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人员脐血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助产人员脐血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助产人员脐血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另一方面又对肿瘤体外高频热疗的最终结局心存疑虑,往往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2)患者对体外高频热疗知识和治疗过程缺乏认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紧张心理。(3)患者担心体外高频热疗导致烫伤,加之在治疗舱内环境陌生,易出现孤独、寂寞的心理。(4)手术后化疗和放疗期间,病人通常精神负担较重,病人不能承担既往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加之副反应的影响、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产生极强的负性情绪。出现悲观、绝望心理。(5)肿瘤体外高频热疗病人由于需要卧位40~60min,热疗中有的易出现大汗,无法忍受体外高频热疗这个过程,常常无故发脾气,出现愤怒、固执、忧伤的心理。

3 处理对策

(1)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护人员,体外高频热疗过程中应注意对不同患者区别对待,鼓励患者提问,帮助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语言、表情、姿态、行为来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病人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心身状态。(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其肿瘤的部位、性质和大小,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并向其讲解体外高频热疗机的工作原理、治疗过程及治疗中注意事项,强调高频热疗机安全系数高和创伤性小、疗效好的特点,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争取亲属的配合,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

(3)向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产生的关系,对患者自身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给予理解、同情并进行安慰,引导其倾诉内心的苦闷,将负性情绪发泄出来,必要时采用暗示方法并通过治疗效果好的病例现身说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利用理性情绪法的疗法[2]。(4)密切观察T、P、BP。询问病人的感受,告诉病人若有痛感,及时告知,防止皮肤烫伤。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免出汗过多血液浓缩引起不适。(5)有些病人认为患了癌症很可怕,害怕亲友同事远离他。对于这类病人应加强社会支持[3],根据病情安排舒适的体位。操作人员认真检查患者是否已安排好,并根据患者需要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或者与患者亲切交谈等方式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可通过交谈等方式告诉患者如何对待治疗中的不适,分散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忧郁、焦虑、烦躁、恐惧情绪。准确的调节和控制温度,全程护理患者,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6)体外高频热疗后协助病人擦去汗液,更换衣物,避免受凉。休息片刻,回病房后适当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热疗时丢失的水分及维生素。

4 评价指标

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乐意接受体外高频热疗,积极配合治疗,性情开朗,乐观为疗效显著者;病人身心处于较好状态基本配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为疗效满意;病人心身状态欠佳,部分或完全不配合体外高频热疗,为疗效欠佳。

5 结果

两组病人效果比较,实验组:疗效显著42例,疗效满意30例,疗效欠佳8例,疗效满意率90 0%;对照组:疗效显著18例,疗效满意26例,疗效欠佳36例,疗效满意率55 0%。

6 小结

通过对肿瘤患者在体外高频热疗全程治疗阶段进行心理护理,可不同程度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忧伤、孤独、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交流时声调应平和,语速适中,用词通俗易懂,同时应注意通过身体姿势与体态结合,给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氛围,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保持配合治疗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李根娥,窦玲 食管癌病人的心理护理[J] 护理研究,2004,18

(1B):142 143

2 黄敏儿,郭德军 原因调节与反应的情绪变化过程[J] 心理学报,

2002,34(4):371 380

3 马桂芬,赵秀芳,邱生林 护士社会支持与焦虑状况相关因素调查

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0,15(16):422 423

(收稿2010 04 01)

助产人员脐血采集标准操作

张 昕

本钢总医院妇产科(辽宁本溪117000)

脐血中含有比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更丰富、更原始、更具有扩增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其优点是来源广泛、采集简单,是一个非常好的干细胞来源。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1]。因此,助产人员采集脐血时一定要按严格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供临床移植应用质量。现将助产人员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叙述如下。

1 脐血采集步骤

1 1 采集前准备 助产人员应检查含有28ml CP DA的采血袋的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渗液、有无霉变,抗凝剂是否混浊及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有任何疑问都需重新更换采血袋。按无菌操作规范取出采血袋,放置于无菌台面并取下针帽套备用。另准备好1~2块0 5%碘伏纱布或棉球备用。采集前核实产妇姓名,并注明在血袋上。

1 2 筛选供者 参照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技术规范相关规定选择合格供者。产前应对产妇进行既往家族史的调查。填写 脐带血采集知情同意书及 孕妇健康调查表。采集母亲抗凝外周血(抗凝剂为EDT A)4m l,在采集单位特定的场所内4~25!状态下进行保管,并移交给脐带血库。采集母亲血应在分娩前24h内或分娩后1周内在脐血采集单位进行。

1 3 胎盘娩出前采血步骤 胎儿娩出后即刻按产科常规断脐(用2把止血钳距脐带根部10~15cm夹闭后剪断)。此时胎盘尚未娩出,准备从与胎盘相连的脐带断端采血。用消毒

