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合集下载

习题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受精作用

习题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受精作用

2.1.2《受精作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精子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遗传信息的不同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和受精作用,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卵细胞核的融合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3.如图是雌雄异体某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受精作用示意图。

图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2n、2n和2nB.2n、2n和nC.n、n和nD.n、n和2n4.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亲代的两倍6.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92、0条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不同C.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D.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遵循了自由组合定律B.受精作用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C.受精作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9.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可得出()A.MN段染色体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B.CD段同源染色体会发生两两配对现象C.a、b阶段为减数分裂、c阶段为有丝分裂D.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1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A.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B.获得双亲全部的优良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染色体数目和双亲均一致1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形成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不相同B.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1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利于生物的进化13.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B.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使后代具有多样性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1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只分裂一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受精卵中的DNA仅有一半来自卵细胞1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的细胞质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B.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D.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1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段是()A.oa、ab、bcB.oa、ab、deC.ab、bc、cdD.ab、bc、de1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精卵结合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C.若形成m个受精卵,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m个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维持了物种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18.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细胞C.受精卵和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D.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19.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两次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20.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前后代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二、主观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1.(6分)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简要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18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18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人体的生殖过程中,形成卵细胞的部位及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A.输卵管、子宫B.卵巢、子宫C.子宫、子宫D.输卵管、输卵管【答案】B【解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

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52.下列为四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可用来制作面包和酿酒B.④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C.③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D.都属于单细胞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①是酵母菌,②是草履虫,③是细菌,④是衣藻,据此解答。

【详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

酿酒时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人们常利用①酵母菌来制作面包和酿酒,A正确;④是衣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B正确;③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才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C错误;①酵母菌、②草履虫、③细菌、④衣藻,它们的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都属于单细胞生物,D正确。

【点睛】理解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熟记常见单细胞生物。

53.下列有关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中含有遗传物质B.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C.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D.遗传物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质内还含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结构。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中考生物 专题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中考生物 专题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2.(2019江苏南通,33,7分)某种小鼠的体毛有黑色和白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两只黑毛小鼠杂交,后代 性状表现如图。分析回答:
(1)小鼠的黑毛和白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2)亲代黑毛小鼠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子代白毛小鼠的基因组成为

(3)子代黑毛小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也可能为Aa。若要判断某只子代黑毛小鼠的基因组成,可用该小鼠
10.(2019山东潍坊,31,9分)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远离大陆的某小岛上生物种类丰富。科学家在岛上发现了 一种开有白色或蓝色花的新植物,他选取了不同花色的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 分析回答:
(1)分析图可以看出,该植物花色的显性性状是 (2)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
6.(2019新疆,26,2分)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类型 B.生男生女取决于夫妇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 C.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D.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下一胎肯定是男孩
答案 C 性染色体组成是XY的表现为男性,性染色体组成是XX的表现为女性,因此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 体决定,C正确。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A、B错误。不管是哪对夫妇,不管是第几胎,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概率都是50%,D错误。
解题关键 明确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2.(2019江苏南通,21,2分)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的青菜更健壮 B太空处理培育的巨型南瓜 C杂交培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D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病毒玉米
答案 A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的青菜更健 壮,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是不可遗传变异;太空处理的巨型南瓜、杂交小麦、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病毒玉米 遗传物质都改变,是可遗传变异。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①和②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②和④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③和⑤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①和④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以不一样,A正确。

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形成的精细胞一样,B正确。

③和⑤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

①和④可以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D错误。

2.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

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

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答案】D【解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 b Y,其致病基因X 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 B X 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 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 B X b)。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3.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B. 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C. 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 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X b的雄配子致死,而雌性必有一条X来自父方,所以不可能有X b X b的个体,A错;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母本为X B X b,则子代会有窄叶雄株,所以B、C错;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X b Y)。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4.性染色体存在于()A.体细胞B.精子C.卵细胞D.以上都有【答案】D【解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2条+X,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2条+X 或22条+Y.受精卵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因此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卵细胞、精子.【考点】人的性别遗传【名师】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性染色体为XY.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5.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A.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答案】A【解析】血友病与红绿色盲病一样,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为X a X a,其所生的儿子基因型一定为X a Y,为血友病患者,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 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的效率越低。

2. 细胞核的控制能力制约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的增殖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三、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而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不能周而复始地进行,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②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分裂间期长,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2.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 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仁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纺锤体、染色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细胞质分裂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 次,细胞分裂1 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形态相同大小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有DNA的复制)2、举例:蛙的红细胞等。

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关试剂及作用:(1)解离液:质量分数15%和体积分数95%按1:1混合而成的,作用是将细胞分散开来。

高一生物第一、二、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一、二、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①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②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的过程①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或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膜溢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膜溢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卵细胞的形成的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基本相同。

