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模板(木模)-1墙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图文并茂)

10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0.1 模板及支撑体系选型
10.2 木模施工方案
10.2.1 木模施工流程
10.2.2 木模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0.3 铝模施工方案
10.3.1 铝模施工流程
10.3.2 铝模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序号工序
斜撑安
梁模安
顶板安
操作要点
墙模板安装完毕后,安装斜向支撑,斜支
撑一端固定在背楞上,另一端用膨胀螺栓
固定在楼板上,以保证墙柱垂直度在浇筑
混凝土时不会偏移。
墙模板初步调整完毕
后,再安装墙顶边模,为准备下一步的安
装作好准备。
梁模板安装按照先底模后侧模的顺序安
装,安装时先把底模在地面拼接完毕,然
后底模整体安装,两边通过转角模固定在
墙模板上,安装底模板的同时安装梁底支
撑,销钉尽量从上往下插入以防止浇筑时
销钉销片脱落,造成爆模或影响浇筑效
果,待底模和支撑安装完毕后再安装侧
模,然后调节底模的水平,中间位置支撑
适当设置预拱高度。
在所有墙身模板调整完毕后,开始安装楼
面龙骨。
楼面模板的安装沿墙边平行逐件
安装,先用销子临时固定,最后再统一打
紧销子。
安装完毕后,用水平仪测定其整
体的安装标高,调整达到满足平整及标高
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做法展示
10.4 高支模工程方案
10.4.1 施工方法
高大支模拆除
模板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
板及梁底模板拆除必须在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后由专业施工员提出申请经项目总工签发意见,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
3墙模板计算公式定稿

墙模板(木模)安全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计算参数(图1)纵向剖面图(图2)立面图三、荷载统计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F1=0.22γct0β1β2V0.5=0.22×24×4×1.2×1.15×20.5=41.218kN/m2F2=γcH=24×4150/1000=99.6kN/m2标准值G4k=min[F1,F2]=41.218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则:S=0.9×max(1.2×41.218+1.4×2,1.35×41.218+1.4×0.7×2)=51.844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k=G4k=41.218kN/m2四、面板验算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其中的h为面板厚度。
1、强度验算q=bS=1×51.844=51.844kN/m(图3)面板强度计算简图(图4)面板弯矩图(kN·m) M max=0.259kN·mσ=M max/W=0.259×106/37500=6.913N/mm2≤[f]=37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 k=bS k=1×41.218=41.218kN/m(图5)面板挠度计算简图(图6)面板挠度图(mm)νmax=0.288mm≤[ν]=200/400=0.5mm满足要求五、次楞验算次楞计算的假定跨数要符合实际工况,荷载统计如下:q=aS=200/1000×51.844=10.369kN/mq k=aS k=200/1000×41.218=8.244kN/m1、抗弯强度验算(图7)次楞强度计算简图(图8)次楞弯矩图(kN·m)M max=0.207kN·mσ=M max/W=0.207×106/(53.333×1000)=3.888N/mm2≤[f]=17N/mm2 满足要求(图9)次楞剪力图(kN)V max=2.592kNτ=V max S0/(Ib)=2.592×103×40×103/(213.333×104×5×10)=0.972N/mm2≤[f v]=1.7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图10)次楞挠度计算简图(图11)次楞挠度图(mm)ν=0.073mm≤[ν]=500/400=1.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 max=4.666KNR maxk=3.71KN墙模主楞的跨度一般是较大的,主楞计算的假定跨数要符合实际工况,计算简图如下:(图12)主楞强度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验算(图13)主楞弯矩图(kN·m)M max=0.933kN·mσ=M max/W=0.933×106/(8.986×1000)=103.8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图14)主楞剪力图(kN)V max=4.666kNτ=V max S0/(Ib)=4.666×1000×6.084×103/(21.566×104×1.2×10)=10.969N/mm2≤[f v]=12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图15)主楞挠度计算简图(图16)主楞挠度图(mm) ν=0.518mm≤[ν]=450/400=1.1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对拉螺栓承受的支座反力:N=13.998KN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拉力值N:N=13.998kN≤N t b=17.8kN满足要求。
