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

合集下载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颅内主要肿瘤的发病率
• 正常垂体呈卵圆形 ,大小 1.2×1.0×0.5cm, 肉眼为桔红色,质 韧; • 女性大于、重于男 性,且妊娠时呈现 生理性肥大; • 位于颅底蝶鞍垂体 窝内。
垂体供血动 脉为垂体上 动脉与垂体 下动脉,来 自颈内动脉 的床突上段 与海绵窦段
• 垂体腺可分为前叶(腺 垂体)与后叶(神经垂 体)两部分。 • 前叶现已知其分泌的激 素有生长激素、泌乳素 、甲状腺刺激素、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 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黑 色素刺激素7种。 • 后叶:神经垂体,分泌 抗利尿激素,内含加压 素和催产素。这些激素 都在下丘脑内合成,经 垂体柄输送并储存于神 经垂体中,后释放到血 液内,其功能为控制体 内水和电解质平衡,一 旦垂体柄或视上核垂体 束纤维的起源细胞受到 损伤,将会引起尿崩症 。
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
,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 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 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和压迫三 叉神经而引起 • 少数巨大腺瘤可造成脑脊液循 环通路梗阻,出现脑积水导致
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
—视力视野障碍
• 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 经视交叉前,多无视力视 野障碍
• 肿瘤长大后,约60~80% 的肿瘤向上压迫视通路不 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 障碍
• •
• •
垂体功能低下症状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促性腺分泌不足 性欲减退、阳萎、不 育、第二性征不明显,体毛稀少、脱 落。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畏寒、疲劳 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嗜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虚弱无 力、厌食、血压偏低、低血糖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诊断
• 垂体腺瘤诊断规范化包括重视临床症状、
• •
代谢异常: 肥胖是最常见的表现,脂肪代谢紊乱和分布异引 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 ,是过量皮质醇和胰岛素分泌的结果;75-85%病 人有高血压,高血压发生冠心病、中风等并发症 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1,生长激素(GH ),其作用是促进骨骼的生长和肌肉的合成 ,蛋白质的合成。
2,促甲状腺激素(TSH) ,其作用是促进状腺激素的合成。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其作用是促进肾上腺合成糖
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4,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5,催产素(垂体后叶素) 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 6,泌乳素(PRL)和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 。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见突向鞍上的肿块,T1WI 及 T2WI 呈 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上抬。
垂体大腺瘤: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见突向鞍上的不规则肿块,肿块可见 「束腰征」,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垂体 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
4.此外还有一种叫做“甲状腺功能减低继发垂体增生 ”的疾病,这病其实是我们喉结下的甲状腺“太懒了不 工作”,而垂体只好憋着劲催它,结果自己变得越来越 大;有经验的医生会注意到患者有乏力、便秘、皮肤干 、水肿等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表现,而避免误诊为“垂 体腺瘤”,因为这种情况下做了手术病情不但不缓解, 还会进一步加重!
其它还有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 型垂体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FSH和 LH细胞分泌FSH和LH,FSH正常值:120ug/l,LH为40ug/l 。垂体FSH/LH腺瘤时,FSH/LH增高,垂体功能低下时, FSH/LH低。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 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激素分泌型肿瘤 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 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有相应的混合症状。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口服地塞米松0.5毫克,1次/6小时 ,共2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二天5留24小时尿查尿游离皮质醇, 于服药前及服药第三日晨8时抽血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 醇。服药后尿游离皮质醇应抑制到<69nmol//24h,血皮质醇应 <82.8 nmol/L。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一、概述
李工程师40多岁,知识渊博,在家和单位里都随和谦逊,因此颇得家人和同事称赞。

可是最近一年,大家发现他脾气有些急躁,对人对事都不耐烦;家里人还发现他近来饭吃得多了,但人却有些消瘦,而且怕热、爱出汗,还经常心慌。

开始大家都没在意,可是过了几个月,这些症状更明显了,这应该是垂体腺癌吧,那么垂体腺癌该怎么治疗呢?
二、步骤/方法:
1、首先先来看看什么是垂体腺瘤,它的全称是脑垂体瘤,因为是发生在脑补的肿瘤,它是一个良性的腺瘤,虽然很常见,全球每大概10万人口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这个病,而且是到了生育年龄的妇女。

2、医学上目前是采用内分泌学来进行检查,如果不先进行检查就要去治疗其实是不正确的,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大家人体的脑垂体它的这个生长激素等几种激素的变化,对治疗是有帮助的。

3、然后说到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方法大家可能多少都有听过,这个方法对垂体腺瘤有一定的效果,通常是可以控制肿瘤发展的,有的时候使肿瘤缩小,缓解因为垂体腺瘤导致的视力问题等。

三、注意事项:
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有并发症者可以针对并发症进行处理,比如说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药物,甚至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意电解质及体液平衡。

