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课件

沟通技巧的提升和优化
倾听和理解
01
积极倾听被审核方的陈述和解释,理解其观点和立场,确保双
方沟通顺畅、有效。
表达清晰、准确
02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使用模糊、含
糊不清的措辞,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
保持客观、公正
03
在沟通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事
实为依据,确保审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课件
目录
• 引言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 内部审核的程序和方法 • 审核技巧和沟通能力提升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培训目的和背景
提高内部审核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确 保审核工作有效进行。
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 高组织整体绩效。
等,并请被审核部门确认。
编写审核报告
根据审核结果,编写详细的审核 报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和一致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
跟踪验证
对于被审核部门提出的纠正措施 ,进行审核跟踪验证,确保措施 的有效实施和问题的彻底解决。
04
审核技巧和沟通能力提升
Chapter
审核技巧的运用和实践
1 2 3
和认证,提升个人竞争力。
倡导审核员自主学习和持续进步 ,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不
断拓展知识面和视野。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操作三:编写不 符合项报告和审核报 告
实践操作二:实施现 场审核
实践操作与经验分享
实践操作四
经验分享一
经验分享二
经验分享三

质量内审员培训讲义ppt课件

质量内审员培训讲义ppt课件

批准人:张文
2006 年 1 月 22 日
ISO9001 审核条款
1 月月2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5.1,5.2,5.2,5.4,5.5,5.6,6.1,8.2.2,8.4

◇◇
5.3,5.4,5.5.2,5.5.3,5.3,5.2.2,8.5
★◇◇4.1,4.来自,5.3,5.4,5.5.1,5.5.3,6.2,8.1,8.2.2,8.4,8.5
内审对纠正措施的跟踪控制比较及时有 效
内审更有利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效果 内审是管理者介入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内审谋划
制定内审方案 年度内审方案
集中式-审核后纠正行动及跟踪在限定时间内 完成。
滚动式-审核和审核后的纠正行动及其跟踪陆 续展开,审核继续时间较长;重要的 过程和部门可安排多频次审核。
表 5-1 RS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006 年度计划(集中式)



动力部
6.3,7.5.1,7.5.2



财务部
7.2,7.4,7.5.1,8.4



前处理分厂 6.3,6.4,7.5.1,7.5.2,7.5.3,7.5.5,8.2.3,8.2.4,8.3
◇◇

二桥分厂
6.3,6.4,7.5.1,7.5.2,7.5.3,7.5.5,8.2.3,8.2.4,8.3
负责人
协助人
李刚
各内审员
张文
李刚 李成
各部门负责人 ——
季成
内审员
李刚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PPT 122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PPT 122页)

17.01.2020
所有的这些审核必须使用过程化方法来执行
17
2.6 ISO/TS 16949:2002要求
8.2.2.4 内部审核计划 内部审核应覆盖所有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过程、活动和班次, 且应按年度计划进行日程安排。
当内部/外部不符合或顾客抱怨发生时,应适当增加审核 频次。
注:每类审核应当使用特定的检查表。
17.01.2020
4
1.质量管理体系及审核有关的基本术语
1.质量管理体系(QMS):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 体系。
•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 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 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第二方
当 有 建 立 合 同 关 系 的 意 向 时 , 对 供 方 进 行 初 步 评 价 在 有 合 同 关 系 的 情 况 下 ,验 证 供 方 的 质 量 体 系 是 否 持 续 满 足 规 定 的 要
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 为 制 定 和 调 整 合 格 供 方 的 名 单 的 依 据 之 一 沟 通 供 需 双 方 对 质 量 要 求 的 共 识
审核方式 审核对象
体系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目的
对基本要求的完整性 及有效性进行评定
过程审核 产品审核
产品诞生过程/批量 生产/服务诞生过程/ 服务的实施
产品或服务
对产品过程的质量能 力进行评定
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 行评定
17.01.2020
15
2.6 ISO/TS 16949:2002要求
8.2.2内部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1、内审的时机和频度
(1)第一次内审的时机常选择在质量体系 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颁布实施,已运 行一段时间,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 可查。
(2)常规内审可按预先编制的年度审核计 划进行。
l 开始时,频次可以多一些,体系运行 基本正常后,可以减少到正常所需的水 平
l 各部门各过程的审核频次可根据审核 中发现的问题大小、多少以及该部门对 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要性来决定,且 每年可以调整
1 审核目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审核准则的程度及 其有效性,迎接第三方认证审核。
2 审核范围:公司汽车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安装和服 务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场所和过程。
3审核准则:a. ISO9001:2000; b. QMS文件; c. 适用的法律法规; d.合同。
4 审核日期:2004年7月15日——7月18日 5 审核组名单: 组长:张 文(管理者代表) 第一组组长:张 俊 组 员:李 刚 杨 浩 第二组组长:王 捷 组 员:林 宵 赵 添 6 具体的审核日程安排
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部门和地区及其分 支机构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3)不在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下的部门和 地区及其分支机构均不在审核范围以内。
3、确定活动
(1) 与所涉及的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 (2) 第一方审核时“涉及产品”包括正常生产
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 品或按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 (3) 第二方审核时,“涉及产品”是指需方所 需的产品。 (4) 第三方审核时“涉及产品”是指申请方认 证时所规定的产品范围。
3、第三方审核的时机和频次
(1)审核时一般是企业提出申请认证/注 册之后,认证机构认为受审方已作好准 备之时。
(2)企业获证后,认证机构实施的监督审 核,频度为每年1~2次,特殊情况下可 追加。