木模剪力墙阴阳角模板加固施工流程

木模剪力墙阴阳角模板加固施工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篇一:某公司木模剪力墙阴阳角模板加固施工流程一、前期准备1.安全讲解:施工前必须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安全讲解,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注意事项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法。
木模钢背楞体系简介

h
19
4、木模钢背楞墙体模板体系验收
1)、在墙体模板体系验收环节,因实测实量验收要求墙体的垂直平整度控 制在【0,8mm】,对模板的体系验收时垂直平整度应控制在【0,4mm】甚 至标准更高(验收规范要求平整度在5mm、层高垂直度6mm)。
h
20
第二章 合金框塑料模板体系介绍
h
21
1、塑料模板体系特点:
木模钢背楞模板体系 铝合金框塑料模板体系
2016年11月
汇报目录
一、木模钢背楞模板体系介绍 二、合金框塑料模板体系介绍
h
2
第一章、木模钢背楞模板体系介绍
h
3
1、木模钢背楞模板体系特点
传统的墙体木模板体系为覆膜木模板+50X100木方(次肋)+ф48x3.5 双钢管(主肋)采用对拉螺栓进行螺母固定,存在主次肋变形对墙体的垂 直度和平整度产生影响较大,此外构件的截面尺寸、阴阳角及洞口尺寸控 制难度较大;随着开发商对第三方实测实量的引入,采用传统的墙体模板 体系很难达到业主的质量要求。
h
5
2、木模钢背楞模板体系技术准备
1)根据墙体模板体系设计计算后,对支撑主次背楞平面进行布置,确定 墙体平面布置图及其设置间距。
2)结合模板支撑的配备数量,统计不同规格的主次楞及配套锁具的数量 及规格,用于进行物资准备。
h
6
2、木模钢背楞模板体系技术准备
墙体配模应用示意图
h
7
L型钢背楞
主背楞
伸缩背楞h
木 方 压 缝
h
附 加 次 肋
12
3、木模钢背楞墙体模板体系安装
5)、模板安装时,水泥砂浆顶模棍设置位置应进行穿墙杆位置,避免在调 整固定时该部位出现局部变形。 6)、在阴角部位采用阴角L形主龙骨短边规格为400mm,对拉螺栓固定点 距阴角部位应控制在300~350mm左右,距阴角距离过小影响安装操作和阴 角的角度控制。
木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合同要求,高层住宅地下室、地下车库、别墅墙梁板及高层住宅地上楼板采用木模板。
第二章集水坑模板集水坑下跨部位采用定型多层板模板。
50×100木方做次肋,100×100木方做主肋。
在底板马凳钢筋上焊好定位钢筋,以固定集水坑模板,防止浇筑砼时模板发生偏移。
模板底部采用φ16钢筋做拉杆点焊在底板下铁上,以确保井底标高。
集水坑及电梯井模板图第三章剪力墙模板3.1总体概况(1)剪力墙为直面墙体,局部有附墙柱,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木模。
(2)依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区划分图,各楼剪力墙模板配置1层。
(3)模板结构如下表:(4)剪力墙混凝土墙模板18厚多层板现场拼装。
背楞采用50×100木方,横竖支撑均采用Φ48双钢管。
外墙采用Φ16对拉止水螺栓。
横向支撑垂直间距为600mm,竖向支撑水平间距为600mm。
墙体两侧设上、中两道Φ48钢管斜撑,斜撑间距2000mm。
楼(底)板施工时预先埋好地锚,地锚离墙距离为墙高的2/3。
墙体模板支设详见下图:墙柱模板阴阳角做法(5)外墙附墙柱部位,突出墙面部分加设U型夹具,夹具采用100×100方木制作,螺栓规格采用φ16,采用方木中打眼穿过,螺母内加设100×100×10钢板,夹具间距200mm。
具体做法见上图。
(6)内墙螺栓采用一般φ16螺栓,加设φ25套管,内墙转角柱部位转角处立杆与水平支撑钢管用扣件扣结,支设详见下图:3.2工艺流程(1)模板施工工艺:弹墙模位置线 → 粘贴海棉条 → 安装门窗洞口模板 → 安装模板、对拉螺栓 → 安装钢管楞 → 安装斜撑 → 紧固对拉螺栓 → 调整模板平整度、垂直度和截面尺寸 3.3安装方法(1)模板施工前应首先做好钢筋,水电预留洞的隐预检工人作认真清理工作面。
墙模下角粘贴海绵条,墙体内固定好模板支铁。
(2)弹好墙边线及50cm 控制线、门窗口位置线、外模下口20cm 水平线及外墙大角10cm 控制线及角模位置线。
悬臂式挡墙大钢模板与木模板优缺点比较

悬臂式挡墙大钢模板与木模板优缺点比较大钢模板与木模板相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较合理的选择模板方案,从地方区域工人的技术水平、结构构件成型的表观尺寸、材料性能指标、环境保护、施工周期进度,适用范围、价格等多方面选择最佳模板方案。
根据各自优缺点进行评分,结果如下:一、应用范围比较:大钢模板与传统木模板均可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但是特殊结构钢模板可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构件实际尺寸,如圆形柱、穹顶结构等,适用性优于普通木模板;本工程为悬臂式挡墙,外形结构简单,无特殊结构,全为直线线形,在应用范围方面,钢模板并没有优势。
本工程为悬臂式挡墙,无特殊构件:大钢模板(1)分、木模板(1)分,二、起重机械工作量比较:大钢模板重量重,单块组合后吊装模板若按5m长*4m宽,5mm厚,主楞和次楞均采用双槽14相背作为龙骨,间距1m布置,计算得出单块模板总重1668kg,人工无法搬运,需要履带吊辅助吊装,同样拆模板的时候也需要耗费机械台班。
木模版拟采用木胶合板,单块2440mm*1220mm*18mm,密度取800kg/m³,则单块模板重量为42kg,一个工人完全可以搬运,无需起重机械辅助。
从占用施工资源角度考虑,大钢模板安装和拆除时占用机械台班较多:大钢模板(0.3)分、木模板(1)分。
