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

合集下载

云南以后的发展趋势

云南以后的发展趋势

云南以后的发展趋势
云南以后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云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高山、湖泊、森林等,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升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2. 旅游业发展: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未来将继续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多的知名旅游景点和品牌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3. 优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云南拥有广阔的农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未来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发展高效的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4. 跨境经济合作: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未来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资,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促进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

5. 文化创意产业: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传统工艺技艺,未来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优秀的创意产品和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文化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说,云南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以生态保护、旅游业、农业产业、跨境经济合作和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益的平衡。

云南省与东南亚各国贸易

云南省与东南亚各国贸易

学号:2010311603 姓名:李红如专业:城规云南与东南亚各国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论述前言:云南省西与缅甸交界、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并邻近泰国。

云南边境地区多是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有着江路相通、村寨相联的地缘优势,有不少跨国而居,语言和风俗习惯相同的同一民族的亲缘关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这里的边境贸易历史尤为源远流长。

随着云南面向东南亚全方位的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云南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个特有渠道。

在云南与东南亚各国经济关系现状的分析中,已对云南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作了详尽的分析。

总体而言,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具有相对的地缘优势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云南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较大比重。

以1995年为例,1995年,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3.6%,签订与东南亚国家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7793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884万美元,分别占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和营业额的33.5%和36.9%。

到1997年,累计吸收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协议外资)32988万美元,占全省协议外资总额的17.74%。

东南亚国家是云南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伙伴。

一、云南与东南亚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5年来,云南累计完成外贸及出口总额460亿美元,对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2.6倍,对南亚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4倍。

东南亚、南亚各国对云南的出口也不断攀升,今年一季度,印度对云南贸易总值增长211.6%,孟加拉国对云南贸易总值增长217%,而泰国更是增长469%。

一般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在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的边境线及口岸上,边境小额贸易也欣欣向荣。

正因如此,云南整合边境地区资源,探索建设中越河口—老街、中缅木姐—姐告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产业、贸易、仓储物流等为龙头带动边境地区的发展。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年16期总第791期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王浩骅中央民族大学摘要:我国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云南作为沿边地区,地理和人文环境特殊,长期以来与缅甸保持着紧密的经贸、文化和社会联系,缅甸也一直是云南第一大边贸伙伴。

本文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为出发点,试图分析新形势下滇缅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滇缅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边境贸易;一带一路;对策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

给我国与沿线国家边境贸易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紧接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进一步明确说明:“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的发展规划。

从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今后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

一、滇缅边境贸易繁荣的原因首先,滇缅边境地区人民在历史上就有广泛深刻的交往,云南德宏、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6个州市与缅甸接壤。

滇缅自古以来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唇齿相依,胞波情谊浓厚。

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互通、社会互联上关系紧密。

其次,两地产业互补性很强。

云南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较缅方先进,而缅甸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低成本的劳动力较云南有优势。

两地经贸合作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特征,再次,两地民间交往频繁,德宏和西双版纳的傣族、景颇族与缅甸的掸族、克钦族同宗同源,跨境而居。

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语言文字等同宗同源,为发展双边边境贸易创造人文基础。

最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与沿线国家积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加强贸易的发展。

二、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滇缅双方边境贸易多且发展迅速到如今,缅甸是云南省第一大边贸伙伴。

缅甸占据着云南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地位。

关于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调研报告

关于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调研报告

2008-09-12 09:06:00关于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调研报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的对外开放,2003年9月云南省政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提出了《关于改善云南省投资环境的建议案》,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12月根据政协云南省委员会的建议案,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云政发[2003]180号),在全省执行。

云南口岸建设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关乎我省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促进云政发(2003)180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推进我省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经云南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由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昆明海关、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省商务厅、省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调研组,对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调研。

2004年4月13日至5月20日,在省政协副主席管国忠同志的率领下,调研组深入有关中央驻滇单位、省级部门和保山市、德宏州、思茅市、西双版纳州进行了调研,同时,请红河州、怒江州、临沧市、文山州政协协助对各自辖区内的口岸建设管理和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向调研组提供了文字材料。

