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李萍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虽然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能显著地减少结核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结核病的多药耐药和耐多药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这些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抗结核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乙胺丁磺酸盐、链霉素和妥布霉素等。
然而,长期的使用已导致很多地区的结核杆菌已出现了耐药性,特别是多药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正在努力研究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
以下是一些抗结核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1. 库拉鲁丁库拉鲁丁是一种新型的抗结核药物,它在抗结核方面的效果比传统的抗结核药物更好。
大规模的试验已经证实了库拉鲁丁可以有效地治疗多药耐药结核病。
不仅如此,库拉鲁丁还能加快结核病患者的康复速度,这将使患者减少药物的使用时间。
2. 氨苄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强效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之一。
这种药物一度被认为在治疗结核病方面不起作用。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氨苄西林可能对治疗结核病有益。
研究发现,在治疗多药耐药结核病方面,与传统的抗结核药物相比,使用氨苄西林与其他药物组合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代帕米星代帕米星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乙硫异烟脒药物类似物。
在治疗结核病方面,代帕米星比链霉素和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更有效。
它还具有较小的副作用,这使得代帕米星在治疗多药耐药和广谱耐药性结核病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4. 泰波烟酸泰波烟酸是一种类似异烟肼的药物,也属于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最近的研究表明,泰波烟酸的抗结核效果比异烟肼更好,并且对多药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也更为有效。
与异烟肼相比,泰波烟酸的副作用更少,这增加了它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
总之,针对结核病的多药耐药和耐多药性问题,人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抗结核药物。
虽然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但这些治疗手段为结核病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_NormalPdf

图 2 德拉马尼(delamanid)的发现
12 普托马尼(pretomanid,PA824) 普托马尼也是一种硝基咪唑类化合物,最初由
Pathogenesis公司发 现 临 床 有 效,其 作 用 机 制 是 抑 制 Mtb蛋白质和霉菌酸的合成。2019年 8月 14 日,FDA批准 普 托 马 尼 与 贝 达 喹 啉 和 利 奈 唑 胺 联 合使用来治疗 XDRTB以及对其他疗法不耐受或 无响应的 MDRTB。与目前已有的抗结核药物不 同,普托马尼对处于复制期和非复制期的 Mtb均有 杀菌活性 [11],其 代 谢 过 程 中 能 够 产 生 活 性 氮 物 质 (如一氧化氮),是 Mtb的呼吸毒素,有助于对非复 制期 Mtb的杀灭[12]。
doi:10.11665/j.issn.1000-5048.20200215
引用本文 韦媛媛,杨帆,汤杰,等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0,51(2):231-239 Citethisarticleas:WEIYuanyuan,YANGFan,TANGJie,etalAdvancesintheresearchofantituberculosisdrugs[J].JChinaPharm Univ, 2020,51(2):231-239
者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基本用于治疗所有 的结 核 病 患 者。而 引 起 广 泛 耐 药 结 核 病 (XDR TB)的 Mtb除了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还对氟喹 诺酮类药物或可注射的 3种二线药物之一耐药,因 此在大多数情况下 XDRTB无 法 治 愈。据 报 道, 2017年约 558000人患有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 其中 有 82% 是 MDRTB,而 85% 的 MDRTB是 XDRTB。在全 球 范 围 内,35% 的 新 增 患 者 以 及 18%的先前治疗过的患者患有对利福平耐药的结 核病[1]。而 HIV感染者因为免疫能力弱,更容易 患病,死亡风险更高。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研究抗结核药物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还能为开发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抗结核药物研究领域的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分类目前,抗结核药物主要分为:1.第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环丙沙星和乙胺丁醇。
2.第二线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环酰脲类和多胺类药物等。
3.抗结核新药:主要包括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以及新型氟喹诺酮类、新型磷酸</sub>二酯酶抑制剂等。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1.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利福平是目前治疗结核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治疗不当等原因,对利福平具有耐药性的菌株越来越多。
因此,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目前,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主要有:(1)TBI-166:该化合物通过抑制细胞内的酰基载体蛋白A (AcpM)及其同源物(AcpS)来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
TBI-166的抗菌活性几乎与利福平相当,但其毒性却远远小于利福平。
(2)LJ-000591:该化合物是利福平的氟化衍生物。
它能够有效地与结核分枝杆菌内胆酚类蛋白结合,从而导致该菌死亡。