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程课件ppt

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程课件ppt
BUSINESS SCHEDULE
管理体S
01
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 训课程概 述
02
管理体系 标准及内 审员职责
03
内审员应 具备的素 质和能力
04
内审员工 作流程和 技巧
05
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 训课程案 例分析
06
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 训课程总 结与展望
PART ONE
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 程概述
培训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内审员具备独立、公正的审核 能力
帮助内审员了解和掌握管理体系的 最新要求和标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内审员管理体系的审核技能和 水平
增强内审员在工作中应对风险和挑 战的能力
培训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体系标准知识
体系文件审核
内审员工作技巧
善于发现问题: 保持警惕,发现 潜在问题。
独立性强:能够 独立完成任务, 不依赖他人。
善于沟通协调: 能够与各方沟通 协调,解决问题。
善于总结经验:每 次审核后,及时总 结经验,提高审核 水平。
PART FIVE
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 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例名称: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案例
案例背景:某公司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过 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内审 来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案例描述:内审员对该公司进行了全 面的审查,包括文件审核、现场检查、 记录查阅等,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文 件管理混乱、操作规程不完善等。
案例分析:内审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 入的分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 相应的改进措施。
体系运行审核
审核报告编写
PART TWO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课件(PPT66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课件(PPT66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PPT66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PPT66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实际位置—包括场所(固定和临时的) 所处的地址及场所中的仓库、生产设施、 办公室等所处的位置。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PPT66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审核内容是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审核方式是一种系统的、独立的审核。 QMS审核是一种随机抽样的过程 按过程审核,体现PDCA循环,即:
策划 实施 检查 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PPT66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PPT66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GB/T190: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 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 (3.9.4)
审核准则(GB/T19000-2000 3.9.3) 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2.1 审核
第一方审核 —— 是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 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 为组织自我声明的基础。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
4.1 第一方审核的目的 目的:1 评价自身的质量体系——初建时
2 验证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要求 3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4 外部审核前的准备 5 当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时,查 找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追加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PPT66 页)管理 培训教 材财务 业务培 训绩效 管理PP T课件 人力资 源管理 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教程(ppt43页).pptx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教程(ppt43页).pptx
不符合条款:4.9 d) 严重程度:一般不合格项 理由:SOP规定湿度应为15-25%,过去一个月的 实测值为23-28%。
案例分析题
在审核一家塑料注塑厂时发现,SOP规定每小 时抽取5个样品进行过程检验。由生产部经理根据检 验结果决定有条件放行或把过去生产的产品进行挑 选。进一步审核时发现,记录上有连续3 – 5小时查 验出不合格品的现象。
不符合条款:4.9 d) 严重程度:一般不合格项 理由:首检和自检记录合格,但实测超差,测量记 录做假。
内审员考核要求
笔试要求:每人发一份标准,闭卷考试,不得讨论、 交谈。
总分100分,60分及格。其中笔试题占80%,课堂表 现占20%。
• 是非题:1分*15题=15% • 选择题:1分*10题=10% • 简答题:5分*3题=15% • 阐述题:10分*2题=20% • 案例分析:4分*5题=20% • 课堂表现、检查表的发布与讨论:20%
案例分析-简答题
1 内审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 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有哪些活动? 4 什么是检查表?它的作用是什么?由谁编制?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什么?使用是应注意的问题? 5 如何做到抽样的合理性? 6 举例说明审核时的提问方式。 7 审核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8 首、末次会议的目的、主要内容? 9 内审组长和内审员的职责? 10 什么情况下判定不合格,怎样确定严重程度? 11 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 12 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的目的是什么? 13 说出至少10种统计方法。
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9001、ISO9004、 TS16949、QS9000等。
2 与顾客的合同中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 与认证机构商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PPT(共31页)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PPT(共31页)

