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导师管理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导师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更好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院从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我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签署了《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书》。根据协议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导师的管理工作,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权利,保证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工作规定。

二、本规定中的所表述管理工作是指在我院与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过程中,以合作导师为管理对象,对其职责、义务及相关津贴等事宜的管理及相关工作。

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认可本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内容。

第二章导师岗位遴选要求

四、本院或院外聘专家拟竞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岗位的,需经本人申请,由我院博士后工作管理小组进行审定,择优聘请为我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五、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选派研究员,经我院博士后

工作管理小组进行审核、备案后,聘请为我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六、我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遴选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并互认博士后研究人员导师资质。

第三章导师岗位职责和权利

七、自觉遵守国家和医院有关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积极协助、配合培养单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

八、应具备高尚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博士后研究人员严格要求、耐心指导,起到良好的表率示范作用。

九、参与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入工作站的考核、招收工作。

十、参与制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培养方案,并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人员的具体情况,负责制订博士后研究人员个人培养计划。

十一、参与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确立科研项目、制定研究计划并申请相关科研课题,组织并参与博士后的工作过程,包括开题、中期考核、进出站答辩、奖惩评定、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报等工作。定期做好研究项目进度检查和质量评估,督促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计划认真完成阶段性任务,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十二、参与指导博士后人员的研究工作,在研讨学(技)术、查阅资料、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及时协调和帮助处理博士后研究工作中碰到的突出问题。

十三、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表现,对因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表现、健康状况、组织纪律等方面问题不能胜任科研任务,或不适宜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导师有责任及时向双方管理单位反映情况。

十四、博士后人员在站科研工作结束后,导师参与对科研项目的工作报告、论文及著作等所有形式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对其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等进行综合考评。

十五、工作站导师与培养单位签订导师聘用合同,享受培养单位提供的相关权利及福利待遇,根据合作项目的情况支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导师津贴8-10万元/年,具体以合同内容为准。

第四章导师岗位的考核

十六、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需接受医院博士后工作小组对于其导师工作的日常督导和定期考核。

十七、对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导师,由医院博士后工作小组提议,经医院办公会研究后给予表彰和奖励。

十八、对经考核发现不能切实履行导师职责,或因个人原因

不再适合担任导师的,经医院博士后工作小组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商议后,予以劝退导师岗位。

十九、对导师在我院工作中,发现有严重失职、学术不端、违规违纪等行为,或对工作站研究项目及医院造成不良影响的,医院博士后工作小组将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商议后,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或取消导师任职资格等处罚。

二十、医院对于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在站内关于科研、教学等相关工作绩效具体要求可与导师另行协议,并写入聘用合同。

第五章附则

二十一、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二十二、本办法由博委会负责解释。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是本公司为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设立的长期性科研工作机构,旨在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第三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依托本公司的科研力量和资源,配备研发设备,提供科研经费和人事待遇,具备研发和创新能力。 第四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要求,进行科研活动和工作站管理。 第二章工作站的组织架构 第五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等组成。 第六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专职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第七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置研究方向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学者组成,负责研究方向的确定和调整。 第八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导师团队,由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博士后的培养和指导工作。