纱布快速擦拭3~5cm脐带断端,清除血液、羊水及胎粪等混合物,并用此纱布扶持住脐带断端,并暴露好脐静脉的充盈处准备穿刺采血。将穿刺针头以斜面朝下或侧面小角度刺入(<10#)已消毒的脐静脉充盈处采集脐带血。采集时应将采血袋低置于采血端,边采集边轻轻晃动使脐带血与抗凝剂在袋中充分混合。待采集的脐带血管塌陷、发白后或观察采集袋中的脐带血停止流动时可结束采集。用止血钳夹闭脐带穿刺点上端血管,将采血针头取下待脐带血全部流入采血袋中回套针帽套,再将采血袋上的2个血止关死。若第1次穿刺采集失败,可快速用止血钳夹闭穿刺点的上方,消毒上端的脐带充盈处后重新穿刺采集。

1 4 胎盘娩出后采血步骤 采集前在采血台上铺上消毒过的防水布,将采集脐血的必需用具置于其上,放置好悬挂胎盘的支架。将胎盘表面用0 5%碘伏纱布擦干后,悬挂在准备好的架上。脐带端上举使脐带血返流至近胎盘根部的脐带中,在该脐带的充盈处用止血钳夹闭(注意不得夹闭胎盘根部,否则将阻断胎盘中残留血的流入),并用0 5%碘伏纱布或棉球快速仔细擦拭干净后,准备采血。采集时如使用采血袋,穿刺部位消毒后迅速用采血袋针头刺入脐静脉,使脐带血缓慢流入采血袋内。如果胎盘及脐带内仍然有脐带血残留,在穿刺部位的上方固定拔出针头,可快速用止血钳夹闭穿刺点的上方,消毒上端的脐带充盈处后重新穿刺采集。但穿刺仅限1次,采集完毕后用止血钳夹闭脐带穿刺点上端血管,将采血针头取下待脐带血全部流入采血袋中回套针帽套,再将采血袋上的2个血止关死。采集时如使用注射器时,用带有18G针头的50ml或100ml注射器,迅速刺入消毒的脐静脉内缓慢抽取,采集结束后拔针,注入脐血采集袋内混匀。胎盘娩出后的采集应由两名经过培训的助产人员进行操作。

1 5 剖宫产采血步骤 胎儿取出后即刻按产科常规断脐(用2把止血钳距脐带根部10~15cm夹闭后剪断)。此时胎盘尚未娩出,准备从与胎盘相连的脐带断端采血,剖宫产手术正常程序继续。用消毒纱布快速擦拭3~5cm脐带断端,清除血液、羊水及胎粪等混合物,并用此纱布扶持住脐带断端,并暴露好脐静脉的充盈处准备穿刺采血。将穿刺针头以斜面朝下或侧面小角度刺入(<10#)已消毒的脐静脉充盈处采集脐带血。待采集的脐带血管塌陷、发白后或观察采集袋中的脐带血停止流动可结束采集。用止血钳夹闭脐带穿刺点的上端血管,将采血针头取下待脐带血全部流入采血袋中回套针帽套,再将采血袋上的2个血止关死。若第1次穿刺采集失败,可快速用止血钳加闭穿刺点的上方,消毒上端的脐带充盈处后重新穿刺采集。

2 脐带血的暂时保存

2 1 保存 脐带血采集后保存在室温或冰箱内(必须在4~ 25!状态下),直至移交给脐带血库,绝对禁止冰冻。采集后由采集者完成 脐带血收集登记表。

2 2 脐带血的移交 脐血采集单位应将脐带血,孕产妇末梢血、知情同意书、家庭史调查表、问诊表、分娩记录移交给脐血库。采集单位应填写 脐带血交接记录单,由脐血库和采集单位双方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孕产妇的姓名和相关信息,并确认签字后可进行脐带血的移交。双方工作人员对孕产妇的个人隐私要严格保密。

3 安全注意事项

(1)脐带血表面、特别是穿刺部位要严格消毒。(2)产房应定期进行消毒,进行细菌、霉菌培养。(3)采集过程使用全密闭的一次性无菌血袋及采血针进行。(4)脐血的采集应在3分钟内完成。(5)脐血应避免母体血及胎粪等的混入。(6)孕产妇被确定在分娩中的安全性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时,不能进行脐血采集。(7)如果孕产妇或新生儿出现任何危及生命的异常情况,无论是否已经开始进行脐血采集,均必须终止脐血采集工作。(8)胎盘娩出前采集脐带血由经过培训的产科医师、助产士完成。

4 质控要求

(1)脐血应无凝块、无异物。(2)采血袋无破裂。(3)登记表内容齐全。(4)采集过程按标准程序操作。(5)按要求保存。

参考文献

1 李焱,张金巧,杨志霞,等 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北京: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2009:1

(收稿2010 03 05)

产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与护理

高改香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包钢医院)妇产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淤积。若护理不当,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影响子宫收缩,还不利于产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的早期吸吮。因此,应及时分析尿潴留发生原因,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现将产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2009年收治的92例尿潴留患者中,初产妇76例,经产妇16例。会阴侧切79例,产钳助产3例,正常产10例。经采取积极措施后自行排尿89例,留置导尿3例。均无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 影响因素

2 1 内分泌因素 妊娠期激素影响导致输尿管肌层增生、肥厚,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使膀胱对张力的敏感性减弱;孕期有水钠潴留,而产后由于催产素的抗利尿作用消失,使尿量增加,易发生过度充盈,排尿不完全,残余尿增多。