与利福平相比,LJ-000591的疗效略有改善,并且耐药性低。
2.以及新型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已被证实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
新型氟喹诺酮类的出现,使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例如,BTZ043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的化合物,它通过靶向结核分枝杆菌的ATP合成酶来杀死细菌。
不仅如此,BTZ043还可以杀死已经对利福平和异烟肼产生了耐药性的菌株。
3.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家族酶,它与多种生物学过程有关,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控制、DNA复制等。
结核分枝杆菌的磷酸二酯酶IV(Pde4)在细菌代谢和生物学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结核病药的研究进展

哚奎 宁唑酮生物碱 , 其对敏感或耐药结核杆菌活性均高于异烟 肼,其作用机制可能为 D A嵌入剂, N 并可能存在毒性问题【】 1。 0 2 利福霉素类 随着利福平的发现 ,各国研究机构相继开发 . 9 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 ,如利福喷丁、利福 拉齐、利福布丁等 。利福喷丁于 19 年在美 国获得批准用于 98 治疗结核病 。利福布丁为利福霉素的螺旋哌啶衍生物,对结核 杆菌的抑菌作用比利福平约强 4 。主要用于分枝杆菌的肺部 倍 感染,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杆菌菌株亦有效。利福拉齐 比利福 平具有更强 的杀菌作用 , 口服吸收好 , 对结核分枝杆菌 的 MI C比利福平强 6 4倍 ,而半衰期长达 6h 1 0t。 6 21 新 大环 内酯类 新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内酯环大小或取代 . O 类型与红霉素不同的半合成衍生物 ,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结核杆 菌作用 ,用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 。主 要衍生物以第二代的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阿齐霉素和第三代的 泰利霉素为代表,其中罗红霉素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最强[ 6 】 。 21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中应用较多的有阿米卡星 ,异 . 1 帕米星 ,巴龙霉素等。阿米卡星是在卡那霉素结构 中的链霉胺 部分引入氨基羟丁酰链 , 其体外抗结核活性高于卡那霉素。异 帕米星是庆大霉素 B和卡那霉素 A的结合物 , 抗菌活性不如 阿米卡星, 但对耐阿米卡星的结核菌株有效。巴龙霉素是从链 霉菌培养液中获得的,主要用于多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 1 0 ] 2 2 喹诺 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属化学合成抗 菌药。其 中 . 1 第三 和第 四代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杆菌作用 ,而且与其他抗结核 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 选用对象。如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 ,左氟沙星,氧 氟沙星 ,司帕沙星等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 。 四 1 第 l 1 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和加仑诺沙星等显示更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志敏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09期【摘要】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报道。
结果:目前国内外已研发了一批临床疗效较好抗结核药物。
结论:抗结核新药的使用,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62-0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及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国内外已研究开发了一批临床疗效较好的药物。
本文综述当前正在临床使用及开发的抗结核病的药物。
1 利福喷丁(rifapenfine)与利福布汀(nifabufin)該药均为利福霉素的衍生物,但杀菌效果不及利福平。
利福喷丁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
在组织中停留时间长,消除比较利福平长4~5倍,是一种长效抗结核药物。
1周给药1~2次,每次500~600mg。
利福布汀的妥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利福平。
2 帕司烟肼(pasiniazidl)该药以特殊方法将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分子化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表示,比异烟肼的效果高5倍,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容易服用,耐药发生率低。
更适合儿童患者的治疗。
3 硝基咪唑类近年开发的5-硝基咪哇衍生物作为抗结核药物具有较好的前景。
如CGL17341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优于链霉素,与异烟肼、利福平相当,对结核杆菌敏感的菌株MIC为0.1~0.3ug/ml。
4 新型大环内脂类药物本类药物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内核蛋白体的SOS亚基可逆性结合,干扰组菌蛋白质的合成。
新型大环内脂类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霉素,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对酸稳定,口服易吸收,组织穿透性好,药物在组织和细胞内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并都具有增长的特点。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结核病 ( b ruoi T ) t e ls , B 是结核分 枝杆菌 ( c b — u物 ( Vs联 用 能有 效 治疗 H V/ B感染 ; AR ) I MT
c r m tbru s , B  ̄ 起 的仅次 于艾滋病 ( I S t i ec l i MT ) l eu u os AD )
O C 6 6 3 MC 0 、L 一 8 8 S 一 0 。 P 一7 8 、T 2 7 L 3 5 和 Q 19
关键词: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多耐药结核病
中 图 分 类号 :R 7 - 9 83 文献 标 识 码 :A
Pr g e si t i so ntt o r s n s ud e fa iube c o g n s r ul usa e t
