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第1讲课时训练提能

合集下载

【复习课时训练】第2章第1讲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和无机物

【复习课时训练】第2章第1讲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和无机物

第1讲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和无机物一、选择题1.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科学考察,科考队在南极发现了大量奇异的新物种,那么在它们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C和O B.O和C C.C和N D.O和H解析: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的含量占干重的55.99%,说明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而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

答案:A2.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荣获年诺贝尔化学奖,对于得奖,钱永健表示要感谢他研究的已发光上百万年的海洋动物“水母”,水母因具有绿色荧光蛋白而发光,下列有关发光水母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水母细胞中的主要元素为C、P、H、Ca、N、OB.发光水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发光水母体内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D.水母发光时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为光能解析:本题利用科学研究新进展为素材命题,主要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同时考查判断能力。

组成水母细胞中的主要元素应为C、P、H、S、N、O,因此A 项错误;发光水母体内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应为氨基酸,因此C项错误;水母发光时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为细胞呼吸,因此D项错误。

答案:B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是脂肪、A 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B.酶和核酸都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C.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解析:脂肪中不含P,A项错;肌肉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C项错;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储能物质,D项错;核酸含C、H、O、N、P 5种元素;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无论是哪种都含有N。

答案:B4.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后装入一半透膜袋内,扎紧袋口后将此袋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的液体中取样并等量分装于几个试管中,各滴入不同的试剂进行相应的检测,最可能观察到的是()A.滴入碘液→摇匀→溶液变成蓝色B.滴入斐林试剂→隔水加热→有砖红色沉淀C.滴入苏丹Ⅲ染液→隔水加热→溶液变成橘黄色D.滴入双缩脲试剂→摇匀→溶液变成紫色解析:因为半透膜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所以淀粉不能进入烧杯蒸馏水中,A项的现象不能发生。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提能训练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提能训练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水的电离1.(原创)科学家们通过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证明,纯水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子之外,还存在极少量的H3O+和OH-。

根据这个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中存在极少量的H3O+和OH-,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B.水的电离需要通电才能进行C.若液氨的电离与水相似,则液氨的电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H3N H4++N H2-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结冰时会释放能量2.(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温度不变),则( )A.溶液的pH增大B.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D.c(OH-)增大3.下列措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是( )A.向纯水中投入少量Na2O2B.将水加热煮沸C.向水中通入CO2D.向水中加入NaCl4.(山西朔州怀仁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联考)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2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②氯化钠溶液③硝酸钠溶液④氨水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题组二水的离子积5.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W=4×10-13,该温度下纯水( )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确定6.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H+)·c(OH-),所以K W随溶液中c(H+)和c(OH-)的变化而变化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C.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7.(广东梅州高二上期末)25 ℃时,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B.该溶液的pH一定为12C.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D.该溶液中K+、Na+、Cl-、N O3-可以大量共存8.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在25 ℃时,水的离子积K W=1.0×10-14;在35 ℃时,水的离子积K W=2.1×10-1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提能训练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提能训练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学案【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2.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3.掌握判定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__________下,既能向__________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___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书写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不用“===”,而用“”连接。

3.特点:及时归纳二、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如何变化?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如何变化?请分别作出相应的浓度-时间图和速率-时间图。

