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交感神经干阻滞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
【秘方集锦】中医治疗不同的神经性耳聋的秘方

【秘方集锦】中医治疗不同的神经性耳聋的秘方一、瘀阻脉络型神经性耳聋。
症见持续性、高音调耳鸣、耳聋,多因外伤所致,戎耳聋日久,耳内或有堵塞感,舌暗红或淡红,边有瘀斑或痰点,苔薄白,脉弦。
治宜活血通窍。
药用赤芍、石昌蒲各15克,桃仁、当归、红花各12克,川芍、柴胡、蔓荆子各10克,甘草6克。
二、肝胆湿热型神经性耳聋。
症见卒然耳鸣、耳聋,或郁怒之后突然加重,头痛头晕,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或夜寐不安,或有肋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宜清泄肝胆湿热。
药用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山桅子、生地各15克,柴胡、当归尾各10克,郁金12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三、放火上扰型神经性耳聋。
症见耳鸣如蝉呜,时有耳内闭塞感,耳聋多突发,头晕头重,胸闷,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或滑。
治宣化痰清大。
药用竹茹、黄苓、法半夏、云茯苓、括萎真、石菖蒲各15克,枳实12克,磁石(先煎)30克,陈皮、甘草备6克。
四、肝肾阴虚型神经性耳聋。
症见耳呜耳聋由微渐重,头晕,虚烦失眠,腰酸,颓红,舌边红而干、苔少或薄白,脉弦细。
治宜补益肝肾。
药用丹皮、熟地、山萸肉各12克。
云茯苓、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磁石,珍珠母(均先煎)各30 克,五味于10克。
五、肾阳亏虚型神经性耳聋。
症见耳呜耳聋渐进加重。
腰酸肢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或夜尿频,面色苍白,舌淡胖,边有齿印。
苔薄白,脉沉细。
治宜温肾壮阳。
药用熟附片、五味子各10克。
补骨脂、泽泻各15克,丹皮、熟地、山萸肉、杜仲各12克,珍珠母(先煎)30克。
六、脾胃虚弱型神经性耳聋。
症见耳呜如蝉噪,或如钟鼓,或如水激,耳聋日久,面色不华,倦怠乏力。
大便易滴。
唇舌色谈,舌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健脾。
药用黄苓、党参、云茯苓、淮山药各15克,白术、蔓荆子、升麻各10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上述几种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的药方服用方法都基本相同。
每日1剂,用清水500豪升煎至150毫升,顿服。
精准治疗,1分钟缓解耳鸣

精准治疗,1分钟缓解耳鸣作者:赵非一来源:《家庭医药》2018年第06期耳鸣的治疗是一大难题,因为其发生跟耳蜗微循环障碍有关,而这种微循环障碍是很难治疗和恢复的。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金晓杰介绍,我们平时治疗耳鸣常用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以及中成药物,作用原理都是通过促进血管扩张,或者“溶解”微血栓,使血管通畅,增加血流量。
但是,毛细血管的管径很难扩张,药物的作用有限。
接受记者采访时,金教授说:“现在开展的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通过局部注射药物的方式,药效作用更加直接,对微循环的改善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般来说,耳鸣主要分为由耳部疾病、和由全身疾病引起的两大类。
金晓杰教授介绍,我们常见的耳科疾病,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听神经瘤等都可以引起耳鸣,其主要的病因之一就是耳蜗微循环障碍,如微血管狭窄、痉挛甚至堵塞等,导致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引发耳鸣、耳聋。
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如神经系统的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内分泌系统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其他原因的肾病、颈椎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贫血等。
此外,60岁以上老年人的耳鸣发病率较高,这可能是随年龄增长,听觉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所致。
金晓杰教授提醒,虽然耳鸣和耳聋都不是要命的疾病,但却会给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在情绪和睡眠方面。
长期的严重耳鸣会让人心烦意乱,产生忧虑、焦急、抑郁等负面情绪。
有的耳鸣甚至是难以忍受,尤其在夜深人靜的夜晚,耳鸣更为严重,以至于很难入睡,最终出现恶性循环。
因耳鸣患上抑郁症,或因长期睡不好觉引发其他疾病的情况比比皆是。
因此,对于耳鸣一定要引起重视。
所谓内耳“微循环”,是指耳朵里面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毛细血管的管壁就是一层上皮细胞,与外层纤维组织形成完整的结构。
当这层上皮细胞因各种原因发生病变时,毛细血管就会硬化、狭窄,甚至堵塞,从而影响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
62例突发性耳聋诊治分析

2015.01临床经验73突发性耳聋( Sudden Deafness ,SD )在临床上指原因不明在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是3天以内出现神经性听力受损[1]。
突发性耳聋常伴有耳鸣和眩晕。
现如今,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临床上认为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2例。
其中男37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为35.3岁。
所有患者中重度耳聋18例、中度耳聋20、轻度耳聋24例,。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耳鸣等症状。
单纯左耳病变19例、单纯右耳病变25例、为双耳病变18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为31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患者使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每天的用量为120mg ,同时还应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每次为100mg ,治疗时间为半个月。
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连续阻滞星状神经节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仰卧的方式,穿刺的目标通常选择C 6横突。
在患者结节的中央位置将神经阻滞针向骨质刺入,然后将穿针退出5mm 左右,穿针固定位置后再抽回。
在确认患者没有脑脊液以及血液渗出后注入浓度为2%的10ml 的利多卡因溶液,SGB 有效标志为 Horner 综合征出现。
将导管置入穿刺针中,再将刺针退出患者的体内,使用无菌敷料包扎和固定导管。
将药物注入导管内。
该种治疗方法通常是每天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
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
高压氧舱的压力通常保持在62例突发性耳聋诊治分析周金明无锡市锡山区鹅湖人民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116【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方法。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神经阻滞/毁损术是疼痛科治疗各种疼痛性和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基本原理:通过局部注射局麻药、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神经破坏药,暂时或长期阻断疼痛传导通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缓解或消除疼痛。
一、适应证1、脊髓神经和外周神经受压、炎症引起的神经痛及软组织痛。
2、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痛等难治性痛。
3、某些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瘫),眼肌、面肌痉挛,神经性耳鸣、耳聋,顽固性呃逆,失眠等。
