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电极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合集下载

电化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化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一、实验目的1、掌握恒电流法测定阴极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习分析极化曲线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极化是电化学术语,含有偏离的意思,它是以热力学平衡电位为基点的偏离。

通常,阴极的电位偏离其自然腐蚀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叫做阴极极化,反之为阳极极化。

使之偏离的方式可以不同,借外电路通以电流达到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是常见的基本方式,这电流称为极化电流,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之差称为极化过电位。

通常实验测量极化电流与极化过电位(或者直接用电极电位)的关系曲线称为电极的极化曲线。

它是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实验手段。

测量极化曲线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

本实验是用恒电流方法来测量碳钢在3%NaCl水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

恒电流法是以电流为主变量,既通过调节电路电阻使某一恒定电流通过电极,并在电位达到稳定后读取电位值,然后在改变电流使之恒定在个一新数值,再记下新的电位,并以此类推,便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电流和电位的对应值。

把极化电流密度i对阴极电位ψ作图即得到阴极极化曲线。

通过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可以知道金属在该介质中的阴极极化性能,并提供保护电位和保护电流密度的参数数据。

三、实验仪器和线路1、实验用品数字万用表一台滑线变阻器一个电阻箱一个直流电源一个洗耳球一个鲁金毛细管一个饱和甘汞电极一个铂电极一个微安表、毫安表各一个自由夹与十字夹各三个游标卡尺一把玻璃缸(2000mL)一个台天平及砝码一套导线若干碳钢试样,3%NaCl水溶液,无水乙醇,脱脂棉球,滤纸,饱和氯化钾溶液,金刚纱布(1#、0#、2#各一张)。

2、测量线路:极化回路由电源B、变阻器R、电流表A、换向开关K、辅助电极和研究电极等组成,电位测量回路由高阻抗电压表D、参比电极、待测电极组成。

实验中用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用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铂电极是用铂片烧焊在玻璃管内,由铜导线引出。

四、测量步骤:1、电极处理:用金钢砂布1#至2/0#打磨试样表面,测量其尺寸,然后用无水乙醇脱脂。

氢氧极板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极反应式

氢氧极板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极反应式

氢氧极板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极反应式氢氧极板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化学是一门涉及电荷转移和电荷分布的科学,它研究电荷在不同材料中的流动规律。

氢氧极板,也称为氢氧化钾极板,是一种常用的电极材料,它可以进行电荷转移反应,以氢氧化钾溶液为介质,构成一种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一、氢氧化钾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在氢氧化钾溶液中,两个极板分别是阳极和阴极,它们的反应式如下:阳极:2H+(aq)+2e-→H2↑阴极:2K+(aq)+2e-→2K↓该反应式表明,氢氧化钾溶液中的阳极是一个由氢离子和电子组成的反应,而阴极是一个由钾离子和电子组成的反应。

由此可见,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极反应式是一个由氢离子、钾离子和电子三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氢氧化钾溶液的电极反应过程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当将一个导体放入其中时,它就会形成一对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

在此过程中,金属的原子会吸收周围的氢离子,并释放出电子。

这些电子会被吸引到另一端的金属原子上,同时这些金属原子也会释放出钾离子。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从阳极释放出的电子被吸引到了阴极,从而释放出了钾离子;然后从阴极释放出的电子被吸引回到了阳极,从而释放出了氢离子。

三、氢氧化钾溶液的电化学作用氢氧化钾溶液是一种典型的常见的弱碱性电解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电化学作用。

当将一个导体放入其中时,它就会形成一对电极。

随着电流的流动,氢离子和钾离子便会不断地在导体表面进行交换。

此外,在对导体表面进行加工或处理时,也会发生一定的电化学变化。

例如,当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时,它会释放出大量的电子;当将一种金属覆盖在另一种金属表面上时,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小型的“电路”,从而使得金属之间能够进行相互作用。

因此,可以说氢氧化钾溶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电化学作用。

四、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极板的电极反应式以及其电化学作用。

循环伏安法测定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结论

循环伏安法测定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结论

循环伏安法测定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实验
结论
本次实验使用循环伏安法对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进行了测试。

通过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在循环伏安曲线中,出现了一条峰,可以确定该峰是银离子氧化过程的峰。