脑垂体瘤四典型征兆

脑垂体瘤四典型征兆

脑垂体瘤四典型征兆
……
江苏省人民医院脑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明卫
脑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内分泌素,如果某一个内分泌细胞生长了腺瘤,将会出现以下特殊的临床表现。

未成年人生长过速:主要以肢端肥大为主要表现,还包括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手指变粗,有的患者还有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

女性闭经男性不育:女性一般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以及皮下脂肪增多、乏力、易倦、嗜睡、头痛等。

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胡须稀少、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

突然发胖:非营养性肥胖的人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厚嘴唇、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等。

视力视野障碍:随着肿瘤不断长大,很可能压迫视神经,如果未及时治疗视野缺损不断扩大,视力逐渐减退以致全盲。

第1 页。

垂体瘤的名词解释

垂体瘤的名词解释

垂体瘤的名词解释垂体瘤是一种发生在垂体腺体上的肿瘤,也被称为垂体腺瘤。

垂体位于人体脑下垂体内,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最重要的腺体之一。

它负责分泌调节身体各个器官和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垂体瘤的产生源于垂体细胞的异常增殖。

这种异常增殖可能导致垂体腺细胞分泌过多的激素,也可能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垂体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功能性垂体瘤指的是肿瘤细胞产生过多的激素,而非功能性垂体瘤则是指肿瘤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

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垂体瘤可以分为多种亚型,例如催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等。

垂体瘤的大小也会有所差异,从微小的微腺瘤到巨大的巨腺瘤都有可能存在。

垂体瘤的症状和影响范围与其类型和大小密切相关。

有时候,垂体瘤是无症状的,只有在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时才能被发现。

然而,当垂体瘤增大并且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压迫时,它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视野缺失等。

此外,功能性垂体瘤还可能引发相应激素过多或过少而导致的其他症状,例如女性催乳素瘤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等。

诊断垂体瘤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通过MRI,医生可以确定垂体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重要信息。

治疗垂体瘤的方法通常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于功能性垂体瘤,抑制激素分泌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实现,如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来治疗催乳素瘤,或使用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来治疗生长激素瘤。

对于无功能性垂体瘤,如果肿瘤增大且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也是治疗巨腺瘤的常见选择。

总体而言,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垂体瘤的研究深入,我们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垂体大腺瘤名词解释

垂体大腺瘤名词解释

垂体大腺瘤名词解释嘿,你知道垂体大腺瘤吗?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呀!垂体大腺瘤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小捣蛋鬼”。

比如说吧,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运行的大机器,垂体呢,就是这个大机器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零件。

(就好像汽车里的发动机一样重要呢!)而垂体大腺瘤呢,就是这个零件上长出来的一个不速之客。

它会悄悄地在那里生长,慢慢地影响着身体的各种机能。

想象一下,本来一切都好好的,这个“小捣蛋鬼”突然出现了,开始搞破坏啦!它可能会让你的内分泌变得乱七八糟,就像原本整齐的书架被捣乱得乱七八糟一样。

(哎呀,那可真糟糕!)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头痛的症状,那感觉就像是脑袋里有个小人在敲鼓。

(“咚咚咚”,多难受呀!)还有的人可能会视力下降,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就好像眼前蒙了一层纱。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医生们呢,就像是勇敢的战士,努力地和这个“小捣蛋鬼”战斗。

他们会用各种检查方法来发现它,比如磁共振成像,就像是给身体拍了一张超级清晰的照片,一下子就把这个“小捣蛋鬼”给找出来了。

然后呢,根据不同的情况,医生们会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有时候可能需要手术把它切掉,这就像是把一个捣乱的家伙从机器里揪出来一样。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但医生们很厉害呀!)有时候也可能会用药物来控制它。

垂体大腺瘤真的不能小瞧呀!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呢。

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旦有什么不舒服,就要赶紧去看医生,可不能让这个“小捣蛋鬼”在身体里肆意妄为呀!我觉得呀,对于垂体大腺瘤,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垂体大腺瘤概述垂体大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脑垂体腺瘤,通常是良性的。

该瘤可分泌激素,导致垂体功能亢进或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大腺瘤通常可以通过MRI成像进行诊断,鉴别诊断也非常重要,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脑垂体瘤进行区分。

MRI诊断垂体大腺瘤MRI是诊断垂体大腺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建议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磁共振增强成像(MRI)以及脑垂体增强成像(pituitary-enhanced MRI)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为医生提供详细的垂体大腺瘤特征信息。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MRSI可以直接测量人体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可以在不破坏组织结构的情况下获得瘤体的生物学信息。

MRSI可以对垂体大腺瘤组织内代谢产物的分布进行不同程度的定量统计和分析,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重要手段。