二、禁忌证1、不能配合治疗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皮肤或/和深层组织有感染病灶或全身感染尚未控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局麻药过敏者。
5、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妊娠初期、甲亢、结核病活动期等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时,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6、低血容量患者,不宜施行椎管内、腹腔神经丛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毁损术。
三、常用药物常用药物配方:2%利多卡因2.5ml~5ml+维生素B12 0.5mg~1.0mg+维生素B6 100mg~200mg+复方倍他米松1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或20ml。
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可用赖氨匹林(来比林)替换复方倍他米松。
(一)、局麻药局麻药是神经阻滞治疗中的主要药物,首选利多卡因,次选罗哌卡因。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用药剂量、浓度和容量,如:利多卡因的用药浓度为0.4%~2.0%,罗哌卡因为0.125%~0.375%;头颈部神经阻滞为5ml~10ml,臂丛神经阻滞为10ml~20ml,胸、腰部神经阻滞为10ml~20ml,交感神经阻滞为3ml~10ml。
局麻药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可增加其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局麻药注意事项:1、强调有效低浓度、剂量个体化、剂量总量控制的用药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防局麻药中毒反应。
对儿童,特别强调不能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
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案

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案耳鸣是指感觉到没有外界声源的声音或噪音。
神经性耳鸣是指由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耳鸣,不是由具体的外部声源引起的。
耳鸣的症状十分常见,但治疗起来并不容易。
接下来介绍几种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耳鸣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有一些药物能够缓解耳鸣的症状,如安眠药、抗抑郁药、止痛药和血管扩张剂等。
此外,一些药物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如维生素B、甘草酸、磷脂等。
尽管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耳鸣的症状,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引起依赖、肝损害、视力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准确判断病因,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二、疗法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一些物理疗法来治疗神经性耳鸣。
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声音疗法、日常生活方式调整、针灸疗法、手术等。
声音疗法是指通过播放自然声音、音乐或白噪声等方式来缓解耳鸣的症状。
日常生活方式调整主要包括减少噪声、戒烟戒酒等习惯性的因素。
针灸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通过刺激耳部的穴位来缓解症状。
手术是较为极端的治疗方式,只有在耳鸣的病因为血管病变或颅内血管异常时,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三、心理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不适症状。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式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
这些疗法通过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来减轻症状。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神经性耳鸣治疗方案。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结合个体情况、病因和治疗方案的优劣进行选择。
最好是综合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性耳鸣抑制治疗方案

一、引言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表现为患者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感觉到耳内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声音。
目前,神经性耳鸣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内耳毛细胞损伤、耳蜗神经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神经性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制定有效的神经性耳鸣抑制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神经性耳鸣的抑制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药物治疗1.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神经性耳鸣患者常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耳鸣症状。
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抗抑郁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2. 耳聋性耳鸣药物针对内耳毛细胞损伤引起的耳鸣,可使用耳聋性耳鸣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1)前庭神经元刺激药物: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等,可改善内耳神经传导功能,减轻耳鸣症状。
(2)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可清除自由基,减轻内耳毛细胞损伤。
(3)血管扩张剂:如西地那非、曲美他嗪等,可改善耳蜗微循环,减轻耳鸣症状。
3.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认为,神经性耳鸣与肝肾阴虚、气血瘀滞有关。
治疗原则为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常用中药方剂有:(1)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滋阴清热的作用。
(2)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三、心理治疗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对耳鸣的认知,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CBT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对耳鸣的负面认知。
(2)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3)应对策略训练:教授患者应对耳鸣的策略,如分散注意力、积极心态等。
2.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通过训练患者自我调节生理功能的方法。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张志卓【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3)012【总页数】3页(P1371,1378,1388)【关键词】听力受损者;星状神经节;护理【作者】张志卓【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37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为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d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1]。