如果充入NH3发生反应呢?3.化学平衡的特征4.化学平衡的判定(1)“等”→正逆相等:①同种物质—— v正(A) = v逆(A)②不同物质—— v正(A) :v逆(B) = a : b(化学计量数之比)【思维模型】【例1】恒温恒容时,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①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 ,同时生成1 mol N2②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 ,同时生成2 mol NH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 ,同时生成3 mol H2④断裂3 mol H-H键,同时生成6 mol N-H键(2)“定”→变量不变:【思维模型】【例2】恒温恒容时,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① N2 、H2、 NH3的浓度比为1:3:2② N2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③ NH3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⑤ H2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小结:【深入研究】反应体系中的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时,是否一定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例3】恒温恒容时,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①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②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思考】对于可逆反应: H2(g)+I2(g) ⇌2HI(g)呢?小结:【学以致用】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判断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2v 逆(B)=v 正(C)②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⑧混合气体的颜色 【学习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I1.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B .2HI ⇌H 2+I 2是可逆反应C .2H 2+O 2=====点燃2H 2O 与2H 2O=====电解2H 2↑+O 2↑互为可逆反应D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ol·L -1、0.2 mol·L -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 )①ol·L -1 ②Y 2为0.1 mol·L -1③Z 2为0.3 mol·L -1 ④Y 2为0.6 mol·L-1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在1 273 K 、100.0 kPa 条件下,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C 2H 6(g)⇌C 2H 4(g)+H 2(g)达到平衡后( ) A .C 2H 6的浓度保持不变B.C2H6仍在不断分解,其浓度不断减少C.C2H6的分解速率大于生成速率D.C2H4仍在不断生成,其浓度不断增加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2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的浓度的2倍5.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SO2,同时生成1 mol O2,则处于化学平衡状态②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2的消耗速率,则处于化学平衡状态③SO2、O2、SO3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则处于化学平衡状态④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2,则处于化学平衡状态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6.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7.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 ⇌2NH3(g)+CO2(g)。

第1课时《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小升初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练专题讲义

第1课时《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小升初数学第一轮总复习讲练专题讲义
小学数学
小升初第一轮总复习讲练专题
专题一:数的认识
第1课时:整数的认识
复习提纲
经典案例 ❒ 考点1:整数的读写
【例1】一个数是由6个亿、8个千万、4个十万、5个千和2个百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读作(
)。
【解析】根据数的组成写数时,可以先简写一个数位顺序表,再对应各数位写计数单位 的个数,即6个亿、8个千万、4个十万、5个千、2个百 分别对应亿位、千万位、十万位 、千位、百位写6,8,4,5,2,其他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都写0占位。读数时,先分级 ,6⋮8040⋮5200分成了三级,再从高位读起,亿级上是6就读作六亿,万级上是8040,就读 作八千零四十万,个级上是5200,就读作五千二百。
)。
【解答】 1. 3006000080 2. 万 4个万 3. 9 5
三十亿零六百万零八十 30 百 4个百 个 4个一
实战演练 ❒ 重点题型解答
4.你知道下面的 ▢ 里可以填哪些数吗? (1)1. 29894<29 ▢ 00 (2) 2975300>2 ▢ 90000 (3) 124 ▢ 940≈124万 (4) 68 ▢ 6840000≈69亿
(2)478000和487000
【解析】
第(1)题中,因为98989是五位数,而101010是六位数,在自然数范围内,五位数小于六
位数,即98989<101010;
第(2)题中,478000和487000都是六位数,且最高位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但一个数万
位上是7,另一个数万位上是8,所以478000<487000。
经典案例 ❒ 考点4:负数的认识
强化训练4:
1. -1.5读作:(
),+3读作(

物理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第二章第1节+动能的改变

物理鲁科版必修2课时训练:第二章第1节+动能的改变

第1节动能的改变1、一辆汽车的质量为m,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路面前进了s后,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v max,设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倍.求:(1)、汽车的牵引功率;(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恒力乙推这个物体,当恒力乙和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和恒力乙做功各为多少?3、物体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7-5-1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C.物体从A下落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D.物体在B点的动能为零,是平衡位置4、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7-5-2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A.m g l cosθ B.m g l (1一cosθ) C.Fl sinθ D.Fl(1一cosθ)5、如图7-5-3所示,在摩擦可忽略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左端放着一只箱子,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把箱子从左端拉至右端卸下,如果一次小车被制动,另一次小车未被制动,小车可沿地面运动,在这两种情况下,有 ( )A.箱子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一样大 B.F所做的功一样大C.箱子m获得的加速度一样大 D.箱子m获得的动能一样大6、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v1后立即关闭发动机让其滑行,直至停止,其v- t图像如图7-5-4所示.设运动的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那么W1 : W2应为( )A.1∶1 B.1∶2C.1∶3 D.1∶47、两块相同材料的物块A 、B 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水平力F 作用下一同前进,如图7-5-5所示,其质量之比m A ∶m B =2∶1.在运动过程中,力F 一共对物体做功300 J ,则A 对B 的弹力对B 所做功为( )A .100JB .150JC .300JD .缺条件,无法算出8.质量为2kg 的弹性球,以10m /s 的速度垂直射人一堵泥墙,并陷入其中,则墙对球做功为 ,若球打在坚硬的墙上能以原速率弹回,那么墙对球做功为 。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二单元课时1知能优化训练

