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透射比浊法 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原理是

合集下载

黄疸因素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黄疸因素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黄疸因素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的影响目的探讨免疫透射比浊法中黄疸对检测血清白蛋白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双份已知白蛋白浓度(低、高值)的血清中分别加入胆红素纯品,制成含不同胆红素浓度梯度的黄疸血清,再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白蛋白含量,比较分析黄疸因素对血清白蛋白检测的影响。

结果普通黄疸(胆红素浓度低于400 umol/L)对白蛋白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选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对黄疸的抗干扰能力较强。

标签:黄疸;免疫透射比浊法;白蛋白;抗干扰在临床工作中,人血清中很多因素对生化检测结果存在干扰,其中标本黄疸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1]。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诊疗的决定是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做出的。

近来有公司推出血清白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商品化试剂,该试剂基于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开发出来的,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其抗干扰能力目前尚无权威性的报告,国内临床普遍担心由于标本因素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影响,以致现在这种新型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商品化试剂还没有在临床上大规模使用。

因此,本实验单就黄疸因素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的影响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1.1.1 仪器日立7180(日本)生化分析仪。

1.1.2 试剂及校准品采用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产品,批号为67748。

1.1.3 质控品低值、高值采用北京利德曼公司生产的质控液(低值208091G、高值205311E),中值采用北京豪迈公司生产的质控液(6872F)。

1.2 黄疸的血清标本的制备取含低、高浓度白蛋白双份新鲜血清,白蛋白含量分别为35.50 g/L(低值白蛋白组)及51.08 g/L(高值白蛋白组),将胆红素纯品与上述双份新鲜血清制成含不同胆红素浓度梯度的黄疸血清,黄疸浓度依次为34.5 μmol/L,99.0 μmol/L,189.0 μmol/L,378 μmol/L,756 μmol/L。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浊度产生与测量原理
浊度产生
浊度测量
当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形 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在反应体系 中产生浊度,浊度的高低与复合物的 数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反应体系的浊度变化,可以 间接推断出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常用 的浊度测量方法包括透射比浊法和散 射比浊法。其中,透射比浊法是通过 测量光线通过反应体系后的透射光强 度来计算浊度;散射比浊法则是通过 测量光线在反应体系中散射的光强度 来计算浊度。
作用机制
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不同作用。例如,IgG是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IgA主要分布于粘膜表面,参与粘膜免疫;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早期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的主 要抗体;IgD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B细胞活化有关;IgE则与过敏反应相关。
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通过检测可以评估 疫苗接种的效果。
健康状况评估
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通过检测可以评估个 体的健康状况。
个性化健康管理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建议,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整。
THANKS
感谢观看
Chapter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感染性疾病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可以辅助诊断各种感染 性疾病,如病毒、细菌和 寄生虫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异常表达与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
肿瘤
某些肿瘤会导致免疫球蛋 白水平异常,通过检测可 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预后 评估。
试剂选择与配制
选择高质量的免疫比浊法检测试 剂盒,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准确

免疫检验考试辅导:免疫透射比浊分析简介

免疫检验考试辅导:免疫透射比浊分析简介

透射比浊法的基本原理是测定一定体积的溶液通过的光线量,当光线通过时,由于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的减少,测定的光通量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成反比。

(一)原理
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IC),当光线透过反应溶液时,由于溶液内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少,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即光线吸收越多,可用吸光度表示。

吸光度和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当抗体量固定时,与待检抗原量成正比。

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可测出待检抗原含量。

附:免疫胶乳比浊法
原理:选择一种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粒,吸附抗体后,当遇到相应抗原时,则发生凝集,单个胶乳颗粒在入射光波长之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胶乳凝集时,则使透过光减少。

这种减少的程度与胶乳凝集成正比,与抗原量成正比。

该法敏感度高,试剂稳定,因反应液中无PEC沉淀剂的影响,个体IC对结果影响也小,所以结果稳定、可靠,特异性好;不需特殊仪器设备,一般分光光度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均可使用。

(二)实验要求
1.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

2.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要足够多,如果数量太少,溶液浊度变化不大,对光通量的影响不大。

3.透射比浊是依据溶液中颗粒形成或增加而使透射光减弱的原理来定量检测抗原,检测仍需抗原抗体反应的温育时问,检测时间较长。

4.检测用抗体一般应选择高亲和力的抗体,在检测中要保证抗体过量。

应制备标准曲线。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真题1、问答题常用的离心方法分几类?正确答案:常用的离心方法大致可分为平衡离心法、等密度离心法、经典式沉降平衡离心法等三类。

