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诊疗计划

合集下载

妇产科工作计划

妇产科工作计划

妇产科工作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1. 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水平,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增加妇产科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女性健康意识。

3.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二、具体计划。

1. 完善诊疗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通过优化挂号、排队和检查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诊疗技能。

3. 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等形式,普及妇产科健康知识,提高女性健康意识。

4. 完善医疗设施和设备。

及时更新医疗设备,保障诊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5. 建立健全的患者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管理系统,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跟踪和管理。

三、时间安排。

1. 每月初安排团队会议,总结上月工作,制定本月工作计划。

2. 每周安排医护人员培训课程,提高专业水平。

3. 每季度举办一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效果评估。

1. 每月对诊疗流程进行一次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2. 每季度对医护人员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3. 每年对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进行一次评估,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案。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相信妇产科工作将会取得显著的成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妇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

妇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

妇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序言:妇科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致力于妇女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妇科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提出2024年度妇科工作计划,旨在推动妇科医学的持续发展,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疾病预防工作1. 加强宣传教育为提高妇女对健康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将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撰写健康知识文章、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宣传材料等,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广泛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2. 推广疫苗预防要加强对妇女疫苗预防知识的普及,为妇女提供疫苗免费接种服务。

重点推广子宫颈癌疫苗,加强对青少年女性的疫苗接种,将预防工作延伸到青少年群体。

3. 提高妇科体检率鼓励所有妇女定期进行妇科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女性,要加强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及时干预,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二、诊断与治疗工作1. 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妇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病例讨论会,推广先进的治疗方法,提高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2. 推广微创手术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妇科手术的首选。

我们将加大对微创手术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医生对微创技术的掌握程度,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强化危重病例救治能力面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妇科罕见病、危重病例,我们将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及时转诊和接收病患,提高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

三、学术研究工作1. 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妇科疾病的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妇科领域的科学发现和创新。

重点研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2. 促进临床研究组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动妇科疾病的临床指南和规范化诊疗推广。

鼓励医生积极参与临床试验,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

3. 加强学术交流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学术素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治疗理念,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精选10篇)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精选10篇)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积极推广优秀的医疗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

2.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构建妇产科医疗服务高效、稳定的团队文化。

3.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多措并举,推广善良品牌,提升妇产科诊疗备受青睐的口碑。

4.优化医院管理,通过推行科学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推广优秀医疗技术和方法:在2024年,加强妇产科全科攻略,加速推广科学、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医疗诊疗标准化,打造科技含量更高的医院形象。

时间安排:在每季度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以便在年底顺利完成推广活动。

2.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妇产科,作为一个多人合作的医疗团队,需要有效的团队建设和文化进程。

本次工作重心将聚焦于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培育和坚持优质的团队文化。

时间安排:在每月的员工例会中,针对与团队每个阶段的状况,不断进行文化建设,生动地用讲座和案例指导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质,同时,合理安排员工工作,优化员工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

3.打造品牌形象:优质服务是医院品牌发展的基础,妇产科如果要成为著名品牌,就得以优质服务为标准。

在2024年度中,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将成为我们的重点任务。

通过推行品牌策略,制定完善的服务规范,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口碑。

时间安排:固定时间(每季度举行一次)进行客服品质调查,保证客服质量。

4.优化医院管理: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2024年度,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打造高效管理团队。

时间安排:每季度定期对医院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便对本季度的表现进行绩效评估和目标引领。

通过持续优化工作流程,贯彻执行每项管理制度,以优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资源调配:我们将充分利用妇产科医疗设备,建立精良、高效、快速的诊疗服务管线,提供更优质、更安全和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3篇)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3篇)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引言:作为妇产科的从业者,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个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她们在妊娠、分娩和产后期间的健康和幸福。

2024年,我制定的妇产科工作计划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医疗质量、提升病患体验、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

一、提高医疗质量1. 强化医疗团队建设:完善妇产科团队的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升整个医疗团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内外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医生和护士的技术水平,确保在各类复杂疾病的治疗中能够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

3. 提升设备水平: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二、提升病患体验1. 加强沟通能力:医护人员应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并及时解答疑问,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感。

2. 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和心理状态,定制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方案,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 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三、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1.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医生和护士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推动妇产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创新。

