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完整版)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完整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提供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目录

1. 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

2. 教材内容的设计

3. 教学方法的选择

4. 实践环节的设置

5. 评价方式的确定

6. 教师培训与发展

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原则

- 立足实际

- 突出实用

- 注重实践

- 强调人文关怀

要求

- 切合课程标准和实际需求

- 内容生动、有趣

- 信息真实、权威

- 学科交叉、综合性强

- 适应不同年级和能力的学生

教材内容的设计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前导知识

2. 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3. 应用实践案例

4. 拓展阅读和学科交叉内容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和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法

2. 示范法

3. 探究法

4. 合作研究法

5. 讨论课

6. 翻转课堂

实践环节的设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实践环节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操作

2. 应用案例实践

3. 课外拓展活动

4. 知识竞赛

评价方式的确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方式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确定。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

1. 测验和考试

2. 实践成果展示

3. 作品评比

4. 观察记录

教师培训与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与发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科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

2. 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

3.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指导

结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一、教学内容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机房要求;认识计算机;开机和关机;鼠标的使用;有关熟悉键盘与鼠标操作的小软件;机房多媒 体广播软件的使用;校园网、多媒体阅览室、图书馆软件的使用。 ✧一年级下学期:金山画王 ✧二年级上学期:“金山打字通”的英文输入练习 ✧二年级下学期:“金山打字通”的拼音输入练习 ✧三年级上学期:用“金山词霸”和“金山单词通”学英语 ✧三年级下学期:《电脑音乐》(ISBN7-5053-6138-4 电子工业出版社作曲大师) ✧四年级上学期:WINDOWS的初步认识 ✧四年级上学期:认识计算机、WINDOWS的初步使用 ✧四年级下学期:用计算机画画 ✧五年级上学期:计算机文字处理 ✧五年级下学期: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六年级上学期:多媒体作品、*WORD的简单介绍 ✧六年级下学期:LOGO语言初步 说明:安排以市教学计划为基础,着重培养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而非软件学习的数量,安排上尤其避免与初中的教学内容冲突,各校可结合实际(开课年级、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4~6年级课时具体安排 1

《认识计算机》——3课时 《WINDOWS的初步使用》——13课时 2

《用计算机画画》课时安排——15课时 3

《计算机文字处理》课时安排——16课时 4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课时安排——16课时