2、问答题简述蛋白质测序仪的主要应用。

正确答案:蛋白质测序仪(江南博哥)获得的蛋白质序列信息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蛋白质的鉴定:在凝胶电泳中出现的未知条带可以利用蛋白质测序仪来测定其序列,为探索蛋白质的功能提供线索。

(2)分子克隆探针的设计:是蛋白质序列信息的基本用途之一。

用蛋白质序列信息设计PCR引物和寡核甘酸探针。

可以利用这些探针进行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3)抗原的人工多肽合成:由合成多肽免疫产生的抗体常用来证实和纯化新发现的蛋白质。

此外,合成的多肽类似物能够揭示蛋白质重要结构特征和提示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3、问答题第三代自动血培养仪有哪些性能特点?正确答案:(1)培养基营养丰富;(2)以连续、恒温、振荡方式培养,细菌易于生长;(3)培养瓶多采用不易碎材料制成,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4)采用封闭式非侵入性的瓶外监测方式,避免标本交叉感染,且无放射性污染;(5)自动连续监测,缩短了检测时间,阳性标本检测可快速、准确;(6)结果报告及时,85%以上的阳性标本能在48小时内被检出;(7)培养瓶多采用双条形码技术,只需用电脑上的条码阅读器扫描报告单上的条码,就可直接查询到病人的结果及生长曲线;(8)培养瓶可随时放入培养系统,并进行追踪检测;(9)数据处理功能较强,数据管理系统随时监测感应器的读数,依据数据的变化来判定标本的阳性或阴性,并可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10)设有内部质控系统,可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11)可进行血液及所有无菌体液的细菌培养检测。

4、单选库尔特原理中血细胞的电阻与电解质溶液电阻的关系是OoA.相等B.大于C.小于D.大于或等于E.小于或等于正确答案:B5、问答题电泳技术根据分离原理如何分类?正确答案:根据分离原理可分为移界电泳、区带电泳、等速电泳、等电聚焦、免疫电泳等。

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投射比浊法(修改版)

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投射比浊法(修改版)

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投射比浊法1.定义:(1)免疫比浊法: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分别加入递增量的抗原,经一定时间后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用浊度计测量反应液体的浊度,并由此推算样品中的抗原含量。

(2)免疫投射比浊法: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

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的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

2.原理(1)免疫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动态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当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而且比例合适(一般规定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的促聚剂(聚乙二醇等)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当抗体浓度固定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量随着检样中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也随之增加。

通过测定反应液的浊度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检样中抗原的含量。

(2)免疫透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时间内复合物聚合出现浊度。

当光线通过溶液时,可被免疫复合物吸收。

免疫复合物量越多,光线吸收越多。

光线被吸收的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正比。

利用比浊计测定光密度值,复合物的含量与光密度值成正比,同样当抗体量一定时,光密度值也与抗原含量成正比。

本法较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和火箭电泳等一般免疫化学定量方法敏感、快速简便,但要求免疫复合物的数量和分子量达到一定高度,否则就难以测出。

3.关系4.免疫比浊法适用的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生化仪常见的检测方法终点法连续检测法比浊法均相酶免疫分析。

免疫比浊法名词解释

免疫比浊法名词解释

免疫比浊法名词解释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免疫比浊法。

这免疫比浊法啊,就好比是一场“战斗”!
想象一下,身体里有好多小“敌人”,也就是各种抗原啦。

而我们要怎么发现这些“敌人”呢?免疫比浊法就闪亮登场啦!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侦探”,能把这些抗原给揪出来。

它的原理呢,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是让抗原和专门对付它的抗体相遇,然后它们俩一结合,就会形成一些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可不是普通的东西哦,它们会让溶液变得浑浊起来。

就好像原本清澈的水里突然多了很多杂质,变得不那么透明了。

然后呢,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仪器,去测量这种浑浊度。

浑浊度越高,说明抗原越多呀!这是不是很神奇?
你说这免疫比浊法是不是很厉害?它能帮我们检测好多东西呢!比如说一些疾病的标志物,这样医生就能更快更准确地判断我们的身体状况啦。

而且啊,免疫比浊法还挺“聪明”的呢!它可以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这就像是有两个不同“性格”的侦探,各有各的本事。

透射比浊法呢,就像是一个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侦探,它通过直接测量透过溶液的光的强度来判断。

而散射比浊法呢,就像是一个更机灵一点的侦探,它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发现线索。

你看,这免疫比浊法多有意思啊!它在医学领域可是发挥了大作用呢。

没有它,我们怎么能那么快那么准确地知道自己身体里的情况呢?
免疫比浊法真的是医学检测的好帮手啊!它就像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了解身体内部世界的道路。