q no o e , ir m i a o e , ir l ui ln s py r e , xa o i i o sa im i s And i i to u e e p o sn ui l n s n toi d z l s d a y q no i e , rols o z ld n ne nd d a ne . n r d c d n w r mii g t
Cui b n, o Sh ng h aa d Ja g Xi o li Yu— i Ca e — u n i n a —e
(i u nId silntue f t it sC ma t n l h r cuiaG opC roa o , h n d 10 2 Sc a utaIstt Ani oi , h i a P amaet l ru op rt n C eg u6 0 5 ) h n r i o b c Na o c i
a dS 1 9aemo ep o sn . n O. r r r miig 0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发现许多能够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已经研究出来,并且在临床中使用的抗结核药物,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
传统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异烟肼是一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胞壁合成而发挥药效。
它通常与其它药物一起用于结核病的治疗。
虽然异烟肼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极易导致肝脏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提高了患者的风险。
利福平利福平是另外一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它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生长,来杀死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可以减少病菌的复制。
另外,利福平还可以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但是,长期使用利福平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比如肝功能受损,耳鸣等。
利福喷丁利福喷丁是一种能够抑制DNA合成的药物,也常常用于结核病的治疗。
它和异烟肼一样,通常用于结核病的复合治疗。
但是,使用利福喷丁一样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头晕,失眠等。
新型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尼索韦利福平-尼索韦是一种新型抗结核药物,是结构独特的螺旋体抑制剂。
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的效果良好。
与传统药物相比,它对人体内其他酶的抑制较小,从而减少了其不良反应。
贝德福韦贝德福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最近被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
该药物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它可以与DNA结构亲和力较高,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之类的致病体起竞争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
贝德福韦治疗结核病的剂量并不高,副作用较少,但是对应的药费相对较贵。
司睿匹林司睿匹林是一种能够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新型抗结核药物。
它的作用是通过干扰细胞内的ATP酶活性来诱导结核分枝杆菌细胞死亡。
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司睿匹林具有更高的亲合力,因此其剂量要低很多,而且不易耐药。
研究进展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抗药性时代”,或者说“抗菌素耐药时代”。
已知能够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数量有限,而且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高度变异性,使得结核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现代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2 抗结核药物 的研究进展
21 蛋 白质组学的应用加速药物 的筛 选 :中 国科学 院微 生物所张立 . 新实 验室使用带 有绿色荧 光蛋 白( F ) G P 表达 载体 的牛型结核 分支杆 菌 My oatr m b vs 毒 株 bcl sC l t — u r . B G 菌 株 cb c i oi 减 eu aiu ame e G 6i 即 C l t n 作为测试菌株 .建 立了 B G高通量筛选模型作 为抗 结核病活性成分 C 的筛选 。本研究进 一步通过细胞 水平 的实 验验证 了 aysmii 在 b so cnJ B G细胞 内会 自发转变 为 a o - b s m e C t p ay o i nC而发挥其 抗结核 活性 r s i 的初步假设 . 并揭示了该类化合物可 以克服 arp a ysminC不稳定 t - bso c o i 的缺点 .本论文 的发现这为将此类化合物开发成成为新一代稳定 的抗 结核前体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ays i n bs mc o i 类化合 物的硫醚迈克加 成产物是 更加稳定 的且具 有定高反 应活性 的 Mihe cetr具有更 高 的生 物利用率 和药效 潜力 . c al cpo. a 为研制新 一类 抗 T 的 临床 药 物 奠 定 了基 础 B 22 结核分枝杆 菌抗药机制 : . 氟喹诺酮类 药物具有半衰期长 、 杀菌活 性强 、 可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等特点 . 成为缩短疗程 的候 选药物 , 同时还有杀伤持 留菌 的功效 .其通过抑制 D A促旋 酶活性来抑制细 N 菌生长 管如此 . 尽 临床大量应用也 导致很 多耐药 菌的形成 最新研究 发现 , 结核分枝 杆菌五肽重复蛋 白 MfA可 以模 拟 D p NA结构 , 能直接 与促旋酶互作从而阻断氟喹诺酮的结合 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米 中 凯霞课题组研究解 释了 M p f A体 内和体外实验结果差 异性的原 因 , 并 首次表 明了小 G P酶在 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抗性 调控 中非 常重要 T 的功能 . 为进一步了解氟喹诺酮抗性形成的机制和开 发新 的氟喹诺酮 药物和药物靶标提供 了理论基础 2 阻断结 核杆菌二氢 叶酸还原酶 : WT _ 3 在 O的支 持下 , 中国 、 印度 、 肯尼亚 、 日利 亚和美 国的科 研人员组成 合作 团队, 尼 对结核分枝 杆菌 的二氢叶酸还原 酶开展 了高通 量筛选 和药效学评价 结果发现 了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李萍发表时间:2019-07-19T17:18:58.657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5月作者:李萍[导读]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国内外已研究开发了一批临床疗效较好的药物。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桂林李萍内容摘要: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国内外已研究开发了一批临床疗效较好的药物。
