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1)

合集下载

认知语境对日常话语交际的语用制约功能

认知语境对日常话语交际的语用制约功能

认知语境对日常话语交际的语用制约功能作者:史岩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摘要]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而认知推理则离不开语境的作用。

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趋于一致,交际才能成功进行。

本文通过对大量日常话语交际的分析,探讨认知语境在日常话语交际中的语用制约功能,认知语境对正确理解话语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境;推理;关联理论;制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21-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57[本刊网址]http://引言语境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语境对于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传统的语境观认为语境是先于交际活动的固定不变的知识。

1986年美国语言学家Sper-ber 和Wilson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从人的认知特点与过程出发,将交际视为一种认知活动。

他们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事实、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

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因此,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

“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时时刻刻地影响、制约语用推理过程,本文主要探讨认知语境对日常话语的语用制约。

一、认知语境关联理论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而这些概念表征的集合就构成了认知环境。

当交际者在接受新信息时,会从大脑的认知环境中调用相关信息与新信息结合并进行推理,得出会话含义,而这些被调用的语境则称为认知语境。

Sperper和Wilson曾表明“一个人的认知环境就是他能感知到或推理出的现象以及所有对他来说是明显的现象,具有明显性就是要具有感知性或推理性。

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

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

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赵一蕊(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吉林长春130022)摘要:言语交际离不开语境,更离不开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

言语交际教学中认知语境的参与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调节语调,预设交际场景,推测交际内容,使学习者头脑中的共享域达到互为显映的效果。

认知语境的内化作用有利于语言学习者认知共享的拓展,言语交际从而顺利进行。

关键词:认知语境言语交际教学言语交际教学是将教学中口语所需的背景通过道具或虚拟情境,营造情景氛围并对学习者进行口语训练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语言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认知程度较低,或对交际的情境认知不足都会对口语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致使语言学习者不能够灵活恰切地适度选择语言的使用。

更有口语教学单纯依靠背诵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稍有转换学习者就无法应对。

针对口语教学旨在教授学习者能够用所学语言交流、交际的特质,笔者认为口语教学中教授者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对口语语境的发掘,使学习者能够有效预设语言使用的多种情境,准确推导出应对的语言策略,娴熟地把握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一、认知语境与言语交际语境的发展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的演变发展过程,即语言层面语境(语言语境),客观物质世界层面语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认知层面语境(认知语境)。

一般认为,认知语境概念最早出现在Sperber 和Wilson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Sperber 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人们说不同的语言,掌握了不同的概念,因此,人们能够建构不同的心理表征并作出不同的推理。

”认知语境是人们在经验、认识基础之上通过人脑理解对某一概念的心理认知构造网络,是语言层面语境与客观物质世界层面语境的抽象化形式。

言语交际是发生在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而语境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存在于双方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是各自正确理解话语的前提。

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前提是不同的,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听者获得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的过程即是听者建构每一个话语认知语境的过程。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且核心的环节。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崛起,对于英语词汇的教学研究也日趋深入。

特别是在认知语境的研究上,学者们开始关注到词汇学习与认知语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以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认知语境的理论基础认知语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所依赖的认知环境。

它包括文化背景、语言知识、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词汇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字面含义,更在于其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因此,理解词汇的认知语境对于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至关重要。

三、英语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的关系英语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词汇的教学需要以认知语境为基础,通过理解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其次,认知语境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词汇。

通过将词汇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记住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最后,认知语境的拓展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理解词汇的认知语境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文献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英语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的关系。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学者们可以了解词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以及认知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其次,实证研究法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学者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语境运用情况。

此外,语料库分析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

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数据,学者们可以了解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和意义变化。

五、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实践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中,认知语境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理解中的体现

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理解中的体现

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理解中的体现【摘要】认知语境是建立于人们已有的总的认知基础之上,通过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认知心理框架。

人们在进行语篇理解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语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及含义,而是通过语篇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不断构建认知语境,并通过认知语境来理解语篇内容及含义的过程。

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合适的信息与材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来构建认知语境,达到语篇理解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语境语篇理解大学英语精读【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5-02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语篇为载体,通过语篇的学习,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

在学习语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词汇、语法的学习,语篇结构,内容的分析来完成语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讲授英语精读语篇的同时,也同样要重视来自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尽管,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有别于日常交际时的交际双方,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语言环境,通过一来一往的对话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语言环境来达到交际目的。

但是语篇同样作为交际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语言环境。

为了更全面并深刻地理解语篇内容,我们应该不断地从大脑中的认知世界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语篇提供的信息,构建更全面的认知语境,通过对信息的解码,再加工得到有助于理解语篇内容的信息。

如何利用好认知语境来达到理解语篇内容目的的,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认知语境“语境”是语言交际时的环境,是交际双方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交际环境。

sperber和 wilson认为语境是交际过程中人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是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

