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013

编写人:程君审阅:何爱琼

班级: 学生姓名: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5讲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2课时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考点分析:

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知识链接】

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2、山地等温线向弯曲;盆地等温线向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4、 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弯曲。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

冬季夏季 ;陆地海洋,山地与高原边缘,平原与高原内部。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 8

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

【自主学习】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2、降水类型:

类型暖湿空气上升原因主要分布地区上升运动形式

赤道地区对流雨强烈受热上升热力对流我国夏季午后

地形雨受地形阻挡爬升山区迎风坡动力抬升

中纬地区锋面雨沿锋面抬升动力抬升我国东部夏秋季节降水

低纬大陆东部热力对流台风雨辐合旋转上升夏秋季节的台闽粤动力抬升 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 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探究学习一】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1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4)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

内陆山地——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内陆盆地——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 (5)洋流影响

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6)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描述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

平行,表明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表明降水受地形影响)

(3)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说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

大,反之则小)

4)看等降水线闭合:判断地形。(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减小,多为内陆盆地; (

数值增加,多为山地。)

【典型例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

A( a

C( a=b D(b=c

2(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山脉 B(湖泊

C(河流 D(城市

右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4(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 B(200 C(400 D(800 考点二:气候类型的判读

1、以温定带:

2

2、以水定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年雨型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夏雨型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mm 少雨型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

【典型例题】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

4.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时间为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是

。(2分)

3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8分)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知识拓展】

一、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判读两种气候的异同: 相似点: 不同点: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

判读两种气候的异同:

相似点:

不同点:

二、特殊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一)热带雨林气候

1、四个特殊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大陆东北、巴西东南沿海和中美洲东北。

形成原因:

2.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4

(二)热带草原气候

1、赤道经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

3、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三)地中海气候

1、南北美洲分布面积小的原因:

2、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

1(在西欧分布面积最广(比同纬度地区偏北、东西向分布较宽)的原因:

2. 在南北美洲狭长分布的原因:

3.非洲由于海陆分布缺失温带海洋气候

4.注意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东南角

5.新西兰的气候类型: 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 。

特征: 。 2、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降水相对均匀而且较多。其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北部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最北界限是一线,但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依次更偏北。

(六)温带季风气候

北美缺少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

5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

(八)热带沙漠气候

、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北延伸的原因: 1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3、南美洲西侧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抵赤道,呈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

(九)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

三、常见的气候类型图(看图并判读气候类型)

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2、气温和降水点状图:

3、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

4、气温和降水折线图

6

5、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

6、气温和降水立体图

7、气温和降水雷达图或玫瑰图

8、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图: 9、气温和降水“工”形图

10、降水量和蒸发量组合图

7

11、气温和降水曲线图: 12、气温和降水条形图

四、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还有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

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

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

8

参考答案

2、特殊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一)热带雨林气候

1、纬度较低;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纬度、地形、风带、洋流)

2、(地形、风带、洋流)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二)热带草原气候

1、赤道经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地形) 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3、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处在亚洲热带季风环流范围内,气候特点的形成深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北季风,风从赤道附近的洋面吹向澳大利亚北部,给该地带来丰沛降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形成炎热多雨的湿季。冬季盛行东南信风,由于是从澳大利亚内部吹向赤道附近的离岸风,因此降水少为旱季。

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地处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与东侧相比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1月副高南移,控制该地区,降水少,形成干季;7月西风带北移控制该地,降水多,形成湿季。

(三)地中海气候

1、南北美洲分布面积小的原因: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的水汽,使得地中海气候呈狭长状分布,且面积较小。(地形)

2、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海陆分布的影响。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

1(在西欧分布面积最广(比同纬度地区偏北、东西向分布较宽)的原因:(大陆轮廓、地形、洋流)

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2. 在南北美洲狭长分布的原因: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的水汽。(地形)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发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了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

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3.由于海陆分布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气候

4.注意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东南角

9

5.新西兰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沿海。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降水相对均匀而且较多。其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北部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最北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但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依次更偏北。

(七)温带季风气候

北美缺少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地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的阻挡作用。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气候。(地形)

(八)热带沙漠气候

1、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北延伸的原因: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洋流)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 2

3、南美洲西侧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抵赤道,呈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和安第斯山脉对东部气流阻挡的影响。