2 2 宫缩乏力 各种原因引起的宫缩乏力致第一产程延长,

尘埃粒子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尘埃粒子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洁净区的尘埃粒子的环境要求符合规定 二、范围:适用于尘埃粒子检测。 三、责任人:质量部。 四、内容: 洁净区/洁净室尘埃粒子的测试方法是采用计数浓度法,即通过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粒径的悬浮粒子数,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1测试要点 ?仪器开机后,预热至稳定后,方可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校正。(自检、自校、零计数) ?采样管口置采样点采样时,在确认计数稳定后方可开始连续读数。 ?采样管必须干净,严禁渗漏。 ?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仪器的允许长度。除另有规定外,长度不得大于 1.5 m 。 ?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的工作位置应处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 ?必须按照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视仪器本身特点、使用频率、使用环境等决定。) 2 测试条件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 ?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压差应≥ 4.9Pa ,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 ?静态测试时,室内的测试人员不得多于 2 人,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

所采用的状态。 ?对于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 后开始,非单向流要不少于30min 后开始。 ( 3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B、采样点的位置 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 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采样点多于 5 点时,也可以在离地面0.8 m ~ 1 . 5m 高度的区域内布置,但每层不少于 5 点。 C、采样点的限定 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 2 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 5 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 1 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井口取样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井口取样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846-40 井口取样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抽油机井井口取油样,是油井日常管理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对所取油样的化验分析,获得油井产出液的物性参数,为油井生产动态分析,改进油井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一、准备工作 1、穿戴劳保用品; 2、准备工具用具:200mm活动扳手一把,大、小样桶、排污放空桶各一个,搅拌棒一根,细纱布若干,记录笔,取样标签等。 二、操作 1、检查样桶:上井前检查取样桶有无桶盖、是否清洁、是否渗漏,符合取样要求; 2、放掉死油:检查井口流程,取样时要站在上风口位置,排污桶对准取样弯头,缓慢打开取样阀门,

将死油放进放污桶,当有新鲜井液喷出时关闭取样阀门; 3、取简分析油样:一只手拿好取样桶,并将桶口对准取样阀门出口,另一只手缓慢打开取样阀门.取样时,尽量开大取样阀门,井液不得溅出,并在抽油机上冲程过程中操作,分三次取完,含水大于90%取1000克以上;含水60%以上取500-600克;含水在60%以下取300克;含水在20%,以下取100克,取样结束后,关取样阀门,盖好样桶盖; 4、取全分析油样:取全分析油样时,用上述方法先用排污桶取样,先取排污桶容积的1/3,用搅拌棒旋转搅拌使游离水、气体分离出来,将油样装入样桶内。重复以上操作,当桶内油样达到1500g时,取样结束; 5、填写标签:用细纱布擦净取样桶和取样阀门边缘的污油.在取样标签土填写井号、日期、取样人,取样目的; 6、收拾工具、清理井场:把污油倒在指定的地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 有效版本:第*版第*次修订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号:*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订页 注:修订页用修订表的形式说明质量手册各部分修订状态。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后立即将旧页换下。

1 目的 规范使用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正常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 3 职责 操作人员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4 仪器性能 4.1产品概述: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10、PM2.5)和各种气体组分(SO2、NO x等)样品的必备仪器。该采样器研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了当前计算机、传感器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部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HJ/T 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的规定,并在小型便携、流量稳定住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根据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的要求,该采样器属于B 类仪器。 4.2适用范围: 采样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采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和可吸入微粒(PM10或PM2.5)。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忽监测。 4.3采样标准: JJG 943- 201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 HJ 93-2013 环埂空气粒物(PM10和PM2.5) 采样器枝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 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一、点检烟气分析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二、点检烟尘采样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三、样品交接(滤筒、样品瓶)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内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四、样品分析(滤筒、重量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精度0.1mg (2)烘箱0-300℃

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规范取样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我司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 3. 职责:中控室现场QA 人员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4. 内容: 取样前准备工作 4.1.1 QA 根据车间请验单上的内容,计算好抽样件(桶)数: n ≤3时,每件均抽样;3<n ≤300时,取n +1件;n >300时,取 2 n +1件; 抽样量:应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的3倍。 4.1.2 根据物料特征,准备好取样工具,采样器和辅助工具(手套、剪刀、纸、笔、取样证、样品盒等)。 取样器:固体——不锈钢探子、不锈钢勺子、不锈钢镊子等。 液体——玻璃采样管,玻璃抽提。 盛装器:固体——具封口装置的无毒塑料袋,具塞玻璃瓶、洁净锁口塑料瓶等。 液体——无毒锁口塑料瓶,具塞玻璃瓶等。 用于微生物检查的样品所用的工具、盛器应经灭菌处理。 取样地点 ..1 取样人员应按人员进入洁净区SOP 进入车间; 4.2.2 用具按物料进入SOP 进入车间; 4.2.3 取样地点车间中间站或生产操作现场。 取样方法 4.3.1 口服固体制剂中间产品取样一般在中间站待验区取样。计算好取样件(桶)数后,用洁净探子或勺子在需取样包件的不同部位取样(一般不少于3个点),将所取样品总混均匀,取出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3倍数量样品置洁净无毒塑料袋或锁口塑料瓶中,密封或锁口备用; 4.3.2 对流水线作业(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且车间无中间站的中间产品取样应在该工序作业已完成之后开始取样,取样时应随机取样,取样范围广,取样量应为足够供检验的数量,置取样盛器中密封或根据产品特点而定,备用; 4.3.3 对配料工序中间产品取样则必须是在该工序作业已完成之后进行。固体样品取样方法同,液体样品取样方法则按下法进行:摇匀后用洁净的玻璃管从所需取样包件或盛装容器中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取样量应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的3倍,置洁净容器内加塞、备用; 4.3.4 对中药浸膏中间产品取样则必须充分搅匀后,按方法从所盛装容器中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取样量应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的3倍,置洁净容器内加塞、备用。 取样完毕 4.4.1 取样后应将所取样品封口贴上标记(品名、批号、数量、生产岗位、取样人、取样时间);

