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淬火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引言 钢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钢中组织转变时比 容变化所造成的体积膨胀, 以及热处理所引起的塑 性变形,使钢件体积及形状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造 成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偏差 . 热处理变形会使工件前 期加工获得的精度受到严重损失, 这些损失有时甚 至通过复杂, 先进的修形技术 (磨齿, 校直等 ) 也难 以恢复 . 这将直接影响工件的精度,强度, 运转时的 噪音, 振动 ,传输功率损失 ,和使用寿命等. 这样即 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 , 磨床, 也很难加工出高 精度 , 高附加值的产品来 , 由此可见解决热处理变 形的重要性 . 因此, 分析研究工件热处理变形, 开裂 的原因, 掌握其规律性, 并找出减小变形 ,防止开裂 的技术措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热处理变形, 开裂的原因 在生产实际中,热处理变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 样, 有体积和尺寸的增大和收缩变形, 也有弯曲 ,歪 扭 , 翘曲等变形, 就其产生的根源来说是由内应力 [1] 所造成的 . 根据内应力的形成原因不同, 可分为热 应力与组织应力 . 工件的变形就是这两种应力综合 影响的结果 . 当应力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时, 就会 发生永久变形, 如果大于材料的强度极限, 工件就 会开裂, 开裂零件无法挽救, 只能报废[2]. 在加热和 冷却过程中, 零件的内外层加热和冷却速度不同造
2013 年第 1~2 期 ( 总第41- 42 期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机电与信息技术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 , 6 3 5 0 0 1 )
� � � � � � [�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 ; ; ; . ,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变形给后续工序,特别是机械加工增加了很多困难,影响了生产效率,因变形过大而导致报废,增加了成本。

变形是热处理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完全不变形是不可能的,一般是把变形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热处理变形产生的原因钢在热处理的加热、冷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其原因是由于淬火应力的存在。

淬火应力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两种。

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作用,使热处理后零件产生不同残留应力,可能引起变形。

当应力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变形就会产生,因此,淬火变形还与钢的屈服强度有关,材料塑性变形抗力越大,其变形程度越小。

1.热应力在加热和冷却时由于零件表里有温差存在造成热胀冷缩的不一致而产生热应力。

零件由高温冷却时表面散热快,温度低于心部,因此表面比心部有更大的体积收缩倾向,但受心部阻碍而使表面受拉应力,而心部则受压应力。

表里温差增大应力也增大。

2.组织应力组织应力是因为奥氏体与其转变产物的比容不同,零件的表面和心部或零件各部分之间的组织转变时间不同而产生的。

由于奥氏体比容最小,淬火冷却时必然发生体积增加。

淬火时表面先开始马氏体转变,体积增大,心部仍为奥氏体体积不变。

由于心部阻碍表面体积增大,表面产生压应力,心部产生拉应力。

二、减少和控制热处理变形的方法1.合理选材和提高硬度要求对于形状复杂,截面尺寸相差较大而又要求变形较小的零件,应选择淬透性较好的材料,以便使用较缓和的淬火冷却介质淬火。

对于薄板状精密零件,应选用双向轧制板材,使零件纤维方向对称。

对零件的硬度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尽量选择下限硬度。

2.正确设计零件零件外形应尽量简单、均匀、结构对称,以免因冷却不均匀,使变形开裂倾向增大。

尽量避免截面尺寸突然变化,减少沟槽和薄边,不要有尖锐棱角。

避免较深的不通孔。

长形零件避免截面呈横梯形。

3.合理安排生产路线,协调冷热加工与热处理的关系对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应在粗、精加工之间进行预先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等。

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变形原因与改进技术

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变形原因与改进技术

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变形原因与改进技术摘要】齿轮是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其啮合传动力学在汽车、轮船等机械产品中广泛应用。

齿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在齿轮的具体使用当中会存在齿轮失效的现象,此种现象的出现大部分是由于齿轮长期使用后磨损、折断所导致的。

