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第一章直流电路教案

合集下载

第1章 直流电路(电工学C)

第1章 直流电路(电工学C)

理想电压源
本身功耗忽略不计, 只起产生电能的作用
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源元件的两种工作状态
进入理想无源元件
《电工学B》
第1章 直流电路
一、理想有源元件
1.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I
+
+
US -
U=定值
-
图形符号
U
US
O
I
伏安特性
特点
(1)U恒定 (2)I=?
空载I=0 有载:I=U/R 短路I =∞
《电工学B》
第1章 直流电路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广应用
+UCC
RB
RC
B C IC
IB
E
IE
IC+ IB - IE=0
可将KCL推广到 电路中任何一个 假定的闭合面。
——广义结点
I
5
6V+_ 1
2
I=0
I =? +_12V 1 5
《电工学B》
第1章 直流电路
例 1 图示的部分电路中,已知 I1=3 A,I4=-5 A, I5=8 A,试求I2、I3和I6。
若从某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原点,电位的变
化等于零。 在电路的任何一个回路中,沿同一方向环行,
同一瞬间电位升等于电位降。
《电工学B》
第1章 直流电路
选择环行方向
+
+
电位升 = 电位降 US1 + U2 = US2 + U1
US1__ U1 R1
__US2 R2 U2
R3
+
US1 + U2 -US2 - U1 = 0 I1
U_L
功率平衡:PE , PS , PL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工元件。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

2. 电工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功率定律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电工元件和电路。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直流电路的测量。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源、直流电阻、直流电流等。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4. 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知识。

2. 进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内容: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

2. 交流电路的特点:周期性、频率、相位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直流电路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直流电路的构成要素、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实验指导书、习题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直流电路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兴趣和思考。

二、理论学习(20分钟)
1. 直流电路的构成要素:电源、导线、负载
2. 直流电路的基本公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3. 直流电路的计算方法: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给出一个直流电路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2. 讲解解题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直流电路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 让学生手动测量电压、电流,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五、讨论交流(10分钟)
1. 老师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观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六、总结(5分钟)
1.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
2. 强化学生对直流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习题集中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自主探索直流电路的相关知识,积极学习和思考
教学反馈: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

直流电路(一)——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教案 航空工业出版社职教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直流电路(一)——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教案 航空工业出版社职教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负载以及连接电源和负载的中间环节组成的。

为了便于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通常用由统一规定符号表示的理想电路元件替代实际电路元件,建立实际电路的模型,即对实际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理。

这些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本书所介绍的电路均是指电路模型。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电路”、“手电筒的实际电路及其电路模型”和“电路模型”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手电筒的实际电路,它由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组成。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其中,电阻是小灯泡的模型,理想电压源和与其相串联的电阻是干电池的模型,导线和开关S是中间环节。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在分析电路之前,首先介绍一下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电能、功率等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导体内带有电荷的粒子会有规则地进行定向移动。

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意横截面的电荷的大小称为电流,用i表示,即(1-1)式中:——电流,单位为安(A);——电荷,单位为库(C);——时间,单位为秒(s)。

通常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用I表示。

对于直流电流,式(1-1)可写为(1-2)【点拨】在电路中,根据各物理量的表示方法及书写规范,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有效值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瞬时值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为安(A),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电流的方向”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在分析电路时,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判断,此时需要选定一个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为了便于分析,通常规定: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电流为正值;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则电流为负值。

第1章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电子教案讲义教材

第1章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电子教案讲义教材
1. 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的,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表示电流的实 际方向。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恒定电流,简称直流(Direct Current)。简称为DC。在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在内电路,电流由负极 流向正极。 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简称安。单位还有kA(千安) mA(毫安)、μA(微安),其 换算关系为:1 kA = 1000A ;1 A = 1000 mA; 1mA = 1000μA。 2.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点A移到点B所做的功WAB称为A、B间的电压用 UAB表示,是表征电场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场中两点之间的 电位差,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电压的单位为V(伏特),简称伏。计算较大的电压时用kV(千伏),计算较小的电压 时用mV(毫伏)。其换算关系为:1 kV = 1000V ;1 V = 1000m V。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即由“+”极指向“-”极,因 此,在电压的方向上电位是逐渐降低的。
例:有一电路图如图1.2.4所示,已知E1=7.5V,E2=15V,R1=5 , R2=5 ,R3=5 ,求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的电压?
2020/10/13
图1.2.4
图1.2.5
图1.2.6
2020/10/13
图1.2.7
解:根据支路电流法步聚1定出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2.5并
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2020/10/13
1.2直流电路基本计算
1.2.1常见的电路元件
1、电阻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例如灯泡、电热炉等电器。 电阻值用R来表示,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 )、兆欧 (M ),它们与的换算关系为 1 k = 1000 1 M = 1000K 任何物体都有电阻,当有电流流过时,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电阻是导体本身具 有的属性。 电阻阻值除可以用仪表测量外,也可直接从电阻的色环中读出 “色环” 就是在电阻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规格。4环电阻,一般是碳 膜电阻,用3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 1个色环表示误差,多数为金色5% 。5环 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为更好地表示精度,用4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 也是表示误差,多数为棕色1% ;6环电阻是高精密电阻,用在高精密电子领域, PPM是指温度飘移1PPM等于一百万分之一。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

