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3年度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重点

合集下载

2010、2011年度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2010、2011年度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L i - j u n , WA NG C h e n g , G A0 Y a h - h u i , S U N Di a n - j u n .
K e y L a b o fE t i o l o g i c印 i d e mi o l o g y o fMi n s i t  ̄o f He a l t h
2 0 1 1年 共 抽 取 监 测 村 8 1 8个 , 检 测 监测 村饮 水 含 氟 量 , 采用 D e a n法 开 展 8~ 1 2岁 儿 童 氟 斑 牙 患 病 情 况 调 查 。
结果
@2 O L O年度全 国共 监测 降氟 改水工程 1 3 8 1 个 ,正 常运转率 为 9 3 . 1 9 %( 1 2 8 7 / 1 3 8 1 ) ,水 氟合格率 为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 0 1 3年 3月 2 0 日第 3 2卷 第 2期 C h i n J E n d e m i o 1 . Ma r c h 2 0. 2 0 1 3。 V o 1 . 3 2 .N o . 2 ・来自1 7 7・ ・
现场调查 ・
2 0 1 0 、 2 0 1 1 年度 全 国饮水 型地方性氟 中毒
7 6 . 3 2 %( 1 0 5 4 / 1 3 9 8 ) ; 2 0 1 1年 度 共 监 测 改 水 工 程 1 4 0 8个 ,正 常 运 转 率 为 9 4 . 7 4 %( 1 3 3 4 / 1 4 0 8 ) ,水 氟 合 格 率 为
7 9 . 2 6 %( 1 1 1 6 / 1 4 0 8 ) 。 ̄2 O L O 、 2 0 1 1 年度分别监测 3 1 9和 3 2 7个已改水村 ,其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分别为
C o n t r o l , C h i n e s e C e n t e r f o r D s i e se a C o n t r o l a n d re P v e n t i o n , Ha r b i n Me d c i d U n i v e r s i t y , H rb a i n 1 5 0 0 8 1 , C h i n a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报告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报告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报告掌握冕宁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

方法按全省地氟病监测方案要求,选择孙水乡孙水村和果胜村为监测点,饮水氟测定和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氟斑牙采用Deans法分度诊断,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和X线摄片检查。

结果水氟均值孙水和果胜分别为 2.94mg/l、1.81mg/l,8~12岁氟斑牙检出率为92.36%,16岁以上人群临床氟骨症检出率56.05%,氟骨症X线检出率40%。

结论冕宁县孙水、果胜两村为饮水型氟中毒重病区,需彻底改换水源,才能控制地氟病的流行。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病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地方病,因长期饮用高氟所致。

冕宁县有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乡5个,病区村10个,2002年冕宁县实施降氟改水和人畜解困改水,目前已改水6个村,还有4个村没有改水。

为了掌握冕宁县地氟病病情现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按照中央转支项目《四川省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于2008年对冕宁县的孙水乡孙水村和果胜村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监测点的选择按方案要求,选择一个已改水村(孙水村)和未改水村(果胜村)进行监测。

1.2对象成人和8~12周岁儿童。

1.3监测内容1.3.1氟斑牙检查以Deans法观察8~12岁儿童。

1.3.2尿氟8~12岁儿童各年龄组随机抽检6人检测,共30名1.3.3水氟检测已改水村按2份源头水3份末梢水;未改水村按东西南北中各采集1份,共5个水样。

1.3.4成人氟骨症调查两村对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并随机抽取100人进行X线拍片检查,X片送华西四院统一阅片。

1.4检测方法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WS/T106-1999)和《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1996)检测饮水中氟化物和儿童尿中氟化物含量。

2 结果2.1冕宁县人畜饮水改建工程概况冕宁县孙水村曾经于1998、2002和2007年3次实施人畜饮水改建工程,2002年找到低氟水源实施人畜饮水改建工程之后,正常供水不到2个月后因无人管理无经费运行而损坏,2007年由冕宁县水电局提供管材村民自筹部分资金自发改水,水源由村民自己选择,改水形式多数是将水位较高的山沟水或山泉水引流到农户家里成为自来水,水质未经任何处理,也未送相关部门检测。

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选择(一)

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选择(一)

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选择(一)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广。

除上海市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现有病区县1296个,占全国总县数的46.8%,有病区村(屯)148168个。

