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练习题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练习题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练习题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练习题

一、填空

1、0.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

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选择指示剂的原则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落在滴定的之内。

3、如同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含量的测定一样,在一次滴定中先后使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的两个终点,这种方法称为法。

4、有一弱酸溶液,已知其浓度为0.1mol/L,若其Ka=1.8×10-5,则其溶液的[H+]=

5、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H3·H2O,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耗用的HCl体积分别以 V(甲基橙)与V(酚酞)表示,则V(甲基橙)与V(酚酞)的关系是:;若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则。

6、用吸收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至酚酞变色,将导致结果 (偏低、偏高、不变),用它滴定HCl至甲基橙变色,将导致结果 (偏低、偏高、不变)。

7、某混合碱试样,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用量为V1mL,继续用HCl滴至甲基橙终点用量为V2mL,若V2<V1,则混合碱的组成为。

8、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也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今用HCl标准溶液滴定,酚酞终点时消耗HClV1mL,若取同样量碱液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用去HClV2mL,试由V1与V2关系判断碱液组成;

(1)V1=V2时,组成为。 (2)V2=2V1时,组成为。 (3)V1<V2

<2V1时,组成为。 (4)V2>2V1时,组成为。 (5)V1=0、V2>0时,组成为。

9、混合碱组成的判断:利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首先滴定到酚酞变色,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继续滴定到甲基橙变色又消耗HCl标准溶液V2,则下列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为:(1)V1<V2≠0 (2)V1=V2≠0

二、选择

1、pH=1.0和pH=3.0的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

A.1 .0

B. 1.5

C. 2.0

D. 1.3

2、用0.1000mol·L-1 HCl溶液滴定0.1000mol·L-1 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的pH值为() A. 等于7.00 B. 大于7.00 C. 小于7.00 D. 等于8.00

3、不能用NaOH溶液滴定比醋酸更弱的酸是因为() A、它们不能发生酸碱反应 B、没有明显的pH突越 C、pH突越过大 D、反应过于剧烈

4、将0.10mol/LHAc与0.10mol/LNaOH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后,该混合溶液的pH是() A、5.28 B、7.00 C、8.72 D、9.00、

5、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溶液时,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A、甲基红 B、酚酞 C、甲基橙 D、亚甲基蓝

6、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0.1000mol·L-1 氨水溶液,滴定终点时pH值为5.28,应选用下列何种指示剂()

A. 溴酚蓝(3.0~4.6)

B. 甲基红(4.4~6.2)

C. 甲基橙(3.1~4.4)

D. 中性红(6.8~8.0)

7、标定NaOH溶液时,若采用部分风化H2C2O4 .2H2O ,则标定所得的NaOH浓度()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

8.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CaCO3

9、测定硼酸纯度时,为使之转化为较强酸,可于溶液中加入()

A、甲醇

B、甘油

C、乙醇

D、甘露醇

10、称量氨水试样采用的适宜称量器皿为() A、称量瓶 B、安瓿 C、锥形瓶 D、小烧杯

11、国家标准规定基准Na2CO3使用前的干燥方法为() A、105~110℃灼烧至恒重; B、180℃灼烧至恒重; C、270~300℃灼烧至恒重; D、500~600℃灼烧至恒重;

12、国家标准规定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使用前的干燥方法为()

A、105~110℃灼烧至恒重;

B、(180±2)℃灼烧至恒重;

C、270~300℃灼烧至恒重;

D、(120±2)℃灼烧至恒重;

13、有某一溶液,使甲基橙和甲基红均显黄色,则溶液的pH范围为()

A、≤6.2

B、≥4.4

C、4.4~6.2

D、≥6.2

14、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两种指示剂的滴加顺序为()。

A.酚酞、甲基橙

B.甲基橙、酚酞

C.酚酞、百里酚蓝

D.百里酚蓝、酚酞

15、含NaOH和Na2CO3混合碱液,用HCl滴至酚酞变色,消耗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又消耗V2 mL,V1和V2的关系为() A、V1=V2 B、V1>V2 C、V1<="" p="">

16.某混合碱液,先用HCl滴至酚酞变色,消耗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消耗V2mL,已知V1

A、NaOH-Na2CO3

B、Na2CO3

C、NaHCO3

D、NaHCO3-Na2CO3

17、某碱液为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又耗去HCl溶液V(,2V1和V2的单位为mL)V1与V2关系为() A、V1=V2