三: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尺寸:钢模板加固系统,部件强度高,组合刚度大,板块制作精度高,拼缝严密,不易变形,混凝土结构尺寸准确,密实光洁;木模板部件强度相对较低,组合刚度相对较小,板块制作精度高,拼缝严密,混凝土结构尺寸准确,密实光洁;现场施工过程中木模板加固体系普遍变形较钢模板大,大钢模板的抗弯、抗剪强度较高,挠度变形小,与普通木模板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结果分析:大钢模板(1)分、普通木模模板(0.7)分四、工人的技术水平:大钢模板较常用于北方,南方地区模板加固体系一般为普通木模板,北方区域大钢模板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实际应用相对较成熟,南方地区大钢模板应用较少,工人技术水平及实际应用相对欠缺。
墙模板(木模)计算书

墙模板计算书一、墙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400mm,高度7100mm,两侧楼板厚度20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40×9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
对拉螺栓布置14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2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600mm,直径14m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7100m m模板组装示意图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27.000=24.300kN/m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0.9×4.000=3.600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6.90m。
荷载计算值q = 1.2×24.300×6.900+1.40×3.600×6.900=235.98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690.00×1.50×1.50/6 = 258.75cm3;I = 690.00×1.50×1.50×1.50/12 = 194.06cm4;235.98kN/mA计算简图0.944弯矩图(kN.m)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167.67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12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 1=18.878kN N 2=51.916kNN3=51.916kNN4=18.878kN最大弯矩 M = 0.943kN.m最大变形 V = 0.156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M/W = 0.943×1000×1000/258750=3.64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28317.0/(2×6900.001×15.000)=0.41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56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墙模板(木模)

墙模板(木模)安全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计算参数(图1)纵向剖面图(图2)立面图三、荷载统计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F1=0.28γc t0βV0.5=0.28×24×4×1×20.5=38.014kN/m2F2=γc H=24×1800/1000=43.2kN/m2标准值G4k=min[F1,F2]=38.014kN/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Υ0(1.35αG4k+1.4Ψcj Q2k)则:S=1×(1.35×0.9×38.014+1.4×0.9×2)=48.707kN/m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 k=G4k=38.014kN/m2四、面板验算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其中的h为面板厚度。
1、强度验算q=bS=1×48.707=48.707kN/m(图3)面板强度计算简图(图4)面板弯矩图(kN·m) M max=0.477kN·mσ=M max/W=0.477×106/37500=12.729N/mm2≤[f]=30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 k=bS k=1×38.014=38.014kN/m(图5)面板挠度计算简图(图6)面板挠度图(mm) νmax=0.941mm≤[ν]=280/250=1.12mm满足要求五、次楞验算次楞计算的假定跨数要符合实际工况,荷载统计如下:q=aS=280/1000×48.707=13.638kN/mq k=aS k=280/1000×38.014=10.644kN/m1、抗弯强度验算(图7)次楞强度计算简图(图8)次楞弯矩图M max=0.287kN·mσ=M max/W=0.287×106/(83.333×1000)=3.448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图9)次楞剪力图(kN)V max=3.439kNτ=V max S0/(Ib)=3.439×103×62.5×103/(416.667×104×5×10)=1.032N/mm2≤[f v]=2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图10)次楞挠度计算简图(图11)次楞挠度图(mm)ν=0.045mm≤[ν]=500/250=2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R max=6.858KNR