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杜甫歌行体四首汇总
杜甫诗四首

1、春望
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300首大全

杜甫300首大全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
樯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
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2、句(唐代-杜甫)狨掷寒条马见惊。
3、拨闷(唐代-杜甫)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柁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4、覆舟二首其二(唐代-杜甫)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
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使者随秋色,迢迢上天。
5、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唐代-杜甫)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6、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唐代-杜甫)方丈三韩外,昆万国西。
建标天地阔,诣绝古今迷。
气得神仙迥,恩承雨露低。
相门清议众,儒术名齐。
轩冕罗天阙,琳琅识介圭。
伶官诗必诵,夔乐典犹稽。
健笔凌鹦鹉,锋莹鹈。
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通籍青琐,亨衢照紫泥。
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蹄。
能事闻重译,嘉谟及澡。
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跻。
适越空颠踬,游梁竟惨。
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萍泛无休日,桃阴想旧蹊。
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暌。
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
顾深惭锻炼,才小辱提携。
槛束哀猿叫,枝惊夜鹊栖。
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7、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三(唐代-杜甫)崆峒西极过昆,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
8、夜听许十损(唐代-杜甫)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飞动摧霹雳。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谁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9、奉赠萧二十使君(唐代-杜甫)惜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
艰危参府,前后间清尘。
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
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
终始任安义,荒芜孟母邻。
联翩匍匐礼,意气死生亲。
张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
学考优化指导高一语文语文必修杜甫诗四首资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3.《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属寓情于景的句子,抒发 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提示:
观点 一
抒发了
一种“喜” 的感情
欣赏这两句诗,我们好像看到了那无垠的夜空,平旷的原野, 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这雄浑阔大的景象给人以心旷神 怡之感。
《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 堂,乘舟东下,途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下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 地运用比喻、映衬、对比等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意境,增强了感染 力。
第3页/共30页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曾任 左 拾遗 、 华州司功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拾遗、杜工部。河南巩县(今巩 义市)人。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 怀,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 史过程,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被后人称为“集大成”。
加点字
辚.辚 lín 干.云霄 gān 荆杞. qǐ 啾.啾 jiū
东南坼. 涕泗.流 渚.清 危樯.
2.通假字 禾生陇.亩无东西(“陇”通“垄”,田埂)
读音 chè sì zhǔ qiáng
第6页/共30页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明词义 (1)哭声直上干.云霄(冲) (2)行人但.云.点行频(只说) (3)禾生陇亩无.东.西.(不分东西,指行列不整齐) (4)况.复.秦兵耐苦战(更何况) (5)役夫敢.申恨(岂敢,怎么敢) (6)新鬼烦.冤.旧鬼哭(烦躁愤懑) (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裂开。乾坤:天地) (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军马,借指战争。涕:眼泪。泗:鼻涕) (9)渚.清沙白鸟飞回(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10)万里悲秋常作.客.(旅居在外,这里指流落他乡)
杜甫七言四句绝诗105首

杜甫七言四句绝诗105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1杜甫《画像题诗》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02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03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04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05杜甫《答杨梓州》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06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7杜甫《奉和严公军城早秋》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08杜甫《得房公池鹅》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09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10杜甫《诣徐卿觅果栽》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11杜甫《重赠郑钅柬绝句》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12杜甫《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秋风褭褭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13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14杜甫《黄河二首.其一》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杜甫诗四首

登岳阳楼①洞庭水:即洞庭湖。
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
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④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⑤乾坤:这里指日月。
⑥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⑦老病:年老多病。
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⑧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
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
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
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⑨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洞庭湖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昼夜交亘地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岳阳楼》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
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杜甫诗四首ppt1 语文版

