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定稿)doc资料
《金岳霖先生》教案16.doc

《金岳霖先生》教案16一、教学目标1.研读有关文段,探究鉴赏细节美的方法,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体会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掌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并运用于自己的实践。
2.欣赏金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你们平常的生活中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你认识的人站在你的面前,可是你却突然记不起他的名字,可是你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名字给忘了。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哲学家他却有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他的朋友陶孟和,陶家的佣人问:“您是谁?”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自己忘记了。
只好说:“你不要管, 请陶先生接电话就可以了。
”但那个佣人说不行,他便有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
于是他跑出去问他的车夫王喜。
谁想王喜也不知道。
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来:“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
阿弥陀佛,原来姓金!”他才恍然大悟。
这位健忘的先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翁金岳霖先生!(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设想:请学生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和强调。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
他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他的作品曾被看作是最具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
金岳霖: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茹,湖南长沙人。
有《逻辑》、《论道》、《知识论》三部著作。
(三)初步感知通过同学刚才的介绍大家已经知道了金岳霖先生是何许人也,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金岳霖先生。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那么你们可否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总体概括一下金先生的形象呢?明确:P104“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四)整体把握那么,在我们这篇文章中,汪曾祺主要刻画了金先生怎样的形象呢?明确:有趣有情(重感情)(如果学生不能够准确说出,可提示其看相应的段落, 看看这些部分表现了金先生怎样的性格。
《金岳霖先生》的教案

《金岳霖先生》的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金岳霖先生》,使学生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2 教材分析《金岳霖先生》是一部关于中国著名哲学家金岳霖的传记,详细记述了金岳霖的生平、学术观点及其在哲学领域的贡献。
本教材以金岳霖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其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感受其人格魅力。
1.3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知识,对哲学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二章: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2.1 金岳霖的家族背景介绍金岳霖的出生地、家庭背景,以及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
2.2 金岳霖的学术生涯阐述金岳霖在清华学校、西南联合大学等学术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其在我国哲学界的地位。
2.3 金岳霖的人格特点分析金岳霖的人格特点,如诚实、严谨、谦逊、爱国等,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秀品质。
第三章: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3.1 实证主义哲学介绍金岳霖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如实在论、经验主义等,分析其对我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3.2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阐述金岳霖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的研究,以及其对我国逻辑学发展的推动。
3.3 哲学方法论分析金岳霖的哲学方法论,如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引导学生了解其在我国哲学方法论领域的地位。
第四章:金岳霖先生的学术成就4.1 学术著作介绍金岳霖的主要学术著作,如《逻辑学》、《哲学大纲》等,分析其在哲学领域的贡献。
4.2 学术传承阐述金岳霖在学术传承方面的贡献,如其培养的学生、组建的学术团队等,对我国哲学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4.3 学术交流介绍金岳霖与国际哲学界的交流,如参加国际哲学会议、与国际哲学家交朋友等,展示其在国际哲学界的地位。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贡献。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之情,认识到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贡献。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1. 从多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 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 案例分析: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分析解读,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金岳霖先生语文教案

【精品文档】金岳霖先生语文教案(整理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整体理解。
(2)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3)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
2. 教学难点:(1)金岳霖先生在学术领域的贡献。
(2)如何理解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
(2)激发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进行小组讨论。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梳理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
(2)讲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及用法。
4. 案例分析:(1)选取金岳霖先生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进行分析。
(2)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和短语。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