B、V1>V2

C、V1<V2

D、V1=2V2

18、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溶液体积为18.0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 标准溶液14.98mL,那么混合碱的成分应为()

A、NaOH-Na2CO3

B、NaHCO3-Na2CO3

C、NaHCO3

D、Na2CO3

19、用0.10 mol·L1HCl滴定0.16g纯Na2CO3(106g·mol1),至甲基橙终点约需HCl溶液

()mL。

A. 10

B.20

C.30

D.40 20、蒸馏法测定NH4(Ka=5.6×10

-10

),蒸出的NH3用H3BO3(Ka1=5.8×10

-10

)溶液吸收,

然后用标准HCl滴定,H3BO3溶液加入量()。 A. 已知准确浓度 B.已知准确体积 C.不需准确量取 D.浓度、体积均需准确

21、用0.1000 mol·L1HCl滴定0.1000 mol·L1NaOH时的突跃为9.7~4.3,用0.01000 mol·L

-1

HCl滴定0.01000 mol·L1NaOH时的突跃范围是()。

A. 9.7~4.3

B.8.7~4.3

C.9.7~5.3

D.8.7~5.3

22、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2Cr2O7 C.CaCO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3、以NaOH滴定H3PO4(Ka1=7.6×103,Ka2=6.2×108,Ka3=4.4×10

-13

)至生成NaH2PO4,溶

液的pH值为()。

A.2.3

B.3.6

C.4.7

D.5.8 三、判断

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颜色会由红变无色。()

2、利用标准溶液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操作

过程称为标定。() 3、弱酸溶液浓度稀释一倍,H+离子浓度也减小一倍。() 4、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为酚酞。() 5、酸碱完全中和后,溶液的pH等于7。() 6.一元弱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与酸的浓度相等()

7.在1L0.1moL/LHAc溶液中加入2克NaAc晶体,会使溶液的pH 增大。() 8.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一般是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四、计算

1、称取混合碱样0.3400g制成溶液后,用盐酸(0.1000mol·L

-1)滴至酚酞终点,消耗HCl 15.00mL,继续用盐酸滴至甲基橙终点,又用去HCl 37.00mL,问此溶液中含哪些碱性物质,含量各多少?

2、某试样含有Na2CO

3、NaHCO3及其它惰性物质。称取试样

0.3010g,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用去0.1060 mol·L-1的HCl溶液20.10 mL,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用去HCl 47.70 mL,计算试样中Na2CO3与NaHCO3的百分含量。

3.称取1.5321g基准无水Na2CO3,溶解后,配成250 mL溶液,吸取此溶液20.00 m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时消耗HCl溶液3

4.20 mL.计算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混合钠碱试样0.6839g,溶于水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消耗c (HCl)=0.2000mol/L 的HCl标准溶液23.1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同一HCl标准溶液26.81mL,求该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酸碱滴定练习题(1)

酸碱滴定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2、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3、用c(HCl)= mol?L-1 HCl溶液滴定c(NH3)= 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A、等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 4、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 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 )5、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8、(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 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 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 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 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 10、用LHCl滴定L NA2CO3至酚酞终点,这里NA2CO3的基本单元数是() A、 NA2CO3 B、2 NA2CO3 C、1/3 NA2CO3 D、1/2 NA2CO3 11、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氨水(Kb=×10-5) B、苯酚(Kb=×10-10) C、NH4+ D、H3BO3(Ka=×10-10) 12、用L HCl滴定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用L HCl滴定L NaOH的突跃范围是() A、 B、 C、 D、 13、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A、4-5 B、5-6 C、4-6 D、5-7 14、用NaAc?3H2O晶体,来配制PH为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Ka=×10-5)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 B、将98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C、将25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D、将49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17、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醋酸中的乙酸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红 D、甲基红-次甲基蓝 18、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用KHP表示)的摩尔质量为 g/mol,用它来标定L的NaOH 溶液,宜称取KHP质量为() A、左右; B、1g左右; C、左右; D、左右。 20、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1、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2、下列各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溶液后,其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A、NaHCO3 和Na2CO3 B、NaCl和 NaOH C、NH3和NH4Cl D、HAc和NaAc 23、在HCl滴定NaOH时,一般选择甲基橙而不是酚酞作为指示剂,主要是由于() A.甲基橙水溶液好; B.甲基橙终点CO2影响小; C. 甲基橙变色范围较狭窄 D.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 25、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 H2C2O4?2H2O; B、 Na2C2O4; C、 HCl;D H2SO4 。 26、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单位:mol/L)相同,则何者碱性最强() A、 CN-(KHCN=×10-10); B、 S2-(KHS-=×10-15,KH2S=×10-7); C、 F-(KHF=×10-4); D 、 CH3COO-(KHAc=×10-5); 27、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酸碱滴定练习题(III)

