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方法的评述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方法的评述

对测 定有 干扰

验 选 用 与样 品 液 中 为空 自 以 消除
含量接近 的

标准溶液作

含量 与

浓 度成反 比 通 过控 制 反 应 温 的 吸 光 度 求 出食
, ,
,
干扰
度 和 时 间 来 测 定 体 系 中剩 余
流 动 注 射分 光 光 度 法 流 动 注 射 分 析 是 一 种 新 型 湿 化 学 法 快 速 自动 分 析 新技术 它 与 吸 光光度 技 术联 用 具 有 简便 快 速 灵
失 准 确性 和 灵 敏 度 得 以 提 高 但 操 作 麻 烦 有 机 溶 剂
此 外 贮存方法 烹饪模


,
式 食 物种 类 等 因 素 对 食盐 中碘 稳 定 性 也 有 一 定 影 响
,
易挥 发有毒害 碘易损 失
近 年 来离 子 缔 合 物 萃 取 体 系 因 选 择 性 好 灵 敏 度


因 而 准 确 分 析 食 盐 中实 际 碘 含 量 对 于 食 盐 生 产 全 民 补 碘具 有重 要 指 导 意 义


由于 分 光 光度 法具有 仪器廉
,
高 能改 善 显色 条件 等优 点 而 广 泛 应 用


测 碘离 子缔
价 耐用 方 法 灵 敏 准 确 以 及 选 择 性 好 等 特 点 而 被 广 泛
应 川 于 食盐 中碘 含 量 的 测 定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碘 主 要 有 碘


合物 体 系 多 由


,
,
碘转化 为
,
冉 用 有 机 溶 剂 萃 取 而 显 色 然 后 比 色测 定

水质碘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质碘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质碘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碘化物是水中溶解的碘元素,是污染水体的重要指标,碘化物的浓度超标会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因此碘化物的测定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碘化物的测定主要通过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将溶液中的碘化物吸收到一定量的紫外光中,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测量其有效吸收率确定碘化物含量,进而推算出碘化物的浓度。

首先,选择溶液样本,将样品加入分光光度仪中,调节分光光度仪的参数,对样品进行分光光度测量。

将样品的吸收光谱的不同波长的吸收率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确定碘化物在样品中的浓度。

其次,在分光光度测量中,应注意样品的准备,样品的准备应该符合分光光度仪的要求,如果样品太稀或太浓,则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使用分光光度仪测量碘化物时,应尽量选择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仪器。

如果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则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最后,应注意校正分光光度仪的参数,分光光度仪的参数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碘化物的测定主要通过分光光度法,在进行分光光度测量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样品的准备,以及校正分光光度仪的参数,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做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痕量碘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痕量碘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痕量碘[摘要]:在酸性介质中,碘离子与4.4-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四碱)和氯胺T氧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络和物,以有色络和物的最大吸收值计算结果。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L,0.08μg标准溶液相对标准偏差1.78%,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2%-105%。

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

[关键词]:催化分光光度法;地下水;碘目前,测定碘的方法很多,有催化还原分光光度法,但分析方法不易掌握,淀粉比色法,在方法检出限和精密度等方面,不能满足痕碘量的分析要求。

地下水中碘的含量一般很微,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经过对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广州城市地质调查地下水测试近千个水样的检测结果证明,分析结果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1.实验部分1.1仪器S22pc型分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1.2主要试剂1.2.1碘标准溶液称取105℃烘干1h的KI(高纯试剂)0.0131g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碘10μg/mL。

分取上述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碘1.0μg/mL。

分取上述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碘0.1μg/mL。

用时配制。

1.2.2碳酸钠溶液36g/L称取36g无水碳酸钠于2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混匀,置塑料瓶中保存。

1.2.3醋酸溶液8%80mL冰醋酸w(HAc)=99.9%,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1.2.44.4-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四碱)溶液0.1g/L称取0.1g四碱于250mL烧杯中,加1mL冰醋酸,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若溶液混浊需过滤后使用。