脐带血捐献流程

脐带血捐献流程 目前流失的脐带血是出生率的95%以上,大部分家长都是舍弃脐带血,如果流程简化,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是愿意将宝贵的脐带血捐献给社会,救助他人生命的。 现在中国公共脐带血库的数量相当有限,每年因无法找到合适配型干细胞而因此走完短暂人生的人不计其数,如果去年出生的1700万中有大部分捐献了脐带血,那么能挽救无数的生命和家庭。 脐带血存储在中国有三种方式(生过或已经怀孕的家庭应该都被大量宣传过):捐赠脐带血、自存脐带血、存捐互利方案。 在上海市各大妇婴医院都设有办事点和驻院工作人员,其职责是给各位准爸爸和妈妈做脐带血用处的宣传,介绍以上三种方案的流程和费用。 自存脐带血和存捐互利方案的流程为:咨询驻院工作人员——五项测试检测——签订《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协议书》——缴费、取得一套脐带血收集组——分娩前或分娩后及时通知驻院工作人员——集血入库。 捐赠脐带血流程同上述两者一样,就是少了中间缴费一项。流程的内容相同,过程却很是不同: 第一,签订《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协议书》,如果是捐赠脐带血的话, 必须孕妇或直系亲属带好相关证件到上海市虹桥路1191号9楼,办 理协议和取得一套脐带血收集组。而如果是后两者自费保存的,则 可以同驻院工作人员签订此协议书。 第二,如果是捐赠脐带血去干细胞公司签订协议书的话,其办公时间为周 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下午4点,周六、周日不做办理。 除了收费和免费其他流程都基本一致。 为什么——不能同驻院工作人员签订协议书?(收费保存可签) 为什么——不能在非工作日办理?(请假+路费+一天来回时间) 为什么——不能同义务献血一样,不管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社会有需要,血就会到? 作为工薪阶层,出于公益心态想将生命之血(官方宣传)捐献给社会,为社会出一份微薄之力,却是如此困难。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公民,强烈建议简化脐带血捐献流程,真正的让捐献成为一种工艺事业,惠利全社会,为祖国和社会和谐发展出一份绵力。

完整版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 崂应2050 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 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 有效版本:第*版第*次修订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人:审核人: 批准人:*

注:修订页用修订表的形式说明质量手册各部分修订状态。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后立即将旧页换下。