齿轮的生产主要以渗碳淬火热处理的加工方式进行批量生产,但此种生产方式容易导致齿轮变形,不利于齿轮的批量成产与成本投入。

为保障齿轮的生产质量文章对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找寻齿轮变形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渗碳淬火热处理齿轮渗碳淬火是当下齿轮生产中的重要工艺流程,渗碳淬火能够使齿轮的耐磨性能更加稳定。

渗碳淬火属于热处理技术,其具体工作开展分为多种形式,但渗碳淬火过程较为复杂,导致齿轮在淬火后容易发生变形。

齿轮变形属于齿轮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极大的影响了齿轮的使用质量,齿轮在机械中应用广泛,如何提高齿轮质量,改进工作技术成为当下技术研究的重点。

一、齿轮及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分析1.1齿轮结构从大部分的齿轮结构来讲,齿轮的整体结构呈现对称性,其制作材料主要包含调质钢、渗碳钢、合金钢等多种材料,制作完成的齿轮中间多为空心、内外径较大、齿轮壁较薄,渗碳淬火需要进行高温加热,以此齿轮容易发生变形现象。

1.2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齿轮的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包含直接淬火低温回火、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一次加热淬火低温回火、渗碳后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等多种工艺。

以20CrMnTi齿轮为例,首先要将齿轮要放置在炉温为920℃的渗碳淬火炉中进行长达3小时的渗碳处理,其次将渗碳炉的温度调至860℃,在保持50分钟的恒温状态后进行淬火出炉。

最后,使用淬火液处理,进行2小时的低温回火,在低温回火的过程中回火炉的温度应当保持在160℃。

在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时,要注意四只齿轮在全过程当中要保持平放状态。

1.3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后导致变形的因素在齿轮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前后分别对齿轮的直径、公法线进行测量,发现在经过热工艺处理后,齿轮的内外直径与公法线均发生了变化。

钢件热处理容易变形的温度

钢件热处理容易变形的温度

钢件热处理容易变形的温度
钢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的温度取决于钢的成分、形
状和热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钢件在固溶处理和淬火过程中容易发
生变形。

固溶处理是将钢加热至其临界温度以上,使合金元素溶解
在固溶体中,而淬火则是迅速冷却钢件以形成马氏体组织。

具体来说,碳钢的固溶处理温度通常在700°C至950°C之间,而合金钢的固溶处理温度可能会更高,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在这些温度下,钢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形变,尤
其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

为了减少变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适当的夹具和支
撑结构来固定钢件形状,控制加热和冷却速度,以及在热处理后进
行适当的调质处理来减轻应力和稳定尺寸。

总之,钢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的温度取决于多种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工艺条件来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热处理变形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热处理变形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热处理变形原因分析及其控制作者:张力芹孔秀苓任致远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0期摘要:结合热处理的生产特点对零件热变形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其进行控制。

关键词:淬火变形热应力组织应力屈服强度淬透性渗碳引言热处理变形主要是由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以及工件自重变形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影响淬火变形的因素很多,包括零件的几何形状、原材料及冶金质量、锻造和机加工的残余应力、装料方式和热处理工艺等诸多方面。

减少变形,能够提高零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降低噪音,对减少后期产品加工余量,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形产生的原因零件变形包括尺寸变化和几何形状变化,一般情况下两种变形往往同时产生。

无论是那种变形都是由于热处理时工件内部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的。

当应力大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变形就会产生,因此,淬火变形还与钢的屈服强度有关,材料塑性变形抗力越大,其变形程度就越小。

二、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因素1、材料淬透性材料淬透性是影响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淬透性带宽较小变形较小;反之则变形较大。

因而在设计齿轮选材时,在淬透性能满足心部要求前提下,应尽可能控制好淬透性带,以利于变形规律的统计和摸索,D16、D20变速器中档位齿材料选用DSCM436H、轴类材料选用DSCM419 H均为保证淬透性材料(即满足淬火后齿轮心部有足够的硬度)。

根据材料的热处理性能,在允许情况下,可通过改变热处理方法来达到设计要求,即将选材与热处理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免降低热处理工艺性能,造成不必要的变形,甚至产生不合格品。

