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

合集下载

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一、引言电动汽车是一种环保且未来趋势的交通工具,而驱动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电机,因其高效、高功率、高可靠性、高能耗效率等特点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特点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机,其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

定子上布置有三相绕组,转子上则镶嵌有一组强磁体,常见的永磁材料包括NdFeB等。

电机在正常运行时,当三相交流电系统向绕组输送三相电流时,将产生等量的旋转磁场,并激励转子上的强磁体生成同频旋转磁场。

因为定子和转子上的磁场同步,所以电机的转子开始旋转。

当转子转速越来越快时,当前程度下转子上的磁场会不断与定子绕组交替叠加,而在定子绕组内部会产生电磁感应,并引发电流流过绕组。

根据洛伦兹定律,产生的电流将与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并产生反磁场,这样电机的速度还会增加。

当转子的转速大于同步速度时,电机将出现滑差,并且输出磁力也开始减弱。

三、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1. 强劲的磁场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强磁体用于旋转磁场的产生,能够提供稳定和强大的磁场。

这种磁场的强度不仅能够提高电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也能够提高电机的动力性能。

2. 高效能与其他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的能效更高。

这种优势主要得归功于其运行的方式,即通过强磁体来产生旋转磁场,不需要产生任何额外的磁场。

这种磁场利用效率高,转子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的负载条件,并且实现发电标准达到最大的功率输出。

3. 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永磁同步电机具备高度稳定性,这得归功于其由机械切换和半导体驱动器等多个部件构成,这提高了电机的实用性。

此外,电机主要用于产生通过电力传递动力,如果电机的输出功率存在剧烈波动,则车辆的运行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不良的效果。

相比较较为普及的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也有着更好的实用性。

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及驱动控制探究

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及驱动控制探究

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及驱动控制探究摘要:汽车是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

近年来,受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电动汽车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

在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各类电机中,永磁电机由于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强、结构简单等特点,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文章首先概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随后分析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点及类型,最后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动汽车;永磁电机;驱动控制1电动汽车发展现状自上世纪末期能源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在各个行业寻找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替代资源。

在汽车领域内,日本是最早开始进行电动汽车研究的国家,也是目前电动汽车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7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动力轿车,虽然该款轿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电动汽车研究的帷幕。

随后,美国、挪威、中国等国家开始加入到电动汽车研究的队伍中,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成绩。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加上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也逐年上涨。

为了降低传统能源汽车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2)》,其中明确将电动汽车研究列入高新技术研发行列。

截至目前,像比亚迪、奇瑞、长安等汽车公司,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研究突破。

例如,2022年比亚迪推出的E6纯电动出租车,百公里耗电仅为20度,成本花费仅为传统燃油汽车的1/4。

2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点及类型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驱动系統不仅要保证电动汽车像正常燃油车辆一样具备高速行驶能力,而且要满足频繁启动、制动和紧急刹车等驾驶要求。

具体来说,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1]:(1)提供足够的动力,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最大的动力输出,例如百公里加速和极限爬坡等。

考虑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要求电机具备过载能力,通常其过载限定值为正常状态下的5倍左右;(2)要具备较好的系统稳定性,尤其是在雨雪、高温、颠簸路面等恶劣环境下,要保证电动汽车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3)要提供给司乘人员良好的驾车体验,包括行车稳定性和舒适度等。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优化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优化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动汽车。

而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就是电动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效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优化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采用永磁体作为转子磁场源的同步电机。

它通过控制定子绕组中的电流,使转子产生旋转磁场,从而实现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

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转速波动和更好的启动性能。

要设计出一款优秀的永磁同步电机并非易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电机的功率密度、温升、噪音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需要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优化设计。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选择合适的永磁材料永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永磁材料:NdFeB和SmCo。

其中,NdFeB具有较高的能积和较高的工作温度,适用于大功率、高转速的应用;而SmCo则具有较低的能积和较低的工作温度,适用于小功率、低转速的应用。

因此,在设计永磁同步电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永磁材料。

二、优化定子结构定子是永磁同步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电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定子结构包括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和定子端盖等部分。

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和降低温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优化定子结构:1. 采用高效绕组材料和工艺:例如采用铜材代替铝材以减少电阻损耗;采用真空浸渍法或热压法形成绝缘层以提高绕组的绝缘强度;采用多层绕组结构以增加导体截面积以降低电阻损耗。

