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校园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监测背景

二、监测目的及意义

三、现场调查及考研

四、采样点的布设

五、监测项目及其频率

六、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值

七、采样方法(主要是甲醛、氨、细菌总数和氡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八、质量保证和措施

九、华东交通大学室内空气综合评价

十、环境监测课设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十一、参考文献

一、监测背景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理、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2800余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大学。

二、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连续监测,评价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评价华东交通大学食堂,宿舍,教学楼和实验室的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污染源很广泛,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更多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

(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2)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

(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对污染物接触的水平。

至今,室内空气已经成为人们和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是环境和卫生监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工作,了解室内污染物来源、种类以及污染水平和浓度变化规律,为评价、管理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本课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监测校园室内空气质量,为环境质量不好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一个环境质量优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四、现场考查及调研

校园内室内空气的污染来源一是来自人体排出,教室、食堂均为人口密集处;二是来自新建

或正在装修的教学楼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及涂料(如教学楼八栋以及学生公寓二十三栋);三是来自各科教学的实验室的化学品(如化学生物实验室)。

五、采样点的布设

楼十二栋,靠近三食堂的学生宿舍二十三栋、靠近四食堂的学生宿舍六栋,以及环境工程系实验室。

六、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值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只有当监测出来的数据在其所限制的浓度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当超过此浓度范围,则空气质量需要改善。

七、采样方法(主要是甲醛、氨、细菌总数和氡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1)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A.原理

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在高铁离子存在下,嗪与酚试剂的氧化产物生成蓝绿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法检出限为0.1ug/5ml(按与吸光度0.02相对应的甲醛含量计),当采样体积为1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

B.仪器

a.多孔玻板吸收管普通型,内装10ml吸收液

b.气泡吸收管:10ml

c.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1L/min,流量稳定。

d.具塞比色管 10ml,体积刻度应校准。

e.分光光度计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630nm下,测定吸光度

C.试剂

a.吸收液:称取0.10g酚试剂(简称MBTH)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即为吸收原液。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内可以稳定3d,采样时取5.0ML原液加入95ML水,即为吸收液。

b.1%硫酸铁铵溶液:称取1.0g硫酸铁铵,用0.10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c.甲醛标准溶液

D.采样

用一个内装5.0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L。

E.标准曲线的绘制

P684

F.计算

P684

(2)氨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P397)

A.原理

B.仪器

C.试剂

D.采样

E标准曲线的绘制

F.计算

(3)细菌总数的测定———自然沉降法(p459)

对于空气中菌落总数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按暴露于空气一定时间的标准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来表述;另一种是按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菌落数表示。而我们采用前者,采样方法为自然沉降法,即采用9CM直径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经37度、48小时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由于自然沉降法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所得数据部稳定。此外该方法只能采集到培养基上

方有限范围内具有一定质量的带菌粒子,无法准确反映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为对居室及办公场所所空气中微生物质量做出准确测定和评价,宜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实验室条件有限,故舍用。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对旅店业内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做出了规定,采用自然沉降法时1~2星级饭店、宾馆及带空调的饭店、宾馆空气中细菌总数应小于10cfu/皿,普通旅店、招待所应小于30cfu/皿。

A.仪器

B.试剂与材料

C.采样和测定步骤

D.计算

(4)氡的测定——环境氡测定仪(FD216型)

产品说明

商品名称:FD216 环境测氡仪

应用领域

适应于测量环境氡、土壤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室内环境检测、建筑业、环保、卫生及地质找矿等领域。主要特点

(1)灵敏度高、测量时间短、智能化、操作方便;

(2)体积小,重量轻,适合野外携带;

(3)泵吸式采气,闪烁瓶法测氡,既可现场瞬时测量也可用于连续监测;

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3~10000 Bq/m3 (环境氡)

300~100000 Bq/m3 (土壤氡)

(2) 灵敏度: ≥0.7∕Bq.m-3 (20分钟计数)

(3)本底≤0.5 cpm;

(4)存储功能:存储测量结果,现场打印数据

(5)电源:交直流两用,其中:AC(220V~50HZ) DC(9-12V)