第三章工作站的管理制度 第九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实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根据科研任务和人员需求,制定年度科研项目计划,明确研究方向和工作目标。 第十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实行导师制度,每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备一名导师,并签订博士后培养和工作计划。 第十一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评估考核制度,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和学术交流等方面。 第十二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实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 第十三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学术交流和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 第十四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人事管理制度,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聘用、考核、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细致管理。 第四章工作站的工作流程 第十五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根据年度科研项目计划,确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第十六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招收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并签订博士后培养和工作计划。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模板范本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与运营,提高博士后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是指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科研设施和资源支持的科研基地。 第三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旨在提供给具有博士学位并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提供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同时通过培养、引进和利用高层次人才,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第四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由公司研究院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五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负责博士后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第六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公司研究院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科研部门负责人、博士后导师和博士后代表组成。 第七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博士后工作站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八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博士后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定期评估对博士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博士后的选拔、录用、评聘、绩效考核、退出、离站等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博士后导师队伍,导师队伍由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知识、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第十一条博士后导师队伍负责对博士后进行科研指导和管理,组织博士后的科研项目、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活动。 第十二条博士后导师队伍要积极提供科研资源和支持,协助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博士后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第十三条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博士后代表,代表博士后的利益,与管理委员会和导师队伍进行交流与沟通,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第十四条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或博士后服务中心,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博士后的学习、生活、科研等支持。 第三章博士后的选拔与录用 第十五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选拔与录用工作,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进行。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的确定和管理 1、博士后课题的确定应符合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和需求,同时应与博士后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相符。课题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博士后课题的管理应按照科研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定, 由工作站办公室负责,定期进行进度汇报,确保课题的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3、博士后课题的研究成果应及时总结、评估和推广,对 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成果,应及时申请相关的知识产权,并推动产业化和市场化,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九条博士后的工资和待遇 1、博士后的工资和待遇应按照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执行,工作站应保证博士后的基本生活和科研工作需要。 2、博士后的工资和待遇应与其科研工作的实际贡献相符,对于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申请知识产权或推动技术转化等重要工作的博士后,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第十条博士后的期限和流动

1、博士后的期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期满后 不得延长。 2、博士后在工作站期间,应注重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的 积累,同时应加强与公司和行业的交流和合作,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 3、博士后期满后,应及时离站,回到原工作单位或其他 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者在公司内部寻求其他岗位的安排,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一条工作站的评估和考核 1、工作站应定期对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和管理情况进行评 估和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博士后和科研团队,应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2、工作站的绩效考核应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对于 工作站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表现,应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同时应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提升。 第十二条附则 1、本管理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应经工作管委会讨论通过后方可修改。 2、本管理条例的解释权归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所有。

博士后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博士后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博士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博士后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博士后制度是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招收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在站内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制度。 国家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流动站是指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本规定所称工作站是指在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等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在流动站或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 第四条博士后管理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提高质量,稳步扩大规模,健全完善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人事部是全国博士后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博士后工作的政策、规章、规划,并组织实施。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对全国博士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协调。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管理本地区博士后工作,建立由人事部门牵头,有关单位和专家组成的博士后管理协调机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博士后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经人事部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博士后管理部门可承担本地区的博士后设站申报、博士后工作评估、博士后人员进出站手续办理,并向人事部登记注册等事宜。 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可按有关规定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负责本部委及直属机构博士后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七条设有流动站、工作站的单位(以下简称设站单位),制定博士后具体管理办法,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博士后管理工作。 第三章流动站和工作站的设立 第八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博士后工作发展

地质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

地质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规程规范、条例细则、程序标准、岗位职责、管理守则、试题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s, management methods, management regula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procedural standards, job responsibilities, management rules, complete test questio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2023年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参考

2023年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参考博士后工作站是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事业单位设立的为博士后提供科研工作和培养的机构。为了确保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和培养能够顺利进行,各种制度在博士后工作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博士后工作站制度。 一、导师制度: 1. 导师选拔:工作站设立导师委员会,负责制定导师选拔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导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指导能力,经过评审才能成为博士后导师。 2. 导师职责:导师应负责博士后的科研指导和培养工作,并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导师应及时与博士后进行科研进展的讨论和指导。 3. 导师考核:工作站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评估其指导博士后和科研成果的情况。评估结果作为导师评优评先、晋升职称和评聘等的参考依据。 二、科研项目管理: 1. 项目申报:博士后根据自身科研需求,与导师一起申报科研项目。工作站配备专门的项目申报指导团队,协助博士后完成项目的申报工作。 2. 项目管理:工作站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周期,并进行阶段性考核和评估。工作站会定期组织项目交流与讨论会,促进项目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科研成果管理: 1. 科研成果归属:博士后取得的科研成果归属于他所在的工作站,同时明确导师的科研成果应有的权益。对于涉及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工作站与博士后和导师共同协商确定归属和权益分配。 2. 成果评价:工作站设立科研成果评价委员会,负责对博士后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博士后职称评聘、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四、培养与交流: 1. 学术交流:工作站鼓励博士后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工作站组织定期的学术报告和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讲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研究方法。 2. 培训计划:工作站制定博士后培训计划,包括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方法、科研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工作站可以利用内外部资源,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提高博士后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五、薪酬和福利: 1. 薪酬待遇:工作站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为博士后提供一定的薪酬待遇。同时,工作站可以根据博士后的科研表现、科研成果和绩效评定结果,给予额外的奖励和激励。

