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常规

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常规放射治疗系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放疗是一种无选择性的损伤性治疗,即治疗过程对肿瘤和正常组织器官产生同样作用,因此要注意放疗副作用的防护和处理。
一、护理评估1、身体状况病人一般状况;病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接受的手术方式和其他治疗的疗效及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评估有无放疗适应证和机体对放疗的敏感程度。
2、心理和认知状态评估肿瘤病人对放疗的认知和配合程度、心理承受状态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判断其对放疗的接受程度。
3、放疗后的机体反应评估有无放疗毒副作用出现,包括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改变和胃肠道反应等。
二、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放疗所致食欲下降、进食困难、恶心呕吐等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放疗所致疲乏、虚弱、头晕等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放疗所致皮肤、粘膜反应性充血水肿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放疗所致白细胞计数减少有关。
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放疗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为患者讲解有关放射治疗的知识,消除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鼓励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消除对放射治疗的不正确认识和恐惧心理,使之愉快接受治疗。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每日饮水3000ml。
对食管粘膜反应较重导致进食困难者,给予滑、软、无刺激性的半流质饮食,滴水不进或呕吐严重者应及时补液。
3、照射野皮肤护理(1)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保持照射野界限清楚,切勿洗脱照射标记。
(3)局部皮肤避免刺激。
(4)切勿用手指瘙痒,忌洗擦肥皂,禁贴胶布,勿剃毛,颈部照射者勿穿硬衣领,内衣要柔软宽松。
避免冷热的刺激,勿吹风、日晒,禁止热敷。
勿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
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水,如碘酒、红汞等。
4、皮肤反应护理:(1)【度皮炎(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用消毒滑石粉或樟脑粉撒扑,尽可能暴露局部皮肤。
第三课 放疗科护理常规新

第三章放疗科护理常规放疗科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照射剂量。
2、观察病情变化和放疗反应。
(二)护理要点1、做好放疗前准备:洗澡、处理个人卫生。
2、向病人讲解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说明放疗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全身和局部反应。
3、每周查血常规一次,白细胞低于3×109/L时,遵医嘱暂停放疗,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预防感冒。
4、做好疾病护理及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三)指导要点1、进行放疗知识宣教,安定情绪,树立信心2、戒烟酒,忌热、硬、酸、辣、麻的食物。
3、穿柔软宽松吸水性强的棉质内衣。
4、照射野皮肤禁贴胶布,禁用冰袋和暖具,禁用碱性肥皂搓洗,不可涂酒精等刺激性药物,避免日光曝晒,保持清洁干燥。
5、保持标记清晰,及时请主管医生描绘。
6、定期查血象,预防感冒。
7、如出现皮肤放射性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脑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照射剂量。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及放疗反应。
3、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及语言交流功能(二)护理要点1、做好放疗前准备:洗澡、理发、处理个人卫生。
2、遵医嘱用药。
3、放疗后毛发脱落外出可戴假发、帽子、头巾;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外出时打伞,避免阳光爆晒、摩擦等刺激。
4、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瞳孔、意识。
5、头疼、呕吐等颅内压升高时遵医嘱用药。
指导其卧位抬高头部,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
6、有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要加强陪护,被动活动肢体,保持其功能。
尤其长期卧床的患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三)指导要点1、进行放疗知识宣教,安定情绪,树立信心2、戒烟酒,活动时注意安全。
3、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
4、保持标记清晰,及时请主管医生描绘。
5、定期查血象,预防感冒。
上颌窦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照射剂量。
2、依据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估口腔粘膜的损伤程度。
放疗护理常规