新疆、黑龙江、广西省区政协为调研组提供了该省区加强口岸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措施。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现状1、云南口岸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十五”计划以来,省政府在积极争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将云南口岸建设纳入了我省“十五”发展规划,从2002年起实施《云南省边境口岸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每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资金,加快云南口岸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2004年6月,省政府已安排预算内资金5670万元,用于口岸建设的60个项目。

目前,我省现有的11个一类口岸和9个二类口岸中,昆明空港、版纳空港、思茅港、景洪港和河口、瑞丽、猴桥、章凤等8个口岸的联检楼已建成或具备联检功能;片马、盈江、孟定、打洛、天保、金水河、畹町、沧源等8个口岸和景洪港的关累码头的联检楼正在建设中;磨憨、南伞、孟连、田蓬等4个口岸的联检楼正在做前期工作。

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英文题目Brief Analysis of Yunnan Frontier's Trade Status、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院(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题目来源及意义来源:导师的指导和个人兴趣。

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背景下,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迅速加强与日益融合,处在不同经济体边界,特别是国家经济体边界的“边境区位”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价值,使跨国边境地带成为重要的空间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地带。

论文题目研究领域状况马克思:边境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李茂兴: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和边民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包括边民互市、边境民间贸易(或称边境小额易货贸易)、边境地方政府之间贸易以及其他边境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技术交流活动的总称。

施本植:边境贸易是国家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经济贸易联系形式,它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搞活商品流通,发展中外睦邻友好关系,促进国内与国外,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技术交流,开辟新的外贸市场和外贸通道,推动内陆沿边口岸开放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摘要:云南地处中国大西南,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千米,是西接南亚经济圈、南连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地带。

凭借这一地缘优势,云南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使边境贸易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着重分析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问题思路,对云南边境贸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

本文对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云南近年来与邻国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解释。

结合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特点,分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存在,一是交通运输条件滞后;二是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贸易发展不协调;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四是有优势丧失的危险;然后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对云南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应的策略,给云南边境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入世十年:云南对外经贸的发展

中国入世十年:云南对外经贸的发展

4 2 1 4 8 l . 5 5 1 . 6 6 1 . 7 9 1 . 9 8 1.9 3 5 .3 9 .l 82 . 62 .2 4 0 .9 6 0 .9 9 1 1.2
17 .0 8 18 69 19 5 8 .1 . .5 . 24 . 5 1 2 5 5 1 30 1 .6 3 3 . .7 . .2 8 7 .7
G P的贡献 也大 大低 于全 国水 平 。人世 以来 , 国 的 D 我
外 贸依存 度 ( 物 进 出 口总 额 与 G P之 比) 断 提 货 D 不


对 贸 规 纵 成 很 , 仍 差 外 易 模 比 就 大 横比 有 距
高 。20 年 , 国外 贸依存 度 为 3 . % ,06年达 到 01 我 8 5 20 6 .% , 后虽 有所 降低 , 2 1 49 之 但 0 0年外 贸 依存 度 仍 然
20 0 1年 时 , 广西 、 庆对外 贸易 总额 与云 南不 相 上下 , 重
收 稿 日期 :0 1 1 — 0 2 1 — 2 1
与周边 省 区做 横 向 比较 , 南 就 有 差 距 了。在 排序为: 云 有色金属、 磷化工 、 农产 品、 机电产 品、 烟、 两
作者简介 : 任佳 (97一 , , 1 5 ) 女 云南省社会科 学院研 究员 ; 李丽 (9 9 ) 女 , 南省社会科 学院《东南亚南亚研 究》 17 一 , 云 编辑部编 辑 , 助 理研 究 员; 潇文 (9 2 ) 女 , 胡 18 一 , 云南省社会科 学院《东南亚南亚研 究》 编辑部编辑 , 究实习员。 研
从 产 品进 口结 构 看 ,0 1年 1 1 21 — 1月 , 南 省 金 云
属矿砂进 口额 2 . 亿美元 , 27 同比小幅下滑 2 2 , . % 但 依 然是 最 大进 口品种 ; 产 品进 口需 求 继 续 趋 旺 , 农 进 口额 9 7亿 美元 , . 同比增长 2 .% ; 电产 品进 口 7 82 机 . 6 亿美元 , 小幅增长 3 1 ; . % 同时, 国内对原料需求 受 增 长 带 动 , 胶 及 硫 磺 进 口大 增 , 口额 分 别 达 4 2 橡 进 .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背景介绍云南省是我国边境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多个国家,同时云南省境内还有大片的云南医药资源,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云南省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云南省的水果资源也十分丰富,例如柚子、火龙果、山竹、橙子等当地农民喜欢吃的水果,同时这些水果在境外也有不少受众,特别是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2. 发展现状2.1 水果贸易的现状云南省的水果种类较多,主要有柚子、山竹、荔枝、龙眼、火龙果、柿子等常见品种。