酸碱滴定练习题(III ) 一、选择题 1.称取纯一元弱酸HA 1.250g 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 ,用0.100mol·L -1NaOH 滴定,消耗NaOH50mL 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 A. 200 B.300 C.150 D.250 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 A.甲基红(4.4~6.4) B.酚酞(8.0~10.0) C.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3.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ln =5,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C )pH A.2~8 B.3~7 C.4~6 D.5~7 4.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 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 C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 5.下列弱酸或弱碱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0.1mol·L -1苯酚K a =1.1×10-10 B.0.1mol·L -1H 3BO 3 K a =7.3×10-10 C.0.1mol·L -1羟胺K b =1.07×10- 8 D.0.1mol·L -1HF K a =3.5×10-4 6.下列各物质中,哪几种能用标准NaOH 溶液直接滴定 A.(NH 4)2SO 4(NH 3的K b θ=1.8×10-5) B.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的2 K a θ=2.9×10-6) C.苯酚(K a θ=1.1×10-10) D.NH 4Cl(NH 3的K b θ=1.8×10-5) 7.多元酸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 A.K ai >10-5 B.K ai /K ai +1≥104 C.cK ai ≥10-8 D. cK ai ≥10- 8、K ai /K ai +1≥104 8.在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 )。 A. 溶液OH - 浓度变小 B. NH 3的K b 变小 C.NH 3的α降低 D. pH 值变小 9. 某碱样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HCl 溶液滴定到终点时耗去V 1mL ,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又耗去HCl 溶液V 2mL,若V 2<V 1,则该碱样溶液是 A.Na 2CO 3 B.NaOH C.NaHCO 3 D.NaOH+Na 2CO 3

精选-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①根据滴定分析的方式不同,滴定分析法可分为:(1)直接滴定法。(2)间接滴定法。(3)返滴定法,又称剩余量滴定法或回滴定法。(4)置换滴定法。②根据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1)酸碱滴定法,又称中和法。(2)配位滴定法,旧称络和滴定法。(3)氧化还原滴定法。(4)沉淀滴定法。 滴定分析法作为标准分析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医药行业:进行简单,快速,具有重现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成分,药品及其原料的分析(含量测定)。滴定尤其适合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常规分析。以下为一些主要的应用: 1.具有药物活性物质的纯度分析 滴定主要用于测定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如:阿斯匹林中的乙酰水杨酸或复合维他命片剂中的维生素C,以及用于药物合成的药物添加剂的含量测定和纯度控制。酸碱中和反应等酸碱滴定是医药行业用得最多的滴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盐酸麻黄碱的纯度控制[1]。该成分通常出现在咳嗽糖浆中,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其含量的测定是在含有无水醋酸和醋酸汞的有机溶剂中,用高氯酸作滴定剂进行滴定: 2R-NH3+-Cl-+Hg(OAc)2 =2R-NH2+HgCl2+2HOAc R-NH2+HClO4 =R-NH3+-ClO4- 2. 用氧化还原滴定进行成分分析 氧化还原滴定通常被用来检测原料、填充物和防腐剂的纯度。例如,4-苯甲酸甲酯(一种对羟基苯甲酸酯)中溴值的测定。这种化合物作为防腐剂被应用于眼药制剂和外用眼药膏中。硫代硫酸钠被用作滴定剂。整个分析由下述几个步骤组成: 2.1 酯与氢氧化钠的皂化作用(水解) 2.2 羟基氧化到酮基的过程 2.3 苯环的(亲电)溴化 2.4 过量的溴与碘离子反应,生成滴定过程中所需的游离碘 2.5 碘经硫代硫酸盐滴定,还原成碘离子:I2+2S2O32-=2I-+S4O62- 3. 沉淀滴定 某些药品由于其结构的关系,在滴定过程中会有沉淀析出。例如,氯化亚苄翁。通常用四苯基硼酸钠或是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滴定剂,用梅特勒-托利多DS500表面活性剂电极或是DP550光度电极就可以进行滴定。 4.恒pH滴定 恒pH滴定主要用于鉴定药品、检测酶制品纯度以及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恒pH表示pH值恒定,即在某一特定时段内保持pH值恒定。这项技术尤其被用于测定诸如酶的活性等反应动力学参数。 生成或消耗H+的酶反应可以通过pH电极来跟踪。这些生成或被消耗的H+可以通过分别添加一定量的碱或酸来中和,由此来控制使pH值恒定。滴定剂的