在饮水型病区完成改水降氟的村(屯)占病区改水任务的46.02%。

在燃煤污染型病区完成改灶任务的占病区户数的19.19%1]。

为了观察和评价防治效果,1991年开始在全国设24个重点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但国家尚未制定出规范化的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法标准,仅依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中“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规定进行。

通过5年全国重点监测工作实践,试图选择出客观、灵敏、简便、适合大面积病区监测的方法,易于实施的指标。

现综述如下。

1环境氟含量指标1.1饮水氟含量是反映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源和环境氟的唯一客观指标,一些资料报道病情与饮水含氟量呈直线相关关系2~5]。

全国5年监测汇总资料6],表明改水后饮水含氟量稳定在1.0mg/L以下的病区,儿童尿氟水平、氟斑牙患病率、成人骨X线阳性改变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因此,饮水含氟量不仅是划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客观指标,也是病区控制、评价防制效果的客观指标,是理想的监测指标。

1.2空气氟含量是评价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因和采取防制措施后降氟效果的客观指标。

只要炉灶质量合格,使用方法正确,空气氟含量就能明显下降,如蹇曾山等人报道7],分别于改灶前后采集106份空气样品,测空气氟浓度,较改灶前平均下降85.80%,最高下降95.34%。

陈兴源等报道8],改灶前测空气氟浓度最高值为0.2147mg/m3,改灶18个月后下降至0.0031mg/m3。

因此,空气氟含量是评价室内空气氟污染程度和改灶降氟效果的理想监测指标。

1.3总摄氟量也叫人均日摄氟量,是机体通过各种摄氟途径每日摄入氟量的总和,是反映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群机体摄氟总体水平的客观指标,总摄氟量与生物效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很多资料报道,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率与摄氟量呈剂量反映关系9~12]。

地方性氟中毒相关

地方性氟中毒相关

一、饮水型氟中毒常用统计指标

12、降氟改水工程实际受益人口数 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内,采取了降氟改水的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能够长期饮用改水工程所
提供的合格饮用水的人口总数。用来评价该地
区防治措施的受益范围。
二、人群尿氟正常值(WS/T 256-2005)

定义 尿氟:人体排出尿中的无机氟含量,以每升 (L)尿含氟离子总量毫克(mg)数表示。 人群:处于基本相同氟暴露条件下的同一社区 的居民群体。

3、氟骨症X线检出率
某一特定人群中,氟骨症X线检出人数占被 检查人数的比率,用百分率表示。
氟骨症 x线检出人数 100% 氟骨症X线检出率= 被检人数
上述三个指标是反映某一地区人群摄氟水平及判定地方性氟 中毒流行强度、环境污染状况、环境背景的重要指标;也是地氟 病病区划分、预防措施效果评价、环境氟标准制订等重要的参考 指标。
三、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

3、临床诊断及分度标准 (2)中度 除上述骨和关节疼痛症状外,伴有颈、腰、 上肢、下肢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体征,生活、劳 动能力降低。
三、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2008)

3、临床诊断及分度标准 (3)重度 骨和关节疼痛症状并有严重的颈、腰、上 肢、下肢关节运动障碍,肢体变形,生活、劳 动能力显著降低或丧失,瘫痪。
一、饮水型氟中毒常用统计指标

7、氟斑牙指数
是一个以定量反映一个地区氟斑牙流行强度 的指标。
(0 n0 0.5 n1 1 n2 2 n3 3 n4 4 n5)
氟斑牙指数=
被检人数
式中的n0—n5分别为正常、可疑、极轻、轻、中、重度氟斑牙的检出人 数。0~4分别为其加权系数。 指数为0.4以下时为阴性;0.4~0.6为边缘,是许可范围;0.6~1.0为轻微 流行;1.0~2.0为中等流行;2.0~3.0为较显著流行;3.0以上为显著流行。 该指标应用也较广泛,如对某一地氟病区氟斑牙流行强度的评价;改水、 改灶降氟效果的评价;某一新的预防阻断措施的评价;环境氟卫生标准的 制订;地氟病的监测等,但此指标只限于Dean分类法。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整理5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整理5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整理51.在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中,选择100 名糖尿病病人,同时选择200 名在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似的非糖尿病病人,然后比较两组肥胖的比例。