其中,柚子和山竹是云南比较特色的水果品种,也是我国向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地出口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云南省的水果出口业务一直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9年实现了水果出口额4575万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4.5%。

2.2 存在问题尽管云南省的水果贸易发展势头看起来很好,实际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云南省水果贸易实际上集中在进口业务上,对出口业务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挖掘和发掘,特别是针对水果的深加工业务;•对出口水果的质量要求不高,往往造成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一旦货物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行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水果生产环节,对于种植技术、包装环节、检验环节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规范。

3. 发展对策3.1 挖掘和发展出口业务对于水果贸易而言,出口才是业务真正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方向。

因此,提升云南省水果出口业务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尽可能将云南省水果出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同时,加强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政策,以便更好地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针对不同的市场,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有特色或适应当地口味的云南水果制品,以便更快地赢得市场或拓展占有率。

3.2 提高质量和包装标准在提高水果贸易业务的同时,需要从质量和包装方面入手。

水果是易损品,其在质量方面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需要对其包装等方面进行注意和完善。

云南省外向型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云南省外向型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云南省外向型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外向型产业的发展。

外向型产业是指依赖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它具有跨境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特点。

本文旨在分析云南省外向型产业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云南省的外向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等领域。

首先,云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旅游业作为云南省外向型产业的龙头,为当地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推动力。

其次,云南省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通过附加值的提升,将农产品转化为更多的产品形态,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同时,云南省还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此外,云南省也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提高了该领域的发展水平。

然而,云南省的外向型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云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体系相对滞后,这给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云南省的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这限制了其外向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此外,云南省的外贸环境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也会对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云南省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外向型产业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体系的改善,提高外向型产业的物流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提高外向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云南省还应加强对外贸环境和国际贸易形势的研究,积极应对挑战和变化,提高外向型产业的适应能力。

展望未来,云南省的外向型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云南省外向型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其次,云南省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外向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云南处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结合部,具有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

昆明与中南半岛五国首都的距离均在二千公里以内,从云南经缅甸到印度边境只有三百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陆上的最便捷通道。

拥有如此良好的地缘优势的云南一直致力把该省打造成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西南陆上通道。

近年来,云南努力推进昆明至河内、昆明至曼谷、昆明至仰光、昆明至加尔各答四条经济走廊建设,力图更好地发挥云南连接东亚、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平台作用。

本文选取了印度、缅甸、老挝、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越南等8个国家分析了它们与云南省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1.云南与GMS国家的经贸现状及发展思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是由中国和泰、越、老、缅、柬五个东南亚国家参加的,一直以来GMS国家是云南省的主要外贸伙伴,云南省对GMS五国的进出口在其全省的进出口总额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占比,如2004年为28.13%、2008为23.07%。

在GMS五国中,缅甸和越南一直以来是云南最大的贸易国不过云南省在对GMS五国的进出口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

1.1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合作现状及未来1.1.1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往来现状云南与泰国相邻,边境距泰国仅200多公里,在中泰经贸交流中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008年,昆曼大通道开通,为滇泰经贸合作架起了一座金桥。

云南积极推进与泰国(北部)地区的经贸合作。

2010年,滇泰贸易额为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9%。

其中,出口3.31亿美元,增长63.3%;进口9040万美元,增长75.9%。

2011年前3个月,云南与泰国贸易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在云南的10大贸易伙伴中增速第二,泰国尤其是泰国北部在云南的对外经贸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1年4月24日,由中国云南省商务厅和泰王国清迈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云南)泰国(北部)经贸物流洽谈会在清迈举行,洽谈会上企业共现场签约3.3亿美元,其中贸易合同2.3亿美元,投资协议1亿美元。

