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教学论文

生活化作文教学论文
生活化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的研究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教育教学领域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但是在人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这个环节中却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一切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应试教育长久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他们像一颗毒瘤一样去除不尽。而写作教学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于是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感到特别茫然,很多教师由于多种因素,只注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直接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写作能力低下。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还十分贫乏的小学生苦不堪言。于是一提写作文,学生就像条件反射似的马上产生“皱眉头”“咬笔杆”“挤牙膏”------等一系列的作文“焦虑症”、“恐惧症”。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多年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我潜心研究,大胆尝试作文教学的新模式,拓展写作资源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探点滴,把它写出来以与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教师必须破釜沉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实现观念的新突破。

在教学中不囿于传统的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清规戒律,大胆的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尝试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即作文教学要回归自然。正如《学习与革命》一书的作者————新西兰著名的作家戈登.德莱顿提出的“用世界作为课堂”。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叶圣陶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要创造性的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把作文教学和生活接轨,植根于生活,让作文内容“生活化”“趣味化”“个性化”,“掘开生活源泉,引来创作活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没得写的问题。也才能真真正正地带来作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局面。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但多姿多彩的生活并不能定格在学生的头脑里,尽管很多东西他们日复一日的见和做,可是由于对生活的淡漠,他们并不能从生活中积累到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学生有计划地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引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感受、去体验。让他(她)们在平凡中发现

不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的沟通体系。真正的树立大语文观。如指导学生写春天,可以组织学生去踏青,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找春天。也可以开展“大家快来给春天找(画)张相”的绘画、摄影活动。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那些新颖奇特的题材拍摄、作画,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的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中取得第一手资料,克服那些习惯性的传统方法,正由于把学生引入自然、引入社会这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他们才敏锐的发现那些别具一格的新颖题材,他们的作品中有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烟柳”“出墙的红杏”“燕飞图”等;有“春趣剧照”“吻蘑菇”“放风筝”;也有春晖写生画——“赏花灯”“观烟花”“扭秧歌”“贴窗花”“踩高跷”等。甚至还有立意独特的反映昔日长叶开花的小树,由于人为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而惨遭夭折的“春葬”————这样课内外结合的写作素材又得益于在作文课上老师的正确引导,如果再在作文课上写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必定会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写作课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写作,学会表达。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合理的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社会的人土风情,不同民族的的风俗习惯,世间的人情冷暖,生活的五彩斑斓,个人的兴趣爱好,一盘棋局,一场游戏,一次活动,一场比赛,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要想积累这些生活素材,学生就得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多种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快乐,如:校运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拔河比赛,各种体育比赛——---等等,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集体精神,提高他们和别人的合作交往能力。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教师也可以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可以在教室里进行的游戏,如:“木头人游戏”“吹泡泡的游戏”“贴鼻子的游戏”“农村包围城市的游戏”-------;也可以组织一些比赛,如:“刨土豆比赛”“吹鸡毛比赛”“扳手腕比赛”“穿针引线比赛”“打气球比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自作灯笼”“当一天小交警”“做一天保洁员”“争做社区环保小卫士”“学雷锋的活动”。学生定会兴趣大增,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样何愁作文没有活水,相反这样的写作素

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记得我和学生一起玩儿吹泡泡游戏后,学生写的文章是那么精彩,有个同学写道:有的泡泡像一个个小精灵到处乱飞,有的泡泡像一颗颗透明的玻璃球,有的泡泡像一窜窜晶莹剔透的葡萄,有的一窜一窜的,就像还吃的冰糖葫芦,还有“双胞胎”“三胞胎”呢!有的泡泡像一个个七彩的大气球。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句子,原来孩子们就像一个个大作家。他们的这些习作不过是他们观察和想象的结果。

四、有力的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拓宽学生的视野。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学科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拓宽学生写作视野,多体验多感受。如:在校运会上,让学生做做班里的撰稿员、宣传员;美术课后,让学生写写想象作文;数学课后,让学生谈谈游戏过程、新奇的发现;科学课后,让学生介绍介绍实验的步骤。这些作文素材都是可以随手从生活中拈来的,学科的整合也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也是一个以前未被大家利用的一个新的领域。

五、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方案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理解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所以,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具成效,很多实验学校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生习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展开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实行的各种活动。本课题中的生活主要指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积累,教师创设的各类活动或情景,和在教师指导下持续拓展的学生的生活时空。 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