1.2.5氯胺T溶液1.0g/L称取0.2g 氯胺T于2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200mL,装入棕色磨口塞的玻璃瓶中,摇匀。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方法的评述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方法的评述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方法的评述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方法的评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居民都能吃上加碘盐。

而有些人为了防治甲状腺病而大量吃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以至碘过量,引起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健康。

因此,及时、准确地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方法有三种:碘量瓶直接测定法;碘溶液比色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

①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以同时测定吸光度和相对强度的物理方法,适合于现场操作,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但操作繁琐,只适合小批量检测。

②碘量瓶法是将固定在架子上的塑料量筒底部烧灼后磨去,再用铅笔填写被测样品的量,最后将瓶口磨平封死,作为碘的标准液。

然后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反复磨损,量筒内壁附着大量的铅,会影响到比色的精密度。

另外,由于量筒的大小限制,也使它不能满足批量检测的要求。

③分光光度法是将玻璃比色皿或金属比色皿放在分光光度计下面,当入射光线经过单色器通过棱镜时发生折射和干涉现象,形成各种颜色的光谱。

根据这些光谱的强度和颜色,便可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快速,但受客观条件限制较多,比如量程选择不当,将造成假阳性;波长选择不当,会导致吸收峰的损失;样品浓度太低或太高,都将使检测误差增大。

(1)测定样品应用分光光度法,以铁为基准标准。

当仪器校正完毕并做好空白样品测定时,将空白液直接注入已调零的比色管中,关闭玻璃阀门,待其自然沉降后即可读取吸光度。

(2)测定过程要注意条件控制,样品的处理温度、试剂、反应时间以及比色管内的空气要一致。

并使用恒温加热装置,避免温度升得过快。

(3)读数需要借助检流计,仪器采用自动电位滴定器。

并将所用的仪器以及电极和相应的参比溶液全部校正到仪器所给定的参考点。

另外,还应记录仪器测定过程中出现的吸光度值、 A/D变化值、仪器误差等,并与计算值对比,作出检验结果。

(4)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应首先检查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分光光度法测海带中碘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海带中碘的含量

( 1滨 州 医学院 药学 院 ,山 东 烟台 2 6 4 0 0 3 ;2滨 州 医学院 临床 医学 院 , 山东 烟台 2 6 4 0 0 3 ;3滨 州 医学院烟 台附属 医院 ,山 东 烟台 2 6 4 1 0 0 )
捅 要 :通过灰化 、氧化 和萃取三步从干海带 中提取 出了碘 。采 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 度法测 定 了碘 在氯仿 中 的吸收光谱 ,碘 在氯仿 中的最大 吸收波长 为 5 1 1 a m,用吸收光谱测定 了海带 中碘 的含 量 ,标准 曲线 回归方程 为 A b s =0 . 0 0 2 1 4 c + 0 . 0 0 2 8 6 ,相 关系 数 R= 0 . 9 9 9 8 ,回收率 大于 9 7 %。结 果显示 ,该方法可以准确 的测 出海带 中碘的含量 ,海 带上半部分 含碘 量为 0 . 0 3 1 6 % ,下半 部 分海带 中碘含量 为 0 . 0 2 2 % ,上半部 分碘 的含量高于下半部分 。
c u r v e 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 wa s Ab s= 0. 0 0 21 4c +0. 0 0 28 6 . R = 0. 9 9 9 8. T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wa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9 7% . Th e
Bi n z h o u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S ha nd o n g Ya n t a i 2 6 4 0 03;3 Ya n t a i A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
B i n z h o u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d o n g Y a n t a i 2 6 4 1 0 0 C h i n a )

实验九 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含量

实验九 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含量

实验九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含量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含量。

利用碘对淀粉溶液的显色反应,在一定波长下测定淀粉-碘复合物的吸光度,计算海带中碘的含量。

实验原理: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含量(浓度)的方法,它通过测量吸收或透过样品之后光线的变化来得到样品中特定物质含量的信息。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关系式是比尔定律,即:A=εbc,其中,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光程,c为浓度。

