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理论论文

社会福利理论论文
社会福利理论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手册

系别社会工作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1031235

姓名何坤东

授课教师孙立亚

教务处制

以自由看待社会福利

——以延迟退休事件为例

【摘要】社会福利是关乎百姓日常生活十分紧密的概念,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社会福利又和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笔者以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福利,将自由的观点引入社会福利中,并以今年热议的延迟退休事件为例阐述社会福利应该怎样定义,应该考虑什么因素来制定社会福利政策,从而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自由社会福利延迟退休

【正文】

一、对自由的理解:

1、自由的定义和本质

就如“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自由的定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但自由作为人类社会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概念,自由和人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自由与除人类以外的生物是没有关系的;其次,自由必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讨论才有意义,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人离开群体就不可能单独生存,即使单独生存于环境中的个体也无所谓有自由的讨论,自由必然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的。所以,我们要讨论的自由是放在人群中或者叫做社会中来讨论的。

自由具有相对性。自由的相对性是由自由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这一特点所决定的。自由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在讨论和分析个体或者一种群体时一定要与其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关系相联系,不能就单一地讨论某个群体的自由而忽视与其相联系的群体的自由。

自由的本质是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基本相同的条件是指在基本生存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所扩展的条件。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阿玛蒂亚?森提出了“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1”,而所扩展的条件由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所决定。例如在美国硅谷,人需要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才能正常地生活,而在马尔代夫,人也许需要有自己的船才能正常的生活。也就是说基本相同的条件是指人个体能够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能够满足其正常生活的各种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的自助选择能力在笔者看来便是自由的本质,只有在不受基本生活压力所干扰和压迫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选择才是个体自我真正的选择。

2、与自由密切相关的因素

与自由密切相关的因素首推个体的基本生存能力,诸如上段所述的基本的可行能力,其中包括了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和政治权利。阿玛蒂亚?森从亚里士多德关于生活质量和生活必需品的论述出发,考察构成认得有价值的生活的“功能性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了人吃、穿、住、行等各方面,所有活动综合起来也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可行能力”。

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拥有不同的可行能力集,比如一个富人在减肥期间所摄入的营养或许和一个穷人相同,但他们俩的可行能力集是不同是,因为富人有能力获取高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而穷人不可以。我们再考察自由时不能简单从基本物品出发来考虑,例如收入,社会地位等,只从单纯物品角度出发判断的自由是不准确的。因此,与自由密切相关的首要因素就是一个人的能力,能实现自我选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个人可行能力集的范围和多少。

责任和自由也是密切相关的。自由和责任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在讨论责任时往往就1《以自由看待发展》[美]阿玛蒂亚?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0?

会涉及到社会福利中一个经常被谈及的话题:为什么要一部分人承担责任来影响另外一部分人的生活?一个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处境负责吗?笔者认为,用一种社会责任来替代个人责任是无法满足的,是会产生负面作用的一种做法,个人责任没有替代品。但是,当我们把自由的概念引入责任中时,笔者发现,责任是要以自由为前提条件的。社会责任不能代替个人责任这个命题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成立的:社会为个人创造了更多选择和实现的机会,让个人能有可行能力来完成自己的决策。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的话,笔者认为这样的命题便是对一部分人自由的剥夺。在社会福利的领域中,需要国家起主导性作用。

二、关于社会福利的解释

社会福利是一个被广泛提及的概念,也是和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社会福利的英文是social welfare,welfare一词拆分成中文的话就是“好的生活”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社会福利应该是为人们过上好的生活而服务的。那么“好的生活”

的内涵是什么也可以有多重理解,既可以指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满足。而社会二字表示了这种福利是要在社会层面上来考虑的,考虑怎样让社会中的所有个体都能从社会福利政策中得到帮助,以实现自己的“好的生活”。从教科书中摘抄到的对社会福利的定义是这样写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社会福利,主要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往往牵扯到一个主题,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旨在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福利国家制度促进还是阻碍了市场的效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所有事情都可以交给市场来运行和解决,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设置,收入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有利于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而以收入再分配为手段,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的社会福利会阻碍经济发展,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率。而所谓的平等是结果的平等,市场机制本身就是一种机会均等和自由竞争的机制,人们通过市场的等价交换也就实现了平等。很明显的是,他们认为公平平等是辅助市场发展的工具,在实现发展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公平和平等。但是笔者认为,这里应该引入阿玛蒂亚?森关于自由和发展的相关理论,即发展应该以扩展人们的基本自由为目的,而基本自由应该是关于人的基本的可行能力,当实现了森所指的自由的时候,公平和平等也会实现。从森的理论出发我们就应该把公平放在首位,社会福利不能交给市场来运作,应该有政府统一干预和计划下实行,并且应该以公平平等正义为最高目标和指导理念,实现公平平等的工具应该是自由,目的也应该是自由。而我们在看到市场经济的优势的同时,应该看到由于社会福利所涉及到的物品是一种公共物品,有些时候是特定人群所需要的物品,但市场经济并不能保证这些东西不能只卖给那些需要的人,因此公共物品是无法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我们最初的想法。