根据扫描方向的不同,峰的位置也会有所变化。

2.银氧化反应的电位峰在正电位区,具体为0.2V~0.3V。

这说明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银电极的稳定性较差。

3.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银的氧化峰逐渐向正电位移动。

这是因为扫描速度增加,氧化反应的动力学速率也会增加,导致氧化峰位置的变化。

4.在循环伏安曲线中出现了还原峰,这表明银离子可以从氧化态还原为银金属。

还原峰的位置在负电位区,具体为-0.1V。

5.银还原反应的过程与氧化反应相反,同样会受扫描速度的影响。

总之,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我们可以利用循环伏安法来测试银的电位响应,从而确定银的电极活性和稳定性。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银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行为,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Pb_Ag合金电极上KOH_甲醇_省略__2电化学还原为CO的动力学研究_何志桥

Pb_Ag合金电极上KOH_甲醇_省略__2电化学还原为CO的动力学研究_何志桥

图 6 温度对 CO 的法拉第效率的影响 Fig. 6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faradaic efficiencies for CO
3 表观反应动力学 当发生阴极还原反应时, 如果过电位较高, 即还
原反应的反 应速 度远大 于氧 化反应, 则 可以 得到
第 6期
图 5 不同压力下电解电位对 CO 的法拉第效率的影响 Fig. 5 Effect of potential on the faradaic efficiencies for CO at different pressure
20. 5% 。由于 CO2 在 0. 1molPL 的 KOHP甲醇电解液 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大, 且该体系反应 受到传质控制。另外, 低温有利于抑制氢气的生成。 因此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生成 CO 反应的进行。
加工而成的铅银合金。其加工过程为: 在清洁电热 锅内, 称取一定量的铅加热使其熔 化( 熔化温度为 500 e - 520 e ) , 待铅全部熔化后, 立刻加入相应的
收稿日期: 2006-11-09; 修回日期: 2007-04-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408024) 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M 203034, Y505036)
于供能。其基本原理本课题组已有相关报道[ 7] 。 国内 外 对 阳 极 生 成 O2 的 研 究 已 有 较 多 报
道[ 8- 10] 。阴极电化学还原生成 CO 的反应国内目前 仅 有 单 金 属 电 极 的 相 关 报 道[ 7] , 国 外 虽 有 研 究[ 11- 13] , 但是关于动力学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尚 处于半电池研究阶段, 当前主要研究新型的合金电 极材料以提 高产生 CO 的法 拉第效 率。研究 成功 后, 拟 组装 电 化学 CO2 转 化 器, 并模 拟 舱 内低 于 0. 5% 的 CO2 气体进行实验, 以实现阴极产生 CO, 阳 极产生 O2 。

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实验6

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实验6

-应用化学专业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部分实验(仅供参考)目录Ⅰ电化学 (1)电解 (1)实验一电解法制备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及电化学行为研究 (1)金属腐蚀与防腐 (3)实验二铁的极化曲线的测定 (3)原电池电动势 (7)实验三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和应用 (7)热力学函数的测定 (11)实验四银一氯化银电极的制备及热力学函数测定 (11)活度系数的测定 (14)实验五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 (14)电极充放电曲线 (18)实验六铅蓄电池及其电极充放电曲线的测定 (18)Ⅱ电分析化学 (20)电位分析 (20)实验七计时电流法 (20)脉冲技术 (23)实验八水中铅、镉离子的电化学检测 (23)方波技术 (26)实验九河水中铜、镉、锌方波溶出伏安法的同时测定 (26)线性扫描伏安法 (28)实验十线形扫描伏安法测定氧化锌试剂中的微量铅 (28)循环伏安法 (30)实验十一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 (30)实验十二银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33)控制电流库仑分析 (36)实验十三控制电流库仑滴定测定未知酸的含量 (36)实验十四恒电流库仑滴定法测定砷 (38)极谱分析原理 (40)实验十五天然水中钼的极谱催化波测定 (40)实验十六单扫描极谱法同时测定铅和镉 (42)玻璃电极 (44)实验十七水中pH值的测定 (44)离子选择性电极 (47)实验十八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地下水中氟 (47)综合应用 (49)试验十九电化学法在聚苯胺的聚合与降解研究中的应用 (49)交流阻抗技术 (52)实验二十电化学交流阻抗检测仪器 (52)Ⅰ电化学电解实验一电解法制备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及电化学行为研究一、实验目的了解什么是修饰电极;掌握用电沉积法制备普鲁士蓝的修饰电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是由导体或半导体制作的电极,在电极表面涂敷了单分子,多分子的,离子的或聚合物的化合物薄膜,改变了电极界面的性质,电极呈现的性质与电极材料本身任何表面上的性质不同,通过改变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微观结构而调制成某种特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教研室2014年01月目录新能源材料基础实验实验一绪论 (1)实验二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9)实验三粉体粒度分布的测定 (11)实验四再沉淀制备有机半导体微粒 (13)实验五材料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18)实验六材料红外性能测试 (22)实验七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薄膜材料 (27)实验八钢铁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实验 (30)实验九电化学方法沉积镍工艺实验 (32)实验十铝膜的热蒸发沉积 (34)实验十一磁控溅射制备氧化物薄膜 (40)实验十二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银在K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44)实验十三交流阻抗法测量电极过程参数 (46)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实验一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 (48)实验二硅太阳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 (54)实验三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57)实验一绪论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的基本程序2、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二、实验的基本程序1、实验预习实验前要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和步骤、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写好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要求包括完成实验报告的四个部分,包括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列出相关数据表格。

