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试

合集下载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学基础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学基础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学基础西南政法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法学(0301)各专业考试科目:704 法学基础(150 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纸上答题不给分,试卷和答题纸同时交回,否则成绩无效。

法理学部分(100 分)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答题要求:每道题至多包含两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法学的说法,正确的有:()A.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古罗马B.古罗马法学家称“法学”为“关于神和人的事务的知识;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C.当代中国的“法学’学科古已有知,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者“刑名之学”D.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首次用日文汉字“法学”对应翻译英文Jurisprudence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新自然法学”代表人物有:()A.罗尔斯B.奥斯丁C.哈特D.富勒3.东汉许慎撰著的《说文解字》认为:“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灋,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正确的理解是( ) A.从功能性角度分析,“灋”有刑罚之义B.“灋”有“神明裁判”之义C.“灋”与“刑”通用D.与现代“法”概念相比,古代的“灋”更强调惩罚性4.下列法律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确定性规则的有:()A.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B.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规则。

C.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D.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NEW)西南政法大学《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西南政法大学《704法学基础(法理学100分、宪法学50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8.“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 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是由( )阐述 的。
(1)柏拉图
(2)洛克 (3)戴雪 (4)亚里士多德 【答案】(4) 【解析】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给它以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 德,他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 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2000年西南政法大学综合考试(含法理、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 法)考研真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0年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宪法学考研真题 1998年西南政法大学综合考试1(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考研 真题 1998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含中国宪法)考研真题 1997年西南政法大学综合考试1(宪法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考研 真题 1997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1996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含中国宪法)考研真题
2.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有( )。 (1)乌尔比安 (2)柏拉图 (3)智者派 (4)亚里士多德 【答案】(2)(3)(4) 【解析】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是智者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智者派,尤其是晚期智者派活动的时期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一致 的。正义问题是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题,他的法哲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的“正义”之学。亚里士多德推进并现实化了柏拉图的正义学说,提出了 法治的经典性定义,建立了系统性的法治理论。
7.“恶法亦法”体现的法学分析方法是( )。 (1)价值分析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3)社会学分析方法 (4)历史分析方法 【答案】(2) 【解析】分析实证法学的主要代表是奥斯丁。在法的概念上,他提 出了主权、命令和制裁三要素说,法律被认为是主权者的命令,而实在 法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强制性;法与道德的关系上,奥斯丁认为两者没 有内在的联系,道德上的好与坏是没有确定的标准的,因此,应把道德 因素从法律研究中剔除出去。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硕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硕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003─2005)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刑法专业综合(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试题法理学部分一、不定项选择题1.在西方,最早将法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讲述和研究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边沁C.奥斯丁D.萨维尼2.古汉语中“法”一词包括的含义有( )。

A.公平B.正义C.惩罚D.权利3.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方式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 )。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4.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起源于()。

A.古希腊法B.古罗马法C.英国普通法D.《拿破化法典》5.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 )。

A.法律调整的对象B.法律调整的原则C.法律调整的范围D.法律调整的方法6.大陆法系又称为( )。

A.在华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法系D.罗马法系7.法定解释又称为( )。

A.有效解释B.正式解释C.有权解释D.学理解释8.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

A.主体B.法律规范C.客体D.权利义务9.法律事实包括( )。

A.法律事件B.法律义务C.法律权利D.法律行为10.西方现代法律正义论包括( )。

A.相对正义论B.社会正义论 C.形式正义论D.程序正义论11.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

A.执法必严B.违法必究C.依法治国D.依法办事12.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活动是( )。

A.法的修改B.法的废止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13.法律的社会监督包括( )。

A.司法机关的监督B.政党监督C.人民政协的监督D.新闻舆论的监督二、概念比较1.根本法律与基本法律2.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3.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三、简答题1.成文法相对于不成文法的优点是什么?2.试述法的形成的一般规律。

3.法律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是什么?四、论述题试举出实例论述科技与法律的相互关系。

中国宪法学部分一、概念比较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文件二、辨析题1.我国的国家机构基本也划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种,因此,从根本上说我国也是采取三权分立体制。

西南政法考研法理学内部资料 –判断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整理

西南政法考研法理学内部资料 –判断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整理

1.法律即主权者的命令法理学创始人奥斯丁的观点。

突出了法律与公共权力、强制的关联性。

不足之处:忽略了法律与“权利设定”的关系2.法律以社会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要观点。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一种制度。