(一)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今年,青岛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热点就是“生活化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将收获总结如下:适用范围:小学四、五年级 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操作要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通用模式:先要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实践,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的途径,是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想写。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洗衣服》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修订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背景 (1)时代需求:写作无处不在,上起领导发言稿、作报告,下至朋友间的问候祝福,生活中的领款借物等,都需要写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属于启蒙,需抓好作文第一步。 (2)教师因素:习作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习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命题,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最后学生动手习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而且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只好应付式的完成。为此,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生活化教学。即在习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习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习作的欲望,从而在习作中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效率。 (3)学生因素:一是学生惧怕习作。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为了安全考虑,孩子生活圈子狭窄,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视野不开阔,就连周末孩子也被禁锢在各种学习班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习作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然惧怕习作,更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开展习作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美国着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着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要去“真做、真教,教人做真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摘要】作文能够让学生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其有更好的情感认知和人文 情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讲一直是一大挑战,要让小学生感受到作文学 习内容的趣味性,又要对其学习与成长发展有益。生活化的语文作文教学也就应 运而生,将生活与小学生的写作相结合,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71-01 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作文缺乏真实情感,文章内容都是空 话和套话,使学生个人语文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提升。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小学写作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写作水平,创 作出内容真实、情节生动的作文,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 化写作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写作主题回归生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通病在于学生缺乏真情实感,学生写出的文章过于模板化、格式化, 从而不能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 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速度,急于求成,想快速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让学生按照固定的写作模板进行写作练习, 在给学生选择写作主题时,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对所写主题缺乏个人亲身 经历,难以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给的作文模板进行模仿创作,导致 学生的语文作文内容并不真实,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 选择贴近实际的写作主题,尽可能让学生写身边真实的事件,便于学生情感抒发,完善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在学校组织春游过后,我让学生以春游为写作主题进行作文创作,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春游这一活动,学生从中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将个人 春游的经历和感悟记录在作文中,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真实,让学生将个人情感尽情表达。教师给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写作主题,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改变学生以往 完不成作文字数要求的状态,使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不断强化语文写作能力。 二、注重写作日常练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锻炼中逐 渐形成,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练习的作用,让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对语文 写作产生新的学习态度。教师在以往写作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日常练习的作用,认为作文只 要在考试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少有写作练习的 机会,不利于学生写作才能的发展和完善。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养成勤于写作的优秀习惯。例如我让学生建 立一个日记本,学生可以将每天发生的新奇事件进行记录,不对学生进行写作字数的规定, 发挥学生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常的小练笔中完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避免学生由于日常缺乏写作训练,使学生丧失基础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 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完善个人语文写作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投 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写作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更加熟悉,改变以往写作给学生的印象,减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练习 中逐步完善语文写作才能。 三、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生活感悟 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过程中,常常发现自己缺少写作素材,在教师给定的写作主题下自 己难以找到合适的事件进行论证。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为学生由 于个人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从而导致个人写作素材的缺乏。对此, 教师为完善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可以鼓励学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 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生只有真正融入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爱,才能发现生活

细节化,细节生活化作文课堂实录

社会·生活·细节(一) ――“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坐。” “北宋词人、诗人黄庭坚称赞苏轼说‘苏轼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意思是称赞苏轼,无论什么形式和题材,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很好的文章来。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怎样将生活写到作文中去,又怎样用作文来反映生活呢?我们一起来欣赏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打出投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小令,并且感受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朗读。 师:“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沈):“表达出作者对一种人的思念之情。” 师:“你觉得应该是对什么人?” 生(沈):“应该关系很亲密的人。” 师:“比如?” 生(沈):“友人、亲人。” 师:“说得真好!” “那么作者这种思想感情又是通过文中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呢?” 生(周):“‘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三个字可以看出。” 师:“作者自称是‘断肠人’,由此三字可以看出。不错。请坐。” “还可以从哪些字上看出呢?” 生(周):“我觉得还可以从‘枯藤’、‘老树’、‘昏鸦’等词上可以看出。”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作者正是通过‘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瘦马’来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又通过写‘昏鸦’‘夕阳’来表达已经是傍晚了,连乌鸦都有树可栖,而我却骑着瘦马在古道上奔波这种天涯游子的思念亲人、渴盼团聚之情。” “由这首词,我们又可以领悟到:生活是如此的广阔,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要表达的中心的需要,选取生活中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再对细节进行细致、独到的描写。也就是我们要将‘生活细节化’后,再‘细节生活化’。” “而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作文训练系列之‘社会·生活·细节’,今天第一讲是‘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打出投影) 社会·生活·细节 ――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我们常常截取生活的细节,用细节来反映生活、折射生活。那

