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证

合集下载

论证逻辑的知识点总结

论证逻辑的知识点总结

论证逻辑的知识点总结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命题是陈述某种观点或主张,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合取、析取、蕴含、等价等,这些概念和原理构成了命题逻辑的基本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不同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推理规则,通过推理规则我们可以从已知的真命题推导出新的真命题,这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推理规则主要包括假言推理、假前提、构造假设法、假设的拒绝等,这些规则在命题逻辑中被广泛地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

二、谬误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它可能导致结论错误或者无法得出结论。

在逻辑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的谬误,如陈词滥调、动机论谬误、关联谬误等,通过学习这些谬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避免在思考和表达中出现的逻辑错误。

谬误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论证和推理过程。

通过识别谬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三、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逻辑学中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已知的真命题推导出新的真命题。

在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假前提、构造假设法、假设的拒绝等,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推理规则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推理规则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在思考和表达中更加周密和严谨。

四、范畴逻辑范畴逻辑是逻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各种概念、性质和关系,通过范畴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学:逻辑论证

逻辑学:逻辑论证

二、逻辑证明的结构
从逻辑结构分析,任何一个逻辑证明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 方式三部分构成的。
(—)论题
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明的命题。证明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确定论题为真而 展开的。在论述过程中,论题往往既是开端又是终结。作为开端,论题就是提 出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终结,论题就是问题的解决,就是结论。 所以,论 题是贯穿逻辑证明始终的,它起着统帅证明全局的作用。 论题可以是科学上已 经被证明的命题,也可以是科学上未经证明的命题。论题如果是已被证明的问 题,那么证明主要是侧重在表述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绝大部分是 已被证明了的,这时的证明最主要的是要用简练、概括的方式把科学上已达到 的成果合乎逻辑地表述出来。如果被证明的论题是未经证明的,那证明过程的 重点就在于探求,即为一种新的假设寻找理论的和事实的根据。所以,同是证 明,但由于论题有已证和未证之分,在性质上可以是很不相同的。
• (二)证明和推理的区别
• 首先,证明与推理的方向不同。 证明的出发点是论题(结论),然后找出论据(前提)来 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而推理的出发点是前提,由前提到结论。
• 其次.证明比推理的逻辑结构要复杂。证明往往包含一系列推理形式(简单的证明可以 是—个推理形式),是各种推理形式、逻辑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从各方面论证同一个论题。 因此,证明比推理有更大灵活性和创造性。

这说明归纳、类比等非演绎推理形式不是严格的逻辑证明,而是一 般意义上的论证,即为确定论题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根据或理由。
论题是表明“证明什么”,论据是表明“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方式 是表明“怎样证明”。平常我们论述问题时总要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 问题,最后解答问题,从结构上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证明。毛泽东 同志曾形象地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话 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种内容的联系,不要 互相冲突,”这里的“开头”和“尾巴”部分,就证明的逻辑结构来说, 即论题的提出和归结部分,而“中间”则是提出论据对论题进行证明的 部分。

逻辑学-----论证要纯粹

逻辑学-----论证要纯粹

• 第四十三回(节选)
• 次日,……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 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 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 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 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 生,觉得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 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种谋士,若不先 难倒他,怎样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 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 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 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第二、假定反论题非p为真,并根据这一假定推出一种或某些 显然荒唐旳命题q;
第三、利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从否定q进而否定反 论题非p;
第四、根据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旳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既然非p为假,那么, 论题p必真,即论题p得到了证明。
符号形式:
假如非p,那么q
论题p
非q
反论题非p
第二、对前提或结论真实性旳要求不同。 论证要由断定论据旳真实性,进而断定论题旳真实性 推理只断定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络或者或然联
络,并不必然断定前提旳真实性。 第三、逻辑构造旳复杂性不同。 论证一般比推理复杂 第四、目旳不同。论证在于拟定某个命题为真,阐明 真理;而推理在于得出新命题,发觉真理。
第四节辩驳
一、辩驳旳概念
是引用已知为真旳命题来拟定某一命题旳虚假性旳或对它旳 证明不能成立旳思维过程。
二、辩驳旳种类
1、辩驳论题 根据已知为真旳命题来拟定所要辩驳旳论题旳虚假性。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逻辑学第十二章 论证
非q 非r ④所以: p
15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第三节 反驳及其方法
一、反驳及其构成 1.概念:反驳就是引用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以确定某个命题虚
假或某个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 有人主张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怎么写的,这是思想
僵化的表现。如果一切都要从本本出发,那么本本上没有写 的,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了。那样,社会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4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2.论据:用以确定论题真实性或正当性的那些命题,是证明论题 是否真实或是否正当的理由、根据。
一个论证过程 中,论题只有一个,论据则没有明确的规 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根据需要而定。由于论据 是论题真实性的根据,所以依据必须是真实的判断,人们一 般用科学理论中的公理及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定理和法律规范 等命题来担任论据。
18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一位药剂师走进一个书商的铺子里,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 来说:“这本书有趣吗?”
“不知道,没有读过。”书商回答说。 “你怎么能卖你自己未读过的书呢?” “难道你能把你自己药房里的药都尝一遍吗?”
19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原理
例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化经典与传统仍在生存和 延续。在美国,总统手按着《 圣经》 宣誓就职,小学生每周 都要手按胸口背诵“一个在上帝庇护下的国家”的誓言。而 在中国,小学生早已不再读经,也没有人手按《 论语》 宣誓 就职,中国已成为一个几乎将文化经典与传统丧失殆尽的国 家。 为使题干成立,下面哪一项是必须假设的?
多。
23
文法学院11/12学年第1学期