中职学校《电 工 基 础》教 案教 案教学过程:第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电路和电路图一. 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路: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

复杂的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语是通用的。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导线和开关: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

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装置。

R二、电路的基本功能电路的功能有两大类:一是电路的一种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另一种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三、电路图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

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用电路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或原理图。

2.原理框图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3.印制电路图电路元件的安装图称为印制电路图四、电路原理图常用图形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记忆表1-1常用图形符号安全教育,白露要到了,天气由热转凉,预防感冒。

作业,教材P5 2教 案教学过程:§1-2 电流和电压(一)复习旧课:电路的基本组成 讲授新课:电流和电压安全教育,上下楼梯,请靠右行,轻声慢步,请勿拥挤。

一、电流电流的形成,简单阐述电流的本质,从物质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1.电流的方向电流: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等)的定向运动, 称为电流。

直流电路电子教案

直流电路电子教案

直流电路电子教案第一章:直流电路基本概念1.1 直流电路的定义与特点介绍直流电路的概念解释直流电路的特点1.2 电路元件介绍电路元件的种类与作用讲解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基本元件的功能1.3 电路的基本定律介绍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解释定律的应用和计算方法第二章:直流电路的测量与分析2.1 测量仪器与工具介绍多用电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仪器的作用和操作方法讲解测量原理和注意事项2.2 电路分析方法介绍节点分析、支路分析、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等分析方法解释分析步骤和应用实例第三章: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3.1 串联电路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分析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分配规律3.2 并联电路讲解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分析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分配规律第四章:直流电路的功率与效率4.1 电路功率的概念介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解释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功率因数的概念4.2 电路效率的计算讲解电路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分析影响电路效率的因素第五章:直流电路的故障与保护5.1 电路故障的类型与检测介绍短路、开路、过载等电路故障的类型和特点讲解故障检测的方法和技巧5.2 电路保护装置介绍熔断器、断路器等保护装置的作用和应用解释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选择原则第六章:直流电路的实验与操作6.1 实验设备与工具介绍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设备和工具,如实验桌、电路板、连接线等。

讲解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6.2 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讲解进行直流电路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电路连接、设备调试等。

介绍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如如何安全地操作电路、如何进行测量和数据记录等。

第七章:直流电路的仿真与模拟7.1 仿真软件介绍介绍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

讲解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7.2 电路仿真与模拟讲解如何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直流电路的仿真与模拟。

分析仿真结果,并讨论仿真与实际电路的差异。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设计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设计

《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教 学总 结本节课内容较浅,再加上勤与学生互动,是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

课堂练习4个小组各选1名学生上黑板默画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作 业1.名词解释(1) (P 36) 2.填空题(1) (P 36) 章 节 第1章 直流电路1.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学 时 1学时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2、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计算公式。

难点:电流产生的原因、条件。

教 法 类比、讲解、练习教学过程 过程设计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初中对电流是如何定义的?引 入:在初中我们就知道:大量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就如同水流一般,在大量自由电荷(自由运动的水分子)的两端加上电压(水压)就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水流)。

新课讲解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大量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表示。

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

2、通常用I表示3、单位:安培A 毫安mA 微安 A1mA=10-3 A; 1A=10-6A巩固练习(单位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5A= mA= A; 7A= A; 16A= mA= A。

3、电流的方向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解答:在不同导体中导电机制不同。

①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交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画图说明)《电工基础》教案1.什么是电位?就像空间的每一点都有一定的高度一样,电路中每一点都有一定的电位。

2.电位有什么作用?由于空间高度的差异,才会引起液体从高向低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序号内容学时1绪论0.52第一节电路13第二节电流和电压4第三节电阻15第四节部分欧姆定理6第五节电能和电功率1.57本章小结与习题8本章总学时4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基本组成1.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2.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图1-1 简单的直流电路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等概念。

2.掌握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等基本概念。

3.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尔定律,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特点。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图1-2 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 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

例如,图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表1-1常用理想元件及符号第二节 电流和电压一、电流的基本概念电路中电荷沿着导体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或负电荷流动的反方向),其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 或 i (t )表示,讨论一般电流时可用符号i 。

设在 t = t 2-t 1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 = q 2-q 1,则在 t 时间内的电流强度可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t q t i ∆∆=)( 式中,t 为很小的时间间隔,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为秒(s),电量 q 的国际单位制为库仑(C)。