2012年03月30日,滇泰经贸合作推介会在曼谷举行,会议共计签署11个合作项目,总金额达5.6亿美元。

去年滇泰进出口贸易额为7.38亿美元,其中云南进口额增幅达到156%,泰国已经成为云南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云南省对泰国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有色金属、农产品和磷化工产品。

进口商品主要是橡胶、花卉、锡矿砂及其精矿。

在农业方面,云南成为泰国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和通道;在旅游方面,双方各有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是两地人民首选旅游目的地;在教育方面,互派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增进友好关系的使者。

值得一提的是,昆曼大通道远远超出了云南与泰国经贸合作的范围。

2010年,磨憨口岸进出口额5.7亿美元,增长59.3%,超过了云南与泰国的贸易总额,成为了中国与泰国的贸易物流大通道。

1.1.2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往来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滇泰双方的经贸发展日益密切,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是泰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合作国,但泰国仅是云南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这与滇泰两国的贸易发展潜力是极不适应的。

滇泰双方还应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

在贸易结构方面,云南从泰国进口的商品远远少于出口到泰国的商品,进口的种类基本上也是原料和中间产品,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

云南出口到泰国的商品中虽然有一些带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机械电气产品,但其金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比较少。

可以说云南与泰国双方在贸易上的互补性主要是天然资源方面的,而不是经济结构方面的。

这就决定了双方之间的进出口的失衡,也使双方贸易处于较低水平。

在投资方面,云南与泰国的相互投资从投资额来看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

云南在泰国的累计投资额远远少于泰国在云南的累计投资额。

从投资主体来看。

泰方来云南投资的全部是私营企业。

而云南到泰国投资的大多是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很少。

这说明云南的私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不足。

再从投资范围来看,云南在泰国的投资领域要比泰国在云南的投资领域少得多,仅限于贸易、旅游、建筑、医药这少数几个领域。

究其原因,也与云南的资金实力弱和外向程度低有关。

综上所述。

目前滇泰经贸关系不论是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还是在相互投资方面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1.1.3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往来的未来方向尽管存在着上述不利影响,滇泰经贸关系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东盟自贸区的成功建立以及正在完善中的云南“桥头堡”建设项目都是双方的未来发展的有利保障。

为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特色产业合作。

云南在烟草、机床制造、矿产开发、化工等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滇泰双方各自在矿产资源、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推进“冷果换热果”、“鲜花换水果”、“蔬菜换石油”项目有更大的进展;进一步通过云南物流企业与泰国物流企业的对接和洽谈,推动构建昆曼公路物流体系;进一步巩固滇泰贸易合作,深化传统合作项目,积极探讨加强合作的有效途径,强化优势互补,扩大双方的贸易和交流合作。

其次,要积极推进合作机制建设。

以推进双边“通路、通商、通电、通关”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云南与泰国在投资贸易、资源开发、通关便利等方面的沟通磋商机制。

充分利用云南-泰北合作机制,推进解决昆曼公路贸易便利化问题。

每年昆交会及GMS经济走廊论坛期间,利用各国商务部及地方政府行政长官会聚一堂的平台,把昆曼公路便利化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寻求长效解决方案。

最后,要大力促进会展经济发展。

云南将继续组团参与泰国举办的各类重要经贸会展活动,推动广泛的贸易合作。

一年一度的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已逐步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泰方企业和客商应充分利用昆交会平台,寻找商机。

总的说来,随着各方加力滇泰经贸合作,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往来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1.2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合作现状及未来1.2.1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合作现状2000 年,滇缅贸易额已增至 3.6 亿美元,缅甸成为云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2008 年滇缅贸易额突破 10 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 12.27 亿美元,年均增长26.46%。

其中,云南省对缅甸出口额由2000 年的 2.93 亿美元上升到 2009 年的 7.75 亿美元,对缅甸进口额由 2000 年的 0.70 亿美元上升到 2009 年的4.52亿美元,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云南省对缅甸贸易都呈上升趋势。