2. 优化定子铁芯结构:例如采用空心式定子铁芯以减少重量;采用特殊的几何形状以提高磁场分布均匀性;采用特殊的冷却方式以降低温升。

3. 优化定子端盖结构:例如采用高强度材料以增加刚度;采用特殊的密封结构以防止进水和灰尘;采用特殊的散热结构以降低温升。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的设计及分析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的设计及分析

摘要作为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具有高能效,低噪音和零排放,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对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调速性能优良,符合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要求。

因此,它在汽车工业中受到很多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本文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场路结合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的设计和运行特性分析。

分析磁路结构参数变化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开发出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过载能力的驱动电机,并由此总结了适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方法,为后续系列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部分:根据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结合电动汽车的特殊运行条件和动力驱动特性,分析各种电动机性能的优缺点。

本文选择内置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分析,确定设计任务目标,使设计突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性。

以有限元软件为基础,依据电机学和相关电磁场理论,本文采用场路结合设计方法,确定了电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电机主要尺寸设计、绕组方案确定、极槽配合选择、永磁体参数计算、永磁体充磁方向分析、气隙长度的设计等工作,完成样机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根据电机电磁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求解模型,对电机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主要是对电机的空载、负载及过载工况进行仿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电机的磁场分布、气隙磁密、空载反电动势、齿槽转矩、转矩转速以及永磁体涡流损耗等;研究相关结构的参数变化对电机的影响;从转子结构方面分析电机的弱磁扩速性能;为保证所设计的电机结构在运行时能够满足实际工况的机械强度需求,还对电机进行机械结构仿真,确保电机的各部分的应力能够满足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的要求,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

最后依据设计结果制作了额定功率8.5kW、额定转速650r/min的样机,对样机的性能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机具有较大的过载倍数和高效运行区域,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新型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

新型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

新型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新型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目前电动汽车领域中的新型电机技术及其应用。

一、新型电机技术新型电机技术是指以新的方式去设计和制造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电机。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机类型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等。

其中,永磁同步电机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电机技术之一。

永磁同步电机在结构上比传统的感应电机更简单,因此可以节省制造成本。

此外,它还比其他电机类型更高效、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并且由于它的磁铁是永久的,所以不需要外部电源来产生磁场。

在工作中,永磁同步电机也更稳定、更容易控制。

此外,永磁同步电机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调节能力,可以应对低车速和高速巡航的要求。

它们还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它们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电池电压级别和功率要求。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器较为简单,对于电动汽车的设计人员来说,更容易实现程序控制、调节和适应不同的驾驶模式。

二、应用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使用在国内外电动汽车市场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特斯拉公司的汽车采用了这种类型的电机。

除去传统的电机技术,还有一种新型电机技术叫做换热电机。

这种电机利用热量和电能的转化,通过导热油、热管和传热板等部件,将热能转化成了电能。

换热电机的主要特点包括重量轻、结构简单、低噪音、低污染、高效率、高转矩密度等。

它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诸如公共交通、电自行车、小型电动汽车、户外运动设备、家居电器等领域都是其潜在的应用方向。

目前,换热电机的研究正处于普遍性及基础研究阶段。

近年来,新型电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推动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未来应该还会出现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电机技术,助力电动汽车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三、结论新型电机技术能够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更高效、节能和稳健的解决方案。

其应用正推动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在这个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最佳工作点分析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最佳工作点分析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最佳工作点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燃油车逐渐被电动汽车取代。

而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驱动部件之一,其最佳工作点的分析和掌握成为了相关研究的重点。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响应性好等特点,因此在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永磁体作为影响永磁同步电机最佳工作点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进行合理优化。

永磁体的最佳工作点是指永磁体在特定的磁场条件下实现最大能量输出的工作状态。

永磁体在不同的磁场条件下,其磁化特性和磁场强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和效率。

在设计和制造电动汽车时,需要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确定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

其中,永磁体的制造材料、永磁体的几何尺寸和电机的工作条件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的选择。

具体来说,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分析:1. 磁化曲线法:通过测量永磁体在不同磁场下的磁化曲线,得出永磁体的磁化特性。