(6)粒细胞减少或缺乏:①告诉患者遇到下列情况及时报告:体温38度以上、 寒战、排尿困难、呼吸困难 、咳嗽、咯血 、疼痛。②避免与下列人或物接触:
【护理措施】 新鲜水果、蔬菜、花和活的植物;最近接受活的微生物或病毒接种的人;排泄
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③接触患者前洗手(任何人)。④预防皮肤粘膜的 创伤。⑤多饮水。⑥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保护性隔离。
(4)盆腔:①放疗前嘱病人排空小便,放疗后嘱患者多饮水,②大便次数增多, 里急后重,甚至粘液血便时,进少渣低脂及产气少清淡的流质、半流质;腹泻 严重的要多饮水,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③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时
应多饮水,多排尿,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5.做好疾病护理及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措施】 (1)脱发:①放疗后1周开始脱发,直接照射的部位脱发,放疗后3-5个月后头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放疗护理常规
1. 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评
【评估要点】 估患者放疗区域的皮肤情况。
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进食情况。
3.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有无焦虑、 失眠。
1.落实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2.指导患者做好放疗前准备:洗澡、处 理个人卫生。
睡前刷牙漱口。②使用软质的牙刷。使用温和有效的漱口水漱口。牙刷用后彻
【护理措施】 底冲洗干净放在干燥的地方。③避免含糖多的食物。避免粗糙、辛辣的食物。
④每年检查口腔一次。⑤进食疼痛、粘液增多时应进温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少食多餐,饭后饮温开水冲洗食道,可遵医嘱口服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庆
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必要时遵医嘱静脉用药。⑥口干:多饮水,养成少 量多次饮水的习惯。
放疗科护理常规

放疗科护理常规文件属性:修订修订时间: 2016 修订部门:放疗科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放疗科一般护理常规【治疗概述】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辐射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放射线能使肿瘤体积缩小,杀灭肿瘤外围散在的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害。
护理要点1.放射治疗前解释放射治疗的重要性及其他放疗的反应,介绍流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放疗期间,患者生活上做好安排,节省精力,放疗后休息30分钟,减轻疲劳感,适当运动。
3.饮食指导:放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绿茶,以减轻辐射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多饮水(每日3000ml),可使放疗所致肿瘤细胞大量破裂、死亡而释放的毒素随尿液排出,对食欲差的患者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少量多餐,饭前有效的控制疼痛,营造清洁舒适的进餐环境。
4.根据放疗计划评估照射野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患者保持照射野标线的清晰,切勿搽洗标记,发现照射野标线模糊不清,立即与床位医生联系补描标线,切勿自行涂描。
5.保护照射野皮肤,选择柔软、宽大、吸湿性强的棉质内衣,忌用刺激性的药物及洗剂,可外涂皮肤保护剂,避免抓挠,并防止日光照射,照射野区的皮肤位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多汗、皱褶处时,要保持清洁干燥。
6.密切观察放射反应,每周监测外周血象变化,白细胞下降者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当白细胞低于3×10/L时.应给予相应的处理,必要时暂停放疗,并预防感染,注意体温变化,如超过38.5℃者视情况暂停放疗。
7.每周监测体重一次,作为观察放疗反应的参考。
8.根据病种及放疗部位进行护理。
9.做好患者的出院随访,放疗后1-2月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损害,忌用肥皂及沐浴露擦洗局部的皮肤,可用清水轻轻沾洗,均衡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预防感染,加强相关功能锻炼,介绍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鼻咽癌放疗护理常规【疾病概述】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是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的临床表现鼻塞,涕中带血,听力下降,耳闷堵感。
肿瘤放射治疗的一般护理常规