大多数为单耳发病。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听动脉痉挛、栓塞使供应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有关[2],主要对第Ⅷ对脑神经损伤[3]。
现在临床中主张采用高压氧、活血化瘀药物,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我们对收治的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药物+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与耳鼻喉科合作采用星状神经节连续置管阻滞,取得满意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6月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9~70岁,平均38.6岁,病程2~15d,均符合诊断标准[4]。
均确诊为单耳突发性耳聋,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改变,内科系统检查无基础性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耳堵塞感,其中伴昡晕者2例。
1.2 治疗方法1.2.1 连续置管法星状神经节阻滞[5]:应用德国宝雅公司的神经刺激阻滞针521151-31A。
患者取仰卧位,头向所阻滞的对侧转45°,肩下垫枕,头后仰,以驱使食道偏于横突一侧。
要求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微微张口。
术者用手指触知气管和胸锁乳突肌,将胸锁乳突肌拉向外侧,同时把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也移向外侧。
在环状软骨水平触得的最突出骨质为C6横突结节,以C6横突结节为穿刺目标用神经刺激阻滞针,在结节的正中位刺入至骨质,退针0.5cm固定穿刺针抽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0.1%罗哌卡因10mL,以出现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色潮红、鼻塞、睑结膜充血、出汗等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标志。
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

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针对神经性耳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类药物等。
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耳蜗的水肿,改善听力;血管扩张剂可以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减轻耳鸣症状;维生素类药物则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听觉神经。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其次,听力康复训练也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听力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听觉功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减轻听力障碍带来的心理压力。
听力康复训练包括听觉言语训练、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听觉学习训练等内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手术治疗也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一种选择。
对于一些耳蜗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最后,心理疏导和康复也是治疗神经性耳聋不可或缺的一环。
患者常常因为耳聋带来的心理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这些情绪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耳聋症状。
因此,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听力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和心理疏导康复等多种手段,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听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交感神经链中星状神经节阻滞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3],颈交感神经干阻滞临床报道不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了颈交感神经干阻滞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07年12月疼痛门诊神经性耳鸣患者58例,所有患者经我院耳鼻喉科检查后转我科治疗,病例选择参照《实用耳鼻喉科学》有关耳鸣分类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常规检查及电测听、声阻抗检查等方法确诊为神经性耳鸣,并排除中耳外耳疾患和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耳鸣,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其中男19例,女39例,单侧耳鸣49例,双侧耳鸣9例,年龄24~59岁,体重42~58kg。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Ⅰ组为颈交感神经干阻滞组,Ⅱ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所有患者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治疗室后常规监测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鼻导管吸氧,Ⅰ组为颈交感神经干阻滞组,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在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点外侧触及C 4横突,横突上缘内侧1cm为进针点,向C 4横突根部进针,触及骨质退针0.2cm离开骨面,进针深度为2.5~3.5cm,方向与水平面成30℃左右,回抽无血及脑脊液缓慢注射药物(0.8%利多卡因6~10ml+地塞米松1mg),注药时无阻力。
Ⅱ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均采用气管旁前入路阻滞法[4],患者平卧,头正位,颈下垫薄枕使颈部向后伸展,取气管旁位路,于环状软骨水平,患侧胸锁关节上约3cm,中线旁1.5cm处。
常规消毒皮肤后,以左手手指推开胸锁乳突肌及颈总动脉,扪及第6颈椎横突,右手垂直进针达横突骨面,退针3~5mm,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后缓慢注射药物(0.8%利多卡因6~10ml+地塞米松1mg)。
两组10次为一疗程,每天一次。
双侧者交替注射,两疗程间隔3~5天。
Ⅰ组共阻滞273次,Ⅱ组共阻滞266次。
1.3 临床观察 霍纳氏综合征为阻滞成功标志。
观察治疗效果、成功率及并发症。
治疗效果评价:治愈:耳鸣消失或基本消失,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基本正常;显效:耳鸣明显减轻,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好转:耳鸣稍有减轻,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较治疗前略有改善;无效:耳鸣未减轻,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较治疗前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颈交感神经干阻滞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刘海勋[摘要] 目的 颈交感神经干阻滞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神经性耳鸣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Ⅰ组为颈交感神经干阻滞组;Ⅱ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成功率及并发症。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 >0.05),Ⅰ组颈交感神经干阻滞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颈交感神经干阻滞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干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神经性耳鸣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见表1;Ⅰ组比Ⅱ组成功率高(P <0.05),见表2,并发症明显减少(P <0.05),见表3。