当电源电压<7.0V时,显示“Low Battery”,并报警提示。

功耗:<8W

(6)报警功能:当仪器开机初始化、按键、测量过程中的开始充气、测量、排气或显示之间的转换、测量结束、低电压显示等时刻,都有音响提示。

(7)工作环境

温度:0℃~+40℃

相对湿度:≤95%

(8)仪器尺寸及重量:45cm×28cm×30cm 10kg

6.数据记录与处理

(1)各监测项目的数据统计

(2)各监测项目变化情况

(3)各监测项目日均浓度

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原始数据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监测数据的运算要遵循运算规则,在数据处理中,对出现的可疑数据,首先从技术上查明原因,然后再用统计检验处理,经检验验证后属离群数据应予剔除,以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

7.结果分析

将计算出来的数据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比,分析室内的空气质量的优良。

八、质量保证和措施

质量保证的意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制订质量管理规划;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监测指标及数据的要求;规定相应的监测系数等。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贮存、运输、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标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规划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和指南、手册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间断采样质量保证

1、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后,方可进行采样。

2、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5%;采样时流量应稳定。

措施

1.采样严格按要求进行,方法正确,采集样品要有代表性。

2.选择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推荐方法,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3.对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监测项目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核查数据并进行离群值检验。

4.绘制质量控制图。

九、华东交通大学室内空气综合评价

十、收获和体会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以捕捉影响环境质量的代表值来表示环境信息科学。环境监测是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取得反应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各种数据的过程。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了解了很多。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实验仪器的熟练操作,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同时进一步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会到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今后工作所肩负的责任。作为环境专业的学生应带头保护、爱护环境。

十一、参考文献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4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环境监测》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

GB T 18204-2000(系列标准)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

环境空气(含室内空气)采样指导书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一、前言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可靠、快捷、有效的数据信息,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程设计主要从环境监测技术入手,结合实际场景,探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应用领域和 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及软件操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环境监测中。 三、课程内容 1、环境监测技术基础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 •检测项目和方法 2、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环境监测软件系统 •环境质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3、环境监测技术实际操作 •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技能 •环境监测仪器使用技巧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4、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案例 •大气环境监测案例 •水质环境监测案例 •噪声环境监测案例 •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案例 四、课程实践 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学生将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操作,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实践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维护技能训练及案例分析; 2.环境监测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技巧练习; 3.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方法训练; 4.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表现、课程作业等方面 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课堂表现(20%):包括课堂出勤情况、提问回答、讨论参与等; 2.实验报告(30%):包括环境监测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 3.课程作业(30%):包括课堂练习、作业项目、案例分析等; 4.综合考核(20%):包括常规考试、论文或展示等。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可编辑)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2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14 6.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2气体的采样14 6.2气体的保存17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8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19 8.1质量保证19 8.2评价方法20 8.3实施计划24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26 9.1 NO2的防治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26 9.3 PM10的防治26 第10章小结27 参考文献28 第1章检测背景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经过实地调查确定了几个重要的污染源,确定结果见2-1表表2-1 校园内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污染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二食堂与教职工家属区SO2、油烟、油类等有机物、CO等上午:5:30到7:30、9:00到11:30 下午:15:00 到17:30 学校路段来往车辆 NO2、TSP、CO 全天都有,集中上、下班高

环境监测校园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监测背景 二、监测目的及意义 三、现场调查及考研 四、采样点的布设 五、监测项目及其频率 六、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值 七、采样方法(主要是甲醛、氨、细菌总数和氡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八、质量保证和措施 九、华东交通大学室内空气综合评价 十、环境监测课设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十一、参考文献 一、监测背景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理、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2800余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大学。 二、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连续监测,评价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评价华东交通大学食堂,宿舍,教学楼和实验室的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污染源很广泛,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更多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 (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2)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 (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对污染物接触的水平。 至今,室内空气已经成为人们和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是环境和卫生监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工作,了解室内污染物来源、种类以及污染水平和浓度变化规律,为评价、管理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本课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监测校园室内空气质量,为环境质量不好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一个环境质量优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四、现场考查及调研 校园内室内空气的污染来源一是来自人体排出,教室、食堂均为人口密集处;二是来自新建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①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② 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③ 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④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空气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① 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 、CO 、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7所示。

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 、PM 10、SO 2、NO X 、CO 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3.1 必测项目