这是一种A.病例对照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生态学研究E.实验性研究【答案】A2.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A.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B.有效率、续发率、标化率C.治愈率、引入率、失访率D.有效率、引入率、标化率E.失访率、生存率、引入率【答案】A3.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A.具有该病病因因素的人B.不具有该病病因因素的人C.患该病的病人D.未患该病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答案】D4.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A.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C.病程短的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E.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答案】B5.为了评价活检对乳腺癌诊断的预测值,对400例患乳腺癌的妇女和400 名正常的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350 例阳性,后者100 例阳性。

该诊断试验的阳性预值为A.25.0%B.67.O%C.77.8%D.33.0%E.12.0%【答案】C6.队列研究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是通过比较A.不同暴露组研究结局事件的发生率B.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C.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E.不同暴露组的患病率【答案】A7.将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按设定的随机数字表,分别纳入氟罗沙星实验组和氧氟沙星对照组,来评价氟罗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

该研究为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现场试验【答案】C8.某医院收住一个肺炎患儿,在他入院后5 天,发现其患了麻疹。

你判断麻疹是A.幼儿园感染带入医院B.院外感染院内发生C.院内感染院内发生D.很难判定感染来源E.家庭内感染带入医院【答案】B9.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要评价此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何种人群作为你的研究对象A.已感染有丙型肝炎的人群B.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C.曾感染过丙型肝炎,且体内有抗体的人群D.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E.新生儿【答案】D10.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 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免疫效果欠佳,以为还有15%的人发病B.该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因为能使85%的人不发病C.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D.不能下结论,因为仅观察了该病的一个流行季节E.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答案】C11.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 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64/10 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71B.4C.28D.48E.2.56【答案】B12.某地针对某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可能导致该病A.患病率减少B.发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增加E.对发病率和患病率无影响【答案】C13.多肽链一赖、谷、苏、丙、丙、脯、苯丙、蛋、丝、甘、酪一不能形成连续的a螺旋,是由于哪种氨基酸所致?A.丙氨酸B.脯氨酸C.蛋氨酸D.氨酸E.苯丙氨酸【答案】B14.蛋白质用疏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什么化学键后使蛋白质变性?A.氢键和盐键B. 盐键和二硫键C.肽键和疏水键D.二硫键和氢键E.氢键和肽键【答案】D15.蛋白质中氨基酸残基排列的书面表达下面哪点是正确的?A.从羧基末端开始,由左向右排列B.从氨基末端开始,由左向右排列C.从羧基末端开始,由右向左排列D.从氨基末端开始,由右向左排列E.从羟基末端开始,由上向下排列【答案】B16.五肽用二硝基氟苯(DNFB)分析,可得DNP- Ser,用胰蛋白酶水解得出三肽,其N端为Cys,而C端为Ala,那么该肽是( ) 。

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吴赵明;李鹏飞;王正辉;荆玉兰;武敏【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17(021)011【摘要】目的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选择6个病区县,每个县选择3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村的改水情况,测定水氟含量;检查全部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水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208—2011)进行诊断.结果 16个已改水村中,水氟合格工程9个,占56.25%(9/16),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9.49%(162/831),氟斑牙指数为0.3;水氟超标工程7个,占43.75%(7/16),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0.56%(273/673),氟斑牙指数为0.9;2个未改水村,水氟含量均>2.0 mg/L且≤4.0 mg/L,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6.32%(49/87),氟斑牙指数为1.4.结论山西省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比较严重,部分病区流行趋势严峻,需加大防治力度.【总页数】3页(P1390-1392)【作者】吴赵明;李鹏飞;王正辉;荆玉兰;武敏【作者单位】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 04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991-2007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国家级盐池县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J], 靳峰;李丽;胡兴中;王海宏;陈建杰;马天波2.2006年呼和浩特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J], 李浩;梁秀芬;王永强;宋原;武玉根;王刚3.侯马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J], 刘茂生;赵俊芳4.2013年山西省忻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J], 邢美花;高彩艳;赵俊兰5.五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J], 周荣群;温兴章;蔡辉光;张少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指由于饮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含有过高浓度的氟化物,而引发的一种慢性中毒疾病。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这一问题,制定一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监测方案供参考:1. 监测站选址选择监测站时应根据地理位置及水源分布情况,确保能够代表该地区不同水源的水质情况。

监测站点要尽量避开潜在的污染源,并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饮水情况。

2. 监测参数主要监测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同时还应监测其他水质指标如pH值、总溶解固体、硬度等,以便深入了解水质情况。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环境调查,包括水源的地质构造、流域范围、降雨情况等。