HJ/T 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规范使用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正常状 态。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 职责 操作人员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仪器性能 4.1产品概述: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 PM 10、PM 2.5)和各种气体组分(SO 2、NO x 等)样品的必备仪器。该采样器研制过程中广泛 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了当前计算机、传感器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 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部 HJ/T 374-2007《总悬浮 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HJ/T 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的规定,并在小型便携、流量稳定住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根据 956-2013《大气采样器》 的要求,该采样器属于B 类仪器。 4.2适用范围: 采样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采用滤膜称重法捕 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 )和可吸入微粒(PM 10或PM 2.5)。可供环保、卫生、劳动、 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忽监测。 4.3米样标准: 目的 1 TSP 、 JJG JJG 943- 201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 HJ 93-2013 环埂空气粒物(PM 10和PM 2.5)采样器枝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就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就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就是否正常、消毒药剂就是否有效、消毒方法就是否合理、消毒效果就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为规范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 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就是否污染,就是否有气泡及霉点。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 3、注意事项 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避免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 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规范取样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我司成品取样标准操作。 3 职责:中控室现场QA 人员、灌装、轧盖、灯检岗位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4 内容: 4.1取样量 最终取样数量一般不得少于全部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份供实验室分析用,2份作为留样品。 4.2取样方法 4.2.1 冻干粉针剂生测检验样品取样(包括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4.2.1.1 冻干粉针剂在生产过程中,灌装岗位人员应对以下灌装过程的样品进行标识存放:①开始灌装时的100-300支样品,在冻干盘上标识“KS ”字样;②生产过程因异常情况(如设备维修、停电后重新启动灌装机或净化系统等可能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因素)停止生产后,重新开始的100-300支样品,在冻干盘上标识为“YC ”字样;③灌装即将要结束的100-300支样品,在冻干盘上标识为“JS ”字样,以上标识各取样不少于20瓶,总取样量见附表1。在生产过程中,QA 人员认为存在偏差的样品,有权要求灌装岗位人员进行标识取样; 4.2.1.2 灌装岗位人员对有以上标识的出箱样品,应进行单独存放; 4.2.1.3 轧盖岗位人员,应先取有以上标识的样品进行依次轧盖; 4.2.1.4 灯检岗位人员,按轧盖的顺序先对以上标识样品进行依次灯检; 4.2.1.5 QA 人员对以上标识的产品按轧盖前中后的顺序进行取样,分别从前、中、后样品中各平均抽取适量,抽取总数应够完成两次生测检验量。 4.2.2 粉针剂生测检验样品取样(包括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4.2.2.1 按包装序号,分别从开始序号及结束序号样品中抽取; 4.2.2.2 生产过程异常情况(同上)的样品,QA 人员也应及时进行取样,每次取样数不得少于10瓶; 4.2.2.3 生产前、后及过程异常情况样品的抽取总数应够完成两次生测检验量。 4.2.3冻干粉针剂、粉针剂理化检验样品与口服固体制剂全部检验样品取样 车间在产品内包装结束之后即可填写成品请验单通知QA 人员取样。QA 人员根据请验单上的内容,准备好相应的取样工具,在外包装生产线或待包装产品中间站进行随机取样,取样面应分散,广泛,不能集中在某一区域,取样单位以最小内包装单位为准,取样量参照下表,一般由产品的包装特性而定。 QA 根据本批产品数量(件数),计算好抽样件数,并拟定取样数量: n ≤3时,每样均抽;3<n ≤300时,取n +1件;n >300时,取2 n +1件; 取样量应能满足理化检验所需样品的数量,总取样量见附表1和附表2。

脐带血、脐带、胎盘采集流程(实用版)

脐带血、脐带、胎盘采集流程(实用版) 脐带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 采集前准备 1. 分娩前与产妇签署《山东省脐带血供者知情同意书》,并填写《山东省脐血供者健康调查表》;2?核实产妇姓名、身份证号及联系方式;采集产妇外周血4-6mL (抗凝剂EDTA,轻柔摇动 混匀,并在采血管上表明产妇姓名、抽血时间,分娩过程中本采血管4-25 C保存即可(也可暂时存放于脐带血箱内); 3?检查三联采血袋:采血袋有无渗漏,抗凝剂有无浑浊或异物,并尤其注意采血袋有效期,有任何异常都必须重新更换采血袋; 采集操作规程 1 ?胎儿娩出后,常规断脐; 2?消毒脐带:用碘伏纱布自脐带断端向胎盘断端快速擦拭,消毒2遍,消毒范围为自脐带断 端10-15cm,清除血液羊水胎粪等;消毒完成后用此纱布扶持住脐带断端,并暴露好脐静脉的充盈处准备穿刺; 3?脐静脉穿刺采血:无菌取下采血袋针帽,在距脐带断端3-5cm处针头斜面朝下或侧面小角度穿刺脐静脉采血;如脐带相对平直,见血后针头可沿血管壁顺行1-2cm,再用止血钳或手 固定穿刺针头; 4?晃动血袋:将采血袋移至低于胎盘的位置,边采集边晃动采血袋,使脐带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5?采集结束:待采集的脐血管塌陷、发白后或脐带血停止流动时即可结束采集;采集结束后用止血钳夹闭穿刺点上端脐带,取下采血针头并抬高,使脐血大部分流入采血袋,关闭采血管,套上针帽; 6. 完备脐血登记:请采集人员完整填写《脐带血采集信息表》,并在采血袋上标记产妇姓名、年龄、住院号,采集单位和采集人、新生儿性别,采集日期和采集时间; 7. 暂存与交接:将采集的产妇外周血、胎儿脐带血及《脐带血采集信息表》一并放入指定包 装袋中,最后将包装袋放入脐带血箱内(4-25 C),通知脐血库相关工作人员即可; 注意事项 1. 母亲外周血应在分娩前1天或分娩后1周内采集;如果母亲在48h内接受过2000mL以上输血或胶体液输注,以及在1h 内接受过2000mL 以上晶体液输注,则应暂缓采集静脉血至输血后 48h; 2. 不得因为采集脐带血或增加脐带血采血量而改变分娩方式; 3. 在产妇或新生儿发生异常状况时,以挽救病人为主,并放弃采集脐带血; 4. 如羊水污染1°者,应先用0£%生理盐水冲洗脐带,再用碘伏纱布消毒; 5. 穿刺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宜过长; 6. 脐带血应在断脐后连接胎盘端采集,不得在新生儿端采集; 7. 断脐后1-2min内采集,把握最佳采血时间,尽量多采以保证血量; 8. 穿刺部位遵循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如首次穿刺失败,可用止血钳夹闭破裂血管,重新在其上端脐静脉相对平直处穿刺; 9. 采集时间超过5min,应先关闭采血管,再拔出穿刺针头; 10?脐带血暂存温度为4-25 C,绝对禁止冰冻; 11?早产儿:按常规方法采集,并注明胎龄,胎龄V 34周者不易采集; 12?双胞胎、多胞胎:应在胎儿全部娩出后按脐血采集规程分别采集,各采血袋分别标记各新生儿脐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