2.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提升医疗团队的学术水平。

3. 加强妇产科知识普及: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健康讲座等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妇产科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结语:通过实施以上工作计划,我相信2024年妇产科的医疗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将获得明显改善。

我将与我的团队紧密合作,努力推动妇产科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妇女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二)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新的一年里,我愿意分享我的2024年妇产科工作计划。

我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扩大妇幼保健服务以及提升科研水平为主要目标,并同时致力于团队建设和个人成长。

妇科门诊工作计划

妇科门诊工作计划

妇科门诊工作计划一、背景妇科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咨询和预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妇科门诊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目标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医生培训、规范诊疗流程、改善就诊环境等措施,提高妇科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

2.提升患者满意度: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积极改进服务态度和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学科建设: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妇科领域的学科建设,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4.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妇科门诊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方便患者就医和医生诊疗。

三、工作计划1.完善诊疗流程: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重复检查,提高诊疗效率。

2.医生培训:定期组织医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医生的诊疗技能和服务意识。

3.服务质量提升: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积极改进服务态度和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学科建设: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妇科领域的学科建设,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5.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信息化管理,方便患者就医和医生诊疗。

6.健康宣教:开展妇科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女性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

7.随访制度: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跟踪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8.医患沟通:加强医患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9.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10.设备更新和维护:定期对妇科门诊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11.环境改善:优化妇科门诊的就诊环境,提供舒适、温馨的就诊氛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2.社区合作:与社区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妇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妇产科疾病诊疗方案

妇产科疾病诊疗方案

妇产科疾病诊疗方案概述妇产科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及相关疾病的专科。

妇产科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到的疾病分类包括妊娠相关疾病、妇科感染、生殖道恶性肿瘤、不孕不育、月经异常等多方面。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

妇产科疾病妊娠相关疾病1. 孕吐孕吐是一种常见的妊娠相关症状,在妊娠早期发生率高达50%。

治疗方案有:•饮食调整。

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中药调理。

可选择良好的中药进行调理。

•药物治疗。

口服或注射放射性药物,如厄贝沙坦,其中有些副作用。

患者需谨慎使用。

2.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是指正常妊娠期间血压升高的一种情况。

常见治疗方法有:•均衡饮食。

应饮食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

•进行体育锻炼。

甚至可以增加宫缩,加入体力锻炼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采用针刺疗法和草药中药。

配合饮食和运动进行治疗。

妇科感染1.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引起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治疗方法有:•口服抗生素。

如齐多夫定、呋喃妥因等。

•局部阴道治疗。

常用药物有酮康唑、盐酸克霉唑等。

•改善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妇科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方法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等。

•局部阴道治疗。

如草酸甲萘芬等。

•坚持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生殖道恶性肿瘤1.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之一,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

包括全子宫切除、卵巢切除术等。

•放疗和化疗。

•药物治疗。

如阿那曲肽。

2. 卵巢癌卵巢癌占妇科恶性肿瘤的比例最高,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

包括腹腔镜等。

•化疗。

如顺铂等化疗药物。

•相关辅助治疗。

不孕不育1. 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低下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

如促排卵药等。

•促进卵巢血流。

如温针、艾灸等。

•生活习惯的调整。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饮食习惯,增加锻炼量,减轻饮酒等。

医院妇产科科室工作计划及打算5篇

医院妇产科科室工作计划及打算5篇

医院妇产科科室工作计划及打算5篇第1篇示例:妇产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工作关系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妇产科科室的工作计划及打算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某医院妇产科科室的工作计划及打算。

一、建立科室目标1.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2.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3.提高妇产科科室的整体服务质量;4.增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及交流,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5.提高科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学术和业务交流机会。

二、改进科室管理1.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加强科室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2.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加强科室内部沟通和协作;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4.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岗位,提高工作效率;5.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三、加强临床技术服务1.提高孕产妇孕前孕期及产后的保健服务水平;2.加强分娩操作技术的培训和提高,提高分娩速度和质量;3.提高产科手术技术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4.加强新生儿护理技术的培训和提高,降低新生儿死亡率;5.加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提高治愈率。