2、钢的原始组织:材料化学成份波动较大,有害夹杂物含量高,钢锭偏析严重,带状组织超差等对零件变形控制造成先天性缺陷,为避免这类问题,目前公司对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如下表化学成份:钢种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N Al(sol)DSCM 436H 0.33~0.40 0.15~ 0.35 0.60~ 0.80 0.035 max 0.020~ 0.040 0.20 max 0.70~0.90 0.30~ 0.40 0.30 max --- 0.020~ 0.045DSCM 419H 0.18~0.23 0.15~ 0.35 0.60~ 0.80 0.035 max 0.020~ 0.040 0.20 max 0.50~0.70 0.30~ 0.40 0.30 max 0.008~ 0.015 0.020~ 0.045其中特别对铜和铝含量做出的规定,是保证原料为热轧钢材、本质细晶粒钢。

9个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因素

9个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因素

9个影响热处理变形的因素一、变形的原因钢的变形主要原因是钢中存在内应力或者外部施加的应力。

内应力是因温度分布不均匀或者相变所致,残余应力也是原因之一。

外应力引起的变形主要是由于工件自重而造成的“塌陷”,在特殊情况下也应考虑碰撞被加热的工件,或者夹持工具夹持所引起的凹陷等。

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尺寸变化主要是基于组织转变,故表现出同样的膨胀和收缩,但当工件上有孔穴或者复杂形状工件,则将导致附加的变形。

如果淬火形成大量马氏体则发生膨胀,如果产生大量残余奥氏体则相应的要收缩。

此外,回火时一般发生收缩,而出现二次硬化现象的合金钢则发生膨胀,如果进行深冷处理,则由于残余奥氏体的马氏体化而进一步膨胀,这些组织的比容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故含碳量增加也使尺寸变化量增大。

二、淬火变形的主要发生时段1.加热过程:工件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内应力逐渐释放而产生变形。

2.保温过程:以自重塌陷变形为主,即塌陷弯曲。

3.冷却过程:由于不均匀冷却和组织转变而至变形。

三、加热与变形当加热大型工件时,存在残余应力或者加热不均匀,均可产生变形。

残余应力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

当存在这些应力时,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屈服强度逐渐下降,即使加热很均匀,很轻微的应力也会导致变形。

一般,工件的外缘部位残余应力较高,当温度的上升从外部开始进行时,外缘部位变形较大,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加热时产生的热应力和想变应力都是导致变形的原因。

加热速度越快、工件尺寸越大、截面变化越大,则加热变形越大。

热应力取决于温度的不均匀分布程度和温度梯度,它们都是导致热膨胀发生差异的原因。

如果热应力高于材料的高温屈服点,则引起塑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就表现为“变形”。

相变应力主要源于相变的不等时性,即材料一部分发生相变,而其它部分还未发生相变时产生的。

加热时材料的组织转变成奥氏体发生体积收缩时可出现塑性变形。

如果材料的各部分同时发生相同的组织转变,则不产生应力。

如何解决淬火变形和淬火裂纹的问题

如何解决淬火变形和淬火裂纹的问题

如何解决淬火变形和淬火裂纹的问题淬火的定义与目的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亚共析钢)或Ac1 (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淬火速度的速度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钢件在有物态变化的淬火介质中冷却时,其冷却过出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蒸汽膜阶段、沸腾阶段、对流阶段。

钢的^透性淬硬性和淬透性是表征钢材接受淬火能力大小的两项性能指标,它们也是选材、用材的重要依据。

1.淬硬性与淬透性的概念淬硬性是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硬化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

决定钢淬硬性高低的主要因索是钢的含碳量,更确切地说是淬火加热时固溶在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越离,钢的淬硬性也就越高。

而钢中合金元素对淬硬性的影响不大,但对钢的淬透性却有重大影响。

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

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它是钢材固有的一种属性。

淬透性实际上反映了钢在淬火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容易程度。

它主要和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有关,或者说与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有关。