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博士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博士后人才的重要培养和使用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本文将从博士后工作站的制度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博士后招聘、培养、管理等各种制度,旨在为读者更加全面了解博士后工作站提供帮助和参考。 一、博士后招聘制度 博士后招聘是博士后工作站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博士后工作站在博士后招聘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制度和规定。一般来说,博士后招聘的要求和条件越来越高,尤其在学科领域专业化和细分化的今天。以下是博士后招聘常见制度: 1. 招聘条件与要求:博士后工作站的招聘条件大多比较严格,通常需要博士学位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有的工作站还会要求博士后在某些特定领域和方向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科研成果。此外,有些博士后工作站还会要求外语能力等,以满足日后的国际化科研需求。 2. 招聘渠道和方式:博士后的招聘途径有多种方式,如院校内部选拔、公开招聘、推荐招聘等。而博士后工作站在招聘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通常会平衡院校内部、外部人才的选择。

3. 招聘流程和程序:招聘流程一般包括信息发布、申请 资格审核、面试筛选、成果评估等环节。在博士后工作站内部,通常是由工作站负责人或指定的专业委员会负责招聘工作,确保流程顺利、公平、公正。当然,这也需要相关人才的积极合作和保持在监管下的正常行为。 二、博士后培养制度 博士后的培养是博士后工作站的重要任务之一。博士后的培养旨在通过指导、交流、培训、合作等方式,提高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下是博士后培养中的常见制度: 1. 导师制度:博士后工作站一般都会安排一位或多位导 师负责博士后的指导和培养。导师除了对博士后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外,还可以为博士后提供学术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2. 课程培训制度:博士后培训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课程培训,以填补博士后研究生期间的遗漏或不足,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和指导。 3. 学术交流制度:博士后工作站会定期组织或参加大型 学术会议、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为博士后提供广泛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三、博士后管理制度 博士后管理制度是博士后工作站的非常重要的机制和保障。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博士后培养和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博士后和工作站本身的互动特点提供了更好的保人。

博士后导师管理制度

博士后导师管理制度 首先,博士后导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他们应该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指导博士后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和支持。同时,导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博士后的研究计划和时间,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博士后导师需要与博士后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导师应该与博士后定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了解博士后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并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此外,导师还应该鼓励博士后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扩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影响力。 第三,博士后导师应该制定明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导师应该与博士后共同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安排,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同时,导师还应该对博士后的科研工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博士后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博士后在科研中的方向和方法选择。 第五,博士后导师应该关注博士后的职业发展和前景。导师应该与博士后讨论职业发展的问题,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和科研评价的建议。此外,导师还应该帮助博士后申请科研项目和职位,提供相关的推荐信和证明材料,促进博士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的学术发展。 最后,博士后导师应该尊重博士后的个性和研究兴趣。导师应该尊重博士后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博士后进行自主的科研工作,并尽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此外,导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博士后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术道德,促进博士后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总之,博士后导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博士后研究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科研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制度能够帮助博士后建立科研方向和研究目标,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和资源支持,促进博士后的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因此,博士后导师管理制度应该得到重视和完善。