肿瘤放射治疗的一般护理常规(一)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及处理原则早反应组织受照射后的表现1、皮肤反应和损伤(1)急性反应:一般分为三度:Ⅰ度:发生红斑、潮红、有烧灼和刺痛的感觉,最后逐渐变成暗红,表皮脱落,称干性皮炎。
Ⅱ度:充血、水肿、水泡形成,发生糜烂,有渗出液,称为湿性皮炎。
Ⅲ度:放射性溃疡,表现为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火山口型形成痂下溃疡,有剧痛。
(2)慢性反应:放疗后数日、数年出现的反应。
表皮萎缩变薄,浅表毛细血管扩张,有时有色素沉着、脱屑、皮肤瘙痒,易受损破溃。
高能射线可致皮下组织纤维化,有时呈板样坚硬、纤维化的程度与早期皮肤反应的严重性无关。
有皮下组织纤维化的患者常可合并感染,发生放射性蜂窝织炎,有高热,局部红肿热痛,可用抗生素治疗但易复发,晚期慢性放射性皮炎,其溃疡可向深部组织发展甚至累及骨组织,并发坏死性骨髓炎。
(3)处理:放射治疗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一旦出现湿性皮炎,可外用松花六一散。
避免理化刺激,放疗中禁用湿敷、热敷、化妆品及有刺激的药膏,避免烈日暴晒和严寒冷冻,不要剃须,衣服宜柔软。
禁忌瘙抓、按摩、避免外伤(数年后仍应注意)。
2、口腔粘膜反应(1)临床表现:口腔粘膜反应出现时间较皮肤早,一般在放疗后2—3周最为严重,以后可自行缓解,表现为充血、白点、融合成片和浅表溃疡,可有伪膜形成。
(2)处理:放疗中嘱患者戒烟酒,避免吃过热、过硬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反应明显时,可服清热解毒药、消炎止痛类药,也可用口腔溃疡膜、锡类散等局部涂拭及维生素B12含服。
维生素B12含服对口腔粘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愈合并有镇痛作用。
疼痛严重者,进食前可用2%普鲁卡因或1%丁卡因(的卡因)含服,以缓解疼痛。
3、造血系统:造血系统受照射后,可引起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下降,当白细胞数量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应考虑暂停放疗。
肿瘤科放射治疗护理

肿瘤科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放疗前应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胸透、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作好放疗前的辅助处理(例如:理发、拔牙、气管切开等)。
2、放疗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放疗的进程、作用及可能发生的反应和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消除病人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放疗期间,注意保护放射野皮肤。
放疗部位保持清洁干燥,禁贴胶布和涂抹刺激性药物,勿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搓洗。
避免照射野皮肤受机械物质刺激,如粗糙毛巾,衣领摩擦等,头颈部可用柔软的绸巾保护,忌用手抓痒或剥皮。
避免阳光照射,禁用热水袋热敷,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完整。
黏膜部位保持清洁。
4、放疗后应定期复查,按时随访。
2保持口腔清洁。
进食前后漱口,刷牙用软毛牙刷。
3粘膜反应明显者,可服清热解毒药、消炎止痛药,也可由口腔溃疡贴、锡类散等局部涂拭及维生素B12或其混合液含服。
4疼痛严重者,进食前可用2%普鲁卡因或1%丁卡因含服,以缓解疼痛。
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按化疗护理常规处理放射治疗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一)全身反应及处理放疗引起的全身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食后涨满等,轻微者可不做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调整病人的饮食,加强营养,全身给以支持疗法,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嘱病人大量饮水或输液增加尿量,迅速排出体内毒素,以减轻反应。
此外,还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局部反应及护理1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1)一度反应照射后5-7天,皮肤色素沉着、肿胀、发痒、有烧灼感,可用冰片滑石粉。
(2)二度反应局部水肿,水泡形成、糜烂、表皮脱落成浅溃疡,有渗出液,凝固结痂,并可化脓。
可用暴露疗法,亦可涂1%龙胆紫。
化脓者每日可用生理盐水清洗1-2次,涂硼酸油膏包扎或用氢化考的松油膏涂局部,1-3天后暴露。
(三)三度反应溃疡及坏死的范围扩大加深,可以将坏死溃疡组织剪掉,经常清洗换药。
放疗护理常规