还应指出:必须把钢的淬透性和钢件在具体淬火条件下的有效淬硬深度区分开来。

钢的淬透性是钢材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它只取决于其本身的内部因素,而与外部因素无关;而钢的有效淬硬深度除取决于钢材的淬透性外,还与所采用的冷却介质、工件尺寸等外部因索有关,例如在同样奥氏体化的条件下,同一种钢的淬透性是相同的,但是水淬比油淬的有效淬硬深度大,小件比大件的有效淬硬深度大,这决不能说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高。

也不能说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高。

钢件热处理变形的原因总结

钢件热处理变形的原因总结

钢件热处理变形的原因总结
引起热处理变形的因素颇多,总括起来,基本上有三点:
1、固态相变时,各相质量体积的变化必然引起体积的变化,造成零件的胀与缩的尺寸变化;
2、热应力,包括急热热应力和急冷热应力,当它们超过零件在该温度下所具有的屈服极限时,将使零件产生塑性变形,造成零件的形状变化,即歪扭,或称为畸变;
3、组织应力也会引起形状的改变,即畸变。

一般说,淬火工件的变形总是由于以上的两种或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究竟哪一个因素对变形的影响较大,则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总的来说,体积变化是由相变时比容的改变而引起的。

马氏体的质量体积比钢的其他组成相的质量体积要大,热处理时钢由其他组成相转化为马氏体时,必然引起体积的增加。

而奥氏体的质量体积要比钢的其他组织质量体积要小,在热处理时由其他组成相转变为奥氏体时,则引起体积的减小。

关于形状的变化,歪扭或称为畸变,主要是由于内应力或者外加应力作用的结果。

在加热、冷却过程中,因工件各个部位的温度有差别,相变在时间上有先后,有时发生的组织转变也不一致,而造成内应力。

这种内应力一旦超过了该温度下材料的屈服极限,就产生塑性变形,引起形状的改变。

此外工件内的冷加工残余应力在加热过程中的松弛,以及由于加热时受到较大的外加应力也会引起形状的变化。

在热处理时可能引起体积变化和形状变化的原因见下表。

表中“体积变化原因” 一栏未列入钢因热胀冷缩现象而产生的体积变化,钢由淬火加热温度到零下温度进行冷处理,均随温度的变化而有相应的体积变化,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体积变化不均匀乃是热应力产生的原因,而且对变形有相当的影响。