垂体大腺瘤的MRSI表现为在1.3、2.1、2.8和3.3 ppm处具有峰值,具有代谢物分析的价值。

磁共振增强成像(MRI)磁共振增强成像(MRI)是诊断垂体大腺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对比剂(gadolinium)可以增强瘤体的对比度,专业人员可以对瘤体进行细节和特征的观察,以确定瘤体大小、血供以及瘤体囊肿等特征。

脑垂体增强成像(pituitary-enhanced MRI)脑垂体增强成像专门用于诊断垂体大腺瘤。

该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可以更准确地区分正常垂体腺和垂体大腺瘤。

该方法可以直接对垂体腺进行成像,也可以使用对比剂增强画像,使垂体瘤更加明显。

垂体大腺瘤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关键。

在进行MRI后,可以通过观察瘤体是否有增强、大小和形状、血供、水平等方面来进行鉴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垂体大腺瘤鉴别。

腺瘤其特征是瘤体界限清晰、无卫星灶,可明显增强。

鞍区囊肿与腺瘤不同,鞍区囊肿界限清晰、无卫星灶,一般不会增强。

在MRI上通常呈现液态信号。

垂体超生长症垂体超生长症通常与巨腺瘤有关,MRI上常表现为垂体增生和瘤体无法完全分开,通过观察瘤体体积以及分泌六类激素(生长激素、催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卵泡激素)的水平来进行诊断。