2.碘对淀粉的显色反应淀粉对碘有极强的亲合力,碘加入淀粉溶液后,可以形成淀粉-碘复合物,导致溶液变为深蓝色或蓝紫色。

淀粉-碘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有吸收特性,可以应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的含量。

实验步骤:1.制备标准曲线(1)准备5个量筒,分别注入0.0 mL、0.2 mL、0.4 mL、0.6 mL、0.8 mL 10-3 mol/L 碘酸钾溶液。

(2)将每个量筒逐个加入去离子水至10 mL,搅拌均匀。

(4)在吸收波长610 nm下测定各个比色皿的吸光度。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碘的含量。

2.测定样品(1)取少量海带,粉碎均匀。

(2)称取0.5 g 海带粉末,加入烧杯中,加入50 mL 1% 碳酸钠溶液,搅拌均匀。

(3)置于热板上煮沸,加热30 min,待凉。

(4)从烧杯中取出1 mL 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1 mL 10% 硫酸,用急促手振法煮沸15 s,待凉。

(5)加入20 mL 去离子水,转移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补足容量。

(6)取2 mL 溶液,加入比色皿中。

(7)按上述方法测定其吸光度,计算海带中碘的含量。

实验记录:测定碘酸钾溶液的吸光度,记录如下表:|稀释倍数|试剂量(mL)|比色皿体积(mL)|吸光度(D.O.)||-|-|-|-||0|0.0|2.0|0||1|0.2|2.0|0.236||2|0.4|2.0|0.472||3|0.6|2.0|0.711||4|0.8|2.0|0.942|利用上表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海带中碘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海带溶液中的碘含量=样品吸光度×系数其中系数为:每1 mL 浓度为6.32 μg/mL 碘的标准溶液对应的吸光度为0.236。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23线 性 试 验 .
111 剂 l o/ .. 试 ml L硫酸 ;苯 ;OgL碘 化钾 溶 lO/
液( 称取 5 . 碘 化钾 , 水溶 解并 稀释 至 50 l 0O g 用 0m , 贮于 棕色瓶 中 , 用时新 配 ) 碘酸 钾标准 溶液 ( 确 ; 准
称 取 132 于 10 R 烘 干至 恒重 的碘 酸钾 , . g 7 1 ±22 称 准 至 000 g加 水溶解 , 入 l0 m 容 量瓶 中 , . 1, 0 转 O0 l 稀 释至刻度 , 摇匀 , 然后 用水准 确稀释 5 倍 , 液每 0 此 毫升 含碘酸 钾 2 . g 每毫升 含碘离 子 50 ) 74 4 , . g 。 l 试剂均为分忻纯{剂。 式 本实验所用水为蒸锤 < } 。 1 .仪器 : .2 1 本岛津 u 一 10 v 20 紫外分光光度计 。
表 1 苯 萃取 液显 色稳定 时 间
放 置 时 间
( h)
O5 1 、 15 . 2 3
吸 光 度
02 5 .5
02 4 .2
02 5 .2
024 .2
023 2
1 . 标准 曲线的绘 制 :吸取碘酸钾标准应用液 .1 2
01 ,.,07 ,0 ml( 当 05 ,5 ,5 ,5 ,0 g ,. 3 5 ,01. 0 0. . 0 相 ,. 1. 2 . 3 . 5. 0 0 0 0 0
的相对标准偏 差结果见 表 2 碘 含量的相对 标准偏 , 差小于 5 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高 , %, 重现性较好 。
表 2 重现性 实 验结 果(= ) n 6
测 次 定数
均值 ( g ) a r /

2 49
} 2

碘量法的教学设计方案

碘量法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碘量法的原理,掌握碘量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碘量法的原理2. 碘量法的操作步骤3. 碘量法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碘量法的背景和意义。

(2)提问:什么是碘量法?它的原理是什么?2. 讲解碘量法原理(1)教师讲解碘量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

(2)举例说明碘量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3. 操作步骤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碘量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滴定操作、数据处理等。

(2)演示实验操作,强调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根据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浓度或含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碘量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3. 总结与反思评价:评价学生对碘量法的理解程度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碘量瓶、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移液管等。