通过对比不同磁场下的磁化特性,得出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

2. 有限元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建模和仿真,得出电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工作点下的性能指标,得出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

3. 实验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测量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同工作点下的性能指标,得出最佳工作点。

需要注意的是,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工作条件可能会对最佳工作点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分析是电动汽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造,优化永磁体的性能和工作条件等因素,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高效运行和长寿命。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佳工作点,我们可以通过列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永磁体的几何尺寸,包括永磁体的外径、内径、高度和极数等信息,这些数据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特性、输出功率等性能参数密切相关。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研究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研究

取决于定子 电流矢量 在 由 旋转坐标系中的两个 分量 和 因此 ,只要控制好 和 ‘ 就能很好的 控制转矩 。 当采用矢量控制 中的 k O的恒转矩控制时 , = 使
收稿 日期 :2 1.1 9 0 11. O 湖 北 省 自科 基 金项 目 ( 目编 号 : 2 1C D0 9 2 项 0 0 B 00 ) 作者 简介 :艾 青 ( 9 8 ) 1 7一 ,男,硕 士,助教 ,主要从事 电力系统优 化,分布 式发电的研 究工作 。 陈功贵 ( 9 4 ) 1 6 一 ,男,博 士 ,教授 ,主要从事新 能源 与电力系统的研究工作。
( ) M M 数学模型 一 PS P S 的控制方法与异步 电动机基本 相同 , MM 主
轴等效线圈的 自感 ;1 为电枢绕 组电阻 ; 1 , P为微分 操作 d t / 算子 ;尸为电机极对 数。 d ( ) M M 控制策略 二 PS 从公式 ( )中可以看出 ,当极对数 尸 1 、磁链
影响 。

g= f +p g 口 +
ud= Rsd+ pl d一∞ d i _ c , r m= P s e xi

( ) 1

P M 调速系统 MS
公式 ( )中 , 1 为永磁体 产生 的磁链 ; , 为转子角速 度 ;厶为 d轴等效线圈的 自感 ;厶为 q
电动汽 车用 永磁 同步 电机 调速 系统研究
艾 青 陈功贵
恩施 4 50 4 0 0) ( 湖北 民族学 院信息工程学 院,湖北
摘 要 :永磁 同步电动机具有 高效 、高功 率密度 以及 良好的调速性 能 ,已经成为 电动 汽车的首选驱 动 电机 。本文首先分析 了永磁 同步 电动机 矢量控制 的数学模型 ,并在 此基 础上构建 了双 闭环控 制 系统 的 仿真模 型。对双 闭环控 制结构 的速度 环 ,采 用复合控 制算法进行 了仿真 分析 。仿真 结果表 明采 用复合模 糊 P 控制 算法可有 效消除扰 动带来的误 差和振 荡 ,较 常规 p 控 制更能提 高电动汽 车调速 系统的品质。 I I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及温升的研究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及温升的研究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及温升的研究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及温升的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替代品,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而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驱动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车的行驶性能和效率。

然而,高功率运行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工作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电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因此,在电动汽车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电机的冷却系统以及温升问题,对于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保证电机正常工作温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电机受热量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提高整车的能效。

目前,常见的电机冷却方法主要有风冷、传导冷却和液冷三种。

首先,风冷系统是指通过电机周围的风道或风扇实现对电机进行冷却。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功率较小的小型电机。

但是,由于电机内部空间有限,风冷系统的风量和散热面积会受限制,导致冷却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过热现象。

其次,传导冷却系统是指通过电机外壳和壳体进行热传导,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这种方法相对于风冷系统,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应用于中小型电机。

但是,在高功率运行下,热量传导速度较慢,容易产生局部过热现象,且无法满足对电机全面的冷却需求。

最后,液冷系统是目前电动汽车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冷却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循环水或冷却液将电机热量带走,以保持电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液冷系统相对于其他两种冷却方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充分满足电机的冷却需求,适用于高功率运行时的大功率电机。