2013年苏教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二单元课时1知能优化训练

1.考察下述自然界的一些自发变化,可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按某一物理量标度由高到低自发进行B .都可以用来做功,自发过程一旦发生后体系做功的本领就会降低C .有一定的进行限度,自发过程总是单向地趋向于非平衡状态D .有一定的数据差来判断自发变化能否发生解析:选C 。

自发过程是不借助外力,就能发生的过程。

由图知,都是从高―→低的过程,且都对外界做功,变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数据差,可以判断过程是否自发进行,故A 、B 、D 正确。

2.将等物质的量的F 2和ClF 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 2(g)+ClF(g) ClF 3(g) Δ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 .恒温恒容时,当ClF 转化40%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B .若c (F 2)∶c (ClF)∶c (ClF 3)=1∶1∶1,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D .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解析:选AD 。

设F 2和ClF 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F 2(g)+ClF(g) ClF 3(g)开始(mol) 1 1 0反应(mol) 0.4 0.4 0.4平衡(mol) 0.6 0.6 0.4P 末P 初=n 末n 初=0.6+0.6+0.41+1=0.8,A 项正确; 不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不同,反应物与产物的比例不同,故B 项错;增大体积,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C 项错;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项对。

3.(2011年潍坊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零,熵变大于零B .放热及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 .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熵变小于零D .放热及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解析:选B 。

放热反应的焓变一定小于零,但熵变不一定大于零,也不一定小于零,A 、C 错误;由ΔG =ΔH -T ΔS 可推知,当ΔH <0、ΔS >0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 正确,D 错误。

201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能训练课件_第二章 第1讲第1课时

201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提能训练课件_第二章 第1讲第1课时

④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去掉分母,分子必须加括号;⑤去括号
不漏乘.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审题,分清已知、未知和 找出相等关系.
1 1.方程-2x=—的解是( A ) 2
1 A.x=- 4
B.x=-4
1 C.x= 4
D.x=-4
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 100 人,且甲队的人数比乙队的 人数的 4 倍少 10 人,如果设乙队的人数为 x 人,那么所列的方
程为( B ) A.4x+x=100
C.x+4(x-10)=100
B.4x+x-10=100
1 D. x-10+x=100 4
1 1-—x 3.在 x+3y=3 中,若用 x 表示 y,则 y=________ 3 ;若用 3-3y y 表示 x,则 x=________. 4.李明同学早上骑自行车上学,中途因道路施工步行一段 路,到学校共用 15 分钟.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250 米/分 钟,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80 米/分钟.他家离学校的距离是 2900 米.如果他骑车和步行的时间分别为 x,y 分钟,列出的方程组 x+y=15, 250x+80y=2900 . 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检验
是否符合实际.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例题:(2013 年辽宁鞍山)如图 2-1-1,两根铁棒直立于桶底
1 水平的木桶中,在桶中加入水后,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 3 1 另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两根铁棒长度之和为220cm, 5 此时木桶中水的深度是________cm.
(2)①×5,得 5x-5y=10,

②+③,得 8x=24,解得 x=3,④
x=3, 把④代入①,解得 y=1.则方程组的解为 y=1.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讲 课时提能练1 (4)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讲 课时提能练1 (4)

课时提能练(四)(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6年1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据此回答1~2题。

1.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1.C 2.A[第1题,由于丙飞机所处纬度最低,在飞行相同距离后跨越的弧度最小,因而运动的角速度最慢。

第2题,B图为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视图,C、D分别为从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

]3.2014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左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右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①;30分钟B.③;6小时C.④;2小时D.④;一整夜C[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呈圆形运动的轨迹表示的是恒星,而运动轨迹不与上述圆形一致的一般为短暂存在的流星,故④表示流星;流星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一整夜。

故C项正确。

](原创)北京时间2015年某月27日10时31分,我国在M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下图为该卫星发射当日所在半球光照图,据此完成4~6题。