电流i (t )的国际单位制为安培(A)。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 、微安 A 、千安kA 等,它们与安培的换算关系为1 mA = 10-3A ; 1 A = 10-6 A ; 1 kA = 103A 二、 直流电流如果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相等,则称之为稳恒电流或恒定电流,简称为直流(Direct Current),记为DC 或dc ,直流电流要用大写字母I 表示。

常数==∆∆=tQ t q I 直流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在I -t 坐标系中为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三、交流电流如果电流的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流。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流是正弦交流电流,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将之简称为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记为AC 或ac ,交流电流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i 或i (t )表示。

四、电压1.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A 、B 之间的电位差(简称为电压),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 点移动到B 点所作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V)、千伏(kV)等,它们与伏特的换算关系为1 mV = 103 V ; 1 V = 106 V ; 1 kV = 103V2.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 表示。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 或u (t )表示。

第三节 电 阻一、电阻元件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例如灯泡、电热炉等电器。

电阻定律: S l R ρ= ——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 米( · m) ;l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米(m);S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平方米(m 2) ;R ——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经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 )、兆欧(M ),它们与 的换算关系为1 k = 103 ; 1 M = 106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C 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如果设任一电阻元件在温度t 1时的电阻值为R 1,当温度升高到t 2时电阻值为R 2,则该电阻在t 1 ~ t 2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系数为)(12112t t R R R --=α 如果R 2 > R 1,则 > 0,将R 称为正温度系数电阻,即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R 2 < R 1,则 < 0,将R 称为负温度系数电阻,即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显然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也越大。

R 2 = R 1[1 (t 2-t 1)]第四节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服从欧姆定律,即U = RI 或 I = U/R = GU其中G = 1/R ,电阻R 的倒数G 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为西门子(S)。

二、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电阻值R 与通过它的电流I 和两端电压U 无关(即 R = 常数)的电阻元件叫做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曲线在I -U 平面坐标系中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电阻值R 与通过它的电流I 和两端电压U 有关(即R 常数)的电阻元件叫做非线图1-4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曲线在I-U平面坐标系中为一条通过原点的曲线。

通常所说的“电阻”,如不作特殊说明,均指线性电阻。

第五节电能和电功率一、电功率电功率(简称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电路元件或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发出的电能。

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的任意二端元件(可推广到一般二端网络)的功率大小为P = UI功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瓦特(W),常用的单位还有毫瓦(mW)、千瓦(kW),它们与W 的换算关系是1 mW = 103 W; 1 kW = 103 W吸收或发出:一个电路最终的目的是电源将一定的电功率传送给负载,负载将电能转换成工作所需要的一定形式的能量。

即电路中存在发出功率的器件(供能元件)和吸收功率的器件(耗能元件)。

习惯上,通常把耗能元件吸收的功率写成正数,把供能元件发出的功率写成负数,而储能元件(如理想电容、电感元件)既不吸收功率也不发出功率,即其功率P = 0。

通常所说的功率P又叫做有功功率或平均功率。

二、电能电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电路元件或设备吸收或发出的电能量,用符号W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为焦尔(J),电能的计算公式为W = P·t = UIt通常电能用千瓦小时(kW · h)来表示大小,也叫做度(电):1度(电) = 1 kW · h = 3.6 106 J。

即功率为1000 W的供能或耗能元件,在1小时的时间内所发出或消耗的电能量为1度。

【例1-1】有一功率为60 W的电灯,每天使用它照明的时间为4小时,如果平均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月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度?合为多少J?解:该电灯平均每月工作时间t = 4 30 = 120 h,则W = P·t = 60 120 = 7200 W · h = 7.2 kW · h即每月消耗的电能为7.2度,约合为3.6 106 7.2 2.6 107 J。

三、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和电路元件能够长期安全地正常工作,规定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等铭牌数据。

额定电压——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

额定电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消耗的功率,即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

额定工作状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也称满载状态。

轻载状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低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轻载时电气设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或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过载(超载)状态——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在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过载时电气设备很容易被烧坏或造成严重事故。

轻载和过载都是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

四、焦尔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焦尔热)为Q = I2RtI ——通过导体的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单位为A。

R ——导体的电阻值,单位为。

T ——通过导体电流持续的时间,单位为s。

Q ——焦耳热单位为J。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内容包括:一、电路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负载、控制器件和联结导线等四个部分。

电路有通路、开路、短路等三种状态。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

二、电流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路中电荷沿着导体的定向运动即形成电流,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或负电荷流动的反方向),其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直流电流。

电流的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则称为交流电流。

三、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A、B之间的电位差,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作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直流电压。

电压的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则称为交流电压。

四、电功率与电能电功率是电路元件或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发出的电能,P = UI 。

电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电路元件或设备吸收或发出的电能量,W = P · t =UIt1度(电) = 1kW · h = 3.6106 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