许多名篇,也影响到了后来的很多诗人,尤其是他们诗中那种对于精神世界的平和清淡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态度,让很多诗人在苦闷的理想和现实面前找到了一条中和的道路。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除了欣赏诗歌本身的美之外,其在精神方面的启示也是有价值的。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