探究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探究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摘要: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因此作为习作教学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过于成人化,远离学生生活,禁固学生个性的做法,而要借助“人文性”武器,让习作走近学生的生活,让习作教学实现师生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对习作教学充满情趣。 关键词:探究;习作;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65-001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学生习作却假话连篇。只有在实践中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学生习作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根植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像新课标指出的那样,“养成留心

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从而精心构思,充分拟稿,方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 “在写作教学中,应花费一定程度的气力在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激荡学生情感波澜上。”(1)如开展了一次以“‘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由于联系了学生“活”的生活,学生习作表达更加自然,就连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言辞中肯,感情强烈。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如何开头结尾,讲得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相反,通过活化生活积累,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学生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克服了一味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习作模式,初步探索出一种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及策略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及策略 目前的应试作文教学,与真实生活隔绝、和现实应用割裂,成了在封闭真空中进行的应试技艺的训练,丧失了基本的教育伦理。写作脱离了生活的现实需要,作文屮“无我”、“假我”,却又过分追求“立意高、选材精、结构巧、语言美”,其结果只能是陷入了“虚假文本制作”的无意义写作的困境。 于是我们呼吁要“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可充实、真挚、个性必须植根于真实的生活需要之屮。只有具有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的写作,才能让作文教学走出虚假、空洞的泥潭,也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生活化作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生活化作文教学”内涵及意义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对象,通过拓展活动形式,科学冇效 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以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完善人格的教学策略。它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训练过程突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积累,表达方式贴近生活,写作目的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学生全妞发展。生活化作文对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着的动机缺失、内容空泛、表达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生活需要、心灵需要、成长需耍的写作,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写作。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一)创设具体的写作语境 木真的写作应是基于生活的,是在具体真实语境下的表达。同样是书面表达,多数人喜欢发短信、网络聊天,却讨厌作文。因为前者出于我们真实的情感交流的需要,具有真实的写作语境和交流目的。 生活化作文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叙述、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还是对社会时事的品评,都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同样是写奇异果,给妈妈留的吃了家里的奇异果的便条,为家乡特产奇异果写的宣传简介,以及以奇异果为中心创作的小说、诗歌,就会因不同情境而不同。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下,有目的地写作,才会更主动、更积极,这才是写作的本真状态。 (二)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写作即交流”,写作时如果缺乏读者意识,就会束缚了表达的主动 性,写作就成了被动的苦差事。所以,生活化作文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如果是记叙,多想想:通过我的文字,读者能否再现与我所见的景象高度吻合的形象、场景?我的叙述节奏对于读者來说是不是快了?如果是发议论,就多想想:我的论述条理是否清楚?我的论述能否足以支撑我的观点?读者会对我哪方面的论述产生误解等等。有了读者意识,学生就更关注用读者视角去看问题,用心揣摩、选用相应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持久的发展。 (三)强化活动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作文是对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叶老特别强调

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生活化作文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作文内容为学生 创设或真实或虚拟的生活化情境,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和表达方法,课外再去生活中实践运用的作文训练形式。 一、课堂创设生活情境 1.精心策划,直现生活 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事,也是学生作文经常训练的题材,一般的游戏和活动多是学生在课外自己和同学一起做,为了便于指导观察和写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便于在课堂上做的游戏和活动,先让学生明确观察方法、观察重点,再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做游戏和活动,这样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察体会和收获。活动结束,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写出来。 除了游戏和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状物描写之类的习作也可以在课堂上直现。 2.角色表演,模拟生活 写人和以表现人物为主的记事文不便在课堂上直现,教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人或事为原型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分角 色表演,模拟生活中的人或事。比如写老师关心学生的习作,