(九)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10

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的制作 一、制图目的 年平均降雨量,是指某地多年降雨量总和除以年数得到的均值,或某地多个观测点测得的年降雨量均值。年平均降雨量是一地气候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本文运用ERDAS IMAGINE 8.5和ArcView软件平台制作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将山东省以年平均降水量分为六部分,可以较清楚地展示山东省个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情况。 二、软硬件配置 (1)软件配置:ERDAS IMAGINE 8.5,ArcView,Window7 系统。 (2)硬件配置:intel core i3处理器,512M显卡。 三、制图依据 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未配准)如图1 图1 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四、技术路线

五、具体过程 1 图形配准 首先,打开ERDAS IMAGINE 8.5, 点击,增加Viewer2,分别在viewer1、viewer2中打开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图1)、已经校正好的山东省地图。图形配准 点与面的叠加 内插分析 汇总与关联 转化为栅格图像 出图

图2 在viewer1中,点击工具栏中的“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出现如图3对话图框。 图3 选择“Polynomial”,点击“ok”,接着出现一系列对话框,依次点击“close”-“ok”,点击viewer2,弹出图4对话框,选择“ok”,随后出现的的对话框中一直点击“ok”,直到出现图5所示。

图4 图5 其次,进行配准。在viewer1中选择清楚、易辨别的点进行校正,并且在viewer2中点击相应位置的点,在添加完三个点之后(相对均匀),对于第四个点的校正,只需在viewer1中标出,viewer2中会自动的给出相应的第四个点的位置,如果此时误差较大,则说明配准不合格,需重新配准。 最后,点击Geo correction tools工具栏上的菱形,在弹出的对话框Resample中,选择保存的途径及名称“年平均降水量”,点击确定即可。 2 点与面的叠加 首先,打开ArcView,点击,将上述配准好的“年平均降水量”图打开,如图6。

6.降水和等降水量线汇总

降水与等降水量线 ★考纲与考情: (1)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2)根据等温线走向特点分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3)找出降水量的极值区域及分析原因。 (4)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析干湿状况及对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等。 (5)世界降水类型,影响降水时空分布的因素,降水的时间变化,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判读。★降水: 1、知识整合 2、降水类型

3、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分析原因) 对照地图,总结如下: 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中纬度(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④某一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世界最值——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回忆: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写在下面空白处。 4、降水的时间变化 (1)季节变化:降水量在一年内的变化或分配状况,称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世界上有的地方在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相差不大,分配比较均匀,例如赤道地区、西欧等地属于这种情况;有的地方降水量在一年内分配不均,例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地中海地区则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年际变化:降水量在各年间的变化状况,称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在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而在季风气候地区大些,内陆干旱地区变化最大。 (3)中国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夏秋季多(集中在5~9月),冬春季少;年际变化大特别在北方地区。 ★等降水量线: 1、概念: 2、影响因素:(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 空气的升降运动: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空气的水平运动:海陆之间登陆风多雨,离岸风少雨;高低纬之间高纬吹向低纬少雨,低纬吹向高纬多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降水的影响因素 (一)海陆位置 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______;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______。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____,内陆____。如我国:从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递减;西北地区从____向______降水逐渐减少。 (二)地形 1. 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系_________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______风气流垂直,阻挡了______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______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②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一致,会引导水汽进入内陆。如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脉______走向,与______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_________,_________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______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 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2.坡向(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形成______雨;气流越过山顶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______,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少。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______,背风坡较______。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_________性气候,东部位于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独特的_________气候;再如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___;台湾东部 比西部___,海南岛东部比西部___。 降水面积______,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 低,温度高而降水______,如横断山区; 以进入,降水也较______,如吐鲁番盆地; 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______,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地势高低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如喜马拉雅山: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 例题2:读下面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

高考地理总复习练习(七)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七)等降水量线分 布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判读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经典高考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图形解码] 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判读技巧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若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3.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017·江西上高模拟)如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A.湖泊B.城市

等降水量线练习及答案

等降水量线专题练习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如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 回答4一6题。 4.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 .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5.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 .重要的棉花产区 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 .地表土是紫色土 6.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 等值线的数值是 A .50 B .200 C .400 D .800 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回答 7-8题。

7.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 A.低压 B.高压 C.暖锋 D.准静止锋 8.7月中旬到8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 A.异常低温,阴雨连绵 B.雨带北移,高温干燥 C.气压较低,刮风多雨 D.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 a