3. 案例分析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价值观。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5.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金岳霖哲学思想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金岳霖先生的生平简介介绍金岳霖先生的出生背景、学历经历、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使学生对金岳霖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2.2 金岳霖先生在哲学界的地位阐述金岳霖先生在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强调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金岳霖先生的生平及其在我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1.4 教学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金岳霖先生的生平照片、著作等资料。
1.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了解程度及其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第二章: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2.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包括他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2.2 教学内容2.2.1 金岳霖先生的本体论讲解金岳霖先生的“实体论”和“现象论”,阐述他对事物本质和现象的看法。
2.2.2 金岳霖先生的认识论介绍金岳霖先生的“认识论”,分析他的认识论对我国现代哲学发展的影响。
2.2.3 金岳霖先生的价值论讲解金岳霖先生的“价值论”,探讨他的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
2.4 教学准备准备金岳霖先生的哲学著作片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2.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金岳霖先生哲学思想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3.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
3.2 教学内容3.2.1 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分析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是否具有适用性,探讨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金岳霖先生》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尊重。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词和短语,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欣赏教学法: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谈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引入本课《金岳霖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交流。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合作探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的敬仰之情。
《金岳霖先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word文档资料

《金岳霖先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的】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
2.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自读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
但是作者写作本文,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让世人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板书文题)出示资料金岳霖介绍。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金岳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在哲学本体论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个基本哲学范畴,认为个别事物都具有许多殊相,而殊相表现共相。
个别事物还具有一种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这就是能。
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样式”就是可能。
由所有可能构成的析取就是式。
他认为。
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
在认识论方面,金岳霖肯定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本然世界。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
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感性的金岳霖先生,不再崇高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
附:作者介绍:汪曾祺(192O~2018)现、当代作家。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金岳霖先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3)学会尊敬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金岳霖先生》的朗读和背诵。
(2)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的理解。
(3)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金岳霖先生人生经历的理解。
(2)课文中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金岳霖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齐读课文《金岳霖先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小组合作,讨论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金岳霖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金岳霖先生》。
2. 总结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赏析文字。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岳霖先生》优质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汪曾祺和金岳霖先生的有关资料.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体会金岳霖先生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的独特魅力。
3.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时】一【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随67 岁的汪曾祺走近这样一位民国大师——金岳霖,我相信这篇文章必将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二、作家作品1、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
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记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2、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三、文本研读(一)初读——整体感知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在学生汪曾祺眼中,金先生是位怎样的人?试找出全文的核心句和文眼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文眼:有趣(二)再读——走近人物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主要表现在哪些典型细节中?(学生读书,5分钟)古怪的样子:常年戴呢帽,脑袋总是微微仰着;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奇特的行为举止:讲座时捉跳蚤;(不拘小节)晋书王猛传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多变的,但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却是极度的自由。