博士后管理制度

博士后管理制度 博士后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博士后的管理和培养,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学术素质,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而建立的。本文将从博士后的入选与聘期、管理要求、福利待遇和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博士后的入选与聘期 1. 入选条件 博士后的入选条件主要包括具有博士学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且符合相关研究方向的要求。入选者需通过面试或科研项目的评审等程序。 2. 聘期安排 博士后的聘期通常为2年至3年,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和个人的成长情况,可以适当延长聘期。聘期过后,可根据工作表现和科研成果评估考核,进行继续聘任或离岗。 二、管理要求 1. 导师指导 博士后需要有专职导师负责指导其科研工作和学术成长。导师应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科研经验,提供合理的研究方向和指导计划,帮助博士后解决遇到的问题。 2. 科研项目

博士后可以参与导师或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开展独立的科研课题。博士后应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研究,完成规定的研究任务和目标,并及 时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3. 学术交流 博士后应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与其他研究者进行学术讨 论和合作。博士后也可以组织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提高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三、福利待遇 1. 工资和津贴 博士后享有与其他科研人员相当的工资待遇,包括基本工资、项目 绩效奖金和津贴等。根据研究项目和个人表现,还可以有相应的科研 启动经费和补贴。 2. 职务和职级 博士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职务和职级,如博士后研究员、副研究员等。根据工作表现和科研成果,可以晋升职务和职级,享受相应的权益和 福利待遇。 3. 学术资源 博士后可以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的学术资源,包括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学术数据库等。博士后还可以申请参加学术访问和学 术交流,扩展学术视野和提升科研水平。

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一、博士后管理人员的职责 1. 协助指导教师或实验室负责人完成科研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工作; 2. 参与科研项目的方案制定、数据收集、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工作; 3. 参与科研项目的相关文献阅读和综述撰写工作; 4. 与其他同事共同研究项目,开展学术讨论并提交研究成果; 5. 参与科研项目的成果发表和专利申请工作; 6. 协助指导教师或实验室负责人组织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7. 按照博士后管理工作要求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二、博士后研究项目的管理 1. 博士后在申请阶段应制定详细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向单位上报; 2. 博士后在开展研究项目过程中,应按计划组织实施,并保证结果真实可靠; 3. 博士后应按时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对自己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4. 博士后应密切关注相关学术动态,及时记录并撰写综述。 三、学术交流和成果发表

1. 博士后应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并提交论文或报告; 2. 博士后在学术交流中应尊重他人意见,保持学术诚信,不得进行抄袭、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等违规行为; 3. 博士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刊物和期刊投稿,确保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 4. 博士后在发表研究论文时,应明确指出项目的资助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贡献。 四、博士后在实验室管理中的责任 1. 博士后应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 2. 博士后应认真执行实验道德规范,保障实验操作的正确和可靠; 3. 博士后应合理利用实验设备和资源,做到勤俭节约; 4. 博士后在实验室管理中应帮助指导教师或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设施、设备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博士后的工作评价和奖励 1. 博士后在项目期满前,应完成相关科研任务,并提交详细的研究报告; 2. 博士后在研究期间表现出色、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 3. 博士后在科研项目中存在违规行为或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将

博士后导师管理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导师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更好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院从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我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签署了《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书》。根据协议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导师的管理工作,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权利,保证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工作规定。 二、本规定中的所表述管理工作是指在我院与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过程中,以合作导师为管理对象,对其职责、义务及相关津贴等事宜的管理及相关工作。 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认可本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内容。 第二章导师岗位遴选要求 四、本院或院外聘专家拟竞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岗位的,需经本人申请,由我院博士后工作管理小组进行审定,择优聘请为我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五、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选派研究员,经我院博士后

工作管理小组进行审核、备案后,聘请为我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六、我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遴选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并互认博士后研究人员导师资质。 第三章导师岗位职责和权利 七、自觉遵守国家和医院有关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积极协助、配合培养单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 八、应具备高尚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博士后研究人员严格要求、耐心指导,起到良好的表率示范作用。 九、参与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入工作站的考核、招收工作。 十、参与制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培养方案,并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人员的具体情况,负责制订博士后研究人员个人培养计划。 十一、参与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确立科研项目、制定研究计划并申请相关科研课题,组织并参与博士后的工作过程,包括开题、中期考核、进出站答辩、奖惩评定、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报等工作。定期做好研究项目进度检查和质量评估,督促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计划认真完成阶段性任务,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运行,完善博士后的管理与服务,提高博士后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工作站的设置与任务 第二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是为公司引进的博士后人才提供科研工作平台,加强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机构。 第三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任务包括: (一)引进高层次优秀博士后人才,支持其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二)协助博士后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合适的科研环境; (三)组织相关科研活动,鼓励博士后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四)开展博士后人才培训和管理,提供必要的科研、学术和职业发展指导,促进博士后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工作站的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工作站主任,由公司领导任命。工作站主任负责工作站的整体筹措、组织管理和运行工作。