三、自由和社会福利的关系

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森提出了自由对于发展的工具性和建构性的作用,在笔者看来,自由对于社会福利依然具有工具性和建构性的作用。自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并不需要和其他因素相比较来体现其价值,社会福利以公平正义为导向,而这种导向的一种重要目的也应该是扩展人们的自由或者叫做解除对人们自由的剥夺。由于社会制度的因素和个人原因,许多人的个人权益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如基本的住房问题,养老问题,医疗教育问题等,如果这些权益没有得到满足,那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的自由被剥夺了,那么社会福利的目的就应该是去解除这些剥夺;同时社会福利也能让我们可以有条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就是自由的扩展。自由的工具性作用集中体现于“社会机

会和防护性保障2”上。社会机会即指每个人拥有基本的在社会中发展生存的机会,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政府安排,需要用一种制度来规范,保障人们的机会;防护性保障主要着眼于社会中处于危险状况中的人,因收入问题及其他问题而造成的深受痛苦甚至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们,防护性保障要编制起社会安全网,以固定的制度性安排来维护这些人群的自由。

四、延迟退休概述

自从2012年人保部副部长称将逐步实现“小步渐进”的方式实现退休年龄的延迟,将我国现有的男60岁,女55岁退休的制度提高到男65岁,女60岁退休。这一言论自发表以来便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的讨论和思考,越来越多的专家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案,有大学教授提出将住房抵押,即在老人逝去后住房将收回国家,有的专家甚至提出男性退休后去当园丁,女性退休去给别人家做保姆。对于这些方案笔者不想做过多的评论,只是认为我们在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定方案时能将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多加考虑进去,将人们的自由的保障考虑进去。而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研究逐步延迟退休年龄,这表示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定局,现在只是在等待具体政策和方案的出台。

政府和支持者所持的观点主要是我国的社保基金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缺口,并且相比于欧美各国,我国的现有退休年龄明显偏早,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称,通过退休年龄的的提高,能有效解决社保基金的缺口问题,缓解社保基金的压力。其中有人统计过,延迟退休年龄一岁,便能减少社保基金支出40亿,增加收入120亿,一进一出能解决近160亿的缺口,这样来看政府确实应该延迟退休年龄。

由于延迟退休年龄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其中涉及到的关于社会保障的知识笔者在此不作讨论,笔者主要通过自由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

我们在讨论社会福利所能带来的有利方面时,不能简单的看待福利所带来的物质本身,而应该看到福利实质能产生的自由的多少。例如不能简单的将收入的增加和自由的增加划上等号,因为由于每人的可行能力的不同,同样的收入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和一个有身体残疾的人所能产生的自由能力的扩展是不同的,身体健康的人可以把收入用于旅游,培训班等,而残疾人却需要用这笔收入来投入到他的医疗需要中,因此在分析社会福利时我们要将重点关注于社会福利所能产生的实质自由上。因此我们在考虑社会福利政策时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个人的异质性,环境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差别和家庭内部的分配。

1、个人的异质性

与上述所讲例子类似,不同的人在伤残,疾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

我们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不同人的不同特征。比如体力劳动者

相比于脑力劳动者更容易出现肢体上的伤残,身体的健康程度也没有脑力劳动者好,那么在退休年龄上是否可以考虑让体力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更早一点。而更多的考量

应该要放在对个体情况的评估和统计上,在广泛而精细准确的个人特征的评估上所

做出的政策能更好地照顾到处于劣势环境中的人们的权益,这些特征可以集中于身

体健康上面。

2、环境的多样性

处于不同自然环境的人所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处于东北的人在寒冷环境下工

作的困难要大于在南方工作的人,那么是否东北地区的退休年龄的设置能有更加合

理的调整,比如在同等年龄退休的情况下,将东北地区的退休金适当的提高以满足

他们对暖气的需求。更多的应该考虑在工作者所处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状况以及环境

