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艺术摘自:《季延初级中学》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质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
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自身的素质各不相同,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也各有所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音乐教师将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要使自己适应教育形势,跟上时代步伐,并做一个学生欢迎、敬重、信任的老师,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不断进取,努力探索,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教学语汇,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导致成功与否的教学效果,都体现了一个音乐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蕴含着教师教学成长道路中的甜酸苦辣和历次失败与成功的磨炼。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炼,有心的积累和无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音乐课。
下面笔者想就音乐课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艺术谈几点看法。
供同仁一起探讨。
一、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
课前的组织教学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新课的导入方法就尤为重要了。
不同类型的课题可以用不同的导入语言和导入方法。
有的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有的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看录相,有的可用猜谜语的方法,有的可以集体讨论式……。
甚至可以用游戏式、竞赛式等等。
比如:欣赏京剧音乐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京剧的由来和形成,以及京剧界的四大名旦,各种流派,特别是可以讲一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先生坎坷的一生及梅兰芳先生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
也可以放一段京剧片断,既能听到优美、明亮的京剧旋律又能欣赏京剧艺术在舞台上的表演。
可以介绍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
如:《孟姜女》、《打渔杀家》或观看一些解放以后通过改革而再创作的优秀剧目《沙家滨》、《红灯记》;再如,可以听赏近年来由中国京剧团改变创新的火爆全京城的《中国贵妃》等。
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de427a7fd5360cba1adb8e.png)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是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而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教育——音乐教学是通过教师独特的个体劳动来实践的。
本文从教师、学生与教学三个角度分析了音乐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音乐教育教学艺术一、体现个性化教学风格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灵魂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教学活动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方法原则和教育目标等“规则”。
而这些“规则”又基于教师个人元素并通过、个体劳动施加于受教育者的。
由此,音乐教学因教师个体的多元性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
音乐教学风格的培养既要着眼于言语表达、音容笑貌、神情举止的锤炼,更要着眼于与音乐专业特点相关联的范唱、指挥、伴奏等知识和技能的艺术表现。
比如,范唱,凭借教师天生丽质,利用美妙的歌喉,在那声情并茂的“下水”演示中感染学生,这对帮助感受歌曲艺术形象,理解歌曲内容、情感和风格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伴奏,作为歌唱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演唱速度和音乐表现及音准的掌握,也有效地提高歌唱教学效果。
个性化语言,在启发诱导艺术体验中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感官神经,增强情感体验。
比如在《大海呀,故乡》导课时,笔者发挥女性教师特有的温柔和自己的艺术特长,利用肢体和有声语言,边模仿海鸥飞翔的动作边娓娓道来:“漫步沙滩,聆听海鸥鸣声之美妙,感受海风肆意的抚摩,声声海浪此起彼伏。
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随之,学生们便在美妙的旋律中“飞翔”起来,进而深切地感受到大海少女般的温柔恬美、壮小伙似的雄壮豪迈。
教学风格一旦形成,便相对的稳定和持久。
音乐教师要善于反思教学实践,动态审阅教学风格,努力形成高尚、健康的教学风格。
二、激发丰富的情感体验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
因此,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强烈的思想感情的奇妙音乐,其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其教育自然不能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和体验。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第一篇: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论文摘要: 音乐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好的课堂艺术,本文是我在几年中的音乐教育中所体会、观察而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也希望能对音乐教育事业出一份绵力。
关键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素养在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是“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
“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
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
