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合集下载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探析一、海内外对张爱玲的评说研究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论者普遍关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较少一部分论者关注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细读张爱玲的小说,发现她的小说大多展现的是被时代之光匆匆掠过、被历史遗忘也遗忘着历史的有着“古墓的清凉”的旧式家族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生存状态。

她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凄婉美丽的、钉在灰暗粗砺石墙上有着“红嘴唇、水眼睛”的女性浮像,更为我们提供了女人“心里的天,迟迟地黑了下去”的整个坍塌掉的男性世界。

张爱玲为了写女人而写男人,她的笔触沉稳有力,不浮不乱。

二、对张爱玲男性形象的研究,以往的论者大都是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男性形象的刻画,揭露男性内心的懦弱以及男性在社会中地位的颠覆来说的。

张爱玲作为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的作家,她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男性形象的颠覆上。

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几乎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正面形象、肯定形象,大多数都是令人失望的被否定形象。

在她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男性批判意识,她对父权的颠覆对强势群体的贬抑到了很强烈的地步,致使她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不再强大,不再高尚,不再正面。

张爱玲在否定男性形象同时对女性形象进行反思与批判,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救意识。

还有学者提出,张爱玲塑造不完整的男性形象是要反应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面“动物性机能”,动物因欲求不能,长期压抑而导致动物的强烈报复心理,动物性和社会性都被严重摧毁的病态男性的描写,她从人性立场公正,冷静地塑造出变态灰暗的男性人性,展现人性的斗争和被破坏,被他们挣扎其间的同情并启示人们在悲凉中坚定的活下去。

以往论者在以往对张爱玲小说男性形象的探析中大多将男性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封建没落家族中从肉体到精神都残缺萎靡的遗老遗少们;其次新旧兼杂的都市男人形象;第三是混迹洋场的绅士。

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

他们对待女性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男性观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男性观

中文摘要纵观对张爱玲的研究,其小说中的女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却很少受到研究者关注。

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来论述张爱玲小说的男性书写以及男性观。

在小说中,张爱玲采用女性主体叙事方式来表现男性、审视男性、颠覆男性,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自私、阴郁、猥琐的男性形象。

本文第一部分即根据张爱玲所采用的贬异书写策略和两性参差对照的书写策略,将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为四种类型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从男性阳刚性征、爱情理想与责任担当三方面来揭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已不再具有男性的阳刚性征,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与责任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第三部分则对张爱玲这种男性观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指出张爱玲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个人生活经历对其男性观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指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书写;男性观AbstractReview the search to Zhang AiLing, the female in her novel has been the point and hot spot of search.,however,the male image in the novel is seldom paid attention by the researcher. This text takes the male image analysis in the novel of Zhang AiLing as to correspond dot to discuss Zhang Ailing's male write and male view.In the novel ,Zhang Ailing express men, examine men and subversion men through adopt the narrative way of make women as master and depicted a huge number of Selfish cheerless and obscene men for u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we can classify and an analyze the male image according the strategies of devaluate difference write and both sexes comparison write what had been adoptted by Zhang AiLing. In the second part we point out the untraditional look towards the man of Zhang AiLing from these aspects that include virility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The men writing by Zhang Ailing have lost the virility,Emo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third part, we analyze the source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and point out the reason what Zha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is the Live antecedents,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munity, cultural back ground of the writer in those days.Finally point ou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worth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Keyword:Zhang Ailing;depiction of man;Zhang’s look towards men目录前言 (1)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2)(一)寡廉鲜耻、不务正业的遗老遗少形象 (3)(二)虚伪自私、人格分裂的假绅士形象 (4)(三)风流倜傥、迷失自我的洋场浪子形象 (6)(四)其他庸俗丑陋的都市男性形象 (8)二、张爱玲男性观的体现 (10)(一)对传统男性阳刚性征的阉割 (10)(二)对传统男性爱情理想的质疑 (11)(三)对传统男性责任担当的反思 (12)三、张爱玲男性观形成的原因 (16)(一)个人生活经历 (16)(二)社会历史文化 (18)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前言自四十年代轰动文坛以来,张爱玲的传奇作品与身世就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她的小说风格高雅精致,情感细腻,细致描绘了民国时期上海的社会生活和人性面貌。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是其文学作品中的一大特点,这些男性人物大多呈现出复杂的人性,成为小说情节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从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他们的社会背景、性格特点、形象塑造等方面,以探讨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文学意义。

