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混凝土配比技术
强度c3泡沫混凝土配比标准

强度c3泡沫混凝土配比标准## C3泡沫混凝土配比标准C3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其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抗压强度。
为了保证C3泡沫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标准进行生产。
本文将介绍C3泡沫混凝土的配比标准及相关要点。
### 1. 原材料准备在制备C3泡沫混凝土之前,需要准备以下主要原材料:- 水泥:常用的水泥类型为硅酸盐(或硅酸盐水泥)。
- 粉煤灰:可以作为水泥的替代材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砂子:配制C3泡沫混凝土时,需选用细砂。
- 泡沫剂:用于形成气泡结构的添加剂。
- 水:用于混合各种原材料形成混凝土。
### 2. 配比要点C3泡沫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下是一般的配比要点:- 水泥:按照水泥的类型和强度等级进行选择,一般适宜控制在300~500kg/m³。
- 粉煤灰:按照水泥重量的一定比例掺入,通常掺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30%。
- 砂子:与水泥的比例一般为1:3至1:6。
- 水: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进行调整,控制在水灰比0.4~0.7之间。
- 泡沫剂:控制其掺量在水泥重量的1%~3%,以确保形成合适的气泡结构。
### 3. 配比计算实例以下是一个C3泡沫混凝土配比计算实例:假设需要制备一方混凝土体积为1m³的C3泡沫混凝土,按照以下配比进行计算:- 水泥:400kg- 粉煤灰:120kg- 砂子:600kg- 水:240L- 泡沫剂:4kg根据配比计算,可得到以下比例:- 水泥:400kg(1袋)- 粉煤灰:120kg(0.3袋)- 砂子:600kg(1份)- 水:240L- 泡沫剂:4kg以上配比仅为示例,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4. 施工注意事项在使用C3泡沫混凝土时,需要注意以下施工事项:- 搅拌混合:将水泥、粉煤灰、砂子和适量的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糊状物。
泡沫混凝土配方和制作方法

泡沫混凝土配方和制作方法泡沫混凝土呀,可好玩儿啦。
先来说说配方哈。
一、配方。
1. 水泥。
- 水泥是泡沫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呢。
一般咱们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嘛,32.5或者42.5的都可以。
就好像做饭要有米一样,水泥就是泡沫混凝土这个“大餐”的基础原料。
用量大概占整个干物料的30% - 50%左右哦。
2. 发泡剂。
- 这可是让混凝土能产生泡沫的神奇东西。
有植物性发泡剂和动物性发泡剂。
植物性发泡剂比较环保,像松香皂类的就不错。
发泡剂的用量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按照水泥等干物料重量的0.5% - 2%来添加。
太少了,发不出足够的泡,混凝土就不够轻;太多了呢,泡沫不稳定,容易塌。
3. 水。
- 水在这个配方里也很关键哦。
水灰比大概在0.4 - 0.6之间。
水太多了,混凝土太稀,强度上不去;水太少呢,和水泥搅和不均匀,也影响质量。
就像和面一样,水得恰到好处。
4. 添加剂(可选)- 有时候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咱们可以加点添加剂。
比如早强剂,如果想让混凝土快点凝固,就可以加点氯化钙之类的早强剂,不过用量要按照说明书来,可不能乱放。
还有减水剂,如果想让混凝土更易搅拌、流动性更好,减水剂就派上用场啦。
二、制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 先把场地打扫干净呀,就像咱们做饭前要把厨房收拾整洁一样。
把要用的工具都准备好,像搅拌机、发泡机等。
然后按照配方称好各种材料,水泥、发泡剂、水,一样都不能少,这可马虎不得。
2. 搅拌水泥浆。
- 把水泥和水先放进搅拌机里搅拌均匀。
这时候搅拌机就像一个大力士,把水泥和水搅成均匀的浆体。
如果有加添加剂的话,也在这个时候一起加进去搅拌哦。
看着水泥浆在搅拌机里咕噜咕噜地转,还挺有趣的呢。
3. 发泡。
- 把发泡剂按照比例配好,然后用发泡机发泡。
发泡机就像一个魔法盒子,把发泡剂变成好多好多的小泡泡。
这些小泡泡白白胖胖的,可可爱爱。
4. 混合。
- 把发好的泡沫慢慢加到搅拌好的水泥浆里,然后再继续搅拌。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1. 简介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泡和混凝土组成的轻质建筑材料。
它的主要特点是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等。
在使用泡沫混凝土时,合理的配合比是确保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讨论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所需的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泡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根据经验和实验数据,可以选择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满足这个强度等级。
2.2 确定水泡的用量水泡是泡沫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其用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性能需求以及泡沫混凝土的密度要求等因素。
一般来说,较低的水泡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会影响密度和导热系数等性能。
2.3 确定其他配合材料的比例除了水泡外,泡沫混凝土还包括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配合材料。
确定这些材料的比例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密度要求以及其他性能要求等因素。