逻辑学中的论证

逻辑学中的论证
非形式逻辑
强调实际论证中的语境、修辞、 论辩等非形式因素,研究如何在 实际论证中提高说服力。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根据已知 的一般原理推出特殊的结论。
归纳推理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观察 和实验等手段,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或原则。
论证的有效性与说服力的区别
有效性
指论证的结构和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规则,是否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说服力
指论证的实际效果,即能否有效地说服听众接受结论,这涉及到语言、情感、 语境等多方面因素。
03 论证的评估
评估论证的标准
清晰性
准确性
相关性
充分性
论证的表述应清晰明确, 避免含糊不清或歧义。
论据和结论都应准确无 误,不能有错误或误导
性的信息。
论据应与结论直接相关, 支持结论的成立。
论据应足以支持结论, 不能出现逻辑上的跳跃
或漏洞。
证据的可靠性
可信度
证据的来源和提供者应具有可信 度,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
靠性。
完整性
证据应完整无缺,不能有遗漏或篡 改。
可验证性
证据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验证, 而不是孤证或不可重复验证的信息。
推理的合理性
符合逻辑规则
推理过程应符合逻辑规则, 不能出现逻辑错误或悖论。
排除其他可能性
推理过程中应排除其他可 能的解释或因素,确保结 论的唯一性和确定性。
常见的论证谬误类型
偷换概念
以人攻击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证者故意将两个不 同的概念当做一个概念使用,或者用一个 概念偷换另一个概念。
通过攻击论证者的个人特征或动机,而非 其论证的内容,来进行反驳。

论证和论据怎么区分

论证和论据怎么区分

论据:逻辑学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判断,议论文三要素中的1种,理论的根据(多指事实)。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根据个人的了解或理解证明。

一、指代不同
1、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的依据。

2、论证:是指阐述自己的观点后,对其加以证明,使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个证实。

二、作用不同
1、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

2、论证: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三、方式不同
1、论据: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2、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经典:形式逻辑学第九章论证与反驳

经典:形式逻辑学第九章论证与反驳
外,其余可能情况都是假的,从而确定论题真 实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 求证:p
• 证明:或者p,或者q,或者r(或者s,……)

非q

非r(非s,……)

所以,p
16
二、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和类比论证
• 演绎论证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进行 的论证。
• 归纳论证就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 的论证。
• 类比论证就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进行 的论证。
27
• 反驳论据,就是确定对方在进行论证时 所使用的论据是虚假的或真假未定的。
28
• 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对方在论证过 程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不符合有关推理 规则或推理要求,进而犯了“推不出” 的逻辑错误。
29
三、反驳的规则
• 被反驳的论题必须清楚、明确;被反驳 的论题应始终保持同一;
• 反驳的论据应当是真实命题; • 反驳的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被反驳论
确的、真实的,反驳的根本目的则在于 确立一定的命题是错误的、虚假的。
24
二者又是有密切联系的 • 第一,在探求真理、传播和发展真理的
过程中,论证和反驳往往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推进人类的认识不 断得到深入和发展。 • 第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驳是论 证的一种特殊形式。
25
二、反驳的种类
• 反驳论题 • 反驳论据 • 反驳论证方式
26
• 反驳论题时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反驳和间 接反驳。
• 直接反驳就是引用有关论据,直接推出被反 驳命题错误的反驳方法。
• 间接反驳是在确立一命题为错误的过程中, 不是引用有关论据直接推出该命题错误,而 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的运用,来间接达到反 驳的目的:独立论证反驳法和归谬法

逻辑学[第十一章论证]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逻辑学[第十一章论证]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论证【内容提要】一、概述(论证的定义、结构和作用)。

论证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真实的命题,推导出另一命题的真实性的思维形态。

论证是由论证方式将论据与论题两个组成部分联结而成的。

论证是科学发明、发现的工具,是宣传真理、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的工具。

二、论证的种类。

其一,按照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进行划分,论证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必然性论证和或然性论证两大类;其二,按照论证的不同方法进行划分,论证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三、反驳。