它让我们对疾病有了更及时的发现和应对,难道不是吗?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免疫比浊法,它可是守护我们健康的重要一环呢!。

散射免疫比浊法

散射免疫比浊法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第一节 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一节
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免疫比浊技术分类:
透射免疫比浊法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散射免疫比浊法
(nephelometry immunoassay)
终点散射比浊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一、透射免疫比浊法
8 13 25 60 150 230 300 360 415 450 480 500 — 5 12 35 90 80 70 60 55 45 30 20
(二)技术要求
速率散射比浊法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抗体浓度及 纯度直接相关,需选用抗体纯度及亲和力交高的试 剂。此外,要保证待测样本血清的性状符合要求, 如严重脂血等即为不合格样本。
(三)方法学评也小,因此结果稳定、可靠, 特异性好,精确度高,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设备,一般分光光度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或散射比浊仪均可使用。
返回章目录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种
(三)方法学评价
该法具有快速、敏感度及精密度高的特点, 其最大优点在于快速,检测不必等到抗原抗体 达到平衡,大大节省反应时间,每小时可检测 标本数十份;敏感度高,最小检出量达微克/ 升水平。
四、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将抗体吸附在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粒 上,制成致敏的胶乳颗粒,当遇到相应抗原时, 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胶乳颗
抗原抗体反应曲线
二、散射免疫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散射比浊法是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

临床检验仪器第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仪器习题

临床检验仪器第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仪器习题

第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仪器一、名词解释1.酶免疫分析技术:利用酶的高效催化和放大作用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标记免疫技术。

2.均相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过程中抗原抗体反应后,无需分离结合和游离的酶标记物,直接根据反应前后酶活性的改变进行待检物质测定的分析方法。

3.非均相酶免疫分析法:在酶免疫测定中,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需分离游离的和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的酶标记物,然后对经酶催化的底物显色程度进行测定,再推算出样品中待测抗原(或抗体)含量的分析方法。

4.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利用化学发光现象,根据物质发光的不同特征,即辐射光波长、发光的光子数,与产生辐射的物质分子的结构常数、构型、数量等密切相关,通过受激分子发射的光谱、发光衰减常数、发光方向等来判断分子的属性及发光强度进而判断物质的量的免疫分析技术。

5.免疫浊度检测:将液相内的沉淀试验与现代光学仪器和自动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分析技术。

6.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以放射性核素为标记物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7.非均相荧光免疫测定法:抗原抗体反应后,先把Ab*Ag 与Ab*分离,然后测定Ab*Ag 或A b*中的标记物的量,从而推算出标本中的A g 量的方法。

8.均相荧光免疫测定法:抗原抗体反应后,Ab*Ag 中的标记物失去荧光特性,不需进行A b*Ag 与A b*的分离直接测定游离的A b*量,从而推算出标本中的A g 量的方法。

9.闪烁体:是将核辐射能激发分子转化成可探测闪光的荧光物质。

常用的有有机闪烁体、无机闪烁体和特殊闪烁体等。

1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是用镧系稀土元素及其螯合物(如 Eu3+螯合物) 作为示踪物标记抗原、抗体、核酸探针等物质,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11.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检测化学反应中,某些化学基团被氧化后形成激发态,并在返回基态的同时发射一定波长的光子。

仪器利用这种化学基团标记在免疫分析的抗原或抗体上所建立起来的免疫分析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透射比浊法一、原理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

这一方法早于1959 年Schultre 和Schuick 等报道应用于血浆蛋白与其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导致浊度的改变,再进行透射比浊测定,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的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

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形成量的多少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的方法。

在介质溶液中,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形成复合物,一定的条件包括:①对抗体的要求,作为体液或组织中蛋白质种类很多,若要快速特异检测,要求有单价特异抗体才能与抗原形成复合物。

某一种蛋白质,有其特异抗体才能与该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行定量,若抗体不纯混杂有另一种或两种少量的抗体,这种免疫复合物就不是单一复合物而是大杂烩,结果偏高;②抗原抗体比例适当,因免疫复合物形成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复合物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第二阶段是初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此阶段是复合物交联成大的网格状结构;第三阶段是复合物聚合产生絮状沉淀。

只有在抗原与抗体等价时即无过剩抗体,此时,复合物的结合与解离处于平衡状态,其混浊程度达高峰。

在抗体过量时,随抗原量的增加而复合物形成也增加,其测定只能在反应曲线的左侧进行(见图18-4 );3—般要求溶液中有非离子性亲水多聚体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如聚二乙醇6000等。