3.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选择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监测,重点监测站可选择每月或季度进行更为频繁的监测。

当发现超标情况时,需立即进行补充监测以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4. 监测方法氟化物浓度可以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其他水质指标的监测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采样与测定。

5. 监测数据分析与汇报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与汇总,制作监测报告。

报告要详细描述监测站点的位置、监测结果、超标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等。

同时,要将监测结果与相关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进行比较,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便进一步控制和治理地方性氟中毒问题。

6. 监测结果宣传与教育监测结果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宣传,并加强水质安全的教育。

向居民普及相关知识,指导他们正确饮水,提高大众对于地方性氟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以上是一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它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套规范、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指导原则,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

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撰写,关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相关内容有以下几点:7. 预警机制建立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9.18 公共卫生综合干预、寄生虫和地方病防治 相关答案1

9.18 公共卫生综合干预、寄生虫和地方病防治 相关答案1

《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解读1.研究发现,阳光对健康的作用有:(6分)A以上都是。

B主要的授时因子;C促进骨骼健康和增强免疫;D预防近视;E抗抑郁;考生答案:A难易程度:一般2中小学生户外活动不足通常是指:(6分)A4小时;B1小时;C5小时。

D3小时;E2小时;考生答案:E难易程度:一般3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每天以娱乐为目的的视屏行为每天小于多少小时?(6分)A4小时。

B2小时;C3小时;D1小时;E0.5小时;考生答案:D难易程度:一般4学生常见病通常不包括:(6分)A肥胖;B心理健康问题。

C脊柱弯曲异常;D近视;E艾滋病;考生答案:E难易程度:一般5《学生参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在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可用于什么工作之中?(6分)A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B学生肥胖防控工作;C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D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工作;E学生近视防控工作;考生答案:C难易程度:一般6多病共防的一级干预措施包括:(10分)A实施双向转诊。

B改善学校环境;C促进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D普及健康生活;E发现高危人群;考生答案:B,C,D难易程度:一般7关于多病的特征,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10分)A通常用于一般人群;B包含儿童青少年多种常见病;C包含危害健康行为的聚集;D通常指临床有一个疾病诊断后发现有其他相关疾病;E包含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共存。

考生答案:A,B,C,E难易程度:一般8建立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治理体系,需要多方协同,包括:(10分)A政府将强政策制定,实施考核评议;B家庭增强主动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C社区建设友好环境,提供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

D专业机构做好监测,提供技术;E学校加强健康教育;考生答案:A,B,C,D,E难易程度:一般9当前学生多病共防可以倡导:(10分)A动起来;B(食物)粗一点;C辣一点。