放疗护理常规放射治疗是肿瘤常用疗法之一,分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法,射线能使肿瘤体积缩小,杀灭肿瘤外围散在的癌细胞。
同时,对正常组织亦有较大的损害,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更为重要。
一、按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放疗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及其反应。
激发患者的潜能。
消除患者紧*。
恐惧的心理,坚定信念,积极接受治疗。
三、保护照射野皮肤,内衣宜柔软、宽大、吸湿性强;照射部位忌用肥皂和粗毛巾擦洗;局部不可粘贴胶布或涂抹酒精及刺激性油膏;避免冷热刺激,夏日外出要防止日光照射。
四、密切观察放射反应,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局部红斑、灼痛、刺痒等反应者可用皮炎洗剂冷湿敷,局部感染按外科常规换药。
五、消化道照射时,应注意保持腔道清洁。
口腔照射时,宜用软牙刷,每日4次用漱口液含漱,口干可用1%甘草水含漱,或用麦冬、银花泡茶饮用,避免过冷过热食物;食管癌放疗后应注意饮食宜细软,忌粗糙、硬食;直肠癌放疗后应保持大便通畅。
六、面部照射时,应注意保护视力,治疗后用氢化可的松油膏涂眼,头面部及胸部照射均应注意患者保暖,预防感冒,防止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七、脊髓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应谨防发生瘫痪。
如发生瘫痪时,按瘫痪患者护理。
八、饮食宜给补阴**之食品。
如甲鱼、百合。
莲子肉、银耳、燕窝等,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4000毫升,多食甘润之瓜果。
照射前后半小时不可进食。
放疗的常见副反应及处理1.放疗引起厌食、恶心、呕吐怎么办"恶心呕吐是肿瘤放疗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大多数是因为放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造成的。
防治的办法是:此时病人应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利代谢物的排泄。
应精心烹调食物,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过甜、辛辣油腻和气味不正的食物,吃咸味的点心和食物。
口服维生素B6、灭吐灵等药物,可减轻恶心。
如呕吐严重可肌肉注射灭吐灵等药物。
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手按压或针刺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也会有所帮助。
放疗护理常规

放疗护理常规
放疗治疗常常会引起患者发热,这是由于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影响造成的。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要及时测量体温,如果超过38℃,应该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患者应该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避免脱水。
此外,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如果症状较重,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对于放疗引起的发热,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症状加重。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皮肤脱皮、糜烂、渗出等问题也常常会出现。
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放疗对皮肤的直接损伤导致的。
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患者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给患者开一些药膏或者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
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放疗区域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外界刺激,以促进皮肤的愈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任何异常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在鼻咽癌病人放疗过程中,口腔和咽喉疼痛是常见的不适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口腔卫生的维护、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漱口、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使用口腔保湿剂。
对于咽喉
疼痛,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和消炎药物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如果疼痛严重影响饮食和生活,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时间及治疗不良反应等情况。
2.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放射区域皮肤情况及定位标记是否清晰。
二、护理措施
1.放疗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放疗相关知识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需配合的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接受治疗。
2.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放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 3000ml 以上。
3.头部放疗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呕吐等症状,每日做张口练习,预防放疗所引起的张口困难。
4.面部照射时,应注意保护视力,治疗后用氢化可的松油膏涂眼,头面部及胸部照射均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喉癌患者放疗时禁用金属套管,口腔癌患者放疗时禁戴假牙、金属牙托,以防电离灼伤。
6.消化道照射时,应注意保持腔道清洁。
口腔照射时,宜用软牙刷,每日4次用漱口液含漱,避免过冷过热食物;食管癌放疗后应注意饮食宜细软,忌粗糙、硬食;直肠癌放疗后应保持大便通畅。
7.脊髓较大剂量照射时,应谨防发生瘫痪,如发生瘫痪时,按瘫
痪患者护理常规。
8.密切观察放射治疗后反应,观察有无骨髓抑制,预防感染及出血。
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
9.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建议穿棉质内衣,局部皮肤禁用肥皂水、刺激性药物、禁粘贴胶布及紫外线照射。
局部皮肤红斑、灼痛、刺痒等反应者可用烫伤膏局部涂擦,局部感染按外科常规换药。
三、健康教育
1.放疗照射次数、强度应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任意增减。
2.放疗时不能带金属物品。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加强照射区域的功能锻炼,预防局部功能障碍。
四、出院回访
1.指导保护照射野皮肤,防紫外线照射,避免摩擦。
2.放射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应避免太阳光照射,育龄妇女应避孕2-3年,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3.放疗后3年内不行拔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