[1]语境是交际双方为了理解交际内容,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环境。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与交际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语言背景,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等等。

认知语境与修辞价值

认知语境与修辞价值

认知语境与修辞价值一、前言雀巢公司速溶咖啡的广告语在中国大陆是“味道好极了”,在台湾地区是“感受优雅的欧洲风味”。

为什么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广告语呢?因为它所面向的群体不同,群体所处的语境不同。

再举一例说明:解放牌卡车的广告语是“解放卡车,挣钱机器”,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广告语是“卓然出众,彰显尊容”。

这两则卖车的广告语由于面向的群体和语境不同,广告内容也截然不同。

买卡车的人一般是想用卡车搞运输挣钱,买轿车的人通常是为了休闲,一般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这两个例子中的群体在修辞学中就是修辞主体,如果广告商认识不到修辞主体和语境,那么就会导致销售失败。

大到社会文化背景,小至具体场合,语境对话语的构建和理解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人们对修辞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技巧观”“能力观”“努力观”“过程观”到“言语交际行为观”的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

陈汝东在《认知修辞学》中指出:修辞行为具有社会性,社会行为由社会主体实施,修辞行为则由修辞主体实施。

修辞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写者,二是听读者。

既然修辞是社会性的交际行为,那么它肯定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

随着语境学的发展,目前对语境的理解还包括与人类经验和认知相关的认知语境。

语境可以成就修辞,也可能由于修辞主体的语境知觉不够造成语用失误,所以语境与修辞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境是修辞的基础,没有语境,就谈不上修辞的运用和意义。

本文从认知语境与修辞价值的相互关系入手,重点探讨认知语境在修辞构建和理解中的价值,并在整个过程中渗入了修辞价值的具体体现。

二、认知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一)认知语境本文旨在讨论认知语境的修辞价值,所以在切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对认知语境作一简单的介绍。

以前人们对语境的理解停留在“具体语境学”上,认为只有看得见的具体因素才可以称之为语境。

弗斯把语境分为由语言因素所构成的语境和由社会因素所构成的语境,韩礼德认为语境是由场景、方式、交际者三个因素所构成的。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2024年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范文

《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习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且核心的部分。

尤其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词汇教学与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分析其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二、认知语境理论概述认知语境理论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大脑中形成的关于语言和现实世界的心理表征。

这一理论强调了语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认知语境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

三、认知语境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1. 语境帮助理解词汇含义词汇的含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语境紧密相连。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引入具体的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通过句子、短文或实际生活场景来解释词汇,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

2. 认知语境促进词汇记忆记忆词汇的关键在于将词汇与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词汇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形成记忆网络。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认知语境提高词汇运用能力通过认知语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搭配、语体、语域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词汇,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如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认知语境1. 创设真实的语境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

例如,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词汇。

2. 引导联想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新学的词汇与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形成记忆网络。

例如,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词根词缀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联想记忆。

3. 注重词汇的语境运用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注重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1

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1

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1原文地址:语用过程中的认知语境及其语用制约(1)作者:SISU猴哥冉永平[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言语交际就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问题,语用过程也是模块化过程。

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关联理论的出现,人们便对言语交际产生了新的认识。

言语交际的目的就是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为此说话人在话语生成时必然要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进行语用制约。

本文首先指出语用过程不是模块化过程,更不是语法的延伸与扩展。

然后讨论了言语交际的认知语境观,并指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以实现双方认知语境假设或信息的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

最后本文讨论了明示-推理交际模式中的语用制约问题,为了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明示的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更加容易地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一.引言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一种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

它与很多别的认知理论,如思维模式(mental model)(Johnson-Laird,1983)、模块说(modularity hypothesis)(Fodor,1983)一样都承认以下两个基本事实:(1)信息处理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processing effort);(2)信息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越大,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此外,这些认知理论还一致认为,人类信息处理一方面是以获取最后的成功为目的,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有效。

话语理解是一种涉及推理的特殊信息处理形式,其中听话人处理的信息是说话人经过语言编码与明示交际(ostensively communicated)所传递的信息。

认知语境(1)