滴定分析练习题

#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单选题) 1. 根据有关数据,判断下列浓度为·L-1的弱酸或弱碱中,能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HF (pK a=(B) HCN (pK a= (C) NaAC (pK b= (D) NH4Cl (pK a= 2.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mL。欲使读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使用50 mL的滴定管,则消耗滴定剂 的体积应为() (A) 10mL(B)大于10 mL (C) 20 mL (D) 20~25 mL # 3. 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4. 下列方法中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 )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稳定 】 5. 下列各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偏差大 (D) 仔细校正天平砝码和容量仪器 6. 今有 mol·L-1 HCl溶液1升,欲配制为 mol·L-1,需加入 mol·L-1HCl多少毫升( ) (A) 300(B) 150 (C) 100 (D) 200 7. 若动脉血的pH为,[HCO3-]=·L-1,已知pK a1=, pK a2=,则[H2CO3]为( ) (A) ×10-2mol·L-1 (B) ×10-3 mol·L-1 { (C) ×10-2 mol·L-1 (D) ×10-3 mol·L-1 8. 已知HCOOH的pK a=,由它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缓冲液能控制的适宜pH缓冲范围为( ) (A) ~ (B) ~ (C)~(D) ~ 9. 采用酸碱滴定法,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mol·L-1等浓度的HCl和H3PO4的混合溶液,在滴定曲线 上,可能出现几个滴定突跃 (H3PO4的各级pK a为,,() (A) 1 (B) 2 (C)3 (D)不能确定 10.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滴定方向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教师版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 一、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 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二、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 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反应实质:H ++OH-=H 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有n(H+)=n(OH-) 即c酸V酸=c碱V碱 三.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所用的仪器是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滴定终点(借助酸碱指示剂) 四、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⑴选取指示剂的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灵敏 ②变色范围与终点pH接近 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溶液pH 1.0 1.5 1.8 2.3 2.6 4.0 7.0 10.0 11.4 11.7 12.3 ⑵ 指示剂对应溶液的颜色变色范围 甲基橙橙色红3.1橙4.4黄 酚酞无色无8浅红10红 紫色石蕊紫色红5 紫8蓝 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酚酞溶液或甲基橙均可,一般不选用石蕊(变色不明显) ②强酸滴定弱碱: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③强碱滴定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④通常选用颜色有浅变深的指示剂