取样管理规程

取样管理规程 文件标题:取样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SMP-QA-002 版本号05 文件级别2级制订人年月日制订部门质量管理部 审核人年月日 颁发部门GMP办公室审核人年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分发至质量管理部、物料储运部、各车间 1.目的:规范物料的取样管理,保证整个取样过程准确性和代表性。 2.范围:生产所需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包装材料、工艺用水等的取样。 3.职责: 3.1 取样人员负责对本规程的执行,对所取样品准确性负责; 3.2 QC/QA负责对所取样的样品,按其内控标准来进行检验;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样品检验的结果,评估分析、审核。 4.程序: 4.1 取样人员资质要求,见《取样人员工作职责》(OPR-QA-014)。 4.2 取样人员接到请验部门的《请验单》后,根据取样类型和分类立即进行取样。 4.2.1 原辅料、内包材(有微生物限度要求的)的取样,在仓库的相关洁净取样室中进行。 4.2.2 外包材的取样直接在仓库中进行。 4.2.3 中间产品的取样在车间在线取样或车间中间站、外包装间进行。 4.2.4 制剂成品的取样在外包装间、成品待验区进行(固体制剂成品的微生物检验样品在铝塑包装过程中取样、小容量注射剂成品的无菌检验样品在灭菌后每柜取样、粉针注射剂成品的无菌检验样品在目检过程前、中、后取样)。 4.2.5 原料药产品的取样在分装过程中取样。 4.2.6 工艺用水和公用介质在线取样。 4.2.7 对于气态的物料、工艺助剂、危险或高毒性的物料、其他特殊物料,如果有供应商检验报告且能表明其符合规格要求,则可以不进行取样检验和鉴别。但需要对每个包装容器、标识、批号进行复核确认,对于这些不需要进行取样检验的物料,需要评估证明其合理性。 4.2.8 对于某些生产消耗品,如用于接触产品的手套或与生产设备表面接触的纸、毛巾等,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监测指征 1.感染暴发或感染流行时,环境因素在感染传播中有流行病学意义。 2.监测潜在的危险环境状况,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或证明危险的病原体已被成功清除。 3.当某项感染控制措施改变时,评估其效果;或者根据规范要求,仪器设备或系统启用时监测。 4.目标性监测的需要。 5.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二、空气监测(沉降法) (一)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 (二)采样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 cm。 (三)采样点设置 1.非洁净房间:室内面积≤30 ㎡,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两点位置各距墙1 m;室内面积>30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4点均距墙1 m。9 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 min后送检培养。 2.洁净房间:清洁房间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根据房间的不同清洁级别进行布点,操作按照GB 50333—2002。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30 min后送检培养。 (四)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人员做好手部卫生,佩戴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清洁房间采样须穿洁服。 2.皿盖打开顺序应先内后外;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空气流动状态的影响;皿盖应扣放,以防污染。 3.采样结束后,由外向内合上皿盖。 4.采样完毕的培养皿应在6 h内培养。 (五)实验室检验 1.培养皿在37℃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和致病菌检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按照GB/T 4789.28—2003;菌落计数方法按照GB\T 7918.2—1987;致病菌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按照GB/T 4789.11—2003,沙门菌检验按照CB\T 4789.4—2003,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按照GB/T7918.4—198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按照CB\T 7918.5—1987,, 2.计算结果:非洁净房间以100 c㎡的平皿在空气中暴露5 min即相当于10 L 空气中的细菌数,计算公式为: 细菌数(cfu/m3)=1 000÷(A/100×t×10/5)×N=50 000N/At 式中:t——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min);N—一培养后平皿上的菌落数(cfu/平皿);A——所用平皿的面积(c㎡)。 洁净房间直接以“个/(30 min·Φ90)”平皿为单位计算结果。 (六)结果判断: 参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三、物体表面监测 (一)采样时间: 消毒处理后4 h内。 (二)采样方法 被采样本面积<100 c㎡取全部表面;如采样面积≥100 c㎡,连续采样4个位置(不可有重叠),每个位置采5 cm×5 cm的大小,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不规则的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面积≥30 c㎡ (三)采样注意事项

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成品的取样检验的操作。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成品取样检验工作。 3.责任: 质量管理科科长、中心化验室主任、合成车间主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 接收请验单 包装完毕后,由车间质检员负责填写成品请验单,填好后送质量管理科。 4.2 安排取样人员 质量管理科接到请验单后,安排人员到车间取样。 4.3 按洁净级别要求进出 检验员按《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进入车间。 4.4 取样要求 检验员在车间待验室抽取样品。 取样原则如下(n为成品总件数):