2.4 考虑施工工艺和经济性在设计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的要求和材料的经济性。
例如,使用较高的水泡用量可以提高施工的可操作性,但会增加材料的成本。
3.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通过试验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1 试验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
首先,选择合适的材料比例进行试验制作。
然后,对试制的泡沫混凝土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如强度测试、密度测试、导热系数测试等。
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3.2 经验方法在设计泡沫混凝土配合比时,还可以参考已有的经验数据。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经验方法虽然不如试验方法准确,但它可以提供一个更快速、更经济的设计结果。
4. 案例分析下面是一个针对某个工程项目的泡沫混凝土配合比的案例分析:4.1 工程要求某个工程项目要求使用强度等级为C20的泡沫混凝土,密度在600kg/m³左右。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2

5、混合方式:高压搅拌式混合
6、浆料流值:170mm
二、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确定泡沫混凝土配合比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三、材料选用
1、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水。
3、发泡剂:HTW-Ⅰ型复合发泡剂
四、技术参数一览表
用途
容重kg/m3
原料材质
抗压强度MPa
导热系数w/m.k
屋面保温
300±50
1、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HT复合泡沫剂
≥0.25
≤0.08
400±50
1、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HT复合泡沫剂
≥0.50
≤0.11
500±50
1、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HT复合泡沫剂
≥0.90
≤0.16
地暖垫层
600±50
1、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泡沫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一、工程要求:
1、工程部位:屋面保温、地暖垫层。
2、密度等级:
屋面300kg/m3±50、400kg/m3±50、500kg/m3±50;
地暖垫层600 kg/m3±50、700 kg/m3±50。
3、强度要求:屋面保温≥0.5MPa、地暖垫层≥1.5MPa;
4、导热系数:屋面保温≤0.11w/m•k、地暖垫层≤0.22 w/m•k;
2、粉煤灰
3、HT复合泡沫剂
≥1.20
≤0.19
700±50
1、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粉煤灰
3、HT复合泡沫剂
≥1.80
≤0.22
五、配合比
用途
干密度kg/m3
泡沫混凝土施工方案

泡沫混凝土施工方案1. 引言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保温、隔热、吸声等特点的材料,常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中。
本文将就泡沫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配比、施工步骤等内容。
2. 施工准备在进行泡沫混凝土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施工准备步骤如下:2.1 确定施工区域首先,需要明确泡沫混凝土的施工范围和区域。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并进行标记。
2.2 清洁施工区域在施工前,要确保工地的施工区域清洁。
清理施工区域,移除杂物和垃圾,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2.3 准备施工工具和设备准备好泡沫混凝土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例如搅拌机、喷涂机、模具等。
确保这些工具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检查是否有损坏或需要维修的情况。
2.4 保护措施在施工前,要确保施工区域周边的其他建筑物或设施得到适当的保护,以防止施工中对其造成损坏。
3. 材料配比泡沫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正确地进行材料配比,可以使泡沫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性能。
常用的泡沫混凝土材料配比如下:3.1 水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品牌,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水泥浆,用于与泡沫相混合。
3.2 砂浆砂浆通常由细砂和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砂浆的配比应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3.3 泡沫剂泡沫剂是形成泡沫混凝土的关键材料之一,它能使混凝土产生大量的微细泡沫,增加混凝土的轻质性。
通常泡沫剂的配比比例为水泥的5%至8%。
3.4 混凝土密封剂混凝土密封剂是为了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耐久性,常用的混凝土密封剂有水性和无溶剂两种。