这类事情其实老师为学生做过很多,但是具体写起来,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是怎么样的呢?因为没有观察,所以无从想起。为了指导学生现场观察描写,教师可以课前找一位学生合作“排练”:老师正上着课,该同学突然病了,然后老师关切地询问,并且着急地带他去看医生。课堂上师生表演,其余学生观察,之后描写。在指导表达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情境表演还可以反复片段“回放”,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观察、描写,直至观察具体、描写生动为止。 此外,同学之间在课堂上、课外发生的事,均可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模拟表演。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观察这一形式的生活情境时,侧重点必须放在凭借情境进行观察方法、表达方法的指导上,而非记录事件本身的过程。 3.媒体辅助,再现生活 有的习作内容不便在课堂上真实呈现也无法模拟再现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比如写景、游记等习作,学生不可能都有机会外出游玩,就算有的学生真的有过游山玩水的经历,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便可让“游玩”与观察指导在课堂上同时进行,一举多得。 有条件的老师也可自己赶赶“DV拍客”的时髦,拍人录事摄景……处理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实生活情境。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索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索 概要:习作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合适的写作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写作,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话会写,也让学生从“怕作文”转变为“爱作文”,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法国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善于留心观察,发现身边事物的特点。热爱生活,乐意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栩栩如生的好文章。从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体会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的环节,现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作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平时注重积累 1.学习课文内容时多积累 新课标的要求是“重视文本”。课本中单元的课文和园地都编排了背诵的文段和“日积月累”。这些写得很好的句子和文段,笔者让学生在背诵时一边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一边摘抄积累句子。除了摘抄积累,还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也进行摘抄积累起来。学生如果能掌握这些佳句和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也就为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积累的词汇和句子多了,表达时便信手拈来,文章也更富有文采。 2.课外阅读时需要积累 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本校建立了书香校园,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学生懂得爱护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营造书香氛围,我们班举办了一个读书活动,设置了班级读书角。学生把平时看过的课外书都摆放在图书角中,如,《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唐诗三百首》《中国寓言故事》《我要做个好孩子》《中外名人传》《哈利·波特》系列等。学生来到学校后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笔者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把看到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的文段积累在本子上。多读多记这些好词佳句和精彩的文段,到了写作的时候,同学们就可以恰当地运用。

怎样把作文教学做到生活化

与活力,为改变这种不良状况老师在校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非常有用的。有一次活动课,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比赛过程中本人也跑去和男生打乒乓球,学生见教师也来参加都显得异常兴奋,团团围了过来为笔者加油,还个个争抢着和笔者一比高低。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感受特别深刻,这次活动课后很多学生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本,有些同学对人物描写还非常细致。教师把学生引进一个广阔的空间来进行作文教学,不必刻意只要乐趣,能做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就成功了,这样的作文课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三)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 家庭的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庭。根据这个特点,老师在作文训练当中,可以实行让学生多“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的方案,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买菜、购物、做饭等等,然后让他们写一写,说说亲自当家的感受。在“小鬼当家”活动中,有位学生写《我学剖鱼》一文中有这样的感受:“··我双手捞起一条滑溜溜的鲫鱼,把它放在砧板上,左手按住它的头,腾出右手拿起菜刀,刚想刮鳞片,鱼儿不知哪来的劲,一挣扎,‘扑’的一声,头尾都翘了起来,我的妈!吓得我扔下刀往后退,这真是‘鱼儿好吃,剖鱼难’。”这段话一开始就连用了好几个动词,把剖鱼前的准备工作写得形象生动,真可谓生活体会多深,写得就有多真,这就是实践真知的结果。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还十分贫乏的小学生不堪言。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学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些话都充争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