中国地里等降水量线图及气候类型图

中国地里等降水量线图及气候类型图 1、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基本与图中A线、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基本与图中A秦岭-淮河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山脉(如:C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三条重要地理界线相重合. (2)A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时它是一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旱地农业区和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观察中国政区图可以看出:甘肃省兼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4)诗句“大漠孤烟直”描述的是四大地理分区中的C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由于距海较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内陆,本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不宣种植业,且开垦后易造成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灾害,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大规模开垦草原使内蒙古草原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极大破坏了生态环境. (5)被世人称为“地下万里长城”的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这一地区的农业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棉花、小麦、瓜果等,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这里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6)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它将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源源不断的输往东部地区.近日,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探明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将缓解北疆地区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状况.故答案为:(1)400;昆仑山;(2)A;(3)C;(4)③干旱;不行;因为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不宣种植业,且开垦后易造成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灾害.(5)绿洲;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6)塔里木;准噶尔.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观察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 ⑴若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⑵若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山脉的坡向(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的一侧为背风坡)。 ⑶若等降水量线呈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若为大于大的,则为多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若为小于小的,则为少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盆地地形,地形封闭;背风坡,降水少。 (4)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 ⑴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的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⑵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型例题】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2016?天津卷) 2.据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全国百强校】省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下左图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回答3-5问题。 3.下列因素中与图示城镇分布相关性最小的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资源 4.上左图中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甲—海陆分布乙—纬度 B.甲—地形乙—海陆分布 C.甲—大气环流乙—地形 D.甲—纬度乙—大气环流 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化工等加工工业 B.利用热带草原、动物迁徙等景观和现象,发展旅游业

最完整的基于ArcGIS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GIS应用技术》课程 课间实验报告 基于ArcGIS的中国 2011年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姓名: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测量与空间信息处理实验

基于ArcGIS的中国 2011年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所用软件版本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ArcGIS的基本操作和工作原理 (2)了解和熟悉ArcGIS底图制作、空间降水插值、地图整饰直到最后成图的整个过程的基本操作 2、实验软件所用版本 实验软件ArcGIS 二、实验内容及问题背景 1、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介绍衬托专题图的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它专题图的底图; (2)中国年降水量插值。这一部分介绍用Arc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将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数据插值得到全国范围内的降水分布; (3)地图整饰。这一部分介绍添加地图要素和美化及最后出图; 当前绝大多数的GIS软件都能够提供对数据处理的功能,本实验以ArcGIS 为例完成以上工作。 2、实验内容所涉及的问题背景 在今年的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我听了几场关于ArcGIS用于制图方面的讲座,

也在体验区与Esri中国的技术老师有一些交流。一直觉得ArcGIS在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很强大,而在制图方面却表现得不怎么样。我看到在国内很多人制图用的是CorelDraw、AI(可能不仅仅是国内,国外的专业制图也是),诚然这些软件作为专门的图形软件,在很多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对于地理信息制图来说,图形不能和地理信息相关联却是这些软件最大的软肋。而ArcGIS越来越注重在制图方面的发展与应用,每年举办的制图大赛就是推广之一。 三、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 本实验主要从实际要求出发,经过对以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制作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获取、预处理、空间降水插值直到最后成图的整个过程。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介绍衬托专题图的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它专题图的底图; 第二部分:中国年降水量插值。这一部分介绍用Arc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将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数据插值得到全国范围内的降水分布; 第三部分:地图整饰。这一部分介绍添加地图要素和美化及最后出图。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地形部位等降水量线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形部位等降水量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是等值线类型图的一种,符合等值线的基本特征和判读的基本规律,在具体判读时也有它的特点和判读技巧。 图 1 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 某地区年降水 量分布图 图3 某区域降水量 的空间分布图 1.观察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 ⑴若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⑵若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山脉的坡向(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的一侧为背风坡)。 ⑶若等降水量线呈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若为大于大的,则为多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若为小于小的,则为少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盆地地形,地形封闭;背风坡,降水少。

