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皇帝】平穷皇帝之宋徽宗

合集下载

宋徽宗和宋钦宗简介

宋徽宗和宋钦宗简介

宋徽宗和宋钦宗简介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两位皇帝,他们在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对他们的生平和贡献进行简要介绍:宋徽宗:生平概述:宋徽宗,姓赵,名佶,字希逸,是北宋第八位皇帝,生于1082年,卒于1135年。

他自幼聪明好学,擅长诗文和书画,尤其是画画方面,他的画艺在当时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在位时期:宋徽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比较稳定,他也十分注重文化建设,他主持修建了西湖和韵图洞,同时也推动了科举制度和诗词文化的发展。

他还担任了词社的社长,并且下诏规定了婉约派为主流的词风,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贡献与评价:宋徽宗是一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天才,在文化与艺术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影响了当时的绘画风格并且在后来的文化发展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宋钦宗:生平概述:宋钦宗,姓赵,名眘,字仲远,是北宋第十位皇帝,生于1100年,卒于1161年。

他幼年时患有小儿麻痹症并且视力不佳,所以他母亲教他读书学习。

他成长后掌握了一定的执政能力,在位时期也有一些较为重要的贡献。

在位时期:宋钦宗在位时主要是面对辽夏的入侵和南渡金国的威胁,他大力支持了西夏太后文成公主与党项人的联姻,从而消除了西北的威胁,同时还在大理、黎等地设立了土司,加强对南方地区的管理。

贡献与评价:宋钦宗生活朴素,经济勤省,政治清明,带领国家度过了一段动荡的时期,为北宋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注重官员的选拔,重视农业,以及管理防御疆边等方面的建设,使得北宋的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宋徽宗

宋徽宗

精心整理宋徽宗简介生平世人评价诗词作品醉落魄燕山亭小重山念奴娇金莲绕凤楼探春令眼儿媚聒龙谣满庭芳声声慢声声慢临江仙在北题壁宫词后妃子女后妃儿子女儿以下排名不明历任宰相25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靖康二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二帝被俘北上。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

天会八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软禁。

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

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

五年后,天会十三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

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

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升为二品。

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

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二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

夏四月丁卯,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

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

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今辽宁公元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

”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

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花押哀痛泪下的情景。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靖康稗史笺证》卷5《呻吟语》记:「二王令成棣译询宫中事:道宗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

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宜其亡国。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艺术主张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

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

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赵佶的画取材于自然写实的物像,他构思巧妙,着重表现超时空的理想世界。

这一特点打开了南宋刘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变革之门。

他还强调形神并举的绘画意念。

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书中曾说,赵佶的画写实技巧以“魔术般的写实主义”给人以非凡的诱惑力。

赵佶提倡诗、书、画、印结合。

他创作时,常以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巧妙地组合成画面的一部分。

这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

赵佶在位时,曾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让文臣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推动和倡导作用。

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是怎么死的?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简介 宋徽宗是怎么死的?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简介宋徽宗是怎么死的?陵墓:永佑陵主要作品:《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书牡丹诗》、《池塘晚秋图》主要成就:收复青唐地区,创立瘦金体宋徽宗赵佶,为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赵佶原本是宋哲宗的弟弟,一个闲散王爷,但是宋哲宗去世的时候因为没有留下子嗣,在向太后一派的支持下,赵佶被推上皇位,成为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是为宋徽宗。

宋徽宗生于元丰五年,自幼养尊处优,过着富庶奢侈的生活,因为早知道最后是自己的哥哥宋哲宗上位,因此他也没有多大志向,整日里嬉笑玩耍,养成了一个轻佻浪荡的性格。

如果宋徽宗只需要当一个闲散王爷的话,这样的性格再合适不过了。

地位尊崇,生活富庶,没有大志自然也不会招来帝王的猜忌,就凭王爷的身份,宋徽宗也能安安稳稳富裕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不过可惜的是,命运总是有反转。

元符三年,年仅二十五岁的宋哲宗英年早逝,因为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宗室朝臣对于选谁来继承哲宗皇位争论不休。

最终向太后及其党派,以其强势的态度,将赵佶扶上了皇位。

也不知道该说赵佶运气好还是运气坏了,坐在家中什么都没有干,就有人帮他夺取了皇位,他这个正主只需直接继位登基就好。

运气好是他当上了皇帝,运气不好也是他当上了皇帝。

也不知他父亲认为宋徽宗是李煜转世是真是假,总之赵佶还真就与李煜有些相似。

于艺术方面,两人都有很高的天赋。

宋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虽然艺术方面天赋很高,但为政者不是靠艺术天赋说话的,宋徽宗没有当皇帝的天赋。

宋徽宗上台之后,一开始采取新法,变革维新,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国势迅速下滑。

甚至后来当金军攻来之后,竟然匆匆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自己躲在了一边。

宋都城破。

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并诸多宗室大臣、后宫嫔妃被俘虏北上至金国境内。

一代帝王为外族所掳,国之大耻。

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的故事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宋徽宗的故事,带您了解这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宋徽宗赵佶出生于1082年,是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

他在继位前曾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这段时期被称为“靖康之耻”。

在这段时期里,北方的辽国入侵了南方的宋朝,俘虏了宋徽宗和他的父亲宋神宗,导致了北方的金国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

在这个政权下,宋徽宗被迫退位,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

然而,即使在这个困境中,宋徽宗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关心和治理。

他积极参与政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尽管他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他的智慧和才能仍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宋徽宗还是一位文化艺术的爱好者。

他对书法、绘画和诗词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亲自撰写了许多诗词作品,并且还收集了大量的古代书籍和艺术品。

他的文化爱好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文化艺术,宋徽宗还非常关注科技和农业的发展。

他鼓励人们进行农业改良,提高农业生产力。

他还支持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在他的统治下,宋朝的农业和科技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尽管宋徽宗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他的统治仍然被认为是失败的。

他没有能够解决北方金国的威胁,也没有能够恢复宋朝的统一。

他的统治被认为是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历史上,宋徽宗被认为是一个有才华但不幸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仍然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结起来,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有着丰富才华和爱国精神的皇帝。

尽管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仍然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宋代皇帝赵佶为何称徽宗?