如今缅甸已成为云南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边贸伙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伙伴和对外投资目的国。

从贸易结构来看,云南省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8年占云南省出口的 84%,其中磷化工 31.3%、机电产品 19.6%、有色金属 8.6%。

进口商品以原材料为主,2008年占 87.4%,其中金属原材料 44.5%、非金属原材料 22.9%。

缅甸主要出口产品为天然气(占出口总额的42%)、农产品、矿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进口商品种类依次为:消费品、资本货物和半成品等。

从投资方面说,2009 年云南省新批境外投资企业 65 家,中方协议投资额4.99 亿美元,实际投资额 2.7 亿美元。

其中,云南新增投资缅甸 10 家企业,协议投资额 1.8 亿美元,实际投资 0.86 亿美元,占当年云南省境外实际投资额的 32%。

截止到 2009 年底,云南省累计对缅投资项目 60 多个,协议投资金额 3.9 亿美元,涉及领域主要是农业开发、印刷业、橡胶种植、卷烟生产、蔗糖加工、水泥生产、车辆组装等。

滇缅贸易额统计表1.2.2云南与缅甸经贸合作的特点滇缅贸易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滇缅贸易是中缅贸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缅贸易中一直占有较大份额,但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微不足道。

自 2000-2009 年,中缅贸易额平均只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的 0.1%,滇缅贸易的份额可想而知更加微小。

滇缅贸易在云南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云南对周边三国贸易的主角,2009 年滇缅贸易额是云南对周边三国贸易额的 56.5%。

但滇缅贸易总体发展趋势在不断增长,但贸易额增幅不大。

2009 年的滇缅贸易额相比 1989 年,仅增长了 4.6 倍。

滇缅贸易不平衡逐年加大,云南省长期贸易顺差,贸易不平衡导致贸易问题加剧。

而且滇缅边贸是滇缅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边贸的主要部分,多年来情况一直如此。

云南向缅甸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以化工、纺织、冶金、农产品、机械、药品等产品为主,与缅甸经济结构互补。

以2008 年为例,滇缅贸易出口商品种类达到了 2348 种,几乎涵盖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大部分品种。

这表明云南出口的商品非常适合对方生活和生产的发展需要,形成了良好的出口发展空间。

而云南从缅甸进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贸易商品种类较少。

2008 年云南从缅甸进口商品只有 181 种。

以水产品、农产品、矿产品、林产品(原木和锯材)、橡胶、珠宝玉石等为主。

1.2.3云南与缅甸经贸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据云南省发改委介绍,滇缅双方在经济结构、市场需求、资源优势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今后的合作重点将放在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和互补性贸易上。

具体来说,云南将与缅甸在矿业开发、农林业及农林产品加工、旅游合作、能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能源开发上,发改委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云南和缅甸在能源开发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能源贸易、合资合作、工程承包等方式积极推动双方在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发领域的深入合作。

总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滇缅扩大合作面临良好机遇。

1.3云南与越南的经贸合作现状及未来1.3.1云南与越南经贸合作现状1991 年中越关系正常化,滇越经贸合作开始取得较快增长,十多年来,滇越贸易在云南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7 年滇越贸易额达到 97167 万美元,越南首次成为云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国。

2008 年与 2009 年越南仍是云南省第二大外贸伙伴国。

2009 年,滇越贸易额 79001 万美元,占中越贸易额的 3.75%,占云南省对外贸易额的 9.85%,其中云南出口 66132 万美元,进口12868 万美元,云南顺差 53264 万美元。

在贸易种类上,云南对越出口商品主要有:烤烟、铝、锌、种用稻谷、咖啡、石膏、水泥、电池、黄磷、偏磷酸、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钠、磷酸氢二铵。

云南从越南进口商品主要有:干、鲜水果、铁矿砂、锌矿砂、铬矿砂、丙烯共聚物、天然胶乳、包装纸、木材。

在投资上,截至 2009 年,云南在越南的投资企业达 63 家,累计协议投资金额 1.18 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