D亲太阳;E少夜灯;考生答案:A,B,D,E难易程度:一般10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需要开展三项监测,包括行为监测、常见病监测和教室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Heilongfiang
Province.Harbin 150081.Chins
Corresporiding author:Gao Yanhui.Email:gaovh4n@163.corn
on
【Abstract】0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fluorosis and related centrel measures drinking water type of endemic fluorosis in China.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rogram一 Drinking.Water.Borne
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效果和疴隋变化趋势,从2009年
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 测H]。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按照《饮水型地方 性氟中毒监测方案》(中疾控地病发[2012]6号)要 求,在全国开展了2013年度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监测工作。 资料与方法
l+轻度数×2+中度数×3+重度数×4)臌捡查人
fluorosis;Drinking water;Dental of En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fluorosis;Monitoring;Water-improved
and Control of Major Public Health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通过饮水摄人过量的氟 而导致的以骨组织和牙齿受累为主的慢性蓄积性中 毒…。中国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严重流行的国家 之一,其中28个省份均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 行陋≈3。通过多年的防治,特别是全国“十一五”、“十 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全面实施,病区防治 措施逐步得到落实。为动态监测饮水型地方性氟中
SPSS
1.资料来源:为2013年度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 中毒监测数据。 (1)监测范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 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I、云南、 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8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共抽取136个 县(市、区、旗、团)。每个监测县采用单纯随机抽样 方法抽取3个病区村(屯)作为固定监测点,每年定 期开展监测工作。 (2)监测内容:①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调查 监测村(屯)人口学资料,如监测村(屯)已经改水,则 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 定水氟浓度(每份水样进行2次平行测定,计算平均 值);如监测村(屯)尚未改水,则按照东、西、南、北、 中5个方位各采集1份水样,不足5个水样的则全部 采集,测定氟含量。②氟斑牙病情监测。对监测村 (屯)全部8。12周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 (3)监测方法:水样采集与保存根据生活饮用水 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2006)进行,水氟检测 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6B/T 5750.5—2006) 中的离子选择电极法,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万方数据
used to detect the water fluoride.Result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dental fluorosis among children aged 8—12 ifl all the villages under monitor program,was 28.58%(7 950/27 8171,with the dental fluorosis index(DFI)as 0.58.Among them,the prevalence was 22.28%(3 917/17 O.44 in the‘water-improved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6.015
【摘要】
目的掌握目前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方法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136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点。根据 《氟斑牙诊断》(WS/T
583)and
DFl was
projects’villages
that under normal operation and with qualified fluoride
contents.The prevalence appeared
as 38.74%f1 926/4 9711 with DFI as 0.84 in those villages with ‘water-improved proiects’but mal.operated or with excessive fluoride.The prevalence was 40.03% f2 107/5 263).and DFl was 0.81 in those villages without‘water-improved projects’.The prevalence rates of dental fluorosis in children from the three types of endemic area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817・
rate
76.77%(228/297).Conclusions
fluorosis
areas
drinking.water-born improvement on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everity of dental fluorosis in children.The rate ofproper operation on‘water-improved projects’was near to 95%in the endemic area.However,rate that met the criteria on qualified fluoride contents ofthese projects was still below 80%.
endemic
was
on
the
Dental fluorosis in children living i11 the edge of epidemics in China.Efiective
【Key words】Endemic project Fund program:Project
Service(2013)
208—201
1)对监测点所有8一12周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调查改水村改水
工程运行情况及水氟含量,以及未改水村饮水氟含量。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5—2006)。结果所有监测点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28.58%83),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饮用水;氟斑牙;监测;改水工程
基金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地方病防治项目(2013)
Surveillance
011
drinking.water-born endemic fluorosis in China.2013 Yanhui
砒Liiun.Pei Junmi,
Zhang阢i,%粥耽i,‰Guangqian,Sun Dianjun,Gao
数。氟斑牙指数<0.4为无氟斑牙流行,<0.6为边 缘流行,<1.0为极轻度流行,<2.0为轻度流行,< 3.0为中度流行,≥3.0为重度流行。 3.质量控制:县级CDC/地方病防治中心(地病 中心)承担具体的监测工作,经国家地病中心质量控 制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展水氟检测工作。省、 市级CDC/地病中心负责监测督导和数据复核。 4.统计学分析:监测数据录入统一的Epi Info数 据库,并逐级审核、上报至国家地病中心。使用
・816・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6月第37卷第6期Chin
J Epidemiol,June 2016,V01.37,No.6
・监沏Ⅱ・
中国2013年度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
赵丽军裴俊瑞张微王伟 于光前孙殿军
高彦辉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 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23618504)黑龙江省普通 高校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高彦辉,Email:gaoyh411@163.corn
氟斑牙指数为0.58。其中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的监测村患病率为22.28%(3
(1 971),氟斑牙指数为0.84;未改水监测村患病率为40.03%(2
氟斑牙指数为0.44;改水工程未正常运转或改水后水氟含量仍然超标的监测村患病率为38.74%
926/4 107/5
263),氟斑牙指数为
o.81。三类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降氟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率为 93.77%(286/305),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率为76.77%(228/297)。结论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 毒病区儿童氟斑牙的病情整体上为边缘流行,有效改水可以显著降低病区儿童氟斑牙病情;病区 降氟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接近95%,但水氟含量合格率低于80%。
(GB 5749—2006)进行水氟含量超标与否的评价。氟
斑牙诊断根据《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 1)执行。
2.相关指标:①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判 定包括生活饮用水含氟量>1.2 mgm,且当地出生 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②根 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大型集中 式供水(日供水量在1 000m3以上,或供水人口在 1万以上)氟含量限值为1.0 mg/L,小型集中式供水 (日供水量在1 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l万以下) 和分散式供水氟含量的限值为1.2 rngm。③氟斑牙 患病率=极轻度及以上的病例数/被检查人数× 100%。④氟斑牙指数=(可疑数×0.5+极轻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