环境空气室内监测方案

环境空气室内监测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城市化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 活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空气质量作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针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提出一套方案,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舒适。 二、监测目标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室内空气中是否存在污染物质, 以及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和湿度:了解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判断是否符合人们的舒 适需求。 2.有害气体:监测室内是否存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以 确保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3.颗粒物:监测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包括悬浮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以 了解空气中的PM2.5、PM10等微尘污染程度。 4.有机化合物:监测室内是否存在有机化合物,以及其种类和浓度, 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甲醛等。 三、监测手段 为了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监测手段。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湿度传感器: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进行记录和分析。 2.有害气体传感器:采用有害气体传感器,通过监测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来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 3.颗粒物监测仪:使用颗粒物监测仪,实时监测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 浓度,并将数据反馈到监测系统中进行分析。 4.VOCs传感器:利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传感器,监测室内 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浓度,以确保空气的洁净度。 5.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构建室内空气质 量监测系统,整合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提供实时的监测结果和报警功能。 四、监测方案 基于以上监测目标和监测手段,可以提出以下的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方案: 1.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内主要活动区域和卧室等空间中安装温湿 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遮 挡和接近热源。 2.配备有害气体传感器:为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配备有害气体传感器,主要监测室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传感器的数量和布局应根 据空间大小和用途合理配置。 3.使用颗粒物监测仪:选择合适的颗粒物监测仪,对室内空气中的颗 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测仪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室内活动区域和通风情况。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是通 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检测、分析和评价,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一项重要工作。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和空气质量等状况,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 环境监测技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并具备分析、处理环境数据的能力。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以现代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实施原则 2.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和影响因素 3.环境监测的分级和分类 第二章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1.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分类和原理 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土壤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3.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 第三章环境监测实验案例 1.环境污染源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2.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价实验 3.水体污染物的监测与处理实验 4.噪声污染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第四章环境监测应用案例 1.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监测在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中的作用 3.环境监测在环保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占据主要部分。同时,本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调研和科普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评估方式综合使用笔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所占比例较大。同时,本课程还注重评价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环保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六、参考文献 1.尹志平.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殷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习指导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3.赵振晃.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1)课程进度计划表

(3)教案正文 第1章绪论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课程性质、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课程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监测”以及如何才能学好“环境监测”;认识“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 ①环境监测的内涵与研究对象 ②环境监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③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 3.教学方法、手段 课内教学3个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教学。 4.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导航 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 监测环境标准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 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 (1)掌握污染物的来源、扩撒、迁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 按监测介质分类 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 二. 按监测目的分类 1.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是指按照预先布置好的网点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

学校校园环境监测方案

学校校园环境监测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学校校园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有良 好环境的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校园环境监测方案迫在眉睫。 二、监测范围和指标 为了全面掌握校园环境的情况,监测范围应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多个指标。 室内环境监测主要关注空气质量、噪音和照明等方面;室外环境监测则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噪音和水源质量等指标。 三、室内环境监测 室内环境监测应该覆盖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学生常去的地方。首先,要设 置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监测室内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浓度,确保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还要监测噪音水平,避免过高的噪音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此外,需要安装照明度检测仪器,确保室内光照适宜,不会对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 四、室外环境监测 室外环境监测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噪音和水源质量等方面。首先,要设置空气 质量监测站,定期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确保学生呼吸到健康的空气。此外,还需要设置噪音监测设备,监测道路、建筑施工等因素产生的噪音。另外,水源质量也是室外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确保学生饮用水的安全。 五、监测数据分析 收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与处理,以便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报告异常情

况。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学校可以调整教学活动和管理措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六、监测结果公示 监测结果应当公示,向学生、教职工和家长进行通报,增强监测结果的透明度 和可信度。可以在学校网站建立专门的栏目,定期发布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电子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发布,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传播力度。 七、环境教育与宣传 校园环境监测不仅仅是为了监测环境状况,更要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环境教育活动、开展校园环保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要加强环境宣传工作,通过海报、手册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八、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校园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向环保局、建设局等部门申请技术支持和协助,获得更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人员培训。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环境研究项目,不断优化校园环境监测方案。 九、制定应急预案 在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如室内空气污染超标、室外发生环境事 故等。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以保障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十、监测方案的评估和改进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快,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校园环境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帮助我们识别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健 康。 1.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校园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校园环境的质量,以保护学 生的健康和安全。 2.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包括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气味。 3.监测设备 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可以测量如PM2.5、PM10等指标,设备应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 器和数据分析软件。 以上设备应具有高质量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准确监测。 4.监测操作 监测操作应该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空气质量监测: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在学校内的几个关键点,如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和体育馆。24小时监测记录,将数据分析和比较以确定任何潜在的污染源。 噪声监测:使用噪声监测设备对校园内的各种区域进行监测,比如学校周边道路的交 通噪声、学生宿舍内的噪声等。24小时监测记录,将数据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噪声水平是否达到了标准。 5.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 监测时间和地点 * 监测指标 * 监测结果和结论