maxk=5.352KN六、主楞验算墙模主楞的跨度一般是较大的,主楞计算的假定跨数要符合实际工况,计算简图如下:(图12)主楞强度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验算(图13)主楞弯矩图M max=1.372kN·mσ=M max/W=1.372×106/(8.986×1000)=152.63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图14)主楞剪力图V max=9.687kNτ=V max S0/(Ib)=9.687×103×6.084×103/(21.566×104×1.2×10)=22.774N/mm2≤[f v]=12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图15)主楞挠度计算简图(图16)主楞挠度图(mm) ν=0.696mm≤[ν]=450/250=1.8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对拉螺栓承受的支座反力:N=16.545kN七、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拉力值N:N=16.545kN≤N t b=17.8kN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第一节编制依据2第二节工程概况3第二章施工准备 3第一节技术准备3第二节物资准备3第三节劳动力准备 4第四节其它 4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一节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计算软件及版本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3工程图纸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123(1(21根据现场特点,在现场西侧围墙边搭设木工制作棚。
组织施工人员搭设钢架木工棚。
周转架料堆放场地严格按照项目部提前策划的场地进行布置,并且场地之间用钢管隔开,钢管上刷红白油漆。
2模板加工及堆放本工程木模板由现场加工:依据图纸、方案、交底、洽商、现场实际尺寸等画出班组施工范围内模板拼装图(模板翻样图),经各地块专管工长审核后交队组施工。
根据现场特点,木方堆场主要集中在场外,在南侧围挡外,模板进场后直接吊至基坑内。
在木模板、木方堆放周边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统一要求1模板组拼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海绵条,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拼装要求详见下表。
则为23模板支设前将垫层、底板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脱模剂。
第二节柱模板1柱模板设计及布置原则本工程框架柱截面尺寸包括:800×800、750×800、700×700、700×750、650×650、650×750、600×600、600×750。
正方形及矩形框架柱模面板采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次楞为35×85mm矩形木楞,柱箍Φ48×2.8mm双钢管,柱外用M14高强对拉螺栓外拉结。
柱子模板布置原则:①次楞间距不得大于200mm;②主楞按450mm一道布置(不得大于500mm),第一道柱箍在距结构面200㎜处,最上侧一道柱箍距梁底不大于300mm;③主楞按700mm一道布置(不得大于700mm),第一道柱箍在距结构面200㎜处,最上侧一道柱箍距梁底不大于300mm;④柱内对拉螺杆按照均分相应柱边布置。
2柱模板具体布置柱子边长均在500~1000之间,内部在两个方向均布置一道对拉螺栓,具体如下:;主长60mm面尺寸变形。
以200厚高墙体图示说明:立面图2墙体细部做法(1)转角墙体(2)墙根处做法为保证墙体根部不漏浆,墙根地面用3m~4m大杠搓平并在里线外5mm贴直泡沫条。
以保证模底不漏浆、不烂根(注意泡沫条厚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节梁、板模板1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根据《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规定,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门编制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具体部位和施工方法按照高大模板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本方案仅对除高大模板之外的普通梁板的模板支撑进行选择和设计。
本工程地上板厚绝大部分为100mm,仅屋顶为120mm及主楼连廊部位板厚150mm(局部180mm)。
首层层高6m,二、三层层高5.4m,标准层4.2m。
(1)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2)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脚手架支撑系统,满堂布置。
板底模下设35mm×85mm木枋作为次龙骨,22.12.22)搭设梁底和板底钢管脚手架。
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立杆,上好连接横杆,再安第二排立杆,二者之间用横杆连接好,依次逐排安装。
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要拉线找直,梁底板起拱,注意起拱应在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在预留起拱量时,要迭加上地基下沉、支撑间隙闭合等因素,使梁在拆模后起拱量符合规范要求2/1000。