污染,更重要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工作的人是否应该得到更早的退休年龄以保护他2《以自由看待发展》[美]阿玛蒂亚?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3

们的身体健康,比如长期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人群相比于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他们长期处于灰尘环境中,他们是否应该比那些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得到更早的退休年龄?这些需要有科学和专业的评估。

3、社会环境的差异

将养老金收入转化为生活质量还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包括当地的社会环境,犯罪率,绿化面积,供老人活动的场所,是否健全的公共设施等。比如在公共设施欠佳的地方,养老金的发放是否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而增加以补偿老人寻找相应公共设施的损失,在延迟退休年龄上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就业环境,由于退休年龄的延迟势必会导致挤占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岗位,那么在就业压力大的地域中,退休年龄的延迟是否可以区别于其他地区,是否可以让该地区的工作人群比其他地区提早退休,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来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满足年轻群体对于就业的需求。

4、人际关系的差别

个体在社区中生存就有实现自我自尊的需要,这对于个体而言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可行性能力。在富有的社区和贫困的社区个体实现这一需求所需要的成本是不同的,比如在富有的社区一个相对贫困的人是需要很大的对于他而言的成本来实现这个需要的,即使他的收入量要远高于在贫困社区的人。那么在考虑到延迟退休的政策时,我们应该看到处于为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尤其是公务员系统中的工作者,他们在延迟退休后所需要付出的实现自尊的成本是很低的,或者说延迟退休反而有助于他们延长他们的工作地位所赋予他们的自尊和社会地位,而那些体力劳动者在增加劳动时间后,如何在高年龄下实现工作环境以及社区中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实现自己的自尊是需要更多的成本的投入的,因此我们在延迟退休年龄时要更多的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5、家庭内部的分配

一个家庭中个体的收入会被其他家庭成员所共享,而如何分配来满足家庭成员不同的自由和目标对考察个体自由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在退休年龄问题上我国男女退休年龄不同,那么相应的女方工作者的收入就会少于男方工作者,那么在多出的几年工作时间中,家庭的收入分配就会不同于以前男女方共同参加工作时的情况。要满足家庭内部不同成员的需求,在制定退休年龄时是否能考虑缩小男女退休年龄的差距。

综上所述,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具体到制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时,我们都应该考虑到如何保障不同个体的可行能力上,而这些可行能力的实现是和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他们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个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地域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更好地实现扩展人们自由的目的,以实现公平正义。

在上述的讨论中,还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关于责任的讨论。当我们实行有差异性的政策时是否存在将一部分的劳动成果转移到了另一部分人身上,在照顾一部分人利益的时候却损害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即用社会层次的责任代替了个人的责任。有的人会说,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或处于体力劳动环境中的结果应该由这部分人自己承担责任,而不应该由社会政策的安排让一部分人损失利益来补偿这部分人。这个问题就要回溯到对社会福利的本质的讨论上。之前讨论过社会福利应该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笔者从自由的观点出发,是赞同公平优先的观点的。持上述观点的人无疑是将市场制度中的交换自由的观点加入到了社会福利的讨论当中,之前笔者已经指出市场的运作不能保证社会福利的帮助能够到达我们想要帮助的人手中,是需要有国家的精心安排的。如果我们不考虑到在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时的不同情况,那么换取的或许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群的利益的扩大,而忽视了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的自由的扩展,从这点来讲,这是对

许多人的自由的剥削。

再者,从古典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古典功利主义按照结果来评价各种社会安排的重要性,以幸福的总量来评判政策和安排的合理性。如果忽视差异性的延迟退休政策实行,那么或许我们能够得到社保基金总量的增加,人均养老金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也得到缓解这样的结果,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是很成功的。但森在论述中明确指出了古典功利主义“漠视分配”、“忽略权利、自由以及其他非效用因素”。古典功利主义的观点忽略了幸福分配中的不平等,具体到社会福利中来讲就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得到的幸福更多,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得到幸福更少,再加上考虑到其他非效用的因素,如“适应性行为和心理调节”,在处于受剥夺环境中的人们会适应剥夺环境,缺乏勇气来要求激烈的变化,而且甚至会把他们的愿望和期望调整到按他们谦卑地看来是可行的程度3。

这对于处于劣势中的人群而言,没有差异性的延迟退休政策是对他们的自由最大的剥夺和忽视。

五、结语

社会福利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但同时它也是与政治,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相关的。在看待社会福利时,将自由的视角加入其中,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和系统地制定和安排我们的社会福利政策。正如森所说,自由不光作为发展的目的,更是推动发展的工具。通过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我们的社会福利政策是能够做到将人们的可行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基础上的发展不再是仅仅停留于冷冰冰的经济指标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我们生活质量的切实改善之中,相信这样的发展才是我们更想看到的,也是我们国家所应该走上的道路。

六、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金刚. 《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 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 社会保障研

究, 2010 (002): 32-38.