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 ⑴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的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⑵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型例题】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一诊模拟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P、a、b三处的年降水量数据可能分别为() A.150、500、1000 B.50、500、1000 C.150、1000、500 D.50、1000、500 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年降水差异的分析, 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不大,但甲小于乙 B.甲地降水集中在6月至9月,多地形雨 C.乙地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多锋面雨 D.甲地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乙地降水受西风的影响 思维过程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 编号013 编写人:程君 审阅:何爱琼 班级: 学生姓名: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5讲 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2课时 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 考点分析: 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知识链接】 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2、山地等温线向 弯曲;盆地等温线向 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 4、 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 弯曲;海洋等温线向 弯曲。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 冬季 夏季 ;陆地 海洋 ,山地与高原边缘 ,平原与高原内部 。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 8、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 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 【自主学习】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 。 动力条件—— 、 。 2、降水类型: 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人类活动等。 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大陆东岸降水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 【探究学习一】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类型 暖湿空气上升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上升运动形式 对流雨 强烈受热上升 赤道地区 我国夏季午后 热力对流 地形雨 受地形阻挡爬升 山区迎风坡 动力抬升 锋面雨 沿锋面抬升 中纬地区 我国东部夏秋季节降水 动力抬升 台风雨 辐合旋转上升 低纬大陆东部 夏秋季节的台闽粤 热力对流 动力抬升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甲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 2.图中甲地降水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祁连山附近,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地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00。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读“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 A.四川B.广西C.上海D.台湾 4.我国西北地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B.空气对流弱 C.空气中水汽含量低D.植被覆盖率低 5.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 C.距海远近D.地势 答案:3.B 4.C 5.D 解析:第3题,该题可从图示中直接找出答案。第4题,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空气中水汽含量低,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第5题,我国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同高度、不同坡向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不同。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 A.400 B.550 C.600 D.720 7.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答案:6.D 7.C 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最小值为(0~150),所以最大差值为(400~750)。第7题,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因素。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8~9题。 8.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 C.北美洲东岸 D.北美洲西岸 9.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分布 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判断

等降水量线(一)

等降水量线(一) 一关于降水的基本知识 1、降水的必要条件:⑴大气过饱和⑵有凝结核 2、降水的主要类型 3、降水状况分析 ⑴低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多雨;高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少雨 ⑵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少雨 ⑶气流从海洋吹来,多雨;气流从大陆吹来,少雨 ⑷暖湿气流迎风坡,多雨;暖湿气流背风坡,少雨 ⑸暖流经过,多雨;寒流经过,少雨 ⑹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4、降水的世界分布 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向减少 受海洋和盛行风影响 例:冬季西欧、我国降水量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地形)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一一多雨一侧为风坡,为雨少雨一侧为风坡 例:下图是我国新疆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 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4)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 (5)判断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6)判断大气环流影响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方向: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答案】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命题方向1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地区降雪量的主要因素有( ) ①海洋②地形③城市④湖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靠近海洋、湖泊的地区降雪较多,山地地区降雪较少,因而影响图中地区降雪量的主要因素有海洋、地形、湖泊,故C项正确。 2.美国东部海面冬季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是( ) A.内陆寒冷气流与海洋暖湿气流相遇 B.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内陆的低压中心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D.海洋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温剧烈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故A 项正确。 同步训练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甲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 2.图中甲地降水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祁连山附近,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地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00。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读“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 A.四川 B.广西 C.上海 D.台湾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一、影响降水因素 (一)大气环流 1、 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 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降雨,形成对流雨,如赤道地区。 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湖面,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 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 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 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 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 (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 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 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 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 季风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 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气旋、锋面 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6、7月份在长 7、8

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的制作 一、制图目的 年平均降雨量,是指某地多年降雨量总和除以年数得到的均值,或某地多个观测点测得的年降雨量均值。年平均降雨量是一地气候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本文运用ERDAS IMAGINE 8.5和ArcView软件平台制作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将省以年平均降水量分为六部分,可以较清楚地展示省个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情况。 二、软硬件配置 (1)软件配置:ERDAS IMAGINE 8.5,ArcView,Window7 系统。 (2)硬件配置:intel core i3处理器,512M显卡。 三、制图依据 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未配准)如图1 图1 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四、技术路线

五、具体过程 1 图形配准 首先,打开ERDAS IMAGINE 8.5, 点击,增加Viewer2,分别在viewer1、viewer2中打开省年平均降水量(图1)、已经校正好的省地图。 图形配准点与面的叠加内插分析 汇总与关联 转化为栅格图像 出图

图2 在viewer1中,点击工具栏中的“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出现如图3对话图框。 图3 选择“Polynomial”,点击“ok”,接着出现一系列对话框,依次点击“close”-“ok”,点击viewer2,弹出图4对话框,选择“ok”,随后出现的的对话框中一直点击“ok”,直到出现图5所示。 图4