4.遥感二十七号卫星发射升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A.1月份B.6月份C.8月份D.10月份5.上图所示时间比遥感二十七号卫星发射升空时间()A.早1个小时B.早2小时31分C.晚2个小时D.晚5小时29分6.遥感二十七号卫星升空时,27日占全球的范围为()A.1/3 B.不到2/3C.超过2/3 D.3/44.C 5.B 6.B[第4题,由材料可判定图示半球为北半球,根据图示北极点及附近地区为极昼现象,可以排除1月份和10月份;6月27日,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与图示情况不符。

选C。

第5题,遥感二十七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北京时间为10时31分;图中0°经线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8时,二者相差2小时3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第1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时训练提能
[限时45分钟,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2·西城一模)已知函数f (x )=sin 4ωx -cos 4ω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那么正
数ω=
A .2
B .1 C.1
2
D.14
解析 f (x )=sin 4ωx -cos 4ωx
=(sin 2ωx -cos 2ωx )(sin 2ωx +cos 2ωx )=-cos 2ωx ,
∴T =


=π,得ω=1. 答案 B
2.(2012·三明模拟)已知函数f (x )=sin 2x +a cos 2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x
=-π
6
,则实数a 的值为
A .-33
B.
33
C .- 3 D.3
解析 据题意知f (0)=f ⎝ ⎛⎭
⎪⎫
-π3,
即a =sin ⎝ ⎛⎭⎪⎫-2π3+a cos ⎝ ⎛⎭⎪⎫
-2π3, 解得a =-3
3.
答案 A
3.函数f (x )=A sin(ωx +φ)⎝

⎭⎪⎫其中A >0,|φ|<π2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g (x )
=sin ωx 的图象,可以将f (x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
π
6
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
π
3
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π
6
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
π
3
个单位长度 解析 由题意可知,T 4=7π12-π
3,
∴T =π,∴ω=2.
又2×
π3+φ=π,∴φ=π3
, ∴f (x )=sin ⎝

⎭⎪⎫2x +π3,
∴可以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
6
个单位可得
g (x )=sin 2x 的图象. 答案 A
4.若函数f (x )=sin ωx (ω>0)在区间⎣⎢⎡⎦⎥⎤0,π3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π3
,π2上单调
递减,则ω=
A .3
B .2 C.3
2
D.23
解析 ∵y =sin ωx (ω>0)过原点,
∴当0≤ωx ≤
π2,即0≤x ≤π2ω
时,y =sin ωx 是增函数; 当π2≤ωx ≤3π2,即π2ω≤x ≤3π
2ω时,y =sin ωx 是减函数. 由y =sin ωx (ω>0)在⎣⎢⎡
⎦⎥⎤0,π3上单调递增,
在⎣⎢⎡⎦⎥⎤
π3,π2上单调递减知,π2ω=π3,∴ω=32.
答案 C
5.已知cos ⎝ ⎛⎭⎪⎫α+π6-sin α=233,则sin ⎝ ⎛
⎭⎪⎫α-
7π6的值是 A .-23
3
B.233
C .-2
3
D.23
⎝⎭得
32cos α-32sin α=23
3
, 即-⎝ ⎛⎭⎪⎫32sin α-1
2cos α=23,
即sin ⎝

⎭⎪⎫α-π6=-23,
所以sin ⎝ ⎛⎭⎪⎫α-7π6=sin ⎝ ⎛⎭⎪⎫
α-π6-π =-sin ⎝
⎛⎭⎪⎫α-π6=23.故选D. 答案 D
6.(2012·青岛二模)已知函数f (x )=cos x +12x ,x ∈⎣⎢⎡⎦⎥⎤
-π2
,π2,sin x 0=12,x 0
∈⎣⎢⎡⎦⎥⎤
-π2
,π2,那么下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①f (x )的最大值为f (x 0);②f (x )的最小值为f (x 0)
③f (x )在⎣⎢⎡⎦⎥⎤-π2,x 0上是增函数;④f (x )在⎣⎢⎡
⎦⎥⎤x 0,π2上是增函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f ′(x )=-sin x +1
2
,∴当f ′(x )>0,
即x ∈⎣⎢⎡⎦⎥⎤
-π2
,π6时,f (x )单调递增,
当f ′(x )<0,即x ∈⎣⎢⎡⎦⎥⎤
π6,π2时,f (x )单调递减,
故f (x )的最大值为f ⎝ ⎛⎭⎪⎫
π6=f (x 0),
所以①③为真命题,②④为假命题. 答案 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7.(2012·赣州模拟)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
点A ,已知点A 的纵坐标为4
5
,则cos α=________.
解析 由图知点A 的横坐标为-35,∴cos α=-3
5.
答案 -3
5
8.(2012·兰州模拟)已知cos(π-α)=-35,0<α<π,则tan ⎝