4. 施工步骤泡沫混凝土的施工步骤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4.1 搅拌材料首先,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砂浆和泡沫剂按照配比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4.2 施工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施工区域,采用喷涂或浇注的方式进行施工。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子、水和泡沫剂等原材料制成的轻质混凝土。
它具有低密度、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成为建筑材料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材料。
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其性能和施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配方。
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主要包括胶凝材料(水泥)、细骨料(沙子)、水和泡沫剂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确保泡沫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胶凝材料的配比是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重要部分。
水泥是泡沫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通过与水和细骨料反应形成坚固的胶凝体。
合适的水泥用量可以保证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但过量的水泥用量会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细骨料的配比也是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细骨料可以提供泡沫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
细骨料的种类和粒径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一般选择适当的河砂作为细骨料。
水是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适量的水可以使水泥与细骨料充分反应,形成坚固的胶凝体。
但过多的水会导致泡沫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稳定性下降。
泡沫剂的配比也是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重要内容。
泡沫剂是使水泥糊液产生大量稳定泡沫的关键。
合适的泡沫剂用量可以使泡沫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通过试验和实践经验可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稳定,提高工程质量。
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其性能和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使泡沫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稳定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调整。
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
泡沫混凝土(Foamed concrete)是一种轻质多孔材料,由水泥、砂、水和泡沫剂混合而成。
它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隔热性能,因此在建筑、道路和地基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其配合比的选择。
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关系,包括水泥、砂、水和泡沫剂的用量。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配合比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来确定。
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是至关重要的。
水泥是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固化材料,能够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水泥的用量应根据所需强度来确定,一般在10-20%之间。
砂的用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砂是泡沫混凝土的骨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的用量应根据所需强度和密度来确定,一般在30-60%之间。
水的用量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水的添加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稳定性下降,而过少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固化效果。
因此,水的用量应根据所需流动性和密度来确定,一般在20-40%之间。
泡沫剂的用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泡沫剂是泡沫混凝土中的气泡形成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轻质性和隔热性能。
泡沫剂的用量应根据所需密度和隔热性能来确定,一般在1-5%之间。
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通过合理控制水泥、砂、水和泡沫剂的比例来确定的。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稳定性,从而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因此,在使用泡沫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