一、男性形象的社会背景张爱玲小说的主要背景是民国上海,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都市环境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变革,决定了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民国时期,上海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城市,男女地位有明显的差异,男性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

同时,自由思想、新文化运动和娱乐业的繁荣,也为男性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乐趣和个人发展空间。

以上种种因素对男性形象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男性形象的性格特点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大多呈现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其中最典型的是在感情生活上的浮躁不定,以及在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和无助。

比如,《色,戒》中的周先生,他内心复杂,在感情上游移不定,同时在政治上的决断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金锁记》中的夏南翁则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心浮气躁,丝毫没有容忍和包容别人的心思。

而《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篆子,则是一个经历了多次恋爱挫败后,变得疯狂和极端的男性,这些不同特点的男性形象,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男性心态和性格特征的深刻阐述。

三、男性形象的形象塑造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形象塑造,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暗示。

在早期小说中,张爱玲的男性形象往往是通过女性角色的描述来塑造的。

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谢九,通过卫公夫人的描述,我们看到了他花花公子般的形象。

这种间接描写方式,既能够刻画出男性人物的外表特征,增强形象的真实感,又能够反映出女性视角的情感体验。

而在后期小说中,张爱玲则更多地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方式,来塑造男性形象。

例如,《色,戒》中的周先生,他的形象完全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细节刻画和心理独白来展现。

F从张爱玲作品男性角色看其女性意识

F从张爱玲作品男性角色看其女性意识

安徽文学2010年第期833从张爱玲作品男性角色看其女性意识◎农柳(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1)摘要世上本只有男与女,两者的现实角色与责任权利等都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角色与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性角色往往是不相同的,她是站在与男性相对的立场去看男性,那么,张爱玲如何看待男性、描写男性、是发现其女性意识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角色女性意识文章编号1671-0703(2010)08-033-02所谓女性意识,其首要条件是“女性”。

女性文学、女性意识这两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狭义的女性文学指的是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

作为女性,她有独特的、与男性相区分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及角色本身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和可享受的权利,她有她不同于男性的心理视角。

女儿、姐妹、女同学、女同事、女友、妻子、母亲、以至祖母外婆,这是绝大多数女性正常成长必须走过的轨迹,所打下的烙印是不能被抹杀的。

女性作家在自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视角、思考方式、价值判断等,可视为其女性意识。

男性角色是女性作家文本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世上本只有男与女,两者的现实角色与责任权利等都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

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角色与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性角色往往是不相同的,女性作家是站在与男性相对的立场去看男性,其观察结果和所依赖的经验、判断标准和出发点是“我是女子”,这就与男性作家文本有了基础点上的区别。

一个女性作家如何看待男性、描写男性、是发现其女性意识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一、小说中的男性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类思慕故国人事物的男子,如范柳原、童世舫、佟振保等,都是对故国有着带点朦胧和距离的感情,不管这感情是一直存在或是在异国他乡被伤害后的发现。

《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因为身份的长期不被承认,孤身流落异乡,受过些刺激,对家乡的人、事、物有着特殊的期望,“做了好些梦”,但当他二十四岁回中国的时候,他的梦破了。

流苏的低头,使他觉得她是一个完美的中国女人,他把流苏形容为“很像唱京戏”。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2019年 2月 第 38卷第 2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02.038
Feb.2019 Vol.38No.2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李雪芳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安 638000)
关键词:男性形象;张爱玲;精神残障;猥琐;自私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解放是启蒙先驱们的根本意愿,而女 性的觉醒作为个人觉醒的副产品也悄然临世。张爱玲作为 一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女性,她成长在男权文化家 庭里,因此,她经济不独立,同时也没有独立的价值体系,但 是她又接受过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洗礼。因此,她更深刻地 认识到女性的人生悲剧,所以在她的小说里总是在诉说一些 发生在旧式家庭里的琐碎的婚恋小故事,塑造出众多典型的 女性人物形象,并将她们真实的生存困境深刻地揭示出来。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她为了突出女性主体地位这一主题,她 笔下的男性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坚强、勇敢、刚毅的形象,都是 虚伪、自私、猥琐的形象,他们大多是身体残缺或精神残损, 或是在权威家 庭 中 缺 席,或 是 在 家 庭 和 社 会 中 处 于 劣 势 状 态。尽管她在书写男性形象方面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但目的 并不是为表达个人哀怨。在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长 期影响下,大都市中的人难免会异化变质,为了生存,不惜出 卖了尊严、人格、灵魂,甚至出卖亲情。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 象否定与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地位,这样的男性无法承担 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而也反映出张爱玲的女性主体意识 非常强烈。
张爱玲在书写像《怨女》中的姚二爷、《金锁记》中的姜 二爷等一群身体残疾的男性形象时,直接通过矮化其身体使 传统的男性形象彻底被颠覆,男性主体地位被削弱,由此凸 显出创作主题———女性主体意识。除此之外,张爱玲还从角 色、地位、性情等几个方面对比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主要运 用的书写策略就是两性参差对照,通过大量的对比丑化了男 性,并将他们置放于小说的文本边缘,男性主体地位从根本 上被削弱,突出其在失去男性权威的环境中所裸露的丑陋与