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最终意义上决定着法律的本质。

法律不仅仅是消极地反映社会,而是对社会起着强大的反作用,或者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分)4.法律解释应当以立法者意图为标准解释目标理论中的“立法者意图说”。

按照现代社会的人民主权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立法者的意志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因此,法律解释应当以立法者的意图为准,才能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

法官在解释法律时也应该以立法者的意图为准,否则僭越了自己的职权,侵犯了立法机关的权力。

当然确定立法者意图本身,仍然存在难题。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法律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直接的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进行的活动。

(×)在现代法理学中,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和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法律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积极的、直接的对客体发生作用的方式的行为是作为的法律行为。

(3分)2.法律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有自己的调整领域,它并不可能取代道德、习惯、风俗、纪律等社会规范的作用,也不可能做到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法律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它自身的僵硬性和不可避免的漏洞的存在,使它对千变万化的人类事务的调整并不可能非常完美。

(3分)3.程序法即使离开实体法也有其存在价值。

(√)程序法不能完全被理解为实体法的附庸,程序法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通过程序实现正义也是程序法的目标。

程序正义可以独立于实体正义而存在。

(3分)4.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就不具备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概念不同于法律知识。

【2013西政考研】非常齐全的各科真题总结,很多专B真题【西南政法大学】

【2013西政考研】非常齐全的各科真题总结,很多专B真题【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学院法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题西南政法大学2003 年刑法专业综合(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试题8法理学部分(90 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3 分)1.在西方,最早将法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讲述和研究的是()。

A.亚里士多德B.边沁C.奥斯丁D.萨维尼2.古汉语中“法”一词包括的含义有()。

A.公平B.正义C.惩罚D.权利3.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方式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4.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起源于()。

A.古希腊法B.古罗马法C.英国普通法D.《拿破化法典》5.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对象B.法律调整的原则C.法律调整的范围D.法律调整的方法6.大陆法系又称为()。

A.在华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法系D.罗马法系7.法定解释又称为()。

A.有效解释B.正式解释C.有权解释D.学理解释8.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A.主体B.法律规范C.客体D.权利义务9.法律事实包括()。

A.法律事件B.法律义务C.法律权利D.法律行为910.西方现代法律正义论包括()。

A.相对正义论B.社会正义论C.形式正义论D.程序正义论11.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执法必严B.违法必究C.依法治国D.依法办事12.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活动是()。

A.法的修改B.法的废止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13.法律的社会监督包括()。

A.司法机关的监督B.政党监督C.人民政协的监督D.新闻舆论的监督二、概念比较(每小题9 分,共27 分)1.根本法律与基本法律2.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3.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三、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1.成文法相对于不成文法的优点是什么?2.试述法的形成的一般规律。

3.法律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是什么?四、论述题(共1 题,20 分)试举出实例论述科技与法律的相互关系。

10中国宪法学部分(30 分)一、概念比较(7 分)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文件二、辨析题(每题 5 分,共10 分)1.我国的国家机构基本也划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种,因此,从根本上说我国也是采取三权分立体制。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考试题型总结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考试题型总结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考试题型总结杨旭老师:国际经济法
1 选择题20分(单项多项选择混合)
2论述题 20分
3案例分析题
赵树坤老师:法理学
1 选择题10个(20分)
2 论述题2个
3材料分析题
冉思东老师:宪法学
1.概念比较
2.选择题
3.论述题
4.材料分析
石慧荣老师:商法学
1判断
2简答
3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单选
2.辨析
3.简答
4.材料分析
唐尧老师:行政法
1.判断
2.简答
3.论述
4.案例分析
张能宝老师:刑事诉讼法:
1.判断5题
2.简答2题
3.辨析2题
4.论述1题
廖中洪老师:民事诉讼法
1 选择
2 案例分析
3简答
4论述
吴春燕+徐洁老师:民法
1 判断
2简答
3 论述。

2005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2005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理学一、不定项选择题(5分,每题2分;共10分)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包括()A、法律关系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因果关系2、法定解释可以分为():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3、从法系的意义上来看,目前中国的香港法属于():A、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中华法系D、亚太法系4、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有():A、格老秀斯B、梅因C、阿库修斯D、卢梭5、“一些人要分一个蛋糕,假定公平的划分是人人平等的一份,什么样的程序将给出定结果呢?我们把技术问题放在一边,明显的办法就是让一人来划分蛋糕并拿最后一份,其他人都被允许在他之前拿。