但是,液冷系统需要额外的冷却装置,如水泵、散热器等,增加了整车的重量和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和能耗。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的目标是将电机工作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和转速的增大,电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温升现象也会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电动汽车已经势在必行。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且 更加符合我国能源战略,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为此,本 文结合电动汽车实际运行需求,为一辆增程式电动汽车设计了一款永磁同步电机。 本文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特性和矢量控制原理,据此建立了永磁同步 电机的控制模型,然后利用控制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控制策略下永磁同步电 机的效率 Map 图,通过对比制定了更加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 略。 由于运用场合的特殊性,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必须满足电动汽车实际运行工 况对驱动电机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实际运行工况的分析,制定出一套电 动汽车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基本性能参数的初步选取方法,并以此选取了电机的 基本性能参数,完成了电机的总体设计和电磁设计。在最终的电机性能验证中, 也充分考虑了电动汽车的实际运行要求,分别从电机和整车两个层面分析验证了 本文所设计电机的性能表现。 电机设计是一个需要反复修改和优化的过程。本文对电机的设计充分考虑到 总体设计对电机电磁参数的影响,以及电磁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根据电动汽 车对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采用场路结合的方法,借助有限元分析法优化了电机 的尺寸和电磁参数设计。 本文对永磁体同步电机设计还考虑到了电机在整个区域上的性能表现。将利 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计算得到的电机效率 Map 图引入到整车仿真模型,分析 电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电机性能表现,结合电动汽车实际运行需要对电机设计参 数进行优化,尽量扩大电机实际运行的高效区,使得电机设计更为快速准确。 最后利用 Advisor 对搭载有本文设计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进 行了仿真和估算,对所设计电机作了的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优化设计;有限元法
硕士学位论文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
RESEARCH 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OF ELECTRIC VEHICLE
温有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年 7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 U463.5 国际图书分类号: 629
学校代码: 1ng Prof. Cui Shengming Master of Engineering Vehicle Engineering Schoo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July, 2012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 1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2.1 国内外电动汽车研究现状 ························································· 2 1.2.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 ······························································· 3 1.2.3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现状与热点 ································· 5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7 第 2 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原理与建模 ············································· 8 2.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 8 2.1.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分类 ··················································· 8 2.1.2 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原理 ························································· 9 2.1.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功角特性 ···················································· 10 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原理 ···································· 14 2.2.1 坐标变换 ············································································ 14 2.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 d-q 轴数学模型 ············································ 16 2.3 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17 2.3.1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制定 ····································· 17 2.3.2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基本原理 ··········································· 19 2.3.3 三相桥的开关模式及 PWM 的输出波形 ····································· 23 2.3.4 不同控制策略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 2.4 本章小结 ················································································· 26 第 3 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 ················································· 27 3.1 电动汽车运行工况对驱动电机性能要求的分析 ································· 27 3.2 驱动电机性能参数初步选取 ························································· 27 3.2.1 电动汽车受力分析及行驶方程式 ·············································· 27 3.2.2 电机最大功率确定 ································································ 28 3.2.3 电机额定转速的确定 ····························································· 28 3.2.4 电机峰值转矩的确定 ····························································· 28 3.2.5 电机基本性能参数的选取 ······················································· 29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 导
温有东
师 :崔胜民教授
申 请 学 位 :工程硕士 学 科 :车辆工程
所 在 单 位 :汽车工程学院 答 辩 日 期 : 2012 年 7 月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U463.5 U.D.C: 629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OF ELECTRIC VEHICLE
Candidate: Supervisor: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ity: Affiliation: Date of Defence: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market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our country's energy security.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develop clean energy vehicles especially electric vehicles.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have high efficiency, high power density and are more in line with our national energy strategy. Therefore,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used in an 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ctual operation needs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vector control principle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are studied and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ontrol model is build based on that. The overall design and electromagnetic design of the motor are also completed based on that. Th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efficiency Maps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are given by simulation computation and a control strategy more applicable to the electric car is chosen. Because of its peculiar application situation, the design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must meet the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of electric cars. A set of basic PMS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election methods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 car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In the final motor performance test, the electric car operation requirements are also fully considered. The motor performance is verified separately from the motor and vehicle two levels. Motor design is a long process of mod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otor design gives fully considera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overall design,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otor. Motor size and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are designed use both magnetic circuit calculation method and magnetic fiel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The design also considers the motor performance in the whole work region. The motor efficiency map is introduced into the vehicle simulation model, so that the motor performance can b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vehicles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motor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to expand the motor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high efficient area based on the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of electric cars. This method makes motor design mo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Finally, the driving range of the electric car that using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finally designed is calculated.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optimal design, finite element m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