[3]陈煜. 《延迟退休的利弊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 时代金融, 2013, 6: 196.

[4] 吴建森, 曹超轶. 《延迟退休与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影响的初步研究》[J]. 太原师

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001): 75-77.

[5] 刘万. 《延迟退休一定有损退休利益吗?——基于对城镇职工不同退休年龄养老金财

富的考察》[J]. 经济评论, 2013 (4): 27-36.

3Inequality Reexamined(1992),and Martha Nussbaum,Sex and Social Just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TP391.41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图像分割算法研究与实现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专业名称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大学毕业设计---基于c语言的教务系统软件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一、题目 二、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指导教师职称 学院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题目 评阅人职称 工作单位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 答辩前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了如下资料: 1、设计(论文)说明共页 2、图纸共张 3、指导教师意见共页 4、评阅人意见共页 经审查,专业班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符合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学校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盖章) 年月日 根据审查,准予参加答辩。 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签字(盖章)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 学院专业班 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于年月日进行了答辩。 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做出如下决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 三、答辩组组长签名: 答辩组成员签名: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 年月日

基于c语言的教务系统软件设计 摘要 本系统依据开发要求主要应用于教育系统,完成对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成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开发本系统可使学院教职员工减轻工作压力,比较系统地对教务、教学上的各项服务和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加快查询速度、加强管理,以及国家各部门关于信息化的步伐,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 目前,学校工作繁杂、资料重多,虽然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高校,但还未普及,而对于学生成绩管理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系统。因此,开发一套适和大众的、兼容性好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使其符合操作的业务流程,并力求系统的全面性、通用性,使得本系统不只适用于一家教育机构。在开发方法的选择上,选择了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系统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四个主要阶段进行设计,而在具体的设计上,采取了演化式原型法,随着用户的使用及对系统了解的不断加深,对某一部分或几部分进行重新分析、设计、实施。本论文主要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使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成绩管理成绩查询 C语言面向过程

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毕业设计论文(含源代码)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2010 年05 月20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专业负责人: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 了解图象匹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尤其是基于特征的图象匹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学习并掌握图像匹配方法,按要求完成算法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查阅相关中、英文文献,完成5000汉字的与设计内容有关的英文资料的翻译。(2)查阅15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中至少5篇为外文文献,对目前国内外图象匹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全面综述。 (3)学习图象匹配算法,尤其是基于特征的图象匹配算法。 (4)实现并分析至少两种基于特征的图象匹配算法,并分析算法性能。 3.主要参考文献 [1]谭磊, 张桦, 薛彦斌.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算法[J].天津理工大学报,2006, 22(6),66-69. [2]甘进,王晓丹,权文.基于特征点的快速匹配算法[J].电光与控制,2009,16(2), 65-66. [3]王军,张明柱.图像匹配算法的研究进展[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2(1), 12-15.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着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助等等①。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 ①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3、4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掌握其社会福利思想。掌握福利国家的理论,并能够分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 教学重点: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国家的理论。 教学难点: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福利国家危机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生平简介 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1893—1981)生于伦敦,19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历史学考试,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作为平民战俘在德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里,他曾经做过一个短期的研究。返回英国后,他于1919年被选为剑桥历史学会特别会员。1925年,马歇尔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一直呆到1956年。在那里,他成为一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他本来是一位经济史学者。1925年加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后,首先作为社会工作讲师,1929年转到社会学系,1930年成为社会学高级讲师。后来他曾回忆说,当他开始教授社会工作时,他对这个专业什么也不懂,而后来转到社会学系,他在专业观念上对社会学几乎是同样的无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放弃了作为一个经济史学者的工作以后。 马歇尔是《英国社会学杂志》的主要创刊人,曾经编辑了大量有关社会分层和人口方面的出版物。二战期间,他一度被安排到英国外交部任职。1944年马歇尔回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被任命为社会学研究所的教授。这个研究所就是今天的社会政策系。这期间他所作的关于阶级冲突、社会分层以及人口问题的研究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马歇尔作为英国高级委员会的教育顾问又一次去了德国。1951年回国以后继续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直到1956年。这期间,他担任过社会学系系主任。以后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社会科学部主任。1960年正式退休。1981年,马歇尔在他剑桥的家中去世。 马歇尔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大部分社会学著作完成于1945—1960年间,而他的大部分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则是在他退休后发表的。1949年,在纪念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一次会议上,马歇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class)。这篇演讲第一次从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公民权利理论,他进一步提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从而成为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亚诺斯基,2000)。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英国建成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一)公民权利的构成 公民权利理论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civil Right)、政治权利(politicaldght)和社会权利(social right)。