热处理可能引起体积变化和形状变化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2006 年(第 35 卷)第 5 期
工业科技
甘肃科技纵横
托车的座椅,更加宽大、更加软厚、对使用者来说更加舒适。
腱鞘炎
2.5 车把不方便握
有些肌腱的外边包着一层由纤维组织构成的套子,称为腱
例如(见图 3),在骑自行车时,双手手腕处于尺偏状态,长此 鞘。它的功能是便于肌腱的滑动和使手指正常地屈伸。
形状的突起,或者有防滑的条纹。
然后将拳被动地向小指侧倾斜,若在绕骨茎突处产生疼痛,表示
3 整体修改方案
有腱鞘炎存在。 腕道综合症:
方法一:设计车座较低的自行车,使车座低于车把。保持人脊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的纤维性隧道,保护着
柱接近自然状态,减轻背部肌肉张力,使腰椎间盘受力均匀。
手腕的正中神经。一般,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
packer.net/ ergodesk/ newpage21.htm,2001- 05- 06.
预防此病,自我护理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平时要养成良好的
【3】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坐姿,不论工作还是休息,都应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
附注:
!!!!!!!!!!!!!!!!!!!!!!!!!!!!!!!!!!!!!!!!!!!!!!!!
冷却时可采用比较缓和的淬火介质,减少工件淬火的变形及开裂
倾向。因此,对于重要的、形状复杂的、大截面的零件应选择淬透
性好的合金钢,经淬火及回火处理,既能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能减少变形及开裂。
2.3 钢的原始组织对零件淬火变形的影响
零件淬火前的组织状态对零件的淬火质量有很大影响,如碳
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这些钢在锻造加工以后,必须
图2
在 400℃以下需要漫冷的区间,水的冷却速度大增,大约 300℃达
到最大值 800℃/s,使零件淬火变形及开裂倾向最大。一般情况下
碳钢常采用淬火烈度大的水或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而合金钢一
般用油作为淬火介质。因此,选择淬火介质的正确原则是,在保证
淬硬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淬火烈度小的淬火介质,以减小淬火变
的需要。
帮助才能屈伸运动,这种情况称闭锁现象。
2.6 刹车与车把的距离不合适
在腕部的桡侧(即大拇指一侧)有一个骨性隆起,称为桡骨茎
实验表明,当人手对某物体使握力时,间距 7—8cm 左右握 突。其上有一个腱鞘,鞘内有两根肌腱(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
力最大。若刹车与车把的距离不合适,会影响人骑车时能否及时 腱)通过。由于拇指和腕部活动较多,该处腱鞘也常发炎;即称为
体积的变化往往与加热和冷却有关,因为它和钢的膨胀系数 相关。比容的变化导致零件尺寸和形状的变化。组织应力的产生 起源于体积的收缩和膨胀,没有体积的膨胀,就没有组织转变的 不等时性,也就没有组织应力引起的变形,导致热处理变形的内 应力是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应力,热应力和组 织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定的,可能因冷却条件及淬火温度的 不同而产生不同情况,淬火应力是由急冷急热应力及由组织转变 不同时所引起的应力综合构成的。
地刹车,与人身安全相关。建议采用距离恰当的刹车,刹车的灵活 桡骨茎突腱鞘炎。发病后患者感到:
性也要适当。
(1)在桡骨茎突处有疼痛和肿胀。
2.7 手柄握起来舒适度较差
(2)拇指活动不便,以晨间为明显,偶尔有弹响。检查时桡骨
把手手柄,应采用较柔软的材料制成,或者设计有符合人手 茎突处压痛明显,有时可扪及硬结,叫患者握拳拇指屈于手掌内,
相关原理进行。这样无疑可以使广大设计者更快捷、更准确的把
而据调查显示,女性的发病几率比男性高 3 倍,因为女性手
握人机适配性,判断出所设计的产品或系统是否与使用者适配, 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怀孕妇女、
达到满足人的需求的设计目的。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得此
(3)严重时可产生弹响,即当患指活动时,肌位通过狭窄部位
此,建议采用能满足理想的车把高度的车把,即保证肘部成 90 度 的腱鞘而发出“咯喀”声。这种情况的腱鞘炎,又名“弹响指”"。当
角,上臂与手在一条直线上。
手触及硬结处,活动患指,这种弹响感觉更为清楚,有时并能看到
车把的长度也因该略长于手掌的长度,以满足人戴手套汽车 患指有弹跳现象。有的患指屈而不能伸或伸而不能屈,需用住手
2 影响淬火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 要包括钢的原始组织、含碳量、零件尺寸和形状、淬火介质的选 择、淬火工艺、钢的淬透性等。 2.1 钢中的含碳量对零件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影响(见图 1)
图 1 马氏体中含碳量对形成显微裂纹敏感度的影响
由图 1 可见,形成显微裂纹敏感度随马氏体中碳含量增高
具、成形刀具采用贝氏体等温淬火;强烈淬火技术是采用高速搅 拌或高压喷淬使试件在马氏体转变区域进行快速而均匀的冷却, 在试件整个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具有较高压应力的硬壳,避免了 常规淬火在马氏体转变区域进行快速冷却而产生畸变过大和开 裂的问题。
(上接 51 页)生。 2.6 淬火方法对零件淬火变形的影响