第五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工作站委员会,由工作站主任牵头组织。工作站委员会由公司领导、相关科研人员和博士后代表组成。工作站委员会是工作站的决策机构,负责审批博士后人员的招收、科研项目的立项等事项。 第六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导师制,每位博士后人员配备一位导师,导师由工作站主任和相关科研人员选拔任命。 第四章博士后的管理与培养 第七条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对接收的博士后人员进行管理,每年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博士后的科研工作进展、论文发表情况、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情况等。 第八条工作站为博士后人员提供科研条件和环境,协助其开展科研工作。工作站还为博士后人员提供相关的学术、职业发展指导和培训,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九条工作站鼓励博士后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组织定期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第十条工作站积极为博士后人员争取项目资助和科研资源,促进博士后人员的研究成果的发表和转化。 第五章工作站的资金与设备 第十一条公司为工作站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用于博士后人员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活动、设备购置和维护等。

博士后管理制度

博士后管理制度 博士后作为科研人员的重要群体,对于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起着 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博士后的工作和发展,建立 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博士后管理制度展开论述。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博士后研究成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 环节。博士后阶段是研究人员从博士到科研项目负责人的关键阶段。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公平、合理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博士后选拔与聘用 1. 选拔标准 博士后的选拔应该以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主要标准。拥有 博士学位是申请博士后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应重点考虑申请者的研究 计划、学术成果、学术声誉等因素。 2. 聘用方式 为实现公平竞争原则,应建立透明的聘用程序。可以通过公开招聘 或定向聘请的方式来选择博士后,同时要确保选拔和聘用程序公正、 公正。对于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应该给予适当的待遇和奖励。 三、博士后岗位管理 1. 工作职责与权限

博士后的工作职责应明确规定,包括科研项目的参与、实验设计与执行、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等,同时应赋予博士后一定的科研自主决策权,激发其创新能力和研究潜力。 2. 工作目标与考核 博士后应与导师或科研团队共同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定期进行工作进展的考核评估,以促进博士后的科研成果产出和个人发展。 3. 学术交流与合作 博士后应鼓励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扩大学术影响力和人际网络。 四、博士后培养与成长 1. 培训计划与资源支持 为了提高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资源和经费支持,包括学术报告、研讨会、学术会议参与等。 2. 导师指导与支持 博士后的导师应全程指导和支持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在科研方向、项目选择、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营造积极、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博士后评估与退出机制 1. 绩效评估

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是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科研平台和工作环境的组织。博士后工作站的各种制度是为了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培养和发展条件。下面将就博士后工作站的各种制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导师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通常设置有导师制度。导师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指导和培养者,对其科研工作和学术生涯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导师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确保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在学术上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培养。 导师制度包括导师的遴选和聘任、导师与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关系、导师的责任和权利等方面的内容。导师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经验,能够提供科研指导和学术指导,并且关心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发展和培养。 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科研工作,通常是在某个科研项目下进行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够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进行,并且能够合理利用项目资源和经费。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的申报、审批和执行流程,以及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项目中负责具体的科研任务,需要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进行工