社会福利

一、绪论 1、社会福利概念: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和维护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质量,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的基本需要而采取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所提供的设施和相应的服务。 2、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化的福利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它使福利保障的范围从针对少数人的反贫困方案扩展到全民的教育、医 疗保健、住房、就业、养老和收入保障等关系人们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诸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上。” 3、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的变化 1)人道主义思想:仁爱、人性、(早期)公民权利 2)公民权利的观念:托马斯.马歇尔 3)社会福利思想的多元化:80年代后 4、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与理论特征 1)围绕权利与义务关系,对社会福利的政治道德属性展开讨论。 2)围绕公平与效率谁更优先的问题,探讨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以及社会福利在什么程度上才能起到 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的作用; 3)社会福利是作为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由的手段加以实施,还是仅仅作为社会矛盾的工具和社会改良的措施 理论特征: 1)意识形态性 2)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3)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4)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与社会理想 第一章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威廉.配第的社会福利思想 1)劳动价值理论 2)分配理论: 以最低工资理论为基本内容;工资和利润对立,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收入。工资应限制在不超过基本生活费用的 法定工资的最高限额,若工资过高,劳动会相应比例地减少工作时间和努力程度。 3)租税理论:国家的所用租税就应该由土地和劳动收入来负担; 4)增进社会财富的理论: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 2、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福利思想 1)“看不见的手”创造社会财富和福利 他看到了劳动的重要性。收入有三个来源,一是他的劳动(工资)、资本(形成利息)或土地(地租)。 2)自由竞争和平民福利 平民福利:主张制定最低工资率; 3)政府的作用:最小政府、守夜人式国家 3、边沁的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 代表人物:边沁、穆勒 基本原则: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 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 边沁一生之中,先后提出或支持过的观点: (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 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 1、功利主义原则或最大幸福原理

(完整版)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与实现_本科毕业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考试 题目图像分割算法研究与实现专业班级11通信工程一班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表、资料均已作明确标注,论文中的结论和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真实可靠,不包含他人成果及已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13 年3月10 日 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

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青岛农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该毕业论文(设计)或与该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单位署名为青岛农业大学。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13 年 3 月10 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2) 2.图像分割概念 (3) 2.1图像分割定义 (3) 2.2图像分割方法综述 (4) 2.3阈值法 (5) 2.4 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方法 (9) 2.5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12) 3.图像分割方法详述 (14) 3.1图像分割方法 (14) 3.2 图像分割方法实现 (14) 4.实验结果及分析 (16) 4.1 实验结果 (16) 4.2 实验结果分析 (20) 5.小结 (23) 5.1 主要工作总结 (23) 5.2 结论 (23) 6.附录 (27)

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美国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是社会福利涵义最宽泛的界定。包含社会保障的内容。 ——我国社会保障中社会福利的定义 “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它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补缺型”的。 第二部分社会福利政策的范围 一些学者观点:政策必须有“一个目的、目标或意图”。 尤劳和普雷维特:政策是“长期有效的决定”,这种决定以制定它和接受它的人们在行为上的连贯性和重复性为特征。 社会福利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并因而影响其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任何事情。 广义:社会福利政策包括了几乎所有政府所有的事情(税收、国防、健康照顾、公共救助等) 狭义:“通过给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对他们的福利有所影响”的政府活动。 本书特别选定主要政府计划 收入维持:对社会成员遭遇失业、贫困等风险给与其经济保障 社会保障、失业补偿金、工人补偿金、补充保障收入计划、对贫困家庭的临时救助、一般救助 膳食营养 食品券、学校午餐和早餐、针对妇女、婴儿和儿童的特别补充营养计划、集体用餐、流动餐车 卫生 医疗补助、针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公共卫生 社会服务 儿童保护服务、家庭维护服务、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对儿童的日间照顾和学龄前教育、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恢复 第三部分社会福利政策:一种理性的方法 社会福利政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作为决策者的完全理性 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强调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度”标准 理性主义为政策制定提供理想的模式——虽然在社会福利政策领域“在现实世界里”的政策制定并不经常是一种理性过程,政策制定是发生在使理性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环境中的。第四部分社会福利政策:一种政治性的方法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政治是谁得到了什么,什么时候和怎样获得的;因此政治是一项对社会资源进行价值分配的活动,并且这种冲突是政治和政策制定的中心书中谈到政治性是指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于有关社会面临的问题的本质和如果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冲突。 政治性方法中引起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化问题: 难以形成使所有人都接受的社会价值 由于对问题统一界定 许多冲突的成本和价值是不能被比较和衡量的 政策所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价值对未来的影响是难以计算的。