思考: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络生活? 案例一:馅饼还是陷阱 “只要你坐在电脑桌前,喝着浓香的咖啡,手握鼠标轻轻点击XX网站上的广告条,你将会轻松赚大钱!”看到因特网上这样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你会心动吗? 北京市一位王先生近日手持上万元的话费单大惑不解,经确认,他14岁的孩子在家玩电脑时,因好奇浏览了上面的非法网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激活了网站中的自动拨号软件。软件自动切断原来的本地因特网连接,改以长途电话线路拨号上网,就这样产生了高昂的国际长途电话费。 案例二:网上交友“凄”遇记 经过近24小时的开颅手术,王红(化名)终于脱离了危险。三处头骨粉碎性骨折,已使王红的记忆力暂时还无法完全恢复。然而在她那痛苦而又模糊的记忆当中,第一个闪现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亲密”网友——“法牢”。 正是由于毫无警惕性地网上交友,王红险些被为了劫财的“亲密”网友用铁锤断送了性命。“法牢”的真名叫高文明,他利用互联网上的QQ,通过聊天取得网友好感,进而利用与网友见面的机会,连续实施了8起抢劫、杀人、盗窃大案。最终,民警通过网上跟踪、搜寻,将高文明抓捕归案。 案例三:做梦都在“攻略” 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性问题悬念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时,可先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如何实现样稿中的模式。如果想改动样稿中的某模式,又如何操作。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 二、形象比拟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否则容易产生误导。 三、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直观演示可使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感性认识,他们就能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通过演示,还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硬件上应能保证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保证。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采用演示法,使学生能看到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演示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由于学生不习惯长时间看计算机屏幕或投影屏幕,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演示法要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三是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要重视演示的适时性;四是应选择那些用演示比用语言表达更容易使学生领会的内容,同一内容多次演示是不必要的,演示要注意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操作实践法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操作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器材,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 1.课堂练习。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自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 2.上机实践。操作实践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练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新册全册教案安徽版完整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新册全册教案 安徽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1单元电脑小报我制作 第1课制作小报初规划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1课,也是开学的第1课,教材以Word内容为起点,在前两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教育部每年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都有“电子板报”比赛,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既能学习到新的知识,也能学以致用,为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第一阶段安排欣赏小报,让学生对电子小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接着分析小报的各个部分,了解制作电子小报的流程,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电子小报,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工作。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电子小报后,让学生规划好的小报,通过教材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学生们对自己将要制作的电子小报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再通过画一画,把自己的规划初步地绘制在纸上,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们对自己将要制作的小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以欣赏和规划为主,学生们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小报的要素和制作流程。 2、能够合理地规划电子小报,确定小报的内容与栏目。 3、了解纸张的大小和排版方向,在稿纸上绘制出规划的电子小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电子小报,了解电子小报的各要素,并掌握制作电子小报的流程。 2、规划自己将要制作电子小报的内容、栏目、素材等,并能将他们绘制在稿纸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电子小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够合理规划电子小报,确定小报的内容与栏目。 (2)了解纸张的大小和排版方向,在稿纸上绘制出规划的电子小报。 2、教学难点 了解纸张的大小和排版方向,在稿纸上绘制出规划的电子小报。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1)谈话导入,直奔学习主题。 (2)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六、教学准备: 学生机上安装Word软件,将本课的学习素材发送到学生机上。 七、课时:1课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 一、填空: 1.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P41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过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 2.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 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P48 3.教学模式: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P65 4.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 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 过程。P126 5.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 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 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教学效果达到最 优化的决策过程。P113 6.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P118 7.备课:备课是教师在课前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课 题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证。包括以下环节: 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编写教案,熟悉教具。P118 8.课堂教学的分类:按上课的方式分为:理论课、上机课、实践课。按知识掌 握的阶段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检测课。P131 9.说课: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基础上,对领导、同行或评委, 用口头语言讲解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 是教师将教材的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 预演。阐明的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么教等P135 10.说课的一般内容:包括说教材、说课标、说学法、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等方 面P138 11.学习成绩的评价:基本方式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指用切合 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建立在评价者的经验或印象的基 础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评语鉴定法和等级评定法) 定量评价:把评价目标数量化,进行定量分析、处理用数字表示评价目 标的评价结果。P209 12.计算机实验的分类:按实验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课堂实验。根据实验操 作对象分为教师演练和学生分组实验。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师的控制是 否作出反馈分为操纵型实验和调控型实验。P141 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 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P50(各个方法的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全五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全五篇] 第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性问题悬念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时,可先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如何实现样稿中的模式。如果想改动样稿中的某模式,又如何操作。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 二、形象比拟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教法复习资料 第壹章 1.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特点: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 第二章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信息技术关联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信息技术关联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 第三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于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 学. 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 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壹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和尽力性 相结合的原则7)统壹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1.教学方法是于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壹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和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课件,分析课件,掌握课件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键. 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于教学工作中依据课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 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完整版)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较为普遍、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具体教学实施流程: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使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的状态,以利教与学的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情境即是一种任务化的情境(任务情境)。主要用于比较自然而真实的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例如向学生呈现任务完成前后的效果图或者任务完成后的作品样例赏析,情境呈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和评论。有了任务情境的烘托,接着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任务,使学生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 2、共同讨论,发现问题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3、自主探索,解决任务 任务驱动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方案。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任务及样例,领会和进一步清晰解决任务的意图和思路,允许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要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引导。