图5 其次,进行配准。在viewer1中选择清楚、易辨别的点进行校正,并且在viewer2中点击相应位置的点,在添加完三个点之后(相对均匀),对于第四个点的校正,只需在viewer1中标出,viewer2中会自动的给出相应的第四个点的位置,如果此时误差较大,则说明配准不合格,需重新配准。 最后,点击Geo correction tools工具栏上的菱形,在弹出的对话框Resample中,选择保存的途径及名称“年平均降水量”,点击确定即可。 2 点与面的叠加 首先,打开ArcView,点击,将上述配准好的“年平均降水量”图打开,如图6。 图6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中纬度(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二、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图甲,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区密集,则B地区 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区大。 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①海陆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 递减。如右图乙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 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②地形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 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如右图丙是我国山东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A 地是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是山地的背风坡, 降水少。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 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 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 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 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例1: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C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例2:右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C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③洋流因素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④大气环流的影响 A、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 B、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例3:下图,回答问题

全球多年逐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全球多年逐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1988-2004 ) January precipitation (cm, GPCP) 64)E 90E 120E 150E 1出)I SOW 120W 9(}W MW (} 30E 0 2 4 6 K 10 12 14 lb U 2(1 22 24 2b 2K M 32 點-甜4U February precipitation (cm, GPCP) 60N 3()N o 30S 60S ------------------------------ 1 ----------------- 1----------------------------- -------------------------- 1 -------------- -r—~r- Illi工r

March precipitation (cm, GPCP) ,- 1| ] 一I T . 广6?E 90E 120E 150E I HO I SOW HOW 90W 60W 3(JW 0 3OE April precipitation (cm, GPCP) 60N 30N 30S 6( ; S 3E 90E 120E 150E IM) 15()W 1H)W 9()W 60* 34IW () 如E (1 2 4 6 & 10 12 14 16 1H 20 22 24 26 215 30 12 34 M 5S 40

[I 〕丨丨丨丨[ 丨丨1 I I 丨丨门I 0 1 4 6 1(J 11 14 16 n 20 22 24 26 2K JO 32 M ib M 4U June precipitation (cm, GPCP) l ----------- r- ----------------- 1 ---------- T ---------- ■―-…r ............................ 亍? -~F- 64JE 90E 1 対E 150E 1出)15()W 1H)W 9(}W 60W 34IW (I 30E 60N 3( is 60S __? _______ . __________ 1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严 64)E 90E 120E 150E 1卅)I SOW 120W 90W 60W 対W 0 JOE (iOS 0 2 4 6 ^ 1CJ 12 14 16 1K 2() 22 24 26 2K 30 32 34 36 彌 40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常考查的等降水量图的类型如下表所示,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常考图示] [判读技巧] 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 (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如图3中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2中由南向北递减,图3中由南向北递增)。 2.描延伸方向 (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 (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3中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 (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1中甲地附近。

(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1中丙地南侧。 [应用体验] 1.(2013·浙江高考节选)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 1.由图名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图反映了美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 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2015·合肥检测)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能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1)~(2)题。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3 / 4 6.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典图1: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典图2:世界某区域略图 典图3: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 图 考向:降水量对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 考向:降水量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区域降水的分布规律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若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及分布特征,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 / 4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判读。 1.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 B.西北及北部山区降水量大于700 mm 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少 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 解答示例: 答案 D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 A.400 mm B.550 mm C.600 mm D.720 mm 答案 D 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介于550~750 mm之间,最小值介于0~150 mm 之间,所以最大差值介于400~750 mm之间,结合选项知选D。 3.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答案 C 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4.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甲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 B.200 C.400 D.800 3 / 4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详解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013 编写人:程君审阅:何爱琼 班级:学生姓名: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5讲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2课时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 考点分析: 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知识链接】 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2、山地等温线向弯曲;盆地等温线向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4、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弯曲。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 冬季夏季;陆地海洋,山地与高原边缘,平原与高原内部。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8、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 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 【自主学习】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2、降水类型: 3 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探究学习一】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4)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 内陆山地——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内陆盆地——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 (5)洋流影响 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6)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描述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表明降水受地形影响)(3)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说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则小) (4)看等降水线闭合:判断地形。(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减小,多为内陆盆地; 数值增加,多为山地。) 【典型例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 为() A.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