溶液pH为6.5〜8.0之间为宜。

载脂蛋白有形成两性螺旋片(amphipathic helix )的特性, 对脂质(特别是磷脂)有高度亲和力,与脂质结合后有时会掩盖抗原位点或构象改变,可以部分或完全丧失对抗血清的特异反应。

为此,载脂蛋白检测过程中有必要先暴露抗原位点,所用试剂有表面活性剂,尿素,盐酸胍和吐温等解离蛋白剂,或用四甲基脲脱脂或有机溶剂脱脂等暴露抗原决定簇等方法,血清脂蛋白颗粒中的载脂蛋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行定量;④抗原不能过量,因为抗原过量,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不但不增加,反而会减少,光散射或光吸收减少,检测结果反而偏低。

图18-4抗原抗体反应曲线在免疫比浊过程中,由于抗原抗体结合的三过程,从而导致光密度与浓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一般是3次方程曲线关系。

若将抗原与抗体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特征恰当地反映岀来,需要经过3次方程拟合成近似直线化的曲线方程,再进行运算,免疫比浊中,采用终点法或速率法,用5个或7个不同梯度进行定标,经3次曲线方程求岀一条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浓度与光密度的关系曲线方程,才能作为定量的工作曲线。

二、血清ApoA 1( B ioo )透射比浊测定法脂蛋白抗原在溶液中与相应特异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混浊颗粒,分散于溶液介质中,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其混浊程度,进行ApoA 1( Bp。

)的定量测定。

(一)手工操作1 •原理血清ApoA 1( B ioo) +抗人ApoA 1( B ioo)—抗原抗体复合物—测定光密度2 •试剂(伊利康)(1 ) Apo缓冲液(R I),含4%PEG6000和表面活性剂(2)羊抗人ApoA I( B ioo)抗体液(R H):监用前取抗血清200g l,力口0.9%NaCI液700 g l,混匀,待用,置冰箱一周内有效。

(3)A poA 1(B100)参考血清(R 山)3.操作(1 )按ApoA I抗血清液或ApoB 100抗血清100卩1,加相应的Apo缓冲液0.9ml的比例混合成单一试剂(Apo 抗体液)。

最好临用前配制当天用量。

(2 )各试剂用量如下表ApoA I ApoB 100标准管测定管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空白管参考血清 5 gl5gl待测血清5gl5glApoA I抗体液 1.0ml 1.0ml 1.0mlApoB 100抗体液 1.0ml 1.0ml 1.0ml 混匀各管,37 C保温10min,波长340min,于半自动分析仪上先吸入空白管液,再吸入标准管,仪器根据光密度及参考值得出一换算系数,再吸入测定管,仪器内根据光密度及系数进行运算,打印结果。

(3)定标方法,根据免疫比浊法原理,应取多点(3〜9点),按y=a+bx+cx 2+dx3的3次方程回归曲线进行定标,制作参考工作曲线。

①校正工作曲线的绘制:配制抗血清稀释工作液:按R I试剂0.9ml,加R H试剂100卩啲比例(Apo抗体液)混匀,待用。

制备5点校正液:取R山(参考血清),用0.9%生理盐水倍比稀释成5个浓度,第5管为原参考血清浓度,其他4管分别为第5管的1/2、1/4、1/8、1/16 (或浓度为0即0.9%NaCl )。

表18-20 标准曲线制备的各管(点)浓度管号123451 号管( 0)( g)52 号管(1/8)( g)53 号管( 1/4)( g)54 号管( 1/2 )( g)55 号管(1/1 )( g)5Apo 抗体液( ml) 1.0 1.0 1.0 1.0 1.0混匀各管,置37 C水浴保温10min,按程序上机作工作曲线②标本测定:吸待测血清(测定管)5g,加上述稀释抗血清工作液1.0ml,于37 C水浴保温10min,上机读数,打印结果。

③如测定值超过工作曲线上限值,仪器会打印显示过高”此时,将待测标本稀释1倍再测。

④每批号的抗血清应作一次多点定标,即测定标本的抗血清应与定标的抗血清是同一批号抗血清。

(二)生化分析仪测定1 •原理脂蛋白抗原在溶液中与相应特异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混浊颗粒分散于溶液介质中,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其混浊程度,进行ApoA 1( B ioo )的定量测定。

ApoA 1( B ioo) +抗人ApoA 1(B ioo)宀抗原抗体复合物宀测定吸光光密度2 •双试剂单(双)波长法图I8-5 ApoA I五点免疫定标曲线图(以CL-7200仪器为例)(4)上机(终点法或两点法)4比严抗Apo堪补雅340nrn(RD ?(RI ) 3 二‘詁!!CM)(1 ) 试剂(温州伊利康)R I: Apo缓冲液,含4% PEG6000和表面活性。