垂体瘤

垂体瘤

5.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谢谢!
⑴密切观察脑脊液漏部位、色、量、气味,并做好 记录。 ⑵去枕平卧位,使漏口在最高点。 ⑶避免咳嗽、喷嚏等高压气流的冲击,以免加重漏 口损伤。 ⑷勿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升高,使空气逸入颅内, 引起感染。 ⑸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止经口腔造成颅内感染。 ⑹监测体温,每6小时1次,直至脑脊液漏停止3天 后,及时了解是否有颅内感染。
4.术前1天剪鼻毛,指导病人要练习张口呼吸 并告知必要性。 5.术前嘱病人在床上练习小便,以免术后不 习惯在床上小便而发生尿潴留。
6.交叉配血,以备手术中急需。
术前诊断垂体瘤,考虑垂体腺瘤。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于8月28日在全麻下行经 蝶肿瘤切除术,术程顺利。
术后护理问题与诊断: P1:舒适改变 P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P3:潜在并发症——尿崩症 P4:潜在并发症——感染
垂体瘤的分类
3.新分类方法:
• • • • • • • • 泌乳素细胞腺瘤:40~60%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0~3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5~15%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1% 促性腺激素腺瘤:罕见 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多为PRL+GH 无内分泌功能细胞腺瘤20~35% 恶性垂体腺瘤:很罕见,有争议
• 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已有近一个世 纪的历史。 • 1987年Griffith和Veerapen首次报导了经 单鼻孔直接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 , 由于其创伤更小,口鼻部并发症更少而深 受患者的欢迎 。
经蝶手术入路指征
• • • • • 适合于绝大多数垂体腺瘤 尤其是微腺瘤 向蝶窦方向生长 卒中及囊性变 蝶窦发育不良甚至 蝶窦炎也并非一定为禁忌症
垂体腺瘤常用手术入路
• 经颅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4
垂体的血液供应
编辑版ppt
5
分类
大体形态 :
微腺瘤 直径<1.0cm
大腺瘤 直径1.0cm
巨腺瘤 直径3.0cm 细胞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分类 :
泌乳素细胞腺瘤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 瘤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
促性腺激素腺瘤
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无内分泌功能细胞腺瘤
恶性垂体腺瘤编辑版ppt
垂体腺瘤
编辑版ppt
1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是主要起源
于垂体腺的前叶(腺垂体)的一种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十万分之一,其 中女性多于男性。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
编辑版ppt
2
鞍区解剖
脑垂体位于颅内底部,在
蝶骨体的垂体窝中,借漏斗与
下丘脑相连。 成人垂体大小约
角林。 2.长效拟生长抑素类药物:octreotide(奥曲肽) 3.可的松抑制剂:美替拉酮(metyrapone)、酮康唑
(Ketoconazole)、米托坦mitotane 4.抑制水肿的药物:地塞米松
编辑版ppt
16
放射治疗
普通放射治疗适用于那些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可能 复发的垂体腺瘤,尤其是复发率高的侵袭性垂体腺 瘤,以及原发腺癌或转移瘤病例。
编辑版ppt
18
4.大腺瘤: A.催乳素瘤:如无急性发展,溴隐停治疗后可显 著缩小。 B.非PRL肿瘤由于体积大导致的占位效应所引起 的症状。 C.将视交叉向上抬高的非PRL大腺瘤,即使没有 内分泌异常或视野缺损 5.急性和迅速的视力或其他神经功能恶化。可能 意味着视交叉缺血、出血或肿瘤梗塞(垂体卒中)。 主要危险是失明(垂体功能低下可采取替代治疗)。 失明通常需要急 诊手术减压。 6.对有疑问的病例,手术获得的组织用于病理诊 断。
立体定向放射,目前主要为-刀和X-刀,多应 用于术后肿瘤残留(尤其是侵袭位于海绵窦的病例) 或复发的肿瘤,肿瘤距离视神经和视交叉3-5mm, 无视功能障碍者。
编辑版ppt
17
手术治疗
适应症 1.催乳素瘤且 • A.催乳素水平(PRL)<500ng/ml:外科治疗可能纠 正PRL • B.PRL>500ng/ml且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肿瘤生长,治 疗效果在术后4-6周内出现。外科手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可纠 正PRL水平。 2.原发性库兴氏病: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不理想 3.肢端肥大:多数患者建议将外科手术作为首选治疗。
编辑版ppt
19
手术入路
经颅入路 经蝶入路
编辑版ppt
20
术后可能的并发症
1.激素失衡(包括垂体功能低下) A.ADH改变:短暂异常常见,包括DI,但DI>3 个月者不
常见 B.可的松缺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时出现
Addisonian危像 C.TSH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时出现粘液性水肿 D.性激素缺乏→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
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
编辑版ppt
8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表现
1. 泌乳素腺瘤: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 种,占40~60%,多见于20~30岁的青年,女性患者显 著多于男性。
典型临床表现: 女性,Forbis-Albringht综合征:泌乳素增高、雌 激素减少所致的闭经、溢乳、不育; 男性,性欲减退、阳痿、乳房发育、溢乳、胡须稀 少、重者生殖器萎缩,精子少、活性低、不育。
编辑版ppt
22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处理
• 术前夜双侧鼻腔注入Polysporin软膏 • 抗菌素 • 类固醇激素 • 术中:继续使用羟-可的松100mg典型临床表现为库欣综合征 ①代谢异常:脂肪代谢
紊乱、蛋白质代谢紊乱、糖 代谢异常、水电解质代谢异 常;②性功能障碍;③继发 的肾上腺皮质男性激素增加 可导致痤疮、长胡须、喉结 增大;④少数患者精神异常, 忧郁症。
编辑版ppt
12
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2.蝶鞍区CT扫描
鞍底骨质 蝶窦气化情况全鞍型者(86%)、鞍前型者(11%)和 甲壳型(3%)
2.继发性空蝶鞍综合征,视交叉被牵扯入空蝶鞍→视觉受损 3.脑积水伴昏迷:鞍上生长的肿瘤可行手术切除,如果出现 脑积水则行脑室造瘘术(即使没有症状)。
编辑版ppt
21
4.感染 A.垂体脓肿233,234 B.脑膜炎
5.CSF鼻漏:发生率为3.5%228 6.颈内动脉破裂:罕见。倾向外科手术后迟发,常发生 于大约外科术后10天(因颈内动脉周围纤联蛋白降解, 或术中损伤导致的假性动脉瘤破裂) 7.进入海绵窦损害海绵窦内结构 8.鼻中隔穿孔
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
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
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
会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
乳素、抗利尿激素、黑色细胞
刺激素等。这些激素对代谢、
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
用。
编辑版ppt
3
垂体的毗邻结构
蝶鞍 鞍隔 视交叉 视神经 海绵窦 蝶窦
编辑版ppt
13
3.磁共振影像(MRI)
4.脑血管造影
5.内分泌检查 PRL GH ACTH TSH FSH LH
编辑版ppt
14
鉴别诊断
颅咽管瘤、脑膜瘤、脊索瘤、异位松果体瘤、三叉神经鞘 瘤、视神经胶质瘤、空泡蝶鞍综合征、垂体脓肿、拉克氏 囊肿,颅内动脉瘤
编辑版ppt
15
治疗
药物治疗
有效药物包括(详见各种具体肿瘤) 1.多巴胺抑制剂(见428页):嗅隐停、甲磺酸、卡麦
编辑版ppt
9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表现
2. 生长激素腺瘤:占20%~30%。 典型表现:肢端肥大和巨人症
•面容 •内脏 •代谢
编辑版ppt
10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表现
3.库欣病: 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是由于垂体ACTH腺瘤或ACTH
细胞增生,分泌过多的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皮 质醇增多症,导致的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和病理 变化。
6
临床表现
头痛
早期 晚期
• 视力视野障碍
双内侧偏盲
编辑版ppt
7
其他损害
1. 肿瘤压迫垂体柄和下丘脑,表现为低血压、体温 调节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心脏及呼吸节律紊乱 和意识障碍、尿崩症;
2. 脑积水; 3. 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出现Ⅲ、Ⅳ、Ⅴ1、Ⅵ颅神经
功能障碍; 4. 向下突入蝶窦,鼻腔和鼻咽部,可出现鼻衄,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