对于很快就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布置拓展任务以进一步的提高。 4、检查结果,总结经验 既然给出了任务,就一定要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可以逐个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并作相关的记录,也可以交流展示,大家讨论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做出评价和表扬。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一章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课时)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 1. 信息的概念 2. 信息的特征 (1)客观性(2)知识性(3)指向性(4)共享性(5)无限性(6)时效性(7)传播性3. 信息的作用 (1)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信息是人类知识的源泉(3)信息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手段 (4)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5)信息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1.1.2 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的概念 2. 信息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从信息依附的载体和方法的角度分从信息技术的信息功能的角度分 (2)特点 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3. 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 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 1.2.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1. 教学任务 2. 教学目标 1.2.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1.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 2.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3.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3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结构体系 1.3.1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 课程目标素质化 2. 课程内容综合化 3. 学习方式多样化 4. 内容呈现多媒化 1.3.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及结构体系 1. 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3. 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1.4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4.1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数学的关系 1.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2.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工具,培养计算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开创解决数学问题新思路(3)利用计算机作图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4.2 小学信息技术课与语文、英语的关系 1. 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信息素养提供了条件 2.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学习语文和英语 (1)充分发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优势,提高识字和用字的能力(2)通过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检索式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篇 第一章 引论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简史,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 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法规和文件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1.1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2000年以前叫做“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2000年 11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改名为“信息技术”。自我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过5个〈指导纲要〉:1984年颁发〈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7年10月28日颁发〈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等候课教学大纲(试行)〉1994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1997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改稿)〉2000年11月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它们相应对应着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做了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的反响。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回来后把全世界计算机教育情况向教育部作了汇报和研究。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 我国5所大学附中(北大、北师大、清华、华东师大、复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并受伊尔肖夫报告的影响,当时的教学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于1984年公布。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的影响; (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规定为40~60小时,并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保证上机操作。 这次会议后,计算机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例如在北京,在几十所 中学配置了计算机房,编写了教材,在重点学校开展了计算机课的教学试验。 2.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1)1986年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大会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的影响,修改了1983年的大纲,于1987年10月28日颁发,名为《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大纲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的教学内容,课程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 这一阶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扩大了试验的规模。如北京在城区所有中学开设了计算机课,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 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生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以及对电子邮箱进行管理,实现电子邮箱的收、发电子邮件,熟练的管理自己的邮件。并且能够熟悉电子邮件的特点和工作过程,遵守电子邮件的使用规范,学会添加邮件通信录,学会同时给多人发邮件。 2.学生申请即时的通信帐号,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进行“面对面”、声情并茂、充分自然的交流。即时通信中,学生了解传输信息的类型,掌握多种发送图片的方法,学会使用自定义表情,学会使用语音视频通信,并能理性的使用即时通信。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对信息技术了一定的了解,对电脑的操作和应用有一定的基础,对信息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所以让学生能够规范正确的使用计算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 通过电子邮箱和即时帐号的使用学习,掌握网上交流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网络有关的文化、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是教育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 也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因素。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是有内在联系的 , 这种内在的本质联系就构成了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而认知结构是个体在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 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 , 它由个体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成。在认知过程中 , 个体新的感知与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 , 从而影响对当前事物的认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 ,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他们既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作用 , 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内在的逻辑结构 , 即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 ,两者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方式活动着。 从实验中得到的启示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 , 那么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什么 ?学生学科学习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建构成的认知结构有什么关系 ?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什么关系 ?研究表明 , 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知识结构确实会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 , 而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又直接影响到有关问题的解决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 我们应作的思考 思考一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教材的结构 , 对学生来说 , 就是学习的知识结构。教材主要是根据该学科的结构、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以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 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 , 而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及问题解决中策略的使用。因此 , 每个学科建构一套结构良好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 目前新课改中语文教材的模块式结构、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 , 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等 , 均是为了达到面对有差异的发展的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全面 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一册(上)教案 第一单元计算机乐园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引入篇,旨在使学生感受信息及信息传播、交流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实现“在玩中学”的教学意境——在娱乐中增长知识、掌握技能(鼠标操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作用、电脑的结构组成和电脑操作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脑操作中的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正确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基本操作(移动、单击、双击、拖动等);通过规章教育,使学生了解在操作计算机方面有关安全的常识,教育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信息交流、人机交互的意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间互助合作团队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正确的电脑开机和关机顺序,能熟练地进行鼠标的基本操作;把养成教育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电脑安全操作习惯,熟练运用鼠标 四、教学方法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使用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计算机作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交流,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促进行为养成