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泡和水泥、沙子等混合物体制成的轻质建筑材料。
由于其质量轻、保温、隔热及抗火性能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然而,在进行泡沫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
首先,泡沫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和整理,清除障碍物,并确保施工场地干燥、无积水和杂草。
此外,还要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其次,泡沫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材料的搅拌。
通常,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为水泡与水泥、沙子的比例为1:3-5,具体比例可根据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搅拌时,应将水泡均匀地添加到水泥和沙子的混合料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确保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然后,搅拌好的泡沫混凝土料浆需要尽快进行浇筑。
在进行浇筑时,要确保料浆能够顺利地流动并填充到预定的位置。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泡沫混凝土应以适度的厚度进行多次浇筑,每次浇筑的厚度一般不宜超过20-30厘米。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泡沫混凝土的密度。
一般来说,泡沫混凝土的容重为300-1800千克/立方米,具体的密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稳定,施工人员应定期对料浆进行取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温措施。
由于泡沫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损失,因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保温处理,以确保施工效果和使用寿命。
最后,施工完工后需要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
清理工作应包括清除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和废料,清理施工设备和工具,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施工人员在进行泡沫混凝土施工时,应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工作、材料搅拌、浇筑、控制密度、保温措施和清理工作等步骤,以确保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参数
(1)密度
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原称容重)是最重要的一项物理性能指标。
体积密度是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各材料的选用及用量均是围绕密度的技术要求展开的。
因此,体积密度设计是配合比计算的基本依据之一。
它反映所设计的泡沫混凝土在完成养护之后,单位体积理论干燥重量。
即包括各基本组成材料的干物料总量和制品中非蒸发水总量(其中包括化学结合水和凝胶水)。
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与制品的含水量有关。
一般,体积密度是指养护后产品的绝干体积密度,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存放时,产品的含水因空气温度的相对稳定而达到的相对平衡的自然状态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的设计应按照产品的技术要求为出发点,其密度应为绝干体积密度。
在密度设计时,要考虑现有材料、工艺、设备大致能达到的水平,不能脱离具体的技术实际。
(2)强度
强度是体积密度之外另一项重要的物理性理指标。
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强度三项。
大多数承重产品主要强调抗压强度,对抗折及抗冲击强度则可以不予重点考虑;而一些板材制品则应突出抗折强度及抗冲击强度。
每一种产品的强度设计注重于那项指标,应根据产品的不同品种及技术要求而定。
在强度设计时,应以体积密度为基础。
在保证体积密度的情况下来设计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的强度值。
不同的密度,其强度值是不同的。
在设计强度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强度应以满足这一密度等级产品的使用性能为标准,而不能以密实混凝土为参照去追求不必要的高强度。
泡沫混凝土本身就是一种强度较低的材料,要求它高强度是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的。
例如地暖用泡沫混凝土
0.6MPa的抗压强度就已经满足了使用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用泡沫混凝土0.4MPa的抗压强度也已符合技术要求,屋面保温用泡沫混凝土0.8MPa的抗压强度也可以达到使用要求。
如此等等,我们就不能要求这些混凝土去和路面砖的20~30MPa的抗压强度去相比,也是根本不需要的。
为使用所配制的泡沫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泡沫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必须大于其强度标准值3%~10%,使其具有富余强度。
原材料的选择及配比量应以达到强度要求为原则。
(3)热导率
泡沫混凝土大多数是作为保温材料使用,热导率因而也是它的一项主要性能指标。
为了保证它能达到设计的热导率,配合比设计就应有相关的降低热导率的考虑,特别是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泡沫混凝土的热导率与其密度有关,二者往往有对应性。
低密度产品的热导率也往往较低。
但也不尽然,因为热导率还与其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高,热导率也越高,绝干品的热导率约为含水18%品的一半左右。