四、加强科研工作1.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和学术交流;2.开展临床病例研究,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水平;3.加强医院内部学术交流,提高医院整体的学术水平;4.开展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5.加强医护人员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五、加强医患交流与服务1.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2.营造优质的医疗服务氛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3.建立健全的医患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患纠纷;4.加强医院内部服务流程优化,提高患者就医的便捷性;5.加强医院文明创建,提高医院整体形象和声誉。

六、加强宣传和社会服务1.加强科室内部的宣传工作,提高科室的知名度;2.主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医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3.开展妇产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孕产妇健康意识;4.加强医护人员的道德建设,提高服务态度和素质;5.积极参与医院各项评比和活动,争取医院的各项荣誉。

妇科工作计划及目标

妇科工作计划及目标

妇科工作计划及目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因此,妇科医生的工作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从妇科医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一份妇科工作计划及目标,以期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

二、工作环境分析1. 妇科门诊患者数量日益增长,疾病种类繁多。

2. 妇科医生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妇科疾病,疾病诊断和治疗需要细致耐心。

3. 社会对于妇科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三、目标设定1. 提高个人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更新医疗知识,提高自身的临床诊治能力。

2.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妇科门诊的整体运行效率。

四、工作计划1. 深入学习妇科医学知识,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技术。

2. 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加强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

3. 定期参加医学会议和学术沙龙,与同行医生交流学习。

4. 不断提高医学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5. 加强团队协作,与其他医生和护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6. 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

五、工作重点1. 建立健全的妇科门诊工作制度和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妇科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4. 加强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提高治疗效果。

5. 建立健全的患者档案和病历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和医疗安全。

六、工作难点1. 各种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妇科医生细致耐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积累。

2. 妇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这需要医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3. 医院的医疗资源和人才配置不足,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协作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工作措施1. 加强对各类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培训,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异位妊娠【病史采集】1.停经史:须注意个别病人无停经史;2.阴道出血;3.下腹疼痛;4.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直肠刺激症状,晕厥、休克症状;5.前次月经期,生育史、避孕及盆腔炎史。

【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病容、面色、血压、脉搏、腹部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2.妇科检查,阴道血迹,宫颈着色、举痛,子宫大小、漂浮感,后穹隆饱满,一侧盆腔有无压痛、边界不清包块。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2)尿HCG或血β-HCG;必要时动态观察血β-HCG。

2.器械检查,盆腹腔B超;有条件时可行阴道B超。

3.特殊检查(1)后穹隆穿刺术;(2)诊断性刮宫;(3)腹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1.早孕;2.黄体破裂;3.滤泡破裂;4.急性盆腔炎;5.巧克力囊肿破裂;6.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

【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1)消炎;(2)止血;(3)杀胚胎药物。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出现内出血、休克;2)妊娠月份较大;3)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或腹腔妊娠;4)保守中HCG持续阳性或上升,腹痛反复发作者;5)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要求绝育者。

(2)手术方式1)剖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2)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

第四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史采集】1.一般情况,年龄、胎次、产次、分娩史、月经史、一般健康情况,有无慢性病等;2.月经异常的情况,发病时间、诱因、出血量、持续时间、出血性质、出血前有无停经史等;3.有无引起贫血或阴道出血的内外科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生殖道外伤等。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结合病史,进行系统检查,除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月经异常;2.妇科检查除外盆腔及生殖道的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肿瘤、妊娠并发症、宫内节育器等。

【实验室检查】1.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尿HCG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2.器械检查:B超、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检查;3.特殊检查: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结晶、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子宫碘油造影等。

【诊断】根据月经异常的情况、基础体温的测定、子宫内膜病检、B超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可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由于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在单纯雌激素的作用下,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增生性变化: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有排卵性月经失调又由于孕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而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类型。

【鉴别诊断】必须排除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如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青春期女孩的阴道或宫颈部恶性肿瘤,育龄妇女粘膜下肌瘤易诊断为功血。

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1.异常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滋养细胞疾病等;2.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等;3.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宫颈息肉等;4.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服用维生素、补血药,纠正贫血;(2)止血:一般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安络血、止血芳酸等,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