2. 实验药品:碘化钾、淀粉、标准溶液等。

3. 教学课件:碘量法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安全、规范。

2.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配置
准备溶液
1.硫酸-磷酸混合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将150mL硫酸(M=98)缓慢注人700mL水中,再加人150mL磷酸(M=98)混合。

2.硫酸(1+1)
3.重铬酸钾(M=29
4.18)基准溶液[c(1/6K2Cr2O7)=0.05mol/L]:称取2.4515g预先在150-170℃烘干2h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重铬酸钾(99.99%),溶于500mL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二苯胺磺酸钠 1g/L
5.配置硫酸亚铁铵(六水合M=392.14)标准滴定溶液(c(NH4)2Fe(SO4)2)=0.05mol/L
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产物中碘含量方案
一、实验目的:由于滴定法测定产物中含碘离子浓度的方法人为误差很大,导致测定结果不准,因此,本实验采用NH4
Fe(SO4)2作为氧化剂,邻二氮菲作为显色剂,间接测定I-的浓度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前检验碘的存在形式:需要检查是否是以I-形式存在的。

若是,则能用下面的方法。

取1mL样品,1D5%淀粉溶液和1D 0.1mol/L FeCl3溶液,变蓝则有I-存在。

2.原理
在弱酸性条件下,Fe3+可与I-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为了使反应速度加快,可加入过量的Fe3+溶液。

在pH=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桔红色的螯合物Fe(Phen)32+
Fe2+
N N
+
N N
Fe
3
3
2+
3.药品及作用
蒸馏水——溶剂
NH4Fe(SO4)2.12H2O——作为氧化剂,将I-氧化为I2
邻二氮菲——作为显色剂
可溶性淀粉——在有碘离子存在时,能与极微量的碘生成蓝色的吸附化合物
盐酸羟胺——由于Fe3+也能与邻二氮菲生成淡蓝色的络合物,因此,在加入显色剂时,先用还原剂盐酸羟胺将Fe3+还原成Fe2+。

H2SO4——使得在弱酸性条件下,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Cl3——提供Fe3+
NaAc——醋酸钠缓冲溶液,使待测物体系稳定在较小的pH范围内
KI——选择最大吸收波长时,提供I-
4.使用仪器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cm的比色皿
100mL容量瓶——3个
50mL容量瓶——8个
25mL比色管——5个
滴瓶——2个
5.步骤
5.1配置溶液
配置成浓度为100mg/L的铁标准溶液。

0.15%邻二氮菲水溶液
10%盐酸羟胺水溶液
样品溶液取50mL在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5mL 100mg/L铁标准溶液,再加入2mL邻二氮菲,
5mL NaAc,加水定容,摇匀。

5.2 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吸取5.0μg I- 于25mL比色管中,按制备标准曲线的方法显色(分别移入0.0,1.0,2.0,3.0,4.0,5.0mL
20mg/L铁标准溶液,分别加入1mL盐酸羟胺、2.0 mL邻二氮菲,5.0mL NaAc,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 10min),于波长400nm-700nm范围内进行光谱自动扫描,得到Fe2+—Phen的光吸收曲线图,得出其吸收波长为多少。

可以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5.3绘制工作曲线(浓度-吸光度曲线)
标准铁溶液的配制:移取标定之后的100mg/L Fe2+标准液2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1:1)H2SO4,用水定容,得到20mg/L铁标准溶液。

在6个50mL容量瓶中,分别移入0.0,1.0,2.0,3.0,4.0,5.0mL 20mg/L铁标准溶液,分别加入1mL盐酸羟胺、2.0 mL邻二氮菲,5.0mL NaAc,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 10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515nm)处测定其吸光度。

作出浓度-吸光度曲线,结果表明Fe2+溶液在0.2-2.0mg/L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是什么?即是吸光度A与浓度的方程(A=0.0082+0.1C)C的单位是mg/L,计算出相关系数。

5.4样品的分析
取样品溶液,每个样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得出A,由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对应的浓度
测定次数样品
吸光度(A) 碘离子浓度
(mg/L) 1 2 3 平均值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