只有写好预习报告才允许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前的充分准备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2、实验操作在了解仪器的操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原理与要求调整仪器,进行仪器观察和测量,并将原始数据记录在预先设计的数据表上,实验后将其整理写入报告。

对异常现象要特别关注,遇到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要多加探讨。

如果操作中出现不正常现象(如烧焦味、异常声音等)要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

操作完毕,得到指导老师对测试数据认可,并把所用的实验仪器整理好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是一个实验成功的最后一步,仅有完整的测量数据不一定能顺利地得出预期的结果。

氯化银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

氯化银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
本文首先制备了表面覆盖氯化银腐蚀物的模拟 银试样,再在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对银试样进
行阴极线性伏安曲线扫描,确定银试样在电解质溶 液中的还原峰。在还原峰电位下对氯化银进行恒电 位阴极极化还原,对还原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为 银质文物电解还原技术的可靠应用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银 片 尺 寸 为 10mm×10mm×1mm,Ag 含 量 均 大于 99wt%。实验前用锡焊上铜导线,用环氧树脂 密封,露出有效工作面积 1cm2,图 1 为电化学试样 焊接和封装示意图。工作面用水砂纸依次打磨至 2000#,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丙酮除油、烘干后备用。
助电极为铂电极。电化学装置如图 2 所示。每次试 验所用的溶液体积均为 0.3L。为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每次电化学实验前,均将样品在溶液中浸泡 2h 之后 再进行检测。
电解质溶液
参比电极
辅助电极
工作电极
图 2 电化学实验装置图
1.3 腐蚀产物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
电解还原试验完成后,取出银样品,立即用去离 子水冲洗干净,用冷风吹干,进行形貌测试。电化学 试验结束后的样品表面形貌采用 VHX-2000 型超景 深三维显微系统以及 VEGA 3 XMU 型号扫描电子 显微镜(加速电压为 15kV)进行表征,利用 Bruker Nano Gmbh 610M 型号的 X 射线能谱仪,对电化学 试验结束后的样品成分进行分析,电压为 15kV。
阳极和阴极位置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4]。 溶解金属(氧化): Ag(s)-e → Ag+(aq),导致阳极电流 Ia; 消耗溶液中的 O2(还原): O2(aq)+2H2O + 4e → 4OH-(aq),导致阴极电
流 Ic; 在 Ecorr,系统处于稳定状态(Ia +Ic =0),这对

物理化学第7章 电化学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第7章 电化学参考答案

第7章 电化学 习题解答1. 将两个银电极插入AgNO 3溶液,通以0.2 A 电流共30 min ,试求阴极上析出Ag 的质量。

解:根据BItM m zF=得 Ag Ag 0.23060107.87g 0.4025 g 196500ItM m zF⨯⨯⨯===⨯2. 以1930 C 的电量通过CuSO 4溶液,在阴极有0.009 mol 的Cu 沉积出来,问阴极产生的H 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解: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阴极 2Cu2e Cu(s)+-+→阳极 222H O(l)H (g)2OH 2e --→++在阴极析出0.009 mol 的Cu ,通过的电荷量为:Cu Q (0.009296500) C 1737 C nzF ==⨯⨯=根据法拉第定律,析出H 2的物质的量为2H Cu 19301737mol 0.001 mol 296500Q Q Q n zFzF --====⨯ 3. 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NaOH ,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含NaOH 1 mol/dm 3的溶液0.6 dm 3,同时在与之串联的铜库仑计上析出30.4 g 铜,试问制备NaOH 的电流效率是多少? 解:根据铜库仑计中析出Cu(s)的质量可以计算通过的电荷量。

Cu Cu 30.4mol 0.957 mol 1163.52m n M ===⨯电 理论上NaOH 的产量也应该是0.957 mol 。

而实际所得NaOH 的产量为(1.0×0.6) mol = 0.6 mol所以电流效率为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之比,即0.6100%62.7%0.957η=⨯=4. 如果在10×10 cm 2的薄铜片两面镀上0.005 cm 厚的Ni 层[镀液用Ni(NO 3)2],假定镀层能均匀分布,用 2.0 A 的电流强度得到上述厚度的镍层时需通电多长时间?设电流效率为96.0%。