浅谈张爱玲的男性观

浅谈张爱玲的男性观

浅谈张爱玲的男性观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中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以
独特的笔调、对情感细腻的描写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而著称。

在她
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往往是主角,但是她的男性形象也非常有特点。

张爱玲的男性形象主要被塑造为两类:一个是风流倜傥、浪漫
梦幻、背负着复古情怀和浪漫情感包袱的文人;另一个是现代城市
中的俗世男子,生活在大都市中,不堪重负的压力、情绪的波折和
生存的无奈。

对于第一类男性,张爱玲的描写往往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他们多反映了爱情与自由之间的矛盾,被情感占据、被浪漫感情笼罩,却也因此而失去了现实的自由和追求。

而对于第二类男性,张
爱玲的描写则更现实,更具备批判意义。

张爱玲的男性观十分复杂,但是总体来看,她对男性的表达是
非常独特的。

她看待男性的视角和写作风格,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
文学框架和视觉观感。

否定与颠覆——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否定与颠覆——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2 0 血 09
传 庆 的还有 大量 的镜 子意 象 , 象征 着在 传 庆 的生 命
态 势 中 , 和碎 是他 最 主要 的人 生体 验 , 这 种 透 凉 而
故事 , 见在 早 期创作 中张爱 玲就 关 注这 类 无所 事 可 事 的男人 , 为她 比较 喜 欢和 擅长 塑 造 的一 类 男人 成
把 对母 亲 的不满迁 怒 于儿 子 , 由此 形成 传 庆 的心理 扭 曲 与变形 。在冰 冷 的家 里享 受 不到父 爱 , 以幻 所 想 自己是言 子夜 的儿 子 ,想像 着 自己 是言 丹朱 , 对 丹朱 也 是复 杂 的 心态 : 慕 、 忌 、 欢 、 恶 … … 羡 妒 喜 憎
但传庆 背后隐隐 有着的入 影就是其 父 。 聂传庆 阴翳 、 卑微 的个性 特点 的形成和 其父有着 不解之缘 。这个 “ 外面 罩 着一 件 油渍 斑斑 的雪青 软 缎 小背 心 ” 的 u 封建遗 少只会成天躺在 烟铺上 , 儿子 似理 非理 , 对 若
理 也是非打 即 骂 ,他父 亲在烟 炕 上翻 过 身来 , “ 捏着
的情境 。 《 莉香 片》 茉 中着 笔最多 的 虽然是 儿子 聂传 庆 ,
面, 还是在 表现 和移情 这一 角度 , 都深得 推 敲 , 值得
玩味 。在她 作品 中 , 出现 了大 量类 型 的男人 。 亲 、 父
丈夫 ( 人或 情 人 ) 儿子 、 恋 、 兄弟 、 友 ; 朋 亲情 、 情 、 爱 友情 , 人类 的关 系和情 感被张 爱玲撕 裂 , 温情 不 再 ,
颠覆 了男性 的传统意 蕴。同时肯定 了女性 的 自我存在 价值 , 确立 了女性 的主体地 位 , 凸显 出作 家特 有的价值
判 断标准和对人性 深邃 的体悟能 力。 关键词 : 张爱玲 ; 小说研 究 ; 男性 形 象; 否定与颠覆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策略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策略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策略⊙陈 瑜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89 ]摘 要: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大部分围绕男女两性展开,通过一系列书写技巧和策略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现阶段的研究对张爱玲作品中男性书写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梳理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研究张爱玲笔下独特的男性书写策略,并将其与民国时期其他著名女作家作品中的男性书写策略进行比较,挖掘张爱玲作品的独特性。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 男性书写 策略一、 引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开始形成并逐渐滥觞。