因此,热导率的设计应以绝干密度为基准。
采用不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泡沫混凝土即使同一等级的体积密度,其热导率也将有相当大的差别,绝不是相同的。
其大致的设计值范围如下:
900~18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0.2~0.5w/m·K;
700~8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0.18~0.22w/m·K;
500~6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0.12~0.18w/m·K;
300~4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0.08~0.12w/m·K;
100~200kg/m3泡沫混凝土,热导率范围约0.06~0.08w/m·K。
(4)水泥配比
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水泥。
因为泡沫混凝土常温养护居多,且又大量掺入泡沫,这两点决定其水泥配比量较高。
这是它与加气混凝土的根本不同。
加气混凝土因采用蒸压,主要依靠粉煤灰和石灰在高热高压下的水化反应产生胶凝性,水泥是辅助的。
而泡沫混凝土在常温下生产,活性微集料不会很快产生水化反应,其固泡仍要靠水泥的胶凝作用,因此,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以水泥为主体,采用高水泥配比量。
在一般情况下,水泥的用量要占干物料总量的50%~100%,50%应是其常温养护的最低极限用量。
现场浇筑时,水泥配比量应占干物料总量的80%以上。
600 kg/m3以下密度常温泡沫混凝土,水泥的配比量也不能低于物料总量70%。
当密度在400 kg/m3以下时,其常温配比量应约占干物料总量的90%以上,最好100%。
低水泥配比必须以保证产品强度为前提,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基础上来降低水泥配比量,能降多少就降多少,并应考虑浇注(浇筑)时的稳定性,过低的水泥用量是会造成塌模的。
不能脱离技术要求去降低水泥配比量。
水泥配比量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水泥的品种。
早期和后期强度均高的水泥品种(如双快硅酸盐水泥)可适当降低配比量,后期强度低或早期强度低的水泥品种应提高水泥配比量;
②水泥的强度等级。
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可降低配比量,低强度等级的水泥应提高其配比量;
③水泥的质量状况。
大厂名牌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配比量可适当降低,而小厂立窑水泥或混合材掺量大的水泥应适当提高配比量;
④产品的密度和强度要求。
低密度或强度要求较高的应提高水泥配比量,高密度或强度要求较低的可降低水泥配比量;
⑤初养温度。
在浇注(浇筑)后的初养温度较低(<25℃)。
应提高水泥的配比量,在初养温度较高时(25℃~45℃),可适当降低其配比量。
若采用蒸养或蒸压,还强以再降低水泥的配比量;
⑥活性微集料(掺合料)的品种和活性。
采用高活性的微集料,可降低水泥配比量(如超细矿渣),而采用低活性的微集料(如二级粉煤灰),可提高水泥的配比量。
(5)活性微集料配比
在常温特别是低温养护时,配方中应不设计或少设计活性微集料,因为它影响料浆的初凝,若用量较大时,可能会造成塌模。
在一般情况下,加入水泥量10%以下的活性微集料对凝结没有大的影响,可以配比。
在夏季常温生产时,最高配比量约为水泥的30%,在蒸养时,最高配比量约为水泥量的60%;其配比量与活性微集料的品种有关,当采用矿渣粉时,可取高值;当采用一级粉煤灰时,可取中间值;当采用二级粉煤灰时,可取最低值。
当它与高效减剂双掺时,也可适当增量。
现场浇筑泡沫混凝土一般不适宜大掺量活性微集料,因它多为常温施工,影响料浆浇筑稳定性的其它因素也较多。
因而它的活性微集料最大掺量应设计在水泥量的20%以下。
许多生产者从降低成本考虑,往往想采用大掺量活性微集料,特别是粉煤灰,加到干物料总配比量的50%仍嫌少,这在常温养护下是行不通的,很难保证稳定浇注(浇筑)。
曾有一些大掺量粉煤灰常温泡沫混凝土(大于干物料总配比量的50%)的报导和论文,但根据我们的经验,这在常温下是不易实现的。
(6)轻集料配比
轻集料的特点是孔隙率高因而大多数吸水率较高,另外密度低,单位重量体积大。
因而其加入量对产品的吸水率,密度影响最大,对热导率的影响也很大。
在设计其配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能对产品的吸水率有太大的不良影响。
最好选用那些低吸水率的轻集料(如废聚苯颗粒),不使用那些高吸水率的轻集料(如膨胀珍珠岩)。
当轻集料的吸水率较高时,应降低其配比量,或对其进行憎水封闭预处理;
②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密度。
在选用轻集料时,应以相对密度更低的为首选,以低为优;
③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热导率,热导率越低的轻集料越为优选,建议采用废聚苯泡沫塑料颗粒;
④轻集料的配比量应以满足产品密度、强度、热导率三方面需要为标准,在这三个方面取得协调和统一,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需要。
轻集料的配比量越大,强度越差,但密度和热导率则越低。
密度和热导率要求轻集料配比量大些,而强度则要求轻集料配比量低些,这是一个很大的配比矛盾。
所以应在这几个方面协调统一。
(7)重集料配比
700 kg/m3以下密度泡沫混凝土一般不使用重集料,重集料大多只用于高密度的泡沫混凝土。
重集料配比对产品性能和工艺的影响是:
①重集料配比量越大,浇注(浇筑)稳定性越差,越易造成重集料下沉而导致塌模;不用重集料或重集料配比量越小,则浇注(浇筑)就越稳定;从浇注(浇筑)稳定性考虑,重集料配比量宜小不宜大;
②重集料的粒径越大,浇注(浇筑)稳定性也越差,因为粒径越大越易下沉;在配比设计时,宜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选用较小的粒径;
③适量的重集料配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强度。
从产品强度考虑,配比一定量的重集料是有益的;
④800~1200 kg/m3密度泡沫混凝土,重集料宜配比砂子,不宜配比卵石或碎石,1200㎏~1800 kg/m3泡沫混凝土,可设计为砂石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