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23T16:50:40.5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3期作者:孙红[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而初中作文教学则是为了能够锻炼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能够把在语文学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并且能够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文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能力的表现。而往往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存在客观性,作文写作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性,其次要求学生把好词佳句生 搬硬套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写作方式往往缺少作文写作的灵魂,学生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在作文中凸显不出来。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作文写作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一种贴近生活化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本文就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生活化作简单的分析概述,促使学生能够找出适合自己作文写作的一种生活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一、引言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情况下作文指导写作也是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表达效果。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作文的写作技巧运用,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会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也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为了有效地引起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方面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身边的写作素材入手,真正地把生活当作写作的源泉。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生活化的作文指導需要教师从学生语文学习的氛围上主动去吸引。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写作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养成一种详细记录生活的一种学习习惯,慢慢地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艺术熏陶和人格养成。 (一)教学资源生活化 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当然要从生活中寻找一定的写作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到的是生活与教学资源相结合,不断的借助自然化的教学资源将它们融入教学当中。利用学生已知元素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一同感知生活中的语文元素。 例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出很好的生活化写作素材。本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深深的喜爱的赞美之情。而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运用得越发的打动人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够亲眼看到冬日下济南温晴的冬天。从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一下自己所喜欢的一个季节作为一个小作文。如: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等素材内容自由发挥。利用课余时间到田园乡村旅游景点或其他地方进行考察,积累自然资源素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调查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描写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认知和体会。同时,增强他们对于家乡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养成作文书写习惯,积累生活的写作素材 在平时要有所积累那么在用的时候才能随时的拿出来用。但是有所积累是一回事,用文字表达所积累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所以教师一定要主张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遇到有感悟的时候就要拿起手中笔随时记下来,就像一位作者说的“只有写,才会写”。比如我每周会给学生们布置写周记,有些学生甚至一周内可以写出好几篇周记,这就是学生在用心生活的时候,用手中的笔将有感而发的瞬间及时的记录了下来。周记不同于日记,每天要写,它的数量少,加上教师不规定格式,写起来更是轻松,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刚开始时教师可以每周规定一个方向,让学生根据方向进行观察、写作,慢慢深入。比如,在刚开学时,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学方式以及逐渐加重的课业,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到彷徨不安,教师可以给出方向“我的初中生活”或“我的新学校”,让学生记录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像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如何,课程进度能否跟上,新学校的环境如何,喜欢哪个老师,喜欢哪门学科等,并要求学生写出对自己观点的论证,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三)作文命题要接近生活 一定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么写作就会变得很简单,那么就是要让教师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乐趣的热情,提高写作的兴趣。生活是最好的好老师,学生要融入社会生活,并且热爱生活,这样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才会在写作时有素材可以到写,那么就不会有不知道写什么的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的素材,通过现象看本质,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作文命题时,不论是课本教材还是考试命题都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考试作文,很多命题都是近来比较火热的事件、观点或与生活有关的哲理等,总而言之脱离不了生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也要注意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命题《我的童年游戏乐园》写出学生自己童年时对老家或者某一游玩地点的回忆。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论证。这种贴近生活的命题,能够训练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表达的局限,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观察总结能力,使得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再空有其表,千篇一律,而是充满情感与意义,达到作文教学实施的目的,让作文教学长足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琪.初中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李英.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杨西云.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4]刘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19.

《作文生活化研究》开题报告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语文总课时的六分之一,教师、学生对作文也非常重视,但学生作文水平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和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分不开: (1)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占绝大多数,教师全权决定作文题目,甚至规定写作提纲,提供所谓重要词语,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学生写作实际上是在为教师而作,不是孩子生活所需。有时,教师似乎也注意习作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但所定的题目也往往是记时令性的活动(节日、假期活动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父母、老师、同学等),差不多年年在写相近的题目,对学生写作既无推动力又无吸引力,同时所写文章难免千篇一律,写出来的作文也缺乏童真和新意。 (2)训练文体单一,不重视实用文章的写作,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

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仅仅把写作局限在小小的课堂。 学生要行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知、模仿、习得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它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所以,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十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先前知识。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每位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习作。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写生活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完整版)《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方案 执笔:程劲松彭春林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具成效,学生习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我们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2、基于我校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科研基础。2006-2007年我们承担了县级课题《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与矫正》研究并结题。随着近两年的推广取得了较喜人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师进一步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作文教学的内容、方法指导、评价机制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课题具有更大的意义,使以往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推广,得到滚动式发展。 3、基于我校农远应用的条件 我校为农远模式二学校,2005年被评为县“优秀学校”,所有教师均能熟练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进而提高作文水平。随着我校信息技术硬件装备的不断完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已成可能。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起来,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二、概念的界定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 一、情境导进: 师(热情的态度、洋溢的语言):同学们,很兴奋本学期我能担任你们班的语文老师,说明我们也很有缘份。此时此刻,我希看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看自己能被大家尽快地熟悉和接受。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安闲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出色独特的自己”诉诸于文,以文会友。 (适时契进了作文话题;先容自己。)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鼓励):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阅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的特色菜,奉献给大家。 师:老师这里预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有爱好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

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 (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而把选择交还学生自主) 十分钟后,学生都想好了写自己的哪方面的内容,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帮助,同学帮助的呢? 生提出: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能否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 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 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结果小组讨论热烈,课后学生还跑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作文指导要生活化