项目R n:R山:(2)ApoA I ApoB ioo 羊抗人ApoA ( B ioo)稀释抗血清Apo定值血清各试剂及标本用量如下表:血清Apo缓冲液(R I)300 〜350 gl300 〜350 glApoA I抗血清液(R n)80 〜I00 glApoB ioo抗血清液(R n)80- IOO gl(3) 定标:以5点Apo梯度浓度,采用免疫定标法按表I8-2I参数上机定标,如图I8-5所示。

(5)说明:①Apo测定的光密度从340〜700nm范围都可采用,多用340nm ;②国内已有的Apo试剂盒均无需处理;③血清标本也无需处理,均可直接检测;④本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自动扣除空白,快速准确;⑤效价不同的抗血清,其用量应作适当的调整。

(5)计算△ A=A2-A1,以厶A值采用免疫定标自动运算。

3. 单一试剂单波长法(1)试剂同双试剂法(2)标本及试剂用量:按ApoA I抗血清液或ApoB抗血清液(R II )100卩加相应的Apo缓冲液(R I )0.3m l的比例混合成单一试剂(Apo抗体液)。

最好临用前配制当天用量,此抗体液置2〜8C保存一周有效。

(3)定标:按五点梯度稀释定值血清(见表18-21 ),以终点法或两点法进行免疫定标。

(4)按以下步骤操作:Itl清2-曲1J/V(AI)340 nm曲光密芟;'A2";Apo 比输300 - 350^15-10S5^6min(5)以厶A=A2-A1值按免疫定标自动运算。

(6)说明:①该法一般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②通过设延迟时间以扣除空白;③R I、R I试剂以临用时混合为好,未用完的混合试剂应置于2〜8 'C冰箱保存,只允许使用一周;④血清标本无需再处理。

4. ApoA I、A I、B、C I、C山和E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有关数据。

(1 )上机参数(以CL-7200型为例)如表18-21所示。

表18-21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oA I Apo有关参数A IBC I C山E反应类型终点法样品量 3 gl 3 gl 3 gl8 gl 3 gl 5 gl 600nm (第一) 数据数据700nm700nm700nm 测量波长700nm (第二) 数据数据340nm340nm340nm第一波长5min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反应时间第二波长4.99min数据数据数据数据数据试剂I 350gl290 X350X l 300X l 290Xl350Xl试剂U 100g l75X l100X l50Xl75Xl50Xl单位g/L g/L g/L mg/dl mg/dl mg/dl标准浓度点数555555(2 )标准曲线制备参数如表18-22所示。

表18-22 生化分析仪检测Apo的定标浓度标准管号123456稀释倍数0 1 :21:4 1 :81:1604321.510.80 ApoA I 度数(g/L)17286ApoA H 度数(g/L)36189 4.5 2.250 ApoB 浓度(g/L)1809145.522.611.30 ApoC H 浓度(mg/dl)4210.50.250 ApoC 山浓度(mg/dl)5 2.5 1.250.630.310 ApoE 浓度(mg/dl)105 2.5 1.250.6250 5.单一试剂和双试剂检测方法的比较单一试剂和双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光密度变化过程,如图18-6 所示。

从理论上考虑任何一种生化测定方法的试剂,临用时混合最好,可以消除试剂各种成份的自身化学变化和相互影响。

而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将几种不会起化学反应而又无相互影响的试剂配制成2〜4种,临用时按一定比例配制使用。

临床化学试剂盒,目前主要以1或2种试剂形式供医学检验使用,即单一试剂和双试剂两种形式。

笔者认为双试剂比单一试剂好,尤其是含酶试剂和免疫试剂以双试剂包装形式为好,有利于对酶的活性或抗体效价的保存。

单一试剂是所有试剂混合在一起,存放过程中,有可能因化学物质的存在而损害试剂中的工具酶或抗体,存放时间越长,损害可能性越大,然而双试剂不存在这一问题。

对脂质的测定双试剂法更显其优越性,因为血清中脂质与载脂蛋白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当测定试剂与血清标本混合后,首先解联脂蛋白,让其释放出脂质和载脂蛋白,。

作为免疫测定试剂还兼有使载脂蛋白抗原决定簇暴露的作用。

当R1试剂作用完后,加进第二试剂(R2 )后,使其抗体适应抗原决定簇的要求,达到抗原抗体结构呈完全的互补状态,从而产生最大的抗原抗体结合量,达到定量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