3)梁区中现浇楼板的起拱,除按设计要求起拱外,还应将整块楼板的支模高度上提5mm,确保混凝土浇筑后楼板厚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4)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5)在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水后膨胀的影响,其下料尺寸一般应略微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模板嵌入混凝土内。
6)要注意梁模与柱模的接口处理、主梁楼板与次梁模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口处的处理,谨防在这些部位发生漏浆或构件尺寸偏差等现象。
7)用钢管连接并夹紧梁侧模板,位置及间距同前面所述要求。
安装水平向钢管背楞之后安装拉杆(模板为竖拼时的做法)。
8)按楼板尺寸,铺设楼板模板,从一侧开始铺设多层板,尽可能选用整张的,并且是经包边角处理的多层板,余下尺寸再需裁切,以利于多次周转使用。
9)楼板模板的接缝处理:模板与模板接缝处,一是要保证两块模板的高度差不能太大。
二是要保证接缝的严密,也就是保证砼不漏浆。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须在接缝处模板下垫木枋,通过木101二次浇筑。
23当楼板板面上留设较大孔洞时,留孔处留出模板空位,均采用钢制定型模。
如使用木模板,必须提前制作水、电预留洞口模板。
第四章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第一节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1)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2)规格尺寸标准检查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共取8点计算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1)(2)(3)2.1(1)(2)2.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8-3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面。
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33.1规定3.2检验方法:观察(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4模板垂直度控制(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板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4)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1)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2)(3)(4)(5)77.17.27.37.47.5(1)(2)(3)(4)第三节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第五章模板的拆除第一节模板拆除原则(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承重性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及相关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3)模板拆除,遵循先安后拆、后按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除后的模板及其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
(5)拆除后的模板材料,应及时清除面板砼残留物,涂刷隔离剂。
(6)拆除后的模板及支承材料应按照一定顺序堆放,尽量保证上下对称使用。
(7)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拆模,严禁为抢工期、节约材料而提前拆模。
(8)(1)(2)(1)(2)(3)(1)安全教育制度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经公司、项目、岗位三级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全学习制度项目经理部针对模板工程的特点,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学习。
各分包队伍在专职安全员的组织下坚持每周一次安全学习,施工班组针对当天工作内容进行班前教育,通过安全学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3)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必须分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书面交底,各施工工长及专职安全员必须定期对各分包队伍进行安全书面交底。
(4)安全检查制项目经理部每周由项目经理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各专业工长和专职安全员每天对所管辖区域的安全防护进行检查,督促各分包队伍对安全防护进行完善,消除安全隐患。
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落实责任人,定期进行整改,并组织复查。
(5)持证上岗制特殊工种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6)安全隐患停工制专职安全员发现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有权进行制止;发现安全隐患,有权下令立即停工整改,同时上报公司,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