⎭⎪⎫α+π4=
________.
解析 ∵cos(π-α)=-cos α=-35,∴cos α=3
5,
又0<α<π,∴sin α=4
5,
则tan α=4
3

∴tan ⎝

⎭⎪⎫α+π4=1+tan α1-tan α=1+
431-
43
=-7.
答案 -7
9.(2012·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在△OAB 中,O 为坐标原点,A (1,cos θ),B (sin θ,
1),θ∈⎝

⎦⎥⎤0,π2,则△OAB 的面积达到最大值时,θ=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
S △AOB =S 正方形OCED -S △AOC -S △BOD -S △ABE
=1-12cos θ-12sin θ-1
2(1-sin θ)(1-cos θ)
=12-1
4
sin 2θ. ∵θ∈⎝ ⎛
⎦⎥⎤0,π2,∴2θ∈(0,π],∴sin 2θ∈[0,1],
∴当sin 2θ=0,即θ=π2时,S △AOB 有最大值为1
2
.
答案
2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0.(2012·门头沟模拟)已知:函数f (x )=3sin 2
ωx 2
+sin
ωx 2
cos
ωx 2
(ω>0)的
周期为π.
(1)求ω的值;
(2)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析 (1)f (x )=
32(1-cos ωx )+1
2
sin ωx =sin ⎝

⎭⎪⎫ωx -π3+32,
因为函数的周期为π,所以ω=2. (2)由(1)知,f (x )=sin ⎝

⎭⎪⎫2x -π3+32, 当2k π-
π2≤2x -π3≤2k π+π
2
(k ∈Z )时函数单调递增, k π-π12
≤x ≤k π+

12
(k ∈Z ).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k π-π12,k π+
5π12,其中k ∈Z . 11.(2012·张家港模拟)已知函数f (x )=cos x (3cos x -sin x )- 3.
(1)求f ⎝ ⎭
⎪3的值;
(2)求函数y =f (x )在区间⎣
⎢⎡
⎦⎥⎤0,π2上的最小值,并求使y =f (x )取得最小值时的x 的
值.
解析 因为f (x )=cos x (3cos x -sin x )-3 =3cos 2x -sin x cos x -3 =3⎝
⎛⎭⎪⎫1+cos 2x 2-1
2
sin 2x -3 =32cos 2x -12sin 2x -32=cos ⎝

⎭⎪⎫2x +π6-32. (1)f ⎝ ⎛⎭⎪⎫π3=cos ⎝ ⎛
⎭⎪⎫2×π3+π6-32=-32-32=- 3.
(2)因为x ∈⎣
⎢⎡
⎦⎥⎤0,π2,所以π6≤2x +π6≤7π6.
当2x +
π6=π时,即x =5π12时,函数y =f (x )有最小值是-1-3
2
. 当x =
5π12时,函数y =f (x )有最小值是-1-32
. 12.(2012·济南模拟)设函数f (x )=a ·b ,其中向量a =(2cos x,1),b =(cos x ,
3sin 2x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2)△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且a 2+b 2-c 2≥ab ,求f (C )的取值范
围.
解析 (1)∵f (x )=2cos 2x +3sin 2x =2sin ⎝

⎭⎪⎫2x +π6+1,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π2=π,在[0,π]上单调递增区间为⎣
⎢⎡
⎦⎥⎤0,π6,
⎣⎢⎡⎦
⎥⎤
2π3,π. (2)a 2
+b 2
-c 2
≥ab ,cos C ≥12,∴0<C ≤π
3

由f (C )=2sin ⎝

⎭⎪⎫2C +π6+1,当C =π6时,f (C )max =3, 当C =
π
3
时,f (C )min =2,∴f (C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