反驳是论证的特殊形式,是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的已确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另一命题(包括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性或某一论证方式违反规则的思维形态,即驳斥某一逻辑论证的思维形态。

反驳的结构与论证大致相同,即被反驳的论题和反驳的论据是凭借反驳方式联结起来的。

所谓反驳方式就是反驳所用的推理形式。

反驳的规则就是论证规则。

反驳的种类:按被反驳的对象划分,有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按反驳所运用的推理形式划分,主要有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按反驳的方法分,有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

四、论证的规则。

论证的规则包括论题规则、论据规则和论证方式规则三个方面。

关于论题规则:(1)论题应当是明确的,其中不应使用含糊的、有歧义的概念;(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

关于论据的规则:(1)论据必须是真实的;(2)论据的真实性必须是已知的;(3)论据的真实性应先于论题。

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在论证过程中,从论据推导出论题时必须符合推理规则,即论题与论据之间必须具有逻辑关系。

【重点】一、论证的含义“论证”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

首先,论证是一种思维形态。

它同概念、命题和推理并列,又是上述各种思维形态的综合运用。

论证之所以也是思维形态,是因为它是前提真实的推理。

推理是一种思维形态,所以论证也是一种思维形态。

任何一种思维形态都是思维的一个单位,又都表现为一个思维过程。

就具体的思维活动而言,各种思维形态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过少”:实际论证一个比论题断定更少的命 题。 如本来要证明“中药的疗效很好”,而结果 证明了“中药医治慢性病的疗效很好”。
③ 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命题。违反这一规 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两种:
虚假理由:所引用的论据必须是已经证明了的真实
命题。
预期理由:所引用的论据不能是真实性尚待证明的
命题。
④ 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违 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循环论 证”。如:
归纳证明: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 证明。如:
“地球上各大洲都有矿藏。经地质勘查发现,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地 都有矿藏,而这些洲是地球上所有大陆的全部。”
类比证明:是运用类比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证明。 如:
《古今概谭》中有一则故事。翟永令的母亲笃信佛教, 一天到晚不停地念“南无阿弥陀佛”,翟永令听的不 耐烦了,就同样不停喊“老娘”。老太太当然听了烦, 就责备儿子不该不停地喊她。翟永令就以此为证,认 为佛爷听见人成天在喊他也会生气的。从此,老太太 就减少了念佛的次数。
有两类命题可以用来作论据: 一类是已被确认的有关事实(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 命题。 另一类是已科学所证明了一切原理、定理、定律、 定义等。
③ 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指把论题和论据联系起来 的形式和方法。它回答“如何证明”的问题。论证 是一个从论据到论题的推演过程。这个推演过程总 是借助于一定的推理形式来完成的。因此,也可以 说论证方式是论证过程中推理形式的总和。
(5)故,p。
选言证法:是通过先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 它可能性的论断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论题 真实性的间接论证。
例:某盗窃案的罪犯或者是甲、或者是乙、或者是 丙、或者是丁,现查明这个盗窃案的罪犯不是乙, 不是丙,也不是丁;所以,这个盗窃案的罪犯是甲。
选言证方法步骤: 1、构成一个包括论题这一选言支在内的一个选言命 题; 2、论证除论题这一选言支外,其它选言支均不成立; 3、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从而推出论题真。
歧义。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论题不清” 。 ② 论题应当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 逻辑错误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 题”。
“偷换论题”表现形式有两种: “证明过多”:实际“大量服用维生素是有害健康
的”,而论证中却论证的是“服用维生素是有害 健康的”。论证一个比论题断定更多的命题。如 本来论题是
独立证明间接反驳:就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 被反驳的命题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的真实性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的虚假。
独立证明间接反驳的推理形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 1、设“非p”(p与非p是矛盾关系或反对关
系), 2、论证“非p”真, 3、所以,p假(矛盾律)。
我方认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有理 性的人类存在,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只要 有理性的人类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谈道德。 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尤其应该谈道德。古往 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比比皆是,都 不谈道德了吗?今天,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的埃塞俄比亚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在国困民乏、 战火连绵的索马里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古语说, “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理性, 能够谈道德,这正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无 论是饥寒交迫还是丰衣足食,无论是金玉满堂 还是家徒四壁,人都能够而且应该谈道 德。
盾的命题。
归谬法间接反驳的推理形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1、设p真,
2、如果p真,则q, 3、非q, 4、所以,p假。
归谬法与反证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反证法用于论证,它的目的在于确 定某一命题为真;归谬法用于反驳,它的 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命题为假。
联系:反证法是通过确定反论题为假间接 确定论题为真的,而在确定反论题为假时, 一般都使用了归谬法。因此,可以说反证 法中包括了归谬法。
在这三者之中以反驳论题为主。
② 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直接反驳:就是引用真实命题直接确定某命 题的虚假。 例如:有人说:“人人都是自私的”。这种 说法是不对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不 是自私的,因此,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