作,并及时上报工作进展和成果。同时,博士后研究人员还需要遵守相关的科研伦理和规范,保护知识产权和尊重学术权威。 三、学术交流制度 学术交流是博士后研究人员提高学术水平和拓宽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博士后工作站促进学术创新和学术合作的重要手段。学术交流制度是为了组织和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机会和平台提高学术能力和交流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制度包括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与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探讨,并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交流制度还包括学术交流的要求和责任,包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学术交流成果的报告和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四、经费管理制度 经费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博士后工作站的经费使用和管理,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落实。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通常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包括科研项目的经费和博士后工资等。 经费管理制度包括经费申请、审批和使用的流程和要求,以及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博士后研究人员需要按照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经费的申请和使用,并及时报告和公开经费的使用情况。

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大全

博士后工作站各种制度大全 1.导师制度:每位博士后人员都应有一位负责指导和管理工作的导师,导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经验,经常与博士后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2.工作计划制度:每位博士后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制定一 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时间安排、预期成果等,并提交给导 师审核。 3.学术交流制度:博士后工作站会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 报告、研讨会、学术会议等,博士后人员要积极参加并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4.绩效考核制度:博士后人员的绩效将根据完成的科研任务、发表的 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博士后继续 留任或升职的重要考虑因素。 5.学术纪律制度:博士后人员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 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伪造或篡改数据,如有违反将受到纪律处分。 6.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博士后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需要使用一定的 经费,博士后工作站会对经费使用进行管理和审核,确保经费使用合理、 规范。 7.人才培养制度:博士后工作站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一定的学术培训 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8.科研成果归属制度:博士后人员在博士后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归属于博士后工作站和其所在的科研单位,博士后人员应在离职之前与工作站签署知识产权协议。 9.薪酬福利制度:博士后人员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包括基本工资、社保、住房补贴等,具体标准由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0.信息管理制度:博士后工作站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对博士后人员的个人信息、科研成果等进行管理和保密,确保信息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具体的制度内容和执行细则可能因工作站和科研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博士后人员在加入工作站之前应仔细了解并遵守相应的制度要求。

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1.博士后工作站设立管理委员会,由站长、研究生导师及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工作。 2.站长负责对博士后工作站的全面领导和管理,包括站内的科研、培训、人员等工作。 3.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工作站的发展方向、拟培养人员、科研计划等重要事项,并做出相应决策。 二、博士后招募与管理 1.博士后工作站按照研究方向和需求,通过发表招聘公告、推荐、面试等方式招募博士后研究人员。招募要求包括申请人具有博士学位并有科研成果等。 3.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包括考核评价、奖惩措施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对于违反协议、不履行职责等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科研项目管理 1.博士后工作站设立科研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经费管理等工作。 2.博士后研究人员应提出科研项目计划,经科研项目管理小组审批后开始实施。科研过程中应定期汇报研究进展,接受评审。

3.科研项目完成后,博士后研究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科研总结报告和成果申报,由科研项目管理小组进行评审并给予相应奖励。 四、学术交流与培训 1.博士后工作站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2.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参与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并按照要求提交学术报告和论文。 3.博士后研究人员还可以申请赴国内外学术机构进行交流访问,提升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五、奖励与薪酬 1.对于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规定给予适当的奖励,包括荣誉称号、奖金、晋升等。 2.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薪酬应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等。薪酬的发放应规范、及时。 六、其他管理事项 1.博士后工作站应建立完善的科研设施与服务体系,提供必要的研究设备、实验室和图书等资源支持。 2.博士后工作站应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人才交流。 3.博士后研究人员应遵守相关科研、学术道德规范,不得从事违反科研伦理的行为。

博士后管理办法

博士后管理办法 博士后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 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人员。博士后 期间是一个重要的科研阶段,对于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推动科技 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博士后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二、管理规定 1. 招聘与考核 - 博士后招聘应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 招聘程序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程序公开、公正的原则。 - 博士后入选者需要经过相关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评审合格后 方可聘用为博士后。 2. 人事管理 - 博士后聘用期限以2-3年为原则,特殊情况下能够延长至5年。 - 合同期满后,博士后将获得相应的聘用证明。