第一课移动鼠标玩游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鼠标的正确握法和电脑开关机操作方法,能正确移动鼠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桌面组成,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技能目标:熟练正确抓握鼠标,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能够正确进行电脑开机和关机。 3、情感目标:通过对电脑的初步接触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和兴趣。“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鼠标的移动操作,激发学习兴趣,正确进行电脑开机和关机。 2、难点:熟练进行鼠标移动操作,掌握正确的开关机顺序。 三、知识点 1、电脑基本结构。 2、电脑的开机方法。 3、桌面和图标。 4、鼠标的结构和握法:鼠标通常有两键(2D)或三键(3D);右手食指进行左键操作,中指进行右键操作,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轻握鼠标两侧。 5、鼠标的移动——游戏操作。 6、开机及开机画面结构:正确开机顺序为先开显示器等外部设备,然后打开计算机主机。 7、关机顺序:开始—关机(或ALT+F4)。

(完整版)小学信息技术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版)小学信息技术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和网络使用等。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 研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2. 文字处理 -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格式化。

-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中常用功能,如字体设置、段落格式和页眉页脚等。 - 创作简单的文字文档,并进行排版和打印。 3. 图像处理 - 研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和处理。 - 掌握图像处理软件中常用功能,如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 - 创作简单的图片作品,并进行保存和分享。 4. 网络使用 -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 研究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 设计实际案例和任务,让学生锻炼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 与度。 四、教学评估 - 设计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进行项目作品展示和评审,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的研究态度和合作 能力。 五、教学资源 - 计算机实验室和相关软件。 - 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 教师编写的教材和课件。 -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平台。 六、教学安排 - 整体单元教学时间:2周。 - 每周安排2-3节课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 每节课45分钟左右,包括讲解、示范和学生实际操作等。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

文件操作 教学目的: 1.能区分文件移动、复制、删除操作的不同之处; 2.掌握用“拖放”方法实行文件操作的技能; 3.初步了解“回收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幻灯1)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你还记得吗?对了,我们一起了解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初步理解了“资源管理器”,掌握了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文件操作。 二、出示教学目标(幻灯2) 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1.能区分文件移动、复制、删除操作的不同之处; 2.掌握用“拖放”方法实行文件操作的技能; 3.初步了解“回收站”的作用。 三、学习拖放的方法复制或移动文件 (在学习拖放的方法复制或移动文件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拖放方法,如何选定文件)(出示幻灯片3) 1.了解拖放的方法 拖放的方法:将选定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夹、文件,用拖动操作放到另一个磁盘或文件夹中。 2、选定文件的方法

选定文件的方法是用鼠标单击文件夹或文件图标。(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3.复制文件(幻灯4) (1)如何用拖放的方法复制文件呢?打开文件所在的目录窗口,同时打开需复制到的目录窗口,单击某个文件,把它拖放到目的窗口,屏幕上出现“正在复制”的画面,即复制完毕。(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2)学生操作练习 注意按照老师刚刚说的步骤操作练习,在练习中出现问题即时举手。 4.撤销文件复制(幻灯5) (过渡:大家已经操作的非常熟练了,不过有些粗心的同学在复制的时候把文件放错了文件夹怎么办呢?我们能够才用撤销文件复制) (1)如果要撤销文件复制,则单击目的窗口“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复制”命令,然后单击“是(Y)”按钮,刚才复制的文件便消

小学 信息技术教案ppt教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ppt教案(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课题:进入PowerPoint世界(1) 教学目标:1、掌握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 2、认识PowerPoint窗口; 3、学习创建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PowerPoint窗口、创建文件的方法 教具:PowerPoint 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看一下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欢迎进入PowerPoint世界!” 2、问:谁知道这是用什么编制的?(引出PowerPoint的重要性)那么,你认为可能会在什么方面使用powerpoint呢?(在高级的现代商业活动中,公司重要的的装备:笔记本电脑。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使用powerpoint;教师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 3、这节课,我们就来进入Powerpoint的世界,看看究竟有什么本事。 二、认识powerpoint: 1、启动Powerpoint,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后,我们再选择“空演示文稿”,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然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我们选空白幻灯片,进入Powerpoint 编辑界面。 2、认识Powerpoint界面。 A、提问:想一想这窗口和已学过的什么窗口相类似?(word) B、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窗口控制按钮、编辑区等界面内容。 C、介绍Powerpoint的五种不同的视图 PowerPoint有五种视图模式,可在菜单“视图”中切换。(1)幻灯片视图:可处理个别的幻灯片。(2)大纲视图:直接处理幻灯片的标题及文本段落内容。(3)幻灯片浏览视图:重组幻灯片的顺序及选定播放效果。(4)备注页视图:可建立演示者的参考信息。(5)幻灯片放映模式:以全屏幕的电子简报方式播放出每一张幻灯片。 三、练一练: 1、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学生对照书本的步骤,自己试制作一张幻灯片 四、作品欣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间进行点评 五、小结、质疑: 今天,我们认识了powerpoint。主要了解了在我们认识了它的可以使用它制作一个演示稿,这种演示稿经常被称为幻灯片。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还需要解决? 课后小结: 课题:进入PowerPoint世界(2) 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习制作、播放、保存幻灯片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完整版)