为了使淬火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形和避免开裂,除了正确地 进行加热及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外,还应根据工件的成分、尺寸、形 状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淬火方法。例如: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 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强烈淬火等。双介质淬火的内应力小, 变形及开裂少,所以主要应用于碳素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的工 件,如丝锥等;贝氏体等温淬火可以显著地减少淬火应力和淬火 变形,并能基本上避免工件的淬火开裂,因此,各种形状复杂的模
的理想淬火冷却速度如图 2 所示:
一般认为, 淬火介质 300℃时的
冷却速度对变形的影响是关键的,应
根据钢的淬透性、零件截面尺寸和表
面粗糙度,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常用
的淬火介质有水、油、以及盐类水溶
液、熔盐、空气等。水的冷却特性不理
想,在要求快冷区间 650—400℃时,
水的冷却速度很小,大约 200℃/s,而
进行球化退火,将片状珠光体变为球状珠光体,在淬火加热时,奥
氏体晶粒不易长大,冷却时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小。另外偏析
现象和网状组织,对淬火后工件的变形、特别是对细长轴的弯曲
变形影响很大形量就相应减小。
2.4 淬火介质对零件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影响
增大。当钢中碳含量大于 1.4%时,形成显微裂纹敏感度反而减
小。因为钢中碳含量大于 1.4%时马氏体的形态改变了,片变得厚
而短,马氏体片之间的夹角变小,撞击机会和应力都有所减小。因
此,高碳钢过热淬火容易开裂,是因为奥氏体晶粒粗大和马氏体
碳含量过高而引起形成显微裂纹敏感度增大的缘故。为防止变形
和开裂,过共析钢通常采用不完全淬火获得隐晶马氏体,不易产
生显微裂纹。
2.2 钢的淬透性对零件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影响
钢的淬透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
布的特征。它是反映钢在淬火时,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难易程
度。钢的淬透性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有密切的关系,临界冷却速
度越底,钢的淬透性越好,降低临界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钢的
化学成分,例如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好。淬透性好的钢,在淬火
根据碳钢的等温转变图可知,为了抑制非马氏体转变的产
生,在 c 曲线“鼻子”附近 (5 50 ℃左右) 需要快冷,而在
6 5 0 ℃以上或 4 0 0 ℃以下温度范围,并不需要快冷,特别在
Ms 线附近发生马氏体转变时需要缓慢冷却,为使马氏体转变时
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最小,以防止淬火变形和开裂。因此,钢
部处于尺偏或过度屈伸状态。
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感觉异常, 持物无力, 以中指为著。当腕管
方法四:刹车与车把间距设计在 7—8cm,使刹车保持适当的 内有炎症时, 腕关节可有轻微肿胀及压疼, 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
灵活性,并且车把手柄套由橡胶或海绵制成,上面设计有防滑的 臂, 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 适当活动手腕后症状可以减轻。屈肘、
于远侧掌纹处。最常见于拇、食、中三指的屈肌腱腱鞘,发生在无
多指、小指者较少。发病后患者感到:
(1)患指屈伸障碍,尤以晨间为明显,多活动患指即好转。
(2)局部有压痛和硬结,按压患指的掌指关节屈面时,即产生
图3
图4
压痛,并可触及硬结。硬结就是健鞘增厚的部分。
应该尽量避免手腕处于非顺直或过度屈伸的工作状态。因
2006 年(第 35 卷)第 5 期
工业科技
甘肃科技纵横
影响淬火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因素
李爱英
(兰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 分析零件淬火变形的主要因素及控制热处理变形、提 高零件热处理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热处理 淬火 变形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适当的时间,然后以 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它是强化钢材的最重要的热处理方法。大量重要的机器零件及各 类刀具、刃具、量具等都离不开淬火处理。需要淬火的工件,经过 加热后,便放到一定的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但冷却过快,工件的 体积收缩及组织转变都很剧烈,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很大的内应 力,容易造成工件变形及开裂。由于淬火变形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导致变形控制十分棘手。而采用校直办法纠正变形或通过加大磨 削加工余量,都会增加成本,因此研究钢件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影 响因素,提出防止变形的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零部件使用 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病的机会也比一般人要大。
【1】 杨勤.人机系统适配设计的预测模型研究【M】.北京:万国学术出版
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社,2000.
必要时可用石膏托将手腕固定,病情严重者,则需要施行手术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