探析当下抗结核药物研究的进展,在立足当下的实际情况和科学研究之后,展望我国抗结核药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结核病;化学治疗[中图分类号]R978.3[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JK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结核病,每年约300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
近几年来,随着在药物方面的突破,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结核病的扩散。
本文综述当前正在临床使用及开发的抗结核病的药物。
1.氨基糖甙类链霉素(SM)是最早用抗结核的有效药物,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
链霉素是一种氨基环醇糖苷类抗生素,通过干扰核蛋白体水平上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rpsL基因和rrs基因分别编码核糖体蛋白S12和16SrRNA,在SM耐药分离株中,70%~80%有rpsL或rrs基因突变,并且前者突变率明显高于后者[1]。
卡那霉素由于其对听神经及肾脏的损害,不适于长期使用。
有关资料证实,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效杀菌作用。
近年来临床用丁胺卡那联合对氨基水扬酸异烟肼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也较小。
巴龙霉素是从链霉素的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抗结核作用,可用于多药耐药结核杆菌的治疗。
[2]2.对氨基水扬酸(PAS)对氨基水杨酸对人型结核杆菌有高度的选择抑制作用,但无杀菌作用。
过去常与异烟肼、SM联用治疗结核,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疗效差起效慢,且服用量大,副作用大,加之新的抗结核药的不断开发,现已少用。
3.乙胺丁醇(EMB)乙胺丁醇地各种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现几乎取代PAS在抗结核方面的应用,主要用于对INH、SM耐药的结核杆菌所致的各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
[3]为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和增强疗效,常与SM、INH、RFP等合用。
4.异烟肼(INH)及其衍生物异烟肼为抗结核病一线药物,它因抗结核作用强,毒性小,剂量小,价格低廉。
而帕司烟肼以特殊方法将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分子化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表示,比异烟肼的效果高5倍,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容易服用,耐药发生率低。
更适合儿童患者的治疗。
丙硫异烟胺为异烟肼的衍生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抑物或杀菌作用,其作用取决于药物的浓度和细菌的敏感度。
丙硫异烟胺属于二线抗结核药,临床上与其它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经SM、INH、RFP及EMB等治疗无效的结核病。
根据文献报告[4],抗结核药中最常引起血液系统损害的药物为利福平和异烟肼,但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
5.吡嗪酰胺(PAZ)PZA是一种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在细胞酸性PH环境里,吡嗪酰胺有强力的灭菌作用。
在INH+RFP或其它化疗方案中加用PZA两个月进行强化治疗,能达到很高几乎无复发的治愈率。
目前国外正在研制新的吡嗪酸类衍化物。
吡嗪酰胺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组合,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痨化疗方案。
[5]一直以来,均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治疗,对各种初发或复发的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均有显著的疗效。
6.利福霉素类利福平(RFP)至今任是现代短化治疗中的一个主要药物。
其抗菌谱广,对细胞内外的菌群均有杀菌作用。
利福喷丁(rifapenfine)与利福布汀(nifabufin),该药均为利福霉素的衍生物,但杀菌效果不及利福平。
利福喷丁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
在组织中停留时间长,消除比较利福平长4~5倍,是一种长效抗结核药物。
1周给药1~2次,每次500~600mg。
利福布汀的妥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 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利福平。
利福布汀药代动力学更为显著,具有极强的膜穿透力及较高的亲脂性[6]。
利福布汀属于新型的抗结核药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与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最低抑菌浓度明显低于利福喷丁。
7.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对细菌的DNA旋转酶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DNA的正常形态、功能及复制、转录、转运、重组的过程产生影响,起到快速杀菌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全球相继有54个国家报道了耐氟喹诺酮类结核杆菌的出现。
临床可用于该疾病治疗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分作四类,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7]。
不过其中的加替沙星会引发血糖异常与神经系统损害,而司帕沙星光敏反应明显。
近年来,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开发生产的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西他沙星也具有较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氧氟沙星常规用于耐多药结核(MDR-TB)和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用药剂量300~800mg/d不等,长期用药患者耐受性较好。