目录 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第二课从这里启航 第三课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第四课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第五课有趣的自选图形 第六课制作表格 第七课制作统计图 第八课用Word编一份小报 第九课走进幻灯片世界 第十课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第十一课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 第十二课制作一组幻灯片 第十三课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 第十四课参观动物的家 第十五课我的作品

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使学生了解快捷方式的含义,能够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 3、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自己想要找的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难点: 1、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更换一些漂亮(有趣)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 (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件了。 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文件的全名,输入一部分也能找到。 5、学生练习自己查找文件。 三、创建文件(程序)的快捷方式 1、如果我下次还想找[东北虎]文件,就还需要去查找,那么有没有一种方便的方法呢?(建立快捷方式) 2、先查找到所需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指向该文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创快捷方式(s)]. 4、将快捷方式的图标剪切、复制至桌面, 或有时出现左图的对话框。(图2)选择[是]。(图2) 5、学生练习将一个文件或程序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 四、更改“快捷方式”图标 1、如果你对建立的快捷方式图标不满意,也可以更改! 2、鼠标右键单击快捷方式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对话框中选择[快捷方式]选项卡。 3、单击[更改图标]按钮。 4、找到自己喜欢的图标,按[确定]按钮就完成了,也可以按[浏览]按钮,去找另外的图标。 5、选择1——2个快捷方式的图标,更改它们的图标。(A、B同学各操作一次) 五、练一练:

2022年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完整版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 完整版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初试基本动画 (1) 第1课初识Flash软件 (2) 第2课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9) 第3课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16) 单元小结 (22) 第二单元动画更上一层楼 (23) 第4课制作引导动画 (24) 第5课制作遮罩动画 (31) 第6课制作交互动画 (38) 第7课制作多场景动画 (46) 第8课制作多图层动画 (54) 第9课综合活动——制作艺术节动画片 (64) 单元小结 (69) 第三单元电脑美术之图像处理 (70) 第10课美化图像素材 (71) 第11课合成图像作品 (78) 单元小结 (86) 第四单元电脑美术之平面设计 (87) V

第12课文字创意 (88) 第13课图形创意 (97) 第14课图层蒙版 (106) 第15课滤镜创意 (114) 第16课综合活动——制作家乡宣传画 (122) 单元小结 (128) 第二单元 动画更上一层楼 Flash动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单元前两课将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引导层、设置遮罩层分别制作引导动画和遮罩动画。后三课分别介绍交互动画、多场景动画以及多图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VI·

第4课制作引导动画 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能实现两个位置点之间的直线运动。但如果要用Flash来制作飞舞的蝴蝶、秋天的落叶、飞翔的鸟儿等动画,则需要借助引导层来实现。 目标一:制作背景与花草图层 新建Flash文档,导入动画素材后,先制作背景图层,再制作花草动作补间动画。 ●运行软件运行Flash软件。 ●新建文档新建文档,然后选择“修改”→“文档”命令,设置文档 尺寸大小:宽为600px,高为400px,帧频为24fps。 ●重命名图层将“图层1”命名为“背景”,调整窗口显示比例为“符 合窗口大小”。 ●添加背景图像将“素材”文件夹中的“背景.jpg”“蝴蝶.gif”“花 草.png”等素材导入到“库”面板中,再从“库”中将“背景.jpg”拖 动到“背景”图层第1帧的舞台上。 ●调整背景图像选中舞台上的“背景”图像,在“属性”面板中将“背 景”图像坐标设置为X∶0,Y∶0。 ●新建花草图层新建一个图层,修改图层名为“花草”。 ●添加花草图像单击“花草”图层第1帧,从库中拖动“花草.png”到 VII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