”这段话出自于():A、罗尔斯B、马克思C、柏拉图D、邓小平二、简述题(3分,每题10分;共30分)1、写出中文“法”字的古体,并简单解释字义。

2、公私法的划分标准之“法律关系说”。

3、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

4、材料论述题(30分)材料:2004年12月4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举办的“2004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张先著名列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之道。

张先著,芜湖人,安徽某高校毕业生。

2003年6月,25岁的张先著报考了芜湖市公务员招聘考试,并在3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

但是,张先著却因为携带乙肝病毒而被取消录取资格。

我国目前大约有1.2亿人和张先著一样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这个群体在入学、求职甚至恋爱婚姻方面受到种种排斥。

而对这种情况,张先著一纸诉状把芜湖市人事局告上法庭,他希望以自己的诉讼唤起社会公众对1.2亿人的关注,消除对病毒携带者的歧视。

这场官司司因些被媒体称作“乙肝歧视第一案”。

2004年4月12日,“乙肝歧视第一案”以张先著胜诉而告终。

之后,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省修改了当地公务员禁止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有关规定,而国家人事主管部门也进一步统一了国家公务员体检录用标准。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汇编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汇编

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题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一、不定项选择题2、秦律钳制人们思想言辞的罪名有()①以古非今罪②偶语诗书罪③腹诽罪④失期⑤投书罪3、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是()①深入调查研究②简化诉讼手续③巡回审判④就地办案⑤审判与调解相结合二、概念比较题1、秋审与朝审2、六法全书和保安处分三、判断分析题1、轻重相举即轻其轻罪,重其重罪。

2、《大清新刑律》从根本上否定了罪刑擅断主义。

四、简述题简述儒家思想对汉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行政诉讼法学试题“行政诉讼法”部分(50分)一、多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自行政案件出现迄今,国外受理解决行政案件的机构大体上有:()模式。

A .英国式行政裁判所 B.法国式行政法院C .美国式独立管制机构和行政法官制度 D.由普通法院受理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A. 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B. 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C. 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D. 其他重大、复杂案件二、概念比较题(解释概念并比较异同,每小题5分,共10分。

)1、申请撤诉与视为申请撤诉2、撤销判决与确认判决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7分,共14分。

)1、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新证据,可以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者变更一审裁判的根据。

2、人民法院在行政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本身不是适用法律,而是人民法院适用法律的结果。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政法大学199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试一、选择题(包括单项和多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加强社会主义立法是()①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②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必经途径③共产党的一切政策具体化、条文化的重要保证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条件2、“法令,这是号召人们去做大量事情的指令”,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者是()。

①马克思②恩格斯③列宁④毛泽东3、“法律的责任只是惩罚外部的行为”出自法学名著()。

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②《论住宅问题》③《论法的精神》④《德意志意识形态》4、作为法的渊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

①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②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自治条例③省会市、较大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④县级权力机关制定的有约束力的文件5、根据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①确定性规范②允许性规范③准用性规范④命令性规范6、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一种(:)。

①一般的社会关系②特殊的社会关系③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④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7、适用法律类推的必要条件是()。

①需要提倡和鼓励的行为②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③处理案件时应选择较相类似的条文④一律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8、按照法律解释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

①司法解释②系统解释③逻辑解释④历史解释9、我国执法机关中有()①中央人民政府②最高人民法院③地方人民政府④各级人民检察院10、社会主义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是()①宪法②法律③法令④法规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1、社会主义法的公共职能。

2、法产生的经济根源3、肯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科学含义。

三、论述题(共35分)1、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15分)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的效益价值。

西南政法大学199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研究方向:法学各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立法(广义) 2.法律事实 3.法律制裁二、双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将所选答案番号写在答题纸上)1.中国和西方封建制法相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有:①西方封建制法以成文法为主要渊源,中国封建制法以习惯法为主。

②西方一般设立有相对独立的司法机关,中国却没有。

③西方封建制法受宗教影响很大,中国宗教对法律影响甚微。

④西方法律维护皇权(或王权)至上,中国法律有利于诸埃割据⑤西方封建制法确认的刑罚文明,中国则残酷野蛮。

2.“法制”这个概念,①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②其含义是发展变化的,多角度的。

③在西方,其含义是统一的。

④必然同民主联系在一起。

⑤是近代才从西方引入中国的。

3.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在我国是指:①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认定。