(3 指示剂 酚酞甲基橙 操作 强碱滴定强酸无色变为浅红色橙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浅红色变为无色黄色变为橙色 五.中和滴定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⑴中和滴定所用的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白纸)等。 ⑵酸(碱)式滴定管 ①结构特点: a.酸式玻璃活塞盛酸性溶液及碘水、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 性的溶液(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HF) 碱式橡皮管玻璃球盛碱性溶液(不宜于装酸性溶液,也不能装碘水、 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液) b.有温度,零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最小刻度0.1mL,精确度0.01 mL ②规格:25ml 50ml等 ③用途:中和滴定(精确测定);精确量取溶液的体积(两次读数差) (3) 使用注意: a.滴定管应先检查是否漏水(方法),再用蒸馏水洗涤,最后用待盛溶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于装酸性溶液,及碘水、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液。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 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也不能装氢氟酸。 c.碱式滴定管:用于装碱性溶液,不宜于装酸性溶液,也不能装碘水、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液。 d.锥形瓶:是进行中和滴定的反应容器。使用前只须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也不必干燥,里面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结果。无须用待测液润洗。 六、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和步骤(标准液:盐酸;待测液:氢氧化钠溶液) (1)检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方法) (2)洗涤: 滴定管:先用蒸馏水洗净后,然后分别用少量标准液和待测液分别润洗相应的滴定管2-3次;原则:少量多次。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定义:用已知________ 酸(或碱)来测定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二、指示剂 (1)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 ________ 色变__________ 色. (2)用已知浓度的强碱滴定未知浓度的强酸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 ________ 色变__________ 色.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反应中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 ___________ (2)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__ (3)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 _____ (5)在酸碱中和滴定中润洗滴定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基础) 1、把PH=3 ([H+]=0。001mol/L )的HSO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如果混合液的PH=7 贝U HSO 和NaOH 溶液的体积比是 A.1 :1 B、1 :10 C、1:2 D、1:20 2、混合0.1mol/L盐酸和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配制成200mlPH=11的溶液,所需盐酸的体积是 A、9.9ml B、10.1ml C、99ml D、101ml 3、要准确量取25.00ml 的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A、25ml 的量筒 B、25ml 的酸式滴定管 C、25ml 的碱式滴定管 D、25ml 的烧杯 4、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滴定管 D、胶头滴管 5、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末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应放在 A、锥形瓶中 B、烧杯中 C、滴定管中 D、量筒中 6、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锥形瓶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移液管 7、下列仪器中,没有“ 0”刻度线的是 A、量筒 B、温度计 C、酸式滴定管 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 8、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B、参加反应的酸中氢离子的总量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总量相等 C、反应后,混合液PH=7 9、中和滴定时需要润洗的仪器有 A、滴定管E、锥形瓶C、烧杯D、移液管 10、下列有关滴定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 ⑤洗 涤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酸、碱滴定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能够绘制中和滴定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 3.经历中和滴定的过程,知道中和滴定的步骤,掌握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 4.在理解中和滴定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实验误差分析策略。 学习重点:中和滴定的基本实验操作 学习难点:实验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问题一】——酸碱中和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简单计算,完全中和20mL 0.1mol/L HCl,需mL0.5mol/L NaOH(aq); 完全中和20mL 0.1mol/L HCl,需10 mL mol/L NaOH(aq);若改为20mL 0.1mol/L H2SO4,则答案如何? 3、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中酸碱浓度与体积关系的计算式 【问题二】——酸碱中和滴定 1、已知某酸(碱)浓度,如何来测定未知碱(酸)浓度? 2、依据原理是什么?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哪些? 3、精确测定溶液体积 1)掌握滴定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a 酸碱滴定管的结构——注意刻度和酸碱式区别以及与量筒的对比 b使用方法

c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洗涤,并用清水润洗2-3次,在装酸液/碱液之前,必须用待盛液体润洗,思考,如果不润洗会导致什么结果? 2)了解移液管的使用※ 4、怎么确定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记忆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5、实验步骤 6、简单计算 常温下,50mL水中,加1滴(1mL为20滴)0.1mol/L HCl,溶液pH= ; 若改为加0.1mol/L NaOH,结果又如何? 7、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终点时,是恰好pH=7吗?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8:、误差分析 1)为什么要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怎么润洗? 2)为什么要排尽玻璃尖嘴管中的气泡,怎样操作? 3)滴定过程中用_______手控制活塞,用________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

酸碱中与滴定拓展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 1.沉淀滴定法 (1)概念: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 + 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 - 、Br - 、I - 浓度。 (2)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AgNO 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 - 的含量时常以CrO 2- 4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 比Ag 2CrO 4更难溶的缘故。 2.氧化还原滴定法(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 的物质。此类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涉及有KMnO 4或I 2或I -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①5H 2C 2O 4+2MnO 4-+6H +=2Mn 2++10CO 2↑+8H 2O ②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③C 6H 8O 6(维生素C)+I 2→C 6H 6O 6+2H ++2I -④I 2+2S 2O 23-=2I -+S 4O 26- 指示剂选择:反应①、②不用指示剂, MnO 4-为紫红色, 颜色褪去或出现紫红色时为恰好反应。 反应③、④都有I 2,则用淀粉作指示剂。 (2)实例:①酸性KMnO 4溶液滴定H 2C 2O 4溶液 指示剂:酸性KMnO 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 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 2S 2O 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达标练习: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 和Na2CO3的混含液中的NaOH 含量时,可先在 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 作指示)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 和NaOH 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_____(填“会” 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 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这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_________(填“能”或“不 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4)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2.(1)图I 表示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B ,B 与C 刻度间相差1mL ,如果刻度A 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mL 。(2)图II 表示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A 、是amL B 、是(50-a)mL C 、一定大于amL D 、一定大于(50-a)mL 3、某学生有0.1000mol/L KOH 溶液滴定未知尝试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移取20.00mL 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 )取标准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 )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 )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 )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 固体(含少量NaOH )配制标准溶液并有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 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4、称取NaOH 、Na2CO3的混合物Wg ,溶于水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以Mmol/L 的盐酸滴定, 耗用V1L 时变为粉红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最初以甲基橙 作指示剂,当耗用V2L 盐酸时变橙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计算混合物中NaOH 和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 5、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 性质。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 密度为p g/mL 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 mL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