品诗
1、自主品析
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最好?试作 简要赏析。
品诗 2、深入透析: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品诗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 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 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 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 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名句赏析: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 云霄
• 动作细节描写:连续的四个动作, “牵、顿、 拦、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 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写出了亲 人之间不忍相离却又不得不相离的不舍和无 奈。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
• 夸张的修辞手法: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 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 剧。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景
洞庭湖的广 阔无垠,烟 波浩淼与气 势磅礴。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②、“戎马关山北,凭轩 涕泗流”所蕴含的复杂情 感。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 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 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 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 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 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 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课文赏析 1、重墨铺染:悲怆震撼的出征图
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思考(从表达技巧出发):
作者如何将“惨别”的场面描写 得撼人心魄?
场景描写
视听结合:“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 杂沓
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 象动,作表细明节一:切“准走备”就,绪表,明只心待情一万声分令急下切就,要却出又发无。奈。 “牵衣”而泣,写出了亲人之间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 离去的不舍和无奈。“顿足”而呼,“拦道而哭”这 些动作描写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表达 了人们彻心入骨的绝望悲怆和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 强烈怨愤。 夸张的修辞手法
古代唐朝杜甫的诗词大全

古代唐朝杜甫的诗词大全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1-2]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代杜甫的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杜甫的古诗词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3、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游龙门奉先寺》4、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7、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蜀相》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10、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哀江头》11、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12、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贫交行》13、炙手可热势绝伦——《丽人行》1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15、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五首》16、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7、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20、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2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2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2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24、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诗词及释义摘录明细汇总