②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否定。

③对一切属于法律末予规定的行为的否定。

④对构成违法行为的否定。

⑤对违法行为的撤销与制裁。

.4.认为法是“社会连带关系”的产物,法学是一门“社会工程学”的,①是西方19世纪末兴起的两个法学流派的观点。

②是狄骥和庞德的观点。

③是奥斯丁、凯尔森、哈特的观点;④是洛克、孟德斯鸠的观点。

⑤是同一学派的两个分支的观点,5.纵观古今中外的法律,我们发现,①社会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②法律是以国家政权为前提的。

③法律任何时候都拥有极大权威的。

④法律的权威性是国家政权赋予与维护的。

⑤包含在法律之中的理性、正义是永恒不变的。

三、判断分析(每题4分,共20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文法》,从法的渊源的分类上,应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法”。

2、西方大际法系国家的法官办案的逻辑思维方式遵循归纳法。

3、新中国的法经历了由旧中国的法向社会主义法的转变。

4、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一级独立的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公民必须依法享受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与区别何在?五、论述题(20分)试论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996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法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组名词4分,共20分)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法的形式和法的内容3.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4.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5.普通法与衡平法二、简答题(共30分)1.简述法律编纂的概念、特征及意义(8分)2.简述法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10分)3.简述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及各项要求的具体内容。

(12分)三、论述题(共50分)试论我国的民主立法。

西南政法大学1997年法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2分,共20分)1.法制2.法的概括性3;法律现象4.衡平法5.法的连续性与变动性6.法学体系7.基本法律8.行政和法规9.限制解释10.特别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析法的本质层次。

2.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法理学是法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结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论述社会主义法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基础课试题1998年(含法理,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一、法理(70分)1、我国法律渊源包括()(1)宪法(2)公法(3)法律(4)国际条约(5)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公民有纳税的义务”是()(1)义务性规范(2)非确定性规范(3)授权性规范(4)强制性规范(5)准用性规范3、法律汇编()(1)可以改变原有法律的内容(2)不能改变原有法律的内容(3)是立法活动之一4)不一定由立法机关进行(5)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重要方式4、法治()(1)以民主为前提(2)与专制相对立(3)与人治相对立(4)产生于法律产生之时(5)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5、法律价值准则()(1)包括自由(2)包括平等(3)包括效益(4)包括秩序(6)包括法的阶级性质二、概念及其比较(5×4)1、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2、有权法律解释和无权法律解释3、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4、法律价值和法律作用三、判断分析(3×5)1、道德准则都能法律化2、法与宗教教规的适用原则是相同的3、法治最主要的应是强调全体人民遵纪守法4、法与其它规范之间的重要区别就是有无强制性5、法理学以法律现象中(原件中这里为“个”)共同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四、简述题(5×2)1、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主要区别2、违法的构成要件五、论述题(10×2)1、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2、法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变化2000年综合法理学(70)一、多项选择(1×5)1、法的继承的内容包括()(1)法律原则(2)法律制度(3)法律技术(4)法律术语(5)法律传统2、法的自由价值是指法()(1)确认自由(2)体现自由(3)保障自由(4)限制自由(5)在特定情况下取消自由4、法典编撰()(1)可以改变原有法律的内容(2)不能增加新的内容(3)是重要的立法活动(4可以由非立法机关进行(5)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重要方式5、法律关系()(1)是国家意志性和客观性的统一(2)是法律规范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4)由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5由法律行为引起其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概念及其比较(5×4)1、法学与法理学2、法律体系与法系3、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4、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三、判断分析(3×5)1、按照法的地位和内容,法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2、法是由政治支配的,所以政治不受法约束3、法的现代化的实质是从人治转向法治4、法治和法制不是同义词5、国际条约都是我国法的渊源四、简述题(5×2)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含义2、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意义五、论述题(10×2)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2、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2001综合法理学(30)一、判断分析(4×2)1、“法律至上”与“法律万能”是同义异词。

2、实行法治离不开人的作用,所以“法治”与“人治”应当结合并用二、简述(6×2)1、法律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为什么要加强法律监督三、论述(10×1)试述“权利本位”2002综合法理学(30)一、概念比较题(5×1)法理学和理论法学二、判断分析题(5×1)平等要求合理的“差别对待”。

三、简述题(7×1)试述英美法系的基本特点四、论述题(13×1)试论法制与人治的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