认知语境(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进入语言 学领域并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的重要内容就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 于是产生了认知语境。认知语境的基本理 论基础就是斯珀泊和威尔逊提出的与交际 和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斯珀泊和威尔逊 认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涉及两种模式,即 代码模式(code model)和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18
认知语境的诸多因素中,尤以社会表征最具 说明性。社会表征的形成并不依赖人的直接经验, 语言本身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R. Scollon所做的实 验很有趣并能支持上述观点:他给美国小朋友看 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条大道,两边种上了密密的 树,然后问他们:“这是美国,树后是什么东西啊?”答 曰:“是农庄。”再把同样的照片给另一组小朋友 看,问:“这是苏联,树后是什么东西啊?”小朋友回 答:“是军事基地。”小朋友的不同回答体现了他 们社会表征内知识单元联接性的变化。社会心理 表征左右语言使用的过程也就是这种心理表征作 为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影响语用推理的过程。
16
二、认知语境是心理结构体
斯珀泊和威尔逊认为:“语境是心理产 物, 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 组……正是这些假设, 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 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 。他们所提及的语 境为区别于传统的语境, 被称为“认知语境” (cognitive context) , 在交际过程中形成 的各种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言 语交际中, 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 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 而不是具 体的情景因素。
23
四、语境是心理产物 斯珀泊和威尔逊将语境定义为:语境是 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 定中的一组,并且指出正是这些假定,而 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人们对话语 的理解。他们将关于物理外界的信息、 先前话语、对未来的期盼、科学假设、 宗教信仰、逸事记忆、文化观念、对说 话者心理状态的固有看法等都包括在语 境的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关联理论完全突破了传统的语境概念, 把语境 看作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 –logical construct) , 是受话者在话语含义推理过程中挑选的一组知识。 这组知识源自受话者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中的三种 信息: 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其中逻辑信息决定 该概念可以与什么概念联系及如何联系, 百科知识 信息是对与该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假定(即人对 该概念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性状的认识) , 词汇信 息是对用于表达该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的认识(包 括词汇的句法特征和语音结构等) 。
第五讲 认知语境(1)
高登亮 2007.7
4. 1 认知语境研究的缘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进入语言 学领域并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的重要内容就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 于是产生了认知语境。认知语境的基本理 论基础就是斯珀泊和威尔逊提出的与交际 和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斯珀泊和威尔逊 认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涉及两种模式,即 代码模式(code model)和推理模式 (inferential model)。
11
(2)(a)There are only a few minutes until eleven o’clock. (b) The recorder problem is not an obvious one, but will require opening it up. (c)Opening up the recorder will take about at least half an hour. (3) A is not able to have a look at his recorder now and B does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help him.
12
2)有时,话语提供的新假设可以加强旧 的语境假设。例如: (4)A:I have a hunch(预感)that Gill is looking for a new job. B:Yeah, she is studying job ads whenever she’s got a spare minute. (5)Someone reading job advertisements is probably looking for a new job. 例(4)中B的话语所提供的假设证 实了A的假设是正确的, 或者说B的假设 使A的语境假设得到了加强.
5
What did we discussed in the last class?
We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and the cognitive context. What is my intention?
4
一、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定义:关联理论认为, 在交际时说话者将 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让受话者 注意到他的这个意图,受话者依靠自己的 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 于语言表达形式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 联的交际信息, 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关联 理论是一种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 认知理论。例如:
7
关联理论与很多别的认知理论, 如思维模式(mental model) 、模块 (modularity hypothesis) 一样,都承 认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1. 信息处理需 要付出一定的努力(processing effort); 2. 信息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 程度越大,成功的机会就越少,反之亦 然。此外,这些认知理论还一致认为, 人类信息处理一方面是以获取最后的 成功为目的,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有效。
8
1、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斯珀泊和威 尔逊把话语的关联看作是命题P同语境集合 Ci……Cn之间的关系。人类语言交际的目的 之一就是要改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认识包括人们对世界的假设,所以听话 者总是期待说话者的话语所提供的假设能够 改变自己的旧的语境假设。在交际过程中, 说话者所提供的假设或信息不但应该是新的, 还要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也就是说能 够产生语境效果。认知环境的改变有三种情 况:语境含意、新信息加强旧信息、新的新假设
与语境假设相结合,通过演绎推理而获得 的含意。在示意---推理交际中,处于演绎 机制记忆中的前提由两部分组成:新信息 {P}和旧信息{C}。{P}与{C}的结 合,即{P}在语境{C}中被语境化的结 果就是语境含意。 3、演绎推理所获得的语境含意有下列几 种情况:
10
1)在推理过程中,演绎机制的最主 要的功能就是推导新信息在认知语 境中获得的语境含意。例如; (1)A:Could you have a quick look at my recorder---it’s not working right. B:I have got a class at eleven o’clock.
2
为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阐释人们的 语言交际行为,关联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语 境概念,将语境看作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认为语境由一系列命题或假设组成,这 些命题一般需要推理才能得到一个完整 的语境。人们把关联理论中的语境称作 认知语境,它是内在化和系统化的语用 知识,语言使用是一种认知语境参与的 过程,语言本身的不完整性由认知语境 进行补充。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的过程 中所起作用有别于传统语境,从认知心 理学的角度来阐释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
3
4.2国内外的认知语境理论代表
4.2.1斯珀泊(D. Sperber)和威尔逊(D. Wilson)的认知语境理论
1986 年, 斯珀泊和威尔逊合著的《关联: 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语境的诞生。 斯珀泊和威尔逊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语言交 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提出语言交际是 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 认知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