作文指导要生活化 如果我们要提高作文指导的效果,第一步就应该是跳出对“作文指导”的狭义理解。我们不能把“作文指导”仅仅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即将作文时,给予他们在审题、命题、立意、布局、选材等方面的点拨,还应该将它理解为审题、命题、立意、布局、选材、表达等内容的适时的单项训练。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否则,我们的作文指导就只能是坐在船上演示游泳的技巧,就算你把这样的作文指导讲得十分精细,学生又怎能在这有限的时间把这样繁难的东西一下子吸收消化,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行为呢?这样的作文指导,其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我们要在作文指导的形式上有一些突破,就应该关注作文指导的内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文指导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师生的生活,但常常表现出生活化的程度不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在作文指导中缺乏指导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观察事物,由表及里的分析事物,运用联想比较事物,运用语言描述事物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其次是教师本身缺乏为作文指导而进行生活体验的积累,以及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指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意识。第三是作文指导忽视师生的阅读生活,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师生的阅读生活没有很好地为作文指导服务。第四是作文指导缺乏语言的指导,尤其缺乏在生活中指导学生创造语言的意识。虽然造成作文指导效率不高的原因远不止这些,但缺乏生活化的作文指导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样做到作文指导的生活化呢?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作文指导要加强与师生阅读生活的联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还要重视自己的阅读,道理很简单:学生的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教师的阅读是作文指导的基础。所以,我们的作文指导一定要加强与师生的阅读生活的联系。 阅读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而作文的过程则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与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当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也就是说,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去领会作文技巧,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再去作文,以逐步达到提高的目的。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也说过:“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知识与技能”,“多读多写,首先是个…读?,首先靠的是阅读课”。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作文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得多了,吸收就自然多了,就为作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输出条件。 教师同样要加强阅读。教师的阅读既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又是为了对学生实施有效的作文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内容不求同一关系,但求交叉关系的最大化,这样才更有利于作文指导。所以,教师的阅读一定不要忘记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 阅读课的教学是师生共同阅读的主要阵地。师生不能为阅读而阅读,要自觉的将阅读活动与作文因素有机的联系起来。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标题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和作文命题能力。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话题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命题能力让人担忧。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坚持把文本题目赏析与作文命题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命题难的问题一定能逐渐得到解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课让学生知道

生活化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的研究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教育教学领域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但是在人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这个环节中却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一切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应试教育长久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他们像一颗毒瘤一样去除不尽。而写作教学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于是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感到特别茫然,很多教师由于多种因素,只注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直接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写作能力低下。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还十分贫乏的小学生苦不堪言。于是一提写作文,学生就像条件反射似的马上产生“皱眉头”“咬笔杆”“挤牙膏”------等一系列的作文“焦虑症”、“恐惧症”。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多年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我潜心研究,大胆尝试作文教学的新模式,拓展写作资源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探点滴,把它写出来以与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教师必须破釜沉舟、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实现观念的新突破。

在教学中不囿于传统的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清规戒律,大胆的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尝试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即作文教学要回归自然。正如《学习与革命》一书的作者————新西兰著名的作家戈登.德莱顿提出的“用世界作为课堂”。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叶圣陶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要创造性的开展作文教学活动,把作文教学和生活接轨,植根于生活,让作文内容“生活化”“趣味化”“个性化”,“掘开生活源泉,引来创作活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没得写的问题。也才能真真正正地带来作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局面。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但多姿多彩的生活并不能定格在学生的头脑里,尽管很多东西他们日复一日的见和做,可是由于对生活的淡漠,他们并不能从生活中积累到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学生有计划地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引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感受、去体验。让他(她)们在平凡中发现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小组”“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执笔:朱美仙 课题名称一、一)课题名称:(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08JT059 (二)课题界定: 的”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生活作文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嘉兴市教科所朱建人先生曾作如”教学。关于“生活作文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下界定: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周进而发展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生语言运用能力,一贯、叶松伟《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少年儿童出版社的 对象、”该定义比较全面准确地说明了“生活作文版)2001.9第 1手段、目的和实质。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重点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 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的好途径,即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如何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而是在生活中学习如何写作文,研究,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三)理论依据 15 /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 的理论。生活教育”20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年代就提出了“他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用生活来教育,是生活生活即教育”要为生活而教育。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教育的核心,表明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对生活是从属的,是生活教育的场地、空间社会即学校”教育对生活也是能动的;“教学“和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思想,代之以社会教育;是生活教育论,强调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教学不”做合一能脱离实践。 、叶圣陶的生活作文理论。2 老师先要自己明白为什么写作,教学生作文,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为了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才会做成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需。”“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我们作文要写出诚”“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卷,人民教育出(《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实的,自己的话。年版)叶圣陶先生明确地表达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1994版社,关系。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作文教学目3标及建议。 15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