四、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规律五、细胞时期的判断①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无:减Ⅱ或者次级精(卵)母细胞②若为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看有无同源染色体①联会 --- 减Ⅰ前②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减Ⅰ中有:减Ⅰ或有丝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Ⅱ后④上述现象,请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进行判断(注: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若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六、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 默写过关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 默写过关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 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结出的种 1 子(F1)都是黄色圆粒,这表明 是 显性性状。F2中发现除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即(重组类 型) 。 2 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雌配子 和雄配子各有 3 种即 4 ,数量比例 均为 5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 6 种,F2 基因型有 7 种,基因型及比例为 8 。 F2表现型有 9 种即 , 10 表现型比例是 。 11
4、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大小和携带的 10上 都不一样,X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 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 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 有相应的 11 基因。
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 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 2、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 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 一定患病;男性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遗传学上叫 做交叉遗传。
1、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 1 部雄蕊,叫做去雄。
花的全
2、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叫做 2 。 3、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孟德尔摒弃 3 的 观点,对分离现象原因提出假说:①生物的性状 是由 4 决定;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 5 存 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彼此 6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 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 7 ,④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8 。 4、基因型为Aa的父本产生的雄配子有 9 ;基因 型为AaBb的母本,产生的雌配子有 10 。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 同表现,他们之间的本质相同,存在形态不同。
①染色体结构:着丝粒、长臂、短臂
②染色体类型
端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3、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
人类在体正细常胞情染色况体下图,解每一种生物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 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 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6、某一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 那么下列细胞中,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含6条染色体的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
场所
卵巢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1个)
减 数 分 裂
卵细胞 (1个)
受精作用
受精的概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n +精子n
c
d efg
h
分裂时期
含 c de
量a b
fg
分裂时期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形成细胞类型
体细胞
有性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次数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 细胞分裂一次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形成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有无同源染色体 的行为
2个 亲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
3、第二次分裂就是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时染 色体不再减半而DNA再减半,结果染色体和 DNA数目都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4、形成的精细胞需经过变形才形成精子。
容易出错的地方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不 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结果: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 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三、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
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曲细精管 产 生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成熟生殖细胞)
精子
间期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 ①精原细胞略微膨大
②染色体进行复制 ③DNA加倍,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数不变
注意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不 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2、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才是真 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受精作用
受精的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n +精子n
卵核n+精子核n
受精卵核2n
实质: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子细胞核内的n 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的n条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 2n条染色体的受精卵细胞核。
前期Ⅰ
第一次分裂(MⅠ)
同源染色体 联会 四分体
前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Ⅰ
第一次分裂(MⅠ)
同源染色体:指一个来自父方,
A1 A2
另一个来自母方,形态、大小相
同的一对染色体。
B2 B1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配对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染色单体。
前期Ⅱ
第二次分裂(MⅡ)
特点: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Ⅱ
第二次分裂(MⅡ)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Ⅱ
第二次分裂(MⅡ)
着丝粒一分为二 染色体暂时加倍
末期Ⅱ
第二次分裂(MⅡ)
前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 2 条染色体 = 4 个DNA = 4 条染色单体
以下各字母分别是什么关系?
1、A和B 2、A和C 3、a和a’ 4、a和b
非姐妹染色单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分 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四分源自中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Ⅰ
第一次分裂(MⅠ)
前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减⑵期
单击画面继续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间期 减Ⅰ前期 联会 四分体
减Ⅰ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

减Ⅰ 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Ⅰ末期 染色体数目减半
裂 减Ⅱ前期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减Ⅱ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Ⅱ
减Ⅱ后期 着丝粒一分为二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的场所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
染色体复制
一次
一次
细胞分裂
两次
一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 比母细胞减半 与母细胞相同
子细胞类型 1个(卵)或4个(精子) 2个体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n
3n
减数分裂
2n
1n
间期 4n
染色体 Ⅱ前的间歇有 n
n
2n
n
DNA 染色单体
间期,也不进 行DNA的复制, 但却需要完成
2a 2n
2a 2n
2a 0
a 0
同源染色体 中心体的复制 0
0
0
0
四分体
0
0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46 父方
母方 46
减数 分裂
23 精子
卵细胞 23
受 有丝 新


卵 分裂 体
46
46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染色体行为—是指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在 形态和结构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有规律 的变化。
二、减数分裂:
1、范围: 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 由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
3、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中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Ⅰ
第一次分裂(MⅠ)
b
A
a
B
中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后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不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比较: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有何不同点?
组合一
组合二



aB
aA
染 色
bA
bB





末期Ⅰ
第一次分裂(MⅠ)
减Ⅱ末期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 精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场所: 卵巢
卵原细胞 (1个)
减 数 分 裂
卵细胞 (1个)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卵 染色体 1个初级 原细胞 复制 卵母细胞
1个次级 卵母细胞
1个极体
1个卵细胞 1个极体
退化 2个极体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在生殖腺中进行;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 2、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结果完全相同。
不同点:
1、间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仅稍稍增大。卵原细 胞→初级卵母细胞贮存大量卵黄,体积增大很多倍。
2、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细胞。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 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卵细 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
4、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3n
减⑴期
减⑵期
有丝分裂
2n
1n
间期
前期 中 后 末
1、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由2n变成
变形
细胞向内凹陷,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间 期
1、减数分裂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那些?
2、真正意义上使染色体数量减半的应该是 减数第一次还是减数第二次?
3、形成的四个精子中的染色体分别是?(用字母 表示)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含 量是如何变化的?(设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为2n)
进入卵细胞的只是精子的头部(细胞核);受精卵 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
减数分裂的意义
1、减数分裂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雄性 减裂 亲本
雌性 减裂 亲本
精子
受 精
卵细胞
受 有丝分裂 精 卵 细胞分化
子代 个体
2N
N
2N
2N
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
有性生殖
个体发育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染色体
精原 间期 细胞
2n 2n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Ⅰ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2n 2n 2n
n
DNA 2a 2a-4a 4a
4a
4a
2a
染色单体 0 0-4n 4n
4n
4n
2n
同源染色体 n
n
n
n
n
0
四分体 0
0
0-n
n
0
0
某些生物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即便在Ⅰ末、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