酸碱滴定法测试题

酸碱滴定法测试题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40%) 1.称取纯一元弱酸HA 1.250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50mL,用0.100mol·L-1NaOH滴定,消耗NaOH50mL到等量点,计算弱酸的式量为() A. 200 B.300 C.150 D.250 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甲基红(4.4~6.4) B.酚酞(8.0~10.0) C.中性红(6.8~8.0) D.甲酚红(7.2~8.8) 3.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ln=5,其理论变色范围是()pH A.2~8 B.3~7 C.4~6 D.5~7 4. 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5.下列弱酸或弱碱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0.1mol·L-1苯酚K a=1.1×10-10 B.0.1mol·L-1H3BO3 K a=7.3×10-10 C.0.1mol·L-1羟胺K b=1.07×10-8 D.0.1mol·L-1HF K a=3.5×10-4 6.下列酸碱滴定反应中,其化学计量点pH值等于 7.00的是() A.NaOH滴定HAc B.HCl溶液滴定NH3·H2O C.HCl溶液滴定Na2CO3 D.NaOH溶液滴定HCl 7.下列各组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 A.H2CO3和CO32- B. NH3和NH2- C.HCl和Cl- D. HSO4- 和SO42- 8.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2Cr2O7 C.CaCO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9. 某碱样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到终点时耗去V1mL,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若V2<V1,则该碱样溶液是() A.Na2CO3 B.NaOH C.NaHCO3 D.NaOH+Na2CO3 10.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可用HCl标准溶液来测定,测定过程中用到的两种指示剂是()。 A.酚酞、百里酚蓝 B.酚酞、百里酚酞 C.酚酞、中性红 D.酚酞、甲基橙 11.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1

考点过关(中)考点9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在科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扩展到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中和滴定原理是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与日常生活及实验室工作联系非常密切应用性强,所以常以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为切入点,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运用,其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指示剂选择、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析、定量计算等知识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以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为载体,全面考查电解质溶液和化学学科守恒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了近几年高考频繁出题的新热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 +、OH -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 (H +)=n (OH -);若用参加反应的c (H +)、c (OH -)来表示,其关系式为c (H +)·V 酸=c (OH -)·V 碱,由此可计算c (H +),其表达式是c (H +)=c -V 碱 V 酸;也可计算c (OH -),其表达式是c (OH -)=c +V 酸V 碱。由c (H + )、c (OH -)可分别求出相应酸、碱的浓度。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完全的时刻),指示剂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变色明显、灵敏,而且要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 突跃范围相吻合,这样就能准确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即酸碱恰好中和时的pH)。其方法是在待测液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其颜色的变化,常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石蕊试液的原因是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和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包括玻璃活塞、长玻璃管,可盛放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及氢氟酸,碱式滴定管包括长玻璃管、橡皮管、玻璃球,可盛放碱性溶液。滴定管的上端都标有规格大小、使用温度、0刻度,滴定管的精确读数为0.01mL 。滴定管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例题1】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 待测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其中叙述错误.. 的是(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可以提炼为6个关键字。洗(洗涤):洗涤仪器并进行检漏、润洗;取(取液):向酸(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加入2~3滴指示剂;滴(滴定):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向锥形瓶中先快后慢地加入标准液(后面逐滴加入),至指示剂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如由红色变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例题】:某学习小组用0.1200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重复三次实验实验序号所取待测的NaOH溶液的体积/mL 消耗0.1200mol/L HCl的体积/mL 1 20.00 20.40 2 20.00 20.42 3 20.00 21.38 【实验探究】酸碱中和滴定的过程 一、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 实验方法,称之为。 HCl +NaOH =NaCl +H2O c1c2实验测定的数据是?。 测定结果的计算表达式为:。 二、了解仪器:观察滴定管,了解其名称、构造特点及使用方法 名称:,名称:, 特征构造:;特征构造:; 用于测定溶液用于测定溶液 的体积;的体积; 上述两种滴定管的标注:。 标注与刻度共同点:①; ②;③。 滴定管如何取出或测定液体的体积?。 思考:酸式滴定管能否用于盛装碱液?碱式滴定管能否用于盛装酸液?为什么? 。