- 博士后期间的工资待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发放并足 额支付。 3. 学术交流 - 博士后需参与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学术会议、 研讨会等。 - 博士后应积极参与研究项目的讨论和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 博士后可以选择导师进行学术讨论及咨询,获得必要的指导。 4. 科研项目 - 博士后需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管理,积极参与科研任务。 - 博士后应根据研究方向和项目需求,制定研究计划,并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 - 博士后在科研项目中的成果归属应符合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 法规。 5. 学术道德 - 博士后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从事学术不端行为。 - 博士后应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 博士后应尊重导师和同行的学术成果,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6. 结束与离职 - 博士后合同期满或者提前解除合同的,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交接工作,并办理离职手续。 - 博士后在离职后,可以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也可以选择其他行业就业。 - 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归属和知识产权应在离职前进行明确约定。 三、监督与评估 1. 监督机制 - 博士后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博士后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 导师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应对博士后的科研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解决博士后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 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博士后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 评估机制

博士后导师制度

博士后导师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下属的各单位、各部门。 第二章博士后导师及副导师职责 第二条博士后导师及副导师的主要职责为: 1、负责主持本领域博士后人员的选聘工作,以及博士后在站期间的工作指导; 2、负责所指导的博士后相关经费的管理; 3、博士后进站前,负责指导其选择课题及撰写开题报告,参加并主持所带博士后的开题会议; 4、博士后进站后,负责每月与所带博士后面谈一次,听取其上月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汇报,并给予评估、指导; 5、博士后在站期间,负责每半年主持召开一次博士后工作总结汇报会,对该博士后近半年的工作进行评估、指导; 6、博士后出站时,负责主持召开博士后出站会议,并作为评审专家之一对博士后工作进行评审、考核; 7、负责与合作指导博士后的高校、研究所的协调和沟通。 第三条博士后导师(见习)及副导师(见习)职责 博士后导师(见习)及副导师(见习)职责是在相应的博士后导师或副导师的适当协助下履行本制度第二条的职责。

第三章博士后导师资格条件 第四条博士后导师的资格条件 1、获得教授或正高职称后至少4年,或博士毕业后至少8年; 2、具有指导1名博士或博士后的完整经验(包括选聘、开题、月谈、评估直至出站考核),且在集团人力资源部有存档记录; 3、近三年内在技术研究上有可证明属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文章或专利。 第五条博士后导师(见习)的资格条件 1、获得教授或正高职称后至少2年; 2、近三年内在技术研究上有可证明属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文章或专利; 第六条博士后导师(见习)在第一名被指导的博士后完成计划并出站后转为博士后导师。 第七条博士后副导师的资格条件 1、获得副高职称,或博士毕业后四年; 2、近三年内在技术研究上有可证明属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文章或专利; 3、具有指导硕士生或同等学历人员的工作经验。 第八条博士后副导师(见习)资格条件 1、近三年内在技术研究上有可证明属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文章或专利; 2、获产业单位推荐为可认定的技术带头人。(至少是部门的技

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国家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制度。为吸引更多优秀博士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加强学术交流,形成人才储备、骨干遴选和人员流动的良好机制,促进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管理体制,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博管会)批准设立流动站的一级学科及其所涵盖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均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博士后管理工作是指:对在学校设立的流动站和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的组织管理及其相关服务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学校成立XX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博管会),负责指导和管理学校博士后相关工作。校博管会主任由学校分管博士后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人

事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流动站学术负责人、计划财务处负责人及人事处分管领导组成。 第五条校博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办公室设在人事处,人事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校博管办负责全校流动站的建设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日常管理。 第六条各设流动站的学院成立院博士后管理工作小组,由学院学术负责人担任组长,人事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并明确至少1名专职的流动站工作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相关流动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与在站考核,协调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与校博管办共同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 第七条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一)国家资助招收:是指依据全国博管会下达的名额招收的类型,其经费来源为国家拨款。 (二)自筹经费招收:是指导师根据科研工作需要招收的类型,其经费来源由学校和导师共同筹措。 (三)企业联合招收:是指我校流动站和设有工作站的企业联合招收的类型,其经费来源为企业拨款。 第八条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条件如下: (一)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在取得博士学位4年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人员,可申请进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