(3)调整周期:性腺素控制模仿生理性月经周期,适用于青春期功血,一般要用药2~3个周期;(4)促排卵:用于青春期与生育期妇女,止血和调整周期后,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排卵,常用药物有克罗米酚、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等,对于更年期妇女,则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2.手术治疗:(1)刮宫止血;(2)子宫内膜切除术;(3)年龄大、药物和刮宫治疗无效,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者,全子宫切除术。

【病史采集】1.月经改变,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小肌瘤无明显的月经改变。

壁间肌瘤往往有持续性或不规则的阴道流血。

2.下腹部包块:肌瘤大于妊娠3个月大小以上可扪及,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

3.腰疼、白带增多:因肌瘤使宫腔增大,内膜腺体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

粘膜下肌瘤并感染坏死,阴道可排出奇臭脓性分泌物。

4.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压迫直肠可发生便秘或大便不畅等症状。

5.不孕:占30%~40%。

6.继发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可引起贫血的一系列症状。

【体格检查】1.腹部检查,肌瘤大於妊3个月以上可在下腹部扪及形态不规则,质较硬的包块。

2.妇科阴道双合诊检查:子宫增大,单个或多个肿物,质硬,与宫体或宫颈分不开。

浆膜下肌瘤与宫体有蒂相连。

粘膜下肌瘤子宫往往均匀增大,有时肌瘤脱出在宫颈口或阴道,窥器下可以见到。

3.辅助检查:B超可见子宫形态失常,有异常投影。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型;3.肝、肾功能、乙肝二对半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妇科阴道双合诊及辅助B超检查,可以诊断。

但对于小肌瘤、症状不明显者可借助子宫输卵管造影协助诊断。

2.需与妊娠子宫、子宫肥大症、子宫肌腺瘤、子宫肉瘤、畸形子宫、卵巢肿瘤、盆腔炎性包块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1.随访观察:若肌瘤小、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可3~6个月随访1次,如发现增长迅速或并有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肌瘤小于妊娠2个月大小,症状不明显,已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差不能手术者,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如用雄激性:丙酸睾丸素100mg肌注,每日1次,共3次,月经期用药,但每月不可超过300mg,以免引起超男性化。

3.手术治疗:若肌瘤大于2个半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导致继发贫血者,应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1)未婚或不孕者,单个肌瘤基底不大,可行肌瘤剜除术。

(2)对肌瘤较大或多发性肌瘤可行子宫全切术。

已绝经妇女,双侧卵巢可一并切除,以免发生卵巢肿瘤后患。

(3)粘膜下肌瘤已脱出宫颈外口,可行阴道肌瘤摘除术。

(4)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如影响胎儿下降可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将肌瘤剔除或切除子宫。

【病史采集】1.早期肿瘤一般无明显的特殊症状,恶性者可以较早出现非特异性的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2.肿瘤中等大小时,可感到腹胀,下腹坠胀,下腹扪及肿块;3.肿瘤巨大者,腹部膨隆,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4.恶性者短期内可出现腹胀、腹块、腹水、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静脉曲张、贫血及消瘦等恶病质;5.功能性肿瘤可出现幼女的性早熟,生育年龄的月经紊乱(如不规则阴道流血、闭经)及绝经后阴道流血,分泌雄激素者还会有男性化表现;6.肿瘤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时,会有尿频、血尿、便秘、便血及下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等,发生蒂扭转、破裂、感染等并发症时,会出现明显或剧烈的腹痛。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注意有无幼女性早熟、患者男性化表现,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有无腹水及胸水,以及肿物的部位、大小及性质。

2.妇科检查(1)良性肿瘤:可在子宫一侧或双侧扪及囊性或实质性球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与子宫无粘连,蒂长者可活动。

(2)恶性肿瘤:可在阴道后穹窿扪及散在的硬质结节,肿块常为双侧性,实质或半实质性,表面高低不平,固定,常伴有腹水。

(3)绝经后的卵巢如能扪及,提示恶性可能。

【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可较准确地了解其部位、来源、形态、大小及性质,有无腹水等。

2.放射学检查:腹部平片上若显示牙齿、骨骼或钙化阴影则有助于畸胎瘤或其它有钙化肿瘤的诊断。

全胃肠道钡剂造影及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肿瘤与胃肠道及泌尿系统的关系。

淋巴造影可了解肿瘤有无淋巴系统转移。

电脑体层扫描(CT)或磁共振显像(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块的部位、结构、性质及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并且还能显示肝、肺及腹膜后等处的淋巴结转移。