相关理论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组织在建立和运行质量 管理体系后必须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
目的是为了使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够符 合组织策划的安排,能够符合顾客的要求,能够 符合ISO9001标准的规定要求,能够实现组织所 确定的目标。即:保证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 性和有效性
相关理论知识
批准,分发有关部门。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案例实施
内部审核的步骤 :
纠正措施跟踪 向审核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和必要的建议。 受审核方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并予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案例实施
审核实施 :
完成审核准备后进入审核实施阶段,其主要工作 有:首次会议、现场审核、审核组会议、末次会 议、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
学习情境4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学习情境4 质量管理 体知系识内目标部: 了审解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知识。
了解内部审核的目的、依据、审核范围和审核方法。 了解ISO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了解内审员的审核能力要求。
技能目标:
能编制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能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具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的能力。 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概述
❖ 内部审核的理由 ▪ 确保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 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 接受外部质量审核前的准备 ▪ 持续改进的需要
相关理论知识
内部审核概述
❖ 内部审核的准则 ▪ 合同,以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ISO9001标准; ▪ 法律法规的要求,社会的要求; ▪ 特别划定的责任范围的规定。
学习情境 3 活动组 织明确任务
本任务通过与金华某电动工具公司合作,先以虚拟公 司名义对同学进行分组,组成审核组,编制检查表, 对另一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模拟内部审核,编写 审核报告、纠正措施跟踪等,各小组收集资料进行报 告,并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综合评价。而后列席参与金 华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实施,包括 制订审核实施计划、编制内审检查表、现场审核、出 具不合格项报告、编写内部审核报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十、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通用性的增强为各类组织应用创造了条件。 八项管理原则的应用,为组织提高质量管理科学
性创造了条件。 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为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与
效率创造了条件。 文件的强制要求减少,为不同组织实施体系追求
有效性创造了条件。 与其它管理标准结构趋近,为组织体系一体化创
国家标准
发布年号
推荐使用
等同采用
标准号
国家标准号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标发布年号
Equ:等效采用 Ref:参考采用
13
八、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
• 第一部分:核心标准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8《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
• 2008年12月15日ISO发布了2008版ISO9000族标
准。
11
六、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进展情 况
1987年我国组成了“全面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 组”。
1988年12月我国正式发布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 的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 准。
1992年5月我国制订并发布GB/T19000-1992 idt ISO9000:1987系列标准。
92年等同采用,GB/T19000系列
9
五、ISO9000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 时间 1986年发布ISO8402《质量—术语》 1987 年 发 布 ISO9000《QM 和 QA 标 准 选 用 指
南》 ISO9001《QS—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
的QA模式》 ISO9002《QS— 生 产 、 安 装 和 服 务 的 QA 模 式 》 ISO9003《QS—最终检验和试验的QA模式》 ISO9004-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10
• 第四部分:小册子 《质量管理原则》等
15
九、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 点
➢ 标准内容通用性强 ➢ 标准内容更先进,指导性更强—八项质量管
理原则。 ➢ 合理归并(ISO9001:2008替代三个模式)。 ➢ 质量管理体系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 ➢ 与其它管理体系相协调(环境、安全、财务)
五、ISO9000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合作的日益广泛,质量 管理国际化,质量管理评价的一致化;
现代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奠定 了基础;
英国、加拿大为代表70年代末向 ISO 组织建议; ISO成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 86年发布 ISO8402——术语 87年发布 ISO9000系列其他标准 中国:88年等效采用,GB/T10300.1--5
五、ISO9000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 修改
• 1994年对上述标准均作了相应的修改,即产生94版 标准。
• 进一步制订了质量技术方面的标准,如:
ISO100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ISO10013《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ISO10005《质量计划编制指南》
ISO9000族:TC176委员会所发布的所有标准
质量检验
全面质量管理

统计控制

质量管理









早期~二十世纪20年代 20~60年代 60年代~至今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经历了以三个创新的主流理论为代表的发展阶段: 质量检验理论、统计质量控制(SPC)理论、全面质量管理(TQM)理 论。质量管理理论是在与当时的质量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 演化发展的。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标准理解与运用部分)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概论 第二章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第三章 国家烟草局关于体系建设的要求 第四章 市级烟草商业系统体系建设的误区 第五章 如何建立有效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六章 ISO9001标准要求及其在企业的运用
1994发布GB/T19000-1994族标准。
CSBTC/TC151承担ISO9000族标准转化为我国国 家标准的任务。
12
七、质量管理体系 - 要求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 GB / 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
7
四、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化
60年代 至今
30年代
20世纪初-20世 纪30年代
2008年 体系整合与全面改进管理

ISO9000 1987年
六个西格玛 波多里奇质量奖模式
(SIX SIGMA)
(MBNQA)
1979年
全面质量管理
零缺陷理论
1961年
TQC/CWQC
理发展示意图 8
5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轨迹
现代质量管理经历了一个“点、线、面、体”的发展轨迹:
点:质量检验阶段 线:SPC等;QM向前端的发展 面:QM向所有职能领域的扩展、TQC 体:系统化的管理、TQM
6
三、质量管理理论的演化
质量系统与 质量环境相 互影响作用
组织质量过 程控制和内 部功能完善
零部件在工 序间及产品 出厂的检验
3
第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概论
4
一、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泰勒 特点:专职检验;技术标准。 控制——产品
(二)统计质量管理(SQC)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代表人物:休哈特 特点:控制图;统计抽样;事后把关→事前预防 控制——过程
(三)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 代表人物:戴明、朱兰、费根堡姆、克劳斯比、石川馨 特点:全员、全面、全过程;预防为主;追求卓越 控制——体系
南》 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指南》
14
八、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
• 第二部分:其它标准 ISO10012:2001《测量控制系统》
• 第三部分:技术报告 ISO/TR10014:1998《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 ISO/TR10017:1999《ISO9001:1994中统计技术 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