●n≤3 每件均抽 ●3< n≤ 300 抽取√n+1件 ●n>300 抽取√n/2+1件 ●取样量至少为一次全检用量的3倍。 ●准备取样器、样品盛装容器、辅助工具(均为清洁用具)。 不锈钢探子、不锈钢勺、不锈钢盘 样品盛装容器药用塑料瓶。 ◆到规定地点取样。 ◆核对成品状态标记,物料为黄色待检状态。 4.5 取样操作 ◆取样地点 取样地点与所取样品的生产投料区域洁净级别必须相同。 ◆取样程序 用洁净灭菌后的取样器在每一包装件不同部位取样,在取样盘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分样,检验样品装在洁净的塑料瓶(一次性使用)内,密封,做好标记(品名、批号),留样样品装在洁净的双层塑料袋中。 4.6 取样结束后处理 ◆在其上贴上取样证。 ◆取完样后,检验员及时登记样品名称、取样数量,核对批号、规格后将样品从传递窗传出。 ◆做好取样记录。 4.7 取样器具的清洁、干燥、贮存 取样器具的清洁、干燥、贮存按《取样管理规程》执行

5.附件: 附件1:《中间产品及成品取样量一览表》 中间产品及成品取样量一览表

脐带、脐带血采集 通用版

1需要供方自备的试剂耗材 2.需方提供的试剂耗材 3标签3张包括分娩日期、姓名、身份证号、编号。由西宝提供标签,护士帮忙填写产妇信息,并贴于对应位置,同一个编号的标签贴于同一产妇来源的组织。(分别贴于:1 脐带血采血袋,2胎盘无菌袋,3产妇外周血血清管,) 标签样式

4.需要医院提供的材料 4.1产前检查报告,有无家族遗传病史 4.2产妇产检外周血血清5ml 5取脐带血和胎盘操作 5..1分娩前准备好需要用到的试剂耗材。 5.2剖腹产胎儿娩出后,常规断脐;立即用无菌的止血钳夹住脐带断口,整个胎盘表面碘伏纱布快速擦拭2遍,将整个胎盘放入无菌袋中。 5.3.消毒脐带:用碘伏纱布自脐带断端向胎盘断端快速擦拭,消毒2遍,消毒范围为自脐带断端10-15cm,清除血液羊水胎粪等;暴露好脐静脉的充盈处准备穿刺;注意控制时间在1-2分钟内完成。 5.4.脐静脉穿刺采血:取下采血袋针帽,在距脐带断端3-5cm处针头斜面朝下或侧面小角度穿刺脐静脉采血;如脐带相对平直,见血后针头可沿血管壁顺行1-2cm,再用手固定穿刺针头;注意脐带不要碰到桌面等容易沾染上微生物的地方。 5.5.晃动血袋:将采血袋移至低于胎盘的位置,可适度挤压胎盘,边采集边晃动采血袋,使脐带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5.6.采集结束:待采集的脐血管塌陷、发白后或脐带血停止流动时即可结束采集,脐带血量在50-80ml;采集结束后用脐带夹夹紧穿刺点

上端脐带,取下采血针头并抬高,使管道里的脐血大部分流入采血袋,关闭采血管,套上针帽,用止血钳夹紧。贴上对应标签,写上分娩日期、产妇姓名、身份证号码后四位。 5.7.用脐带夹夹紧脐带断口,将脐带和胎盘一起放入无菌袋内,拉上封口。 如只取脐带,将脐带连接胎盘处剪断,脐带两断口用脐带夹夹紧。然后放入无菌袋中,拉上封口。 贴上对应标签,写上分娩日期、产妇姓名、身份证号码后四位。 5.8.将装有胎盘的无菌袋和脐带血采血袋一起放入泡沫盒,泡沫盒内放两冰袋,冰袋与胎盘、脐带血之间用泡沫隔开,不能直接接触。 6 抽取血清 用10ml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抽取产妇产检前抽的外周血血清5ml,注意无菌操作,贴上对应标签,写上分娩日期、产妇姓名、身份证号码后四位。 7装箱寄送 装箱取一个泡沫盒规格不小于350*350*300mm,放入2个-20℃冰袋,再放入泡沫隔层,再放入脐带血,胎盘,外周血血清,产前检查报告。放入泡沫填充物,然后盖紧泡沫盒盖子,用透明胶带封口。最后放入纸盒,胶带封口。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1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编制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 3 引用文件 《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使用说明书。 4 操作步骤 4.1 工作条件 (a)工作电源:AC(220±10%)V,50Hz。 (b)环境温度:(-20~45)℃。 (c)环境湿度:(0~85)%RH。 (d)电源接地线应良好接地。 (e)野外工作时,应有防雨、雪、尘以及日光暴晒等侵袭的措施。 4.2工作原理 4.2.1 TSP采样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指能够采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颗粒物的采样器。其基本原理是:使一定体积的空气恒速通过已知质量的滤膜时,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滤膜增加的质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确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 4.2.2 大气采样 采样器是以采样泵抽取样品,气体流过电子流量计,将流量信号送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得出瞬时流量并累加采样体积,同时根据采集到的计前温度及计前压力,换算成参比体积(25℃、101.325kPa参比状态的体积,出厂默认)。