三、实验步骤:(用0.10mol/L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1)检查仪器:滴定管使用之前,首先要检查。 (2)润洗仪器:洁净的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在盛液之前,应分别用要盛的酸、碱润洗2~3遍。(若不润洗可能导致) (3)加入反应液:将酸、碱分别倒入相应的滴定管中,并使其液面高于“0”刻度以上2~3mL 处,然后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4)排气泡,调节起始读数:滴定管下放一烧杯,分别调节活塞和玻璃珠,使滴定管尖端充满液体,若管内有气泡,可能导致, 排完气泡后,使管内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并记录第一次读数。 (5)取待测液: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约20.00mLNaOH溶液到锥形瓶中,并记录第二次读数。 (若第一次读数为V1mL,第二次读数为V2mL,则待测液的体积V待=mL。(6)中和滴定:向盛有等测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 然后左手握住酸式滴定管活塞部分,右手握锥形瓶,将滴定管中的液体缓慢滴入 ..锥形瓶中,眼睛注视,当观察到时,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停止滴定。记录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对应的读数。 数据记录:将(5)、(6)的数据记录于下列表格中: 待测NaOH溶液,c(NaOH) 已知盐酸的浓度:0.1mol/L 实验序号V1 V2 V V1’V2’V’1 … (7)结果处理: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待)=。 思考:能否用量筒代替滴定管来完成上述实验?为什么?。四、误差分析与讨论: (1)滴定管未润洗能否造成误差? (2)气泡未排除能否造成误差? (3)读数时视线能否造成误差? (4)滴定过程中液体溅出(锥形瓶、滴定管滴出)造成误差? (5)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能否用待测液润洗?

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 中的应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滴定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①根据滴定分析的方式不同,滴定分析法可分为:(1)直接滴定法。(2)间接滴定法。(3)返滴定法,又称剩余量滴定法或回滴定法。(4)置换滴定法。②根据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分析法又可分为:(1)酸碱滴定法,又称中和法。(2)配位滴定法,旧称络和滴定法。(3)氧化还原滴定法。(4)沉淀滴定法。 滴定分析法作为标准分析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医药行业:进行简单,快速,具有重现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成分,药品及其原料的分析(含量测定)。滴定尤其适合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常规分析。以下为一些主要的应用: 1.具有药物活性物质的纯度分析 滴定主要用于测定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如:阿斯匹林中的乙酰水杨酸或复合维他命片剂中的维生素C,以及用于药物合成的药物添加剂的含量测定和纯度控制。酸碱中和反应等酸碱滴定是医药行业用得最多的滴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盐酸麻黄碱的纯度控制[1]。该成分通常出现在咳嗽糖浆中,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其含量的测定是在含有无水醋酸和醋酸汞的有机溶剂中,用高氯酸作滴定剂进行滴定: 2R-NH3+-Cl-+Hg(OAc)2 =2R-NH2+HgCl2+2HOAc R-NH2+HClO4 =R-NH3+-ClO4- 2. 用氧化还原滴定进行成分分析 氧化还原滴定通常被用来检测原料、填充物和防腐剂的纯度。例如,4-苯甲酸甲酯(一种对羟基苯甲酸酯)中溴值的测定。这种化合物作为防腐剂被应用于眼药制剂和外用眼药膏中。硫代硫酸钠被用作滴定剂。整个分析由下述几个步骤组成: 2.1 酯与氢氧化钠的皂化作用(水解) 2.2 羟基氧化到酮基的过程 2.3 苯环的(亲电)溴化 2.4 过量的溴与碘离子反应,生成滴定过程中所需的游离碘 2.5 碘经硫代硫酸盐滴定,还原成碘离子:I2+2S2O32-=2I-+S4O62- 3. 沉淀滴定 某些药品由于其结构的关系,在滴定过程中会有沉淀析出。例如,氯化亚苄翁。通常用四苯基硼酸钠或是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滴定剂,用梅特勒-托利多DS500表面活性剂电极或是DP550光度电极就可以进行滴定。 4.恒pH滴定 恒pH滴定主要用于鉴定药品、检测酶制品纯度以及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恒pH表示pH值恒定,即在某一特定时段内保持pH值恒定。这项技术尤其被用于测定诸如酶的活性等反应动力学参数。 生成或消耗H+的酶反应可以通过pH电极来跟踪。这些生成或被消耗的H+可以通过分别添加一定量的碱或酸来中和,由此来控制使pH值恒定。滴定剂的添