* 推荐的纠正措施,以改善校园大气环境 监测报告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并定期向校方汇报监测结果和建议的措施。 6. 总结 制定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是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一个重要步骤。准确监测校园内的空气质量、噪声和气味,可以发现潜在的污染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和健康。监测报告应该由专业人员撰写,根据监测结果和结论提出纠正措施和建议供参考。 作为校园环境的保护者,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监测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毕竟,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保证学校空气质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个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旨在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1. 介绍学校空气质量监测的必要性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长时间呆在教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通过监测学校的空气质量,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室内环境是否达到健康标准,提醒学校及时进行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措施。 2. 设备选择与布局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选择专业的监测设备,并合理布局。首先要选择准确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PM2.5检测仪、甲醛检测仪等。其次,需要考虑设备的布局,根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等不同场所布置,确保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广泛。 3. 监测项目的确定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应包括常见空气污染指标,如PM2.5、PM10、甲醛、苯等。通过多个监测点对这些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全面的空气质量评估。 4. 监测频率和时间段的设定 监测频率是指每天监测的次数,可以选择全天24小时监测或根据学校教学活动时间确定监测时间段。这样能从时间维度上更准确地了解学校的空气质量情况。 5.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配备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将监测到的数据自动 化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空气污染问题的规律性和特点,为改善学校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6. 报告生成与发布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将监测结果及时生成报告,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报告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让相关人员了解学校空气质量的情况。 7. 应急措施的设定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设定应急措施,当监测到学校空气质量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例如,出现甲醛超标,应及时通风、封锁源头等。 8.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投入与支持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应该重视学 校空气质量的问题,为监测方案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9. 监测方案的改进与优化 学校空气质量监测方案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监 测结果和反馈不断改进方案,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10. 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 学校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借助政府的力量来监测和改善学校的空 气质量。政府也可以提供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支持,促进学校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落实。 总结:

环境空气(含室内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含室内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一.室内空气采样布点要求 1、室内环境检测时,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a)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b)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c)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2、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民用建筑检测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4、室内环境中TVOC、苯、氨、甲醛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5、具体布点时,当房间里只布一个点,尽量在房间中心位置;2-3个点布在最长对角线上;4个点则以正三边形加中心点;五个点同理。当面积较大时,以50平米分割小块布点。 6、详细记录工作现场的环境以及环境布置,不符合要求不予采样。 二、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置基本要求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周围环境具体要求: (一)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二)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以上; (三)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四)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五)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

环境空气室内监测方案

1.监测内容 室内环境是指人们工作、生活、社交及其它活动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包括住宅、办公室、学校教室、医院、候车〔机〕室、交通工具及体育、消遣等室内活动场所 2.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3〕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标准》〔HJ/T 167-2023〕 5.2.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airqualityparameter指室内 空气中与人体安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s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 ●标准状态normal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 a时的干物质状态。 ●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 ●年平均浓度annualmeanconcentration指任何一年的日平 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日平均浓度24hoursmeanconcentration指任何一日的平 均浓度。38小时平均浓度1hourmeanconcentration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风量airchangeflow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 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m3/h。

●氡浓度radonconcentration指实际测量的单位体积空气内氡的 含量。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 s,TVOC利用TenaxGC或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展分析,保存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检测方法可参见《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标准》附件,鼓舞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室内环境空气的定性监测。 地点必测工程选测工程 东九教学楼温度、大气压、空气流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 风量、相对湿度、二氧化可吸入颗粒物 碳、甲醛、菌落总数、氡 图书馆温度、大气压、空气流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 风量、相对湿度、二氧化可吸入颗粒物 碳、甲醛、菌落总数、氡 电气学科大楼〔装修〕温度、大气压、空气流速、风量、二氧化硫、二氧化