后期,可根据采集到的有害气体含量和体积计算其浓度。 4.3 技术指标 表1 采样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4 操作方法 4.4.1 大气采样 大气采样根据采样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时间采样和24h恒温恒流连续采样。 4.4.2 采样前准备 (a)采样前选择干燥、避阳处,将采样器放置在平稳的三脚支架上。确认电源为交流220V后,接通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或者利用采样器自身的锂电池供电。查看采样器自检时屏幕是否出现错误提示。若有,应及时修理后方可使用。 (b)干燥器内装入具有充分干燥能力的变色硅胶,数量约占干燥器容积的四分之三,拧紧使之不漏气,放入干燥器槽内。 (c)按HJ/T 375-2007和HJ/T 376-2007标准要求,短时间采样时,使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24h恒温恒流连续采样时,采样流量 0.2L/min,使用内装50ml吸收液的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 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 1)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 2)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 3)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附加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 4)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有错划掉,盖监测人印章。 6、样品转移、交接 工作结束后,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审批稿

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 规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1. 目的:规范取样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我司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 3. 职责:中控室现场QA 人员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4. 内容: 取样前准备工作 4.1.1 QA 根据车间请验单上的内容,计算好抽样件(桶)数: n ≤3时,每件均抽样;3<n ≤300时,取n +1件;n >300时,取 2 n +1件; 抽样量:应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的3倍。 4.1.2 根据物料特征,准备好取样工具,采样器和辅助工具(手套、剪刀、纸、笔、取样证、样品盒等)。 取样器:固体——不锈钢探子、不锈钢勺子、不锈钢镊子等。 液体——玻璃采样管,玻璃抽提。 盛装器:固体——具封口装置的无毒塑料袋,具塞玻璃瓶、洁净锁口塑料瓶等。 液体——无毒锁口塑料瓶,具塞玻璃瓶等。 用于微生物检查的样品所用的工具、盛器应经灭菌处理。 取样地点 ..1 取样人员应按人员进入洁净区SOP 进入车间; 4.2.2 用具按物料进入SOP 进入车间; 4.2.3 取样地点车间中间站或生产操作现场。 取样方法 4.3.1 口服固体制剂中间产品取样一般在中间站待验区取样。计算好取样件(桶)数后,用洁净探子或勺子在需取样包件的不同部位取样(一般不少于3个点),将所取样品总混均匀,取出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3倍数量样品置洁净无毒塑料袋或锁口塑料瓶中,密封或锁口备用; 4.3.2 对流水线作业(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且车间无中间站的中间产品取样应在该工序作业已完成之后开始取样,取样时应随机取样,取样范围广,取样量应为足够供检验的数量,置取样盛器中密封或根据产品特点而定,备用; 4.3.3 对配料工序中间产品取样则必须是在该工序作业已完成之后进行。固体样品取样方法同,液体样品取样方法则按下法进行:摇匀后用洁净的玻璃管从所需取样包件或盛装容器中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取样量应不少于全部检验所用量的3倍,置洁净容器内加塞、备用;

004原药材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原药材取样标准工作程序。 2.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 范围:原药材。 4. 职责人:仓库保管员,质管部取样员。 5. 内容: 5.1 取样前准备 5.2 取样原则: 5.3.1 取样员收到仓库保管员的请验单后,依据请验单的品名、规格、数量等计算取样量。 5.3.2取样件数按照批件取样。贵重药材,逐件取样;n<5,逐件取样;n<100,取样5件; 100<n<1000,按5%取样;n>1000,超过部分按1%取样。n为药材总包件数。 5.3.3 包件少的取样量一般药材取一次全检量的3~5倍,(包件多的,每一包的取样量按以下规定,一般药材100~500g,粉末药材25g,贵重药材5~10g)贵重药材取2~3倍。 5.4 取样器具的准备 5.4.1 准备洁净的取样器、样品盛装容器和辅助工具(手套、样品盒、剪刀、刀子、纸、笔、取样证等)。 5.4.2 取样器:固体,不锈钢探子、勺、铲、镊子、铗子等;液体样品,用玻璃采样管、

玻璃油提。 5.4.3样品盛装容器:固体,具封口装置的无毒塑料袋、具盖玻璃瓶;液体,具盖玻璃瓶、塑料瓶。 5.5 取样前初检 5.5.1 核对采购单位,应与批准定点采购单位一致。 5.5.2 核对状态标记,应为黄色待验区。 5.5.3 核对请验单内容与实物标记相符,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来源,标记清楚、完整。 5.5.4 核对外包装完整性,应无破损,无污染,密闭、无启动痕迹。 5.5.5外包装如有破损,受潮或不是原包装的,应向请验单位询问清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另行放置检查和处理。 检查饮片及净药材包装情况,应有生产厂检验印记、应为双层包装、外包装要注明生产厂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出厂日期。 5.6 取样方法 5.6.1按取样原则随机抽取规定的样本数。 5.6.2取样时按待取样品的状态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 5.6.3 粉未状或1cm以下的固体药材,在每一单位包装的不同部位取样(不得少于3个取样点),样品放在容器内,封口。 5.6.4 体积大的固体药材,用镊子、铗子或铲子在包件不同部位抽取样品,放在容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