已知金属的密度为8.9 g/cm 3,Ni(s)的摩尔质量为58.69 g/mo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周伟舫,电化学测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485,434 (2)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高等物理化学实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175 (3) 张成孝 主编,化学测量实验,科学出版社, 2001 (4) 努丽燕娜 ,王保峰主编,实验电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测量
① 扫描电位范围和扫描速率的设置:扫描上限为 0.9V、下限为-0.2 V,扫 描速率为 50 mV·s-1。循环次数 10 次。 ④ 扫描速率的影响调扫描速率分别为 40、20、10 mV·s-1,重复上述测量。 ⑤ 氯离子的影响按上述实验操作方法,选择扫描速率为 50 mV·s-1,分别记 录 1 mol L1 KOH 0.05mol L1 KCl 和 1 mol L1 KOH 0.5mol L1 KCl 溶液的循环 伏安图。 五.数据处理 求出各峰电 (1)在测得的循环伏安图上标明电流密度和电极电位 E( vs SCE), 位 Ep 和峰电流密度 i p ,并列表进行比较。
银电极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一.实验目的 1. 应用三角波电位扫描法研究银电极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2. 观察氯离子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3. 掌握三角波电位扫描法的实验技术。 4.了解电位扫描速度对动电位扫描曲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给研究电极上施加一个三角波电压, 测量研究电极电流一电位曲线的方法称 为三角波电位扫描伏安法或循环伏安法。在循环伏安图中,峰电流和峰电位是两 个重要的参数。根据峰电流和峰电位可判断电极反应可逆性,测量电极反应速率 常数和反应物的浓度,研究电极反应历程等。 本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银电极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行为。 图 1 为银电极在 1 mol▪L-1 KOH 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当从低电位向高电位正向扫 描时,在低电位区,电流为零,说明 Ag 电极表面为金属 Ag。随着电位的正移, 出现了 A,B,C 三个电流峰。A,B 峰分别为银氧化时失去两个电子的过程:
辅助电极(Pt 电极) ; 研究电极(Ag 电极) 金相砂纸; 电解池 ;硝酸;氢氧化钾 ;氯化钾
1 mol L1 KOH ; 1 mol L1 KOH 0.05mol L1 KCl ; 1 mol L1 KOH 0.5mol L1 KCl ; 6mol L1 HNO3
1
学过程的影响。 由于 C1-的加入可抑制 AgO 还原的高电压部分, 使电池放电有稳 定的电压值。 在循环伏安法中,电流密度的峰值 i p 与温度、浓度、扫描速度 v 等有关。一 定条件下,i p 与 v1/2 成正比。通过改变扫描速度 v ,可观察扫速 v 对极化曲线的影 响。 三.仪器试剂
LK98BII 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兰力科) ;参比电极(饱和甘.电极处理及仪器预热
① 银 电 极 的 处 理 : 用 金 相 砂 纸 打 磨 Ag 电 极 , 测 量 电 极 面 积 , 在
6mol L1 HNO3 中浸泡 10 s,用重蒸馏水冲洗干净,备用。
② 了解仪器的线路及装置,并将线路接好,请教师检查。打开仪器和计算 机的电源开关预热 10 分钟。
态下,关闭电源,取出电极。 七.思考题
1.银电极在 1 mol L1 KOH 溶液中电化学氧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其平衡电位
分别为 E = 0.342V ( vs SHE) 和 E = 0.607V (vs SHE),你在实验中测得的平衡电 位是否与之一致,为什么?
2.说明扫描速率对峰电流和峰电位有何影响?
(2)写出阴极过程所出现的各个峰对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说明扫描速率对循环伏安图的影响。
2
(4)说明 C1-对电化学过程的影响。
六.注意事项
1.按照实验要求,严格进行电极处理。
实验前必须检测参比电极, 研究电极, 对电极的相应接线正确, 防止短路。 2.
3.做完测试后,应在确认电化学工作站或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在非工作的状
2 Ag 2OH Ag 2O H 2O 2e
Ag 2O 2OH 2 AgO H 2O 2e
当电位回扫时, 出现的 D 峰和 E 峰, 为 AgO 以及 Ag2O C 峰是氧的析出峰。 还原为金属 Ag 的还原峰。
该反应体系在锌一氧化银电池中, 可用来研究和评价添加剂(如 Cl-)对其电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