间接反驳:是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矛盾或 反对的命题为真,或假定对方论题为真而据 此推出谬误,而根据矛盾律确定对方论题虚 假的反驳方法。 例:有人认为“生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 但是,有的生产关系就不是阶级关系。例如,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不是阶级关系。 间接反驳可分为独立证明间接反驳和归谬法 间接反驳。
1、联系:论证是推理的应用,推理是论证的
工具,任何一个论证都要借助于推理才能进
行。它们在结构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论证
推理
论题
前提
论据 论证方式
结论 推理形式
2、区别:
① 认识的过程不同:论证是先有论题后找论 据,再用论据对论题进行论证;推理则是 先有前提,由前提推出结论。
② 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论证的着重点是论据 和论题的真实性;而推理则强调的是推理 形式的有效性。
选言证法过程的推理形式:
求证: p 证明:(1)设 p或q或r,
(2)非q, (3)非r, (4)所以,p。
一、反驳的概述 1、什么叫反驳? 反驳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某 一论证的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或确定某一论 证的论证方式不正确的思维过程。 例:“所有鸟都会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例如,鸵鸟是鸟,但鸵鸟不会飞。”就是一 个反驳。
1、定义:证明就是根据已知为真的命题通过 推理来确定另一个命题为真的论证。
2、证明的种类 ① 演绎证明、归纳证明和类比证明。
演绎证明: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证明。
如:
“喜马拉雅山脉在过去地址年代里曾经是海洋地区。因为地质 学已经证明,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底层,都是地质史上的海 洋地区。地质普查探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层中遍布了珊瑚、 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化石。因此可以得知,喜马拉雅 山脉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充足理由律的推理形式: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在这个公式中,“A”代表论题(也叫推断);“B”(它可 以是一个或一组命题)代表论据(也叫理由);如果B是真 的,并且B能推出A,则B是A的充足理由。
违反这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推不出” “推不出”的表现形式有五种:
“论据与论题不相干”。 “论据不足”。 “以相对为绝对”。 “以人为据”。 “违反推理规则”。
“……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 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 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鲁迅《诡辩的灵魂》
⑤ 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即,充足理由律。 指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命题被确定为真, 总是有充足理由的。如:
物体加热以后体积就会膨胀。因为,物体加热以 后,分子间的距离就会增大,而物体分子间的距 离增大,物体的体积就会膨胀。
间接证明:是通过确定其它命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 的真实性的论证。 间接证明通常有两种方法:反证法和选言证法。
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即反论 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间接论证。
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如果不是这样,就不 能满足“四化”建设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就不能迅 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四化”也就会 成为一句空话。
由于反驳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所以论证的规 则也是反驳应遵守的规则。
谢谢同学们!
反证法的步骤:
1、设与原论题相矛盾的反论题; 2、证明反论题假(通常是以反论题为前件, 引申出一个后件。再以此为前提构成一个充
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3、根据排中律,由反论题假,论证原论题真。
反证法过程的推理形式:
求证:
p
证明:(1)设非p,
(2)如果非p,则q,
(3)现非q,
(4)所以,并非(非p),
③ 结构形式的繁简不同:论证的结构通常比 推理复杂,它往往是由一系列的推理形式 构成的。
3、论证的作用
① 通过论证,人们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获得新的知识。
②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论证扮演 着重要角色。
③ 在向别人宣传、传授原理、定理时需要进 行论证,才能让人们信服并接受。
4、论证的规则 ① 论题应当清楚、确切,不可含糊、不能有
②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是从论据的真实性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实
性的论证。
特点:从论题出发,为论题的真实性提供正面的理
由。
如,三段论两个前提均为特称时,是推不出结论的。因为 两个前提由II判断组合推不出结论;两个前提由OO判断组 合推不出结论;两个前提由IO判断或OI判断组合推不出结 论;而II、OO、IO和OI是三段论两个前提均为特称的所有 组合情况;所以,三段论两个前提均为特称判断时,它是 推不出结论的。
2、反驳的构成要素: ① 被反驳的论题:在反驳中被确定为假的命
题。
② 反驳的论据:作为用来反驳论据的命题。
③ 反驳方式:在反驳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
3、反驳的方法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反驳进行不同的分 类。 ① 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
反驳论题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 反驳论据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性。 (驳倒对方的论据,只能说明对方的论证不能成立, 并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某一论证违 式,也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归谬法间接反驳:为了反驳某命题(即确定 某命题假)。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这个 假定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 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的规则确定对方论 题的虚假。 归谬法有三种主要形式: (1)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假命题。 (2)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两个相互矛盾
的命题。 (3)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
1、什么是论证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另 一命题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例:并非所有的鸟都会飞。因为鸵鸟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