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 (A)KaKb = 1 (B)KaKb =Kw (C)Ka/Kb =Kw (D)Kb /Ka =Kw 2.H2PO4-的共轭碱是() (A)H3PO4 (B)HPO42-(C)PO43-(D)OH- 3.NH3的共轭酸是() (A)NH2-(B)NH2OH2-(C)NH4+ (D)NH4OH 4.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CN-NaCN (B)H3PO4-Na2HPO4 (C)+NH3CH2COOH-NH2CH2COO-(D)H3O+-OH- 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CO32-(B)NH3-NH2-(C)HCl-Cl-(D)HSO4--SO4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 (B)H2O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 (C)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 (D)HAc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 7.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 8.浓度为0.1 mol/L HAc(pKa=4.74)溶液的pH是() (A)4.87 (B)3.87 (C)2.87 (D)1.87 9.浓度为0.10 mol/LNH4Cl (pKb=4.74)溶液的pH是() (A)5.13 (B)4.13 (C)3.13 (D)2.13 10.pH 1.00的HCl溶液和pH 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是() (A)14 (B)12 (C)7 (D)6 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12.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 13.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 14.浓度为0.1 mol/L的下列酸,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 (A)HCOOH(pKa=3.45) (B)H3BO3(pKa=9.22) (C)NH4NO2(pKb=4.74) (D)H2O2(pKa=12) 15.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A)NH3的Kb太小(B)(NH4)2SO4不是酸 (C)NH4+的Ka太小(D)(NH4)2SO4中含游离H2SO4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注意: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盐类水解)。 2、中和滴定原理(只研究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的中和反应)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 )HA () BOH ()BOH ()HA (V V .C C =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 定读 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配铁架台,并垫白纸作背景增加对比度,以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与量筒区别) 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强氧化性试剂; 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使塞子无法转动。(玻璃的主要成份为Si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即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瓶口内侧与瓶塞都是经过磨砂处理的,表面粗糙,造成碱性的液体容易滞留,并且水分蒸发,碱液浓度增大,促使二者更易反应。其他部位因表面光滑而难于反应)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嵌玻璃珠(玻璃珠直径稍大于橡胶管内径)-------量取或滴定碱性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这类强碱,也可以是碳酸钠这类水解呈碱性的盐);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强酸、碘、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2、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要注意滴定管的刻度,0刻度在上,往下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滴定管的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复习课程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 一、判断题: 1.纯度达到99.9%的试剂就可作为基准物质。( ) 2.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化学计量点电位与滴定终点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3.基准物质(试剂)必须有符合化学式的固定的组成(包括结晶水)。( ) 4.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5.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反应的反应速度足够快。( ) 6.滴定分析要求滴定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程度达到99%以上。( ) 7.滴定反应要完全彻底,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99.9%以上。( ) 8.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易溶于水。( ) 9.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在高温下稳定。( ) 10.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终点时的条件电位与计量点时的条件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11.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滴定。( ) 12.滴定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常量成分分析。( ) 13.凡是纯净的物质都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14.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必须为100 。( ) 15.K2Cr2O7等强氧化剂与Na2S2O3的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进行直接滴定。( ) 16.在被测试液中,加入已知量过量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方法为返滴法。( ) 17.作为基准试剂,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试剂要为化学纯。( )

18.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剂和被滴物都要制成溶液。( ) 19.用KMnO4法测定Ca2+含量。采用的滴定方式是间接滴定法。( ) 20.滴定度是以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表示的浓度。( ) 二、选择题: 21.下列反应中,能用作为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是( )。 A、K2Cr2O7与KIO3的反应 B、K2Cr2O7与KBr的反应 C、K2Cr2O7与Fe2+的反应 D、K2Cr2O7与Na2S2O3的反应 22.已知式量M K=39.10,M Na=22.99。每100mL人体血浆中,平均含18.0mg K+、335mg Na+,则血浆中K+和Na+的浓度为( )。 A、1.80?10-1和3.35mol·L-1 B、7.04?10-3和7.71?10-1mol·L-1 C、4.60?10-3和1.46?10-1mol·L-1 D、4.60?10-6和1.46?10-4mol·L-1 23.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2Cr2O7 B、NaOH C、H2SO4 D、KMnO4 24.某些金属离子(如Ba2+、Sr2+、Mg2+、Ca2+、Pb2+、Cd2+等)能生成难溶的草酸盐沉淀。将草酸盐沉淀过滤出来,洗涤除去多余的C2O42-,用稀H2SO4溶解后,以KMnO4标准溶液滴定与金属离子相当的C2O42-,由此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以上测定所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 A、直接滴定 B、返滴定 C、转化滴定 D、氧化还原滴定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