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课堂语言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交流。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
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
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
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
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想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可谓水道渠成。
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展开全文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美的感受、美的发现。
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审美能力、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
音乐课程重视学生在音乐年第学习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实践,通过“教”与“学”,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三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那么,作为音乐老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期《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歌(乐)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这些思想儿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在情感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童音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我根据自己的乐音乐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如何上好音乐课,与大家分享。
》一、选择正确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
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教唱歌,可以采用听赏法、视唱法,还可由教师范唱、范奏,并运用图片、教具及手势提示辅导学生唱好歌。
器乐教学要避免机械枯燥的练习,教师讲解要简明扼要形象。
欣赏课,可以采用诗、文、图画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联想。
如我在教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时,采用欣赏法入手,幻灯片展示祖国壮丽山河的秀丽景象,让学生欣赏并想象,激发学生产生自豪感,在教唱过程中,我用示范法,从视谱、歌词、旋律、情感等方面一遍遍反复示范(范唱),让学生体会,理解歌词,再用练习法学唱歌曲,很快他们就会唱了。
对于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可以用视听结合法、联系对照法、讲解法等。
总之,要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特点,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的情境导入十分重要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那怎样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呢,我认为,应从“情”1/3页49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育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来。
谈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艺术

4 6 1 0 0 0 许 昌市 第十六 中学 【 摘 河南 许昌 郭 炬
充分肯定与激励。影响教学秩序 时,我会用 比较夸张的特殊音效,在低 音区奏 出一 串低 沉厚重的柱式和弦 ,提示同学们集中精力。 “ 我的电子琴会说话”,巧妙的利用教学工具 , 让 学 生 在 音 乐 的 氛 围 中 学 会 聆 听 ,和 电 子琴 这个音乐学习伙伴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延伸 艺术 课 堂 教学 评 价并 非是 教 师 的 “ 一 言堂 ”。 只有客观公正 ,民主公开的评价才能让学生 真正信服。 以达到真正激励学生 的作用, 其实 , 学 生 之 间 的交 流 和 互 动 往 来 多 于 师 生 之 间 的 交 流 。因 此 ,在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也 适 时 放 手 ,让 “ 生生 互评 ”或 是 “ 自我评 价 ”。 这样就可以从学习纪律 演唱能力 、 表演能力 、 参 与程 度 等 多方 面综 合 评 价 学 生 。 这 看 似 简 单 的课堂评价实质上是让学生得到充分关注 与肯定,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另外 ,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来说还是渴望被 关注 ,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认可。因此 ,在 音乐评价中,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 块 重 要领 地 ,让 音乐 的学 习和 评价 延伸 到 家庭 中 。既 可以让 学 生有 更多 的机 会 向家长 展示 自 己,又可以在家长的评价中获得更多 自信 ,从 而充当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在此过 程中,家长们不仅分享到了孩子学习成长中的 快乐 ,也培养和树立孩子踊跃表演的 自 信心。 家长们简短激励性的评价是孩子们音乐学习的 重要 来 源 ,是 学 生音 乐学 习 的态 度的 指 向 ,更 是 教师 评价 艺术 中 的重要 一环 。 在课 堂教学 的师生 交流中,只有充分发 挥音乐 ,评价艺术这个秘密 “ 武 器”将 艺术 性 的评 价 无 声 地 融 入 到 各 种 音 乐 活 动 中去 ,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 而达 到高效 率 的教 学效 果 。 另外 ,巧 妙 的课 堂 评 价 语 需 要 植 入 科 学 的教 育 理 念 ,深 厚 的 文 化 底 蕴 ,扎 实 的 教学 功底 。那种充满教师个人魅力 ,随机应 变的 课堂评价语 , 创造的是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激 发 的是 学 生无 限 的潜 能 。 总之,在不 断丰富评价,解决 问题的策 略过程中,让更多 的学生去体验课堂表现课 堂,享受课 堂,激发学生学 习的动机 ,增强 学 生 学 习的 兴趣 , 促 进音 乐 审美 能力 的提 高 , 使 学生和是 到更多 的关注并在更多的关注 中 快乐的成长。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浅谈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浅谈