由于政治的黑暗,知识分子心系朝廷却遭到了无情地屠杀,精神无所依托,于是他们回归自然,本真,形成一种名士风度:放浪形骸,表现为饮酒、服药,不拘礼节,自由、率真,可谓真性情也。
)和斗鸡同桌用餐;同教授孩子比水果大小;坐三轮车接触社会。
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对话式教学:与王浩的随堂答问。
(兴之所至,自由随意)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追求真理,对学问可贵的尊重。
又缺乏变通,不给东道主的面子。
(三)深读——挖掘人物金岳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文章的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金岳霖的形象,这句话是:“这位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我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学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汪曾祺重新审视一下,你认为金岳霖先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金岳霖先生衣着穿戴、行为举止的“有趣”,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拥有赤子般的真纯。
无论是对待教学、对待学问还是对待生活,金岳霖先生都有一颗孩童般的纯净、赤诚之心。
赤子之心是怎样的?首先应该是充满天真烂漫的情趣,金岳霖先生上课提问学生,不会按照常规套路依照点名册点叫学生,而是追赶校园流行时尚,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这种绝无拘泥、全凭意兴的表现完全如同那充满奇思怪想、天真烂漫的孩童。
赤子的真纯还应该是对任何事物都怀有无功利的趣味。
金岳霖先生在做学问方面便是如此。
面对学生发出“这种学问多么枯燥”的疑惑和质疑时,金先生的回答却是“好玩”二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金岳霖先生能乐在其中,常人看来的枯燥,在金岳霖的眼中是那却是在享受纯粹思维的乐趣,汪曾祺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处还说“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学者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著述成书,在一般的学者眼中总是遗憾,而金先生不然,在自己感到好玩的学问中玩过了,就足够了,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
在生活中,金岳霖先生无儿无女,但他可以把周围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者应该说他从来就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而周围的每个孩子都是他的伙伴,所以他总是能沉浸在“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
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看上去,金先生真是一个老顽童、老小孩,但这恰恰是一个具有孩童天真的成年人独有的快乐。
这便是赤子金岳霖!“有趣”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颗率性、任意、纯净、天真的心,但文中有两处文字似乎并不能冠以“有趣”之名,倒是展现了金岳霖先生人格、性情中的另外的一面。
情感的深沉与孤往:1、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请学生讲关系)若学生不知,补充: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
金岳霖一直倾慕着林徽因,从不掩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后因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
并终身未娶。
足见其深情厚谊。
2.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这既是师生之情的真实流露,更是对生命的意外消逝所表现出来的悲悯。
金岳霖是哲学家,而哲学关注的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说,金岳霖不是仅仅在纸面上做学问,更能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他的学问。
小结:学识渊博,追求真理;自由任意,率性真纯;不谙世故,坦荡真诚。
作者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地写出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
(四)悟读——探究主旨1、文章分析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疑问?(若没有,反问)文章第二段写了闻一多的穿戴以及他大骂蒋介石的事件,还写了朱自清的穿戴;第八段还写到了王浩,是不是闲笔?分析闻一多朱自清语段。
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中这样的文字是比较多的,有评论家称其为“闲笔”,说这成为了他的写作的一种风格。
你们怎么看,这是一种多余还是另有深意呢?提示:文章开头,结尾。
一个人——一批人闻一多、朱自清与金岳霖有何共同点:贫穷,背景西南联大。
2、你从对金岳霖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试结合文本探究。
补充: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师生为躲避战乱而南下至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史仅八年, 1937年-1945年。
多难兴邦,西南联大因抗日战争而生。
师生目睹日军的残暴,历经播迁之艰苦,但都对“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抱有信心和决心。
是艰危的处境砥砺了一代学人刚毅坚卓的品格,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爱国心。
大师起什么作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学术传统与学风。
无论政治环境怎么恶劣,生活条件怎么艰苦,他们都坚持教书育人,坚守文化阵地,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
无论是义薄云天、一身正气的闻一多,还是温文尔雅、一丝不苟的朱自清,抑或天真率直,大智若愚的金岳霖,他们身上都充分体现了联大思想自由,率真的精神。
不仅老师这样,西南联大的学生亦是如此,如“王浩”,……正因为秉承了这一精神西南联大走出了90位两院院士、二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回到文本的语言上,这小小的闲笔,其实大有深意。
看似平淡,实则隽永。
总结: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学术气氛浓:当时正是抗战时期,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3、文章结尾说:“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
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的写一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金岳霖追求真理、率性真纯、坦荡真诚魅力人格的赞美敬仰;对西南联大教授群像的尊敬怀念;对西南联大这一精神圣殿背后独立自由民主思想的怀想。
四、小结:汪曾祺正是用这种淡而有味的笔法,刻画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表达了对金岳霖的怀念之情,进而怀念西南联大及背后的思想自由的联大精神。
五、当堂训练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
虽然夸张中有讽刺的意味,但展示的人物特点非常突出。
B.本文语言飘逸而深刻。
这种韵味有点像巴金的《小狗包弟》,自然而然,少造作。
C.金先生的提问和解答轻松和幽默。
他就是在这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中传授知识。
D.文中金先生抓跳蚤的细节让人读后感觉他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显示出一个成年人难得的童趣和天真。
E.金先生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这一细节体现了其率真的性格,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独特的爱。
六、作业:请用一句(段)话,向先生致敬板书:有趣(怪)——真——联大精神一个人——一批人风格:“闲笔”——淡而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