新版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方案(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中北大学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实训可以更进一步的巩固课本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氮氧化物、二氧化硫、TSP、PM10的测定方法。 (2)通过对污染物的测定可以知道本校园的空气质量好坏,从而可以想到改善环境的方法,更好的营造一个舒适的、健康的校园环境。 (3)通过实践操作,布点的基本原则,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布点,保证采集的样品无误,并掌握测定项目的一些采样方法。(4)通过实训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精神。 二.监测区域资料收集及主要的监测项目 受西风环流和较高的太阳辐射影响,使其气候干燥,降雨量 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为较强的大陆性气候。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因此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

气压、等资料,但学校校园内风向比较均匀,风速比较小,在监测时可以不考虑,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校园周边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可选TSP、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这四项作为环境的监测项目。 三.监测点的布设 根据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及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根据布点的原则用功能区划分布点法来布置采样点。 测点编测点名称测点方位 号 1#学生居住宿舍楼附近 区 2#教学区教学楼前距教室大约十米左右 3#实验楼区实验楼附近 4#食堂区各个食堂的门口前 5#学校前门正对前门口保安室十米左右 区

四.监测时间和频次: 时间:2012年 10月日至2012年10月日 上午:9:00---10.00 中午:1:00---2.00 晚上:5:00-- -6.00 五.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 TSP/PM的测试方法—重量法 1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SP/PM的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 10 2.了解环保学院TSP/PM的浓度。 10 3.了解环保学院的环境情况。 二.实验原理 利用空气流体力学的原理,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采集到已恒重 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总体积,计算出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浓度。

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西安工业大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此次大气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巩固大气环境监测的原理与知识,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进行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 3.充分了解校园空气质量情况并分析可能的趋势发展及变化。 2.方案设计思路 查找相关标准,确定监测的项目及内容,调查学校功能区分布及人口分布情况,查找校园气象资料,调查污染源分布,由以上资料确定监测点的布置。采集样品后查找相应国标方法测定结果并分析,最后与实际情况对比。

3.方案调研 大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 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3.1 背景调研 4.1.1 总体气象情况 西安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春季回暖期(4月1~30日):平均气温15.2℃。初夏少雨期(5月1日~6月20日):平均气温21.8℃。初夏多雨期(6月21日~7月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8℃,最低气温通常高于15℃。盛夏伏旱期(7月21日~8月20日):日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初秋多雨期(8月21日~10月10日):日平均气温15~24℃。秋季凉爽期(10月11~31日):日平均气温11~15℃。 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西安4~10月平均总降水量488.6毫米,平均总降水日数66天。平均日降水≥ 25毫米的大雨日4.5天。

ZYL太原理工物联网大三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环境监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物联网感知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环境监测系统 专业班级:物联1403 学号:2014002091 学生姓名:赵羽龙 指导教师:呼克佑 2016年12月23日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 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一.功能分析 (1) 二.概要设计 (1) 1.系统组成 (1) 2.传感器选型 (1) 三.详细设计 (1) 1.硬件连接 (1) 2.程序设计 (1) 3.界面设计 (3) 四.系统说明 (3) 五.设计总结 (4) 六.附录 (4)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物联网工程 班级: 1403 姓名: 赵羽龙 学号: 2014002091 完成日期: 2016/12/23 题目:设计一个环境监测系统。 一.功能分析 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对环境变量的采集和显示。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完成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 (2)制作相应的显示界面,将采集的变量值实时显示。 (3)扩展功能:判断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高过低时,通过电机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启停。 二.概要设计 1.系统组成 系统大体组成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送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由于传感器模块没有外接电路,因此需要通过中间的协调器将数据转为串口形式发送到PC 机上。 图1 系统框图 2.传感器选型 选择SHT10单片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SHT10采用CMOSens 专利技术将温度湿度传感器、A/D 转换器及数字接口无缝结合,使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接口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电路连接时,接口简单,两线连接,SHT10的两线串行接口(bidirectional 2-wire )在传感器信号读取和电源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其总线类似I2C 总线但并不兼容I2C 总线。 三.详细设计 1.硬件连接 SHT10共有4个引脚,除了电源和地,数据和时钟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P06、P07。 图2 系统硬件框图 2.程序设计 (1)端口初始化程序 static void GPIOInit(void) { Zigbee 传输 协调器 温、湿度传感器 PC 显示 串口传输 电机