3.内窥镜检查:腹腔镜可在直视下了解肿块的性质、病变范围,并可做活检、吸取腹腔液以明确诊断,还能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

4.细胞学检查:经后穹窿或经腹穿刺,或在腹腔镜下抽取腹水送细胞学检查以辅助诊断。

5.细针穿刺活检:用细长针(直径0.6mm)直接刺入肿瘤,抽吸出的组织作涂片检查或病理切片以明确诊断。

6.肿瘤标记物检查:肿瘤标记物可用于肿瘤的疗效观察及治疗后的随访。

常用的有:(1)癌胚抗原(CEA),部分分化差的或粘液性腺癌、少部分上皮性癌等时升高。

(2)甲胎蛋白(AFP),内胚窦瘤及成熟畸胎瘤时升高。

(3)癌抗原(CA125),卵巢上皮性癌时可升高。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原发性卵巢绒癌、某些胚胎性癌及内胚窦瘤时升高。

(5)雌激素,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肿瘤时均升高。

(6)雄激素,睾丸支持细胞肿瘤时升高。

(7)乳酸脱氢酶(LDH),卵巢恶性肿瘤时升高。

(8)胎盘碱性磷酸酶(AKP),卵巢癌时可升高。

不如CA125敏感,但特异性较高。

(9)半乳糖转移酶,卵巢癌时可升高。

与CA125同时测定较有意义。

(10)尿17-酮类固醇,睾丸母细胞瘤时排出量增加。

7.染色体检查:取患者腹水、肿瘤组织及周围血检查,常见染色体改变,出现亚二倍体或三倍体核型(前者预后好,后者预后差),并可见卵巢癌的标志性染色体。

【临床分期】根据全面、仔细的临床检查、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结果来确定临床分期(见表1)。

表1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FIGO,1985)Ⅰ期癌灶限于卵巢。

Ⅰa 癌灶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癌灶,无腹水,腹腔冲洗液未找到癌细胞。

Ⅰb 癌灶限于两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癌灶,无腹水,腹腔冲洗液未找到癌细胞。

Ⅰc 癌灶限于一侧或两侧卵巢,包膜破裂,或表面有癌灶,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找到癌细胞。

Ⅱ期癌灶侵犯一侧或两侧卵巢,伴盆腔内扩散。

Ⅱa 癌灶侵犯到子宫、输卵管。

Ⅱb 癌灶侵犯到其它盆腔组织。

Ⅱc 癌灶限于盆腔内扩散,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找到癌细胞。

Ⅲ期癌灶侵犯一侧或两侧卵巢,伴盆腔外腹膜或浆种植,或腹膜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肝表面转移。

Ⅲa 癌灶限于盆腔,淋巴结无转移,腹膜上有显微镜下癌灶种植。

Ⅲb 腹膜上癌灶直径≤2cm,淋巴结无转移。

Ⅲc 腹膜上癌灶直径>2cm,淋巴结有转移。

Ⅳ期癌灶侵犯一侧或两侧卵巢,伴肝实质等远处转移,腹水、胸水及冲洗液找到癌细胞。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术后再根据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结果作出最后诊断。

【鉴别诊断】1.卵巢肿瘤良性、恶性的鉴别;2.卵巢良性肿瘤须与卵巢瘤样病变、输卵管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妊娠子宫、充盈的膀胱及腹水相鉴别;3.卵巢恶性肿瘤须与转移性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炎性包块(特别是结核性的)、腹膜后肿瘤及直肠或乙状结肠癌等相鉴别。

【治疗】1.卵巢良性肿瘤不能肯定为肿瘤时可短期内密切观察随访,一旦明确是肿瘤即需及时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的手术范围为:(1)单纯肿瘤剥出术:年轻,未生育或刚生育者;(2)单侧附件切除术:已生育,年龄大于35~40岁者;(3)全子宫+单侧附件切除术:年龄大于45~50岁者;(4)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年龄大于50~55岁者;手术应完整取出肿瘤,防止囊液流出及瘤细胞种植于腹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