一批具备主体意识的女性作家相继在文坛上涌现:冰心、庐隐、丁玲……张爱玲亦是其中分量十足的一位。

相较于其他女性作家,张爱玲的“私语空间”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更加彻底地打破男性话语秩序之常规,将两性关系放到时代和历史当中给予审视。

通过仔细梳理张爱玲的小说,不难发现其小说对男女两性的书写实际上各被赋予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书写策略。

本文将把目光聚焦于张爱玲小说研究中关注较少的男性,通过整理和归类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并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策略。

二、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策略(一) 缺席与失语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著名女权运动创始人西蒙·德·波伏娃曾指出人的性别与社会文化的建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女性被社会置于相对于男性的“他者”位置,因此女性话语长期被压抑和被边缘化。

反观传统男权文化下主导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在这类作品中女性通常被剥夺必要的话语权,以“沉默”的形象被归类于某个抽象的符号,例如“贤妻良母”“贞洁烈女”“红颜祸水”等。

张爱玲的小说显然违背了这套男性话语的书写秩序,一反男女主客体身份,将男性置于“沉默”的边缘而赋予女性更多发声的机会。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张爱玲小说中的大部分男性经常被处于“缺席”或者“失语”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形体残疾的 男性形象 纵观张爱玲 的作 品,出现 了很多在 身体上残疾和缺 陷的 男性角色 ,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 《金锁记》中的姜二爷和 《怨 女 》 中 的 姚 二 爷 。 《金锁记》 中的姜二爷虽然 生在 富贵人家 ,却天生一副 畸形 的身体 :“坐起来 ,脊梁骨 直溜 下去 ,看上去还没有那 i岁的孩子 高”,叙述者更透过 曹七 巧的质问 ,表达 出姜二 爷在别人 眼中的形象:“那样 儿,还 成个人吗 ?还能拿他 当 个人看 ?”由于 曹七巧和姜二爷的夫妻关系 ,两人有着最亲 密 的肌肤之 亲,因而 使这样 的提问显得 真实而贴切。 《怨女》 中的姚二爷 也有着 畸形的躯体 ,并且他 的非人 化和 畸形 的躯体较姜 二爷有了进 一步的深化。在书 中有着这
第 32卷 第 4期 2012年 4月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掌 学 报
Journal of HuBei TV U niversity
Vo1.32,No.4 April.2012,084 ̄ 085
浅析 张爱玲小说中的 男性书写
缘 姗 姗
(湖 北 民族 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二、精 神残 疾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把精神残疾分为三类 ,即:把成年 男子描写为小 孩 、孩尸或未发育完全 的孩子形象 ;把 男性 角色 贴上不务正 业 ,滥赌成性 ,抽鸦片 ,逛窑子 ,玩女人等一系列猥琐形象 ; 以及把男性角色 的形象进行女性化 。 2.1 男性角色 的孩童化 《花凋》 中,郑先生也和姜二爷 ,姚 二爷一样丧失 了名 字 。他 的形象在 张爱玲 的笔下,是一个彻底 的去势父亲 :“有 钱 的时候在 外面生孩子 ,没钱 的时候在家里 生孩 子。”在他 的一生 中,他 上演 了一出连续演 绎四十年的闹剧 。张爱玲对 于他给 予了直接的讽刺 ,嘲讽他 的幼稚 可笑 :“自从 民国纪 元起他 就没长过 岁数 。虽然 也知道醉酒 、妇人和鸦 片,心还 是孩 子的心 。他是酒精缸里泡着 的孩 尸。”通过孩 尸这 一形 象 ,使读者清晰 的看到这个毫无男子气概 ,毫无 阳刚之 气的 男人。