计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计科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1.1.选题的背景 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管理信息系统逐渐成熟起来,并且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革命。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运输、加工、存储、更新、维护,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a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重要标志。MIS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的分布式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把组织部的各级管理连接起来,而且能够克服地理界限,把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形成跨地区的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目前,虽然有许多学校已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学校教务的管理.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必须是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系统。根据国大学的现在管理模式,结合国际新的思想观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设先进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学校

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乃至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的关键环节。教学教务信息处理的电脑化、网络化,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容。 1.2.目的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学校教务的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务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教务管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两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总结。它使我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本人知识水有限,系统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改进。此外,该系统能够顺利的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完整版)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题目: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

摘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简称LDPC 码),本质上是一种线性分组码,更接近香农限。目前的研究均表明LDPC 码是信道编码中纠错能力最强的一种码,其译码器结构简单,在深空探测、卫星通信等领域可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LDPC 码,综述了其编码方法和译码方法。在编码方法中分别描述了校验矩阵的构造和基于校验矩阵的编码算法,对LDPC 码的快速编码方法进行分析。在译码方法中主要论述了消息传递译码算法、置信传播译码方法、最小和译码算法、比特翻转译码算法和加权比特翻转译码方法。对部分LDPC码的编译码就行了仿真,同时对LDPC 码的编译码方法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本文的重点是对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的论述与研究,介绍LDPC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分别从基于生成矩阵和基于校验矩阵详细讨论了LDPC码编码算法,简单介绍了线性分组码编码,LU分解法,RU分解法。并用简明例子对RU算法做了清晰的解释。对译码大致做了解释:分为软判决译码(MP算法)和硬判决译码(比特翻转算法和加权比特翻转算法)。在本文的最后用AWGN信道下LDPC码的性能仿真,主要是针对比特翻转算法进行仿真。做出理论比较。 关键词:LDPC码编译码MATLAB

Title:Encoding and Decoding Algorithms of LDPC Codes Abstract:LDPC code, namely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is a kind of linear block codes in nature, and the decoding performance of LDPC is more nearer to the Shannon limit. With it s best performance and simple decoder structure, LDPC codes will be widely used in deep space exploration, salite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fields. While briefly introducing LDPC code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coding and decoding algorithms. The encoding algorithm is described in two steps: the const ruction of parity-check matrix and the encoding method based on parity-check matrix. Analyze the rapidly coding method for LDPC code. As to decoding algorithm, MP decoding method, BP decoding method, Min-Sum decoding method, Bit-Flipping method and Weighted Bit-Flipping method are discussed. Emulate for the LDPC cod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is analyzed as well.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algorithms of LDPC cod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decoding algorithm, and makes the theoretical MATLAB simulation.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7-01-01 15:10:00 ] 作者:刘翠霄编辑:凌月仙仙 在社会保障学界,人们往往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两个概念混同使用。在这里,我们将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之下五个项目中的一个项目来使用。 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险旨在为人们的例如生老病死这些一般生活风险提供保护;社会补偿旨在为人们在遭遇例如战争、暴力行为这些特殊的生活风险而受到损害时提供保护;社会救济旨为那些不能从社会保险或者社会补偿中获得待遇或者从社会保险或社会补偿中获得的待遇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人们提供的保护。而社会福利旨在为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们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设施,例如住房津贴、教育津贴、青少年津贴、老年公寓、博物馆等。 (一)我国传统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8月发布了《关于城市救济福利工作报告》,报告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或弃婴、残疾人等。民政部门通过设立福利机构为这些孤老残幼人员提供保障。福利机构分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两类。福利事业机构包括各种收养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民政部主管的这些福利只覆盖了城镇极少数特殊人群(占总人口1%不到)。1950年6月颁布的《工会法》、1953年劳动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对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作了规定,还规定企业应设立食堂、托儿所,所需费用由企业行政或资方负责。1953年5月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54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1956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的通知》、195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些法规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职工家属医疗补助、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由此,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需求按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并且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主体(占城市居民的95%以上,占总人口的25%以上)。企业职工的福利由劳动部负责和管理,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业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断增加,从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