校园空气监测方案

基于我校空气污染以实验楼污染,烟囱污染,垃圾堆污染为主的现状,规定用SO2 、NOx、和TSP 三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 ,表征空气质量状况。 资料采集 主要污染源:经调查研究,我校污染源主要分为锅炉及垃圾堆和实验楼及印刷厂及东王庄小区。 气象资料: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迁移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因此,要采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资料 (由于校园内风向均匀及风速较小则在测量时可不与考虑) 。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SO2 、NOx 、TSPA .PM10 监测点的布设布设方法: 东王庄小区采用网格布点法:由于污染源分布较均匀,将东王庄小区划分为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方格的中心。 采样的时间及频率 时间:20XX 年年10 月29 日 上午8:00~8:40 中午12:00~12:40 下午5:00~5:40 采样工具 携带式采样器:采样速率0~1L/min;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样速率11.3~15mg/h 。PM10 采样器采样纪录污染物的名称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流量/L/min 采样体积/L 温度/℃ 大气压力/KPa 采样仪器所用吸收液采样者审核者 1.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及PM10 的测定(分量法) 一、原理 用分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PM10 的方法普通分为大流量(1.1― 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样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 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先后滤膜分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及PM10 的质量浓度。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法测定。 二、仪器 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 150L/min,滤膜直径8― 10cm。 2 .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3.气压计。 4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或者聚氯乙烯滤膜。5.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6.分析天平:感量0.1mg。 7.切割器(用于测PM10 时将大颗物粒分离) 三、测定步骤 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目录 一、监测目的 (2) 二、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三、监测项目 (3) 四、设计布点网络 (3) 五、采样方法、分析方法、采样仪器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 (4) 1、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5) 2、采样仪器 (5) 3、数据处理 (5) 4.分析结果 (6) 六、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 (7) 样品保存 (8) 措施 (8) 七、监测报告及进度计划 (8) 八、监测报告说明 (10) 九、监测内容、地点和时间 (11) 十、校园环境概况 (11) 包括当天的天气、气温、风向、人流情况。 (11) 十一、监测方法及点位布设 (11) 1、监测分析方法: (11) 2、点位布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监测仪器 (11) 十二、评价标准 (12) 十三、监测结果 (12) 十四、结论 (12) 进度计划 (13) 十五、参考文献、资料 (13) 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13)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16)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 (2)基础资料的搜集 ①气象资料 柳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秋季10月到第二年春季3月)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年平均风速1.1~2.0m/s,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5~110千卡/平方 厘米,日照时数平均1250~1570小时。 ②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室内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25页)

########公司 环境检测与监测室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目录第一章采(抽)样 第二章甲醛的测定 第三章氨的测定 第四章苯的测定 第五章 TVOC的测定 第六章氡的测定 第七章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测定第八章检测项目的限量标准 第九章“三废”处理方法

第一章采(抽)样 1.1 布点 1.1.1 布点应具有代表性,首先应保证抽取样本间(工程验收)有代表性,其次保证样本间内所设点有代表性(两点以上)。 1.1.2 布点数目依据所检测房间面积而定,50㎡以内布一个检测点,50-100㎡布两个检测点,100㎡以上布3-5个检测点。 1.1.3 一点采(抽)样时布点在中心点,两点以上视房间结构而定,除平行样外不可布成平行点,要保证各点代表性,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检测点须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0.8-1.5m。 1.1.4 现场布点位置依检测方案位置设定,检测点编号应与检测方案中编号一致,若确需调整,需在方案和采(抽)样记录中注明,并在布点图中标明,采(抽)样点数不可改变。1.1.5 当房间内有两个及以上检测点时,以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1.1.6 现场检测布点参照执行。 1.2采(抽)样条件 1.2.1 采(抽)样现场未经投入使用,没有人为添加的污染物。 1.2.2现场周围环境没有影响采(抽)样的干扰因素,如振源、辐射等。 1.2.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化合物( 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1.2.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1.3 采(抽)样数量 1.3.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