陈 静
江苏省仪征市第 四中学 江苏
仪征市
2 10 140
摘要 : 兴趣是创新 的基础和源泉 , 成功 中的喜悦和 乐趣 , 会极大地唤起 学生的创新热情 。 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 推进素质教 育的开展 , 从而达到教 书育人的 目的。在此基础上 , 乐课 堂教 学师生互动显得特 别讲 究艺术。 音
素质 的提高 。 由此看来 , 在音乐教学 中实施 自主学习 , 放手让 学 生在音乐 的环境中学 习音乐 、 理解音乐 、 感悟音乐 、 表现
这样 可以消除了师生间相互交往 ,相互合作 的心理 障 碍, 大大地缩 短 了师生 间的心理距离 , 为提 高课 堂教学
的有效性提供保 障。
二、 和谐 、 快 、 愉 合作 的氛 围构 建有利 于学 生全方
位发 展
音乐 即是人生 。师生之 间沟通也并不仅仅 非要说 话,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 中, 和谐 、 合作 、 愉快的氛围 , 以 可 拉近师生的距离 , 融洽师生的关 系。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中, 教师是 导演 , 引领 着学生走 进音乐 王 国的殿堂 , 学 生汲取着音乐 的滋养 , 身心得到 了发展 。教 师是演员 ,
的理论辅导基础上 , 教师也要与学生一起 齐奏 、 合奏。 需 要配打击乐时 , 教师设计好相 关的锣鼓点后 , 和学生一
起合作演奏各种打击乐器 , 必要时为学生演唱歌 曲作伴 奏。 此外 ,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 型, 让他
们用 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 的乐 曲进行伴奏 ……师生 合作 , 同参与 , 共 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 而且营造出 和谐 、 愉快 的良好教学氛围。 一个高层次的欣赏活动课 , 学生收到乐曲 的熏陶 , 沉浸其 中, 久久思 索。因此 , 活动 课 能有利于学生智力 发展 ,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
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语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语言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一种形式,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丰富和激活课堂教学,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
一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作用1 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一种师生平等的交际关系。
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师生的交际活动,是以语言为交流媒介的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教师生动艺术的教学语言是实现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主动的、愉悦的意境中接受教育的直接途径。
如今的课堂:老师亲切、生动的微笑已经代替过去不少“给学生好心,不给学生好脸”的威严、冷酷始终如一的面孔;“请回答”“请帮助老师……”“谢谢”“请坐”“对不起”等礼貌性语言已经代替了那些生硬、指令性的指使。
因此教师使用好教学语言,是师生关系融洽的润滑剂。
2 提高教学效率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艺术上的欣赏,学生会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更有激情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优美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的熏陶下,会培养起较强的审美能力,从而在乐中学,学中乐,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音乐课与其他任何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的,听觉是音乐感受中的基础条件,这种听觉依赖于音乐本身。
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特别不喜欢教师语言哆嗦,音乐教师要力求做到语言中心明确、条理层次分明、难点重点突出。
1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练音乐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即:普通话标准、表述不模棱两可、音乐术语表述正确等。
语言简练指在表述清楚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提示、激趣、引导,切忌罗罗嗦嗦、重复性表达。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课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课上好音乐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广大音乐老师追求的目标,人们对新课程实施的目光也越来越聚焦在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上。
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但当我们深入到课堂教学实际,仍可发现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上还是那么劳累,学生上课依然是疲倦,求知欲望不强,学习的效果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究竟什么样的音乐课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各种资料的学习,我认为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有效的导入方法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与欲望,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与探究。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选用合适的导入方式,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和加快教学任务的渗透,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更为有效。
有效的导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
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
如果一节课深入展开,思考的问题增多,学生往往会出现思路狭窄,产生思维定势,这时就要老师适当运用语言点拨,引导学生走出这种思维弊端,使他们走上正确的思维轨道。