a算法演示系统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A星算法的演示系统”,A*算法在人工智能中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搜索算法,这是一种在图形平面上,有多个节点的路径,求出最低通过成本的算法。常用于游戏中的NPC的移动计算,或在线游戏的BOT的移动计算上。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能够演示出整个算法的执行过程,能够进行单步演示,动态演示,把算法的执行过程的精髓演示出来。 在对算法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演示算法的执行过程,就要涉及到图像的绘制,而对于图像的编程,显然高级语言有其开发效率高的特点,java强大的运算和图形展示功能,使图像编程变得更加的简单和直观。本课题基于eclipse的java集成开发环境,设计并实现了A星算法的演示系统,展示A星算法如何进行启发式搜索和寻路的过程。实现了设置起点、设置终点、设置障碍、清除障碍、直接寻路、单步寻路、动态寻路、重新寻路、添加默认障碍这些功能的操作。使用者能够通过自己的要求进行A星算法的演示和使用,本软件充分展示A星算法的执行过程。 关键字:A*算法,启发式搜索,java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e course design is"A star algorithm demo software", A * algorithm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 kind of typical heuristic search algorithm, this is A graphics in the plane ,have more than one node path, the algorithm of minimum through cost.it often be used in the game of mobile computing of NPC, or online games on mobile computing of BOT.The course design requirs to demonstrat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whole algorithm, can be single step demo, dynamic demonstration, the essence of the execution process of algorithm demo. on the basis of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algorithm, Demonstrateing the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ill involve the Graph drawing, and the programming on image, obviously a high-level langu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velopment of high efficiency, Java powerful computing and graphics display function, make the image programming more simple and intuitive.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eclipse's Java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 star algorithm demo software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showing how A star algorithm of heuristic search and pathfinding.Implements set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nd point, barriers, clear obstacles, directly pathfinding, single step pathfinding, dynamic pathfinding, pathfinding again, add default barrier function of these operations.the user can use the software according to their requirments, the software fully shows the execution of A star algorithm. Keywords:AStar arithmetic ,heuristic search,java

社会福利制度与思想

导论: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熟悉社会福利的缘起和形态变迁,能对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就社会福利学科的交叉性以及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概念辨析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制度属于福利社会学研究范畴,此外,还包括福利政策、福利对象、福利供给、福利实现方式、福利组织等问题。 福利:welfare,由英文的well好和fare生活组合而成,意思是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快乐的生活等。那么何谓健康快乐的生活呢?一方面,它与人的需求的满足与否有关;另一方面,它与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人的主观感受有关。也即福利为doing well and felling well. 这样看来,社会福利与满足人的需要密切相关。 第一节社会福利的缘起和发展 一、社会福利产生的缘由 社会福利行为发端于农业社会,但制度化、系统化的现代社会福利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何以产生?有两种观点:一社会福利源自对人需要的满足;二社会福利直接源自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 1.资源稀缺与社会福利 人类社会,每一个时代得以满足人类需求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总是有限的;或者说,相对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一定时代的资源总是稀缺和不足的,按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说法,这种需求与分配的矛盾正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动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市场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手段。从个体追求富裕生活的角度看,劳动或经营是市场竞争中获得财富与幸福生活的基本途径。其中,一部分人的需求得以满足,而另一部分人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且需求得以满足的一部分群体也有向下流动的风险。由此可见,福利问题和经济问题一样,其发生的根源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或者说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的社会风险是社会福利产生的基础。 2.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市场只关注资源配置的结果——利润,并不在意也不保证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样做的结果是出现了贫富差距。贫困会滋生一些社会问题,人们对贫困现象进行研究,认为贫困源自个人责任,懒惰、恶习、无能、坏习惯等。同时也有人认为贫困是由于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因此社会不公平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是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原因。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和阶级斗争。为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再分配的手段想部分财富向贫困阶级转移。无论是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还是1883年德国俾斯麦《疾病保险法》或是1874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恤救规则》都是阶级冲突的产物。 这种帮助包括富人利他主义的自愿帮助和通过国家干预强制手段对穷人和有需要的人的帮助,就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以此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所以公平和平等是社会福利的本质,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福利产生的动因,也是社会福利实践的根本目标。 不过,通过国家干预实行的再分配有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效率,即公平和效率的二元悖论。二者的协调是社会结构均衡的机制。社会福利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一般也是以其为基本原则的,如何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公平呢?这是一个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福利实现方式的问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算法的实现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一、原始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 的等。) 工作基础:了解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熟练使用Visual C++6.0软件。 研究条件: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图像处理的基本常识。 应用环境: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片图像文件中的字符识别。 工作目的:掌握基于Visual C++6.0应用程序的开发。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并掌握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Visual C++6.0中的图片处理的基本过程。 二、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王万森,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VC++深入详解,孙鑫,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马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案例详解,沈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Applic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s Manuel F. M. Costa,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004. 三、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掌握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掌握二维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了解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3、完成Visual C++中对于图像的灰度、二值化等预处理。 4、完成基于样本的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图像中数字的识别,并对其性能进 行统计和总结,分析其中的不足。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审题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论社会福利概念和视角