1、【标题】:长吟【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律【内容】:--------------------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
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
【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2、【标题】:逃难【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古【内容】:--------------------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3、【标题】:赠花卿【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七绝【内容】:--------------------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4、【标题】:恨别【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七律【内容】:--------------------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题解
• 清代浦起龍的《讀杜心解》編入天寶五載至十三 載,其間杜甫都在長安。詩是諷世傷時之作,也 是杜詩中的名篇,為歷代所推崇。詩旨在諷刺唐 玄宗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充滿非戰 色彩。 • 《杜臆》:舊注謂明皇用兵吐蕃,民苦行役而作, 是也。此當作於天格特徵
仁者之心和儒家涵養
• 2、波瀾起伏的敘事結構
抱負落空,仕既不成,隱又不遂,四句一轉,事事勾連
• 3、個人經歷和國計民生結合的立意
史詩兼政治抒情詩的結合 ‚窮年憂黎元‛
• • • • • • • • • • • • • • • • • •
新君生信縣且長況縱千君邊去或道牽耶車《 鬼不女知官如者複有村不庭時從旁衣娘轔 煩見猶生急今雖秦健萬聞流裏十過頓妻轔兵 冤青得男索年有兵婦落漢血正五者足子,車 舊海嫁惡租冬問耐把生家成與北問攔走馬行 鬼頭比,,,,苦鋤荊山海裹防行道相蕭》 哭,鄰反租未役戰犁杞東水頭河人哭送蕭 ,古,是稅休夫,,。二,,,,,,, 天來生生從關敢被禾 百武歸便行哭塵行 陰白男女何西申驅生 州皇來至人聲埃人 雨骨埋好出卒恨不隴 ,開頭四但直不弓 濕無沒。?。?異畝 邊白十雲上見箭 犬無 意還西點幹咸各 聲人隨 與東 啾收百 未戍營行雲陽在 雞西 啾。草 已邊田頻霄橋腰 。。 。 。 。。。。。。。
(全詩八韻,四平四仄;三、五、七言,參差錯落。)
• 5、語言直白,通俗易懂。
《新安吏》
新安,在洛陽西
• • • • • • • • • • • • • • 送 行 勿 泣 血 , 僕 射 如 父 兄 。 況 乃 王 師 順 , 撫 養 甚 分 明 。
掘 壕 不 到 水 , 牧 馬 役 亦 輕 。
就 糧 近 故 壘 , 練 卒 依 舊 京 。
豈 意 賊 難 料 , 歸 軍 星 散 營 。
我 軍 取 相 州 , 日 夕 望 其 平 。
眼 枯 即 見 骨 , 天 地 終 無 情 。
莫 自 使 眼 枯 , 收 汝 淚 縱 橫 。
白 水 暮 東 流 , 青 山 猶 哭 聲 。
特色
• 《唐宋詩醇》評:
• ‚此體創自老杜,諷刺時事而托為征夫問答之 詞。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為戒,《小雅》 遺音也。篇首寫得行色匆匆,筆勢洶湧,如風 潮驟至,不可逼視。以下出點行之頻,出開邊 之非,然後正說時事,末以慘語結之。詞意沉 鬱,音節悲壯,此天地商聲,不可強為也。‛
• • • •
1、寓情於敘事描寫,水乳交融; 2、描摹真實自然,貼切傳神(節奏、聲響); 3、敘事環環相扣,結構嚴謹; 4、句型靈活,平仄相間;
《兵車行》 •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五言古風 歌 行 體 民 歌 風 史 诗
• “二哀”
• 《哀江頭》《哀王孫》七言古诗
• “二悲”七言律诗
• 《悲陳陶》《悲青阪》
• “三吏”
• 《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
• “三別”五言古風
• 《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史诗
杜甫年谱(节录)
• 天寶14載(755) 授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 11月,往奉先(陝西蒲城)。 • 肅宗至德元載(756) 5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6 月,又自白水往州。聞肅宗即位,自羸服奔行在,遂陷賊 中。 • 至德二載(757) 4月,脫賊,謁上鳳翔,拜左拾遺。疏救房 玄齡,上怒,詔三司推問。宰相張鎬救之,獲免。8月,墨 制放還州省家。10月,上還西京(長安),公扈從。 • 乾元元年(758) 任左拾遺。4月,出為華州(陝西華縣、華陰、 潼關渭北下邽鎮附近地。)司功。冬晚,離官,間至東都。 • 乾元二年(759) 春,自東都回華州。7月,棄官西去,度 隴,客秦州。10月,往同穀。12月,入蜀,至成都。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题解
• 詩作於天寶十四載(755)。10月,杜甫得 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的任命。11月,杜甫從 京城長安去奉先縣(治所在今陝西蒲城)探家,安 祿山恰在此時造反。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 驪山華清宮避寒。沿途所見榮枯之異;到 家後得知幼子餓死等事。
主旨
• 全篇從自己憂念家國說起,最後又以自己的境遇 聯繫時局作為總結。‚詠懷‛兩字通貫全篇。 ‚朱門‛一聯,形象而凝煉,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它以議論入詩,大大提高了詩的思想性,既深刻 地揭露了唐代剝削制度的本質特徵,戳穿了封建 盛世虛幻的帷幕,又是整個社會貧富懸殊對立的 典型概括。
• 第一段:
• 詩的開頭七句為,寫軍人家屬送別兒子、丈夫出征的悲慘 情景,描繪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別圖。
• 第二段:
• “道旁”十四句。通過設問,役人直訴從軍後婦女代耕, 農村蕭條零落的境況。
• 第三段:
• “長者”十四句。寫征夫久不得息,連年徵兵,百姓唯恐 生男和青海戰場屍骨遍野,令人不寒而的情況。揭露了唐 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
杜甫歌行体五首
• • • • •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兵車行》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別》
杜甫歌行體意蘊
• 宋٠黃庭堅:
• ‚老杜雖在流落顛沛,未嘗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陳時事, 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義之氣,感發而然。‛ [潘淳.潘子
真詩話[A].宋詩話輯佚[M]]
• 南宋٠樓鑰:
• 第一段開頭至‚放歌破愁絕‛
• 第二段從‚歲暮百草零‛至‚惆悵難再述‛
記敘描寫議論並用
• 第三段從‚北轅就涇渭‛至末尾
藝術
•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 • ‚是為集中開頭大文章,老杜平生大本領,須用 一片大魄力讀去。……通篇只是三大段,首明齎 志去國之情,中慨君臣耽樂之失,末述到家哀苦 之感,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 張溍: • ‚文之至者,止見精神,不見語言,此五百字, 真懇切到淋漓沉痛,俱是精神,何處見有語言。‛
• ‚工部之詩,真有參造化之妙,另是一種肺肝,兼備眾體, 間見層出,不可端倪,忠義感慨,憂世憤激,一飯不忘君, 此其所以為詩人冠冕。‛ [樓鑰.功愧集(卷六六)·答杜仲高旃
書[A].四部叢刊[C].]
• 南宋٠李綱《校定杜工部集序》: • ‚子美之詩,凡千四百四十餘篇,其忠義氣節,羈旅艱難,悲
憤無聊,一寓於此。‛ [李綱.梁溪集[A].四庫全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