3 讨论神经性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多为病人自觉听到的声音,如嗡嗡声、蝉鸣声,或有似铃响、虫鸣、鸟叫、流水、刮风的声音,而外界并无这些声音。
在安静的环境中更为明显。
神经性耳鸣是听觉器官对声响或虚构声音的幻觉,有持续性,也有间断性,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神经性耳鸣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不仅可由于耳本身的疾病所引起,且大多数的病因是发生在耳部以外,有时找不到原因。
目前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如镇静药[5]、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生物复活酶、多种维生素等,针灸及高压氧疗等,本研究采用颈交感神经阻滞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率达80%以上。
神经性耳鸣致病原因不清,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作者单位: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 (刘海勋)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Ⅰ 29 7 8 10 4 86.21Ⅱ298711389.66表2 两组成功率比较(n,%)组别 总次数 成功 失败 成功率(%)Ⅰ 273 269 4 98.53 Ⅱ2662481893.23注:与Ⅱ组相比, P <0.05。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组别 总次数 喉返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 刺中血管 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 总数 (%)Ⅰ 273 20 2 6 28 10.26 Ⅱ26631954516.92注:与Ⅱ组相比, P <0.05。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严重疾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院自2005年10 月~2007 年4 月共发生产后出血32 例。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一步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我院自2005年10 月~2007年4 月共住院分娩2067 人,其中剖宫产1345 例,阴道分娩722 例。
按胎儿娩出后2小时出血 400ml 或产后24 小时内出血 500ml 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共发生产后出血32 例,占1.55% 。
1.2 年龄与孕况 本组病例年龄最小者22 岁,最大者38 岁,平均28.7 岁;第一胎17 例,占53.13% ;第二胎15 例占46.8 7% 。
1.3 分娩方式 剖宫产术中或术后出血23 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1.86% ,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1.71% ,其中有绝对产科32例产妇产后出血分析尹志芳[摘要] 目的 对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4 月间的32 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仍占产后出血的首位,为81.21%;剖宫产产后出血率1.71%;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4%,两者无明显差异。
结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合理的选择剖腹产术,积极控制并发症,及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对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应果断地行子宫切除术,以抢救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DIC[Abstract] Objective Posteantum hemorhage is the main reason of pregnant women die in our countr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orm Oct, 2005 to Apr, 2007, there are 2067 pregnant wonmen deliver totally, and 32 cases postpartum hemorhage, which is 1.55%. 23 cases of posteantum hemorhage were cesarean section, about 71.86% posteantum hemorhage and 1.71% cesarean 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Vterine inertia is the fi rst season, which is 81.21%,second is placenta factors, about 15.63% vaginde injury is 12.5%.Placent and fetal memborane remain and blood coagulation defunction are both 6.25%.Some patients have more than 2 factors. 4caees are hemmorhagic shock and 3 of them were undergone hysterectomy. Conclusion Posteantum hemorhage should be prevented before delivery: decrease cesarean section rate by control adaptive sign seriously, shorten the third stage of laber and treat the complication activey. To senile pregnart woman, especially the person whose placent is normal, We should prepare enough for recus. Once bleeding, hemmorhagic shock and DIC occur, we should deal with it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actively: use uterine contract medicine reasonablely 、uterine massage, opreation interferrence and cervical fi ll.For the person to DIC or is useless in medicind treatment, we should do the hysterectomy immediately, and transfuse enough blood to antishock, which can decrease death rate.[Key words] Posteantum hemorrhage; Hemorhagic; Shock; DIC作者单位:300400 天津北辰医院 (尹志芳)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有关。
颈交感神经阻滞主要作用分为中枢和周围两方面,中枢作用主要在下丘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6],保持血压平稳;周围作用是支配区内的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使交感神经支配血管功能、腺体分泌、肌肉运动、支气管平滑机收缩以及痛觉传导受到抑制,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使得局部新陈代谢增快[5],减轻水肿、炎症和疼痛。
因此颈交感神经阻滞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血流量灌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