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凝聚法治共识(第二课时 )3任务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4.2《凝聚法治共识》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4.2《凝聚法治共识》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4.2《凝聚法治共识》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理解法治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法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治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对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2.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法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精神。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法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场地。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践行法治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5.拓展(10分钟)运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法治的魅力。
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2018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凝聚法治共识》教案

2018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凝聚法治共识》教案教案:凝聚法治共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法治,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意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法治的概念和内涵;2. 理解法治的意义和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法治的概念和内涵;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3. 观摩法:通过观摩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实践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某小学生在路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狗,他想带回家抚养,但家里不同意。
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2. 概念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法治的概念和内涵)(1)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上述案例中应该怎么做?为什么?(2)解释法治的概念和内涵: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法律来治理社会和管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方式。
3. 法治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1)通过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a. 法治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意义是什么?b. 你认为没有法治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c. 你认为法治对你个人有什么影响和意义?(2)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整合。
4.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培养(1)通过观摩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实践和效果。
可以邀请法官或律师来校演示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具体实践和运作方式。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2框《凝聚法治共识》精品课件

②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探究与分享 P5※46.怎样厉行法治(要求)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 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 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我守法,是 因为法律规 定不能违法 。
我守法, 是因为我 害怕,不 敢违法。
我守法,是
我守法,是
因为为发挥
因为有法律
带来很多麻
采用自由,
烦,不愿违
我选择自觉
法。
守法。
➢ 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
的?
※6.怎样厉行法治(要求)?
④ 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 法⑤守社法会用:法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 相关法链治文化环境。 接P54
交通警察在道路在执勤、查处交通违法 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 和 机动车查验时,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 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记录执勤、 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
维护社会 治安
管
理
维护
社
交通
会
生
活
安全检
环境
探究与分享: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体 现了政府作用是?
保障百姓 保障义务
住房
教育
农民免费 法制宣
便民服 务
文化
救助流浪 人口
提 供 公 共 服 务
课堂笔记
1. 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 作要求?(选择) ①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②权力来源:人民 ③宗旨:为人民服务 ④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 人民谋利益。
②要求:
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了解)
※③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探究与分享”P53:
初三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专题:建设法治中国-3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
对知识要点进行学习梳理
【学习任务二】
分析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材料(材料一至材料三),回答问题。
1.观看视频资料《法治中国》
课前学习任务复习建设法治中国课程内容完成建设法治中国思维导图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对知识要点进行学习梳理学习任务二分析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材料材料一至材料三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单模板
表4学习任务单文本参考样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专题:建设法治中国
教科书
书名:《道德与法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第1,通过对法治内涵及要求、法治作用及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等知识梳理,建立建设法治国家知识脉络体系。
第2,通过学以致用,分析时政,能够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法治意识,践行法治精神。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建设法治中国课程内容,完成建设法治中国思维导图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19张PPT)

课堂小结
一方面( 另一方面(
) )作用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
来源于(
)宗旨
宗旨是(
)
法治政府
(
):总要求 要求
依法行政 具体要求
政务公开
防权滥用
总要求(
)
凝聚 法治共识
公民( )
厉行法治
具体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 人员( )
法治文化导向
(
)
关系
共同发挥作用 ( )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道德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 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 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 务。
具体要求:
对现代社会公 民的要求
对政府对其工 作人员的要求
法治宣传 营造环境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 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中心在事项审批上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 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办事 模式,各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
新知讲解
思考:
行政服务中心集合这么多政府部门以及这样的办 事模式,体现了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是什么?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 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享受着政府 提供的公共服务。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 服务,政府的工作要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 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一、法治政府
运用你的经验 在生活中,人们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乱伐树木 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
向交通局反映 找工商局办理 向教育局求助 向林业局反映 到民政局去办理
4-2 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探究一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宗旨
思考:以上情境中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哪些作用?
提示: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思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权力来源?
提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笔记政府的作用及宗旨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2)以法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结合视频思考一:民警“暴力”执法,说明了厉行法治要怎么做?
阅读课堂素材,学生思考:结合外地游客的行为,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厉行法治需要如何做?
思考该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淄博烧烤热点素材,思考:以上情境中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哪些作用?
思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权力来源?
阅读课堂素材,思考:腐败官员纷纷落马启示我们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
卖超标芹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思考:行政机关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想一想: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
是什么?
监督: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
防范: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第二目厉行法治
探究四如何厉行法治
结合视频思考一:民警“暴力”执法,说明了厉行法治要怎么做?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提示:交通管理部门、工商局、林业局、民政局、教育局
4.2凝聚法治共识(作业)-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第8课时凝聚法治共识【课前预习】——课前测一测,心中有把握1.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政府的宗旨是为,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课堂作业】——课堂及时练,知识掌握牢一、单项选择题1.2021年3月21日,百色市教育局在全市12个县(市、区)同时举行防范学生安全事故宣教活动启动仪式,发动全社会共同筑起学生安全防护网,得到全市人民赞扬。
这表明百色市教育局①通过宣教有效杜绝学生安全事故发生②对未成年人成长实施了网络保护③坚持生命至上,珍视生命、守护生命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22年某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将不断深化法治建设,持续优化政府职能,完善法治政府体系建设。
我市要建设好法治政府就必须①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水平②依法做好政务信息公开③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④推动政府做到公正司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依法行政的核心是A.依宪治国B.依宪执政C.依法治国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说明①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二者相互融合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③以道德承载法治理念,以法治滋养道德精神④既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4.2凝聚法治共识(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

答案: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提高治理效能等。加强法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法治体系,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三是严格执法和司法,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是推进法治改革和创新,提高法治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5.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专门的演讲和辩论活动。
6. 更加详细和深入地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激发他们对法治的深入思考。
我深知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完成《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本中《凝聚法治共识》章节后的练习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在法治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发现自己在讲解法治的组成部分和原理时,过于依赖教材和PPT,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未来,我计划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讲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治知识。
在法治案例分析环节,我感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小组讨论前,给出明确的讨论问题和指南,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此外,我也会在讨论后,及时给予反馈和点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 请谈谈你对法治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
答案:法治观念是指公民对法治的认识、信仰和尊重,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二是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如参与选举、参与立法讨论等;三是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遇到问题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四是提高法治素养,关注法治动态,了解法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精神、規则意识、尊法学法、法治宣传
2.规范、教化、促进、支撑、相辅相成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根据图片或资料或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1.厉行法治的内涵是什么?
2.不同主体应该如何厉行法治?
3.法治与德治有何关系?
学习
《法治中国》-法治与德治下的中国
(4)社会:加强,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2.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需要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徳的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
厉行法治
1.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1)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 、 。
(2)公民: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强化,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学习任务单模板
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任务单文本参考样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第2课时-厉行法治
教科书
书名: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填空、做好笔记,初步学习厉行法治的具体知识,能够明确国家和政府层面在厉行法治中的榜样作用,以及公民在厉行法治中的作用,得出法治宣传的意义,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