这样,学生的主体才能发挥,问题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新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要求给学生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灵感。
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音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
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想象,进而才有听众审美的提高。
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的“听”,不只一般的感知的“听”,还要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先在“听”上下工夫,让学生能主动地被“听”吸引住,而后才有“被教育”的可能,这是音乐欣赏实施美育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是 用优美 的、 简单 易懂 的语 言来引 导 , 这样有 利 素 呢? 首先要求教 师理解教学大纲精神 , 深入 了解教材 中的情 书去讲解 , 感 因素 , 并要牢牢把握情感 主线 , 通过音乐使人们 的情绪 、 情感 于提高学 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体验与音乐和谐交流 。当我们引导学生欣赏爱 国歌 曲“ 保卫 黄 ( ) 三 课堂语言应生动风趣。在音乐课堂中 , 生动风趣的语 河” 应让 同学们先 了解这首歌曲的构成情 况, 时, 然后了解这首 言可 以让音乐课生动活跃起来 ,使所 有同学都有美 的感受 体 使其身心充满快乐 。由于在 音乐 教学课堂上 。 学生们理解 、 歌 的创作 背景 , 以此来激发 同学们 的爱国情操 , 同时歌颂 了祖 验 , 国的坚强 与伟 大。这就是让学生在音乐教学 中理解音乐 的内 感悟能力各有不同 ,所 以教师应适 当运用生动风趣 的语 言感 用音乐 的熏 陶帮 助他 们改变对生活 的态度 , 他们 快 使 涵。 了解历 史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音乐的灵魂就是感情 , 它赋 染他们 , 来培养其知识与审美能力。 予人们美的感受及丰富 的情感色彩。因此 , 教师在注重学生演 乐 , 唱及演奏技巧的同时 , 更要 注意培养学生 的情感表现能力 。
作为一名音乐教 师 ,应该综合 多种教学于段 ,始 终贯彻
有一首正规规范 的好字 , 字迹要工整 , 字距均匀 。另外 , 书要 “ 板 富教 于乐” 原则。课堂艺术 中的情感 、 语言 、 板书、 组织密不可 缺一不可 , 他们就像人的身体 , 缺少哪一部分都不可 以。如 优美 , 书写不但要公正 , 一定要有美感 , 笔画顺序要正确 。 书 分 , 板 是教 师精神劳动 的艺术结 晶 , 是教师 创造性思 维的体现 , 美 果说情感教育是艺术 教育实现审美 的催 化剂 ,那么语 言艺术 优 而板 书是 教育的核心 内容 , 织教育就 组 的板 书能带动课堂气氛 。 并扩展学生 思维 ; 合理 的教学板 书有 则是课堂教育 的灵 魂 ,
三、 板书艺术
二、 语言艺术
在音乐课堂 中,板书如 同情 感和语 言一样都 是音乐课不 教育 家苏霍姆 林斯基认为 ,教师 的艺术首先是打 动人 心 可缺少的。所 以板 书设计是成功 的音乐课不可缺少的环节 。
¥ 【 日 21— 40 收稿 期】0 10_ 1 , ・【 - 作者简介】 , 张苏 绥化市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教 师。
摘
126) 50 1
要: 艺术教 育是集情感、 言、 书、 语 板 组织为一体的教 育实践 , 是促进 学生审美能力 , 高学生艺术素养 , 提 体现学生创新
教学艺术价值 的最好 方式。情感是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的特 定情 感和 思想 ; 语言是教育的灵魂是打动人 心的谈话 艺术 ; 书是教 板 育中不可缺 少的环节 , 的板 书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 悦的学 习环境 ; 好 组织 艺术是教 师教 学能力的体现 。所以 , 学生知识与 审
18 7
( ) 一 板书的特点 。在音乐课堂上 , 如果教师能写上一手好 容 , 这是提高学习效率 的必要手段和条件 。 教师应 以良好 的精
字和精致 富有情 趣的板书设计 ,让学生通 过音乐语 言的简洁 神面貌登上讲 台,这样 有助于有效地 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 因 美 , 的造 型美 , 文字 感受音乐 的形态美 。 这样 , 老师运用独特 的 此 , 教师采 用恰 当的讲课技 巧 , 良好 的组织艺术为学 生创造 了 良好的学习环境 , 使学生保持积极 、 良好 的学 习状态 。总之 , 教 板书设计 , 可以营造 轻松 愉悦的学习环境。
作。 言艺术是教学中的灵魂 , 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加 语 所 通过语言艺术感染学 生 , 并启发学生来提高 ( ) 一 情感教学 。在 现代音乐教学 中我们把 情感教学分为 强 自身语 言修养 , 两类 : 教与学。教是教师通过 自己对作 品的分析和理解 , 将其 教学效果 。以 自身的言语 身教来 深深影 响学生 。 ( ) 堂语 言应有 感染 力 。在音乐课 堂 中歌唱是音乐课 一 课 情绪感染 给学 生 ,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感受 和体验这种情 绪 ,
幸枣 第 3 卷第 4 木 1 期
V0. 1 No 4 13 .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u a fS iu iest o r lo uh aUnv ri n y
21 0 1年 8 月
Au 2 1 g. 0 1
浅 淡音乐课 堂教学艺术
张 苏
( 绥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黑龙江绥化
运用生动风趣 富有 感染力 的课 堂语 言 , 能够 使这种感受能启发他 们学习的 自觉性和趣 味性 。而学是学生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 并增加歌 曲本身艺术性 。 通过老师情感 因素所 带来的体验 ,将知识转 化为 内在情况 品 ( ) 堂语 言应言简意赅 。在音乐课 堂 中要运用恰 当的 二 课 质, 丰富其学 习模式 。因此 , 在音乐 教学 中 , 我们要 注重 学生对 语言 , 化繁为简地用语言表达 出来 , 这样有 利于学生对作 品的 情感 目 的培养 , 标 并加强 自 身投入的教学感受 。 理解。当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之后 , 师不要长篇大论地用教科 教 ( ) - 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 ,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 因
( ) 二 如何运用板书设计 。首先教 师要 有审美意识 , 教学板 师具备较强 的组织 能力 和协调能力让 艺术教育在音乐课 堂 中 书要与教科 书达成一致 ,教学 板书要符 合教学 目的体现 的教 发挥更大的作业 , 使学生在轻松 、 愉快的教学气 氛中学 习。 学要求 , 表现教学 内容、 满足学 生的知识 需要 。其次 教师要写
美能 力的培养 词 : 乐课 堂 ; 学艺术 音 教 中图分类号: 6 2 G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0 3 (0 10 — 18 0 2 9- 48 2 1 )4 07 — 2
一
、
情感艺术
的谈话 艺术 ,教师语 言的作 用是受教育者 心灵不可替代 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