宋代皇帝赵佶为何称徽宗?

宋代皇帝赵佶为何称徽宗?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为您作一个详细的回答。

一、“徽宗”庙号之由来。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8月,宋金根据《绍兴和议》,金国将宋高宗赵构的生父宋徽宗赵佶的灵柩和他的生母韦氏送回了南宋。

宋朝向金国纳贡称臣,两国休战。

直到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伐宋,两国才又重燃战火。

赵构将宋徽宗的遗骸运回了绍兴,葬于永佑陵,上尊谥圣文仁德显孝皇帝,立庙号“徽宗”。

那么,“徽宗”的含义是什么呢?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肇敏行成曰真,道德应物曰英,民无能名曰神,明知渊深曰哲,元德充美曰徽,克慎成宪曰钦。

这就是真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庙号的含义。

“元德”是指有大德。

“充美”除了有美、善的含义之外,还寓意了发扬圣德。

又据《尔雅·释诂》:“徽,善也”。

另据《诗·小雅》称:“君子有徽猷”。

意思是:君子有美善之道。

古代又有徽州,其大部在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辖区。

在这里,“徽”都是褒义,美善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庙号的含义是:宋徽宗不仅有圣德,而且还很善良。

是一个既有德行,又有美善品行的的好皇帝。

这就和金人封其为“昏德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徽宗”的庙号是在他死后安葬时,他的儿子宋高宗给他上的。

宋徽宗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儿子给他的评价还是相当的高人们提起宋徽宗,就想起那个靖康之耻中被掳到金国去的太上皇,还有《水浒传》中那个风流糊涂、追求享乐、宠幸奸臣的天子。

总之对他的评价很负面。

那么,赵佶当不当得起“徽宗”这个庙号?这个庙号是不是实事求是?我们知道,庙号是给先皇帝的一个盖棺定论,肯定有美化的成分,但这种美化一般来讲,它要建立在一种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如果完全罔顾事实,指鹿为马,是要被人笑话的,老百姓也不会服气。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宋徽宗究竟有什么“圣德”,有什么“美善”?二、宋徽宗关注民生,有其“爱民”的一面。

宋徽宗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不过就他的为人来讲,他倒不是一个坏人,更不是一个暴君,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仁君。

宋徽宗的历史

宋徽宗的历史

宋徽宗的历史宋徽宗的简介: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宋徽宗做了皇帝后,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

遗憾的是,他天生就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若是让他专心于艺术创作,他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让他当一个大国的领袖,他似乎不是那块料。

但宋徽宗曾经为做一个好皇帝而积极努力过,比如,为了救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曾经在京城开封创办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福利系统,设立了不少福利院用来救助无家可归的人。

开封作为北宋的京城,当时的流动人口很多,出现了贫困潦倒和体弱多病的弱势群体。

在一个完全依赖家族扶助的社会中,不少无依无靠的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在开封的市井中徘徊挣扎,生活非常困苦。

宋徽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召开专门会议,和当时民政官员商议,采取国家救助措施来救助弱势群体。

于是,在宋徽宗的直接领导下,一整套完备的福利体系在开封建立起来了。

当时,开封的福利院有“居养院”,是为穷人提供食物和人身保护的收容所;还有福利医院“安济坊”,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提供免费医疗;“漏泽园”是为那些家境贫寒、无以为葬的人和无主尸体提供免费墓地和服务的殡葬机构。

名人故事:宋徽宗赵佶

名人故事: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河北琢县人,是着名的书画家。

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

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

在政治上赵佶昏庸无能,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

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今浙江省绍兴县永佑陵。

1104年7月10日,宋徽宗按照蔡京的提议,将司马光为首的反对王安石变法者共309人重定党籍,刻石于朝堂,即“元佑党人碑”。

宋徽宗赵佶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

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

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

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

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

”宰相章惇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不料向太后不同意。

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bì)为帝。

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佶。

然而,向太后看中的恰恰是赵佶。

赵佶并非向太后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向太后坚持立赵佶为帝,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可能与赵佶在向太后心目中良好的印象有关。

赵佶每天都到向太后住处请安,称得上是又聪明又孝顺的孩子,因此向太后偏爱他。

哲宗病重期间,向太后对谁继承皇位,早已胸有成竹,故她并不接受章惇的意见。

她语气坚决地说:“老身无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应再有区别,简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表面上看,向太后办事公平,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显然是在偏袒赵佶,为其继承皇位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

章惇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接转向了赵佶的人品,而向太后却不以为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穷皇帝之宋徽宗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

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

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

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

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

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

在位期间,爆发方腊领导的民变。

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

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

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

宋钦宗遣使臣何㮚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

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

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

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

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
升为二品。

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

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

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

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