论社会福利:概念和视角 马广海许英 2012-12-27 10:56:17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济南)2008年5期 【英文标题】On Social Welfare: Concept and Perspective 【作者简介】马广海,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济南 250100);许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关于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有描述性和解释性两大视角,描述性视角的定义又分为从人类的生存状态出发对社会福利的界定和将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制度进行描述的定义等。解释性的社会福利定义是在描述性定义基础上的进一步追问。从社会工作学角度的解释性社会福利定义,认为社会福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从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角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性定义则强调了社会福利的政治整合功能和政府通过社会福利对冲突的管理等问题。 There are mainly two perspectives to define social welfare, that is, descriptive and explanatory respectively. Further, the former o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anches, i. e., to define social welfare in terms of the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 and in the other way, to take social welfare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In the case of the latter one, the explanatory perspective can be taken as 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descriptive one, and the core issue of literatures of social welfare is thus defined as questioning how social welfare meets social demands, as the case in social work; moreover, in sociology and other social sciences, the explanatory

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系统)

用Java开发与实现教学管理系统动态网站 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前 言 (3) 第二章 Servlet简介 1. 什么是 Servlet (3) 2. Servlet技术的特 点 (3) 3. Servlet的生命周 期 (3) 第三章 JSP技术概述 1. JSP技术的产生背 景 (4) 2. JSP技术的优势和弱 势 (4) 2.1 JSP技术的优 势 (4) 2.2 JSP技术的弱 势 (4) 2.3JSP内置对 象 (4) 3. JSP技术的工作原 理 (4) 第四章 Struts概述 1. Struts的由来和发 展 (4) 1.1Struts的MVC模式简 介 (5) 2. Struts的优缺 点 (6) 3. Struts的工作流 程 (6)

第五章 Hibernate数据库持久化技术 1. Hibernate简介 (7) 2. Hibernate的工作流程 (7) 第六章开发环境 1. Eclipse开发工具 (8) 2. Tomcat服务器 (8) 2.1Tomcat的产生和发展 (8) 2.2 在Tomcat中部署Web应用程序 (8) 3. SQL Server 数据库 (8) 第七章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1. 系统功能设计 (8) 2. 系统功能模块 (9) 3.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9) 3.1 数据库功能设计 (9) 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9) 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1) 4.业务逻辑层各bean功能 (12) 5.控制处理层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社会福利思想考试内容

一、简答题(20分,4个题) 1.社会福利以及社会福利三个层面的关系 (1)社会福利是什么?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福利设施及相关的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 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忙和服务。 (2)社会福利的三个层面以及三个层面的关系 三个层面:理论、政策、社会服务。 关系: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社会政策和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构成了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领域,实践并创新社会福利理论;而理论的研究则通过形成福利思想和价值观为社会福利实践提供证据。 社会福利思想:(I)(解释为什么提供服务)→→社会服务 (II)(宣扬)→→→→→→→→→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提供什么服务)→→→→→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具体的服务层面。 2.社会福利制度定义以及类型 (1)社会福利制度定义:是人类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某种制度设置,或者社会(包括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的集体责任”。 (2)类型:残补型或剩余型的制度以及制度性的福利制度。早期的福利制度是前者,后者是现代福利制度的主要形式。 (3)残补型或剩余型的制度,通常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在一起,属于济贫服务。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性的福利制度面向全体国民,使福利保障的范围从针对少数人的反贫困方案扩展到全民的教育、医疗、就业和养老等关系人们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等政策措施和服务上。 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过程 (1)人道主义思想。 (2)公民权利的观念。 (3)福利国家及其局限。 (4)社会福利思想多元化。 4.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观点 (1)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 (2)需要以渐进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强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5.费边社的基本思想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