使用氟喹诺酮药物治疗结核病时须主要以下原则:①虽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时显示较好的疗效,但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的MIC仍高于异烟肼和利福平,因此无特殊情况,还是应首选一线抗结核药物。
②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用其他两种以上抗结核敏感药。
③临床上对氟喹诺酮的治疗反应是剂量依赖。
[8-9]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在痰菌阴转率和病灶明显吸收率方面,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复方制剂,且是阿莫西林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克拉维酸钾为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药,两者联用可使阿莫西林免受水解,并能扩大抗菌谱,具有抗菌或性强,可有效控制耐药菌的特点。
[10]9.卷曲霉素(CPR)卷曲霉素是一种消炎抗生素药物,属于多肽类抗生素,主要应用在结核病方面,通过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来抑制结核杆菌,抑菌作用强。
CPR对痰菌阳性的难治性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明显。
卷曲霉素与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联合应用治疗耐药结核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11-12]但卷曲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有损害作用,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
9.新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指分子结构中具有14~16元内酯环的抗生素(如红霉素类衍生物、乙酰螺旋霉素等)。
新大环内酯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罗红霉素(RXM),与INH或RFP合用时有协同作用。
其它还有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用于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目前fda已批准克拉霉素用于对mac(鸟复合型分支杆菌)感染的治疗。
[13-15]10.硝基咪唑类近年来的研究认为,5-硝基咪唑衍生物作为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相当好的开发前景。
此类药物中的CGI-17341最具代表性,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优于SM,可与INH和RFP相比拟,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菌株的MIC为0.1~0.3μg/ml。
但是,5-硝基咪唑衍生物的抗结核研究尚未应用于临床。
[16]总之,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对人类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以上罗列了10类药物在抗结核药物研究方面的进展,还有一些没有祥述。
只有积极开发新产品,彻底治疗,这样才能给患者带来福音,因此,研发抗结核新药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Arjomandzadegan M,Gravand S.Analysis of rpsL and rrs genes mutations related to streptomycin resistance in Mdr and Xdr clinical isolat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Tuberk Toraks,2015,63(4):235-242.[2] Shi W, Zhang X, Jiang X,et al. Pyrazinamide inhibits trans-translation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 Science, 2011,333(6049):1630-1632.[3]刘志广,孙庆,刘海灿,等.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研究[J].疾病监测,2015,30(4):321-324.[4]黄维维,梁宗安.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J].西部医学,2016,28(1):137-140,145.[5]章携.吡嗪酰胺耐药对初治菌阳性肺结核疗效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12(11):46-47.[6]邹耐根.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8(6):42-43.[7] 郑州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突变特征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 35(10):37-41.[8]吕玉林.莫西沙星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02:77-79.[9]王丽.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2013,02:34-38.[10] 魏成翠, 任艳.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血清腺苷脱氨酶、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2):195-196.[11] 虞涛,邢健友,钟达.抗耐多药结核病新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 26(31):4450-4453.[12]吕桂兰. 化疗配合莫西沙星和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价值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 2019, 28(2):10-12.[13]Garg RK, Malhotra HS, Kumar N. Paradoxical reaction in HIV negative tuberculous meningitis. J Neurol Sci, 2014, 340(1-2):26-36.[14] 傅蓉, 刘芳, 赵晓冬(编译), et al. 几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晶型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9(1):47-49.[15] 赵秀娟.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呼吸疾病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67):185-186.[16] 高琴, 黄鑫, 江振洲,等. 具有抗结核活性的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 21(5):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