不 仅如此,张爱玲还将郑先生的婴孩形象进一步强化 , 郑先生外表看来“像广 告画上 喝乐 口福抽 香烟 的标准 上海青 年 绅 士 ,” 实 际 上 只 要 “穿 上 短 裤 子 就 变 成 了 吃婴 儿 药 片 的 小男孩 ;加上两撇八字须就代表 了即时进补 的老 太爷;胡子 一 白就可 以权充圣诞 老人。”在张爱玲 的笔下 ,男性成 为随 意扭捏 的泥塑 ,任作家扭 曲变形 。在语言上 ,把男性称为酒 精缸里泡着 的孩 尸,一方面 把传统父亲的正统身体置换为丧 失生命 的尸体 ;另一方面 ,将男性的权威身份还原成发育前 的婴 孩 阶段 。 在 《留情》中,米饶晶婴儿化的形象更是将他置于沉默 的去势 者的位 置。在他的家庭生活 中,一切都 是在妻 子敦风 的强势 主导下生活。敦凤的强势使他经常 回忆起年轻 时候 的 一 些痛 苦岁月。一回回的吵架,没有值得纪念 的快乐 日子 。 然 而,也正是这些回忆能真 正触动他 的内心:“使他现 在想 起 来,飞灰似 的霏微 的雨与冬 天,都走 到他 眼睛 里面去,眼 睛 鼻子里有涕泪 的酸楚 ”。从这段描 写中,深 刻的体现 了米 饶 晶在 婚姻 生活中的痛苦和压抑的境地 。似乎在作 者无意之
女性主义作 为后现代思潮 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以揭露传 统 文化和现代 文化 的父权中心 的本质 以及 弘扬女性价值 为 己任 。作 为女性作家的张爱玲,其作品多描写 以婚姻为事业 的女性 ,在她 的作 品中看到 了 “女人一辈子讲 的是男人 ,念 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 ,永远永远 ”,以及她们因受男权价 值标准 影响的压 抑的生存状态 。在男权社会中 ,男性是构成 女 性世 界 的 另 一 半 ,男 人 的爱 与 不 爱 几 乎 是 女 人 生 命 的全 部 内容,因而也是女人悲剧性命运 的直接导演者和施虐者 。然 而在张 爱玲 大多数 作品 中,我们看到 了众 多男性 家长被排 挤 ,众多 的女性家长在传统 男性权威 的社会 中占据文本 ,从 而构成女性 的主体性 。众多 男性在文本 中已失去 了个人 的名 字 ,相反女性角色都有 自己明确 的姓名代号 。为了确 定女性 的主体地位 ,一系列无能 ,窝囊 ,猥琐 ,软弱 的男性角色在 张爱玲 的作 品中得 以浮现 ,进而突 出他们在社 会中的去势地 位 ,显示 出他们在本质上 已经丧 失了男性权威 的特质 。由于 男性角色 的去势 以及缺席 ,使得 男性 权威被 颠覆,女性的地 位得 以提高 ,从失语者成为能 自由表达 自我意愿 的说话者 。 张爱玲 为了写女人而写男人 ,因此 ,“即使是作为故事头号 人物 出现 的男性 形象 ,只要 他在 某种程度上负荷着 所谓传统 的分量 ,张爱玲的笔立时就显得沉稳有力 ,不浮 不乱”。在 张爱玲 的小说世 界中,大约有 6O多位性格 、年龄不 同,身 份 、职业各异 的各种 男性 。他们大致可 以分为两类 ,即形体 方面 的残疾 和精 神方面的残疾 。前者是从生理层面把男人身 体 置于去势的地位,后者从 内在精神层面上 阉割传统男性 的 权威,从而使他们丧失传统意义上的尊严 、人格与身份地位 。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这些男人是 :“三分象人 ,七分像鬼 ”,“贼 头贼脑 ,一 点丈夫气 也没有 ”,或是 “狼心狗肺忘 恩负义的 老 混 蛋 ”。
[内容提要] 作为 中国 40年代重要 的女性作家 ,张爱玲在她 的作 品中创造 了一 系列 去势 的男性形 象,从而 使一贯被视为他者和失语者 的女性得 以确定 自身 的主体地位 。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不 同类型的男性角色 ,使我 们清楚 的看到 了男性权威 的衰落和女性意识 的崛起 。
[关键词] 男性 ;去势 ;权威 [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2)04—0084—02
样一段描述 :“前鸡胸后驼背 ,张着嘴 ,像 有气喘病,要不 然也还五官端正 ,苍 白的长长 的脸 ,不过人缩成一 团,一张 脸显得太大 。眼睛倒也看不大 出,眯着一双 吊梢眼 ,时而眨 巴眨巴向上 瞄着 ,可以窥见两眼空空,有点像洋人奇异 的浅 色 的眼 睛。”这类 男性 身体上畸形的刻画绝不是作者 的无心 之 笔,更不会 是偶然 。在 男权 社会 中,作为权威者的男性 , 在 传 统 文本 当 中 ,他 们 的形 象 总 是 高 大 的 ,伟 岸 的 ;而 张 爱 玲 笔下残疾 的男性形 象,使得男性的权威形象在外形和身体 上得到颠覆 ,进而被彻底改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